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安聲紋資料庫的建設與應用是什麼
在公安領域中,聲紋識別是繼指紋、DNA庫後又一個生物特徵庫,為案件偵破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從而為各警種建立一套基於聲紋的新的個體識別應用平台。
公安聲紋識別應用系統通過預先建立的重點人員聲紋資料庫和應用基於智能語音技術的語音監控系統能快速確認說話人身份、語種、方言口音以及檢測通話中的敏感內容,為案件偵破過程提供新的線索和證據,對於提高辦案效率,優化辦案方式,提高辦案質量,提升案件偵破能力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維護國家安全、打擊犯罪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公安機關聲紋庫具有數量非常龐大及覆蓋人群非常多的特點,在產品設計上應具備靈活的體系架構,可以在保持整體架構穩定的前提下,通過不斷完善和擴展來保持整體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聲紋資料庫按分庫建設為設計思想,根據聲紋的來源與特徵劃分為多個子庫,其中聲紋庫大類包括:
現場檢材庫:存放由用戶提交的檢材數據,這些數據源於未破案件的未知人員聲紋樣本。
人員樣本庫:庫中包含採集系統所採集的人員信息和聲紋,以及用戶所提交的比對樣本數據,這些數據都有明確對應的人員信息。人員樣本按人員性別、區域、口音、人員屬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組織和存放,以方便後續的大規模1:N聲紋檢索。
專案聲紋庫:結合用戶在處理專案、專題時的業務場景,為了區別於其他的人員信息與聲紋數據,由用戶選擇建立專案聲紋庫,並將涉案的檢材與樣本上傳至該專案庫中存儲,以便於對重大案件的相關聯聲紋的統一管理;
聲紋庫建設中最重要的聲音來源主要包括兩大類:
存量錄音文件:一般在公安機關會有巨量的錄音文件,包括以往案件的錄音等,可從此存量錄音文件中提取有用部分建立聲紋庫。由於存量錄音文件存在不同的編碼格式及封裝格式,在處理上比較復雜,一般會經歷文件預處理、脫敏處理、聲紋特徵提取、聲紋特徵建庫等主要流程。
增量錄音文件:辦理身份證時,在個人身份信息採集流程中增加聲紋信息的採集,以逐步形成聲紋資料庫;
聲紋資料庫的建設可按分步、分人群、分區域的原則進行,先對重點區域(如重點電話詐騙高發地)重點人群(如抓進派出所的人群)進行聲紋建庫,再逐步擴散到普通百姓,經過多期建設以形成越來越完善的權威聲紋資料庫。
目前市面上已有蠻多款針對公安領域的聲紋資料庫產品,「獵擎」聲紋資料庫是一款由快商通自主研發的、針對公安系統的,對聲紋數據進行儲存、管理和應用的數據管理系統。「獵擎」聲紋資料庫可用於公安局對轄區聲紋數據質量管理、重點人員聲紋庫建設、身份查詢與核驗、刑事案件偵破、反電信詐騙、聲紋大數據分析等場景,助力公安有效遏制與打擊犯罪,降低犯罪率,構建和強化安全的社會公眾環境。
B. 為什麼要對生物檢材進行嚴格保管
在法醫鑒定學中,對生物檢材進行採集、保存方法不當,容易造成檢材損耗、污染或腐敗,從而導致檢驗失敗,失去證據價值。
C. 建設公安局刑偵實驗室有哪些要求
科瓦特實驗室建設工程師回答: 公安局系統實驗室,主要用於刑偵破案輔助偵查,多為DNA鑒定實驗室、毒品化驗實驗室和PCR潔凈實驗室。常見的公安局(刑偵)實驗室主要包括DNA、法醫物證、理化、毒化、痕跡檢驗、文件檢驗以及影像技術等專業實驗室。 一、驗收標准 公安局DNA實驗室裝修規劃,驗收標准主要參照以下標准: 公安部《公安刑事科學技術裝備配備標准》為最低標准 公安部下達的《縣市區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業務建設標准》 等級評定: 《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室等級評定辦法》 《法庭科學DNA實驗室建設規范》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范》GB50346-2004 《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應用准則》WS233-2002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1-1990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43-2002 公安局DAN實驗室主要進行個體識別和親緣鑒定工作. DNA實驗室分為四個相對獨立的區域:DNA提取區、PCR擴增區、檢測區和檢材保存實驗數據分析處理區,是按照國際和國內公安部的標准進行建設。