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一根鐵棒存儲一本書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一根鐵棒存儲一本書

發布時間: 2022-03-30 03:33:08

A. 把鐵杵成針改為400字的作文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但是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有一天,他的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了:「 這么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於是他乾脆不讀了,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傻傻地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 奶奶,您這是干什麼呢? 」「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 」 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 磨針?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這么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 」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 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 對呀 ! 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 」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敢偷懶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鐵杵磨成針」這個成語就是比喻只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的。這個成語也說成「只要工夫深,鐵 杵磨成針」。李白被人們稱為 「 詩仙 」 ,是個很有才華的偉大詩人,但是連這么有才華 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學習,那麼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嗎? 因此同學們,無論我們的才華、天資如何,都應該努力學習;無 論要什麼事都應該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成功呀! 加油!!
2.
從前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象耳,叫象耳山。碧綠碧綠的山腳下有一條小溪,小溪清澈見底,不停地向前流淌。水裡的魚兒五彩繽紛,它們一會兒躲在荷葉下乘涼,一會兒在大太陽底下玩了,真快活。
朗朗的讀書聲從象耳山裡傳了出來,原來這座山中有一所學堂。學堂里,有一位先生正在教書。先生有一頭烏黑發亮的長發,身穿一身黑色的長袍,正指著書本教大家齊讀。可是,有一個人卻沒有讀書。他是誰?他就是李白。小李白正用書本做掩護,小手玩弄著一塊泥巴,正玩得不亦樂乎呢!先生發現了,訓斥了李白。李白無所謂地放下書本,乾脆不學了。
李白飛奔著跑去了山下,他來到小溪邊,一會兒采野花,一會兒摘果子吃。他心想:這樣的日子真是無憂無慮呀,不上學真是太好了!
這時,李白看見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滿頭白發,一臉的皺紋,看起來和藹可親。老奶奶手裡有一根特別粗的鐵棒,她正在使勁地磨著這根鐵棒。
李白好奇地走上前去,禮貌地問:「老奶奶,您在干什麼呀?」老奶奶微微一笑,對李白說:「我的綉花針不見了,我要把這鐵棒磨成針。」李白聽啦,更是疑惑了:「這么粗的棒子磨成一根針,真是痴人說夢。」老奶奶看著李白,堅定地說:「孩子,你別看這根棒子這么粗,我只要每天堅持地磨下去,終有一天一定會成功的。」李白像被當頭棒喝一般,他心想:老奶奶這么大年紀了,還有希望能把粗粗的鐵棒磨成針呢。那麼我呢?也一定能學有所成的吧!
想到這兒,李白便趕緊向老奶奶告別,回到了學堂。從此,他每天認真聽先生講課。沒幾天,文章便越寫越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李白長大後成了一名傑出的大詩人。後來,人們就把這條小溪叫做磨針溪。

B. java 怎麼存儲一本圖書的的信息在本地文件上 (最好不用資料庫)

那你就建立一個文件存取所有圖書的信息唄,每行存一本書的信息,自己搞清楚是怎麼存的,然後讀出來就行唄,每次都在文件最後添加

C. 鐵杵磨成針的文言文翻譯

「鐵杵磨成針」文言文的翻譯如下文: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於成為文豪。

原文: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相關典故: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但是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了:「 這么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於是他乾脆不讀了,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

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傻傻地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 奶奶,您這是干什麼呢? 」「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 磨針? 」

李白更加奇怪了,「 這么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 」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 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 對呀!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 」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敢偷懶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D. 蘇秦懸梁刺股;孫康映雪讀書;李白悟理勤學;宋濂抄書苦學的故事各一個,每個100字左右!

1、孫敬懸梁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

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

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2、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3、孫康映雪讀書

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

他站在院子里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4、李白悟理勤學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但是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了:「 這么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於是他乾脆不讀了,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

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傻傻地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 「 奶奶,您這是干什麼呢? 」 「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 」 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

「 磨針?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這么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 」 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 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 對呀 ! 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 」 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敢偷懶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5、宋濂抄書苦學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

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准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

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動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E. 用C語言編程:輸入10本書的名稱、單價、作者、出版社,然後按每行一本書的信息格式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i;
float dj=0;
char mc[50],zz[10],cbs[50];
for(i=1;i<=10;i++)
{
printf("請輸入第%d本書的名稱、單價、作者、出版社:\n");
scanf("%s,%.2f,%s,%s\n",mc,dj,zz,cbs);
}
for(i=1;i<=10;i++)
{
printf("請輸出第%d本書的名稱、單價、作者、出版社:");
printf("%s,%.2f,%s,%s\n",mc,dj,zz,cbs);
}
}

F. 《鐵杵磨針》文言文的體會

一:「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起這句話,還有一個關於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被譽為「詩仙」,可是他小時候並不喜歡讀書。一天,李白正在讀書,讀著讀著他就有些不耐煩了,心想:這么厚的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看完啊?我還是先玩會兒吧!於是,李白把書一扔,就跑出去玩兒了。李白來到橋邊,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一根鐵棒,忍不住問:「老奶奶,您磨這根鐵棒做什麼啊?」「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針。」李白又問:「那什麼時候才能磨成針呀?」老奶奶說:「我每天都磨,還愁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若有所思,就回到家繼續讀書了。

是啊!生活中許多事就像這根鐵棒,只要日日夜夜去堅持,就一定能成功的。俗話說的好:往往是最後一把鑰匙打開了門。這最後一把鑰匙就是堅持。學習就更需要堅持了,大家都知道我國著名文學家陶淵明吧,他也有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

