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郵政信箱存儲罐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郵政信箱存儲罐

發布時間: 2022-04-19 08:39:13

㈠ 中國郵政信箱的歷史是怎樣的

一、我國古代的郵驛與烽火台通信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關於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 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 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台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台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范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污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我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我國郵政通信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我國古代民間的通信組織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自從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後,封建統治階級任憑侵略者侵奪我國郵權,並夥同洋人利用亦官亦洋的特殊權利,採取強令民信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領導,限制民信局向輪船發運郵件,並採用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將大部分民信局置於無法經營的境地。到1935年,民信局已被國民黨強迫停辦,而僑批局一直到解放前夕尚有100多家。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
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止,在長達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歲月中,我國郵權同遭喪失,形成了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一)「客郵」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閉關自守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後,中國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首先是英國在中國領土上任意開辦英國郵局,接踵而來的是法、美、德、俄、日等國也在中國領土開辦起他們自己的郵局,而清政府把這些掠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美其名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從沿海到內地,直至邊遠地區的新疆、內蒙等地,幾乎遍布全國。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並非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了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侵略目的而服務的。有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漏稅。「容郵」實際上是掠奪我國財富、毒害我國人民的場所。直到1921年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限制軍備會議上,才通過撤銷「在華客郵案」,但日本在東北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賴著不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容郵」,直到1954年4月1日才移交我國。

(二)海關郵政與大清郵政

海關兼辦郵政也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產物。1861年,原由各國使館自派專差傳送文件的辦法,因其感到不便,故要求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代收代寄郵件。清政府承擔不久,由於北方捻軍和南方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總理衙門怕負責任,便想推給海關辦理,而當時海關的總務司(相當於今天海關總署署長)英人赫德,對中國的郵權早已垂涎三尺,此舉正中下懷,便於當年(1866年)移交海關兼辦郵政。1878年7月發行了第一套大龍郵票;並於次年將所辦郵局命名為殖民地色彩的「海關撥駟達」。(撥駟達是英文郵政一POST的譯音)。

公元1896年,雖將海關撥駟達改稱為大清郵政官局,但郵政大權仍然操縱在英法等外國人手中。1905年清政府成立郵傳部(相當於交通部,主管鐵路郵電),直至1911年海關才將郵政移交給郵傳部。移交時,海關當局還向清政府索取了所謂辦理郵政墊款、白銀184萬余兩,由清政府逐年計息歸還。同時,依舊容許外圍人擔任各級領導職務,實際上郵權並未全部收回。

四、中華郵政

1911年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將大清郵政的招牌換成了中華郵政,但郵政大權依舊操縱在帝國主義者手中。例如,當時的郵政總辦法國人帛黎,對辛亥革命競宣布「臨時中立」,還在大清郵票上加印「臨時中立」字樣,經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外交部、交通部聯合提出抗議後,又加印了「中華民國」四個宇,成為「中華民國臨時中立」的怪郵票。由此可見一斑。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後,從此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一個新的歷程。1924至1927年,爆發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在全國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全國郵政職工也捲入了革命洪流,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撤銷洋人郵務長、收回郵權、組織工會、要求改善職工生活待遇等一系列的斗爭。這場斗爭眼看就要取得勝利,但由於蔣介石的背叛而告失敗。

蔣介石在1927年背叛革命,建立起他的反動獨裁政權後,把軍統、中統特務插進郵局,檢扣進步報刊和郵件,同時摧殘和鎮壓郵政職工的反抗運動。到了民國後期,中華郵政雖日具有一些現代通信事業的基礎,但由於國民黨的腐敗和破壞,當1949年回到人民手中時,已變成了一個殘破不全、連職工工資也無錢發放的爛攤子。

五、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的人民郵政

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首先開辟了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當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為了革命的需要,創立了一種叫「步遞哨」的通信組織。其通信方法是由黨組織指定部分群眾,負責一村傳一村,一站傳一站的把各村連成一個通信網。後來為了適應反圍剿斗爭的需要,又將這種群眾性的「步遞哨」發展成「傳山哨」。傳山哨也是群眾性通信組織,以農村赤衛隊為基礎,指定若干哨員,每個哨員有一定哨點,平時在山頭放哨,發現敵情,用信號將敵人人數、武器種類、行動方向等傳給鄰村。

