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頁式虛擬存儲用的哪種地址定址方式
虛擬存儲器(Virtual Memory):在具有層次結構存儲器的計算機系統中,自動實現部分裝入和部分替換功能,能從邏輯上為用戶提供一個比物理貯存容量大得多,可定址的「主存儲器」。虛擬存儲區的容量與物理主存大小無關,而受限於計算機的地址結構和可用磁碟容量。虛擬內存的作用 內存在計算機中的作用很大,電腦中所有運行的程序都需要經過內存來執行,如果執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會導致內存消耗殆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Window
虛擬存儲器
s中運用了虛擬內存技術,即拿出一部分硬碟空間來充當內存使用,當內存佔用完時,電腦就會自動調用硬碟來充當內存,以緩解內存的緊張。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電腦只有128MB物理內存的話,當讀取一個容量為200MB的文件時,就必須要用到比較大的虛擬內存,文件被內存讀取之後就會先儲存到虛擬內存,等待內存把文件全部儲存到虛擬內存之後,跟著就會把虛擬內存里儲存的文件釋放到原來的安裝目錄里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對虛擬內存進行設置吧。
❷ 虛擬存儲器技術主要用於解決什麼問題簡述虛擬存儲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虛擬存儲器技術主要解決電腦內存不夠的問題,電腦中所運行的程序均需經由內存執行,若執行的程序佔用內存很大或很多,則會導致內存消耗殆盡。
為解決該問題,Windows中運用了虛擬內存技術,即勻出一部分硬碟空間來充當內存使用。當內存耗盡時,電腦就會自動調用硬碟來充當內存,以緩解內存的緊張。若計算機運行程序或操作所需的隨機存儲器(RAM)不足時,則 Windows 會用虛擬存儲器進行補償。
工作原理
1、中央處理器訪問主存的邏輯地址分解成組號a和組內地址b,並對組號a進行地址變換,即將邏輯組號a作為索引,查地址變換表,以確定該組信息是否存放在主存內。
2、如該組號已在主存內,則轉而執行④;如果該組號不在主存內,則檢查主存中是否有空閑區,如果沒有,便將某個暫時不用的組調出送往輔存,以便將這組信息調入主存。
3、從輔存讀出所要的組,並送到主存空閑區,然後將那個空閑的物理組號a和邏輯組號a登錄在地址變換表中。
4、從地址變換表讀出與邏輯組號a對應的物理組號a。
5、從物理組號a和組內位元組地址b得到物理地址。
6、根據物理地址從主存中存取必要的信息。
(2)某計算機採用頁式虛擬存儲擴展閱讀:
相關概念
1、實地址與虛地址
用戶編製程序時使用的地址稱為虛地址或邏輯地址,其對應的存儲空間稱為虛存空間或邏輯地址空間;而計算機物理內存的訪問地址則稱為實地址或物理地址,其對應的存儲空間稱為物理存儲空間或主存空間。程序進行虛地址到實地址轉換的過程稱為程序的再定位。
2、虛擬內存的訪問過程
虛存空間的用戶程序按照虛地址編程並存放在輔存中。程序運行時,由地址變換機構依據當時分配給該程序的實地址空間把程序的一部分調入實存。
每次訪存時,首先判斷該虛地址所對應的部分是否在實存中:如果是,則進行地址轉換並用實地址訪問主存;否則,按照某種演算法將輔存中的部分程序調度進內存,再按同樣的方法訪問主存。
3、異構體系
從虛存的概念可以看出,主存-輔存的訪問機制與cache-主存的訪問機制是類似的。這是由cache存儲器、主存和輔存構成的三級存儲體系中的兩個層次。cache和主存之間以及主存和輔存之間分別有輔助硬體和輔助軟硬體負責地址變換與管理,以便各級存儲器能夠組成有機的三級存儲體系。
❸ 採用頁式虛擬存儲管理方式頁大小為8KB,主存塊大小為64B,為什麼物理地址的頁內偏移量不等於主存塊大小
物理地址的頁偏移量等於對應虛擬地址的頁偏移量,虛擬地址的頁偏移量與頁大小有關,這里頁大小8KB,2的13次方,所以頁偏移量為13位。
❹ 某計算機系統配置的主存儲器容量為1M,當採用頁式虛擬存儲管理時提供給用戶使用的邏輯地址空間為4M,
答:(1)、主存一共被劃分為256塊。
(1M=1024K) 1024k÷4k=256塊
(2)、用戶作業最多可以有1024頁。
(4M=4096K) 4096k÷4k=1024頁
