⑴ 綠色發光二極體發橙光之迷
隨著無鉛焊料應用的普及,無鉛焊料焊點的可靠性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美國AT&T的H Anthony Chan認為電子產品的失效主要源於元件問題、設計不良和組裝過程。電子器件服役時,在環境溫度變化(或功率循環)時由於晶元與基板、元器件與印製電路板材料熱膨脹系數的差異,在焊點內產生熱應力而造成焊點的疲勞損傷;相對於服役的環境溫度,焊料自身熔點較低,隨著時間的延續,產生明顯的黏性行為而導致焊點的蠕變損傷。
本項目中所開發的測量系統主要是針對手機領域的應用。手機生產商要保證手機的質量,因此對手機中的焊點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焊點材料的設計要考慮到使用過程中機械和化學因素的影響。如果材料硬度過大,焊點就容易從電路板上脫落。如果材料硬度不夠,就容易斷掉。因此,要設計一個數據採集系統,對手機受加速度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進行測試,從而可以對焊點材料的設計提供依據。
基於ATMEL晶元的數據採集系統工作原理
系統由數據採集模塊、數據存儲模塊和數據分析模塊三部分組成。數據採集模塊由加速度感測器、濕度和溫度感測器、 ADC、調壓電路模塊及輔助電路組成,數據存儲模塊由Multi Media card完成,數據分析模塊在LabView中實現。
整個系統的工作原理:濕度、溫度感測器採集濕度及溫度信息,輸出為數字信號。XY方向採用相同的加速度感測器,Z方向加速度則採用另外一種感測器進行測量,輸出的加速度信號均為模擬信號。調壓電路將系統所供的3.6V電壓調整為5V,以滿足加速度感測器要求。ADC對模擬加速度信號進行模數轉換,從而得到數字加速度信號。所採集到的數字加速度,濕度以及溫度信號由微控制器控制,經由SSPI存儲到MMC card。在PC上,通過讀卡器讀取MMC卡中存儲的數據信息並使用LabView軟體進行分析和顯示。
圖1 系統框圖
濕度和溫度感測器
SHT系列感測器包括一個濕度感測器、一個溫度感測器,一個on-chip AD轉換單元以及數字邏輯單元。On-chip AD轉換單元將測到的濕度信號轉換成14位的數字輸出,將溫度信號轉換成12位的數字輸出。數字邏輯單元執行on-chip標定,以及用來同微控制器進行兩線介面通信。此感測器的缺點在於,它的兩線介面同其他兩線介面不兼容。因此要實現同微控制器的介面通信,需要進行額外的軟體或者硬體設計。本設計通過軟體編程來實現同微控制器的介面通信,雖然速度比硬體慢一些,但是因為溫度以及濕度的測量速度不是那麼重要,所以本文選擇採用軟體編程以實現介面通信。
加速度感測器
X、Y軸感測器晶元都採用了ADXL193,Z軸感測器晶元採用MMA1200D。 三個方向的感測器具有相同的動態范圍±250g,並且具有相同的靈敏度8mV/g和響應帶寬400Hz。不同之處在於MMA1200D擁有一個4階Bessel濾波器,而ADXL193隻具有2階Bessel濾波器。它們的輸入電壓為5V,輸出信號為模擬信號。由於輸出數據為模擬信號,需要經過ADC單元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
硬體電路
本系統採用的微控制器是Atmel公司的Atmega128L,此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是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高速處理器。它的工作電壓為2.7~5.5V。ATmega128 具有如下特點:兩個可編程的串列USART、可工作於主機/ 從機模式的SPI 串列介面以及六種可以通過軟體選擇的省電模式。LED可由MCU控制以顯示系統運行狀態。
圖2 系統硬體平台
ADC
雖然Atmega128L本身具有ADC模塊,但是感測器的輸出信號電壓范圍是0~5V,而在本文中Atmega128L ADC模塊的輸入信號電壓范圍僅為0~3.6V,不能滿足需要,所以要使用外部ADC。本文採用TLC3544進行模數轉換,它比Atmega128的內部ADC具有更高的轉換精度和速度。一般來說,ADC轉換周期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命令階段(4個串列時鍾周期),選擇讀通道,並寫入配置的寄存器。
采樣階段(12個串列時鍾周期),一個采樣信號被送入轉換器。
轉換階段,將采樣信號轉換成數字編碼。
命令階段結束之後,采樣階段自動開始。采樣階段結束之後,轉換自動開始。當收到新的命令,按此順序再次進行。在前兩個階段總計16個串列時鍾周期里,前一個A/D轉換周期的轉換結果被送給微控制器。
我們所採用的Texas Instruments TLC3544 ADC的最大采樣率可以用下面方式計算出。根據datasheet,轉換階段大約需要2.8μs。命令及采樣階段持續16個串列時鍾周期,對於Atmega128L,最小的串列時鍾周期為半個CPU時鍾,也就是4MHz。所以命令及采樣階段總共耗時4μs,加上轉換階段所需時間,一個AD周期大約需要7μs,理論上能到達的最大采樣率為142kS/s。
實際達到的采樣率可用如下方法測量。使用微控制器的內部硬體計數器,每一個CPU時鍾周期都會自動計數。硬體計數器與CPU的ALU單元並行運行,因此計數並不影響程序的運行。三個轉換周期(X,Y,Z)總共持續了223個時鍾周期。 CPU的時鍾頻率為8MHz,所以三個轉換周期持續的時間為223/8=28μs,也就得到了其采樣率為3/(28×10-6)=107kS/s
電源管理
手機電池提供的電壓為3.6V,因此在挑選系統組件時,盡量選擇組件所需供電電壓范圍在3.3~3.6V。但是,本文所選的加速度感測器不能達到電壓要求,其需要5V供電電壓。因此,需要一個調壓電路,將電壓從3.3~3.6V調制5V。此外,由於是手機電池供電,測量系統的功耗也要盡可能小。
本文使用了CAT3200-5以實現DC/DC轉換,其輸出電壓為固定值5V。整個系統的電壓配置圖如圖3所示。
圖3 系統供電圖
數據存儲
由於微控制器的內存有限,Flash為128KB,EPROM為4KB,這個存儲容量遠遠不能滿足本系統的數據存儲需求。MMC(MultiMediaCard)提供了經濟並且相對簡單的方式來擴展Flash存儲容量。MMC的另外一個優勢在於,能夠通過將其從測量系統中取出來,通過讀卡器將數據傳送到PC上。
MMC能夠在MMC以及SPI兩種模式下操作,本系統在SPI模式下使用MMC,因為微控制器具有SPI介面硬體,便於數據傳輸。MMC能夠在3.6V電壓下工作。精簡卡(RS-card)的大小比較理想,其體積只有16 mm×24 mm×1.4mm。
在SPI模式下,只使用1-7腳。MMC內部的快閃記憶體是以512B的Sector為單位的。MMC有其自己內部的數據控制器,對外部命令進行執行。要訪問MMC的內存,有兩個常用的命令:read_block和write_block。 MMC沒有cluster或者head,所以它的sector以零開始直至尾結束。比如512MB MMC的最高sector的號是1048575。
軟體外圍串列介面SSPI
一般的SPI包括3條線路,串列時鍾(SLCK)、主入從出方向的數據線(MISO)和主出從入方向的數據線(MOSI)。主從之間的數據交換就是通過這三根數據線。而本文採用的軟體外圍串列介面增加了一條數據線,如圖4所示。本文有兩個slave,ADC和MMC,而Master即為微控制器。
圖4 SPI匯流排
通過使用SSPI,在將數據傳送到MMC的同時還可以進行數據採集,這樣就實現了連續的數據採集,採集頻率設定為2kHz。如果採用SPI,就無法實現連續數據採集。
為了實現數據的連續採集,還要進行另外的設計。在微控制器里要使用兩個緩沖區to_disk和to_disk2。當一個用於寫時,另一個用於讀,數據流如圖5所示。
圖5 數據流
LabView
使用Labview可以對所測得的數據進行很好的處理,並以圖形方式直觀地顯示出來。為此,在Labview里進行了以下幾個功能模塊的設計:
讀加速度.vi :從MMC卡中讀出三個方向的加速度,並存儲到計算機中。
讀濕度.vi: 從MMC卡中讀出濕度值,並存儲到計算機中。
讀溫度.vi: 從MMC卡中讀出溫度值,並存儲到計算機中。
顯示.vi:可以將以上存儲到計算機中的數值以圖形顯示出來。
如圖6所示為三個方向加速度測量的顯示畫面。
圖6 測試結果
結論
經過初步的加速度、濕度及溫度測試,各項技術指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感測器能夠符合預計要求, LabView也能准確地顯示所測數值。所設計的PCB的體積也符合手機測量使用的需要。但是工作中尚有不太完善的地方,現在設計出的PCB是兩面板,一面為數字信號,一面為模擬信號,下一步要進行改進設計,使其簡化到一面中來。由於是用於手機中測量焊點材料的物理負載,因此系統設計得越簡單效果越好。