另外,革命根據地和國民黨統治下的部分地區,還設立了地下交通站,來往傳遞信息,護送幹部和運送物資。

1928年5月湘贛邊區工農民主政府,在江西永新縣成立了中華赤色郵政湘贛省總局,並於次年發行了郵票。圖案是空心五角屋,中有鐮刀和錘子。1932年3月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郵政總局。赤色郵政對紅軍指戰員及其家屬互寄的信件免費優待,黨政軍各單位的通信實行貼票制度,對中華郵政發來的郵件,代收代投。1935年10月紅軍長徵到陝北,成立陝甘寧蘇維埃,備省設蘇維埃郵政分局,縣設郵局。1936年在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內務部領導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西北郵政總局。

在抗日戰爭時期,各解放區內、從邊區到各行署、專區、縣,甚至各樹庄都設有通信組織。如陝甘寧邊區即設有通信總站,在各重要地區設有分站,各縣設有縣站,各區設有聯絡站,各村還有沿村傳遞的農村通信站。其他各根據地的通信組織也大體相同。由於各根據地經常處在戰爭環境中,各機關團體經常移動,有時一天之內要轉移三四個地方,但我們的交通站仍能保證各級黨組織直到黨中央以及各地區彼此間的聯系。當時的口號是:「一處通,百處通;這里不通,那裡通」 ;「縣不出縣,區不出區」 ,堅守崗位,頑強戰斗。為了通過敵偽封鎖線,還在各交通要道組織了「武裝交通隊」 。當時京漢、京包、京津各個鐵路沿線,敵軍都在鐵路兩旁挖了深達兩三丈的壕溝,溝外築起高牆,牆上架著鐵絲網,鐵絲網上還掛著鈴和燈,每隔不遠就有座崗樓,由敵偽軍守望。我們的交通站既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完成通信任務的。

在抗日根據地的交通站,不但傳送黨政軍民的公文和信件,還發行抗日報刊。交通員們把抗日報刊傳播到各個根據地的每個角落,鼓舞了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抗日斗爭意志。有時還把報紙貼到敵人的據點里和崗樓上,甚至貼到敵人盤據著的城門上,對鼓舞人民鬥志、瓦解敵偽軍心也起了很大作用。

從事革命通信工作的前輩們,都是忠心耿耿,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的通信事業。他們在遇到敵人的時候,不措「與文件共存亡』,用生命來保住黨的重要文件,寫下了無數可歌可頌的光輝篇章。

在解放戰爭中,組織和擴大了隨軍郵政機構來支援戰爭。在各野戰軍政治部之下都建立了軍郵總局,在各兵團、縱隊和師團中設立了許多軍郵分局、支局和軍郵站,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軍郵通信系統。

大家知道,當時我軍採用的是運動戰,一支部隊常常一天轉移幾次。可是我們的軍郵局卻有辦法使各部隊和後方的郵件隨時都能交流.當時,我們軍郵局的交通員們一般還都是肩背步行,往往白天跑七八十里路,晚上又跟著部隊行軍。有時在特殊情況下,部隊一晝夜行軍二三百里路,軍郵員也要在這二三百里路上帶著郵件一站一站的跟著跑。有些軍郵員往往連續十天半月行軍,幾天幾夜不睡覺,而且在長途跋涉之後又立即投入線前戰地的通信工作。他們把後方報刊和指成員們的家債,一直送到前沿陣地,大大鼓舞了士氣,支援了解放戰爭。

六、建國以來人民郵電事業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郵電通信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郵政業務量都有大幅度增長。1988年與1949年比較,郵政業務總量由69500萬件發展到了3149900多萬件,增長了44倍,業務收入達323000多萬元增長了35培。其中:函件由59000萬件發展為5970O0萬件,增長了9倍;包件由277萬件發展到10500萬件,增長了37倍;匯票由447萬張發展到17500多萬張,增長了38倍;報刊發行由建國初期實行郵發合一時的8900萬份,發展到25160O0多萬份,增長了280多倍。近幾年還陸續開辦了特快專遞、電子信函、郵政快件業務和恢復開辦了郵政儲蓄業務,深受廣大用戶歡迎。