(3)、
0 910 21
--------------------------------------------
|頁號 | 頁內|
❺ 一個計算機操作系統題 有關頁面置換演算法和缺頁中斷的 知道答案但有一句不太明白
100字=2^2 就代表頁內地址是後2位 字地址3位 那麼頁號就是剩下的1位 我是這么理解的 和邏輯地址轉化物理地址的頁號計算一樣
❻ 採用虛擬存儲器的目的是什麼如何實現虛擬存儲器系統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大的隨機存取空間而採用的一種存儲技術。它將內存與外存結合使用,好像有一個容量極大的內存儲器,工作速度接近於主存,每位成本又與輔存相近,在整機形成多層次存儲系統。 虛擬存儲器源出於英國ATLAS計算機的一級存儲器概念。這種系統的主存為16千字的磁芯存儲器,但中央處理器可用20位邏輯地址對主存定址。到1970年,美國RCA公司研究成功虛擬存儲器系統。IBM公司於1972年在IBM370系統上全面採用了虛擬存儲技術。虛擬存儲器已成為計算機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虛擬存儲器是由硬體和操作系統自動實現存儲信息調度和管理的。它的工作過程包括6個步驟:①中央處理器訪問主存的邏輯地址分解成組號a和組內地址b,並對組號a進行地址變換,即將邏輯組號a作為索引,查地址變換表,以確定該組信息是否 存放在主存內。②如該組號已在主存內,則轉而執行④;如果該組號不在主存內,則檢查主存中是否有空閑區,如果沒有,便將某個暫時不用的組調出送往輔存,以便將這組信息調入主存。③從輔存讀出所要的組,並送到主存空閑區,然後將那個空閑的物理組號a和邏輯組號a登錄在地址變換表中。④從地址變換表讀出與邏輯組號a對應的物理組號a。⑤從物理組號a和組內位元組地址b得到物理地址。⑥根據物理地址從主存中存取必要的信息。 調度方式有分頁式、段式、段頁式3種。頁式調度是將邏輯和物理地址空間都分成固定大小的頁。主存按頁順序編號,而每個獨立編址的程序空間有自己的頁號順序,通過調度輔存中程序的各頁可以離散裝入主存中不同的頁面位置,並可據表一一對應檢索。頁式調度的優點是頁內零頭小,頁表對程序員來說是透明的,地址變換快,調入操作簡單;缺點是各頁不是程序的獨立模塊,不便於實現程序和數據的保護。段式調度是按程序的邏輯結構劃分地址空間,段的長度是隨意的,並且允許伸長,它的優點是消除了內存零頭,易於實現存儲保護,便於程序動態裝配;缺點是調入操作復雜。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便構成段頁式調度。在段頁式調度中把物理空間分成頁,程序按模塊分段,每個段再分成與物理空間頁同樣小的頁面。段頁式調度綜合了段式和頁式的優點。其缺點是增加了硬體成本,軟體也較復雜。大型通用計算機系統多數採用段頁式調度。 虛擬存儲器地址變換基本上有3種形虛擬存儲器工作過程式:全聯想變換、直接變換和組聯想變換。任何邏輯空間頁面能夠變換到物理空間任何頁面位置的方式稱為全聯想變換。每個邏輯空間頁面只能變換到物理空間一個特定頁面的方式稱為直接變換。組聯想變換是指各組之間是直接變換,而組內各頁間則是全聯想變換。 替換規則用來確定替換主存中哪一部分,以便騰空部分主存,存放來自輔存要調入的那部分內容。常見的替換演算法有4種。①隨機演算法:用軟體或硬體隨機數產生器確定替換的頁面。②先進先出:先調入主存的頁面先替換。③近期最少使用演算法:替換最長時間不用的頁面。④最優演算法:替換最長時間以後才使用的頁面。這是理想化的演算法,只能作為衡量其他各種演算法優劣的標准。 虛擬存儲器的效率是系統性能評價的重要內容,它與主存容量、頁面大小、命中率,程序局部性和替換演算法等因素有關。
採納哦
❼ 是虛擬存儲器,在頁式系統中如何實現虛擬存
由操作系統和硬體相配合完成主存和輔存之間的信息的動態調度,這樣的計算機好像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其存儲容量比主存大得多的存儲器,這個存儲器稱為虛擬存儲器。
(實現虛擬存儲技術需要有如下物質基礎,相當容量的主存,一定容量的輔存,地址變換機構)
在頁式系統中採用預調方式實現虛擬存儲。(也就是說,只需將作業的一部分頁面裝入內存即可運行,並且當運行過程中需要的頁面不在內存中再將其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