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險評價中臨界量單位是什麼呢
回復 1# 這個T,既不是t/a,也不是t/h,如果一定要在t的後面附加點內容,可以理解為t/now。確切的說,臨界量與時間段不發生關系。不論在任何時候,只要數量上滿足就達到了。你的疑惑,主要是因為你在思想里先入為主,把數量與時間首先聯系起來了,你的明白?
『貳』 SAP系統的SD、MM、PP、FI、CO模塊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尼
SD(銷售與分銷),積極支援銷售和分銷活動,具有出色的定價、訂單快速處理、按時交貨,互動式多層次可變配置功能,並直接與盈利分析和生產計劃模組連接。
MM(物料管理),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處理功能對所有采購處理最佳化,可自動評估供應商,透過精確的庫存和倉儲管理降低采購和倉儲成本,並與發票核查相整合。
PP(生產計劃),提供各種製造類型的全面處理:從重覆性生產、訂制生產、訂裝生產,加工製造、批量及訂存生產直至過程生產,具有擴展MPRⅡ的功能。FI(財務會計),集中公司有關會計的所有資料,提供完整的文獻和全面的資訊,同時作為企業實行控制和規劃的最新基礎。
CO(管理會計),是公司管理系統中規劃與控制工具的完整體系,具有統一的報表系統,協調公司內部處理業務的內容和過程。
(2)co存儲風險擴展閱讀
SAP系統的優點
1、SAP是全球所有ERP產品中對企業構架和財務控制考慮得最細致的系統,也是整體控制邏輯和整體系統結構是最嚴謹的系統,可以讓企業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
2、對產品在各種行業的適用性考慮得最多的系統,既應用的行業最廣;
3、SAP系統是整體穩定性最好的系統;
4、 應用最廣的產品。它集成性好,財務、物資、項目、設備、人力資源等等功能都具備;
5、可以進行事前很好的控制,國內軟體一般都是事後控制。
6、SAP有針對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也有適合中小型企業的產品,如SAP Business One,SAP All-in-One,和雲產品SAP Business ByDesign。
『叄』 空氣凈化器顯示屏上顯示字母CO是什麼意思
CO是化學式,指一氧化碳,顯示屏上顯示這個是提示目前室內的一氧化碳含量。因為一氧化碳含量過高,對人體是有損害的。
空氣凈化器中,甲醛的關注度最高,因為現在媒體宣傳的新房裝修污染物是甲醛,因此,人們對甲醛的認識也最深,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對人體的影響更大,特別是一氧化碳,每年都有致人死亡的案例,但目前的空氣凈化器卻沒有去除一氧化碳和去除二氧化碳的功能。
如果空氣凈化器顯示co應該是有兩種可能:
1、該空氣凈化器能吸收一氧化碳分子。
2、該空氣凈化器僅僅能監測室內的一氧化碳含量,無法去除。能監測含量,意義也很大,當數值過高時,住戶可以開窗通風,避免風險發生。
『肆』 安全風險評價方法
安全風險評價是利用系統工程方法對擬建或已有工程、系統可能存在的危險性機器可能產生的後果進行綜合評價和預測,並根據可能導致的事故的風險的大小,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以達到工程、系統安全的過程。安全風險評價的目的是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工程、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查找、識別和分析,判斷工程、系統發生事故和急性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指導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預防,以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小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為工程、系統制定防範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CO2地質儲存項目作為一項環保型工程,在上述CO2地質儲存環境影響研究基礎上,借鑒國際風險評價經驗,以及我國核廢料、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填埋等類似工程項目風險評價工作方法,可以將我國CO2地質儲存安全風險評價的程序分為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風險控制三部分。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從能引起CO2地質儲存安全風險的各種事件開始到失事的各種後果,逐一地鑒別每一個事件。起始事件可分為工程外部的和內部(本身)的。外部事件包括地震、活動斷裂、構造成因地裂縫、蓋層擴散裂隙和地震引起的斷層和裂縫等地質因素,以及灌注場地周邊廢棄的深部鑽井等;內部事件包括工程灌注項目實施本身造成的CO2泄漏。