⑵ 小弟急求數據結構論文2篇,一篇也行。關於數據結構的就行。 謝謝了。。。。。
在DOS操作中,我們所談及的文件稱之為外部文件。外部文件是存儲在外部設備上, 如:外存儲器上,可由計算機操作系統進行管理,如用dir、type等命令直接對文件進行操作。
Pascal所談及的文件,稱之為內部文件。內部文件的特點是文件的實體(實際文件)也是存儲在外存儲器上,成為外部文件的一分子,但在使用時必須在程序內部以一定的語句與實際文件聯系起來,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用內部文件的邏輯名對實際文件進行操作。內部文件的邏輯名必須符合PASCAL語言標識符的取名規則。
Pascal中的文件主要用於存放大量的數據。如:成績管理,原始數據很多,使用文件先將其存入磁碟,通過程序讀出文件中的數據再進行處理,比不使用文件要來得方便、有效。
Pascal中的一個文件定義為同一類型的元素組成的線性序列。文件中的各個元素按一定順序排列,可以從頭至尾訪問每一個元素,從定義上看,文件與數組相似,但它們之間有著明顯不同的特徵,主要表現在:
(1)文件的每一個元素順序存貯於外部文件設備上(如磁碟上)。因此文件可以在程序進行前由Pascal程序或用文字編輯軟體,如edit、ws、Turbo Pascal的edit命令等產生,或在運行過程中由程序產生,且運行完後,依然存貯在外部設備上。
(2)在系統內部,通過文件指針來管理對文件的訪問。文件指針是一個保存程序在文件中位置蹤跡的計算器,在一固定時刻,程序僅能對文件中的一個元素進行讀或寫的操作,在向文件寫入一個元素或從文件讀取一個元素後,相應的文件指針就前進到下一元素位置。而數組是按下標訪問。
(3)在文件類型定義中無需規定文件的長度即元素的個數,就是說元素的數據可動態改變,一個文件可以非常之大,包含許許多多元素,也可以沒有任何元素,即為一個空文件。而數組的元素個數則是確定的。
使用文件大致有以下幾個步驟;
(1)說明文件類型,定義文件標識符;
(2)建立內部文件與外部文件的聯系;
(3)打開文件;
(4)對文件進行操作;
(5)關閉文件。
Turbo Pascal將文件分為三類:文本文件(順序)、有類型文件(順序或隨機)和無類型文件(順序或隨機)。下面將介紹這些文件及其操作。
一、文本文件
文本文件又稱為正文文件或行文文件,可供人們直接閱讀,是人機通信的基本數據形式之一。文本文件可用文字編輯程序(如DOS的edit或Turbo Pascal的編輯命令edit)直接建立、閱讀和修改, 也可以由PASCAL程序在運行過程中建立。
1、文本文件的定義:
文本文件的類型為TEXT,它是由ASCII字元組成的,是Pascal提供的標准文件之一。標准文件 TEXT已由Pascal說明如下:
TYPE TEXT=FILE OF CHAR;
因此,TEXT同標准類型INTEGER、READ等一樣可以直接用於變數說明之中,無需再由用戶說明。 例如:
VAR F1,F2:TEXT;
這里定義了兩個文本文件變數F1和F2。
2、文本文件的建立
文本文件的建立有兩種方法:
(1)直接用Turbo Pascal的Edit建立原始數據文件。
例1 將下表中的數據存入名為A.dat的文件中。
3 4
29 30 50 60
80 90 70 75
60 50 70 45
操作步驟:
①進入Turbo Pascal的編輯狀態;
②輸入數據;
③存檔,文件名取A.dat。
此時,已將數據存入文本文件A.dat中。文本文件也可用DOS中的Edit等軟體建立。
(2)用程序的方式建立中間數據或結果數據文件。
用程序的方式建立文件操作步驟為:
①定義文本文件變數;
②把一外部文件名賦於文本文件變數,使該文本文件與一相應外部文件相關聯;
命令格式:ASSIGN(f,name)
f為定義的文本文件變數
name為實際文件文件名
如:ASSIGN(F1,`FILEIN.DAT`)
或:ASSIGN(F1,`PAS\FILEIN.RES`)
這樣在程序中對文本文件變數F1的操作,也就是對外部實際文件`FILEIN.DAT`或`FILEIN.RES`的操作。上例中文件`FILEIN.DAT`是存貯在當前目錄中,而文件`FILEIN.RES`則是存貯在PAS子目錄中。
③打開文本文件,准備寫;
命令格式1:REWRITE(f)
功能:創建並打開新文件准備寫,若已有同名文件則刪除再創建
命令格式2:APPEND(f)
功能:打開已存在的文件並追加
④對文件進行寫操作;
命令格式:WRITE(f,<項目名>)
或:WRITELN(f,<項目名>)
功能:將項目內容寫入文件f中
⑤文件操作完畢後,關閉文件。
命令格式:CLOSE(f)
例2 從鍵盤上讀入表12.1的數據,用程序寫入名為B.dat的文件中。
3、讀取文本文件
文本文件內容讀出操作步驟:
①定義文本文件變數;
②用ASSIGN(f,name)命令,將內部文件f與實際文件name聯系起來;
③打開文本文件,准備讀;
命令格式:READ(f,<變數名表>) READLN(f,<變數名表>)
功能:讀文件f中指針指向的數據於變數中
文本文件提供了另外兩個命令,在文本的操作中很有用處,它們是:
EOLN(f):回送行結束符
EOF(f):回送文件結束符
⑤文件操作完畢,用CLOSE(f)命令關閉文件。
例3 讀出例12.1建立的文本文件,並輸出。
由於文本文件是以ASCII碼的方式存儲,故查看文本文件的內容是極為方便,在DOS狀態可使用 DOS中TYPE等命令進行查看,在Turbo Pascal中可以象取程序一樣取出文件進行查看。
4、文本文件的特點
(1)行結構
文本文件由若干行組成,行與行之間用行結束標記隔開,文件末尾有一個文件結束標記。由於各行長度可能不同,所以無法計算出給定行在文本文件中的確定位置,從而只能順序地處理文本文件,而且不能對一文本文件同時進行輸入和輸出。
(2)自動轉換功能
文本文件的每一個元素均為字元型,但在將文件元素讀入到一個變數(整型,實型或字元串型)中時,Pascal會自動將其轉換為與變數相同的數據類型。與此相反在將一個變數寫入文本文件時,也會自動轉移為字元型。
例4 某學習小組有10人,參加某次測驗,考核6門功課, 統計每人的總分及各門的平均分,將原始數據及結果數據放入文本文件中。
分析
(1)利用Turbo Pascal的EDIT建立原始數據文件TESTIN.DAT存貯在磁碟中,其內容如下:
10 6
1 78 89 67 90 98 67
2 90 93 86 84 86 93
3 93 85 78 89 78 98
4 67 89 76 67 98 74
5 83 75 92 78 89 74
6 76 57 89 84 73 71
7 81 93 74 76 78 86
8 68 83 91 83 78 89
9 63 71 83 94 78 95
10 78 99 90 80 86 70
(2)程序讀入原始數據文件,求每人的總分及各門的平均分;
(3)建立結果數據文件,文件名為TEXTIN.RES.
程序:
例5 讀入一個行長不定的文本文件。排版,建立一個行長固定為60個字元的文件, 排版要求:(1)當行末不是一個完整單詞時,行最後一個字元位用'-'代替, 表示與下一行行頭組成完整的單詞;(2)第一行行頭為兩個空格,其餘各行行頭均不含有空格。
分析
(1)建立原始數據文件。
(2)程序邊讀入原始數據文件內容,邊排版。
(3)每排完一行行長為60字元,並符合題中排版條件,寫入目標文件中。
設原始數據TEXTCOPY.DAT文件內容如下:
Pavel was arrested.
That dat Mother did not light the stove.
Evening came and a cold wind was blowing.
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window.
Then another.
Mother was used to such knocks,but this time she gave a little start of joy.
Throwing a shawl over her shoulders,she opened the door.
程序:
對TEXTCOPY.DAT文本文件運行程序得到排版結果文件TEXTCOPY.RES內容如下:
Pavel was arrested.That dat Mother did not light the stov-
evening came and a cold wind was blowing.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window.Then another.Mother was used to such knocks,b-
ut this time she gave a little start of joy.Throwing a shawl
over her shoulders,she opened the door.
