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磁帶、硬碟和信用卡都利用了什麼特性的物質來作儲存數據
一、磁帶:
磁帶通常是在塑料薄膜帶基(支持體)上塗覆一層顆粒狀磁性材料或蒸發沉積上一層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而成。曾使用紙和賽璐珞等作帶基,現主要用強度高、穩定性好和不易變形的聚酯薄膜。
二、硬碟(主要指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中是採用磁碟碟片(disk)+磁頭組合的設計,磁碟碟片是硬碟中承載數據存儲的介質。硬碟碟片是以堅固耐用的材料為盤基,將磁粉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碟片的表面上,表面被加工的相當平滑。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
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信息。硬碟是由多個碟片疊加在一起,互相之間由墊圈隔開。
三、銀行卡磁條:
磁條是一層薄薄的由排列定向的鐵性氧化粒子組成的材料(也稱之為顏料)。用樹脂粘合劑嚴密地粘合在一起,並粘合在諸如紙或塑料這樣的非磁基片媒介上。
——————————————————————————————
綜上所述,無論是磁帶、機械硬碟碟片、還是銀行卡磁條,他們的材質略有不同,但他們的存儲原理都是一樣的,可以記錄模擬信息(普通磁帶、老式開盤磁帶),可以記錄數字信息(數字磁帶、機械硬碟、銀行卡磁條)。也可以用對應的設備修改、讀取其中的信息。
『貳』 磁帶介質存儲數據安全管理
唐衛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摘要 隨著數據量的增長,大容量數據存儲介質的需求大幅增加。數據存儲也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磁帶存儲技術是一種安全、可靠、易使用和相對投資小的備份方式,是檔案存儲備份之首選。但對長時間保存的磁帶怎樣保障其數據的安全性是檔案行業最為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從磁帶保存、轉儲等實際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出發,介紹怎樣保障存儲在磁帶介質上數據的安全並提出初步建議。
關鍵詞 磁帶 數據存儲 數據安全
隨著社會的發展,檔案資料的存儲形式呈現多樣化,電子數據的存儲問題越來越突出,電子文件長期安全保存問題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磁帶存儲技術是一種安全、可靠、易使用和相對投資小的備份方式,是檔案存儲備份之首選。本文從磁帶保存、轉儲等實際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出發,介紹怎樣保障存儲在磁帶介質上數據的安全並提出初步建議。
1 磁帶介質簡介
1.1 磁帶介質的特點
磁帶是一種順序存取的存儲介質,與磁碟相比,磁帶的價格很便宜。除了驅動器和介質成本,磁帶保存在庫中,不消耗電能,不需要使用昂貴的數據中心存儲空間。
磁帶具有存儲海量數據的絕對優勢,雖然磁帶讀取速度相對較慢,但磁帶技術的發展,在大文件、大容量數據的存取上具有較大優勢,速度甚至比磁碟還要快。在數據安全性方面,磁帶可以離站攜帶,並可以離線保護,以免數據受到在線攻擊,因此使用磁帶進行離線備份的優勢就逐漸凸顯出來。另外,磁帶具有30年的有效期(視存儲環境而定),非常可靠,具有高級伺服系統、一流的磁頭和介質模式、寫入驗證後的讀取功能等。磁帶應當是檔案存儲備份之首選介質。《GB/T 18894—2002 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中規定,磁帶是檔案存儲載體的形式之一。
1.2 磁帶的類型
在選擇合適的歸檔存儲介質時,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如為什麼需要歸檔? 歸檔數據的屬性、數據量大小、歸檔數據需要保存的期限、訪問檔案的可能性和頻率以及需要的搜索能力、預算如何等。
目前根據要儲存的數據特點以及發展的需要,主要磁帶類型有:8mm磁帶、DV磁帶、3480、3490、3590 B、3592等。
1.3 磁帶存儲環境要求
磁帶存儲應遠離強磁場、強熱源,並與有害氣體隔離,環境溫度選定合適的范圍。長期保存的磁帶,庫房溫度應控制在15~22℃,庫房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0%~60%,同時磁帶應保存在清潔的環境和潔凈的空氣中,注意防灰塵和有害氣體。另外,磁場對磁帶影響極大,據資料報道,磁帶檔案上的信息隨磁場強弱和距離而變化。總之,應嚴格按照磁帶的特點和對環境的特殊要求,建立良好的保存環境。