風險識別包括生產設施、物質風險以及風險類別識別。CO2地質儲存工程安全風險主要包括CO2泄漏、地面形變、誘發地震三個方面的風險;風險危害包括健康、安全、環境三個方面的危害。
(二)風險評估
1.評價指標體系
在CO,地質儲存安全風險識別基礎上,綜合可能的CO2泄漏、地面形變與誘發地震三個風險事件,構建出層次分析(AHP)基礎上的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1-16所示。
表11-16 CO2地質儲存泄漏安全風險層次分析指標體系
2.風險評估方法
(1)風險事件概率計算
充分結合示範工程場地地質選址調查、工程灌注、監測與數值模擬等資料與數據,依據表11-17定性描述和事件發生概率的轉換關系,對各項風險因子可能發生的概率進行定性描述。
(2)風險因子危害程度等級劃分
評價集是對評判對象可能作出的各種評價結果組成的集合。在此對CO2地質儲存示範工程項目風險事件危害程度分為「小」、「較小」、「中等」、「較大」、「大」5級,各等級依次賦分1、3、5、7、9。
表11-17 定性描述和事件發生概率的轉換關系
(3)風險評估
在CO2地質儲存示範工程風險因子權重計算基礎上,結合表11-17所示各風險因子概率與危害等級賦值,依據風險計算公式(11-15)開展安全風險進行計算。
(4)風險分析
在CO2地質儲存各類風險事件產生的環境、健康和安全危害不確定的基礎上,可以採用公式開展安全風險定性評價,從而能夠分析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與最大安全風險,為風險規避和應急措施制定提供基礎。
(三)風險標准
雖然CO2地質儲存的目的是將CO2永久儲存於地下,但是復雜的地質結構及工程因素不保證CO2絲毫不泄漏。一般認為,CO2地質儲存可允許的年泄漏速率控制在注入總量的0.01%~0.001%(Bow den,2005;Shuler,2005),該標准主要是考慮CO2地質儲存對處置溫室氣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度。Walton(2005)使用基於概率論的數學模型對CO2運移和對生物圈可能的泄漏進行了模擬和估算。Walton研究表明,5000年以後,少於總儲存量的1%的CO2發生泄漏的概率是95%。Zhou利用一個確定性的模型進行模擬,發現在5000年以內不會有CO2發生泄漏;然而使用概率論CO2運移的模型對廢棄井進行模擬,表明平均會有總量的0.001%發生泄漏,最大量為0.14%(IPCC,2005)。
IEA Weyburn CO2監測和儲存項目第一期結論表明:CO2超臨界流體在地下儲存庫中沿孔隙自然擴散而無泄漏通道時,儲存庫能夠儲存CO2至少5000年;如果是廢棄井等的泄漏,預測5000年少量的泄漏,最大泄漏量的平均值是4×10-4kg/d,模擬得出的95%的情況下泄漏量小於1.6×10-3kg/d。
即使CO2泄漏速率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但CO2的泄漏量或泄漏濃度不能到達人類及動物健康、農業、水資源等可接受的標准。Rice(2003)認為,在CO2濃度≤1%范圍內不會對健康的人類個體造成影響,但可能會對嬰幼兒、人群造成健康影響;加拿大衛生部建議室內CO2濃度應該≤0.35%。
『伍』 CO<sub>2</sub>地質儲存可能的泄漏通道調查
C O2地質儲存泄漏通道可分為人為泄漏通道、地質構造泄漏通道以及跨越蓋層和水力圈閉泄漏通道三類(張森琦等,2010)。其中,人為泄漏通道主要包括CO2灌注井、監測井和場地原有廢棄井等;地質構造泄漏通道分為斷裂構造泄漏通道、蓋層擴散裂隙構造泄漏通道、構造成因地裂縫泄漏通道和地震成因構造泄漏通道四種(圖3-1)。
目標靶區與場地選址地質安全性調查結合以上調查,分析可能的CO2泄漏通道,為儲存工程規劃與工程監測提供支撐。
圖3-1 CO2地質儲存泄漏通道示意圖
(據DNV修改,2010)
①深部鹹水層;②蓋層;③注入井;④監測井;⑤CO2運移(或泄漏)方向;⑥ CO2跨越水力圈閉;⑦地震作用;⑧斷裂;⑨蓋層裂隙;⑩廢棄鑽孔
(一)人為泄漏通道調查
1.礦產資源開采與規劃調查
開展已有礦產資源開采與規劃調查,掌握礦產資源的開采現狀與規劃情況,避免與CO2地質儲存工程灌注沖突;同時對CO2地下擴散運移的蘊礦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防止因礦產資源開采引起儲存庫蓋層破壞或直接引起CO2泄漏,造成嚴重泄漏事故。
2.廢棄井或封閉不良鑽孔
開展廢棄井或封閉不良鑽孔調查,收集、統計目標區內油氣、煤田、煤層氣、地熱、鹽鹵水等廢棄或封閉不良鑽井資料,包括鑽井位置、廢棄時間、深度、孔徑等特徵,調查廢棄鑽井對深部鹹水層的連通、破壞情況,為CO2地質儲存工程設計與規劃提供基礎資料。
