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外匯幣種儲備最多的國家是
中國 (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10年12月國家外匯儲備28473.38億美元
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
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❷ 世界各國黃金的儲備量是多少
1 美國 8,133.5 72.1%
2 中國 4,216.4 6.0%
3 德國 3,407.6 67.4%
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907.0 -
5 義大利 2,451.8 66.2%
6 法國 2,435.4 65.7%
7 瑞士 1,040.1 15.1%
8 日本 765.2 2.7%
9 俄羅斯 726.0 5.7%
10 荷蘭 612.5 55.8%
11 印度 557.7 7.4%
12 歐洲中央銀行 501.4 25.9%
13 台灣 423.6 4.1%
14 葡萄牙 382.5 79.6%
15 委內瑞拉 363.9 48.5%
16 沙烏地阿拉伯 322.9 2.7%
17 英國 310.3 15.6%
18 黎巴嫩 286.8 25.2%
19 西班牙 281.6 35.9%
20 奧地利 280.0 54.3%
21 比利時 227.5 33.8%
22 菲律賓 175.9 13.5%
23 阿爾及利亞 173.6 4.2%
24 利比亞 143.8 5.1%
25 新加坡 127.4 2.3%
26 瑞典 125.7 8.7%
27 南非 124.9 10.9%
28 國際結算銀行 120.0 -
29 土耳其 116.1 5.6%
30 希臘 111.7 76.5%
31 羅馬尼亞 103.7 8.7%
32 波蘭 102.9 4.2%
33 泰國 99.5 2.5%
34 澳洲 79.9 7.0%
35 科威特 79.0 -
36 埃及 75.6 7.7%
37 印尼 73.1 3.5%
38 哈薩克 70.4 9.5%
39 丹麥 66.5 3.1%
40 巴基斯坦 64.4 14.9%
41 阿根廷 54.7 4.0%
42 芬蘭 49.1 18.1%
43 保加利亞 39.9 9.3%
44 西非國家經濟及貨幣共同體 36.5 11.1%
45 馬來西亞 36.4 1.4%
46 秘魯 34.7 3.6%
47 巴西 33.6 0.5%
48 斯洛伐克 31.8 62.8%
49 白俄羅斯 30.0 20.0%
50 玻利維亞 28.3 12.6%
51 烏克蘭 27.2 3.3%
52 厄瓜多 26.3 25.6%
53 敘利亞 25.8 -
54 摩洛哥 22.0 4.2%
55 奈及利亞 21.4 1.8%
56 斯里蘭卡 15.3 11.1%
57 韓國 14.4 0.2%
58 塞普勒斯 13.9 44.7%
59 孟加拉 13.5 4.6%
60 塞爾維亞 13.1 3.8%
61 荷屬安地列斯 13.1 36.4%
62 約旦 12.8 3.9%
63 捷克 12.7 1.2%
64 柬埔寨 12.4 12.7%
65 卡達 12.4 2.0%
66 墨西哥 7.8 0.3%
67 拉脫維亞 7.7 4.0%
68 薩爾瓦多 7.3 9.9%
69 中非國家經濟及貨幣共同體 7.1 2.0%
70 瓜地馬拉 6.9 4.5%
71 哥倫比亞 6.9 1.0%
72 馬其頓 6.8 11.9%
73 突尼西亞 6.8 2.6%
74 愛爾蘭 6.0 10.4%
75 立陶宛 5.8 3.7%
76 巴林 4.7 -
77 模里西斯 4.0 6.5%
78 塔吉克 3.5 -
79 加拿大 3.4 0.2%
80 斯洛維尼亞 3.2 11.3%
世界 30,535.6
❸ 目前世界貨幣總量是多少
2020年全球貨幣供給廣義上有95.7萬億美元,狹義貨幣35.2萬億美元。
一、貨幣總量
貨幣總量是指投入流通中的紙幣的總額。是對不同層次貨幣供給量的計算標准。貨幣總量就是按不同貨幣供應層次計算的貨幣量。對貨幣供應進行分層次研究和計算總量,有利於分析各種不同層次的貨幣供應對商品流通和經濟活動產生的不同影響,有利於國家貨幣決策機構控制貨幣供應量,以有效地調節經濟活動。
貨幣總量有存量和流量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所謂貨幣的存量,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時點上實際存在於整個經濟中的貨幣總量;
所謂貨幣的流量,則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中貨幣流通的總量,它實際上是貨幣存量與貨幣流通速度的乘積。
貨幣總量的范圍:
貨幣總量分布在居民手中以及分布在信貸系統、企業和單位的金庫中。貨幣總額由貨幣流通的規律決定,它反映居民貨幣收入與銷售商品、勞務的現金總額之間存在的有科學報據的聯系,貨幣總額還決定於貨幣周轉的速度。
二、貨幣層次劃分
我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
M0=流通中現金
狹義貨幣(M1)=M0+銀行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M2)=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廣義貨幣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其中,M2減M1是准貨幣,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置的。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❹ 全世界美元總量多少
美聯儲最後一次公開美元M3貨幣總量約為1030000億美元,即約103萬億美元
一、美元(UnitedStatesdollar貨幣縮寫:USD;ISO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薩爾瓦多共和國、巴拿馬共和國、厄瓜多共和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吉里巴斯共和國和帛琉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二、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三、在1792年,美元採用了金銀復本位制,按照當年頒布的鑄幣法案,一美元摺合371.25格令(24.057克)純銀或24.75格令(1.6038克)純金。直到1873年。而一美元價值的24.057克白銀,即大約相等於一枚西班牙銀圓。因美國政府甚少鑄造一美元的硬幣,因此在南北戰爭前,西班牙銀圓一直是美國主要流通的貨幣之一、美國各官、私銀行亦多以西班牙銀圓作儲備,美國人大多用鈔票兌換西班牙銀圓
四、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上任後,美國貨幣採用了「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各國停止了黃金的進出口,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在金本位制度後期,美元含金量為1.50466克。1934年1月31日,一美元含金量被規定為13.714格令(合0.888671克)。黃金官價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到1934年美元貶值,美國政府將1922年以前版的各種券類鈔票逐漸收回。貶值後的美元不能兌現,僅外國中央銀行可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❺ 目前全球白銀儲存量有多少:包括全部庫存
在整個數千年文明歷史當中,人類從這個星球上一共挖出來總量全部加起來,約143萬噸白銀,摺合下來是459億盎司,在20世紀90年代的高峰時期,世界照相業每年消耗的白銀大約在6000~6500t,約合2億盎司。現在,每年的各類電器產業中用到白銀約有3000噸。
根據美國鑄幣局的報告,從1493到1954年,人類所生產的白銀,至少有1/3已經從世界上消失——從1954年以來,由於工業的大量消耗,白銀消失得更快!
1940年,世界黃金的儲量為10億盎司,白銀的儲量為100億盎司。但到了2009年,世界黃金的儲量為50億盎司,白銀的儲量為10億盎司。
目前來看,黃金與白銀的儲量已經發生了改變,但比價還沒有完全回歸。從長期的角度審視,這種回歸是有可能的,因為銀現在已經幾乎失去了其貨幣的職能,而是作為一種工業的金屬,由於其化學和物理方面的特性,被廣泛用於工業生產。
世界礦業協會官方統計各年黃金白銀世界儲量表(億盎司)*1噸等於32150.75盎司1盎司等於0.0311034768千克
以目前有數據顯示,未來8年內的時間里,現有的白銀儲量將消耗殆盡,而世界白銀存量,即地下已經探明出的儲量也只夠開采14年的時間,最樂觀的估計也不會超過20年。
❻ 人民幣全球外儲佔比又創新高了,有希望成為世界貨幣了嗎
人民幣全球外儲佔比又創新高,這證明是有望成為世界貨幣的,但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跨越中國國界,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並得到全世界居民和政府的普遍認可和接受的過程。它是國際定價貨幣,支付貨幣和存儲貨幣的主要貨幣功能,從非國際貨幣到國際貨幣,從准國際化到國際化,從外圍到區域化再到國際化。展覽的演變。