在國際郵政通信方面也有很大發展。目前,我國已與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通郵關系,年收寄國際函件8200多萬件,包件近60萬件。中國集郵總公司還向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中國郵票,我國郵政還同16O多個國家交換郵票。

40年來,郵政固定資產由5億元增加到20億元。改革開放的十年郵政基本建設投資相當於前30年的總和。郵政服務機構達52800處,比建國初期增加了一倍,其中農村地區佔80%以上,增加了60多倍,從而基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廣大農村和邊疆地區不通郵的局面。

全國郵路總長度達150多萬公里,比建國初期增加了7倍.目前,具有自備火車郵箱500多輛,郵運汽車9600多輛,機動郵船15艘,加上委託民航運郵,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一個水陸空郵政運輸網。

隨著社會主義電通信事業的發展,郵電職工隊伍已由1949年的103000人發展到1989年的1028000人。他們在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自覺地接受黨的部導,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發揚「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優良傳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格的通信紀律、在社會上贏得信譽,人民群眾親切地稱呼郵遞員為「綠衣使者」 。

在郵電企業管理方面,經過長期反復實踐,初步取得了適合我國具體情況的社會主義管理體制和制度,從而使郵電企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進程中,基本上適應了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對通信的需要。

在黨的對外實行開放,對內搞活經濟,加快「四化」建設的方針指引下,被列入先行行列的郵電通信事業將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為了充分發揮郵電通信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先行官」作用,保證到2000年使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翻的宏偉目標,屆時我國將建成一個以郵區中心局為基礎以縮短傳遞時限為目標的水、陸、空多層次、多渠道、綜合利用、四通八達的郵政通信網。

㈡ 郵政專用信箱的如何使用

機關、工礦、企業、團體等單位及個人需要租用郵政專用信箱,可向市、縣郵(電)局提出申請(個人座由相關單位出具證明),經審理批准後按規定預材租用信箱辦理,編給使用專用信箱號碼,每箱配給鑰匙一把(如多配應另付費用)。
通用專用信箱的單位和個人,凡寫交專用信箱的平常郵件和訂閱的報刊,按照箱號投入信箱內,由租用人(單位)自行提取;給據郵件由郵局另出「通知」投入信箱內,由使用單位提取「通知」後,憑「通知」到營業部門按規定手續領取相關郵件。使用單位如要求將郵件報刊按址投遞時,應經市、縣郵(電)局批准通知配設局(投遞局)按址投遞。使用單位如遷出本投遞界,一般應辦理專用信箱停用手續,再另向新地址的相關局重新辦理租用手續。

㈢ 郵政信箱的基礎特性

1、郵政信箱是郵政的一個戰略資源
郵政信箱作為面向所有個人及企業的郵政通信地址,是與普通通信地址並存並行的地址體系,有較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存在價值。它的用戶不但可以使國內個人及企業,同時可以是國際個人及企業,服務范圍超出本地,具有服務范圍可無限擴張的特性;同時以數字型大小碼編排的信箱號也可以無限擴張,為信箱服務能力的擴張提供了可能,同時郵政信箱的規格化形式適宜附加更多的附加服務功能,為提升郵政信箱的商業價值提供了可能。
2、匿址功能
屏蔽真實地址,隔斷寄件人和收件人之間的直接信息聯系,或者單向透明,作用:屏蔽真實地址,對需要保護隱私的人群和商業企業有利。對於文體演藝等行業的人,一個具備匿址功能的郵政信箱可以規避媒體和支持者的直接訪問或者打擾,避免被垃圾郵件或者有害郵件侵擾;對於邊遠地區或者交通不便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在發達地區開辦郵政信箱可以將本人或者本企業的聯系方式留在發達城市和商業區,有利於提升企業對外形象和快速收到郵件。申請世界知名商業區或者熱點區域內的郵政信箱,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或者個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適當條件下發件和收件速度更快
減少了中間郵寄和處理環節,在某些情況下收件更快速,對於郵政服務成熟地區的郵政信箱而言,其郵件傳輸速度要遠快於其他地區。
4、可以存儲郵件,而且安全性強
在用戶自身真實地址不具備實物存儲和保管條件的情況下,郵政信箱能起到臨時倉儲的作用,並且值守性的安全性強,對郵件安全有利。
5、節約行政成本
對於收件量大的個人或者企業,郵件的分類和預先處理由郵政方專業完成,可以為個人或者公司節約人力和時間,進而節約行政成本。
6、永久郵政地址,且方便轉寄
郵政信箱可以作為個人或者企業的永久地址,無論個人或者企業遷移到任何新的地址,原申請的郵政信箱作為郵寄地址不會變動。申請郵政信箱的個人或者企業,在地址變更或者收件人短期離開原收寄地址的時候,,無需安排人員留守後續郵件,郵件將根據客戶指定的新地址由郵政轉發到指定新地址,不會丟失重要信息,同時為客戶延續以往付出相關宣傳推廣費用效果。
7、繁華商業區內的郵箱地址可作為分公司或者駐辦機構的地址,無需人員入駐的情況下起到同等作用。
8、通過採集、統計、分析和存儲來往郵件名址信息,方便用戶建立准確的資料庫,有利於資源的開發。

