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浙江人腦庫存儲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浙江人腦庫存儲

發布時間: 2022-10-03 11:36:40

『壹』 人的大腦的存儲量相當於多少內存

大腦是由神經元構成的,神經細胞相互之間通過神經突觸相互影響,形成極其復雜的相互聯系。記憶就是腦神經細胞之間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維持時間是短暫的,有些則是持久的,而還有一些介於兩者之間,這就形成了我們的長期記憶、短期記憶以及也會遺忘一些記憶。

2014年3月Nature有一篇文章,分析稱小鼠大腦的13個神經元的結構,用了高達1TB的數據。而一個重約1.4千克的成年人大腦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

但1000億個神經元是否都用來存儲呢?其實,這1000億個神經元在人類大腦中並沒有全部被用來存儲,科學家估算,即使如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也只用了自己大腦三分之一的功能。大腦更多的細胞是處於「待業」的狀態,人類並沒有將所有的細胞都充分的利用起來。一般人類的記憶實際應用只相當於大腦的十分之一,這也是很多人認為人類的潛力依然巨大的主要依據。

下面我們來推算人類大腦存儲容量的數據大小。1000億個神經元即使只用十分之一,也高達100億個神經元在使用。而小白鼠13個神經元系統就用來1TB的數據,那麼人類大腦存儲容量相當於7.6億TB的數據。即使用當前最高達8TB硬碟來存儲這些數據,也需要9500萬塊硬碟。如果將這些硬碟(41mm)摞起來,大約相當3895000米,相當於4703座世界最高的迪拜塔(828.14米)的高度。

當然這個數據肯定是不準確的,畢竟大腦超級復雜的運算規則並不是計算機所比擬的。我們主要是通過估算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大腦存儲數據量之大。當然,如果只會存儲數據,那麼大腦也不會如此受關注。收集、整理、分析、檢索、遺忘等等,大腦的功能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也是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

『貳』 人腦如何儲存信息

大腦神經細胞中的生物分子或大分子或是對應的離子的亞結構(如氨基酸、肽和鹼基)是可以部分帶電、帶磁效應的,客觀世界的畫面和聲光信號可以被人的感官轉化為電脈沖,電脈沖又可以將大腦神經細胞中的氨基酸、肽和鹼基等磁化,磁化的能量就可以是一種聲光信息的存在或表現形式了。就如錄音機的磁帶和電腦磁碟中的磁化信息一樣。

『叄』 人腦是怎麼存儲記憶的,相當於電腦的多大內存的

根據此前的研究,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大約為1TB,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應該有100TB。

人腦雖然不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但卻是最發達的。在所有哺乳動物中,人腦占身體的比例最大。人腦雖然只佔了身體重量的2%,卻消耗著20%的能量。在人類的進化史中,人類的腦容量一直在增加,現在已經接近1500毫升了。

記憶是智力的基石,一個記憶力強的人,智力通常也比較強。可以肯定,人腦的記憶潛能很大,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通過長期反復的學習,多學多用,一定能成為一個博學多識的人。

如果將一個圖書館中的內容都裝進腦中,用處也不大,因為數據太多反而會拖累讀取速度,我們需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建立更有效的神經連接通路。

『肆』 人的大腦大約相當於多大內存

個人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就有大約77億TB(1TB=1024G)。

大腦只佔一個人體重的2%,卻消耗了一個人25%的氧氣。一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大腦就開始沒完沒了地工作,吃飯、工作、睡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會停止。

當我們測量計算機的存儲容量時,我們首先看計算機內存有多少個G。如果我們用計算機內存的單位來衡量人腦的容量,人腦相當於多少G的內存?

至於記憶,很久以前,心理學家就發現人腦記憶分為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總有一部分人的記憶會在幾個小時內被遺忘。這就是現在所知的Ebbinghaus遺忘曲線。雖然大腦有著巨大的存儲空間,但它有一種定期清除不重要信息的機制,因此不容易形成長期記憶,人類的遺忘也在情理之中。

這種遺忘規律究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我適應的結果,還是生物學本身的某種缺陷,目前還沒有定論。

總之,關於記憶和大腦的知識仍然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在21世紀,理解腦科學的機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很難,很多還沒搞清楚。