嚴格來說整個區域是需要有潔凈度要求的, 一般在10萬級到萬級左右,但目前大部分單位在建設時沒這方面概念,只用彩鋼板做隔斷做成潔凈區域而已。地板用PVC比較好,相對耐用,花色也有選擇技巧,即使老化更換也簡便。有些單位也採用環氧樹脂自流坪地面,不過不推薦,地板不耐磨,且不容易維護和更新。 公安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實驗室法醫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科技行業,其結論將為法庭提供論據,關繫到公民的權利保障和司法公正。 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實驗室物證鑒定業務有:法醫病理損傷、法醫物證、DNA、毒化、微量物證、痕跡、刑事照相、指紋、槍彈、文件、爆炸等檢驗鑒定工作。 三、實驗室配置 實驗室對平面布局的基本要求: 1、單人單面的工作空間中:走道間距為4英尺,約1200mm;置物高度為5英尺,約1500mm;操作間隙為2.5英尺,約750mm; 2、雙人雙面的工作空間中:走道間距為5英尺,約1500mm;置物高度為5英尺,約1500mm;操作間隙為2.5英尺,約750mm; 3、實驗工作台與安全設備的走道間距為6英尺,約1800mm; 4、安全設備間的走道間距為>6英尺。 實驗室對自身的基本要求: 1、實驗室的採光:一般來說,理化實驗室應該朝向東南向,便於採光;一儀器應該朝向西北向,便於恆溫恆濕控制; 2、實驗室的空氣調節:合理的排風速率及補風量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實驗數據的准確性是很重要的;實驗室化學有機合成有毒物R1生物醫葯物理次/小時6-2015-1820-3015-305-305-103-8 3、實驗室的水電:合理的實驗室水電布局系統是實驗室規劃設計的重要依據;實驗室的電、水、氣等配管方式,在實驗室設計時是非常重要的,必須根據實驗室內容和建築形式(高層或平房),以及將來擴充、安全、經費、功能等進行綜合考慮。我們通過大量的實踐,可以提供最佳配管系統的設計與施工。 4、實驗室走廊及門窗的尺寸要求:走廊寬度應>5英尺,門框尺寸(寬*高):3英尺*7英尺(國內900mm*2000mm);
D. 生物檢材發現儀在刑事科學技術上的作用
隨著刑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DNA檢驗鑒定在刑事案件的偵查、偵破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現場勘驗過程中,由於人為因素導致生物檢材提取不規范、保存不當造成的檢材污染問題,在基層技術部門是有發生。
E. 生物檢材管理系統如何方便民警辦案
修改原來根據各個案件節點為導向的操作模式,修改為以案件和民警任務為導向的方式,保證民警可以方便找到每個案件,方便管理
F. 公安局(刑偵)實驗室建設有哪些要求
聯森實驗室工程師回答:
1 需要參照公安部實驗室相關建設要求及驗收標准:
公安部《公安刑事科學技術裝備配備標准》標准
公安部下達的《縣市區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業務建設標准》
等級評定:《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室等級評定辦法》
《法庭科學DNA實驗室建設規范》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范》GB50346-2004
《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應用准則》WS233-2002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1-1990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43-2002
2公安局(刑偵)實驗室主要包括DNA、法醫物證、理化、毒化、痕跡檢驗、文件檢驗以及影像技術等專業實驗室。 下面首先介紹一下DNA實驗室的建設
公安局DAN實驗室主要進行個體識別和親緣鑒定工作.
