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古代人是怎麼存儲冰塊的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古代人是怎麼存儲冰塊的

發布時間: 2022-10-04 02:52:34

⑴ 古代沒有冰櫃,皇宮貴族夏季使用的冰塊是如何保存的

古代會把冰塊放到8到10米的地下保存。那時候的冰塊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製冰技術,而是修好的地下冰窖。冰窖就類似我們現在的冰箱,可以直接保存冰塊,挖到地下很深這樣就可以保證一年四季都有使用的冰塊,就像井下的水很涼道理一樣,越往地下的溫度越低,自然儲存冰塊也就不在話下了。

古代人不只會儲存冰塊,還可以一直製造冰塊。那時候他們發現把硝石放在水裡,可以迅速的結冰,然後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保存就可以持續的有冰塊使用了。硝石的化學名是硝酸鉀在溶解的時候,需要迅速吸熱,所以就會結冰。

⑵ 古代人夏天會吃冰嗎,他們是如何保存冰的呢

夏天天氣炎熱,吃點冰飲成為了人們消暑的方式,冰箱讓人們的夏天過得更加舒適。不過,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們也有在夏天吃冰飲的習慣,他們還會做冰棍、刨冰以及各種各樣的冷飲,他們的夏天不一定就比現代人過得差。雖然古代科技不發達,沒有電,也沒有冰箱,可是聰慧的古人會將冬天的冰塊收集起來藏進冰窖或者冰鑒,留在夏天的時候再使用。

總之,古人們夏天也是會吃冰的,他們保存冰的方式比較簡單,就是將自然冰收集起來放進溫度低的地方,以備夏天的時候使用。這種方法還是可以讓古人擁有大量的冰,不僅達官貴人可以用冰,在民間,人們也會販賣各種冰飲料供人們解暑。

⑶ 古代夏季也可以吃到冰,古人是用什麼方式保存冰的

古代人夏季用的冰是挖一個很深很深的冰窖然後把冬天結的冰放在冰窖裡面保存起來,這樣的話等到夏天的時候就能夠用到冰了。

⑷ 古代人是用什麼方法製作冰塊和存儲冰塊的

在我們現代,一到夏天大家都會吃雪糕來降溫消暑,我們現在製造冰塊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又很容易有製冰機,甚至在家中我們利用冰箱也可以製造冰塊,那麼在古代古人科技沒有這么發達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製作冰塊和儲存冰塊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雖然古時候不具備現在的先進的機械化製冰的方式,但是古人,利用他們的智慧仍然能夠在炎熱的夏天享受到冰塊帶來的好處,比如說可以在夏天享受到冰凍的西瓜汁,冰鎮梅汁等之類的奢侈品。

⑸ 古代人是怎麼把冰儲存到夏天的

古代人是利用「冰窖」把冰儲存到夏天的。

冰窖是古時人們常用以儲冰避暑的窖穴,隨著科學的發展,冰箱、空調取代了天然冰的功能,冰窖、天然冰便逐漸消失了。早年天然冰給人帶來的清涼世界已經變為歷史了。

老北京時冰窖分為兩種,一為官辦冰窖,一為民辦冰窖。二者加起來,得有數十座。官辦冰窖多為磚石砌築的拱形地下冰窖,民辦冰窖則皆為挖掘土坑,窖穴貯冰。

官辦冰窖,又分兩類,一類是直接為皇宮服務的御用冰窖,一類是為官衙或王府服務的吏用冰窖。現如今,民辦冰窖早已無處可尋了,官辦冰窖至少還有3處尚完好保存著,一在紫禁城內;一在北海公園東門陟山門街雪池胡同,號稱雪池冰窖;一在北海公園東夾道恭儉胡同五巷五號,號稱恭儉冰窖。

(5)古代人是怎麼存儲冰塊的擴展閱讀:

現代冰窖

如今,古代冰窖遺存很少了。但還有許多以冰窖命名的地名,可供人們訪古懷舊。雪池胡同即雪池冰窖所在地;冰窖口胡同,在德勝門外,在其北部尚有冰窖後巷(又稱冰窖後身);冰潔胡同,在阜成門北順城街,原稱冰窖胡同,1965年改今名。

