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控制理論是由誰提出來的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控制理論是由誰提出來的

發布時間: 2022-03-07 01:00:41

1. 存儲程序原理是誰提出來的

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
預先要把指揮計算機如何進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稱為程序)和原始數據通過輸入設備輸送到計算機內存貯器中。
每一條指令中明確規定了計算機從哪個地址取數,進行什麼操作,然後送到什麼地址去等步驟。
1計算機在運行時,先從內存中取出第一條指令,通過控制器的解碼,按指令的要求,從存儲器中取出數據進行指定的運算和邏輯操作等加工,然後再按地址把結果送到內存中去。
2接下來,再取出第二條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揮下完成規定操作。依此進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3程序與數據一樣存貯,按程序編排的順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動地完成指令規定的操作是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4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於1945年提出來的,故稱為馮.諾依曼原理。

2. 存儲程序的控制原理是什麼

馮·諾伊曼原理
電子計算機採用了「存貯程序控制」原理。這一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伊曼提出的,所以又稱為「馮·諾伊曼原理」。這一原理在計算機的發展過程中,始終發揮著重要影響,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工作方式,直到現在,各類計算機的工作原理還是採用馮·諾伊曼原理思想。馮·諾伊曼原理的核心是「存貯程序控制」。
第一步:將程序和數據通過輸入設備送入存儲器;
第二步:啟動運行後,計算機從存儲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識別,分析該指 令要求什麼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據指令的含義發出相應的命令(如加法、減法),將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操作數據取出送往運算器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送回存儲器指定的單元中;
第四步:當運算任務完成後,就可以根據指令將結果通過輸出設備輸出
「存貯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內容是:
(1) 採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數據和指令;
(2) 將程序(數據和指令序列)預先存放在主存貯器中,使計算機在工作時能夠自動高速地從存貯器中取出指令,並加以執行;
(3) 由運算器 、存貯器、控制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組成計算機系統,並規定了這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馮·諾伊曼思想實際上是電子計算機設計的基本思想,奠定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基本結構,開創了程序設計的時代。

3. 計算機存儲原理的提出者到底是誰

馮·諾依曼
計算機存儲程序原理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於1946年提出的,把程序本身當作數據來對待,程序和該程序處理的數據用同樣的方式儲存,這正是治癒「神童」ENIAC健忘症的良方。馮·諾依曼和同事們依據此原理設計出了一個完整的現代計算機雛形,並確定了存儲程序計算機的五大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馮·諾依曼的這一設計思想被譽為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計算機時代的真正開始。
-供參考

4. 存儲程序原理是由誰於1946年提出的,它明確了計算機硬體組成的五大部分

它是由馮·諾依曼於1946年提出的。
計算機應包括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

5. 以程序存儲和程序控制為基礎的計算機結構是誰提出的

馮·諾依曼
解釋:
1945年,馮·諾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儲程序」的概念和二進制原理 在典型情況下,完成一條指令需要3個步驟,即:取指令、指令解碼和執行指令。

6. 什麼是存儲程序控制它是由誰提出來的

存儲程序控制:對自動交換設備的一種控制方式。其中呼叫的處理是由存儲在一個可變存儲器中的程序控制的。
20世紀30年代中期,馮·諾依曼大膽的提出,拋棄十進制,採用二進製作為數字計算機的數制基礎。同時,他還說預先編制計算程序,然後由計算機來按照人們事前制定的計算順序來執行數值計算工作。馮·諾依曼和同事們設計出了一個完整的現代計算機雛形,並確定了存儲程序計算機的五大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馮·諾依曼的這一設計思想被譽為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計算機時代的真正開始。馮·諾依曼成功將其理論運用在計算機的設計之中,根據這一原理製造的計算機被稱為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世界上第一台馮·諾依曼式計算機是1949年研製的EDVAC,由於他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突出貢獻,因此馮·諾依曼又被稱為「計算機之父」,存儲程序控制原理又稱馮·諾依曼原理。

7. 計算機採用的「程序存儲」原理,提出這個原理的誰

提出計算機採用「程序存儲」原理的是:馮·諾依曼


中文名:約翰·馮·諾依曼

外文名:John von Neumann

國籍:匈牙利-美國

民族:猶太人

出生地:匈牙利布達佩斯

出生日期:1903年12月28日

逝世日期:1957年2月8日

職業:數學家、計算機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畢業院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化學系、布達佩斯大學數學系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馮·諾依曼結構 博弈論