一天,一個少年問陶淵明有什麼學習妙法,陶淵明笑著說:「哪有什麼學習妙法啊,只有笨法——堅持!」少年不太懂他的意思。陶淵明拉著少年的手來到稻田邊,問:「你看!這株小苗有沒有在長啊?」少年說:「沒有。」陶淵明說:「知識就像這株小苗,是靠積累的。」他又問少年:「為什麼磨刀石會凹下去呢?」「磨的唄!」陶淵明說:「這就像讀書啊,如果天天不讀書,就會有所虧欠的。

讀完這兩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自己,我就是個不愛堅持的人,遇到一點困難就想放棄、投降,以後,我會努力改掉這個壞毛病,我相信,只要努力去拼搏,去堅持,就一定能像這根鐵棒一樣,磨成一根精美的綉花針!

二:讀了一篇《鐵杵磨成針》我讀完後,我想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到底 。 你知道嗎?李白小的時候也逃過學。他以前學習很累他就逃學。有一次他跑到小河邊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鐵杵李白說:「老奶奶你在干什麼呀。」老奶奶說:「我在把鐵杵磨成綉花針呀。」「李白不明白,就問老奶奶:『這么粗的鐵杵能磨成綉花針嗎?老奶奶說:「這要功夫深鐵杵都能磨成秀花針。」李白明白了,從此他刻苦努力成為了一個大詩人。我的感受是以後無論有什麼困難都要努力不放棄。以前老師讓我們背成語,一天背二個,我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老師讓我的同桌和很多人背的可好了我問了幾個人都說:老師那幾天不是都讓背了嗎?貴在堅持,「我聽了面紅耳赤,慚愧極了!我讀了這個文章明白了個道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到底。要不不瀉的努力。名師點評:小作者通過閱讀李白的這個故事,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引用實例加以說明。從這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當中,小作者深受啟發,認識到了做事情貴在堅持,並將自己的感想寫下來與讀者分享,真的很不錯。但是要注意句子的通順,此外,還有一些筆誤。「我在周老師家讀了一篇《鐵杵磨刀針》」中的「《鐵杵磨刀針》」改為「《鐵杵磨成針》」。「我想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地來做」改為「我想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到底」。「我在把鐵杵磨成秀花針呀」中的「秀」改為「綉」。「李白不明白問這么粗的鐵杵能磨成秀花針嗎」改為「李白不明白,就問老奶奶:『這么粗的鐵杵能磨成綉花針嗎』」。「這要功夫深鐵杵都能磨成秀花針」改為「只要功夫深,鐵杵都能磨成綉花針」。(

G. 從書本雜志上學習一個安全又有趣的學科小實驗,試著做一做,並填寫實驗報告

會跳遠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操作: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 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操作: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沒有腿,它是怎樣從上面走下來的
材料:杯子一個、蠟燭、火柴、玻璃、兩本書、水
操作:
1、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裡浸一下
2、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厘米)
3、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點燃的蠟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講解:
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著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
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紙杯旋轉燈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紙杯2個、牙簽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的底座。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穿上繩子,並用牙簽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麼現象產生。
講解: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後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創造:
你能讓蠟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注意:
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飛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沒有風吹的情況下,塑料袋為什麼會在天上飛行?
材料:塑料袋(輕便的)、吹風機1個
操作:
1. 打開塑料袋,倒置。將吹風機伸入塑料袋,並打開熱氣開關。
2. 幾秒鍾後,關閉吹風機並拿開。
3. 松開手,塑料袋會飄起來。
講解:
1. 熱氣輕,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熱能使物體飛起來,因為熱氣是上升的。當空氣受熱並且上升時,熱氣便通過「對流」向上運動。從取暖器散發的熱溫暖整個房間,也是藉助於「對流」。
創造:
你能試著製作一個簡易的熱氣球嗎?

空氣的質量
思考:你們知道嗎,空氣也是有質量的。怎樣證明空氣也有質量呢?
材料:1架天平、2隻一樣重的氣球、打氣筒
操作:
1. 把兩只氣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天平保持平衡。
2. 拿起另一隻氣球,給氣球打氣並將氣球口系緊。
3. 將打起氣的氣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沒打氣的氣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觀察天平的變化
講解:
1. 兩只氣球在打氣前,質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2. 打氣後的氣球增加了氣球內空氣的質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氣後的氣球一端。
3. 如果是帶有指針刻度的天平,就能測出空氣的質量數
創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稱一下空氣的質量嗎?

雲的形成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雲是怎麼形成的嗎?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錐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塊、玻璃瓶(帶可旋轉蓋)
操作:
1 在瓶子蓋上戳個洞,在洞中插入吸管,並用橡皮泥將吸管周圍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搖晃均勻,然後把水倒出來。
3 靠近瓶口,點燃一根火柴。
4 吹滅火柴,把冒煙的火柴扔進瓶子中,讓煙進入瓶子。
5 迅速擰緊瓶蓋,通過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氣。
6 停止吹氣,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氣留在瓶中。
7 松開吸管,當空氣沖出瓶子時,瓶子中就產生了雲。
講解:
1、往瓶子中吹氣,增加壓力。
2、松開吸管後氣壓下降,空氣變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氣附著在煙中的塵粒上,凝結成極小的水滴,許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雲。
創造:你能用其它方法製作雲嗎?
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燒手

光與彩虹
思考:你用什麼辦法能製作出與空中彩虹顏色一樣的彩虹?
材料:清水1盆、平面鏡1個
操作:
把鏡子斜插入水盆中,鏡面對這陽光,在水盆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
講解:
將鏡子插入水中時,在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創造:
小朋友,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製造出美麗的彩虹?