㈣ 什麼是郵政信箱 .. 什麼是郵箱

郵政信箱 (Post Office Box, P.O. Box)是一種放在郵政局裡面的收件箱。



用途:

在非洲及中東的很多國家,那裡的郵政局並不會將郵件送到收件者的家中。因那裡居住著許多沒有固定地址的居民,當地居民親自到郵政局取件是唯一可以收到郵件的方法。他們會在郵政局租用郵政信箱,寄給他們的信會被送到個別郵政信箱而非直接送到家裡。

在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的郊野地方,由於人煙稀少,送件到家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當地的郵政局會以較低甚至的價錢借出郵政信箱給居民。

㈤ 街頭郵政信箱還有用嗎

電信業務的高速發展帶來了人們通訊方式的巨大變革,傳統郵政業務日益萎縮,鴻雁傳書通信方式與普通市民漸行漸遠,豎立在街頭的郵政信筒如今還在發揮作用嗎?今天巧遇郵政人員正在開郵箱,看見裡面沒有信件,只有兩張被人塞進去的廣告,郵政人員清理了郵筒,重新鎖好。

雖然現在越來越少的人使用郵政信箱,但傳統信件方式所代表的情感不能被簡訊等電子方式取代。要知道寫信這種方式,對於我們也要奶奶那一代的人來說是很重要。

街頭郵箱作為一種基礎設施,是為了服務群眾,不管如何都是不會被撤銷。

㈥ 郵政專用信箱格式是什麼

郵政專用信箱格式:

專用信箱號碼應由縣、市局局按下列原則統一編列:每個專用信臬只編珍一個號碼,不可加編附號。在一個縣、市范圍內,絕對避免重號,在同一局內,號碼連續,每一個配設局都要有一定數量的固定的控制號碼,台一支局從100號編起,二支局則從200號編起。

郵政專用信箱設在郵局內供用戶租用並自行開取郵件的信箱。郵政專用信箱由郵政部門按規定統一編列號碼。用戶租用專用信箱,可以用信箱代號代替地址進行通信。郵局對專用信箱租用單位或個人的地址、名稱及提取郵件的任何情節,負責嚴守秘密,不向任何人泄露。

(6)郵政信箱存儲罐擴展閱讀:

專用信箱只限確有保密需要的機關、工礦、企業、團體等單位使用,對有特殊需要的個人,須經相關單位出具證明可特准使用。使用單位所屬機構和人員可以使用專用信箱號碼代替地址進行通信。外國駐華機構或外國人個人要求使用郵政信箱時,可憑其單位證明或個人證件予以辦理。

使用專用信箱應由使用單位填寫使用專用信箱申請書每年按240元收取信箱管理費,如破年度起使用專用信箱,按每月二十元收至當年年底。中途退用,按使用的歷月結算退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郵政專用信箱

㈦ 怎樣申請郵政信箱

郵政專用信箱是郵政部門為方便用戶,採用編號代通信地址使用而開辦的一項業務。使用郵政專用信箱的郵件投交方式分為自取和投遞到戶兩種。郵政專用信箱辦理手續如下:

1、用戶辦理出租信箱手續,機關單位憑單位介紹信,個人使用有效證件及復印件到郵局申請租用郵政專用信箱。

2、出具的證明和有效證件復印件由投遞部門妥善保管, 保管期:自信箱出租之日起到信箱停租後1年。

3、收費標准:

個人自取每個/年72元

單位自取每個/年144元

投遞到戶每個/年300元

4、支局投遞部門出租和停租郵政專用信箱,要填寫"郵政專用信箱通知單"並註明信刷、包、電報投遞局, 用戶是否自取等。郊區支局寄往縣(區)局審核,投遞部上交區投遞局審核後,由縣(區)局、區投遞局上報管局公眾服務處審批。

5、專用信箱郵件的批退,從專用信箱停租之日起滿三個月後的國內郵件(國際郵件滿半年後)應不予投遞,由投遞局批退。專用信箱租用單位拒收郵件時,應由租用單位批條註明原因,由投遞局批退,投遞局不得只批"我局無此退它局"。

凡使用尚未出租的信箱號碼進行通信的郵件,分揀部門按分配的控制號發相關支局,由相關支局負責批退。凡屬分揀部門誤發的郵件,由投遞局退給分揀部門再次分揀,不得退回寄件人。

6、專用信箱不辦理改寄。租用郵政專用信箱的單位,如遷出本局投遞界,應辦理退租手續,另向新址相關支局重新辦理租用手續。

7、郵政專用信箱停租半年以後方可另行出租使用。

8、郵政工作人員對於信箱使用單位的名稱、地址和有關提取郵件的任何情節,要嚴守秘密,不準向任何人泄露。如確需查詢時,需開據縣、團級專用證明信,到管局公眾服務處辦理查詢手續(不受理電話查詢),各局不辦理查詢。

為適應社會發展、滿足用戶自取信箱的需求,除郵政專用信箱外,各支局可根據本局情況辦理郵政公眾自取信箱。公眾自取信箱收費標准為每個月60元,管理許可權在支局,業務處理與專用信箱(自取)相同。

(7)郵政信箱存儲罐擴展閱讀:

郵政專用信箱規則

一、各縣、市郵政局和設有投遞的郵政支局,都可以設置和提供郵政專用信箱。

二、專用信箱號碼應由縣、市局局按下列原則統一編列:

1、每個專用信臬只編珍一個號碼,不可加編附號。

2、在一個縣、市范圍內,絕對避免重號;

3、在同一局內,號碼連續。

4、每一個配設局都要有一定數量的固定的控制號碼,台一支局從100號編起,二支局則從200號編起。

三、專用信箱只限確有保密需要的機關、工礦、企業、團體等單位使用,對有特殊需要的個人,須經相關單位出具證明可特准使用。使用單位所屬機構和人員可以使用專用信箱號碼代替地址進行通信。外國駐華機構或外國人個人要求使用郵政信箱時,可憑其單位證明或個人證件予以辦理。

四、使用專用信箱應由使用單位填寫"使用專用信箱申請書(郵1424)每年按240元收取信箱管理費,如破年度起使用專用信箱,按每月二十元收至當年年底。如中途退用,按使用的歷月(不滿一個月的按一個月計算)結算退費。

五、申請作用專用信箱應由縣、市局認真審理,符合使用規定的按下列手續辦理。

1、編給使用專用信箱號碼。

2、依式填寫"預付郵費收據(郵1127)。在預付何種郵費欄填注"專用信箱管理費"字樣,在附註欄內填明使用專用信箱的起止日期。

3、交信相號碼、使用單位、地址、電話號碼、預付管理費款額和起訖月份等依式登入"郵政專用信箱用戶登記簿(郵1425),申請書另用專檔存放備查。用戶登記簿和申請書應作為密件指定專人負責妥善保管。

4、填寫"郵政專用信箱使用通知單"(郵1426),通知 相關局和分揀封發以及其他與郵政業務處理有關的單位。

六、信箱使用期屆滿,由縣、市局於期滿前填發"郵政專用信箱續用通知單"(郵1427),通知使用單位限期辦理續用手續。如逾期不來,應當催辦,經催無效,專用信箱使用期屆滿,停止使用。

七、專用信箱停用後,縣、市局應將停用情況在用戶登記簿上批明,並填寫"郵政專用信箱停用通知單",通知進口郵件分揀封發單位和投遞局以及與郵政業務處理有關的單位,按期停用。郵政專用信箱停用後,應即更換信箱鎖鑰。

