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造一顆子彈的成本有多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成本是多少呢
相信大家在看一些電視劇時都會有這樣的雷人橋段,那就是主角似乎永遠都有打不完的子彈,但反觀現實生活。各種子彈也令人目瞪口呆。在整個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已經花費了超過7000萬美元用於軍事上,而據報道說,一枚導彈隨隨便便就花了數百萬美元!不僅僅是導彈上的戰爭會有相當大的花費,子彈上的花費也會很大,那麼子彈的花費有多大呢?你也許不信吧!
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我們經常看到機關槍這樣的武器,隨便一挑就是好幾十發子彈飛出,觀看的觀眾也是興奮不已。然而,不知大家有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問題,一顆子彈要花多少錢,這么打中不是浪費嗎?今日筆者就為您分析一顆子彈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幾十年前,對死刑犯使用的子彈,是需要死刑犯家屬買來的,雖然這些子彈不貴,但象徵性地幾毛錢就可以起到威懾作用。同時,隨著當今更加人性化的舉措,這項規定也被廢除了,現在死刑者在監獄里的所有費用都由監獄支付。
⑵ 中子彈的特點是什麼
中子彈,亦稱「加強輻射彈」,是一種在氫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威力為千噸級的小型氫彈。它屬於第三代核武器。第一二代分別為原子彈和氫彈。中子彈的中心是由一個超小型原子彈作起爆點火,它的周圍是中子彈的炸葯氘和氚的混合物,外面是用鈹和鈹合金做的中子反射層和彈殼,此外還帶有超小型原子彈點火起爆用的中子源、電子保險控制裝置、彈道控制制導儀以及彈翼等。
中子彈的特點是爆炸時核輻射效應大、穿透力強,釋放的能量不高,沖擊波、光輻射、熱輻射和放射性污染比一般核武器小。
核武器都具有核輻射、沖擊波和光輻射等殺傷力。中子彈主要利用爆炸瞬間發出的高能中子輻射來殺傷人員。中子彈爆炸時,核爆炸射出的中子數比同威力的裂變彈大5~6倍,高能中子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其核輻射效應特別大。如一枚千噸級TNT(黃色炸葯)當量(核爆能量單位)的中子彈,在距離爆炸中心800公尺處的核輻射劑量,是同當量純裂變核武器的20倍左右。
中子彈的殺傷原理是利用中子的強穿透力。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其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中子從原子核里發射出來後,它不受外界電場的作用,穿透力極強。在殺傷半徑范圍內,中子可以穿透坦克的鋼甲和鋼筋水泥建築物的厚壁,殺傷其中的人員。中子穿過人體時,使人體內的分子和原子變質或變成帶電的離子,引起人體里的碳、氫、氮原子發生核反應,破壞細胞組織,使人發生痙攣,間歇性昏迷和肌肉失調,嚴重時會在幾小時內死亡。
中子彈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較小。一枚千噸級TNT當量的中子彈,它的核輻射對人類的瞬間殺傷半徑可達800米,但其沖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半徑只有3、4百公尺。