紐扣的出現與消失
思考:小朋友,當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時,看到的是筷子「折斷」的樣子,這是什麼原因呢?
材料:紐扣1枚、水少許、淺底盤1個、玻璃杯1個
流程:
1、將紐扣放在盤中。
2、杯子杯口朝上,壓在紐扣上。
3、往杯內倒入清水。
4、注入水後的杯子看不清紐扣。
5、加些水到盤子中,可以看得見紐扣。
說明:
1、當杯子漸漸注入水時,由於光線折射,紐扣的影像會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盤子中,改變光的折射角度,紐扣影像會重新出現。
延伸:
光由空氣進入水中,或由空氣進入玻璃中,就會產生一些折射的現象,那麼,就請你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

認識浮力
思考:當我們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樣漂浮著,我們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撐我們。但你可知道怎樣測量浮力嗎?
材料:1個彈簧秤、1把鎖、1個裝水的玻璃杯
操作:
1. 先把鎖掛在彈簧秤下,記錄彈簧秤的刻度。
2. 然後將彈簧秤掛的鎖放入水中,記錄此時彈簧秤的刻度。
3. 比較兩次記錄下的刻度,思考為什麼會不同。
講解:
1. 鎖浸在水中,會受到水對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2. 兩次記錄的差值就是水對小銅鎖的浮力。
創造:
用彈簧秤再稱別的物體(比如小木塊,橡皮頭等),觀察不同的物體的浮力大小。

冰塊融化後會怎樣
思考:在一個杯子中放一個冰塊,然後倒滿水。當冰融化後,杯內的水會溢出來嗎?
材料: 1塊冰塊、2個杯子、水
操作:
1.在托盤上放置一個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塊冰。
2.往杯中倒滿水,使冰塊的一大部分會高出水面。
3.等待冰塊融化。觀察融化後,水會不會溢出 杯子。
講解:
水結冰時體積會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質量變輕,自然會浮在水面上。當冰塊融化時,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體積,因此,水不會溢出。
其實冰塊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個冰塊的水的體積。

自動旋轉的奧秘
思考:裝滿水的紙盒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空的牛奶紙盒、釘子、60厘米長的繩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釘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個孔
2、一個孔在紙盒頂部的中間,另外四個孔在紙盒四個側面的左下角
3、將一根大約60厘米長的繩子系在頂部的孔上
4、將紙盒放在盤子上,打開紙盒口,快速地將紙盒灌滿水
5、用手提起紙盒頂部的繩子,紙盒順時針旋轉
講解:水流產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紙盒的四個角均受到這個推力。由於這個力作用在每個側面的左下角,所以紙盒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創造:
1、如果在每個側面的中心扎孔,紙盒會怎樣旋轉
2、如果孔位於每個側面的右下角的話,紙盒將向哪個方向旋轉

小船與船漿
思考:看過劃船嗎?親自動手劃過船?知道船在水上為什麼會向前移動嗎?
材料:剪刀1把、紙板1塊、橡皮筋1條、臉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長約12厘米×8厘米的硬紙板
2. 一端剪成尖形為船頭,另一端中央剪下約5厘米的缺口為船尾
3. 剪一塊約3厘米×5厘米的紙板坐船漿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處,並將船漿綁好
5. 將紙板槳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動
6. 若把紙板槳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後移動
說明:
1、橡皮筋扭轉的方向不同,船行駛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紙船運動的力量,是來自橡皮筋扭轉的能量。
延伸:
仔細觀察劃船的動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麼關系呢?

水的壓力
思考:你們知道水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嗎?
材料:1個裝牛奶的矩形豎直紙盒、1卷膠帶、1個釘子、水若干、平盤
操作:
1. 放好牛奶盒,用釘子在任意一個側面戳三個孔。三個孔的位置分別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2. 用膠帶把三個孔封住。
3. 將紙盒中加滿水。
4. 將平盤放在有孔的側面的下方,將膠布撕開。觀察三個孔的噴水有什麼不同。
講解:
1. 實驗發現,從底部流出的水噴射得最遠,其次是中部的水,噴得最近的是從頂部噴出的水。
2. 水的壓力由深度決定,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潛,壓力就越小。
創造:
如果你會游泳,你可以在水中感受水的壓力。使頭位於水深不同的位置,你會感受到耳朵受到的壓力是不同的。

帕斯卡桶裂
思考:塑料瓶側壁劃上幾條刀痕後再裝滿水,水為什麼水不會從刀痕處流出來?
材料:塑料瓶一個、刀子一把、橡皮筋一根、漏斗一個、吸管、橡皮泥
操作:
1、拿一塑料瓶,在其側壁用刀子平行於側壁劃幾條刀痕(要將側壁劃透),再用橡皮筋將這個塑料瓶在刀痕處攔腰箍緊.在塑料瓶蓋上穿入一段吸管,用橡皮泥密封.
2、取一漏斗與吸管相接
3、手持漏斗與瓶口相對齊,然後往漏斗內注水,使塑料瓶和漏斗裝滿水為止,此時塑料瓶的刀痕處不出水.將漏斗舉高,就可見刀痕處有水流出來.
講解:一個容器里的液體,對容器底部(或側壁)產生的壓力,可以遠大於液體自身的重量
注意:使用刀子危險請家長幫助

筆帽潛水員
思考:潛水艇為什麼能潛入水下,又能回到水面呢?我們來做一個「潛水員」的玩具吧!
材料:塑料筆帽1個、橡皮泥1塊、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 將橡皮泥粘到筆帽底部。(筆帽一定不要有洞)
2 在水瓶中完全灌滿水,把筆帽放進瓶子,擰緊瓶蓋。
3 用力擠壓瓶子,觀察筆帽沉下瓶底。
4 松開手,筆帽又回到瓶子頂部。
講解:
1 筆帽里的空氣使它漂浮。
2 水壓進筆帽,筆帽很重並下沉。
3 水流出筆帽,筆帽變輕並上升。
創造:你能製作一個不同的潛水玩具嗎?