二、有類型文件
文本文件的元素均為字型符。若要在文件中存貯混合型數據,必須使用有類型文件。
1、有類型文件的定義
有類型文件中的元素可以是混合型的,並以二進制格式存貯,因此有類型文件(除了字元類型文件,因為它實質上是文本文件)不象文本文件那樣可以用編輯軟體等進行閱讀和處理。
有類型文件的類型說明的格式為:
類型標識符=File of 基類型;
其中基類型可以是除了文件類型外的任何類型。例如:
FILE1=FILE OF INTEGER;
FILE2=FILE OF ARRAY[1--10] OF STRING;
FILE3=FILE OF SET OF CHAR;
FILE4=FILE OF REAL;
FILE5=FILE OF RECORD;
NAME:STRING;
COURSE:ARRAY[1--10] OF READ;
SUN:READ;
END;
等等,其中FILE2,FILE3,FILE5中的數組、集合、記錄等類型可以先說明再來定義文件變數。
例如:
VAR
F1:FILE;
F2,F3:FILE3;
F4:FILE5;
與前面所有類型說明和變數定義一樣,文件類型說明和變數定義也可以合並在一起,例如:
VAR
F1:FILE OF INTEGER;
F2,F3:FILE OF SET OF CHAR;
F4:FILE OF RECORD
NAME:STRING;
COURSE:ARRAY[1--10] OF REAL;
SUM:READ;
END;
Turbo Pascal對有類型文件的訪問既可以順序方式也可以用隨機方式。
為了能隨機訪問有類型文件,Turbo Pascal提供如下幾個命令:
命令格式1:seek(f,n)
功能:移動當前指針到指定f文件的第n個分量,f為非文本文件,n為長整型
命令格式2:filepos(f)
功能:回送當前文件指針,當前文件指針在文件頭時,返回,函數值為長整型
命令格式3:filesize(f)
功能:回送文件長度,如文件空,則返回零,函數值為長整型
2、有類型文件的建立
有類型文件的建立只能通過程序的方式進行,其操作步驟與文本文件程序方式建立的步驟相仿,不同之處:(1)有類型文件的定義與文本文件的定義不同;(2)有類型文件可以利用SEEK命令指定指針隨機寫入。
3、有類型文件的訪問
有類型文件訪問的操作步驟與文本文件的程序訪問操作步驟相仿,區別之處:(1)有類型文件的定義與文本文件的定義不同;(2)有類型文件可以利用SEEK命令訪問文件記錄中的任一記錄與記錄中的任一元素。
例6 建立幾個學生的姓名序、座號、六門課程成績總分的有類型文件。
分析:為簡單起見,這里假設已有一文本文件FILEDATA.TXT,其內容如下:
10
li hong
1 89 67 56 98 76 45
wang ming
2 99 87 98 96 95 84
zhang yi hong
3 78 69 68 69 91 81
chang hong
4 81 93 82 93 75 76
lin xing
5 78 65 90 79 89 90
luo ze
6 96 85 76 68 69 91
lin jin jin
7 86 81 72 74 95 96
wang zheng
8 92 84 78 89 75 97
mao ling
9 84 86 92 86 69 89
cheng yi
10 86 94 81 94 86 87
第一個數10表示有10個學生,緊接著是第一個學生的姓名、座號、6科成績,然後是第二個學生,等等。
從文本文件中讀出數據,求出各人的總分,建立有類型文件,設文件名為filedata.fil,文件的類型為記錄studreco,見下常式序。
程序:
例7 產生數1-16的平方、立方、四次方表存入有類型文件中, 並用順序的方式訪問一遍,用隨機方式訪問文件中的11和15兩數及相應的平方、立方、四次方值。
分析:建立有類型文件文件名為BIAO.FIL,文件的類型為實數型。
(1)產生數1-16及其平方、立方、四次方值,寫入BIAO.FIL,並順序讀出輸出;
(2)用SEEK指針分別指向11和15數所在文件的位置,其位置數分別為10×4和14×4(注意文件的第一個位置是0),讀出其值及相應的平方、立方、四次方值輸出。
程序:
程序運行結果如下:
另外,Turbo Pascal還提供了第三種形式文件即無類型文件,無類型文件是低層I/O通道,如果不考慮有類型文件、 文本文件等存在磁碟上位元組序列的邏輯解釋,則數據的物理存儲只不過是一些位元組序列。這樣它就與內存的物理單元一一對應。無類型文件用128個連續的位元組做為一個記錄(或分量)進行輸入輸出操作,數據直接在磁碟文件和變數之間傳輸,省去了文件緩解區,因此比其它文件少佔內存,主要用來直接訪問固定長元素的任意磁碟文件。
無類型文件的具體操作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請參看有關的書籍。
三、綜合例析
例8 建立城市飛機往返鄰接表。文本文件CITY.DAT內容如下:
第一行兩個數字N和V;
N代表可以被訪問的城市數,N是正數<100;
V代表下面要列出的直飛航線數,V是正數<100;
接下來N行是一個個城市名,可乘飛機訪問這些城市;
接下來V行是每行有兩個城市,兩城市中間用空格隔開,表示這兩個城市具有直通航線。
如:CITY1 CITY2表示乘飛機從CITY1到CITY2或從CITY2到CITY1。
生成文件CITY.RES,由0、1組成的N×N鄰接表。
鄰接表定義為:
分析
(1)用從文本文件city.dat中讀入N個城市名存入一些數組CT中;
(2)讀入V行互通航班城市名,每讀一行,查找兩城市在CT中的位置L、K,建立鄰接關系,lj[l,k]=1和lj[k,j]=1;
(3)將生成的鄰接表寫入文本文件CITY.RES中。
設CITY.DAT內容如下:
10 20
fuzhou
beijin
shanghai
wuhan
hongkong
tiangjin
shenyan
nanchan
chansa
guangzhou
fuzhou beijin
fuzhou shanghai
fuzhou guangzhou
beijin shanghai
guangzhou beijin
wuhan fuzhou
shanghai guangzhou
hongkong beijin
fuzhou hongkong
nanchan beijin
nanchan tiangjin
tiangjin beijin
chansa shanghai
guangzhou wuhan
chansa beijin
wuhan beijin
shenyan beijin
shenyan tiangjin
shenyan shanghai
shenyan guangzhou
程序:
得到CITY.RES文件內容如下:
10
1 fuzhou
2 beijin
3 shanghai
4 wuhan
5 hongkong
6 tiangjin
7 shenyan
8 nanchan
9 chansa
10 guangzhou
0 1 1 1 1 0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0 0 0
例9 對例12.3的FILEDATE.FIL文件內容按總分的高低順序排序。
分析:
文件的排序就是將文本文件的各分量按一定要求排列使文件有序,文件排序有內排序和外排序二種,內排序是指將文件各分量存入一個數組,再對數組排列,最後將該數組存入原來的文件。外排列不同於內排列,它不是將文件分量存入數組,而是對文件直接排序,內排序比外排序速度要快,但當文件很大時,無法調入內存,此時用外排序法較合適。
本程序使用過程SEEK,實現外排序。
程序:
習 題
1、編一程序,計算文本文件中行結束標志的數目。
2、計算文本文件的行長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3、一文本文件FILE.DAT存放N個學生某學科成績,將成績轉換成直方圖存入FILE.RES文件中。
如FILE.DAT內容為:
5
78 90 87 73 84
得到直方圖文件FILE.RES內容為:
5
********
*********
*********
*******
********
4、銀行賬目文件含有每一開戶的賬目細節:開戶號、姓名、地址、收支平衡額。寫一程序,讀入每一開戶的賬目,生成銀行賬目文件。
5、通訊錄文件每個記錄內容為:姓名、住址、單位、郵編、電話,編一程序按姓名順序建立通訊錄文件,要求先建立文件,再對文件按姓名順序進行外排序。
⑶ Ssrc 是什麼聽說用這個音效會好些。
流媒體技術基礎-流媒體傳輸協議
作者/來源:未知
實時傳輸協議RTP與RTCP