冰窖廠胡同,在正陽門外三里河,今為冰窖廠小學所在地。在北海公園北門外,也有冰窖胡同,該處的冰窖是土窖,20世紀50年代初尚可存冰。在今中關村一帶有冰窖;海淀鎮也有冰窖胡同,20世紀末,這條小巷才被中關村西區所代替。

⑹ 古代人夏天會吃冰嗎,他們是如何保存冰的呢

冬天儲存,夏天使用!
一、製冰
1、古代製冰用窖冰法和硝石製冰法。每年大寒季節,古代的官吏,帶領下屬到冰凍河上鑿采,再將冰塊運送到冰窖里,用新鮮稻草和蘆席做鋪墊,將冰放鋪墊上後,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另外,古人發現硝石溶解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水溫降低,甚至結冰。

2、利用硝石的特性,可製作成冰飲料。將罐中加入糖和香料的水,再用大盆盛上清水,罐置於大盆水裡,將硝石加入大盆水中溶解,罐里的水即可結成冰。
二、儲存方式有兩種。

第一,就近存儲。

冬天的時候,在北方的小河、小湖、水庫等地方的附近,建立一個個的地窖。

這地窖,要夠深,夠大,要陰涼低溫,但不能滲水,如此,就可以當儲存的地方了。

建立好一個個的冰窖,將冰塊切割成規則的形狀,比如長方塊、方塊,按照一個個垛子碼起來。

等待夏天的時候,拿出來賣給附近的富人!
第二,在皇宮、都城、大城市裡,建立儲存的地方。

這種方式更普遍了,因為夏天運送,熱損耗是比較大的。

於是,在皇宮、都城、大城市裡建立專門的冰窖,在冬天就把冰塊儲存起來,這樣,成本低,沿途的熱損耗基本沒有。

而且,使用的時候,方便取用,效率較高。

總之,在古代,最重要的「製冰方式」就是搬運和儲存。
可以這樣說,古代製冰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搬運」,是「冬天存儲,夏天使用!」

硝石製冰,有古代成功的案例,一些古籍上也有過,現實世界中,也可以實現。

⑺ 古代並沒有冰箱,那冰塊又是如何保存的

古人都是在冬天時挑選水質好的河流鑿除一塊塊冰,然後把這些冰裝進容器中放到地窖中儲藏,等夏天炎熱的時候便可以把這些冰拿出來使用。其實古時候的人還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當時為了儲存冰塊還專門做了一個容器,也就是現代冰箱的前身。


這樣到了夏季就可以吃到涼涼的冰鎮食品了,可能有人會覺得冰存不到這么久。關於這個疑問,不知道朋友們去山上觀察過雪沒有,即使已經進入春季,山中沒有被太陽照射的地方,雪會融化得極慢,甚至會拖好幾個月才化掉。

暴露在空氣中的雪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存儲在地下的冰呢?由此可見,咱們古人的智慧,在某些方面是不遜色於現代人的。

⑻ 古代人是怎樣得到冰,並如何保存的

古人一般在冬季去河裡取冰保存到地窖裡面,等到夏天再用,後來開始把硝石加入到水裡來製冰。

在人們學會製冰之前,冰窖的冰和夏季用來消夏的冰都是冬天存儲起來的。冬天於河面取冰,放入地窖或冰窖,覆蓋上棉被,隔絕與外界的空氣交換和溫度交換。

因為地下比較涼爽,加之冰窖和地窖的開口都比較小,空氣也都不流通,能夠保存比較長的時間,留到夏天,用來儲存食物和降溫。

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葯時開采出硝石,既而發現硝石溶於水會吸收大量的熱,使水降溫到結冰,自此,便有夏天製冰之法,從而節省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

後來製冰方法普及以後,製冰人逐漸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日益繁多,商家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十分相似,換言之,也就是當代冰淇淋乃至哈根達斯的鼻祖。

(8)古代人是怎麼存儲冰塊的擴展閱讀:

製冰的始末:

最早冰製冷飲起源於中國,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葯時開采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後面又逐漸形成做買賣的食物鏈,他們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顧客。宋代,商人們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算是中國冰淇淋鼻祖了。

除了製冰用的硝石,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存冰」。

以清朝來說,清《會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條雲:「凡伐冰取諸御河……歲以冬至後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凈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為塊……以供公廨……設暑湯之用。」民國時仍有此俗。每年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謝河神賜予的冰塊。

鑿出來的冰會修整的四四方方,並且有標準的尺寸要求,這樣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間了。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在清朝大部分時期里,建冰窖是國家壟斷行業,老百姓不允許建。冰窖有兩種,一種是官窖,專供皇家使用,另一種是府窖,供王爺們使用。

在北京就有個冰窯口胡同,是清朝時期的官窯所在地,它之所以修在此地,是因為旁邊就有城市水系的分流。從西邊的玉泉山引水至此,與東邊的通州大運河水系貫通,南邊就是皇室的什剎海景區,當然還有後來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用冰主要有兩個地方。一、給皇家的屋子降溫,當空調室友。裝冰的容器也是有講究的。外面是木製的,內里是鉛或錫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會重金屬中毒。二、用於冰鎮食物,因為夏天的冰非常珍貴,所以,皇帝會對喜愛的大臣的防暑降溫賞賜是按等級發「冰票」。大臣可以憑票領冰。

後來 冰並不是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尋常百姓在夏天都能吃到冰。

窖冰舊時傳統歲時風俗。亦稱「藏冰」。我國北方夏日暑熱,冬日結冰,故有於冬季藏納冰塊於冰窖以供來夏使用的風習。清代冰窖分三種: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舉,頗屬盛事。

大明湖畔是國內製冰業發展比較早的地方 (知道皇上為什麼喜歡來這里了吧?)

每年冬天,在大明湖水完全凍結的時候,大明湖附近的村民就開始准備存冰。首先得准備存冰地點。就是挖地窖。

地窖挖好後,下面鋪上草氈,趁三九天,大明湖冰結最厚的時候到大明湖裡去切冰塊,然後一塊一塊得從下往上摞起來,一直到地窖頂。摞滿後再在上面蓋一層草氈,草氈上面再蓋一層厚厚的黃土,最後入口也要用土封起來,這樣一個冰窖就算完成了。

冰窯由於它的特殊性,只能打開一次,也就是打開後裡面的冰必須賣完,所以買冰需要預約,到了足夠的量,冰窯才開,人們拿著冰票去冰。

用冰最多的就是飯店,然後是部分家用,再就是走街串巷賣「冰溜子」的小商小販。濟南是國內最早出售汽水的地方,就因為大明湖可以產冰。

冰窖里的冰取完了,人還沒走光,門口有一群早等在那裡的小孩就一哄而上,去撿地上的碎冰吃。這成了老一輩濟南人腦海里不可磨滅得記憶。

⑼ 古代沒有冰箱,那麼古人到底是怎麼保存冰的

周朝之前的年代裡有沒有人在夏天用過冰我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周朝的時候周天子已經可以在夏天的時候用上冰了,在當時周天子所用的冰是夏天的時候從結冰的河裡面挑選出一些水質良好的地段鑿出的一塊塊寒冰,然後儲藏在專門的冰窖裡面,這樣來年的夏天就可以使用了。

與此同時,當時還出現了一種非常原始的冰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冰鑒,冰鑒是純由青銅打造,造型像一個樽,在打造冰鑒的時候會在中間留下一個夾層,然後冰塊就可以放入這個夾層中,冰鑒就能擁有製冷的效果了,這樣就能保存王公貴族們所喜愛的食物以及水果,使他們享受到平民所無法享受的福利了。

⑽ 古代的人怎樣存冰

我國古代冰鎮低溫貯藏技術方面的重大發現
——秦都雍城凌陰遺址與鄭韓故城「地下室」簡介

衛斯

所謂冰鎮低溫貯藏技術,在古代,就是利用物理存冰的方法,將冰塊長時間的保存下來(一般可存5—8個月),然後再根據物理降溫的原理,將適應於低溫下貯藏的食品,諸如鮮肉、鮮蛋、鮮果、鮮蔬一類副食品同冰置於一室,長時間的貯藏保鮮,或者將怕熱易腐的熟食在極短時間內進行冰鎮,都屬於冰鎮低溫貯藏。

