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通綜合保稅區的區域特色
南通綜保區位於上海一小時都市圈內,其中A區位於南通開發區核心區,B區位於開發區東南角,緊鄰蘇通大橋。
機場
距南通興東機場20公里(車程約30分鍾)
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96公里(車程約1小時)
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50公里(車程約1.5小時)
港口
距南通港5公里(其中B區緊鄰南通港通海港區)
距上海吳淞港140公里
距上海洋山港180公里
鐵路
距離南通火車站約15公里(車程約20分鍾,距離在建中的滬通城際鐵路南通西站約25公里) (一)稅收優惠政策
1、基建物資及進口設備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1)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免稅;
(2)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免稅;
(3)區內企業和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免稅。區內企業從國外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免稅。
2、進口貨物入區保稅。
3、境內(境內區外,下同)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實行出口退稅。
4、區內貨物進入境內銷售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貨物實際狀態征稅。
5、區內企業之間貨物交易免徵增值稅、消費稅。
6、區內企業生產出口貨物耗用的水、電、氣,准予退還所含的增值稅。
(二)貿易管制政策
除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外,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件管理。
(三)保稅監管政策
1、區內保稅存儲貨物不設存儲期限。
2、區內加工企業不實行銀行保證金台賬管理,不受《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的限制。
3、區內企業之間貨物可以自由流轉。
(四)外匯政策
按照《保稅監管區域外匯管理辦法》, 登記便捷,區內企業在貨物貿易項下可實現跨境、跨區人民幣自由結算。
(五)檢驗檢疫政策
1、區內企業出口加工所需原材料、自用的辦公和生活消費用品,免予實施品質檢驗及強制性認證。
2、對境內入區的貨物,不需要辦理海關通關手續的,免於檢驗檢疫。
(六)其它優惠政策(一事一議)
人才激勵政策
產業扶持政策
鼓勵外貿增長政策
重大項目扶持政策 根據《國務院關於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的通知》(國發[2014]65號)文件,積極落實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和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措施。
海關
實行「兩單一審」,區內自行運輸,分批進出、集中申報,智能化卡口驗放,統一備案清單,簡化無紙通關隨附單證,先進區、後報關,保稅展示交易,期貨保稅交割,融資租賃,境內外維修,集中匯總納稅
檢驗檢疫
分線監督管理,進口貨物預檢驗,檢驗檢疫通關無紙化,全球維修產業檢驗檢疫監管,中轉貨物產地來源證管理,第三方檢驗結果採信,出入境生物材料製品風險管理,動植物及其產品檢疫審批負面清單管理 南通綜合保稅區發展有限公司
南通綜合保稅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南通綜保區的開發建設、保障服務、項目經營和資產管理。
南通綜合保稅區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南通綜合保稅區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服務運營商,擁有11865平方米的現代化保稅倉庫,其中包括冷庫、恆溫庫(5-18度)各一座,庫容各1500立方米,可為國內外客戶提供貨物儲存、整理、分撥等服務,同時公司通過開展進出口貿易、物流金融、國際貨運代理、檢驗檢疫代理等業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南通綜合保稅區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南通綜合保稅區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外運集團的合資公司,主要負責綜保區B區海關監管平台的運營。提供普通道路貨物運輸,國際貨運代理及代辦報關、報檢業務,貨物倉儲、裝卸,貨物整理及包裝,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進出口等綜合服務。
南通綜合保稅區進口商品直營中心有限公司
主要是依託綜保區保稅功能和海關、檢驗檢疫特殊監管政策,著力開展「前店後庫」模式的進口商品展示與銷售,並為入駐平台的進口商提供服務。
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
主要負責通海港區的開發建設及運營,整個港區岸線長約2.5公里,可建8個集裝箱泊位,首期3個泊位即將開工建設。
⑵ 綜保區內企業將貨物存儲區內倉儲企業怎麼備案
摘要 你好,非常開心為你提供這樣咨詢。
⑶ 保稅區為什麼說「封關運行」,「封關」是什麼意思
封關是指未辦結海關手續的貨物,即貨物尚處於海關監管之下的,從一個關區運往另一個關區辦理海關手續時,須使用經海關登記備案的監管運輸工具,並由起運地海關施封,由目的地海關開啟封志。
在保稅區或保稅港區境內的貨物享受保稅的優惠政策,保稅區建立之初各種設施或功能應該還不完善,等保稅區建設完畢之後,封關就是可以使保稅區正常行使各種優惠待遇或功能了,可以進行正常保稅區進行的正常工作了。
(3)綜保區內存儲貨物期限是擴展閱讀
綜合保稅區是設立在內陸地區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行封閉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9月份印發了《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要求,現有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跨境工業區、保稅港區及符合條件的保稅區將逐步整合為綜合保稅區;新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統一命名為綜合保稅區。