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是用於Internet上針對多媒體數據流的一種傳輸協議。RTP被定義為在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傳輸情況下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時間信息和實現流同步。RTP通常使用UDP來傳送數據,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協議之上工作。當應用程序開始一個RTP會話時將使用兩個埠:一個給RTP,一個給RTCP。RTP本身並不能為按順序傳送數據包提供可靠的傳送機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擁塞控制,它依靠RTCP提供這些服務。通常RTP演算法並不作為一個獨立的網路層來實現,而是作為應用程序代碼的一部分。實時傳輸控制協議RTCP。RTCP(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服務。在RTP會話期間,各參與者周期性地傳送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發送的數據包的數量、丟失的數據包的數量等統計資料,因此,伺服器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動態地改變傳輸速率,甚至改變有效載荷類型。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們能以有效的反饋和最小的開銷使傳輸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別適合傳送網上的實時數據。
6.2.1 RTP數據傳輸協議
RTP提供端對端網路傳輸功能,適合通過組播和點播傳送實時數據,如視頻、音頻和模擬數據。RTP沒有涉及資源預訂和質量保證等實時服務,RTCP擴充數據傳輸以允許監控數據傳送,提供最小的控制和識別功能。RTP與RTCP設計成獨立傳輸和網路層。
2.1.1 RTP固定頭
RTP 頭格式如下:
-----------------------------------------------------------------------------------------------
|V=2|P|X| CC |M| PT | 系列號 |
-----------------------------------------------------------------------------------------------
| 時標 |
-----------------------------------------------------------------------------------------------
| 同步源標識(SSRC) |
-----------------------------------------------------------------------------------------------
| 作用標識 (CSRC) |
| .... |
-----------------------------------------------------------------------------------------------
開始12個八進制出現在每個RTP包中,而CSRC標識列表僅出現在混合器插入時。
2.1.2 復用 RTP 連接
為使協議有效運行,復用點數目應減至最小。RTP中,復用由定義RTP連接的目的傳輸地址(網路地址與埠號)提供。例如,對音頻和視頻單獨編碼的遠程會議,每個媒介被攜帶在單獨RTP連接中,具有各自的目的傳輸地址。目標不在將音頻和視頻放在單一RTP連接中,而根據SSRC段載荷類型進行多路分解。使用同一SSRC ,而具有不同載荷類型的交叉包將帶來幾個問題:
如一種載荷類型在連接期間切換,沒有辦法識別新值將替換那一個舊值。
SSRC定義成用於標識單個計時和系列號空間。如媒體時鍾速率不同,而要求不同系列號空間以說明那種載荷類型有丟包,交叉復用載荷類型將需要不同計時空間。
RTCP發送和接收報告可能僅描述每個SSRC的計時和系列號空間,而不攜帶載荷類型段。
RTP混合器不能將不兼容媒體流合並成一個流。
在一個RTP連接中攜帶多個媒介阻止幾件事:使用不同網路路徑或網路資源分配;接受媒介子集。
對每種媒介使用不同SSRC,但以相同RTP連接發送可避免前三個問題,但不能避免後兩個問題。
2.1.3 對RTP頭特定設置的修改
可以認為,現用RTP數據包頭對RTP支持的所有應用類共同需要的功能集是完整的。然而,為維持ALF設計原則,頭可通過改變或增加設置來裁剪,並仍允許設置無關監控和記錄工具起作用。標記位與載荷類型段攜帶特定設置信息,但由於很多應用需要它們,否則要容納它們,就要增加另外32位字,故允許分配在固定頭中。包含這些段的八進制可通過設置重新定義以適應不同要求,如採用更多或更少標記位。如有標記位,既然設置無關監控器能觀察包丟失模式和標記位間關系,我們就可以定位八進制中最重要的位。
其它特殊載荷格式(視頻編碼)所要求的信息應該攜帶在包的載荷部分。可出現在頭,總是在載荷部分開始處,或在數據模式的保留值中指出。如特殊應用類需要獨立載荷格式的附加功能,應用運行的設置應該定義附加固定段跟隨在現存固定頭SSRC之後。這些應用將能迅速而直接訪問附加段,同時,與監控器和記錄器無關設置仍能通過僅解釋開始12個八進制處理RTP包。如證實附加功能是所有設置共同需要的,新版本RTP應該對固定頭作出明確改變
6.2.2 RTP控制協議-- RTCP
RTCP協議將控制包周期發送給所有連接者,應用與數據包相同的分布機制。低層協議提供數據與控制包的復用,如使用單獨的UDP埠號。RTCP執行下列四大功能:
主要是提供數據發布的質量反饋。是作為RTP傳輸協議的一部分,與其他傳輸協議的流和阻塞控制有關。反饋對自適應編碼控制直接起作用,但IP組播經驗表明,從發送者收到反饋對診斷發送錯誤是致關重要的。給所有參加者發送接收反饋報告允許問題觀察者估計那些問題是局部的,還是全局的。諸如IP組播等發布機制使網路服務提供商類團體可能接收反饋信息,充當第三方監控者來診斷網路問題。反饋功能由RTCP發送者和接收者報告執行。
RTCP帶有稱作規范名字(CNAME)的RTP源持久傳輸層標識。如發現沖突,或程序重新啟動,既然SSRC標識可改變,接收者需要CNAME跟蹤參加者。接收者也需要CNAME 與相關RTP連接中給定的幾個數據流聯系
前兩種功能要求所有參加者發送RTCP包,因此,為了RTP擴展到大規模數量,速率必須受到控制。讓每個參加者給其它參加者發送控制包,就大獨立觀察參加者數量。該數量用語計算包發送的速率。
第四個可選功能是傳送最小連接控制信息,如參加者辨識。最可能用在\"鬆散控制\"連接,那裡參加者自由進入或離開,沒有成員控制或參數協調,RTCP充當通往所有參加者的方便通道,但不必支持應用的所有控制通訊要求。高級連接控制協議超出本書范圍。
在IP組播場合應用RTP時,前3個功能是必須的,推薦用於所有情形。RTP應用設計人員必須避免使用僅在單播模式下工作的機制,那將導致無法擴展規模。
6.2.2.1 RTCP 包格式
下面定義幾個攜帶不同控制信息的RTCP包類型:
SR:
發送報告,當前活動發送者發送、接收統計。
RR:
接收報告,非活動發送者接收統計。
SDES:
源描述項,包括CNAME。
BYE:
表示結束。
APP:
應用特定函數。
類似於RTP數據包,每個RTCP包以固定部分開始,緊接著的是可變長結構元素,但以一個32位邊界結束。包含安排要求和固定部分中長度段,使RTCP包可堆疊。不需要插入任何分隔符將多哥RTCP包連接起來形成一個RTCP組合包,以低層協議用單一包發送出去。由於需要低層協議提供提供整體長度來決定組合包的結尾,在組合包中沒有單個RTCP包顯式計數。
組合包中每個RTCP包可獨立處理,不需要根據包組合順序。但未了執行協議功能,強加如下約束:
接收統計(在SR或RR中)應該經常發送,只要帶寬允許,因此每個周期發送的組合RTCP 包應包含報告包。
新接收者需要接收CNAME,並盡快識別源,開始聯系媒介進行同步,因此每個包應該包含SDES CNAME。
出現在組合包前面的是包類型數量,其增長應該受到限制,以提高常數位數量,提高成功確認RTCP包對錯誤地址RTP數據包或其他無關包的概率。
因此,所有RTCP包至少必須以兩個包組合形式發送,推薦格式如下:
加密前綴(Encryption prefix):
僅當組合包被加密,才加上一個32位隨機數用於每個組合包發送。
SR或RR:
組合包中第一個RTCP包必須總為一個報告包,方便頭的確認。即使沒有數據發送,也沒有接收到數據,也要發送一個空RR,那怕組合包中RTCP包為BYE。
附加RR:
如報告統計源數目超過31,在初始報告包後應該有附加RR 包。
SDES:
包含CNAME 項的SDES包必須包含在每個組合RTCP包中。如應用要求,其他源描述項可選,但受到帶寬限制。
BYE或APP:
其它RTCP包類型可以任意順序排列,除了BYE應作為最後一個包發送,包類型出現可不止一次。
建議轉換器或混合器從多個源組合單個RTCP包。如組合包整體長度超過網路路徑最大傳輸單元,可分成多個較短組合包用低層協議以單個包形式發送。注意,每個組合包必須以SR或RR包開始。附加RTCP包類型可在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處注冊。
6.2.2.2 RTCP傳輸間隔
RTP設計成允許應用自動擴展,連接數可從幾個到上千個。例如,音頻會議中,數據流量是內在限制的,因為同一時刻只有一兩個人說話;對組播,給定連接數據率仍是常數,獨立於連接數,但控制流量不是內在限制的。如每個參加者以固定速率發送接收報告,控制流量將隨參加者數量線性增長,因此,速率必須按比例下降。
一旦確認地址有效,如後來標記成未活動,地址的狀態應仍保留,地址應繼續計入共享RTCP帶寬地址的總數中,時間要保證能掃描典型網路分區,建議為30分鍾。注意,這仍大於RTCP報告間隔最大值的五倍。
這個規范定義了除必需的CNAME外的幾個源描述項,如NAME(人名)和EMAIL(電子郵件地址)。它也為定義新特定應用RTCP包類型的途徑。給附加信息分配控制帶寬應引起注意,因為它將降低接收報告和CNAME發送的速率而損害協議的性能。建議分配給單個參加者用於攜帶附加信息的RTCP帶寬不要超過20%。而且並沒有有意讓所有SDES項包含在每個應用中。