(二)地質構造泄漏通道調查
地質構造泄漏風險調查宜在綜合地質調查基礎上開展,充分應用綜合地質調查、斷裂及其活動性調查、構造地裂縫、蓋層擴散裂隙調查,分析、匯總可能的地質構造泄漏通道。
(三)CO2可能突破水力圈閉調查
CO2可能突破水力圈閉調查主要結合水文地質調查與深部水動力調查,分析、匯總可能的CO2逸出水文地質點。
『陸』 風險分析
(一)CO2管道與儲存罐等的破裂、爆炸風險
CO2管道或儲存罐的破裂爆炸風險通常有四種情況:①儲罐壓力超過限值,安全閥失靈,造成罐體爆炸;②CO2充裝過程中,管道破裂或操作失誤等,造成CO2大量泄漏;③儲罐管道、閥門等保養檢修不及時,發生故障造成泄漏;④進入儲罐內進行檢修、保養等作業,未進行通風或置換,造成缺氧。而一旦CO2管道或儲存罐發生破裂或爆炸後,易引發物理性爆炸和人員窒息事故。
我國已有較為成熟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第三章、第99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40號)、《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R0004—2009)、《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TSG R7001—2004)等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對CO2儲存罐從管理要求、作業環境和設備條件、作業活動、檢測維修和應急處理全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安全技術管理要求和規范,應嚴格執行。
(二)人為因素CO2泄漏風險
1.人為造成的泄漏通道
人為泄漏通道主要包括CO2灌注井、監測井和場地原有廢棄井等。當鑿完一個深井後,在地表和深層地下就會建立一個連續、貫通的通道。如果鑽井時操作不當,灌注井有可能淪為廢棄井。鑽井不單單是往地下鑽一個井筒,還要考慮所用原材料的性質,如水泥和套管的性質。沿著廢棄井有許多泄漏的路徑,如水泥和外面的套管、水泥和裡面的套管、水泥自身、腐蝕變化的套管、環面中腐蝕的水泥、水泥和岩石之間等(圖11-12)。
隨著各類勘探開發的深入,廢棄井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些廢棄井多數缺乏封堵處理,將成為CO2人為泄漏通道。以上CO2人為泄漏通道可通過精心成井,認真安裝質量達標的井內及井口裝置;對舊井、廢棄井嚴加修復、封堵,配以堵漏材料作為預防措施;規范CO2灌注程序,控制最佳的灌注壓力、流速和灌注量等;在出現CO2泄漏時,是人為可以控制和處理的。
2.灌注井、監測井施工因素導致的泄漏
充填於灌注井和監測井套管與井筒之間的水泥環起到將井與周圍地層嚴密封隔的作用,但其封隔能力與水泥的充填情況、水泥的理化特性以及井筒的應力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即使水泥漿充填情況良好,如果井底環境變化所導致的應力很大,仍可能對水泥環的完整性造成損害。隨著時間的推移,壓力密封測試、泥漿比重的增加、過套管射孔、增產措施、采氣或井筒溫度的顯著提高等都會對水泥施加一定的應力(Le Roy-Delage et al.,2002),進而可能對水泥環造成損害。
圖11-19 阿爾及利亞In Salah CCS項目地表差異變形情況示意圖
(據Rutqvistetal.2008)
當然,在In Salah之所以能用In SAR技術監測地表變形,主要是因為該地區基本無植被覆蓋,在植被覆蓋較多的地區可能無法實現准確監測。此外,In Salah Krechba氣田屬於低滲透性氣田,且儲層較薄,僅20m左右,這些特點可能有利於目標儲層灌注井附近岩石孔隙彈性變形有效傳遞至蓋層岩石,進而使得地表能較快地測得到擴容隆起變形。而對於儲層厚度較大、孔滲性較好的儲存地層而言,儲層應力集中因子較小,儲層孔隙彈性變形的傳遞可能就不會那麼容易傳遞至地表。
上述實例監測和模擬結果表明:CO2充注儲存將會在灌注井附近儲層和蓋層岩體中產生局部的垂向彈性變形,而這種彈性擴容可能會導致淺層地表局部的降起變形。但是,這一變形能否傳遞至地表進而導致地表隆起,還取決於CO2注入量、注入速率、儲層物性特徵(孔隙度、滲透率)、儲層厚度和埋藏深度等因素。目前In Salah Krechba氣田CO2注入區淺層地表的垂向差異變形還是個特例,但這一現象值得引起相關部門及研究人員的足夠重視。
『柒』 當空氣中C0濃度達到多少時有爆炸危險
一氧化碳爆炸極限是12.5%~74.2%(體積分數)。
換算成質量體積濃度,是156.25g/m³-927.5g/m³。
在這個濃度范圍內,遇到明火都有爆炸風險。
通常為了保證安全,會將濃度控制在爆炸下限25%以下,也就是體積分數3.125%,質量體積濃度時39.0625g/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