『伍』 人腦中的信息存儲在哪

人腦的神經生物學結構亦稱腦實體結構,它是指由成百億神經元組成的具有復雜連接通路與迴路的龐大的神經網路。與生物的其它組織器官一樣,腦的神經網路首先是生物進化中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的產物。在物種進化中被創造出來的這種實體結構,被編碼在人的DNA序列中。作為遺傳基因載體的DNA雙螺旋,既能通過不斷的自我復制把編碼腦結構的信息傳遞給後代,又有在個體發育中通過轉錄RNA和轉譯蛋白質的方式把腦的神經網路結構在每一代個體中再現出來。因此,對每一個有認識能力的具體人來說,腦的神經生物學結構首先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先於自身經驗的結構。

人腦又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神經器官。外界和內部環境中的各種作用或刺激能從個體發育和機能建構兩個水平上影響它的結構與功能的組織形式。

環境因素引起人腦的機能建構過程主要是信息結構的構築和與之相關的機能結構的形成過程。機能建構作用能把編碼在基因中的本能信息和同化於主體中的外來信息緊緊地嵌合在人腦的實體結構之中,逐漸形成不同於實體結構的腦機能結構。

神經心理學的興起使腦機能結構的研究成為一門日趨獨立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中,前蘇聯著名學者魯利亞做出了意義深遠的貢獻。他澄清了「機能」「定位」等對腦機能結構研究有重要意義的基本概念;創立了神經心理學的臨床測驗法;尤其是劃分出了人腦基本的機能結構系統。他認為,人腦有三個基本的機能聯合區,它們是:(1)保證調節緊張度或覺醒狀態的聯合區;(2)接受、加工和保存來自外部世界信息的聯合區;(3)制定程序、調節和控制心理活動的聯合區。每個機能聯合區又能進一步分成具有不同生理與心理功能的一級皮質區(或投射區)、二級皮質區(或投射-聯絡區)和三級皮質區(或重疊區)〔④〕。魯利亞的精闢見解和對腦機能結構所作的這些劃分,對現代心理學、認知科學的研究具有頗為重要的價值。然而,從腦科學今天的發展水平看,我認為他的研究仍有若干不足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沒有把信息存儲系統(即記憶系統)作為一個獨立的機能結構系統提出來,僅把它說成是具有保存來自外部世界信息的第二機能聯合區的獨有功能。

心理學的實驗事實和大量的日常經驗早已示明,人腦不僅能保存來自外部世界的信息,還能保存人的活動技能,人體驗過的情緒、情感以及思維中使用的操作規則、方法策略等等。腦科學的新近研究也指出,人腦中三個基本機能聯合區所在的那些腦組織結構都是記憶信息存儲的場所,並不只限於第二機能聯合區的腦組織。與記憶信息的存入和取出有關的腦組織結構,主要是位於大腦皮層前額葉以及顳葉內下側的海馬和杏仁核等

人腦中的信息存儲系統也是一個最基本的機能結構系統(或機能聯合區)。這個機能聯合區與魯利亞的前三個聯合區有著並列且相互依存的功能。從腦的神經生物學結構看,信息存儲系統的腦組織除前額區、海馬、杏仁核等可做明顯區分外,其餘部分則和上述三個機能聯合區的腦組織重疊在一起,因而難於單獨區分。

綜上所述,人腦的機能結構不僅是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的產物,更是以攝取外界信息為前提的腦機能建構的結果。因而它是既包含先天因素又包含習得因素,既包括腦「硬體」又包括腦「軟體」的復雜統一體。人的認知結構、心理結構這類似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就是嵌合在人腦的機能結構之中,並通過它轉變成了切實可見的存在物的