逐步統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信息化管理系統,統一監管模式。同時,結合實施《推進「三個1億人」城鎮化實施方案》,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符合條件的大中城市設立綜合保稅區。
⑷ 自由貿易區和保稅區有什麼區別
廣義的自由貿易區,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或單獨關稅區組成的區內取消關稅和其他非關稅限制,區外實行保護貿易的特殊經濟區域或經濟集團。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簡稱NAFTA,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美洲自由貿易區(簡稱FTAA,包括美洲34國)、中歐自由貿易區(簡稱CEFTA,包括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東盟自由貿易區(簡稱AFTA,包括東盟十國)、歐盟與墨西哥自由貿易區、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等等。
狹義的自由貿易區,是指一個國家或單獨關稅區內部設立的用防柵隔離的、置於海關管轄之外的特殊經濟區域,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如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德國漢堡自由貿易區、美國紐約1號對外貿易區、加勒比自由貿易區等。
保稅區(Bonded Area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tax-protected zone),也稱保稅倉庫區,級別低於綜合保稅區。這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准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海關實施特殊監管的經濟區域。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要進入關境則需交納關稅。
(內容來源: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官網)
⑸ 保稅倉庫內貨物存放期限
保稅區裡面的倉庫是有限制的,一般是一年。
保稅物流園區倉庫裡面的倉儲時間是無限制的,只要你付倉租,放多久都行。
⑹ 存放在保稅倉庫物品的時間是否有明確的規定
保稅倉庫內的存放時間是有明確規定的,根據我國海關法規定,存放保稅倉庫的貨物除特殊申請延長外。其存放期限為1 年。如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存儲期限應向海關提出申請,經海關核准後的延長時間不能超過1 年。歐興儲運在上海的港口和出口加工區都有保稅倉庫。
⑺ 什麼是自貿保稅區,
具體來說,一是保稅區在海關的特殊監管范圍內,貨物入區前須在海關登記,保稅區貨物進出境內、境外或區內流動有不同的稅收限制;而自由貿易區是在海關轄區以外的、無貿易限制的關稅豁免地區。二是保稅區的貨物存儲有時間限定,一般為2-5年;而在自由貿易區內,貨物存儲期限不受限制。三是由於保稅區內的貨物是「暫不征稅」,對貨物採用賬冊管理方式;而在自由貿易區,主要考慮貨暢其流為基本條件,多數自由貿易區採取門崗管理方式,運作手續更為簡化,交易成本更低。四是目前許多保稅區的功能相對單一,主要是起中轉存放的作用,對周邊經濟帶動作用有限;而自由貿易區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進大出,加工貿易比較發達,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⑻ 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區。保貨物流中心。的儲存期限分別是什麼
除了保稅物流中心是兩年,可以延長一年外,其他都是沒有期限限制的
⑼ 保稅區是什麼意思
保稅區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准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海關實施特殊監管的經濟區域。
保稅區的功能定位為「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三大功能。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是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運作機制最便捷、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之一。
保稅區能便利轉口貿易,增加有關費用的收入。運入保稅區的貨物可以進行儲存、改裝、分類、混合、展覽,以及加工製造,但必須處於海關監管范圍內。
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進出,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要進入關境則需交納關稅。
各國的保稅區都有不同的時間規定,逾期貨物未辦理有關手續,海關有權對其拍賣,拍賣後扣除有關費用後,餘款退回貨主。
(9)綜保區內存儲貨物期限是擴展閱讀:
保稅區3種方式:
1、按貿易方式
在全國綜合保稅區所有貿易方式中,進料加工貨物進出口值1030.6億美元,同比增長49.1%,佔比60.2%。其中,出口值761.8億美元,同比增長42.7%;進口值268.9億美元,同比增長70.8%。區域倉儲物流貨物進出口值535億美元,同比增長1倍,佔比為31.2%。
其中,出口值221.4億美元,同比增長2.4倍;進口值313.5億美元,同比增長54.9%。上述兩種貿易方式進出口佔比合計為91.4%。
2、按企業性質
在全國綜合保稅區所有企業性質中,外商獨資企業進出口值948億美元,同比增長10.6%,佔比為55.3%。其中,出口值671.3億美元,同比增長14.1%;進口值276.7億美元,同比增長3%。
中外合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進出口值分別為413.9億美元和239.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倍和1.2倍,佔比分別為24.2%和14%。上述三種企業性質進出口佔比合計為93.5%。
3、出口國別
在全國綜合保稅區實際進出口國別(地區)中,美國、台灣省和香港地區居前三位。其中美國進出口值為359.9億美元,同比增長43.6%,佔比為21%;
台灣省進出口值為152.3億美元,同比增長63.9%,佔比為8.9%;香港地區進出口值為143.9億美元,同比增長95.6%,佔比為8.4%。上述三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合計佔比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