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管理的實質有哪些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管理的實質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3-30 10:05:29

1. 操作系統中存儲管理的主要職責是

管理電腦硬體與軟體資源的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操作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管理控製程序,大致包括5個方面的管理功能:進程與處理機管理、作業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目前微機上常見的操作系統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

2. 簡述存儲管理的主要功能。

虛擬內存技術不僅僅可讓我們可以使用更多的內存,它還提供了以下功能:

1、定址空間

操作系統讓系統看上去有比實際內存大得多的內存空間。虛擬內存可以是系統中實際物理空間的許多倍。每個進程運行在其獨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這些虛擬空間相互之間都完全隔離開來,所以進程間不會互相影響。

同時,硬體虛擬內存機構可以將內存的某些區域設置成不可寫。這樣可以保護代碼與數據不會受惡意程序的干擾。

2、內存映射

內存映射技術可以將映象文件和數據文件直接映射到進程的地址空間。在內存映射中,文件的內容被直接連接到進程虛擬地址空間上。

3、物理內存分配

內存管理子系統允許系統中每個運行的進程公平地共享系統中的物理內存。

4、共享虛擬內存

盡管虛擬內存允許進程有其獨立的虛擬地址空間,但有時也需要在進程之間共享內存。 例如有可能系統中有幾個進程同時運行BASH命令外殼程序。為了避免在每個進程的虛擬內存空間內都存在BASH程序的拷貝,較好的解決辦法是系統物理內存中只存在一份BASH的拷貝並在多個進程間共享。

動態庫則是另外一種進程間共享執行代碼的方式。共享內存可用來作為進程間通訊(IPC)的手段,多個進程通過共享內存來交換信息。 Linux支持SYSTEM V的共享內存IPC機制。

(2)存儲管理的實質有哪些擴展閱讀

DAS、NAS和SAN三種存儲方式比較

存儲應用最大的特點是沒有標準的體系結構,這三種存儲方式共存,互相補充,已經很好滿足企業信息化應用。

從連接方式上對比,DAS採用了存儲設備直接連接應用伺服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限制性;NAS通過網路(TCP/IP,ATM,FDDI)技術連接存儲設備和應用伺服器,存儲設備位置靈活,隨著萬兆網的出現,傳輸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FC-SAN則是通過光纖通道(Fibre Channel)技術連接存儲設備和應用伺服器,具有很好的傳輸速率和擴展性能。三種存儲方式各有優勢,相互共存,佔到了磁碟存儲市場的70%以上。SAN和NAS產品的價格仍然遠遠高於DAS.許多用戶出於價格因素考慮選擇了低效率的直連存儲而不是高效率的共享存儲。

客觀的說,SAN和NAS系統已經可以利用類似自動精簡配置(thin provisioning)這樣的技術來彌補早期存儲分配不靈活的短板。然而,之前它們消耗了太多的時間來解決存儲分配的問題增加內鏈,以至於給DAS留有足夠的時間在數據中心領域站穩腳跟。

此外,SAN和NAS依然問題多多,仍然無法解決。但是SAN常用於大型網路存儲的建設,並且在混合存儲技術成熟的未來,是頗具潛力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儲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儲

3. *操作系統的存儲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存儲管理即是對主存的管理,它是操作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主存儲器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一種寶貴資源,對主存的管理和有效使用是操作系統中十分重要的內容。為了便於對主存進行有效的管理,應該將主存分成若干個區域,以便同時存放多個用戶程序和系統軟體。因此,存儲管理應具有如下功能:主存的分配和回收、提高主存的利用率、「擴充」主存容量和存儲保護。存儲分配主要解決多道作業之間劃分主存空間的問題,存儲分配有三種主要方式:直接分配方式、靜態分配方式和動態分配方式。絕大多數計算機系統都採用靜態分配方式或動態分配方式。為了實現靜態和動態兩種存儲分配策略,需要採用將邏輯地址與物理地址分開,並對邏輯地址實施地址重定位技術。所謂重定位是由於一個作業裝入到與其地址空間不一致的存儲空間時所引起的有關地址調整過程,實質上,這是一個地址變換過程,地址變換也稱為地址映射。根據地址變換進行的時間及採用的技術手段不同,可以把重定位分為兩類:靜態重定位和動態重定位。所謂靜態重定位是在程序運行之前,由鏈接裝配程序進行的重定位。靜態重定位的特點是無需增加硬體地址變換機構,但要求為每個程序分配一個連續的存儲區,且在程序執行期間不能移動,故難於做到程序和數據的共享;動態重定位是在程序的執行過程中,每當訪問到指令或數據時,將要訪問的程序或數據的邏輯地址轉換成物理地址。動態重定位的實現需要依靠硬體地址變換機構。最簡單的實現方法是利用一個重定位寄存器。動態重定位的特點是需要附加硬體的支持,優點是可以將程序分配到不連續的存儲區中,在程序運行之前可以只裝入部分代碼即可運行,然後在程序運行期間,根據需要動態地申請分配內存,所以,便以程序段的共享,並且可向用戶提供一個比主存的存儲空間大得多的地址空間,該地址空間也稱為虛擬存儲器。

