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文件的存儲組織結構有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文件的存儲組織結構有

發布時間: 2022-04-20 16:48:28

❶ 內存有哪幾種存儲組織結構.請分別加以說明

開發人員將程序編寫完成後,程序要先裝載到計算機的內存中,然後再運行程序。程序被組織成4個裸機段。
1)可執行代碼
2)靜態數據
可執行代碼和靜態數據,存儲在固定的內存位置。
3)動態數據(堆)
程序請求動態分配的內存來自內存池,也就是上面所列舉中的堆。
4)棧
部數據對象、函數的參數、調用函數和被調用函數的聯系放在稱為棧的內存池中。

❷ 文件目錄結構有哪幾種,各有什麼優缺點

文件目錄結構又稱文件索引結構,分一級文件索引、二級文件索引和三級文件索引三種。

一級文件索引(直接索引)的結構中:文件目錄條目中有一組條目用於建立索引,並且每個條目都會注冊邏輯記錄所在的磁碟塊號。邏輯記錄的大小和磁碟塊號等於512B。激活創建表後,系統會自動創建第一級索引。其具有穩定性和大數據量的優點。缺點是無法修改,檢索效率低。

二級文件索引(第一級間接索引)的結構中:文件目錄中有一組條目,文件寄存器的內容為第一級索引表塊的塊號。一級索引表塊中的索引表注冊文件邏輯記錄所在的磁碟塊號。二級索引的優點是可以由用戶修改,但缺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低。

三級文件索引(第二級間接索引)的結構中:文件目錄條目中有一組表條目,並且文件注冊的內容是第二級索引表塊的塊號。第二級索引表塊中的索引表項記錄了第一級索引表塊的塊號,而第一級索引表項記錄了文件邏輯記錄所在的磁碟塊號。其優點是結構搜索效率高,但缺點是數據內容少。

(2)文件的存儲組織結構有擴展閱讀:

文件目錄結構的三個屬於漸進關系,並且在可以構造上一級目錄結構之前,必須完全構造下一級文件索引。 文件索引結構意味著文件的信息存儲在許多離散的物理塊中。 系統為每個文件(索引表)創建一個專用的數據結構,並將這些塊的塊號存儲在索引表中。

其次,這三種文件目錄結構的優點是保留了鏈接結構,同時解決了其缺點,即可以順序和隨機地訪問,滿足了動態文件增長,插入和刪除的需求,並且還可以完全利用外部存儲空間。 缺點是系統本身帶來的系統開銷。

❸ Linux文件組織結構是什麼

一切從「/」開始

在Linux系統中,目錄、字元設備、塊設備、套接字、列印機等都被抽象成了文件,即劉遄老師所一直強調的「Linux系統中一切都是文件」。既然平時我們打交道的都是文件,那麼又應該如何找到它們呢?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想要找到一個文件,我們要依次進入該文件所在的磁碟分區(假設這里是D盤),然後在進入該分區下的具體目錄,最終找到這個文件。但是在Linux系統中並不存在C/D/E/F等盤符,Linux系統中的一切文件都是從「根(/)」目錄開始的,並按照文件系統層次化標准(FHS)採用樹形結構來存放文件,以及定義了常見目錄的用途。另外,Linux系統中的文件和目錄名稱是嚴格區分大小寫的。例如,root、rOOt、Root、rooT均代表不同的目錄,並且文件名稱中不得包含斜杠(/)。Linux系統中的文件存儲結構如圖6-1所示。

前文提到的FHS是根據以往無數Linux系統用戶和開發者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是用戶在Linux系統中存儲文件時需要遵守的規則,用於指導我們應該把文件保存到什麼位置,以及告訴用戶應該在何處找到所需的文件。但是,FHS對於用戶來講只能算是一種道德上的約束,有些用戶就是懶得遵守,依然會把文件到處亂放,有些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它。這里並不是號召各位讀者去譴責他們,而是建議大家要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千萬不要認准這個FHS協定只講死道理,不然吃虧的可就是自己了。《Linux就該這么學》一起學習linux, 在Linux系統中,最常見的目錄以及所對應的存放內容如表所示。

Linux系統中常見的目錄名稱以及相應內容

目錄名稱 應放置文件的內容

/boot 開機所需文件—內核、開機菜單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設備與介面

/etc 配置文件

/home 用戶主目錄

/bin 存放單用戶模式下還可以操作的命令

/lib 開機時用到的函數庫,以及/bin與/sbin下面的命令要調用的函數

/sbin 開機過程中需要的命令

/media 用於掛載設備文件的目錄

/opt 放置第三方的軟體

/root 系統管理員的家目錄

/srv 一些網路服務的數據文件目錄

/tmp 任何人均可使用的「共享」臨時目錄

/proc 虛擬文件系統,例如系統內核、進程、外部設備及網路狀態等

/usr/local 用戶自行安裝的軟體

/usr/sbin Linux系統開機時不會使用到的軟體/命令/腳本

/usr/share 幫助與說明文件,也可放置共享文件

/var 主要存放經常變化的文件,如日誌

/lost+found 當文件系統發生錯誤時,將一些丟失的文件片段存放在這里

❹ windows文件的存儲組織方式是什麼結構,

樹形結構 樹形結構指的是數據元素之間存在著「一對多」的樹形關系的數據結構。
在樹形結構中,樹根結點沒有前驅結點,其餘每個結點有且只有一個前驅結點。葉子結點沒有後續結點,其餘每個結點的後續節點數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