DNA實驗室分為四個相對獨立的區域:DNA提取區、PCR擴增區、檢測區和檢材保存實驗數據分析處理區,是按照國際和國內公安部的標准進行建設。嚴格來說整個區域是需要有潔凈度要求的,
一般在10萬級到萬級左右,但目前大部分單位在建設時沒這方面概念,只用彩鋼板做隔斷做成潔凈區域而已。地板用PVC比較好,相對耐用,花色也有選擇,即使老化更換也簡便。有些部位也採用環氧樹脂自流坪地面,不過不推薦, 地板不耐磨,且不容易維護和更新。
G. 生物檢材管理系統有著怎樣的優勢來減輕民警負擔
系統與智能生物檢材櫃進行無縫整合,包括接收檢材、檢材復檢、檢材銷毀等管理功能。每一份生物檢材配有專屬條形碼,整個流轉環節中全部採用“掃碼”方式來識別檢材身份,加速檢材流轉時間,減輕民警工作負擔,尤其是夜間的工作負擔。
H. 公安局裡的DNA資料庫是不是全國的人都能查到
不是的,公安局裡的DNA資料庫沒有對公眾開放。大多都是從犯罪dna資料庫建立開始的,中國很多監獄都建立有dna資料庫。但是中國人口眾多,並且考慮的家庭和諧等,所以一時半會,不會有全民資料庫的。
全國DNA資料庫實現了DNA檢材和樣本的採集、檢驗等全流程質控及數據錄入、存儲、傳輸、比對、復核、應用、管理的綜合信息系統,為偵查破案、執法辦案、訴訟活動、公共安全和社會管理提供DNA技術及其案件信息服務。
(8)公安生物檢材存儲系統擴展閱讀
我國已經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整體先進DNA數據應用體系,形成全國DNA資料庫、全國「打拐」DNA庫和全國DNA快速比對平台等多系統聯動的應用格局,成為公安機關識別率最高、破案最多、潛力最大的個體識別系統。
公安機關要站在工作全局和增強打擊犯罪能力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推進DNA資料庫建設應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奮發有為、扎實工作,在新的起點上推動DNA資料庫建設再上新台階,努力為公安機關依法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社會矛盾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I. 警方追凶22年偵破一個什麼樣的嫌犯
22年前,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發生一起旅館惡性殺人案件。22年後,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警方配合湖州警方,在該縣籍山鎮一居民小區內將潛逃的犯罪嫌疑人劉永彪抓獲。當年的殺人嫌犯,竟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作家。
資料顯示,1985年,劉永彪在《未來作家》期刊發表了處女作,1994年在知名文學期刊《清明》上發表短篇小說《青春情懷》,成為南陵縣第一個在該期刊發表小說的作者。此後二十多年間,他發表隨筆、詩歌、散文、小說、紀實文學等數百萬字,作品多有獲獎,甚至被改編為電視劇劇本。劉永彪曾自費到魯迅文學院學習創作,2013年還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抓捕現場的視頻顯示,被警方帶走時,劉永彪並沒有反抗。
對於他來說這也是一種解脫吧。
J. 派出所指尖取血干什麼用的
是採集你的DNA信息。
警方為了確認犯罪嫌疑人,為了刑事偵查,可以依法對公民進行指紋採集、DNA採集、尿液採集等措施。這是法律賦予警方的法定權利,並非侵害公民合法權益。在歐美等國家早已建立公民的相關指紋、DNA資料庫,在罪案現場所採集的任何信息,只要輸入該資料庫,就可以確認犯罪嫌疑人,
當然,除非採集不到相關信息,將給罪案的偵破帶來較大障礙我國目前也在逐步建立類似的系統,但是並未大面積的覆蓋,一般僅限於警方的有前科人員的相關資料庫,會載有前科人員的DNA、指紋等信息。
但是,這個資料庫其實應當擴大於所有普通公民,司法機關對相關的公民信息負責保密,一旦在罪案現場勘查到相關信息,就可以對覆蓋所有公民的相關資料庫內的數據進行比對,較容易確認犯罪嫌疑人。
有利於罪案的偵破,與打擊犯罪,所以,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對社會穩定和諧有好處的只是會給當事人帶來一定的麻煩而已,
不過這亦應當是普通公民積極配合的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30條、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可以對人身進行檢查,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絕檢查,偵查人員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檢查。
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
(10)公安生物檢材存儲系統擴展閱讀:
每個人都有獨立的DNA,沒有任何人的DNA是完全相同的。但具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之間根據親緣關系的遠近其DNA具有不同比例的相似度。正是DNA的這些特點使其在公安破案、親子鑒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用途。
但目前國內DNA資料庫裡面的DNA數據還比較少,只有犯罪的人公安局才會採集DNA並錄入資料庫。這就給公安破案等需要DNA比對的場合帶來很大的不方便。如果我們政府牽頭,將全國每人的DNA都錄入資料庫。那我們的破案、尋找失蹤人員,特別是被拐賣兒童的工作就方便多了。
先說說公安破案。只要能在現場找到一點點能提取到罪犯DNA的生物檢材,上電腦一比對,立馬就可知道是誰做的案。如果尋找無名屍體,也不用貼尋屍啟示了,只要在屍體上提取到DNA,上電腦一比對馬上就知道屍體是誰了。
對於多年的逃犯,只要發案時提取到了嫌疑人的DNA,在現在建立好的DNA資料庫里一比對,也就真相大白了,哪怕嫌疑人對身份進行了洗白(改名字戶口等),或者整容了,但DNA是改變不了的。
再說說尋找被拐賣失蹤兒童,全國DNA資料庫全部建立起來以後,馬上就能比對出來DNA的相似度,這樣誰是誰家的孩子就一目瞭然了。哪怕相隔千山萬水,也能很快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