從腦的神經生物學結構看,信息存儲系統的腦組織除前額區、海馬、杏仁核等可做明顯區分外,其餘部分則和上述三個機能聯合區的腦組織重疊在一起,因而難於單獨區分。

從腦的神經生物學結構看,信息存儲系統的腦組織除前額區、海馬、杏仁核等可做明顯區分外,其餘部分則和上述三個機能聯合區的腦組織重疊在一起,因而難於單獨區分。

『陸』 人的大腦有多少存儲空間

第一,大腦大約有一萬億個腦細胞。 第二,一萬億腦細胞中間有一千億的腦細胞具有記憶和存儲功能。 這一千億細胞中的每一個細胞的信息存儲量相當於一個40G硬碟容量的奔騰Ⅳ計算機,如果你了解計算機你就明白,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個40G硬碟的奔騰Ⅳ計算機,如果你想把他的空間全部存滿,每分鍾敲200字,連續不停的敲,需要敲200年!而你的大腦中有一千億個這樣的計算機! 這個數字,據很多科學家講,這個東西是沒辦法計算的,量太大了! 大腦的記憶是透過全析的方式進行記憶的,每個細胞只記憶某一信息,大腦會進行分類。我看過大約20本關於腦科學方面的著述。腦科學是現在生理學上最前沿的部分。它告訴我們,大腦是人身上唯一一個可以終生發育成長的器官。大約你在18歲時基本完成,大腦的細胞不會再增多了,在人25歲時各個器官停止發育,基本按照成熟的人來行為了。身上唯一的器官,大腦細胞透過學習、思考,他進行網路連接,一個細胞大約可以和15萬個細胞發生聯系,如果你學過大學的高等數學,你可以知道1千億個的細胞,1萬個億的細胞中的每一個再有15萬種可能性來進行網路聯系,這個數字幾乎是無法說明它有多龐大的。實際上,我們只要思考,學慣用腦,大腦細胞就會產生新的網路聯系。大腦是英特網的一個縮影,或者說地球現在目前使用的英特網是一個人使用大腦的一個外化。一個人的大腦比作地球的話,它表面的新皮質的聯系就是構成目前地球上的英特網,英特網每天都在增長,實際上大腦的每個細胞相當於一台計算機,然後再和其它細胞相連。大腦細胞不再成長,但是網路是可以終生成長的! 如果了解腦科學前沿,你會感嘆人腦太不可思議了!那些大科學家發出驚嘆:宇宙間再也沒有比人腦更大的秘密!現在,假如按人的啟蒙程度的話,我們人類對大腦的了解還停留在小學生那樣的粗淺程度。我們所有影響大腦的方法都是間接的方法,還沒有找到直接影響大腦的通路。大腦太奇妙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腦的存儲量是無限的。所以,原來英國科學家的估計都是保守的了,一個普通人的大腦1/3的空間相當於將200間足球場那麼大的房間全部裝滿書籍的空間!這是九十年代英國科學家的測算,現在的研究認為,人腦的存儲量要比這多得多。 第三,大腦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創造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需要訓練的。現在,很多朋友會開車,我們想一下不會開車的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能力把開車學會?只要經過訓練,任何人都有開車的能力!如果我來訓練大家,一周的時間百分之百可以上路,沒有問題!人腦的創造力和駕駛技能一樣是一種能力。如果我們今天能夠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這個創造力是大腦的一種特殊運算程序。經過訓練,任何人都可以有創造力,任何人都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東西!實際上,對於大腦如果不懂它的運算程序,就像一個計算機沒有操作系統,根本不知道如何啟動。這是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所以,我們說人腦的創造性是無限的。 大腦的理解力。什麼叫理解呢?把一個事物跟你已知的事物聯系起來,找出這個事物之所以是這樣的原因叫理解。那麼,這句話暗含著只要你的背景知識足夠大,你就可以理解任何的事情。說對一個事物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是說你的背景知識還不夠。在這個意義上,知識是可以隨時學的,只要你的知識量足夠了,你就可以理解所有的事情了。這里要說到人智力的三個基本方面:記憶力、創造力、理解力。在這三個方面,我們任何一個人,幾乎是無限的。所以說,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主要是指大腦的潛能是無限的。那麼,我們想告訴大家,一個人終生使用大腦,開發程度都不會超過10%。曾有人認為愛因思坦的大腦開發程度沒有超過25%,現代腦科學研究認為,他絕對沒有達到那麼多。 如果我們了解了大腦,並且學習使用,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出很大的成就。

求採納

『柒』 人腦的存儲量是多少

目前的生物化學對於人腦的記憶儲存機制還不是很清楚啦,不過要談到人腦的記憶機制,首先就得看一下人腦是如何處理訊息的。

人腦處理訊息的模式理論上可以算是數位 (digit) 的形式,因為神經沖動(Nerve impulse) 是一種全有全無 (All or none: 這在前幾封信的學長有提到過) 的方式,也就是神經電位有所謂的閾值,這剛好符合數位處理的 0 與 1,在某個神經電位之下的電位被解釋成 0 (or 1),而其上的值則被解釋成 1 (or 0)。