八、專用信箱停用的,其號碼自停用的次月算起滿三個月後,才可編給新用戶使用。但不得編給外國駐華機構或外國人使用。

九、郵政工作人員對於專用信箱使用單位的名稱、地址和有關提取郵件的任何情節,要嚴守秘密,不準向任何人泄露。

㈧ 郵政信箱上為什麼總是要寫一個開箱的時間,那是給誰看的,有什麼用

你好 寫著開箱的時間是提醒投信的人,什麼時候開箱取信,給投信的人看的。開箱人員要按規定的頻次、時間到指定的信筒(箱)收取郵件,不能提前也不要滯後;要根據開箱路線順序開取每一個信筒(箱),保證開取不遺留。

㈨ 什麼是電子信箱

電子信箱(electronic mail),是指利用存儲-轉發方式為用戶提供信函交換的一種基於計算機通信網的信息傳遞業務。

用戶將要發送的信息以規定的格式送入通信網,經過處理與傳輸,最後送到設在計算機上的接收用戶的電子信箱內,並通知收信人。收信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開啟自己的信箱閱讀信函。

客戶只要有一台計算機,一個數據機和一條電話線就具備了使用電子信箱的條件。

功能

1、信件編輯:用於信件的建立和修改。

2、信件發送:有加急信件,私人信件和掛號信件等種類。

3、信件的接收處理:可以讀信件的內容,也可回信或轉發他人。

4、信件的存儲和歸檔:可把一些重要的信件存儲起來,或建立一個文件夾, 以便日後查閱。

㈩ 郵政信箱是做什麽的,怎麼用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有八個功能,作用如下

1、郵政信箱是郵政的一個戰略資源

郵政信箱作為面向所有個人及企業的郵政通信地址,是與普通通信地址並存並行的地址體系,有較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存在價值。它的用戶不但可以使國內個人及企業,同時可以是國際個人及企業,服務范圍超出本地,具有服務范圍可無限擴張的特性;同時以數字型大小碼編排的信箱號也可以無限擴張,為信箱服務能力的擴張提供了可能,同時郵政信箱的規格化形式適宜附加更多的附加服務功能,為提升郵政信箱的商業價值提供了可能。

2、匿址功能

屏蔽真實地址,隔斷寄件人和收件人之間的直接信息聯系,或者單向透明,作用:屏蔽真實地址,對需要保護隱私的人群和商業企業有利。對於文體演藝等行業的人,一個具備匿址功能的郵政信箱可以規避媒體和支持者的直接訪問或者打擾,避免被垃圾郵件或者有害郵件侵擾;對於邊遠地區或者交通不便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在發達地區開辦郵政信箱可以將本人或者本企業的聯系方式留在發達城市和商業區,有利於提升企業對外形象和快速收到郵件。申請世界知名商業區或者熱點區域內的郵政信箱,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或者個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適當條件下發件和收件速度更快

減少了中間郵寄和處理環節,在某些情況下收件更快速,對於郵政服務成熟地區的郵政信箱而言,其郵件傳輸速度要遠快於其他地區。

4、可以存儲郵件,而且安全性強

在用戶自身真實地址不具備實物存儲和保管條件的情況下,郵政信箱能起到臨時倉儲的作用,並且值守性的安全性強,對郵件安全有利。

5、節約行政成本

對於收件量大的個人或者企業,郵件的分類和預先處理由郵政方專業完成,可以為個人或者公司節約人力和時間,進而節約行政成本。

6、永久郵政地址,且方便轉寄

郵政信箱可以作為個人或者企業的永久地址,無論個人或者企業遷移到任何新的地址,原申請的郵政信箱作為郵寄地址不會變動。申請郵政信箱的個人或者企業,在地址變更或者收件人短期離開原收寄地址的時候,無需安排人員留守後續郵件,郵件將根據客戶指定的新地址由郵政轉發到指定新地址,不會丟失重要信息,同時為客戶延續以往付出相關宣傳推廣費用效果。

7、繁華商業區內的郵箱地址可作為分公司或者駐辦機構的地址,無需人員入駐的情況下起到同等作用。

8、通過採集、統計、分析和存儲來往郵件名址信息,方便用戶建立准確的資料庫,有利於資源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