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安全存儲數據的特徵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安全存儲數據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2-04-21 00:22:18

⑴ 大數據時代 安防行業如何保證數據存儲安全

作為大數據時代海量數據的來源之一,安防視頻監控產生了巨大的信息數據。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樓宇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大集成、大聯網推動安防行業進入大數據時代。

安防行業大數據的存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特別是安防行業海量的非結構化視頻數據,以及飛速增長的特徵數據(卡口過車數據、人像抓拍數據、異常行為數據等),安防行業的數據存儲、數據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吸引著人們對安防行業的關注。

大數據引發安防行業的數據存儲、數據安全問題

對於安防行業,監控技術如今正面臨日新月異的變革,模擬視頻監控正在向IP網路監控轉變,巨大轉變的同時對數據存儲、數據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探討數據安全,包括產品本身的物理安全和產生數據的安全。所以,大數據時代引發安防行業數據存儲、數據安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第一、基礎設備的風險:包括監控中心的存儲設備、伺服器和前端節點設備的安全性、網路設備的安全性、傳輸線纜的安全性等。設備的安全可靠是整個大數據安防系統安全運行的基礎。

第二、信息存取的風險:包括用戶非法訪問、數據丟失、數據被篡改等。系統信息的安全,主要運用各種加密技術、存儲技術、及備份方案來達到系統信息的安全。

第三、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風險:包括視頻信息、錄像數據信息、用戶信息等在傳輸過程中保密性、完整性的保障以及傳輸鏈路上的節點設備的安全。另外還包括前端採集設備、社會監控資源接入公安監控專網的安全。

第四、系統運行的風險:包括接入設備的識別和認證、設備運行故障、軟體病毒、惡意代碼、以及設備控制的優先順序調度等。系統運行時的風險控制主要依靠視頻監控軟體平台來保障,該軟體平台可以完成設備管理、故障監控、訪問控制、用戶管理、鑒權機制等一系列的功能來保障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

大數據催生安防行業存儲方式的變革

由於國內視頻監控市場每年都在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隨著平安城市等大型聯網監控項目的普遍建設,高清IP監控產品得到廣泛應用,系統點位容量和行業需求不斷激增,越來越多的用戶認識到安防監控平台軟體是整個系統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

在功能上:絕大多數平台軟體都具備視頻預覽、錄像回放、設備管理、地圖顯示等功能。

在標准上:主流平台軟體均支持業界成熟標准,除了通過私有協議兼容多種主流品牌的設備接入外,ONVIF和GB/T28181已經成為平台兼容前端以及不同品牌平台互聯的主要依據。

在規模上:雖然大多宣稱支持上萬路攝像頭的大型組網,但由於各家軟體內部底層設計和存儲轉發轉碼等技術水平差異,還需要實際應用案例和運營狀況的事實支撐。

毋庸置疑,監控管理平台軟體已經樹立了在系統中的核心價值,並得到從用戶、工程商到廠商的廣泛認可,特別是以IP監控和行業解決方案為市場戰略的今天,很多硬體生產廠商紛紛開始重視平台軟體產品的配套,或合作或自研,以提高前後端產品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治安監控平台軟體面臨尷尬境遇

從監控技術的發展歷史來看,治安監控大致經歷三代系統的發展歷程:第一代是模擬閉路電視監控(CCTV)系統,第二代是數字化監控系統,第三代是網路視頻監控系統。今天我們談亂的網路視頻監控系統。

談及系統管理,首先不得不先談談視頻監控系統產品的市場現狀分析及預測。目前,視頻監控產品所佔安防市場比例大約在40~50%之間。傳統國外監控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份額不斷縮減,民族品牌的數字化監控產品逐步占據市場。而僅僅幾年的光景,網路型的監控產品發展過速,網路存儲設備已在悄然改變著DVR的市場應用狀況。

隨著城市報警監控網路建設和平安城市建設的深入,平台軟體技術加速發展,IT行業中的實力企業大舉進入安防行業。安防系統智能化、集成化的應用、大安防理念的推進,導致安防服務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變化,圍繞終端用戶的個性化解決方案的服務理念也被更多企業認知和實踐,安防行業是服務行業的定位和服務功能的作用越來越清晰。這一切都強烈沖擊著傳統安防應用格局和方式,IT行業的實力企業湧入安防,也快速帶動了安防行業的革新的變化,從而導致市場形態的巨大變化。