中子彈的內部構造大體分四個部分:彈體上部是一個微型原子彈、上部分的中心是一個亞臨界質量的鈈-239,周圍是高能炸葯。下部中心是核聚變的心臟部分,稱為儲氚器,內部裝有含氘氚的混合物。儲氚器外圍是聚苯乙烯,彈的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引爆時,炸葯給中心鈈球以巨大壓力,使鈈的密度劇烈增加。這時受壓縮的鈈球達到超臨界而起爆,產生了強Y射線和X射線及超高壓,強射線以光速傳播,比原子彈爆炸的裂變碎片膨脹快100倍。當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強Y射線和X射線後,便很快變成高能等離子體,使儲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高溫高壓,引起氘和氚的聚變反應,放出大量高能中子。
鑒於中子彈具有的這一特性,如果廣泛使用中子武器,那麼戰後城市也許將不會像使用原子彈、氫彈那樣成為一片廢墟,但人員傷亡卻會更大。
鈹作為反射層,可以把瞬間發生的中子反射擊回去,使它充分發揮作用。同時,一個高能中子打中鈹核後,會產生一個以上的中子,稱為鈹的中子增殖效應。這種鈹反射層能使中子彈體積大為縮小,因而可使中子彈做得很小。
中子彈
⑶ 中子彈的特點是怎樣的
中子彈的特點是爆炸時核輻射效應大、穿透力強,釋放的能量不高,沖擊波、光輻射、熱輻射和放射性污染比一般核武器小。
核武器都具有核輻射、沖擊波和光輻射等殺傷力。中子彈主要利用爆炸瞬間發出的高能中子輻射來殺傷人員。中子彈爆炸時,核爆炸射出的中子數比同威力的裂變彈大5~6倍,高能中子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其核輻射效應特別大。
⑷ 子彈的保質期是多長
保質期根據標準的儲存環境,彈葯種類,各有不同。步槍子彈保質期可以高達四十年。貧鈾穿甲彈最多隻能達到五年。導彈保質期是按照部件分別計算的,引導頭五年就報廢了,其發動機可以達到十年。定裝火炮十年左右就報廢了,發射葯包也是十年左右。
⑸ 中子彈有什麼特點
中子彈也稱「增強輻射武器」,是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因素的低當量小型氫彈。主要特點是加強了中子輻射而削弱了沖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效應。一枚1000噸當量級的中子彈,其瞬時輻射對坦克乘員的殺傷半徑可達800米,相當於一枚1萬噸的裂變彈,但其產生的沖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作用半徑只有300~400米。
如果適當增加爆高,在核輻射的殺傷半徑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對建築物的破壞半徑還可顯著減小。但當武器的當量增大時,核輻射殺傷半徑隨當量的增大比沖擊波。熱輻射的破壞半徑隨當量的增大要慢得多。因此,中子彈必定是一種低當量的核武器,多用於有效地殺傷敵方戰斗人員和對付集群裝甲目標。1977年美國首次進行地下試驗,1980年法國宣布進行了中子彈試驗。
⑹ 非法儲存槍支彈葯罪和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的區別是什麼
一、犯罪行為不同
1、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指違反槍支管理規定,私自挪用、藏匿槍支、彈葯,拒不交出的行為。
2、非法儲存槍支彈葯罪:指行為人違反國家有關槍支、彈葯、爆炸物管理的法規,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量刑標准不同
1、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非法儲存槍支彈葯罪: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三、危害特點不同
1、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對未攜帶持槍證件的行為,由公安機關扣留其槍支、彈葯,而不能認定為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罪。