沖不走的乒乓球
思考:為什麼水不能把乒乓球沖走?
材料:乒乓球一個、臉盆一個
操作:
1、拿一個大洗臉盆,放在自來水龍頭底下,打開水龍頭,先放進半盆水
2、然後取一個乒乓球放在水流落點處,只見乒乓球被牢牢「禁閉」在水流里,好像被吸住了,無論你把水開得多大,都不會把它「趕出來」。
講解:貼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大,壓強小;外層的水流速小,壓強大,而且四周的壓力基本相等,所以它只能在水裡不斷翻滾,卻永遠無法逃脫,除非關閉水龍頭。
創造:將乒乓球換成其它材料製成的球,會有什麼現象出現

水中懸蛋
思考:想一想能用什麼辦法使雞蛋在水中不漂起又不沉下,而是懸浮在水中?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食鹽、藍墨水、筷子、雞蛋
操作:
1. 在玻璃杯里放三分之一的水、加上食鹽,直至不能溶化為止。
2. 再用一隻杯子盛滿清水,滴入一兩滴藍墨水,把水染藍。
3. 取一根筷子,沿著筷子,小心地把杯中的藍色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
4. 玻璃杯里下部為無色的濃鹽水,上部是藍色的淡水。
5. 動作輕而慢地把一隻雞蛋放入水裡,它沉入藍水,卻浮在無色的鹽水上,懸停在兩層水的分界處。
講解:
生雞蛋的相對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會下沉。鹽水的相對密度比雞蛋大,雞蛋就會上升。
創造:
你能換其它溶液來做這個實驗嗎?

火山爆發
思考:你知道嗎?一種水會飄在另一種水的上邊,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水下的「火山」噴發,來觀察這個現象吧
材料:玻璃缸或盆1個,冷熱水若干、墨水少量、帶蓋的小瓶1個
操作:
1 在玻璃缸中倒入3/4的冷水。
2 把小瓶中裝滿熱水,加入幾滴墨水,擰緊瓶蓋,並搖晃均勻。
3 把小瓶放在缸底並擰開蓋子。
4 觀察墨水噴向水面:熱的染色水在冷水的上面形成了一層。
5 冷卻後觀察,染色水就會與冷水混合。
講解:
1、 瓶子里的熱水比較輕
2、 熱水的密度小於冷水
水球的泳姿
思考:水球在冷水裡和熱水裡的沉浮一樣嗎?
材料:透明玻璃杯2個、小氣球1個、冷水、熱水各半杯
操作:
1、 將小氣球灌上水,在氣球口上用細繩系緊
2、 把水球放在冷水杯子里,水球浮在冷水裡
3、 把水球放在熱水杯子里,水球沉在水底
講解:冷水和熱水的密度不同,冷水的相對密度比熱水的密度大,所以水球在熱水中會下沉,在冷水裡會浮起來
創造:冷水和熱水的密度有大小之別,你能用其他試驗來證明它嗎?

燒不壞的手絹
思考:燃燒後的手絹為什麼沒被燒壞
材料:手絹、玻璃杯、鐵絲、酒精、火柴、水
操作:
1、將兩份酒精和一份水兌在一起,將手絹放到兌了水的酒精里浸濕
2、將手絹從杯子里取出,稍微擰一下水,然後將手絹掛在鐵絲上
3、用火柴將手絹點燃,燃燒後的手絹完好無損
講解:
1、玻璃杯里盛著兩份酒精和一份水,酒精的燃點很低,手絹很快地燃燒了
2、酒精很容易從手絹中揮發出來燒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絹上,保護著手絹。
3、在酒精燃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水變成蒸氣揮發了,這些揮發的水汽帶走了花布上的一部分熱量,從而降低了手絹的溫度,手絹不會被燒著。

燒不斷的棉線
思考:為什麼棉線燒不斷?
材料:棉線一根、清水一杯、食鹽、筷子、火柴
操作:
1、在一杯清水中不斷加入食鹽,並用筷子不停地攪拌,直到食鹽不再溶解為止。
2、將一根棉線放入配製好的濃鹽水裡浸泡一下,拿出來放在桌上晾乾。
3、將晾乾後的棉線用手提起,點燃一根火柴去燒棉線。
4、棉線從下端一直燃燒到上端,但燒過後的線灰仍象一根線一樣沒有被燒斷。
講解:鹽是不能燃燒的,浸過濃鹽水的棉線在燃燒時,裡面的棉線已被燒盡了,可是包在棉線外面的一層鹽殼卻保留了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燒不斷的棉線。