既然神經沖動是屬於數位方式,但是,人的腦部是否就和電腦一樣呢? 答案很明顯,當然不是。 現在讓我們將角度放在人腦和電腦的單位層次,來比較看看神經元 (Neuron) 和電晶體 (transistor) 的差異。

一般來說,transistor 有所謂的輸入 (Input) 和輸出 (Output) 端 (end),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 (畢竟不是電機科系的,說錯還希望前輩指正),在各個logic 下的 transistor 其大多隻有兩個 Input end,一個 Output end,和
其它 transistor 以極為有序的平面網路 (2-D network) 結構相連在一起,構成 AND,OR,XOR....等邏輯運算和 ADD,SHIFT.... 等算數運算,而構成這些單元後,這些單元的功能就此限制住了,沒辦法再修改,亦及 ADD 就是ADD,不能變成 AND....。

可是 neuron 呢? 以一般最常見的 neuron 來考慮,有所謂的樹突 (dendrite)和軸突 (axon) 分別處理 Input 和 Output 的訊號。 和 transistor 相似的,neuron 的 axon 通常只有一個,可是 dendrite 呢? 平均在十萬以上,再加上 neuron 和 neuron 之間是屬於亂序的立體網路 (3-D network),這使得 neuron雖然也是處理 0 與 1,可是一群 neuron 結合起來,卻沒有特定的功能了。

就以下面來比喻吧: 當某一區域具有 A,B,C,D,E,F 六個 neuron,假設當它們以A-B-C-D-E-F 來當 information pathway 時,所具有的功能為 ADD,可是在復雜的 3-D network 構成下,它可能還有另外的 information pathway,但不論information pathway 為那條,A-C-B-D-E-F 雖然只有 BC 對調,但同樣包含這相同 6 個 neuron 的 pathway 所具有處理能力就和原先不一樣了,也就是說,XOR,AND,SHIFT....都有可能....

Neuron 這樣的功能表示什麼呢? 表示人的腦部能夠在有限的 neuron 中,"重疊而平行地" 處理許多事件。 我們可能在馬路上開車,突然之間一個小孩跑出來,經過眼睛收到訊息後,我們緊急踩下煞車,握緊方向盤,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交感神經興奮....。等等顯在和隱藏的處理程序發生了。 請允許我這樣比喻,在現在的 MPP 超級電腦中,我們是用大量的 CPU 來達成平行處理,可是人腦卻十分精巧地利用 neuron-neuron 間的突起連結成一個嘆為觀止的單一 CPU 卻具有多 CPU 的能力,或許我們更可以這樣猜測,人腦是同時具有處理和儲存能力的 "CPU",就拿一些數據來比較吧,人腦中的 neuron 約有一百四十億個,而目前人類在處理器實作中就屬 Alpha 有將近一千萬個 transistor 最多。

事實上很明顯,人腦大約是 Alpha 的 1400 倍,加上能 "虛擬" 的處理數....。你能想像人腦所具有的潛能嗎?

不過這也只是將人腦比做電腦才有這樣子的比較,事實上的情形,人腦和電腦屬於兩種不同領域的東西,雖然就某種方面來說具有相關性 (皆是某種形式的stimulus & response),但很難將兩者視為平起平坐的 "處理器"....

以上是電腦和人腦的某種數字游戲,接下來的 Post 將討論到一些人類記憶原理的假說了....。

還記得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幾項老鼠實驗吧? 那時候的環境正是核酸(nucleic acid) 和蛋白質 (protein) 的時代,許許多多的生化機制都被NA 和 protein 所闡明。 其中有一群科學家利用老鼠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原本訓練一隻老鼠 (A),等 A 訓練完後,他們將 A 的腦萃取出蛋白質,然後送入另一隻老鼠 (B) 的體內,結果他們很驚訝的發現 B 不用經過訓練便可以具有 A 的行為模式。 於是,他們便懷疑,腦中的儲存物質很可能是 protein。

如果我們腦中的儲存物質是 protein 的話,那麼我們就大約可以算出人類腦中最大可以儲存的極限容量了。 一般來說,人類腦的重量約二到三公斤,而身體中約有 66% 是由水組成,那麼我們可以這樣假設了:

『捌』 人的大腦儲存容量是多少

  • 大腦記憶容量等於多大硬碟

  • 成年人腦容量有1400g左右,約占人體重量的2%~3%。

  • 大腦是由神經元構成的,神經細胞相互之間通過神經突觸相互影響,形成極其復雜的相互聯系。記憶就是腦神經細胞之間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維持時間是短暫的,有些則是持久的,而還有一些介於兩者之間,這就形成了我們的長期記憶、短期記憶以及也會遺忘一些記憶。

  • 2014年3月Nature有一篇文章,分析稱小鼠大腦的13個神經元的結構,用了高達1TB的數據。而一個重約1.4千克的成年人大腦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

  • 但1000億個神經元是否都用來存儲呢?其實,這1000億個神經元在人類大腦中並沒有全部被用來存儲,科學家估算,即使如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也只用了自己大腦三分之一的功能。大腦更多的細胞是處於「待業」的狀態,人類並沒有將所有的細胞都充分的利用起來。一般人類的記憶實際應用只相當於大腦的十分之一,這也是很多人認為人類的潛力依然巨大的主要依據。

  • 下面我們來推算人類大腦存儲容量的數據大小。1000億個神經元即使只用十分之一,也高達100億個神經元在使用。而小白鼠13個神經元系統就用來1TB的數據,那麼人類大腦存儲容量相當於7.6億TB的數據。即使用當前最高達8TB硬碟來存儲這些數據,也需要9500萬塊硬碟。如果將這些硬碟(41mm)摞起來,大約相當3895000米,相當於4703座世界最高的迪拜塔(828.14米)的高度。

  • 當然這個數據肯定是不準確的,畢竟大腦超級復雜的運算規則並不是計算機所比擬的。我們主要是通過估算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大腦存儲數據量之大。當然,如果只會存儲數據,那麼大腦也不會如此受關注。收集、整理、分析、檢索、遺忘等等,大腦的功能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也是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

『玖』 人的大腦有多少G內存

按理說,人的大腦存儲密度是很高的,凡是看過的都會記錄在大腦里,人腦沒有刪檔的機制,只是時間長了,大腦中樞神經和連接你存儲記憶的那個地方的神經由於很久不用就會退化,最後你就找不到記憶的那片區域了,也就是忘了,但是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重新找到那片區域。准確的說,人的大腦可以把地球上的東西記一個遍。估計不停地背書,就算過目不忘廢寢忘食的背,一直背1000年也夠用。一般人大腦能開發出8%就已經很不錯了。
你說人的大腦有多少G,GB是電腦2進制的存儲單位,跟大腦的存儲機理完全不同。而且你要是學一首歌,會了之後可以按著音調唱下來,如果把這段音頻放到電腦里也有個十幾kb到幾十mb(格式不同差別很大),例如一段180秒的MP3音頻是2750kb,平均下來就是15.8kb/s要是讓你背2750kb文章絕對要命了,1kb是1000位元組(1024簡化作1000方便計算,下同)1000位元組是500個漢字,2750kb就是1375000個漢字,你說背這個和唱歌哪個容易?大腦可以感性的記憶,多方位全面的認識事物,還能不自覺地在事物之間尋找共同點,最後形成是網路。而電腦的存儲是樹狀的,比如D盤里有5個文件夾,5個文件夾里又有那些東西,而這5個文件夾相對比較獨立,沒什麼聯系。文件夾里的文件是並列關系,沒有差別,沒有輕重之分。按理說,人的大腦與計算機存儲系統是沒有可比性的,就好比:1千克與1米誰大誰小一樣。但是樓主非要一個數值,也可以,咱們量化一下,令1kg=1m
好了,也就是在大腦存儲等量信息的情況下,用電腦存要佔多少GB
都說讀書破萬卷,學富五車什麼的都是指對文字的記憶,而對於圖像、視頻、音頻和各種感覺的記憶數據量無從下手。對於圖像,人只有一個印象,你可以判斷是不是這個圖像,而想重新繪制這個圖像困難很大。
所以以下連接大腦與計算機的橋梁就從文字下手了
古人背誦經帖墨義的本事超過了現代人,科舉狀元更是如此,那麼就從四書五經下手,來看看古人的記憶量吧
做一個粗略的估計,有1000000000~10000000000這個數量級也就是10億到100億,(很不準,勿噴),按照100億漢字來算,就是2000000千萬位元組,20Gb,也許你覺得20GB就能包含全部古代著作是不可能的,說明這個結果只少不多。
因為沒有現代的各種科技,接觸的東西很單一,十年寒窗的古人腦平均開發程度為2%-3%
若按2.5%算,古人的腦容量是800GB(還沒我家硬碟大呢),但是800GB換成文字的話,這足夠把全世界的著作正著背一遍,再倒著背一遍了。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腦容量也不斷擴大,如果算入日常的所有感官的信息量,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鄙人無法統計了。當你學會1000首歌,包含了5GB的信息量。看了一場2小時的電影,人眼的有效圖像數據量就相當於5.76億像素的超高清圖像,也就是230.4mb,每秒24幀,倆小時就是11.0592GB,比播放的電影要大好幾倍。每天24小時,就算天天睡大覺,也至少有10個小時是睜著眼的,也就是大概每天50GB的信息量,一年就是18250GB,人的平均壽命有70年,也就是1,277,500GB,當然這只是人腦的8%,部分推算整體,人腦總共有15,968,750GB。像什麼觸覺、嗅覺、味覺第六感等記憶就算不出來了。不會有一個人活到多少歲發現自己腦子滿了的。
中國道家哲學講天人合一,人的靈魂就是萬物,人的心就是宇宙,照這么說,一人一乾坤,如果人沒有壽命限制的話,就像在問:射線有多長啊?當然這個答案只有一個:無限。沒有人能准確量化的計算出人腦容量。
網上找不到,找到了也是抄我的,純手敲4小時,計算也是自己算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希望採納
,謝謝樓主