4. 存儲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存儲管理系統分內存和外存,都是用來存儲資料的。內存是暫時存儲資料,存取速度快,斷電後存儲器會釋放空間所以資料會不見。而外存(也是常說硬碟)是氷久性存儲資料,斷電後資料還在只要你不把資料刪除就一直存在。不過存取速度比內存慢。

5. 存儲管理的對象和任務是什麼

存儲管理是指主存管理,包括給進程分配主存片段,收回進程釋放的主存片段,為分配出去的主存片段提供保護與共享,以及為作業提供一個虛擬的存儲空間。存儲管理的功能主要分為內存分配、地址轉換、存儲保護和內存擴充四部分。

與「實存」相對應的另一類存儲管理技術稱為「虛擬存儲」管理技術,簡稱「虛存」。虛擬存儲管理技術是用軟體方法來擴充存儲器。虛擬存儲器的概念是指一種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虛假存儲器,它能提供給用戶一個比實際內存大得多的存儲空間,使用戶在編製程序時可以不必考慮存儲空間的限制。

虛存的容量與主存大小無關,它是由計算機系統的地址結構和定址方式確定的。例如,Windows 95提供了4GB的虛存(比8MB的物理主存大得多)。

6. 管理的實質是什麼

管理是人類各種組織活動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種活動。近百年來,人們把研究管理活動所形成的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統稱為管理學。作為一種知識體系,管理學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技能和方法的綜合。隨著管理實踐的發展,管理學不斷充實其內容,成為指導人們開展各種管理活動,有效達到管理目的的指南。


(6)存儲管理的實質有哪些擴展閱讀:

1、要素與職能

管理有五個要素,主要如下:

①管理主體-行駛管理的組織或個人,有政府部門和業務部門;

②管理客體-管理主體所轄范圍內的一切對象,包括人群、物質、資金、科技和信息5類,人群為基本;

③管理目標-管理主體預期要達到的新境界,是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要反映上級領導機關和下屬人員的意志;

④管理方法-管理主體對管理客體發生作用的途徑和方式,包括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

⑤管理理論-導管理的規范和理論。

此外,管理還有五大職能,分別為:計劃、組織、指揮、監督和調節,計劃是最基本職能。

2、特點

①管理是普遍、普通的社會現象之一

②管理是一項最重要的社會活動之一

③管理工作是活力與創造性兼備的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理

7. 管理的實質是什麼

管理的實質是計劃和控制。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目的是效益和效率。

8. 操作系統的存儲管理是指什麼

不全。還包括對內存的管理。這句話只說了操作系統中可以跟用戶以ui界面交互的部分

9. 存儲管理功能有什麼具體概念是啥謝謝

存儲管理操作流程是整個系統管理流程中的關鍵組件之一。存儲管理主要關注於存儲管理方面的運行和維護工作。該流程用以對生產IT環境中的數據和數據資源進行定義、跟蹤及維護。 數據與數據資源的定義涉及以下任務: •制訂必要的數據分類、存儲與恢復計劃
•制訂必要的數據存儲與恢復策略及流程

數據與數據資源的跟蹤涉及以下任務: •制訂適當的存儲資源監控流程(例如可用性、容量與性能等) •根據業務需求監控存儲資源以確保處於可用狀態 •根據當前發展趨勢預測未來存儲需求