代表作品:《博弈論與經濟行為》

血型:O型

主要成就:計算機、經濟學、數學、物理學


馮·諾依曼於1946年提出的,把程序本身當作數據來對待,程序和該程序處理的數據用同樣的方式儲存,這正是治癒「神童」ENIAC健忘症的良方。馮·諾依曼和同事們依據此原理設計出了一個完整的現代計算機雛形,並確定了存儲程序計算機的五大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馮·諾依曼的這一設計思想被譽為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計算機時代的真正開始。


一般認為ENIAC機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它是由美國科學家研製的,於1946年2月14日在費城開始運行。其實由湯米、費勞爾斯等英國科學家研製的「科洛薩斯」計算機比ENIAC機問世早兩年多,於1944年1月10日在布萊奇利園區開始運行。

ENIAC機證明電子真空技術可以大大地提高計算技術,不過,ENIAC機本身存在兩大缺點

(1)沒有存儲器;

(2)它用布線接板進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幾天,計算速度也就被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機研製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顯然是感到了這一點,他們也想盡快著手研製另一台計算機,以便改進。

8. 1946年是誰提出的存儲程序原理

答案是 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計算機存儲程序原理
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於1946年提出的,把程序本身當作數據來對待,程序和該程序處理的數據用同樣的方式儲存,這正是治癒「神童」ENIAC健忘症的良方。馮·諾依曼和同事們依據此原理設計出了一個完整的現代計算機雛形,並確定了存儲程序計算機的五大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馮·諾依曼的這一設計思想被譽為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計算機時代的真正開始。

雖然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但「存儲程序原理」至今仍然是計算機內在的基本工作原理。自計算機誕生的那一天起,這一原理就決定了人們使用計算機的主要方式——編寫程序和運行程序。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提高程序設計的自動化水平,改進用戶的操作界面,提供各種開發工具、環境與平台,其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方便地使用計算機,可以少編程甚至不編程來使用計算機,因為計算機編程畢竟是一項復雜的腦力勞動。但不管用戶的開發與使用界面如何演變,「存儲程序原理」沒有變,它仍然是我們理解計算機系統功能與特徵的基礎。 EDSAC於1949年5月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實現內部存儲程序的電子計算機,其中凝集著馮·諾依曼等人設想,也是後來所有電腦的真正原型和範本。

9. 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程序存儲思想」是由__提出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微型計算機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硬體系統:指構成計算機的電子線路、電子元器件和機械裝置等物理設備,它包括計算機的主機及外部設備。軟體系統:指程序及有關程序的技術文檔資料。包括計算機本身運行所需要的系統軟體、各種應用程序和用戶文件等。軟體是用來指揮計算機具體工作的程序和數據,是整個計算機的靈魂。計算機硬體系統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五部分組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馮諾依曼原理 「存儲程序控制」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稱為「馮諾依曼原理」。該原理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的工作方式,直到現在,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依然沿著「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2、「存儲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內容 ①採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數據和指令。 ②將程序(數據和指令序列)預先存放在主存儲器中(程序存儲),使計算機在工作時能夠自動高速地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並加以執行(程序控制)。 ③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組成計算機硬體體系結構。 3、計算機工作過程第一步:將程序和數據通過輸入設備送入存儲器。第二步:啟動運行後,計算機從存儲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識別,分析該指令要做什麼事。第三步:控制器根據指令的含義發出相應的命令(如加法、減法),將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操作數據取出送往運算器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送回存儲器指定的單元中。第四步:當運算任務完成後,就可以根據指令將結果通過輸出設備輸出。

10. 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理論的主要含義是什麼

「存儲程序」原理,將根據特定問題編寫的程序存放在計算機存儲器中,然後按存儲器中的存儲程序的首地址執行程序的第一條指令,以後就按照該程序的規定順序執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結束執行。

程序控制又稱為PLC控制,通過設置參數的方式給變頻器編制電動機轉向、運行頻率和時間的程序段,然後用相應輸入端子控制某程序段的運行,讓變頻器按程序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源,驅動電動機按設置方式運行。



(10)存儲控制理論是由誰提出來的擴展閱讀

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點是,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存儲在內存儲器中(存儲原理),在運行時,控制器按地址順序取出存放在內存儲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順序訪問指令),然後分析指令,執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轉移指令時,則轉移到轉移地址,再按地址順序訪問指令(程序控制)。

理論和實踐證明,無論多復雜的演算法均可通過順序、選擇、循環3種基本控制結構構造出來。每種結構僅有一個入口和出口。由這3種基本結構組成的多層嵌套程序稱為結構化程序。所謂順序結構程序就是指按語句出現的先後順序執行的程序結構,是結構化程序中最簡單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