❺ 計算機文件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基本的組織方式有:順序組織、 索引組織 、 散列組織和鏈組織。順序文件,是按照從頭到尾的順序進行存取操作的,索引文件 是指在主文件之外再建立一個表示關鍵字與其物理記錄之間對應關系的表,稱為索引表。索引表與主文件共同構成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又稱為哈希(Hash)文件或散列文件,即利用哈希函數及其處理沖突的方法,把文件散列到外存上,通常是磁碟上。對直接存取文件進行查找時,首先根據哈希函數先求出哈希地址,再將數據讀入內存,然後在內存中進行順序查找。直接存取文件不能進行順序查找,但插入數據方便,存取速度快。如果邏輯文件中的各個邏輯記錄任意存放到一些磁碟塊中,再用指針把各個塊按邏輯記錄的順序鏈接起來,在文件目錄中只記錄第一塊的地址和最後一塊的地址,那麼這種文件組織方式就是鏈接結構。

❻ 內存存儲組織結構

內存體系結構介紹http://www.net130.com/tutorial/shch/102.htm

Cisco路由器的軟體部分即網路操作系統。通過IOS,Cisco路由器可以連接IP,IPX,IBM,DEC,AppleTalk的網路,並實現許多豐富的網路功能。軟體是需要內存的,Cisco 2500,1600系列路由器的內存體系結構,如圖:

其中,ROM相當於PC 機的BIOS,Cisco路由器運行時首先運行ROM中的程序。該程序主要進行加電自檢,對路由器的硬體進行檢測。其次含引導程序及IOS的一個最小子集。ROM為一種只讀存儲器,系統掉電程序也不會丟失.

FLASH是一種可擦寫、可編程的ROM,FLASH包含IOS及微代碼。可以把它想像和PC機的硬碟功能一樣,但其速度快得多。可以通過寫入新版本和OS對路由器進行軟體升級。FLASH中的程序,在系統掉電時不會丟失。

DRAM:動態內存。該內存中的內容在系統掉電時會完全丟失。DRAM中主要包含路由表,ARP緩存,fast-switch緩存,數據包緩存等。DRAM中也包含有正在執行的路由器配置文件。

NVRAM:NVRAM中包含有路由器配置文件,NVRAM中的內容在系統掉電時不會丟失。

一般地,路由器啟動時,首先運行ROM中的程序,進行系統自檢及引導,然後運行FLASH中的IOS,並在NVRAM中尋找路由器的配置,並將裝入DRAM中。

http://hi..com/crhrysc/blog/item/2edabc1635be7f54f2de3268.html

1.內存的地址
在存儲器中內存單元的基本單位為位元組,每個位元組都有一個惟一的地址
字的地址:字由兩個位元組組成,如果內存單元的地址如圖(1)所示,則字1234H的地址為00002H,低位元組在前(00002H),高位元組在後(00003H)

圖(1)
2.內存單元的內容
一個存儲單元存放的信息為存儲單元的內容
位元組單元內容:地址0002h的內容為34h,表示為(00002h)=34h
字單元內容:多用偶地址來表示字單元的地址,字的低位元組在偶地址上為偶地址,地址00002h的字單元內容為1234h
某單元內容的內容:某單元的內存為要尋找的單元的地址,該地址所指的內容為要尋找的內容
如果00004h單元的內容為1234h是要尋找的裝有FFEEh的單元地址,則該地址1234h所指的內容為要尋找的內容,表示為:(00004h)=1234h (1234h)=FFEEh,記((00004h))=FFEEh,兩個括弧表示內容的內容,即地址00004h單元的內容的內容為FFEEh

❼ 什麼是文件的邏輯組織和物理組織文件的邏輯組織有幾種形式

1 文件的邏輯組織

文件的邏輯組織通常分為兩種形式,即有結構文件和無結構文件。

1)有結構文件

又稱作記錄式文件,它在邏輯上可被看成一組連續記錄的集合,即文件是由若干個相關的記錄組成。每個記錄是一組相關的數據集合,用於描述一個對象某個方面的屬性。

記錄式文件按其記錄的長度是否相同又可分為:定長記錄文件和變長記錄文件兩種。

(1)定長記錄文件:指文件中所有記錄的長度都相同。文件的長度可用記錄的數目來表示。定長記錄處理方便,開銷小,被廣泛用於數據處理中。

(2)變長記錄文件:指文件中各記錄的長度不相同。在處理之前每個記錄的長度是已知的。

2)無結構文件

無結構文件是指文件內部不再劃分記錄,它是由一組相關信息組成的有序字元流,即流式文件,其長度直接按位元組計算。如大量的源程序、可執行程序、庫函數等採用的文件形式是無結構文件形式。在UNIX系統中,所有的普通文件都被看做是流式文件,系統不對文件進行格式處理。