糖的燃燒
思考:小朋友,糖可以燃燒嗎?什麼條件下糖才可以燃燒?
材料:糖1—2塊、火柴1盒、煙灰少許、盤子1個
操作:
1 將方糖放在盤子上,用火柴點燃,觀察糖是否燃燒
2 在糖上放煙灰少許用火柴點燃,觀察糖是否燃燒
講解:
1 糖直接遇到火,是不容易燃燒的。
2 糖上放少許煙灰,利用煙灰燃燒溫度較高,達到燃點,糖就可以燃燒起來。
創造:知道用什麼方法使燃燒的火苗熄滅?試著製造個滅火器。

水制放大鏡
思考:水也能當放大鏡,你知道嗎?
材料:水、保鮮膜、大碗1個、彩色珠子
操作:
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鮮膜封住碗。
2. 用手輕輕把碗口上面的保鮮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鮮膜成倒錐形。
3. 將水倒在保鮮膜上, 通過水看碗中的物體,觀察彩色珠子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講解:碗里的物品看起來大了不少,這是因為保鮮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鏡,而通過凸透鏡看到的物體往往會大於原有形態。

變色的碘
思考:碘酒的顏色遇到燃燒的火柴時,會有變化嗎?
材料:帶蓋的玻璃瓶1個、碘酒1瓶、火柴1盒、水少許
步驟:
1 玻璃瓶中倒入30毫升左右的水。
2 在水中加入二、三滴的碘酒,觀察顏色。
3 同時使用2—3根火柴,點燃後立即放入瓶中燃燒,並用瓶蓋蓋住瓶口。
4 搖晃瓶子,觀察顏色的變化。
講解:
1、液的顏色是棕色的。
2、火柴的煙霧可以使碘變成無色的碘離子,所以瓶子中的碘酒溶液會變成無色透明的水溶液
創造:火柴中含有一些易燃物質,當你點燃火柴時,除了火光,是否聞到異味呢?會帶來什麼樣的污染呢?

湯匙變磁鐵
思考:你知道金屬湯勺為什麼變成了磁鐵?
材料:金屬湯匙、磁鐵、鐵釘、曲別針
操作:
1、用金屬湯勺去吸鐵釘、曲別針
2、准備一支金屬湯匙,手裡拿一塊磁鐵慢慢地在湯匙上來回摩擦。
3、湯勺將鐵釘、曲別針吸起來了
4、將湯匙在桌子上一敲,湯匙的磁力又消失了
講解:
構成湯匙的金屬物質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個的小磁鐵,但由於它們的磁場方向不同,作用被相互抵消,整個湯匙也就沒有了磁性。而如果用一塊真正磁鐵的磁力將湯匙內部的小磁鐵的磁場強行排列成同一方向,湯匙就會表現出磁力。將湯匙在桌子上一敲,其內部小磁鐵的排列又被破壞掉,湯匙的磁力也就消失了。
創造:你還能把什麼物品磁化,用來磁化的物品應該是什麼物質製作的?

會自動倒下的一摞硬幣
思考:橫放在桌上的一疊硬幣為什麼會自動倒下呢?
材料:十枚硬幣、磁鐵
操作:
1. 將十枚硬幣疊成整齊的圓柱形橫放在桌面上
2. 拿磁鐵在硬幣的上方2—3厘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這疊橫放的硬幣
3. 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自動倒下
講解:
由於這疊硬幣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使其中每枚硬幣的上端都分別磁化,由於同性相斥,加上硬幣之間緊貼在一起,在磁性斥力作用下,這疊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就會自動倒下
創造:
你能用磁鐵作一些其它此行小實驗嗎?

大力士——紙
思考:你能想像一張紙能夠舉起一本書嗎?你知道怎樣才能做到嗎?
材料:紙、膠帶、1本書
操作:
1. 把紙放在兩本並排分開放的書上,使紙的中間部分懸空。把一本書放在紙的懸空處。
2. 把紙捲成一個紙卷,用膠帶粘好紙的邊緣處。
3. 把紙卷立起來,並在上面放一本書。
4. 思考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
講解:
1. 一張紙能承受多大的壓力,主要取決於紙張受力時的彎矩。彎矩即紙張的受力點和受反作用力的點之間的距離。彎矩越大,紙張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2. 直接把重物放在紙上,則紙的受力點和受反作用力點幾乎在同一位置上。因此彎矩小,所承受的力就小。
3. 把重物放在豎直的紙卷上,紙的彎矩較大,因此承受的力較多。
創造:
想一想,把紙還可以折成哪些形狀,以便承擔壓力。

不同的承載量
思考:為什麼卡紙變形後,它的承載量會不同
材料:紙卡1張(30×20cm)、相同高的紙盒兩個、硬幣若干枚
操作:
1、 一張卡紙懸空平放在相同高度的紙盒上,紙上只能放兩枚硬幣。
2、 把紙卡折成波浪形狀,架在相同高的紙盒上,波浪形狀的卡紙上能放多枚硬幣。
講解:
波浪的卡紙比平整的卡紙承載的硬幣個數多。
創造:
怎樣變化卡紙,使卡紙上放的硬幣更多?