2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磁帶存儲數據安全現狀及原因分析
2.1 安全現狀
到目前為止,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以下簡稱廣海局)館藏有各類原始電子數據和成果電子數據的磁帶2萬多盒。廣海局配有精密空調移機加濕機等設備,從環境上保障磁帶儲存要求,還配備有專用的倒帶機,對磁帶進行讀帶和檢測評價。根據制度要求,廣海局每年按照要求對磁帶進行抽檢,檢驗磁帶是否正常,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數據備份,對長時間保存的磁帶進行評價和轉儲工作。雖然廣海局採取了一定的保障措施,但仍有部分磁帶因保存年代久遠、野外以及早期庫房存放等因素,導致其某些數據發生損壞、丟失等問題。
2.2 原因分析
磁帶發生損破或數據丟失問題的主要表現為磁帶層間粘連、磁帶盒物理結構損壞、磁帶數據丟失等。這些問題磁帶如不能有效處理,會使得磁帶機載入時磁帶的張力系數大於磁帶伺服系統釋放的反張力系數,造成張力與反張力不能匹配,嚴重時會導致磁帶拉伸變形後果或現象。根據廣海局的實際工作情況,主要包括下列情況:
1)早期庫房軟硬體環境無法達到磁帶標准存放要求。
2)磁帶使用年限過長,個別磁帶磁粉脫落導致磁性減弱或數據丟失。
3)磁帶保存年限過久導致其物理結構老化,個別部件運行過程無法恢復至正常位置。
對於當前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之一就是轉錄。
3 磁帶存儲數據的轉錄
3.1 轉錄的意義和作用
磁帶存儲數據的有效期視存儲環境而定,另外由於磁帶存儲介質的發展,從最早的九軌磁帶、3480、3490、3590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到3592磁帶,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讀帶、倒帶等基本工作,很難保障數據的長久安全,很有必要將原來的磁帶存儲介質轉儲成當前比較普遍使用的存儲介質,以保證磁帶數據的存儲安全。
在保管的磁帶中,有些磁帶雖然經過多次清洗和倒帶處理,都不能正確地被讀取,造成了數據的丟失。為了解決磁帶保管年代久遠、磁粉脫落等客觀原因,造成數據不完整等問題,應該定期對磁帶存儲數據進行數據轉錄工作。
3.2 轉錄前檢查
核對工作包括磁帶編號、文件個數、MD5碼(每盤磁帶轉儲後系統會生成一個MD5碼,如數據在上傳、下載等過程中數據發生變化時,此MD5碼會發生改變系統會自動報警)等一系列數據內容進行一致性檢查。對此次項目所有磁帶核對後,除原始磁帶本身存在問題的磁帶外(此類磁帶經過多種恢復處理手段後,只有個別數據塊無法讀取),其餘磁帶檢查均與原始磁帶內實際數據一致。
3.3 磁帶的轉錄過程
在磁帶轉錄過程中,採用數據拷貝、數據解析、檢測處理以及恢復處理等模塊對磁帶數據進行相關的分析以及處理,並按照MD5 模塊格式進行數據校驗檢測等。對於二進制文本文件,數據檢查工具有:TXT記事本或寫字板文件;FlexHEX.exe軟體等。對於海底攝像磁帶數據檢查工具:採用流行的播放工具Media Player軟體,QQ影音,Quicktime Player等播放軟體。
在保管的磁帶中,原始數據磁帶格式為SEG-D和SEG-Y,成果磁帶數據格式為SEG-Y,按照《SY/T6550—2003 地震勘探數據轉儲》要求,原始磁帶應將SEG-D 格式解編後轉換為SEG-Y 格式輸出。但在實際中發現SEG-D格式數據解編後會丟失部分數據頭段信息。因此,為保持數據的完整性,原始磁帶數據(SEG-D)轉錄時不進行數據格式轉換,所有磁帶做無損拷貝轉儲。
3.4 磁帶轉錄輸出存儲
磁帶庫現有的磁帶類型包括3480、3490、3590及8mm磁帶。目前廣海局野外船隻上採集系統配置的是IBM 3592磁帶機,為與野外磁帶類型互相兼容,選用3592磁帶作為磁帶轉儲的輸出磁帶介質,這樣在磁帶機及磁帶的配置選型方面都是比較合理的,同時為了數據存儲安全進行了雙備份磁帶輸出。
4 結論
磁帶作為數據存儲的主要載體,在日常管理中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對磁帶存儲介質的定期檢查工作,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採取恢復措施。為保證磁帶數據的存儲安全,磁帶轉錄工作將是一個常態的過程。只有科學有效地正確理解和掌握磁帶的使用、管理、清潔和存儲環境等方面要求,才能保證磁帶的長久安全和有效。
參考文獻
[1]張晶晶.論磁帶存儲系統在檔案備份存儲中的適用性[J].浙江檔案,2008(2).