6.2.2.3 發送者與接收者報告
RTP接收者使用RTCP報告包提供接收質量反饋,報告包根據接收者是否是發送者而採用兩種格式中的一種。除包類型代碼外,發送者報告與接收者報告間唯一的差別是發送者報告包含一個20個位元組發送者信息段。如某地址在發出最後或前一個報告間隔期間發送數據包,就發布SR;否則,就發出RR;SR和RR都可沒有或包括多個接收報告塊。發布報告不是為列在CSRC列表上的起作用的源,每個接收報告塊提供從特殊源接收數據的統計。既然最大可有31個接收報告塊嵌入在SR 或 RR包中,
丟失包累計數差別給出間隔期間丟掉的數量,而所收到擴展的最後一個系列號的差別給出間隔期間希望發送的包數量,兩者之比等於經過間隔期間包丟失百分比。如兩報告連續,比值應該等於丟失段部分;否則,就不等。每秒包丟失綠可通過NTP時標差除以丟失部分得到。
從發送者信息,第三方監控器可計算載荷平均數據速率與沒收到數據間隔的平均包速率,兩者比值給出平均載荷大小。如假設包丟失與包大小無關,那麼特殊接收者收到的包數量給出此接收者收到的表觀流量。
6.2.2.4 SDES: 源描述RTCP包
SDES 包為三層結構,由頭與數據塊組成,數據塊可以沒有,也可有多個,組成項描述塊所表明的源。項描述如下:
版本(V)、填充(P)、長度:
如SR包中所描述。
包類型(PT):
8位,包含常數202,識別RTCP SDES包。
源計數(SC):
5位,包含在SDES包中的SSRC/CSRC塊數量,零值有效,但沒有意義。
源描述項內容如下:
CNAME: 規范終端標識SDES項
CNAME標識屬性如下:
如發生沖突或重啟程序,由於隨機分配的SSRC標識可能發生變化,需要CNAME項提供從SSRC標識到仍為常量的源標識的綁定。
象SSRC標識,CNAME標識在RTP連接的所有參加者中應是唯一的。
為了提供一套相關RTP連接中某個參加者所採用的跨多媒體工具間的綁定,CNAME應固定為那個參加者。
為方便第三方監控,CNAME應適合程序或人員定位源。
NAME:用戶名稱SDES項
這是用於描述源的真正的名稱,如\"John Doe, Bit Recycler, Megacorp\",可是用戶想要的任意形式。對諸如會議應用,這種名稱也許是參加者列表顯示最適宜的形式,它將是除CNAME外發送最頻繁的項目。設置可建立這樣的優先順序別。NAME值至少在連接期間仍希望保持為常數。它不該成為連接的所有參加者中唯一依賴。
EMAIL:電子郵件地址SDES項
郵件地址格式由RFC822規定,如\"[email protected]\"。連接期間,電子郵件仍希望保持為常數。
PHONE:電話號碼SDES項
電話號碼應帶有加號,代替國際接入代碼,如\"+1 908 555 1212\"即為美國電話號碼。
LOC:用戶地理位置SDES項
根據應用,此項具有不同程度的細節。對會議應用,字元串如\"Murray Hill, New Jersey\"就足夠了。然而,對活動標記系統,字元串如\"Room 2A244, AT&T BL MH\"也許就適用。細節留給實施或用戶,但格式和內容可用設置指示。在連接期間,除移動主機外,LOC值期望仍保留為常數。
TOOL:應用或工具名稱SDES項
是一個字元串,表示產生流的應用的名稱與版本,如\"videotool 1.2\"。這部分信息對調試很有用,類似於郵件或郵件系統版本SMTP頭。TOOL值在連接期間仍保持常數。
NOTE: 通知/狀態SDES項
該項的推薦語法如下所述,但這些或其它語法可在設置中顯式定義。NOTE 項旨在描述源當前狀態的過渡信息,如\"on the phone, can´t talk\",或在講座期間用於傳送談話的題目。它應該只用於攜帶例外信息,而不應包含在全部參加者中,因為這將降低接收報告和CNAME發送的速度,因此損害協議的性能。特殊情況下,它不應作為用戶設置文件的項目,也不是自動產生。
當其為活動時,由於NOTE項對顯示很重要,其它非CNAME項(如NAME)傳輸速率將會降低,結果使NOTE項佔用RTCP部分帶寬。若過渡信息不活躍,NOTE項繼續以同樣的速度重復發送幾次,但以一個串長為零的字元串通知接收者。然而,如對小倍數的重復或約20-30 RTCP間隔也沒有接收到,接收者也應該考慮NOTE項是不活躍的。
PRIV: 專用擴展SDES項
該項用於定義實驗或應用特定的SDES擴展,它包括由長字元串對組成的前綴,後跟填充該項其他部分和攜帶所需信息的字元串值。前綴長度段為8位。前綴字元串是定義PRIV項人員選擇的名稱,唯一對應應用接收到的其它PRIV項。應用實現者可選擇使用應用名稱,如有必要,外加附加子類型標識。另外,推薦其它人根據其代表的實體選擇名稱,然後,在實體內部協調名稱的使用。
注意,前綴消耗了總長為255個八進制項的一些空間,因此,前綴應盡可能的短。這個設備和受到約束的RTCP帶寬不應過載,其目的不在於滿足所有應用的全部控制通訊要求。SDES PRIV前綴沒在IANA處注冊。如證實某些形式的PRIV項具有通用性, IANA應給它分配一個正式的SDES項類型,這樣就不再需要前綴。這簡化了應用,並提高了傳輸的效率。
6.2.2.5 BYE:斷開RTCP包
如混合器接收到一個BYE包,混合器轉發BYE包,而不改變SSRC/CSRC 標識。如混合器關閉,它也應該發出一個BYE包,列出它所處理的所有源,而不只是自己的SSRC標識。作為可選項,BYE包可包括一個8位八進制計數,後跟很多八進制文本,表示離開原因,如:\"camera malfunction\"或\"RTP loop detected\"。字元串具有同樣的編碼,如在SDES 中所描述的。如字元串填充包至下32位邊界,字元串就不以空結尾;否則,BYE包以空八進制填充。
6.2.2.6 APP:定義應用的RTCP包
APP包用於開發新應用和新特徵的實驗,不要求注冊包類型值。帶有不可識別名稱的APP包應被忽略掉。測試後,如確定應用廣泛,推薦重新定義每個APP包,而不用向IANA注冊子類型和名稱段。
實時流協議RTSP
實時流協議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該協議定義了一對多應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過IP網路傳送多媒體數據。RTSP在體系結構上位於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數據傳輸。HTTP與RTSP相比,HTTP傳送HTML,而RTP傳送的是多媒體數據。HTTP請求由客戶機發出,伺服器作出響應;使用RTSP時,客戶機和伺服器都可以發出請求,即RTSP可以是雙向的。
6.3 RTSP協議
實時流協議(RTSP)是應用級協議,控制實時數據的發送。RTSP提供了一個可擴展框架,使實時數據,如音頻與視頻,的受控、點播成為可能。數據源包括現場數據與存儲在剪輯中數據。該協議目的在於控制多個數據發送連接,為選擇發送通道,如UDP、組播UDP與TCP,提供途徑,並為選擇基於RTP上發送機制提供方法。
6.3.1 簡介
6.3.1.1 目的
實時流協議(RTSP)建立並控制一個或幾個時間同步的連續流媒體。盡管連續媒體流與控制流交叉是可能的,通常它本身並不發送連續流。換言之,RTSP充當多媒體伺服器的網路遠程式控制制。RTSP連接沒有綁定到傳輸層連接,如TCP。在RTSP連接期間,RTSP用戶可打開或關閉多個對伺服器的可靠傳輸連接以發出RTSP 請求。此外,可使用無連接傳輸協議,如UDP。RTSP流控制的流可能用到RTP,但RTSP操作並不依賴用於攜帶連續媒體的傳輸機制。實時流協議在語法和操作上與HTTP/1.1類似,因此HTTP的擴展機制大都可加入RTSP。協議支持的操作如下:
從媒體伺服器上檢索媒體:
用戶可通過HTTP或其它方法提交一個演示描述。如演示是組播,演示式就包含用於連續媒體的的組播地址和埠。如演示僅通過單播發送給用戶,用戶為了安全應提供目的地址。
媒體伺服器邀請進入會議:
媒體伺服器可被邀請參加正進行的會議,或回放媒體,或記錄其中一部分,或全部。這種模式在分布式教育應用上很有用,會議中幾方可輪流按遠程式控制制按鈕。
將媒體加到現成講座中:
如伺服器告訴用戶可獲得附加媒體內容,對現場講座顯得尤其有用。如HTTP/1.1中類似,RTSP請求可由代理、通道與緩存處理。
6.3.1.2 協議特點
RTSP 特性如下:
可擴展性:
新方法和參數很容易加入RTSP。
易解析:
RTSP可由標准 HTTP或MIME解吸器解析。
安全:
RTSP使用網頁安全機制。
獨立於傳輸:
RTSP可使用不可靠數據報協議(UDP)、可靠數據報協議(RDP),如要實現應用級可靠,可使用可靠流協議。
多伺服器支持:
每個流可放在不同伺服器上,用戶端自動同不同伺服器建立幾個並發控制連接,媒體同步在傳輸層執行。
記錄設備控制:
協議可控制記錄和回放設備。
流控與會議開始分離:
僅要求會議初始化協議提供,或可用來創建唯一會議標識號。特殊情況下, SIP或H.323
可用來邀請伺服器入會。
適合專業應用:
通過SMPTE 時標,RTSP支持幀級精度,允許遠程數字編輯
演示描述中立:
協議沒強加特殊演示或元文件,可傳送所用格式類型;然而,演示描述至少必須包含一個RTSP URI。
代理與防火牆友好:
協議可由應用和傳輸層防火牆處理。防火牆需要理解SETUP方法,為UDP媒體流打開一個\"缺口\"。
HTTP友好:
此處,RTSP明智的採用HTTP觀念,使現在結構都可重用。結構包括Internet 內容選擇平台(PICS)。由於在大多數情況下控制連續媒體需要伺服器狀態, RTSP不僅僅向HTTP 添加方法。
適當的伺服器控制:
如用戶啟動一個流,他必須也可以停止一個流。
傳輸協調;
實際處理連續媒體流前,用戶 可協調傳輸方法。
性能協調:
如基本特徵無效,必須有一些清理機制讓用戶決定那種方法沒生效。這允許用戶提出適合的用戶界面。
6.3.1.3擴展RTSP
由於不是所有媒體伺服器有著相同的功能,媒體伺服器有必要支持不同請求集。RTSP 可以如下三種方式擴展,這里以改變大小排序:
以新參數擴展。如用戶需要拒絕通知,而方法擴展不支持,相應標記就加入要求的段中。
加入新方法。如信息接收者不理解請求,返回501錯誤代碼(還未實現),發送者不應再次嘗試這種方法。用戶可使用OPTIONS方法查詢伺服器支持的方法。伺服器使用公共響應頭列出支持的方法。
定義新版本協議,允許改變所有部分。(除了協議版本號位置)
6.3.1.4操作模式
每個演示和媒體流可用RTSP URL識別。演示組成的整個演示與媒體屬性由演示描述文件定義。使用HTTP或其它途徑用戶可獲得這個文件,它沒有必要保存在媒體伺服器上。
為了說明,假設演示描述描述了多個演示,其中每個演示維持了一個公共時間軸。為簡化說明,且不失一般性,假定演示描述的確包含這樣一個演示。演示可包含多個媒體流。除媒體參數外,網路目標地址和埠也需要決定。下面區分幾種操作模式:
單播:
以用戶選擇的埠號將媒體發送到RTSP請求源。
組播,伺服器選擇地址:
媒體伺服器選擇組播地址和埠,這是現場直播或准點播常用的方式。
組播,用戶選擇地址:
如伺服器加入正在進行的組播會議,組播地址、埠和密匙由會議描述給出。
6.3.1.5 RTSP狀態
RTSP控制通過單獨協議發送的流,與控制通道無關。例如,RTSP控制可通過TCP連接,而數據流通過UDP。因此,即使媒體伺服器沒有收到請求,數據也會繼續發送。在連接生命期,單個媒體流可通過不同TCP連接順序發出請求來控制。所以,伺服器需要維持能聯系流與RTSP請求的連接狀態。RTSP中很多方法與狀態無關,但下列方法在定義伺服器流資源的分配與應用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SETUP:
讓伺服器給流分配資源,啟動RTSP連接。
PLAY與RECORD:
啟動SETUP 分配流的數據傳輸。
PAUSE:
臨時停止流,而不釋放伺服器資源。
TEARDOWN:
釋放流的資源,RTSP連接停止。
標識狀態的RTSP方法使用連接頭段識別RTSP連接,為響應SETUP請求,伺服器連
接產生連接標識。
6.3.1.6 與其他協議關系
RTSP在功能上與HTTP有重疊,與HTTP相互作用體現在與流內容的初始接觸是通過網頁的。目前的協議規范目的在於允許在網頁伺服器與實現RTSP媒體伺服器之間存在不同傳遞點。例如,演示描述可通過HTTP和RTSP檢索,這降低了瀏覽器的往返傳遞,也允許獨立RTSP 伺服器與用戶不全依靠HTTP。
但是,RTSP與HTTP 的本質差別在於數據發送以不同協議進行。HTTP是不對稱協議,用戶發出請求,伺服器作出響應。RTSP中,媒體用戶和伺服器都可發出請求,且其請求都是無狀態的;在請求確認後很長時間內,仍可設置參數,控制媒體流。重用HTTP功能至少在兩個方面有好處,即安全和代理。要求非常接近,在緩存、代理和授權上採用HTTP功能是有價值的。
當大多數實時媒體使用RTP作為傳輸協議時,RTSP沒有綁定到RTP。RTSP假設存在演示描述格式可表示包含幾個媒體流的演示的靜態與臨時屬性。
6.3.2 協議參數
6.3.3 RTSP 信息
RTSP是基於文本的協議,採用ISO 10646 字元集,使用UTF-8編碼方案。行以CRLF中斷,但接收者本身可將CR和LF解釋成行終止符。基於文本的協議使以自描述方式增加可選參數更容易。由於參數的數量和命令的頻率出現較低,處理效率沒引起注意。如仔細研究,文本協議很容易以腳本語言(如:Tcl、Visual Basic與Perl)實現研究原型。
10646字元集避免敏感字元集切換,但對應用來說不可見。RTCP也採用這種編碼方案。帶有重要意義位的ISO 8859-1字元表示如100001x 10xxxxxx.。RTSP信息可通過任何低層傳輸協議攜帶。
請求包括方法、方法作用於其上的對象和進一步描述方法的參數。方法也可設計為在伺服器端只需要少量或不需要狀態維護。當信息體包含在信息中,信息體長度有如下因素決定:
不管實體頭段是否出現在信息中,不包括信息體的的響應信息總以頭段後第一和空行結束。
如出現內容長度頭段,其值以位元組計,表示信息體長度。如未出現頭段,其值為零。
伺服器關閉連接。
注意:RTSP目前並不支持HTTP/1.1\"塊\"傳輸編碼,需要有內容長度頭。假如返回適度演示描述長度,即使動態產生,使塊傳輸編碼沒有必要,伺服器也應該能決定其長度。如有實體,即使必須有內容長度,且長度沒顯式給出,規則可確保行為合理。
從用戶到伺服器端的請求信息在第一行內包括源採用的方法、源標識和所用協議版本。RTSP定義了附加狀態代碼,而沒有定義任何HTTP代碼。
6.3.4 實體
如不受請求方法或響應狀態編碼限制,請求和響應信息可傳輸實體,實體由實體頭文件和試題體組成,有些響應僅包括實體頭。在此,根據誰發送實體、誰接收實體,發送者和接收者可分別指用戶和伺服器。
實體頭定義實體體可選元信息,如沒有實體體,指請求標識的資源。擴展頭機制允許定義附加實體頭段,而不用改變協議,但這些段不能假定接收者能識別。不可識別頭段應被接收者忽略,而讓代理轉發。
6.3.5 連接
RTSP請求可以幾種不同方式傳送:
1、持久傳輸連接,用於多個請求/響應傳輸。
2、每個請求/響應傳輸一個連接。
3、無連接模式。
傳輸連接類型由RTSP URI來定義。對 \"rtsp\" 方案,需要持續連接;而\"rtspu\"方案,調用RTSP 請求發送,而不用建立連接。
不象HTTP,RTSP允許媒體伺服器給媒體用戶發送請求。然而,這僅在持久連接時才支持,否則媒體伺服器沒有可靠途徑到達用戶,這也是請求通過防火牆從媒體伺服器傳到用戶的唯一途徑。
6.3.6 方法定義
方法記號表示資源上執行的方法,它區分大小寫。新方法可在將來定義,但不能以$開頭。
某些防火牆設計與其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videoonline.com/
在這個網站里有下載方式
你可以查看一下
⑷ 幼年小悲傷蛙的表情包叫什麼
幼年小悲傷蛙的表情包叫一隻單純不做作的小呱呱,它的走紅就是因為常常又喪又悲傷的表情。 因為它總是喪著一張臉所以大家親切的稱它悲傷蛙,但是沒想到很多人還和悲傷蛙撞臉了。
就是這樣一個有點重口同時有點鬼畜的漫畫,2009年1月22日被網友放到4chan這個網站上,然後就火了。網友在這只好爽蛙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創作,把它的嘴巴調了一個方向,然後就誕生了後來火遍全球的悲傷蛙。
2020年11月28日,在草莓音樂節三亞站現場,悲傷蛙等知名二次元形象紛紛破壁空降音樂節現場。悲傷蛙作為近些年受到年輕人追捧的二次元形象,其萌賤,悲傷中又不失樂觀的屬性。
不僅與年輕群體的日常有著微妙的共鳴,也與民謠,電音等音樂愛好者群體有著重合,因此在今年的草莓音樂節籌備期,摩登天空便與悲傷蛙大中華區代理商愛閃達成了合作意向,在草莓音樂節現場搭建專屬區域,讓粉絲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只雅痞蛙蛙。
2021年5月,中國綠化基金會幸福家園項目攜手悲傷蛙pepe開展栽在你手裡,種出綠色笑臉系列環保主題倡導活動。此次活動邀請到龔俊,歐陽娜娜,陳意涵,許凱,馬天宇等多位公益明星大使參與傳播倡導,並在微博平台開展話題互動,吸引粉絲及公眾關注並身體力行保護生物多樣性。
這張集頹廢,悲傷和loser為一體的表情,常常被用來表達失望,悲傷,受挫等心情,正好符合當時4chan論壇多數用戶的心理狀態。隨著圍繞青蛙Pepe的表情包創作一發不可收拾,青蛙Pepe很快走出4chan,侵佔整個社交網路。從2014年開始,青蛙Pepe成為一個流行梗,粉絲包括水果姐Kate Perry等等。
更經過網友們的不斷惡搞後,逐漸出現了不同的表情,還有漫畫。不過,在網友們的各種創作下,這個表情包的走向漸漸難以控制。2015年9月,有一個馬來西亞的創作者把Pepe和川普聯系了起來,創作出了下面的表情包。
隨著和川普的聯系越來越多,Pepe的形象也逐漸黑化和扭曲,網民自創的pepe表情包里開始含有一些極端標志比如希特勒小鬍子,三K黨兜帽,各種白人至上符號等,這只蛙也變成了代表仇恨的表情包。
到9月27日,美國的反誹謗聯盟正式把這只青蛙形象加入種族仇視資料庫。一旦有人使用這個表情包,網站就會告訴人們使用者可能有種族歧視,白人至上傾向。
⑸ 中國怎麼玩4chan
4chan官網App是日本4chan官方推出的一款安卓手機APP,二次元系列的朋友對此應該不會陌生,4chan的作用相當於國內的貼吧等網路平台,以匿名發帖、發圖為主,主要匯聚一些紳士、內涵、社會雜聞等信息,最大的特色就是消息的即時性,4chan中的帖子二十四小時之後就會自動刪除。
Image 50.png
4chan中文網簡介:
4chan是一個簡單的基於圖像的公告板,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評論和分享圖片。有板專用於各種話題,從日本的動漫遊戲和文化,音樂和攝影。用戶在參與社區之前不需要注冊帳戶。隨時點擊一個板下面你感興趣和跳轉權!