而在全數字化的浪潮下,治安監控管理平台軟體除了最基本的音視頻操作功能以外,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要對大型網路環境下分散場所的監控設備統一管理,對統一系統不同類型的視頻採集設備、報警設備和門禁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對不同部門不同許可權用戶不同業務需求進行統一管理,構建面向應用服務的綜合管理平台軟體。

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國內安防行業中卻面臨著認知度不足、市場規模不大、價值無法充分體現等問題。近年來,平台軟體雖然也有較大發展,但跟整個行業市場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

一、缺乏持續健康的生存環境。重硬體輕軟體,很多廠商和工程商都把軟體作為硬體銷售的配套附屬產品,基本定位於能用就行。在產品規劃和技術突破上認識不足,缺乏長期投入;對用戶需求響應不及時,缺乏內在動力。

二、平台軟體為項目而主,難以產業化。很多專業軟體公司都依賴大型項目,以滿足用戶需求為核心,通過投入大量研發資源不斷迭代開發,打造為該項目量身定做的軟體系統,形成技術壁壘和封閉壟斷,同類產品難以互通和替換。

三、對行業化有心無力,經驗不足。由於大多數安防廠商從硬體產品起步,軟體基因匱乏,從頂層設計到模塊化開發,缺乏統籌規劃和項目管理,所以只能負責視頻接入轉發存儲部分的軟體開發,由第三方軟體開發公司負責業務功能。

四、長期目標不明確,軟體質量不高。平台軟體的產品質量依賴以下因素:高效可靠的開發流程保障、對行業業務的深刻理解、從用戶角度設計產品應用的易用性和可用性。目前安防軟體企業水平參差不齊,雖然有一些針對硬體和軟體整體集成實施交付的企業,但應用范圍及規模化程度都不大,高水平的專業平台提供商數量不多。

基於以上原因,目前市場上的綜合管理平台軟體,要麼功能貌似很多但不實用,要麼架構復雜,成本居高不下,要麼運行所需環境簡單,無法提供健壯的擴展性,要麼操作復雜難以上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視頻監控管理平台的市場發展趨勢

從宏觀上看,安防平台軟體未來的兩大發展方向,一是針對安保監控內部的橫向集成,將視頻監控、報警處理、門禁控制、地理信息等系統資源統一管理;二是安保系統與用戶其他其他業務系統的縱向集成,擴大監控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各個層面的應用,提高安全管理業務的水平。

具體看,攝像頭數量多、監控區域范圍大、系統架構復雜、業務面寬等正成為軟體平檯面臨的主要問題,帶來如下趨勢:

趨勢一、聯網共享。不僅是單一系統內的攝像機頭數量激增,而且多個系統之間的圖像信息也需要互通復用。

趨勢二:兼容開放。平台軟體與監控設備特別是攝像頭的兼容性是長期存在的矛盾,由於沒有統一標准,現有的產品專用或是軟硬體被綁定,不能實現兼容。

趨勢四:智能應用。隨著高清視頻技術的成熟和網路鏈路建設的加速,視頻監控已經從看得發展到看得清,下一步就是看得懂。

趨勢五:人性化交互。視頻監控軟體面對的是許多不熟悉軟體甚至不太懂計算機的安保人員,對專業術語、界面結構及菜單布置的熟悉掌握有一定難度,設計不合理的軟體操作不符合用戶習慣,影響使用情緒,難以得到用戶認同。

趨勢六:安防行業化漸漸的發展,使安防系統的使用也朝著業務部門多元化、需求多樣化、管理機構的多層次,必須選用支持多業務應用、靈活的系統架構、易於管理維護的管理平台軟體來運行和操作,不同的行業其應用軟體也有較大的區別。安防軟體逐漸的大多數業內人士認可,未來發展走向融合、開放。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⑵ 大數據時代的安防數據存儲安全

大數據時代的安防數據存儲安全

近幾年隨著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樓宇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大集成、大聯網推動安防行業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安防行業大數據的存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特別是安防行業海量的非結構化視頻數據,以及飛速增長的特徵數據(卡口過車數據、人像抓拍數據、異常行為數據等),帶動了大數據的數據安全一系列問題,吸引著行業的關注。

大數據引發監控數據安全性問題突出

大數據的本質是系統通過處理採集到的所有數據,去提取其特徵和共性的信息。通過大數據的處理使得所有的數據都有價值。通過大數據的處理,把傳統認為沒有價值的信息也能夠產生非常有價值的信息,這就叫做數據挖掘。同樣的數據擺在我們面前不同的挖掘方法,不同的挖掘目標可以為各種各樣的業務的應用產生有價值的信息。對於安防行業,監控技術如今正面臨日新月異的變革,模擬視頻監控正在向IP網路監控轉變,巨大轉變的同時對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探討數據安全,包括產品本身的物理安全和產生數據的安全。所以,大數據時代引發監控數據安全性問題有以下幾點:

1、基礎設備的風險:包括監控中心的存儲設備、伺服器和前端節點設備的安全性、網路設備的安全性、傳輸線纜的安全性等。設備的安全可靠是整個大數據安防系統安全運行的基礎。

2、信息存取的風險:包括用戶非法訪問、數據丟失、數據被篡改等。系統信息的安全,主要運用各種加密技術、存儲技術、及備份方案來達到系統信息的安全。

3、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風險:包括視頻信息、錄像數據信息、用戶信息等在傳輸過程中保密性、完整性的保障以及傳輸鏈路上的節點設備的安全。另外還包括前端採集設備、社會監控資源接入公安監控專網的安全。

4、系統運行的風險:包括接入設備的識別和認證、設備運行故障、軟體病毒、惡意代碼、以及設備控制的優先順序調度等。系統運行時的風險控制主要依靠視頻監控軟體平台來保障,該軟體平台可以完成設備管理、故障監控、訪問控制、用戶管理、鑒權機制等一系列的功能來保障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

基於以上4點,從存儲設備的角度我們主要談及前面兩點。

大數據也催生監控存儲方式變革

在一個時代下,必然會發生諸多變革。

視頻監控的存儲技術和介質從VCR模擬存儲、DVR數字存儲,逐漸向NVR、NAS、SAN等網路存儲發展。而在存儲方式上,主要有集中式存儲和分布式存儲兩種。大數據意味著海量的數據,也意味著更復雜、更敏感的數據,這些數據會吸引更多的潛在攻擊者。為此,我們關注點是,大數據下的信息安全問題將衍生新的機遇,提升安防的價值。

隨著安防形勢的復雜多變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視頻錄像文件分析的需求越來越多。視頻監控系統中也越來越多的使用了高級的數據存儲設備和系統,例如專業的磁碟陣列系統等等。同理,安防行業使用這些專業存儲設備時,需要充分了解這些軟硬體的特性,而不要僅僅把它們當作超級外接大硬碟來使用。在系統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設備中自帶的一些數據保護軟體來保護自己的數據。常用和流行的數據安全保護技術主要有以下七種:

磁碟陣列:磁碟陣列是指把多個類型、容量、介面甚至品牌一致的專用磁碟或普通硬碟連成一個陣列,使其以更快的速度、准確、安全的方式讀寫磁碟數據,從而加快數據讀取速度、提高數據保存的安全性。

SAN:SAN允許伺服器在共享存儲裝置的同時仍能高速傳送數據。這一方案具有帶寬高、可用性高、容錯能力強的優點,而且它可以輕松升級,容易管理,有助於改善整個系統的總體成本狀況。我們推薦FCSAN方案,它能為大數據時代的視頻監控,相較於IPSAN方案,大幅減少存儲設備台數,從而大幅降低成本,在數據安全方面由於自身設備超高的穩定性和性能來得以保障。

數據備份:備份管理包括數據備份的計劃,自動操作,備份日誌的保存。

雙機容錯:雙機容錯的目的在於保證系統數據和服務的在線性,即當某一系統發生故障時,仍然能夠正常的向網路系統提供數據和服務,使得系統不至於停頓,雙機容錯的目的在於保證數據不丟失和系統不停機。

NAS解決方案通常配置為作為文件服務的設備,由工作站或伺服器通過網路協議和應用程序來進行文件訪問,大多數NAS鏈接在工作站客戶機和NAS文件共享設備之間進行。這些鏈接依賴於企業的網路基礎設施來正常運行;NAS提供視頻監控系統後期視頻文件批量處理分析的基本可能。

數據遷移:由在線存儲設備和離線存儲設備共同構成一個協調工作的存儲系統,該系統在在線存儲和離線存儲設備間動態的管理數據,使得訪問頻率高的數據存放於性能較高的在線存儲設備中,而訪問頻率低的數據存放於較為廉價的離線存儲設備中;視頻錄像的歸檔可以充分利用高級存儲設備的數據遷移手段;分層存儲有效降低存儲系統的整體成本。