[2]王偉紅.對做好新型載體海洋檔案保護技術工作的幾點思考[J].海洋信息,2010(4).
[3]秦書凰.數字磁帶在檔案數字化存儲中的應用技巧[J].機電兵船檔案,2004(5).
『叄』 磁帶引起回憶殺,磁帶褶皺應該如何修復
磁帶作為我兒時的記憶,那根本就是滿滿的回憶,雖然手機電腦更為方便,現在已經沒有人使用磁帶了,但是之前收藏的磁帶肯定是有的。磁帶在使用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磁帶扭曲而發生故障打褶,然後影響磁帶的運行或者是錄音回放的效果。所以,它是需要熨燙才能夠繼續使用,只需把褶帶放在一個40瓦的白色燈泡上,然後用雙手慢慢的左右拉動褶帶就可以除褶帶並重復使用。
在本質上來說,磁帶與硬碟和半導體存儲設備相比的話,磁帶的存取速度確實慢得多。然而,它作為一種存儲的介質,磁帶還是有許多優點的。首先,磁帶非常的節能,一旦數據被磁帶所記錄下來,它就會被放入磁帶庫,然後靜靜地躺下,不消耗任何能量。其次,磁帶相當穩定,誤差概率比其他存儲設備低4-5個數量級。
『肆』 為什麼IBM說磁帶將是未來十年的主流存儲
5G、AI、IoT、自動駕駛……無數隨時產生著海量數據,對於存儲和處理都提出了極高的需求。IBM大中華區CTO謝東近日提出,磁帶在未來十年仍將是主流存儲媒介,其容量將會每年增長30%,而傳統硬碟的增幅只有10%。
同時,為了滿足冷數據、熱數據的不同需求,未來也需要新的存儲架構,比如IBM就正在考慮快閃記憶體與磁帶混合的FLAPE技術。
IBM還與索尼聯合打破了磁帶存儲密度記錄,在一平方英寸的面積上存儲了2010億比特未壓縮數據。
另據希捷估計,2017年全球數據容量為33ZB,預計到2025年可達175ZB,八年間增長增長超過4倍。
『伍』 在如今的科技時代,電視台為何依然用磁帶保存視頻
雖然已經很少能在黑白電影之外看到磁帶的身影了,但這一古老的數據存儲方式或許才是數據存儲的未來。你可能會發出疑問:真的嗎?磁帶?
實際上,世界上大部分數據仍然保留在磁帶上,包括基礎科學數據,如粒子物理和射電天文學,人類遺產和國家檔案,重要電影,銀行,保險,石油勘探等行業。甚至還有一群人(包括我,在材料科學,工程或物理方面接受過培訓),而這些人的工作就是不斷改進磁帶存儲的性能。
磁帶的確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即使是這樣,這項技術也沒有被時間凍結而停止發展。恰恰相反,像硬碟和晶體管一樣,磁帶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了巨大進步。
第一個IBM的商用數字磁帶存儲系統Model 726可以在一卷磁帶上存儲大約1.1兆位元組。
IBM首個商用數據存儲磁帶
時至今日,現代磁帶盒可容納15TB。一個機器人磁帶庫最多可包含278PB的數據。存儲這樣的數據量將耗費超過3.97億個光碟,如果把這些磁碟堆疊則將形成超過476公里的高塔。
磁碟驅動器正在達到極限(明顯後勁不足了),但磁帶的性能變得越來越強。
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激勵機制,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技術來分析其業務方方面面的信息。現在,財務法規要求公司和機構必須保留記錄的時間比過去更長。所以各種各樣的公司和機構存儲的數據都變得越來越冗雜。
『陸』 哪些地方適合用磁帶庫
銀行、傳媒、檔案館、國土資源、衛星資源等很多地方。