Image 57.png
功能特色:
4chan源自日本的2chan,不過2chan僅限漫畫方面,4chan涉及各種內容。
4chan最開始只有一個管理員,由於人手的限制,論壇基本沒有人管理,任由其自由發育,崇尚互聯網自由主義。
大家訪問可以感覺網站很簡陋,但這也是他的最大特色,大部分用戶都是匿名發帖,而且帖子24小時會自動刪除。
網站用戶還會自發組織活動,創造一些熱點事件、爆料等,類似國內網路貼吧的地位。
⑹ 學生筆記本電腦推薦
筆記本電腦品牌眾多,在選擇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訴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分類:分類一:輕薄筆記本
如果是追求輕薄便攜,日常影音娛樂,使用一些Office辦公軟體,2D類的平面設計,玩一些如英雄聯盟,刀塔2,卡牌類等不吃性能的游戲,續航時間較長,此類需求就比較適合輕薄本或者全能本。
比如戴爾靈越7400採用14.5英寸大屏,屏佔比高達91%,16:10黃金比例,但機身只有14英寸筆記本大小。不僅能讓用戶擁有大屏,一屏承載更多內容,清清楚楚看到每處細節,還能實現雙屏辦公,多任務窗口並列顯示,辦公效率大大提升,還有最重要的是機身依舊保持便攜小巧,輕松攜帶毫無負擔。
分類二:游戲筆記本
如果是追求高性能,想擁有一台功能強、速度快、輕薄等品質的游戲筆記本。正常來講預算6000元起步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筆記本電腦。
比如戴爾G7游戲本最高可搭載300Hz屏幕,每秒刷新幀數更多,消除畫面卡頓撕裂,尤其適合FPS類實時競技游戲,及時洞悉變化,精準獵捕敵人。
分類三:商務筆記本
如果對性能和外觀有要求,需要辦公的流暢性與穩定性,同時注重實用筆記本的安全性的話,那麼商務筆記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戴爾XPS 13的整機重量輕至1.27kg,外觀的6000系航空鋁金屬搭配內部C面的黑色碳纖維/白色硅纖維,散熱系統雙風扇分開放置,散熱區域更大,並配備雙冷凝器,同時散熱口隱藏在轉軸之中。
如果有購買筆記本的需求,推薦戴爾靈越13 Pro,它是首款搭載英特爾11代酷睿H35標壓處理的13英寸輕薄本。處理器有11代i5和i7兩種處理器版本可選,集顯和獨顯也可以選擇,戴爾靈越13 Pro搭載了一顆功率高達35W的11代英特爾酷睿i5-11300H標壓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採用4核心8線程架構,睿頻可至4.4GHz,比起11代低壓處理器i5-1135G7性能提升47%。在此基礎上,戴爾靈越13 Pro還配備了16G運行內存、512G高速固態硬碟,其配置之強可見一斑。
一方面戴爾靈越13 Pro的機身本身就採用了流線設計,機身前端更薄,使用時手掌更加舒適;另一方面戴爾靈越13 Pro的屏幕轉軸也進行了特別處理,採用了翹起式轉軸設計,使用時機身後部會隨之微微抬起,進一步提升機身的傾斜角度,不僅更符合人體工學,而且還提升了散熱效果。上戴爾官網快人一步搶先體驗
⑺ MH370真相 ,在哪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否存在隱情
近日,又有人藉助MH370大做文章。而有人卻對文章提出了質疑,認為《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是一個謠言大薈萃,「調查」的內容完全摘抄自網路,沒有實地調研和采訪,而更重要的是該「調查」摘抄的網路內容並非官方渠道的正式調查信息,而是來自於網路上的不實謠言。
較真要點
1、「MH370失聯是美國為了劫持4位中國籍工程師,讓飛思卡爾獲得KL-02晶元的專利」,這是一條經過改編的老舊謠言。謠言的最初版本是「MH370失聯是羅斯柴爾德的專利陰謀,4位中國籍KL-03發明專利持有者全部失蹤,羅斯柴爾德將獲得100%(唯一)專利權」。
2、無論是KL-02晶元還是KL-03晶元,它們的專利所有權屬於飛思卡爾公司,中國籍專利發明人的生死對專利所有權沒有任何影響。另外,幾位發明者也不在MH370航班上,並沒有失蹤或者死亡。
3、KL-02晶元是在中國設計、中國製造的商業級民用產品,並非震驚全世界國防工業的專利。
4、專利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為了一個民用產品的專利,而去「劫持MH370」,這樣的結論不可信。
查證過程
《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是一個謠言大薈萃,這篇「調查」的內容完全摘抄自網路,沒有實地調研和采訪,而更重要的是該「調查」摘抄的網路內容並非官方渠道的正式調查信息,而是來自於網路上的不實謠言。較真已經針對文中的航空知識錯誤進行了查證,此篇將較真「MH370失聯是美國的專利陰謀嗎?」。
謠言一:「MH370航班上有4位就職於Freescale(飛思卡爾)公司並發明了KL-02微型晶元的中國工程師,MH370失聯就是美國為了劫持這4位工程師,讓飛思卡爾獲得KL-02的專利。」
如果用Picasa隨便給某張圖片添加Diego Garcia海軍基地的GPS信息,再用軟體查看圖片十六進制編碼,發現該信息和漆黑照片內的GPS信息編碼一模一樣。
所以,這張圖片既沒有記錄下任何有用的圖像信息,所包含的GPS信息也並不是拍照時所記錄,而是後期用Picasa軟體添加進圖片EXIF的,顯示格式與Picasa的坐標格式完全一致。
還原整個事件可知,該消息原始首發的內容早已被證實毫無可信度,照片也被修改過,人為添加了GPS內容。而《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一文又添加了自己杜撰的內容,將明文首發在4Chan的內容篡改為菲利普伍德通過加密語音發送給身在北京的巴伊茲女士,可謂假上加假。
總結:為了一個民用產品的專利而劫持MH370的結論是不靠譜的,「神秘的自拍照和sos求救信號」也早已被證偽。
圖片來源:[1]KL-02產品數據手冊 https://www.nxp.com/docs/en/data-sheet/KL02P20M48SF0.pdf
查證者:德味兒
⑻ 西門子840D中的參數編程
報警輸出的屏蔽
11411 報警激活
11412 報警響應 CHAN_NOREADY 有效
11413 報警參數作為文本輸出
11420 記錄文件大小(KB)
11430 數字化時的通道定義
11432 選擇 3 軸或 3+2 軸數字化
11450 參數化搜索
11460 非同步往復的模式表單
11470 重新配置的屬性
11480 OB1中PLC軌跡數據的緩存深度
11481 OB35中PLC軌跡數據的緩存深度
11482 OB40中PLC軌跡數據的緩存深度
11500 受保護的同步動作
11510 最大允許的IPO負載
11600 固定的BAG響應
11602 ASUP運行時不考慮停止的原因
11604 ASUP_START_MAS 優先順序有效
11610 用戶定義 ASUP 程序激活
11612 用戶定義ASUP編程的保護級
11620 PROG_EVENT的程序名稱
11640 使能間隔在MD $MC_AXCONF_MACHAX_USED
11649 打開在#MC_AXCONF_MACHAX_USED中的保護
11660 可能的電子齒輪箱數量
11700 NC卡代碼
12000 軸進給倍率開關編碼
12010 軸進給倍率系數
12020 灰度 - 編碼軌跡進給率開關
12030 路徑進給倍率的系數
12040 灰度碼快速運行倍率開關
12050 快速進給的倍率系數
12060 灰度碼主軸倍率開關
12070 主軸倍率的系數
12080 回參考點速度的倍率
12082 進給倍率
12100 二進制編碼的倍率限定
12200 在倍率0時運行
12202 直線軸的固定進給率
12204 旋轉軸的固定進給率
12205 主軸固定轉速
12510 在NCU組中的NCU代碼
12520 NCU號,匯流排終止阻抗有效
12540 聯接匯流排波特率
12550 信息存儲區重復的最大量
12701 在軸系列1中的軸清單
12702 在軸系列2中的軸清單
12703 在軸系列3中的軸清單
12704 在軸系列4中的軸清單
12705 在軸系列5中的軸清單
12706 在軸系列6中的軸清單
12707 在軸系列7中的軸清單
12708 在軸系列8中的軸清單
12709 在軸系列9中的軸清單
12710 在軸系列10中的軸清單
12711 在軸系列11中的軸清單
12712 在軸系列12中的軸清單
12713 在軸系列13中的軸清單
12714 在軸系列14中的軸清單
12715 在軸系列15中的軸清單
12716 在軸系列16中的軸清單
12750 軸系列名稱
12970 數字PLC輸入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71 數字輸入地址號
12974 數字PLC輸出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75 數字輸出地址號
12978 模擬PLC輸入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79 模擬輸入地址號
12982 模擬PLC輸出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83 模擬輸出地址號
13000 驅動在運行
13010 邏輯驅動號
13020 驅動模塊的功率部分代碼
⑼ 數字填圖概述
我國開展的數字填圖技術研究瞄準野外數據採集技術這一科學技術前沿,進行了原創性研究,從地質調查源頭出發,以野外地質數據獲取過程的數字化為核心,研究數字地質填圖的理論與技術方法,創造性地提出了PRB(Point Routing Boundary)數字填圖理論與技術方法。在確定描述粒度、空間粒度和存儲粒度的分割技術的基礎上,豐富和完善了地質調查與填圖野外數據獲取技術,使數字填圖技術及其方法真正成為了一種通用的技術方法和平台。
數字填圖技術(Digital Mapping Technique):採用嵌入GPS、運行PLAM OS或Win-dows CE、並裝入了野外調查數據採集系統和數字地形圖的掌上或平板電腦構成野外數據採集器。通過野外數據採集器,直接在野外獲取各類數據化的原始地質資料,與相配套的桌面系統一並建立野外調查和室內鑒定、測試等手段形成的原始調查資料資料庫,並通過室內資料綜合整理,對地質、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等多源地學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地質制圖,形成地學調查的各類成果資料庫(如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多媒體地質調查報告等)和通用的數據倉庫,實現數字區域地質調查中的資料庫共享。
總之,數字填圖技術是基於GIS、GPS、RS 技術為一體的區域地質調查野外數據和信息的數字化獲取技術及其數字化成果的一體化的組織、一體化的管理、一體化處理和個性化的社會化服務計算機科學技術。
PRB數字填圖技術(PRB Digital Mapping Technique):把野外地質調查觀測路線的過程,用實體點——地質點、網鏈——分段路線、全鏈或幾何拓撲環——點和點間界線的數據模型和組織方式,對野外路線觀測的對象及其過程的描述進行定義、分類、聚合和歸納,分層並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相結合的儲存在空間資料庫中。相應的數據模型稱為PRB數據模型,用PRB組合的關系描述野外路線觀測描述的過程稱為數字PRB 過程,採用這種PRB過程進行數字填圖的技術被稱為PRB數字填圖技術。