2、非法儲存槍支彈葯罪: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本罪是涉及到危險對象的犯罪,但並不表現為對這種對象的破壞,也不具有放火、爆炸等罪一經實施即會同時造成多人死傷或公私財產廣泛破壞的特點。
⑺ 子彈的發展史
人們常常愛用『彈丸之地『來形容一個地區的小。確實,彈丸是很小的,尤其是槍彈的彈丸更小。可是你不要輕看了這小小的槍彈,它有著悠遠的歷史和一番頗不尋常的經歷,在整個槍械發展史中還佔有重要的一席。
大約在八百多年前,我國已經出現了『槍『。宋朝有個叫陳規的特領用長竹竿製造了20條『火槍『。但那時還沒有槍彈,只是靠噴射火葯產生的火餡燒灼敵人和戰具。那時的黑火葯成份很復雜,除硝石、硫磺、木炭三種主要成份外,還常常攜有砒霜、巴豆、乾漆,瀝青等致煙致毒物。因此,火葯燃燒很不完全,總有許多渣滓隨著火餡一同噴射出去,這些渣滓對人體還有一定的殺傷力。久之,這種現象引起了軍事家的注意。
l232年金人在抵禦蒙軍的忭京(今河南開封)保衛戰中,曾在『飛火槍『中裝填火葯及鐵渣、磁末。這些鐵渣、磁末可稱是槍彈的胚芽。幾十年後,世界上最早的槍彈終於在我國誕生丁。
129年,南宋壽春府(今安徽壽縣)軍民在抗禦蒙軍的戰斗中,曾創制了一種『突火槍『槍中裝有『子窠『。雖說在對『子窠『的具體形制還眾說紛紜,但得到中外火器史學家一致肯定的是,『子窠就是世界最早的槍
槍彈問世後,在很長時期內只是一些不規則的圓形彈丸。我國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14~15世紀)軍用的槍(當時稱為『銃『,一般都發射鐵砂。R世紀末歐洲出現的明火槍,也是用不規則的實心彈丸,用鐵而後用鉛製成。隨著戰爭的發展,對槍的射程和射擊准確度也要求越來越高,這種大小不一的彈丸是很難擔此重任的。於是,槍和彈都得到了改進。這種改進首先是15世紀時在歐洲實現的,爾後傳到日本,再傳到中國,被稱為『鳥銃『,因為用它可以瞄準擊中飛鳥。
鳥銃是前裝槍,彈丸和發射葯是分裝的。每發射一次、都要從槍口先裝入發射葯;用通條把火葯築實再下鉛彈,用通條把其送到底;然後打開槍管上的火門,裝填引火葯;發射時扣動火繩槍機點燃引火葯。整個過程十分繁雜,幾分鍾才能完成一次發射。在戰場上,弓弩的發射速度要比它快三四倍,所以火槍往往抵擋不住弓弩的攻勢,捉高裝彈速度這成為以後幾個世紀中改進的突出課題。
以往的火槍都是滑膛槍,當彈丸與彈膛之間的間隙過小時,裝填很費力;間隙過大時,發射時又會漏泄較多的火葯氣體,影響射擊精度和射程,為解決這一矛盾,許多人費盡了心機。15世紀末,普魯士人首先取得突破,在槍膛內刻上直線槽,用以減小裝填彈丸時與槍膛摩擦;還把槍彈包上一層浸油的毛織物或麻布,稱為浸油丸衣,用以填充膛線所造成的空隙,並使彈丸能順暢滑動。這種槍的裝填速度捉高了。
17世紀時,瑞典人有一項傑出的發明,把彈丸和發射葯裝在同一個紙筒內,裝填時將紙筒撕破(咬破),把發射葯和彈丸一塊裝入槍膛中去,既簡化了裝填過程,又保證了發射葯的定量裝填,它預示了一種新型的定裝槍彈的出現,
19世紀,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槍彈也告別了它漫長的『童年時代而進入『青春期『。19世紀初,英國人明了用擊錘打擊雷汞起爆的點火法,並進而製成了雷汞火帽,用於步槍點火。1825年、法國軍官德爾文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葯室的步搶;裝填時,直徑比槍度口徑小的軟鉛彈丸能順暢地滑滾入槍膛而停於葯室前端,然後再用通條撞擊軟鉛彈丸,將其壓扁,使之緊貼膛壁。這雖然提高了裝填速度,但有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彈丸由球變扁,射擊精度受到很大影響。
1830年,德爾文發明了長形彈丸,這在槍彈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長形彈丸較球形彈丸優越,第一,重量相同時,長形彈丸的直徑要比球形彈丸的小得多,它的頭部還可做成尖形的,這可減小飛行時的空氣阻力。可大大縮小槍的口徑,減輕槍的重量,提高槍的堅固性;第二,長形彈丸同槍膛的接觸面積要比球形彈丸大得多,能更好地嵌入膛線,因而可減小膛線的深度。恩格斯高度評價了德爾文的這項傑出發明,他在《步槍史)一文中稱德爾文為『現代步槍之父『。