數據與數據資源的維護涉及以下任務: •針對必要的數據和/或存儲資源變更需求根據變更管理流程提交變更請求(RFC) •通過對存儲資源進行調整與優化的方式提高可用性、容量或性能需求(服從變更管理流程規定) •確保數據按照預先制訂的數據安全策略進行存儲 •採取適當的措施以滿足存儲需求變更要求

存儲管理操作流程由以下兩個主要關注領域組成:數據備份與恢復操作;以及存儲資源管理。每個領域包含不同的活動與任務,本文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存儲資源管理是一項關鍵存儲管理活動,它主要關注於確保諸如磁碟之類的重要存儲介質通過正確的文件系統進行格式化和安裝,以及(諸如磁帶、CD之類的)移動存儲介質按照業務要求進行組織(例如通過庫的方式組織)、使用、循環及淘汰。如需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參考「磁碟管理」、「文件系統管理」和「磁帶管理」章節。 此外,存儲資源管理還包括通過管理技術來監控存儲資源,從而確保其滿足可用性、容量及性能需求。如需獲取更多相關信息,請參考「制訂存儲監控與管理計劃並對存儲活動進行監控」章節。 現有數據中心內的後續日常存儲管理活動包括:數據備份、還原與恢復操作;存儲資源管理活動;以及本文中所描述的其它活動。

目的與目標

存儲管理的目的和目標是憑借可用技術資源確保通過適當的存儲設備來滿足SLA所規定的業務需求。這種目標要求能夠及時確定故障,理解未來業務需求可能對存儲所產生的影響,並通過最為高效、便捷的方式來確保存儲管理功能的實現。
內容範圍
存儲管理關注於設計、實施並運行能夠滿足組織機構業務需求的適當存儲解決方案: •存儲管理制訂數據分類、存儲、還原和恢復所必需的策略與過程。 •存儲管理對存儲資源進行實時監控並預測未來的存儲資源需求。 •存儲管理實施旨在維持穩定、高效、可管理的存儲環境進而滿足業務需求的變更與調優操作。

10. 存儲管理主要是對什麼的管理

技術文章 >運維 >windows運維
操作系統的存儲管理功能實際上是管理什麼?
藏色散人藏色散人2019-12-07 14:13:50原創

操作系統的存儲管理功能實際上是管理什麼?

操作系統的存儲管理功能實際上是管理內存資源.

操作系統的五大管理功能:

(1)作業管理:包括任務、界面管理、人機交互、圖形界面、語音控制和虛擬現實等;

(2)文件管理:又稱為信息管理;

(3)存儲管理:實質是對存儲「空間」的管理,主要指對主存的管理;

(4)設備管理:實質是對硬體設備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輸入輸出設備的分配、啟動、完成和回收;

(5)進程管理:實質上是對處理機執行「時間」的管理,即如何將CPU真正合理地分配給每個任務。

五大類型操作系統各自的特點分別是:

(1) 批處理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用戶離線使用計算機。用戶提交作業之後直到獲得結果之前就不再和計算機打交道。作業提交的方式可以是直接交給計算中心的管理操作員,也可以是通過遠程通訊線路提交。提交的作業由系統外存收容成為後備作業。

b.成批處理。操作員把用戶提交的作業分批進行處理。每批中的作業將由操作系統或監督程序負責作業間自動調度執行。

c.多道程序運行。按多道程序設計的調度原則,從一批後備作業中選取多道作業調入內存並組織它們運行,成為多道批處理。

(2) 分時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交互性:首先, 用戶可以在程序動態運行情況下對其加以控制。其次,用戶上機提交作業方便。第三,分時系統還為用戶之間進行合作提供方便。

b. 多用戶同時性:多個用戶同時在自己的終端上上機,共享CPU和其他資源,充分發揮系統的效率。

c.獨立性:客觀效果上用戶彼此間感覺不到有別人也在使用該台計算機,如同自己獨占計算機一樣。

(3) 實時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實時時鍾管理(定時處理和延時處理)。

b. 連續的人-機對話,這對實時控制往往是必須的。

c.要求採取過載保護措施。例如對於短期過載,把輸入任務按一定的策略在緩沖區排隊,等待調度; 對於持續性過載,可能要拒絕某些任務的輸入; 在實時控制系統中,則及時處理某些任務,放棄某些任務或降低對某些任務的服務頻率。

d.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採取冗餘措施。雙機系統前後台工作,包括必要的保密措施等。

(4) 網路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互連的計算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