異地容災:以異地實時備份為基礎的、高效的、可靠的遠程數據存儲,在各單位的IT系統中,必然有核心部分,通常稱之為生產中心。往往給生產中心配備一個備份中心,改備份中心是遠程的,並且在生產中心的內部已經實施了各種各樣的數據保護。不管怎麼保護,當火災、地震這種災難發生時,一旦生產中心癱瘓了,備份中心會接管生產,繼續提供服務;視頻監控的多中心配置越來越多,各個中心的系統和數據容災應該借鑒IT的容災技術考慮。

結束語

大數據是繼雲計算、物聯網之後信息產業當前科技創新、產業政策及國家安全領域的又一次知識新增長點。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信息安全面臨著很多的挑戰,特別是現階段視頻監控已有的信息安全手段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的實際要求,因此研究大數據時代視頻監控所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的安防數據存儲安全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⑶ 請問信息安全的5大特徵是什麼

1.完整性
指信息在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樣性,使信息能正確生成、存儲、傳輸,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徵。
2.保密性
指信息按給定要求不泄漏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絕有用信息泄漏給非授權個人或實體,強調有用信息只被授權對象使用的特徵。
3.可用性
指網路信息可被授權實體正確訪問,並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況下能恢復使用的特徵,即在系統運行時能正確存取所需信息,當系統遭受攻擊或破壞時,能迅速恢復並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網路信息系統面向用戶的一種安全性能。
4.不可否認性
指通信雙方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確信參與者本身,以及參與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同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可能否認或抵賴本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樣性和完成的操作與承諾。
5.可控性
指對流通在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傳播及具體內容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傳輸范圍和存放空間內可控。除了採用常規的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監控這種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碼的託管政策,當加密演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可控執行。

⑷ 網路安全的特徵是什麼

網路安全應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徵: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⑸ 存儲介質主要有哪些,其特點是什麼

存儲介質是指存儲數據的載體。比如軟盤、光碟、DVD、硬碟、快閃記憶體、U盤、CF卡、SD卡、MMC卡、SM卡、記憶棒(Memory Stick)、xD卡等。

特點:存儲空間大,速度快,可讀寫,安全性高,攜帶不方便。

流行的存儲介質是基於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比如U盤、CF卡、SD卡、SDHC卡、MMC卡、SM卡、記憶棒、xD卡等。

數碼相機將圖像信號轉換為數據文件保存在磁介質設備或者光記錄介質上。如果說數碼相機是電腦的主機,那麼存儲卡相當於電腦的硬碟。存儲記憶體除了可以記載圖像文件以外,還可以記載其他類型的文件,通過USB和電腦相連,就成了一個移動硬碟。

CF卡

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並與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僅紙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種固態產品,也就是工作時沒有運動部件。CF卡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技術,是一種穩定的存儲解決方案,不需要電池來維持其中存儲的數據。

優點

對所保存的數據來說,CF卡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安全性和保護性都更高;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電量僅為小型磁碟驅動器的5%。CF卡使用3.3V到5V之間的電壓工作(包括3.3V或5V)。這些優異的條件使得大多數數碼相機選擇CF卡作為其首選存儲介質。

CF卡作為世界范圍內的存儲行業標准,保證CF產品的兼容,保證CF卡的向後兼容性;隨著CF卡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各廠商積極提高CF卡的技術,促進新一代體小質輕、低能耗先進移動設備的推出,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CFA總部在加拿大的Palo Alto,其成員有權免費得到CF卡、CF商標和CF技術詳情。CFA成員包括3COM,佳能、柯達、惠普、日立、IBM、松下、摩托羅拉、NEC、SanDisk、精工(愛普生)和Socket Communications等120多個。而且其中的主要數碼相機生產研發廠商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組織,從事於CF產品的開發。

⑹ 信息安全的五大特徵是什麼

信息安全的五大特徵是:

1、完整性

指信息在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樣性,使信息能正確生成、存儲、傳輸,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徵。

2、保密性

指信息按給定要求不泄漏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絕有用信息泄漏給非授權個人或實體,強調有用信息只被授權對象使用的特徵。

3、可用性

指網路信息可被授權實體正確訪問,並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況下能恢復使用的特徵,即在系統運行時能正確存取所需信息,當系統遭受攻擊或破壞時,能迅速恢復並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網路信息系統面向用戶的一種安全性能。

4、不可否認性

指通信雙方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確信參與者本身,以及參與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同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可能否認或抵賴本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樣性和完成的操作與承諾。

5、可控性

指對流通在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傳播及具體內容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傳輸范圍和存放空間內可控。除了採用常規的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監控這種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碼的託管政策,當加密演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可控執行。