『拾』 人腦的存儲量是多少

人腦遠遠勝過電腦 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類大腦的人已經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 在《大腦與思維》雜志發表的文章稱,盡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位元組(10的12次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位元組數則大約到10後面跟8432個零。 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已知的,大約為1000億個,許多分析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電腦不久將超過人腦的觀點。但是,研究人員並不局限於這個角度,他們運用一系列運演算法則,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其中包括不同神經網路的龐大功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項發現可能會改變電腦設計的思路。今後電腦的改進可能不是增加位元組,而是模仿人腦,更加註重神經網路。 作者:青雲譯 文章來源:中國公眾科技網 比存儲量 全球電腦記憶體總和也比不上一人腦 --------------------------------------------------------------------------------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線 (2003-09-16 10:46:05) 來源:中國日報網 《人腦與思維》雜志9月14日發表文章指出,單個人腦的記憶存儲量遠勝全球電腦記憶體的總和。 風靡全球的科幻影片《黑客帝國》其實只不過是一個人類反抗電腦統治的故事:人類在電腦的步步進逼下只剩下最後的據點錫安。該片實際上反映了一種普遍擔憂,即電腦技術越來越發達,人類越來越依賴電腦處理各種事務,如此一來,人腦是否會最終輸給電腦,淪為電腦的奴隸?甚至有人預言,電腦戰勝人腦的日子近在眼前。最近,英國研究者第一次以事實數據駁斥了悲觀主義者的上述觀點。 研究人員經運算發現,單個人腦的容量竟比歷史上所有已生產出來的電腦記憶體總和還要大。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電腦記憶體容量是10萬億(10後面加12個零)比特,然而相比之下,人腦的記憶體容量更不可思議——那就是數位10後面加上8432個零,簡直是天文數位。 研究者指出,人腦的記憶體容量是人類智慧的基礎所在。此前,科學家苦於沒有有效的運算公式,因此無法揭開人腦存儲量的大小之謎。甚至有一些武斷的科學家根據人腦只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就斷定電腦一定會很快超越人腦。 而現在,根據研究者最新發明的一系列運演演算法則,人腦容量的大小、千億神經細胞之間相互連接搭配形成的近乎天文數位的排列組合,都可以准確地算出來。電腦勝過人腦的預言不攻自破。 不過,新發現同樣可以用作改善電腦的程式設計,提高其運算能力。例如,科學家可模仿人腦原理,在不增加空間的情況下,通過擴大連接增大電腦記憶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