PRB 數據模型(PRB Data Model):是描述PRB的基本過程、支配PRB 基本過程組合的規則及運用整個PRB 過程的公共機制的數據模型,由10個野外數據採集實體數據模型構成。它們是設計路線、地質點、分段路線、點上和點間界線、GPS點位、樣品、化石、產狀、素描、照片。PRB數據模型均有描述空間位置和觀測內容(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描述)的三部分組成。每個過程的空間位置資料庫解決了地質制圖的問題,每個過程的結構化資料庫解決調查內容結構的規范化,每個過程的非結構化數據——自由文本開辟了地質思維自由發揮的空間,既能滿足計算機處理的需要,又能保證地質工作者取全、取准觀測數據和參數。
PRB基本過程(Basic Process of PRB):由地質點(Point,簡寫為P)、點間路線(Routing,簡寫為R)、點上和點間界線(Boundary,簡寫為B)三個基本過程組成。地質點P過程是指野外路線所通過的地質界線,重要接觸關系、重要地質構造,或重要地質現象等進行地質觀測點控制的過程。分段路線R 過程是兩個地質觀測點之間的實際分段路線描述記錄的控制過程。該實際路線根據兩個地質觀測點之間的內容和變化來進行分段描述,該變化可以是兩個地質實體的界線、也可以是一個地質實體的內部變化。點間界線B過程是依賴於R的過程。它是對兩段R之間的界線來進行分段描述。同R一樣,該界線可以是兩個地質實體的界線、也可以是一個地質實體的內部變化界線。B過程在室內PRB過程中,是地質連圖的重要依據。
PRB基本過程的組合規則(The Rule of Basic PRB Process Combination):描述了PRB基本過程的組合規則。地質點P過程是PRB 過程的核心,分段路線R 過程、點間界線B過程必須隸屬P過程。一個P過程可以有1個至n個R過程,0個至n個B過程。一個R過程可以有0個或1個以上的B 過程。
PRB過程的公共機制(The Public M echanism of PRB Process):根據數字填圖的特點,PRB過程的公共機制由PRB劃分、PRB過程字典與PRB過程擴展機制組成。PRB過程劃分是描述PRB的劃分及過程編碼規則;PRB過程字典是PRB過程採用的三種類型字典的規則;PRB 過程擴展機制是描述在PRB 過程的采樣過程規則,這些采樣過程包括產狀、化石、素描、照片、影像、樣品的數據採集。
PRB過程基本程式(The Basic Styles of PRB Process): PRB過程基本程式是由PRB組合而成,是路線地質調查的最小組合單位。它由以下幾種最小單元的組合模式:①P適合區域地質調查中的補點工作;②P-R-P,P-(B)-R-(B)-P,P-P組合,適合地質內容中等復雜程度的填圖工作;③P-(B1,B2,…)-R-(B1,B2,…)-P組合,適合地質內容復雜程度大的填圖工作。
PRB數據操作(The Data Operation of PRB Process):把PRB野外手圖的組織、圖幅PRB庫創建、野外PRB 手圖庫組織與管理、PRB 實際材料圖數據的綜合處理、編稿數字地質圖的成圖、PRB數據質量檢查、PRB庫信息檢索、PRB地質連圖、PRB工作量統計等操作統稱為PRB數據操作。
PRB 字典(PRB Dictoinary):PRB字典是為解決地層、構造、岩性等地質內容分類與描述的規范化、野外數字填圖中專門術語的靈活查閱、提高野外數據採集效率而設立的。PRB字典的建立可以減少或避免在地質填圖中存在的分類與描述不夠規范等問題,為PRB 資料庫在更大的范圍內有效共享提供了基本保證。野外數據採集系統提供了3種類型PRB字典:PRB過程一般術語字典、PRB過程野外記錄結構化描述字典和PRB 過程規范結構化填空補缺式描述字典。
PRB過程一般術語字典(The General Technical Term Dictionary of PRB Process):也稱PRB 過程2級(需二級查詢)字典。由填圖項目組根據工作區的地質特徵,定義詞典目錄與相應詞條。詞典目錄文件由大類的專業術語構成,詞條文件按詞典目錄的記錄為文件名,記錄由組成該同典目錄的詞條組成。電子詞典數據文件可用常用的字處理軟體(如記事本等)形成。
PRB過程野外記錄結構化描述字典(The Sturcture Technical Term Dictionary of PRB Process for Data Collection in Field Geological Mapping):也稱PRB過程l級(直接查詢)字典,為保證記全、記准野外地質觀測現象,野外數據採集系統採取結構化自由文本描述方式,由填圖項目組根據測區的地質特點,自己定義結構化術語詞條文件,其數據文件可用常用的字處理軟體形成。數據格式與詞條文件的建立方法相同。在野外數據採集過程中,使用字典中的術語不須通過二級查找就能獲得,故稱PRB過程1級字典。
PRB過程規范結構化填空補缺式描述字典(The Filling Structure TechnicalTerm Dictionary of PRB Process):該字典主要包括對一些填圖單位描述的內容,如岩石名稱、顏色,厚度等,留有少部分描述,如特殊礦物及其含量變化等,需根據野外實際情況進行填寫。該字典的建立有兩個優點:一是可以把測區的所有填圖單位的基本岩性描述事先建好,以便野外填圖作為字典查詢,有助於識別野外地質體:二是避免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常規的描述,將重點放在觀測對象屬性特徵的描述上。規范結構化填空補缺式描述字典包含的內容為:專門詞典目錄文件和二級電子詞典。專門詞典目錄文件名可由用戶專門命名,避免在詞典目錄文件中查找,故稱1.5級字典。
三級PRB體系(ThreeClasses PRB Framework):根據工作的階段和周期,把PRB過程分為三級體系。一級PRB 過程:為兩個地質點之間野外路線觀測的PRB的最小單元過程,它由以P開始的多個B、R進行的任意組合,是構成二、三級PRB 過程的重要基礎;二級PRB過程:為多個PRB的最小單元過程組合成的一條PRB填圖路線;三級PRB 過程:把數字地質填圖過程規范化為前期PRB過程、PRB初期過程、野外PRB過程、野外駐地PRB過程、室內PRB終結過程、PRB成果提交過程,把上述6個子過程統稱為三級PRB過程。
數字剖面系統(Digital Section System):基於GIS、GPS、RS技術為一體的野外實測剖面數據測量、分層描述、采樣數據的獲取及其厚度計算、剖面數據的組織與管理、剖面圖、柱狀圖的計算機自動成圖系統。
PRB數據質量定量評價(The Evalu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PRB Data):根據本技術要求和數字填圖野外數據採集工作指南,對數字地質填圖的PRB 資料庫質量進行定量評價。主要評價內容為:工作量完成情況、實際材料圖完備程度與精度、地質實體有效控制精度等。
PRB數據流「棧」(Data Flow Stack Model for PRB Process):根據數字區調數據處理的特點,採用原型庫、背景圖層、PRB圖幅庫、野外手圖庫、實際材料圖、採集日備份作為數據流的「棧」,用於不同PRB階段數據存放、交換和傳遞。
數據流「棧」是野外路線觀測所獲得的各種數據,包括從PRB野外手圖到PRB圖幅庫,到PRB實際材料圖、到PRB 編稿地質圖直至到地質圖空間資料庫流向的「邏輯渠道」。該「邏輯渠道」為不同階段資料庫的互通、實現區域地質調查全流程的數字一體化提供保證。
數據流「棧」由PRB原型庫、背景圖層、PRB圖幅庫、PRB野外手圖庫、PRB實際材料圖、PRB 採集日備份數據目錄組成,用於不同PRB階段數據存放、交換和傳遞。
在不同PRB 階段數據存放、交換和傳遞過程中,採用下列技術來為不同階段數據模型的繼承提供技術支持:①PRB 野外手圖庫完全繼承了 PRB 原型庫的數據結構與內容;②PRB 圖幅庫完全繼承了PRB 野外手圖庫的空間數據結構與內容,而共享PRB 野外手圖庫非結構化的數據;③PRB實際材料圖部分繼承了PRB圖幅庫的空間數據結構,採用線—線,面—線屬性自動復制技術實現部分繼承;④PRB編稿地質圖部分繼承了PRB圖幅庫的空間數據結構,同時採用對半結構化數據的提取技術實現要素類和對象類數據轉換的部分繼承;⑤基於地質圖一體化的描述、組織和存儲的數據建模原則,得出了基於PRB數據模型為基礎的PRB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由17個基本要素類、6個對象類、8個綜合要素數據集構成,並對實體名稱、要素與對象編碼、空間數據類型、實體間的關系、主關鍵字名稱、子關鍵字名稱、注釋要素類編碼、實體屬性內容說明進行了定義和說明。
⑽ 目前常用的戰略分析工具有哪些
戰略分析工具是企業戰略咨詢及管理咨詢實務中經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
(一)SWOT分析法: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因此,清楚的確定公司的資源優勢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對於制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內部因素評價法:又稱做為內部因素評價矩陣(IFE矩陣)是一種對內部因素進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從優勢和劣勢兩個方面找出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確定權數,再按企業對各關鍵因素的有效反應程度對各關鍵因素進行評分,最後算出企業的總加權分數。
(三)外部要素評價法:又稱做外部因素評價矩陣(EFE矩陣)是一種對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從機會和威脅兩個方面找出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確定權數,再按企業對各關鍵因素的有效反應程度對各關鍵因素進行評分,最後算出企業的總加權分數。
(四)競爭態勢評價法:又稱做競爭態勢矩陣(CPM矩陣)用於確認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及相對於該企業的戰略地位,以及主要競爭對手的特定優勢與弱點。CPM矩陣與IFE矩陣的權重和總加權分數的涵義相同。編制矩陣的方法也一樣。但是,CPM矩陣中的因素包括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的問題,評分則表示優勢和弱點。
(五)波士頓矩陣法:波士頓矩陣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BCG)等。
(10)位地址4ch在內部數據存儲區擴展閱讀:
戰略分析工具是企業戰略咨詢及管理咨詢實務中經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戰略分析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從復雜的信息與線索中,清理出重點影響客戶戰略形成的因素,以便於下一步的戰略選擇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