2 文件的物理組織

幾種基本的文件物理存儲組織形式:

1)連續文件

連續文件(又稱做順序文件)是基於磁帶設備的最簡單的物理文件結構,它是把一個邏輯上連續的文件信息存放在連續編號的物理塊(或物理記錄)中。

連續文件的優點是在順序存取時速度較快,常用於存放系統文件,如操作系統文件、編譯程序文件和其它由系統提供的實用程序文件,因為這類文件往往被從頭至尾依次存取。

但連續文件也存在如下缺點:
(1)要求建立文件時就確定它的長度,依此來分配相應的存儲空間,這往往很難實現。
(2)不便於文件的動態擴充。
(3)可能出現外部碎片,就是在存儲介質上存在很多空閑塊,但它們都不連續,無法被連續的文件使用,從而造成浪費。

2)串連文件

為克服連續文件的缺點,可把一個邏輯上連續的文件分散存放在不同的物理塊中,這些物理塊不要求連續,也不必規則排列。為了使系統能找到下一個邏輯塊所在的物理塊,可在各物理塊中設立一個指針(稱為連接字),它指示該文件的下一個物理塊。

串連文件克服了連續文件的缺點,但它又帶來新的問題:
(1)一般僅適於對信息的順序訪問,而不利於對文件的隨機存取。
(2)每個物理塊上增加一個連接字,為信息管理添加了一些麻煩。

3)FAT文件

串連文件的缺點可通過把連接字放在一個內存表格中的方式加以克服。這種在內存中的表格就稱為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由於連接字保存在FAT表項中,因此整個盤塊都可以用來存放數據。另外,也更容易實現隨機存取了。與串連文件相似,在文件目錄中要添加一個整數,標明該文件的起始盤塊號。

這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整個FAT必須在系統工作期間始終駐留在內存中,從而佔用了較多內存空間。當然,可以把這個表移到分頁內存中,採用調頁方式進行管理。但是,仍然要佔用大量的虛存空間和盤空間,同時也會產生額外缺頁問題。

4)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是實現非連續分配的另一種方案:系統為每個文件建立一個索引表。其中的表項指出存放該文件的各個物理塊號,而整個索引表由文件說明項指出。

這種結構除了具備串連文件的優點之外,還克服了它的缺點。它可以方便地進行隨機存取。但是這種組織形式需要增加索引表帶來的空間開銷。如果這些表格僅放在盤上,那麼在存取文件時首先得取出索引表,然後才能查表、得到物理塊號。這樣就至少增加了一次訪盤操作,從而降低了存取文件的速度,加重了 I/O負擔。一種改進辦法是同時把索引表部分或全部地放人內存。這是以內存空間為代價來換取存取速度的改善。

5)多重索引文件

為了用戶使用方便,系統一般不應限制文件的大小。如果文件很大,那麼不僅存放文件信息需要大量盤塊,而且相應的索引表也必然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把索引表整個放在內存是不合適的,為此引出多重索引結構(又稱多級索引結構)。在這種結構中採用了間接索引方式,即由最初索引項中得到某一盤塊號,該塊中存放的信息是另一組盤塊號;而後者每一塊中又可存放下一組盤塊號(或者是文件本身信息),這樣間接幾級(通常為1~3級),最末尾的盤塊中存放的信息一定是文件內容。例如,UNIX文件系統就採用了多重索引的方式。

這種方法具有一般索引文件的優點,但也存在間接索引需要多次訪盤而影響速度的缺點。由於UNIX分時環境中多數文件都較小,這就大大減弱了其缺點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❽ 簡述計算機三級存儲體系結構

在計算機系統中存儲層次可分為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三級。高速緩沖存儲器用來改善主存儲器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匹配問題。輔助存儲器用於擴大存儲空間。

1、高速緩沖存儲器

存在於主存與CPU之間的一級存儲器, 由靜態存儲晶元(SRAM)組成,容量比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於CPU的速度。在計算機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中,是介於中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之間的高速小容量存儲器。它和主存儲器一起構成一級的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之間信息的調度和傳送是由硬體自動進行的。

2、主存儲器(Main memory)

計算機硬體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數據,並能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現代計算機是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顧合理的造價,往往採用多級存儲體系。即由存儲容量小,存取速度高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適中的主存儲器是必不可少的。

主存儲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與地址無關。32位(比特)的地址最大能表達4GB的存儲器地址。這對多數應用已經足夠,但對於某些特大運算量的應用和特大型資料庫已顯得不夠,從而對64位結構提出需求。

3、外儲存器

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8)文件的存儲組織結構有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不能同時滿足存取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和成本低的要求,在計算機中必須有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大到小的多級層次存儲器,以最優的控制調度演算法和合理的成本,構成具有性能可接受的存儲系統。存儲系統的性能在計算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主要原因是:

1、馮諾伊曼體系結構是建築在存儲程序概念的基礎上,訪存操作約佔中央處理器(CPU)時間的70%左右。

2、存儲管理與組織的好壞影響到整機效率。

3、現代的信息處理,如圖像處理、資料庫、知識庫、語音識別、多媒體等對存儲系統的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