全球經濟中心呈現出多極化的趨勢,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主要取決於經濟力量的競爭。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美元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人民幣已成為與美元競爭最激烈的貨幣。但是,從短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影響相當有限,不可能取代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因此,中國應積極參與國際金融體系的重建,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❼ 全世界那個國家黃金儲存量最多
十大黃金儲備國/地區的黃金儲藏資料如下:
國家/地區 噸 黃金占儲備份額*
1.美國 8149.0 56.7%
2.德國 3456.6 37.6%
3.國際貨幣基金會 3217.3 n/a
4.法國 3024.8 47.1%
5.義大利 2451.8 47.8%
6.瑞士 2149.7 38.2%
7.荷蘭 884.5 46.6%
8.歐洲中央銀行 767.0 n/a
9.日本 765.2 1.7%
10.葡萄牙 606.8 37.6%
11.西班牙 523.4 13.2%
12.中國 500.0 2.1%
13.俄羅斯 424.2 10.6%
14.台灣 421.8 3.0%
15.印度 357.8 7.2%
16.委內瑞拉 356.4 26.2%
17.奧地利 347.5 20.2%
18.英國(U.K) 314.8 7.5%(**)
19.黎巴嫩 286.8 36.7%
20.比利時 258.1 17.9%
附加資料:
所有國家黃金總儲備 29274噸 11.3%
所有機構黃金儲備 4185.4噸 n/a
世界總黃金數量 32692.3噸 n/a
❽ 貨幣與國家黃金存儲量的關系
1.一個國家黃金的存儲量和這個國家的貨幣升值貶值有直接的關系.
------一般來講,一個國家貨幣升值,其黃金儲備較多的,貶值卻不一定說明黃金儲備減少;這在中國、日本這兩個國家都能找到例子。要知道日元是經常貶值的,為了貿易;中國的例子就無論了吧。反過來,你要說黃金儲備多了,貨幣就升值,那是沒有的道理。匯率是購買力的比較,究其實質是經濟實力的比較。
2.某人在中國人民銀行存儲了大量現金,轉帳到美國,如果要在美國提現金.美國銀行是否需要在中國銀行索要等量的黃金。而不是貨幣。
---也不全是,黃金這樣要來要去的,浪費轉移成本和保管成本,在通訊、技術發達的今天,用黃金來做交割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國際儲備中,除了黃金,還有很多,比如支付單位也是可以的。一般而言,銀行系統中,清算,軋平頭寸時候才可能用到黃金。
3. 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這個國家的黃金儲備有直接關系。
---通俗的講,經濟實力強了,工業發達,購買黃金的能力自然大大增強,而且加工需要大量的黃金,所以經濟實力強的自然需要有大量的黃金儲備,一為金融,而為工業,三為奢侈品。
4. 世界能儲存黃金的銀行才具備發行貨幣的權利。
---理論上是可以這么說,但是實際上當然太大范圍了,貨幣是屬於國家強制的,法定的,不是哪個有黃金的銀行就可以發行的。其實沒有黃金,只要有權力發行貨幣,馬上就有滾滾的黃金來,49年前的中國就是明證。當然了,沒有黃金儲備的銀行發行貨幣,對使用者來講是種災難,元朝、明朝、中華民國都是如此。
5. 美國打伊拉克所需要的軍費使得美國國庫的黃金儲備減少,其貨幣雖
黃金儲備的減少而貶值.
---這個太牽強了,美國每年的軍費幾千億,伊拉克戰爭不是主因,經濟發展的遲緩,貿易措施、貨幣政策才是,美元的地位雖然說已經不能再用美金來形容,但是也不需要黃金來支撐。綜合美國的貿易赤字和資本順差,它是在大量的利用別國的黃金儲備,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日本的黃金儲備其實很多是在為美國服務。
❾ 各國貨幣在世界外匯儲備的比例
這個你問的比較深奧了 因素太多了 舉例說明: 人民幣 想要成為儲備貨幣 首先得成為流通貨幣 然後就是貨幣是否具備避險屬性 (避險要麼就是你國家的錢貶值的不能再貶值了 要不就是和商品有直接聯系 要麼就是你國家經濟相對較平穩 不會通貨過於嚴重)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國家的外貿比較發達 包括進出口貿易 日元就具備(這個是和國家經濟直接掛鉤的 )
所以這個還得一步一步的 想成為儲備貨幣一定要有良好的避險屬性也就是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