神奇墨水
思考:空無一字的白紙,只要用火烤一下,字形圖案就會顯現出來,你會製作這種隱形墨水嗎?
材料:毛筆1支、打火機1個、糖水1杯、白紙1張
操作:
1. 用毛筆蘸糖水在紙上寫字或畫圖
2. 晾乾後,看字形、圖案如何
3. 用打火機稍為烤一烤,觀察有什麼變化
講解:
1. 干後,字形、圖案會消失。
2. 火烤之後,字形、圖案會因糖分脫水,而呈現淺褐色。
創造:試試除了糖水,還有哪些液體可以做隱形墨水。

蛋殼的堅固與脆弱
思考:你認為蛋殼是堅固的還是脆弱的,它在什麼時候容易破碎,什麼時候不容易破碎?
材料:杯子(與半個蛋殼直徑大小相同杯口的杯子)、半個蛋殼2個、細鐵棒一根
操作:
1、蛋殼開口向下扣在杯子口上
2、拿一根細鐵棒離蛋殼10多厘米的高度豎直向下自由落到蛋殼上,蛋殼沒被砸破
3、蛋殼開口向上放在杯子口上
4、拿一根細鐵棒離蛋殼10多厘米的高度豎直向下自由落到蛋殼上,蛋殼被砸破
講解:
1、鐵棒創擊蛋殼凹處,力量都由創擊點承受,容易創破。鐵棒創擊蛋殼凸處,力量分散,不容易創破。
2、一樣的材質,一樣的創擊力量,角度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樣

空中跳動的乒乓球
思考:吹風機朝上方,對著乒乓球吹風,你認為乒乓球會被吹走嗎?
材料:乒乓球1個、吹風機1把
流程:
1、用一隻手握住吹風機,另一隻手將球放在吹風機的上方。
2、開動冷風或熱風吹動乒乓球。
說明:
1、吹風機朝上對著乒乓球吹,由於力的平衡作用,乒乓球不會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動。
2、冷風或熱風吹動乒乓球,效果都是一樣的。
延伸:
如果換成水流,代替氣流,乒乓球會怎樣呢?

誰的力量大
思考:燕尾夾和鎖頭哪一個重呢?兩者之間栓一條線繩轉轉看,誰的「力量」大呢?
材料:線繩1根、圓珠筆桿1支、金屬小扳手(比夾子重的金屬物品)1個、夾子1個
操作:
1、在圓珠筆桿中,穿一條約五十厘米長的線繩,線的一端拴上一個夾子,另一端則繫上一個比夾子重的金屬小扳手。
2、雙手手心相對夾住垂直的筆桿,金屬小扳手一端在下。
3、緩緩搓動筆桿,讓夾子作圓周運動,漸漸加速旋轉,看看有什麼現象。
講解:
1、小扳手是比夾子來的重。
2、當轉速加快時,會產生更大的離心力,而把金屬小扳手往上提升。
創造:
物體除了輕重差別外,若加上不同的速度,就會產生不同的動量。比一比看,你走路時和騎車時,雨點打在臉上,又什麼不同的感覺。

再現指紋
思考:用手指肚在紙上用力按一下,看一看紙上什麼痕跡也沒有留下,怎樣才能看見你留下的指紋?
材料:碘酒、剪好的易拉罐小盒、蠟燭、白紙、火柴
操作:
1、在白紙上印上指紋。
2、看一看白紙上並沒有指紋的印跡。
3、用少量碘酒放進鐵盒裡。
4、點燃蠟燭,使碘酒在蠟燭上方加熱(一直加熱到碘酒變干,有紫紅色蒸氣放出時),將印有指紋一面的白紙對著蒸氣。
5、過一會兒,紙上就顯現出淺色的指紋。
講解:
1、紙上為什麼會顯出指紋來呢?原來,人的皮膚表面總有些油脂,對皮膚起保護作用,皮膚表面的指紋是凸凹不平的,低的地方油脂多一些,高的地方油脂就少些,手指肚按到紙上,油脂就被紙吸收,油脂在紙上分布也同樣是不均勻的,但和指紋上油脂分布情況相同。
2、碘酒受熱時會變成氣體,氣體受冷時又會直接變成固體,它在油脂里極易溶解,於是紙上就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指紋。

燭火熄滅了
思考:蠟燭除了用口吹熄外,還可以用什麼其他的方法呢?
材料:蠟燭1支、小蘇打若干、食用醋少許、火柴1盒、碗1個
流程:
1 將點燃的蠟燭在碗的中央滴上幾滴蠟油,將蠟燭固定在碗中
2 將蘇打粉放在蠟燭的四周,倒一些食用醋於碗中
3 蠟燭熄滅了
說明:
1、食用醋加上小蘇打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2、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後,燭火會熄滅。
延伸:
想一想,燭火熄滅要有什麼條件?你知道還有哪幾種是熄滅蠟燭的方法嗎?

空中點燭
思考:火柴在蠟燭的上空點燃,蠟燭為什麼會燃燒呢?
材料:蠟燭、火柴
操作:
1、點燃一支蠟燭
2、燃燒一會兒的蠟燭頂端燒成了杯狀
2、將點燃的蠟燭吹滅
3、吹滅後的蠟燭冒出了青煙
4、用火柴點燃剛剛熄滅的蠟燭冒出的青煙時,蠟燭會立刻復燃
講解:
點著蠟燭後,可看到蠟燭頂端的蠟慢慢熔化,頂端明顯地燒成了杯狀,在「杯」中盛著熔成液狀的燭油。然後,燭油沿著燭芯爬升上去,在燭芯上端達到燃點而燒起來,在燃燒產生的熱量的作用下,燭油會汽化成「青煙」。顯然,「青煙」就是蠟的氣體狀態。
創造:你知道水的氣體狀態是什麼?你能用什麼辦法製造水蒸氣?