冰鎮低溫貯藏技術,是我國勞動人民的一大創造,其歷史已相當悠久。傳說為「三代之書」的《夏小正·三月》中就有「三月,頒冰」的記載。「頒冰」,即分配冰塊。古書雲:「頒者,分也。」產生於西周時代的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豳風·七月》中說:「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凌陰,冰窖也。」《初學記》引《風俗通》雲:「積冰曰凌。」「陰,通窨。窨,地窖也。」《周禮·天官·凌人》中雲:「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日,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鑒,凡內外瓮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鄭玄註:「鑒如甄,大口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御溫氣。」賈公顏疏:「冰若有鑒,則冰不消釋,食得停久。」《漢書·惠帝記》四年載:「秋七月乙亥,未央宮凌室災。」「凌室,藏冰之房也。」

從上述文獻記載來看,秦漢以前,我國歷代統治者在自己的宮殿內,為防暑降溫,冰鎮食品,都建有「凌陰」設施。從西周開始,統治者的宮殿內就設有專門掌冰的官員——凌人管理此事。

1973年5月至1977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秦都雍城姚家崗宮殿遺址的西部,發掘了一處春秋時期的凌陰遺址。該遺址為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土基。夯土基的四邊,夯築東西長16�5、南北寬17�1米的土牆一周。在夯土基中部,有一個口部東西長10、南北寬11�4米的長方形窖穴,窖內四壁呈斜坡狀,窖壁坡長1�84米,窖壁上部為夯築,下部為生土。在窖壁的坡底,夯築一周寬0�70~0�80米的二層台,通高0�32米。二層台范圍之內為東西長6�4、南北寬7�35米的窖底。窖底鋪有與二層台等高的砂質片岩一層,這個平面為窖穴使用時的實際窖穴底面。方形窖穴四周為迴廊。迴廊兩邊有柱洞。西迴廊正中有一個通道,呈等腰梯形,通道由東向西平行的槽門五道。靠近窖穴的第一、第二號槽門均有底槽,槽門亦呈等腰梯形,較通道稍寬。所有槽門的槽溝剖面均為側置或倒置的等腰梯形,以便於插合和提取木板。通道與西迴廊上最大的缺口相通,可知這里應為窖穴下部的主要出入口。在第二槽門之西的通道底部,鋪設有水道一條。經鑽探得知,水道與姚家崗西南部的白起河相通。水道東高西低,顯然是窖穴內的排水設施,水道底部與鋪設片岩的地面大體在一個水平上。

發掘者推斷:「這種在宮殿附近的大型窖穴,應為宮殿內的儲藏設備。但其本身沒有防潮設施,說明被儲藏的物品無須防潮。西迴廊內的一條水道,顯系排水設施。由此推測,這座窖穴可能是儲冰用的冰窖,即古代文獻中的『凌陰』。……根據窖穴體積計算,這一冰室可藏冰190立方米。」

對於這一重大發現,發掘者曾在《文物》1978年第3期上發表過專題簡報。《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2期發掘者又在《秦都雍城鑽探試掘簡報》中對這一發現作了概述。《光明日報》1985年6月24日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登的《我國考古工作者揭示出秦故都——雍城遺址面貌》的通訊中,再次披露了這一消息,並指出:「這一發現是迄今所見我國最早的凌陰遺址。」

從發掘者的報告來看,姚家崗凌陰遺址在春秋時期是供給秦宮殿內享用的大型地下冰窖。它不僅藏冰於地下窖穴,而且在地面上有防暑隔溫的建築設施。很明顯,從該遺址四周迴廊兩邊發現的柱洞來看,冰窖在當時是處於室內的地下建築。為了防止通道露氣傳熱對冰保存不利,故而有五道槽門加封。秦都雍城姚家崗凌陰遺址的發現,引起了考古界的極大重視,同時也為研究我國古代的冰鎮低溫貯藏技術史提供了一份可貴的資料。