後來,法國的圖溫南和米涅又對德爾文式步槍進行了改進。圖溫南在步槍的葯室中央安了一根鋼心桿,這樣用通條沖打彈丸時,可使其產生規則的擴張。米涅是把彈丸底部掏空成圓錐形,再用一中空的碗狀鐵塞堵上,發射時火葯氣體推頂鐵塞使彈丸擴張而嵌人膛線;這種彈丸不必用通條沖打,井改善丁閉氣性。米涅式步槍首廣為歐洲各國所使用。
但德爾文、圖溫南和米涅的發明並未突破前裝槍的范疇。前裝槍彈要從槍口裝入,裝填線長、速度慢,裝填時人體動作幅度大,槍管需豎直,因而容易暴露目標。1805年時,英國人包利曾作過一種後裝搶的大膽嘗試,彈葯本身帶有點火裝置,可惜未能見效。1835年,普魯士的德雷澤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後裝擊發步槍和定裝槍彈。這種槍彈用紙筒作彈殼,將彈丸,發射葯和底火集於一身。裝填時用槍機從後面把搶彈推入葯窒,扣動扳機後,槍機上的擊針刺進紙殼,撞擊底火。引燃火葯,射出彈丸。這使整個裝填和發射過程大大簡化,提高射速4~5倍,而射手能以任何一種姿勢或在運動中重新裝填槍彈。德雷澤式步槍顯示出巨大的優性,普魯士政府馬上收買了這一發明,並秘而不宜和秘密生產。直到1848年才為世人所知,各國隨即相仿製,德雷澤式步槍很快就獨占鰲頭。
由於紙殼槍彈的裝葯易受潮,發射後又有殘紙片遺留在槍膛內,所以很快又被金屬彈殼取代了。l85l年,美國的毛爾斯試製成功了金屬殼槍彈,但美國當局遲遲沒有採用,直到l86l年的南北戰爭中美田才開始使用。金屬殼槍彈成功地解決了火葯的可靠密閉,使槍彈能長期儲存,還顯著地提高了槍的射速。金屬殼定裝槍彈導致了自動武器時代的到來。
1世紀末以前,槍彈使用的發射葯一直是黑火葯,發射後在槍膛中遺留的火葯殘渣較多,難以擦拭,1884年,法國維埃爾首先製成了硝化棉無煙火葯,並很快用於槍彈。隨,聞名世界的瑞典諾貝爾何成了巴力斯特無煙火葯,英國製成了柯達型無煙火葯。無煙火葯所產生的火葯氣體壓力大於黑火葯,因而不僅提高了槍彈的初速,還使得槍的口徑可進一步減小,同時,槍膛中留下的火葯殘渣也顯著減少。
無煙火葯還有溫度高的特點,往昔的鉛彈丸已無法承受,容易產生破裂和變形,於是,又誕生了新的彈丸一被甲彈頭。這就是將鉛心裝入鎳銅或軟銅的被甲之中,被甲彈最初用圓頭,後來為減少空氣阻力改為尖頭,後又改為流線型或船形。槍彈經過幾百年漫長的演變,至此,終於跨過了『青春期『而基本成型,直到今天。
進人20世紀以後,槍械有了很大發展,而槍彈的構造沒有大的變化,只是對彈頭不聽改進,形成了各種用論的槍彈,現在常用的槍彈有普通彈,穿甲彈、燃燒彈、曳光彈、爆炸彈、穿甲燃燒彈、燃燒曳光彈,穿甲燃饒曳光彈等。
值得注意的是,西德從1967年開始研製的一種新型槍彈一無殼弗,經十多年的努力下在198l年已基本取得成功。無殼彈可以大大減輕槍彈的重量,增加士兵攜帶槍彈數量。無殼化,如今又成為世界上輕武器的主要發展趨向之一。可以預言,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槍彈家族的新夥伴,必會以它不凡的身手,令人刮目相看。
⑻ 中子彈有哪些特點
中子彈與原子彈和氫彈等核武器相比,中子彈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早期核輻射效應強。原子彈和氫彈會毀滅對方,但對使用者本身也沒有太多的實際利益。中子彈卻能夠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點,它爆炸時早期核輻射的能量則高達40%。這樣,同樣當量的原子彈與中子彈相比,中子彈對人員的殺傷半徑要比原子彈大得多。