H. 急尋<鐵杵磨成針><老當益壯><一鳴驚人>成語故事的教案,誰來幫我找找,傳給我,十分感謝!

<鐵杵磨成針>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但是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了:「 這么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於是他乾脆不讀了,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傻傻地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

「 奶奶,您這是干什麼呢? 」 RodToNeedle300.jpg (32406 bytes)

「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 」 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

「 磨針?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這么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 」

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 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 對呀 ! 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 」

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敢偷懶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鐵杵磨成針」這個成語就是比喻只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的。這個成語也說成「只要工夫深,鐵 杵磨成針」。

李白被人們稱為 「 詩仙 」 ,是個很有才華的偉大詩人,但是連這么有才華 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學習,那麼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嗎? 因此同學們,無論我們的才華、天資如何,都應該努力學習;無 論要什麼事都應該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成功呀! 加油!!

<老當益壯>
馬援東漢光武帝時人,十二歲便失去了父親,少懷大略,想要以後報效國家,兄長們也對他存很高的期望。 大哥馬要馬援朗讀《詩經》,但是馬援對這種書籍滑興趣,一心只想到邊境放牧。大哥馬要馬援朗讀《詩經》,但是馬援對這種書籍滑興趣,一心只想到邊境放牧。 馬認為弟弟將來必有一番固作為,也就答允了他的請求。馬認為弟弟將來必有一番固作為,也就答允了他的請求。 不久, 馬就去世了。不久,馬就去世了。 為了擔起家庭生計, 協助新寡的嫂嫂, 馬援只有打消了到北地放牧的念頭。為了擔起家庭生計,協助新寡的嫂嫂,馬援只有打消了到北地放牧的念頭。 後來,馬援出任地方官吏。後來,馬援出任地方官吏。 有次,奉命押送囚犯,途中因聽了囚犯悲慘身世的告白,一時大動惻隱之心, 放走了囚犯, 使他免於受刑。有次,奉命押送囚犯,途中因聽了囚犯悲慘身世的告白,一時大動惻隱之心,放走了囚犯,使他免於受刑。 因私縱囚犯, 馬援不敢回家,便逃往北地, 隱姓埋名藏躲起來。因私縱囚犯,馬援不敢回家,便逃往北地,隱姓埋名藏躲起來。 後遇大赦乃得在當地安居, 開始手完成他的心願, 從事畜牧工作。後遇大赦乃得在當地安居,開始手完成他的心願,從事畜牧工作。 因馬援的先人曾因此地當過官, 朋友很多, 大夥公推他為領導人物。因馬援的先人曾因此地當過官,朋友很多,大夥公推他為領導人物。 馬援除從事畜牧外, 亦兼及農業耕作。馬援除從事畜牧外,亦兼及農業耕作。 從此,日積月累, 馬援終成為擁有數千頭牛羊和數萬石穀物的大富翁。從此,日積月累,馬援終成為擁有數千頭牛羊和數萬石穀物的大富翁。 馬援常對友人說:「 大丈夫身處困難之時, 就應具有堅強意志, 老當益壯。」 同時又強調:「 有財富而不廣施於人, 只不過是個一毛不拔的守財奴而已!」 馬援果真言出必行, 將他的財物分散給他的親戚朋友,而自己過�8�6粗茶淡飯的簡朴日子, 並仍辛勤地工作。馬援常對友人說:「大丈夫身處困難之時,就應具有堅強意志,老當益壯。」同時又強調:「有財富而不廣施於人,只不過是個一毛不拔的守財奴而已!」馬援果真言出必行,將他的財物分散給他的親戚朋友,而自己過�8�6粗茶淡飯的簡朴日子,並仍辛勤地工作。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的威王沈迷酒色,不理朝政,縱容貪官污吏,再加上列強不斷入侵齊國,眼看這大好的漁鹽之鄉就要斷送在威王的手裡了。可是他不但不聽大臣的勸諫,反而重罰勸諫的大臣,弄得人心惶惶、怨聲四起。

這時,有個叫淳於髠的人,很懂得利用幽默的隱語來勸導國王,便對威王說:「我有一個很奇妙的謎語,請大王猜猜看。」威王很有興趣的說:「好,快報上來。」

淳於髠就說:「齊王宮殿里有一隻大鳥,蹲伏在那裡已經三年了,也不掁翅,也不鳴叫,大王猜這是什麼鳥?」

威王相當聰明,知道於髠所說的大鳥就是他,他吃喝玩樂,荒癈政事,正和那隻大鳥一樣不飛也不叫不想有所作為。威王沉思了一會兒,內心覺得十分漸愧,便對淳於髠說:「你說的這只大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你等著瞧吧!」