信息安全的原則:

1、最小化原則:受保護的敏感信息只能在一定范圍內被共享,履行工作職責和職能的安全主體,在法律和相關安全策略允許的前提下,為滿足工作需要。

僅被授予其訪問信息的適當許可權,稱為最小化原則。敏感信息的「知情權」一定要加以限制,是在「滿足工作需要」前提下的一種限制性開放。可以將最小化原則細分為知所必須和用所必須的原則。

2、分權制衡原則:在信息系統中,對所有許可權應該進行適當地劃分,使每個授權主體只能擁有其中的一部分許可權,使他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共同保證信息系統的安全。如果一個授權主體分配的許可權過大,無人監督和制約,就隱含了「濫用權力」、「一言九鼎」的安全隱患。

3、安全隔離原則:隔離和控制是實現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而隔離是進行控制的基礎。信息安全的一個基本策略就是將信息的主體與客體分離,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在可控和安全的前提下實施主體對客體的訪問。

在這些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人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還總結出的一些實施原則,他們是基本原則的具體體現和擴展。

⑺ 數據存儲安全的數據存儲安全定義

在過去十年中,存儲已演變為多個系統共享的一種資源。非常多案例都表明,只保護存儲設備所在的系統的安全已不能滿足需要了。存儲設備目前連接到非常多系統上,因此,必須保護各個系統上的有價值的數據,防止其他系統未經授權訪問數據,或破壞數據。相應的,存儲設備必須要防止未被授權的設置改動,對所有的更改都要做審計跟蹤。
在線存儲――磁碟存儲――被指定為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屬於一個特別的系統或用戶。如果這個部分被訪問,存儲系統會查看訪問請求發回的地址,如果這個地址不是所有者的,那麼就拒絕請求。
在實踐中,建立存儲安全需求專業的知識,留意細節,不斷檢查,確保存儲解決方案繼續滿足業務不斷改動的需要。必須減少諸如偽造回復地址這樣的威脅。最重要的是,安全的本質是三方面達到平衡,即採取安全措施的成本,安全缺口帶來的影響,入侵者要突破安全措施所需要的資源。

⑻ 簡答大數據安全的特徵

大數據安全面臨著許多挑戰,需要通過研究關鍵技術、制定安全管理策略來應對這些挑戰。當前,大數據的應用和發展面臨著許多安全問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1)大數據成為網路攻擊的顯著目標在網路空間中,大數據是更容易被「發現」的大目標,承載著越來越多的關注度。一方面,大數據不僅意味著海量的數據,也意味著更復雜、更敏感的數據,這些數據會吸引更多的潛在攻擊者,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目標;另一方面,數據的大量聚集,使黑客一次成功的攻擊能夠獲得更多的數據,無形中降低了黑客的進攻成本,增加了「收益率」。(2)大數據加大隱私泄露風險從基礎技術角度看,Hadoop對數據的聚合增加了數據泄露的風險。作為一個分布式系統架構,Hadoop可以用來應對PB甚至ZB級的海量數據存儲;作為一個雲化的平台,Hadoop自身存在雲計算面臨的安全風險,企業需要實施安全訪問機制和數據保護機制。同樣,大數據依託的基礎技術——NoSQL(非關系型資料庫)與當前廣泛應用的SQL(關系型資料庫)技術不同,沒有經過長期改進和完善,在維護數據安全方面也未設置嚴格的訪問控制和隱私管理機制。NoSQL技術還因大數據中數據來源和承載方式的多樣性,使企業很難定位和保護其中的機密信息,這是NoSQL內在安全機制的不完善,即缺乏機密性和完整性。另外,NoSQL對來自不同系統、不同應用程序及不同活動的數據進行關聯,也加大了隱私泄露的風險。此外,NoSQL還允許不斷對數據記錄添加屬性,這也對資料庫管理員的安全性預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核心價值角度看,大數據的技術關鍵在於數據分析和利用,但數據分析技術的發展,勢必對用戶隱私產生極大威脅。

⑼ 數據存儲安全的介紹

數據存儲安全是客戶整個安全計劃的一部分,也是數據中心安全和組織安全的一部分。如果只小心翼翼地保護存儲的安全而將整個系統向互連網開放,那這樣的存儲安全是絲毫沒有意義的。應該認識到,安全計劃可能需要滿足各種資料庫和應用的不同層次的安全需求原則上,存儲安全是非常簡單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