但是,在這里我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份未曾引起過人們注意,卻屬典型的古代冰鎮低溫貯藏技術方面的重要資料。即60年代後期,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內的宮殿區西北部(閣老墳村北地)發掘時,還發現了一處戰國時期的地下建築,發掘者在報告中寫道:「我們暫稱為『地下室』。它是從地面向下挖掘成的一座口部略大於底部的長方形建築,上口南北長8�9、東西寬2�9米,四壁用土分層夯築。它的東南角挖有一條寬0�56~1�15米的台階式走道,以出入地下室。室內近底部的牆壁上,斷斷續續塗著一層草拌泥,西南角和北壁的草拌泥面上,粘貼一些背面帶凹槽的方磚,應是室內牆壁原來貼有磚面的遺留。在室底西側的地面上,也發現兩塊背面帶凹槽的方磚,應是室內鋪地磚。特別是在室內底部的偏東側,發現了南北成行的五眼井,約占室內地面的1/3。五眼井以陶井圈逐層疊築而成。井圈直徑0�76~0�98米。井口與井口距0�30~0�65米。五眼井中最深的2�46米,已達到現在的淺水面;最淺的1�76米。這五眼井應是地下室內的主要設施。在地下室口部周圍的地面上,還發現一些圓形殘柱洞,應是支撐房頂建築設施的柱洞遺留。」

在地下室和五眼井的填土中,包含有大量的戰國時期的刻劃有符號和陶文的陶器,以及少量殘破的鐵器和骨器。此外,還出土有大量豬、牛、羊、雞等骨骼,約占所含遺物總數的2/3。發掘者認為:「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出土遺物證明,這座地下建築遺存應是戰國時期修築和使用的,大約是一所儲藏食品的大型窖穴。」

從發掘者的報告來看,這座地下室,應是戰國時期的一處重要凌陰遺址。它的發現從時代上看,比秦都雍城姚家崗凌陰遺址稍晚。但從建築設計水平上看,比秦雍城姚家崗凌陰遺址水平要高。該遺址室內發現的背面帶凹槽的方磚,及室內底部東側發現的南北成行的五眼井,起碼說明韓人在處理冰塊融化後的排水問題上比秦人高明。一是地下鋪以背帶凹槽的方磚,冰水可以順槽而流,即使是壓在底部的冰塊也不致因室底有少量積水而浸泡在水裡。二是室內置井,冰水可就地入井自滲。不僅在建築時節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在實際過程中,冰水就地入井自滲,還可以抑制地下溫度的上升。

另外,從發掘者的報告情形來看,這座凌陰遺址的地面上,應是有房子一類建築隔熱的。從出土的大量的豬、牛、羊、雞等骨骼來看,這座儲藏食品的大型窖穴,主要是存放肉食類的。

古代凌陰遺址的發現,不僅對研究我國古代的冰鎮低溫貯藏技術有重要價值,而且對發展現代食品貯藏技術也有借鑒作用。筆者認為,在我國北方地區,一些靠近河流、水庫、湖泊,冬季鑿冰比較方便的地方,都不妨建造一批「古式冷庫」,並藉助現代常用的氣調貯藏技術的一些先進方法,使食品貯藏在無須電氣製冷設備的情況下有一個新途徑。(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承蒙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戴尊德先生提供資料,謹表感謝)

參考文獻
①雍城考古隊:《秦都雍城鑽探試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2期。
②雍城考古隊:《陝西風翔春秋秦國凌陰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3期。
③《我國考古工作者揭示出秦故都——雍城遺址面貌》,《光明日報》1985年6月24日。
④河南省博物館新鄭工作站、新鄭縣文化館:《河南新鄭鄭韓故城的鑽探和試掘》,《文物資料叢刊》第3期,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⑤王世民:《東周各國都城遺址勘察》,《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考古學專刊,甲種第十七號,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⑥閔宗殿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年表(二)》,《農業考古》1984年第2期。
(原載《農業考古》198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