於是他一改前非,賞善罰惡,整頓政治,增強兵力,抵抗外侮,不久便實現了他『一鳴驚人』的抱負,各國諸侯都驚訝不已。

I. 誰有小學數學十二冊書的計算題

1. 3/7 × 49/9 - 4/3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 3/7 × 5/9
7. 5/2 -( 3/2 + 4/5 )
8. 7/8 + ( 1/8 + 1/9 )
9. 9 × 5/6 + 5/6
10. 3/4 × 8/9 - 1/3
11. 7 × 5/49 + 3/14
12. 6 ×( 1/2 + 2/3 )
13. 8 × 4/5 + 8 × 11/5
14. 31 × 5/6 – 5/6
15. 9/7 - ( 2/7 – 10/21 )
16. 5/9 × 18 – 14 × 2/7
17. 4/5 × 25/16 + 2/3 × 3/4
18. 14 × 8/7 – 5/6 × 12/15
19. 17/32 – 3/4 × 9/24
20. 3 × 2/9 + 1/3
21. 5/7 × 3/25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5. 5/3 × 11/5 + 4/3
26. 45 × 2/3 + 1/3 × 15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21/16 + 1/2
30. 101 × 1/5 – 1/5 × 21
31.[-|98|+76+(-87)]*23[56+(-75)-(7)]-(8+4+3)
32.5+21*8/2-6-59
33.68/21-8-11*8+61
34.-2/9-7/9-56
35.4.6-(-3/4+1.6-4-3/4)
36.1/2+3+5/6-7/12
37.[2/3-4-1/4*(-0.4)]/1/3+2
38.22+(-4)+(-2)+4*3
39.-2*8-8*1/2+8/1/8
40.(2/3+1/2)/(-1/12)*(-12)
41.(-28)/(-6+4)+(-1)
42.2/(-2)+0/7-(-8)*(-2)
43.(1/4-5/6+1/3+2/3)/1/2
44.18-6/(-3)*(-2)
45.(5+3/8*8/30/(-2)-3
46.(-84)/2*(-3)/(-6)
47.1/2*(-4/15)/2/3
48.-3x+2y-5x-7y
49.2/3÷1/2-1/4×2/5
50. 2-6/13÷9/26-2/3
51.2/9+1/2÷4/5+3/8
52.10÷5/9+1/6×4
53.1/2×2/5+9/10÷9/20
54.5/9×3/10+2/7÷2/5
55.1/2+1/4×4/5-1/8
56.3/4×5/7×4/3-1/2
57.23-8/9×1/27÷1/27
58.8×5/6+2/5÷4
59.1/2+3/4×5/12×4/5
60.8/9×3/4-3/8÷3/4
61.5/8÷5/4+3/23÷9/11
62.3/7 × 49/9 - 4/3
63.8/9 × 15/36 + 1/27
64.12× 5/6 – 2/9 ×3
65.8× 5/4 + 1/4
66.6÷ 3/8 – 3/8 ÷6
67.4/7 × 5/9 + 3/7 × 5/9
68.5/2 -( 3/2 + 4/5 )
69.7/8 + ( 1/8 + 1/9 )
70.9 × 5/6 + 5/6
74.8 × 4/5 + 8 × 11/5
76.9/7 - ( 2/7 – 10/21 )
77.5/9 × 18 – 14 × 2/7
78.4/5 × 25/16 + 2/3 × 3/4
79.14 × 8/7 – 5/6 × 12/15
80.17/32 – 3/4 × 9/24
81.3 × 2/9 + 1/3
82.5/7 × 3/25 + 3/7
83.3/14 ×× 2/3 + 1/6
84.1/5 × 2/3 + 5/6
85.9/22 + 1/11 ÷ 1/2
86.5/3 × 11/5 + 4/3
87.45 × 2/3 + 1/3 × 15
88.7/19 + 12/19 × 5/6
89.1/4 + 3/4 ÷ 2/3
90.8/7 × 21/16 + 1/2
91.101 × 1/5 – 1/5 × 21
92.4.38 ÷ (36.94 + 34.3×0.2)
93.[(5.84 - 3.9 ) ÷0.4 + 0.15] ×0.92
94.[7.6 - 5 ×(0.3 + 0.9)]÷10
95.1.8×(1.4 - 0.26 ÷2)
96.0.27 ×99 + 0.27
97. 8 -0.8 ÷5 + 0.24 ×9
98. 0.25×1.25×40×8
99.(0.25 + 2.5 + 25)×0.4
100.8.4 + 7.66 + 2.34 +1.6
1.4m2 5 dm2=( )m2。
2.2h45min=( )h。(填分數)

5.圓的周長約是同圓直徑的( )倍。

7.一個數增加20%以後是360,這個數是( )。
8.一項工程,甲隊10天做完,乙隊12天做完,甲隊的工效是乙隊的( )%。
9.把一個圓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長是6.28cm,圓的面積是( )cm2。
二、判斷題(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如果兩個圓的周長相等,那麼這兩個圓的面積也相等。
( )
2.新培育的某種種子的發芽率是120%。 ( )

( )
4.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 )內。)

[ ]

2.求7m比4m多百分之幾,正確列式是 [ ]
A.(7-4)÷7
B.(7-4)÷4
C.1-4÷7
D.7÷4-1

[ ]
A.意義和計算結果都相同
B.意義相同,計算結果不同
C.意義不同,計算結果相同
D.意義和計算結果都不相同

錯的。 [ ]
A.男生比女生少20%
B.女生是男生的125%
C.女生比男生多20%

四、計算下列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五、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六、列式計算下面各題

七、應用題

2.某養豬場,今年養豬400頭,比去年多養25%,去年養豬多少頭?(列方程解答)
3.王老師把250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年利率為4.27%,一年後可取回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剩3.2km沒修,這條路全長多少千米?
5.單獨做一項工程,甲需要10h,乙需要15h,如果甲乙合作,多

6.62.8cm的細鐵絲在一根圓鐵棒上剛好繞10圈,這根圓鐵棒橫截面的半徑是多少厘米?
7.小華讀一本書,計劃10天讀完,實際每天比計劃多讀3頁,結果提前2天讀完,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這個 有一點掉了

J. 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是誰說的

我只知道是一個典故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但是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了:「 這么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於是他乾脆不讀了,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傻傻地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

「 奶奶,您這是干什麼呢? 」

「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 」 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

「 磨針?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這么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 」

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 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 對呀 ! 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 」

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敢偷懶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鐵杵磨成針」這個成語就是比喻只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的。這個成語也說成「只要工夫深,鐵 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