二是爆炸釋放的能量低。當核武器的當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沖擊波、光輻射的破壞半徑就必定會大於核輻射的殺傷半徑。所以,中子彈的當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正是因為中子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較低,它只能是作為戰術核武器應用於戰場支援作戰中。也正因為如此,中子彈這個神秘的殺手才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才比其它核武器具有更多的實用價值。
三是放射性污染輕,持續時間短。由於引爆中子彈的裂變當量很小,所以,中子彈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輕。據報道,美國研製的中子炮彈和中子彈頭,其聚變當量約佔50%到75%,所以,中子彈爆炸時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通常情況下,經過數小時到一天,中子彈爆炸中心地區的放射性就已經大量消散,武裝人員即可進入並佔領遭受中子彈襲擊的地區。強輻射可穿透厚鋼板:中子彈仍具有放射性凡是擁有氫彈技術的國家都有能力製造中子彈。這主要是因為中子彈在本質上仍是一種氫彈,中子彈的爆炸原理與氫彈的爆炸原理是相同的。
中子彈和氫彈一樣是靠氘氚聚變反應產生大量高能中子的。這些中子除在穿出中子彈殼體的過程中損失部分能量外,很大一部分成為核輻射的殺傷因素。由於中子彈用小型原子彈作為爆炸的「引信」,所以,中子彈在爆炸時還有一定的放射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子彈也並不是那種「干凈」的核武器。
⑼ 中子彈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也稱「增強輻射武器」,是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因素的低當量小型氫彈。主要特點是加強了中子輻射而削弱了沖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效應。一枚1000噸當量級的中子彈,其瞬時輻射對坦克乘員的殺傷半徑可達800米,相當於一枚1萬噸的裂變彈,但其產生的沖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作用半徑只有300~400米。
⑽ 中子彈的特點是什麼
中子彈有下面三個特點:一是它的殺傷范圍可以控制,比其他核武器的污染少,產生的破壞也小得多;二是中子彈可採用大口徑的火炮在遠距離發射,這樣發射陣地隱蔽,不容易被敵方發現和破壞;三是中子彈的發射方式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它既能用火炮單發發射,也可多發發射,還能裝載在飛機上進行投擲,有的還可作為導彈戰斗部在發射架上發射。中子彈的威力一般約相當於1000噸到3000噸TNT炸葯的破壞能量。如果威力為1000噸當量的中子彈在距離地面100米的低空爆炸,它的作用范圍並不很大:在距離爆炸中心800米的范圍內,主要是由放射出的中子流對人體起殺傷作用。1200~2000米的范圍內,中子所產生的殺傷就小一些。而2000米以外,基本上就沒有多大的殺傷作用。
為什麼中子對人有特別大的殺傷作用呢?這是因為中子進入人體以後,能破壞人體組織細胞和神經系統。當人體受到的中子輻射達到一定劑量時,人就會在短時間內失去戰鬥力或者死亡。中子彈爆炸後產生的沖擊波、光輻射都不大,僅為一般核爆炸的十分之一,因而對坦克、火炮、堅固工事等的破壞作用較小。但是,中子像透視身體用的X射線一樣,能穿透坦克的鋼鐵殼體殺傷裡面的人員,所以說中子彈主要是用來殺傷人員的一種武器。當然,在離爆炸中心較近的地方,它也能破壞武器裝備和建築物等。對中子彈這樣的新型武器,現在已有了防護和對付它的辦法。例如,用厚厚的濕土層和混凝土層就能擋住大多數的中子輻射。如果人員躲避到地下掩蔽洞或地下室,就會更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