磁帶庫不僅數據存儲量大得多,而且在備份效率和人工佔用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網路系統中,磁帶庫通過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儲區域網絡)系統可形成網路存儲系統,為企業存儲提供有力保障,很容易完成遠程數據訪問、數據存儲備份,或通過磁帶鏡像技術實現多磁帶庫備份,無疑是數據倉庫、ERP等大型網路應用的良好存儲設備。且磁帶介質保存時間久遠成本低廉。
『柒』 磁帶dv 和 (sd卡、硬碟)dv 拍攝視頻,哪個損耗更小
早期磁帶DV機記錄的視頻是AVI格式,不是說沒有損耗,而是沒有壓縮,但實際上很少用磁帶來進行保存和播放,因為磁帶的壽命很短,放過幾次後,很容易掉磁粉,因此,都是把磁帶記錄的視頻刻錄成DVD光碟保存起來,刻錄成DVD光碟時就要進行壓縮。再說,拍攝的視頻也要導入電腦進行編輯,一般導入電腦時都壓縮為mpg格式,如果不壓縮,那AVI的文件很大,電腦要有足夠大的硬碟空間。現在家用DV機都是高清的,標清的已停產,高清的視頻信號,也是進過一定的壓縮,磁帶記錄和硬碟或快閃記憶體記錄的都是一樣經過壓縮的高清視頻。由於磁帶DV機耗電大,體積較大,磁帶又不禁用,所以家用DV已沒有磁帶式的了。只有專業的攝像機,還是採用磁帶式的,如廣播電視部門。
說明一點:凡是數字信號,在傳輸、復制、編輯時,都沒有損耗。
『捌』 公共場所諸如銀行圖書館等地的攝像頭,其圖像是怎麼錄制的,能持續錄制多久攝像資料是怎麼保存的,最多
1、圖像是怎麼錄制的?是通過外置的攝像頭進行監控,視頻數據通過數據線傳輸至視頻伺服器。
2、能持續錄制多久?這個要看此處的攝像頭在視頻伺服器上的設置,一般象銀行這樣的重要單位,攝像頭是長期運行的,除非出現故障,不會停止的。
3、攝像採集的視頻資料一般會儲存在視頻伺服器的硬碟中或者是磁帶庫或者是磁碟陣列中。
4、像資料是怎麼保存的,最多能自動保存多少時長的視頻!這個也要看視頻伺服器的設置,一般重要單位都是要求視頻資料保存至少3個月或者更長,才開始覆蓋原來的老數據。象銀行這樣特殊的部門,一般是長期保存的。
『玖』 目前不少電視劇都達到了高清,到底拍攝電視劇的攝像機用什麼來儲存硬碟SD卡錄像帶電影用的膠卷
用的是存儲卡。索尼PMW-EX3攝像機的存儲介質就是採用ExpressCard/34標準的SxS存儲卡。目前,拍攝高清,磁帶已經落伍了。
『拾』 把10歲生日的錄像刻錄在2元左右的DVD光碟上放櫃子里能保存多久.
目前的光碟基本上都是塑料盤基+金屬塗層,塑料的壽命大家都知道300年以上,那麼光碟的壽命就主要決定於金屬塗層的壽命了,而金屬最怕的就是氧化,因此現在光碟保存的好可以保存20年左右保存的不好或者盤質量不是很好2-3年就老化了。將來如果能用氧化物作為塗層的話壽命我想會大大增加
CD光碟壽命
自從70年代初期光碟存儲技術作為磁帶機的替代品研製成功,短短20年間,以CD和DVD為標準的碟片已經替代了卡帶和錄像帶成為了音樂和電影的新載體。光碟存儲技術在80年代步入商業使用時曾經一再誇耀自己的優點,數字技術與長效的保存時間成為了光碟存儲技術迅速走紅的原因。「在普通消費者記憶中光碟介質的CD和DVD是可以作為一勞永逸的收藏品的。但是經過20餘年時間的檢驗,一勞永逸的收藏品成為了泡影」,托馬斯·弗萊爾說道。
日本在1970年舉行大坂萬國博覽會時,曾經在大坂城公園的角落埋藏了兩個「時空膠囊」,其中放置了當時採集的兩千多種物品,不僅僅有植物種子和布匹材料,甚至放入了松下牌的電視機和鐵鍋。當年的負責人之一發酵研究所的賀京淳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這個『時空膠囊』計劃就是希望看看這些物品在100年的埋藏中發生了什麼變化,謎底揭曉的時候可能我已經去世了,但是後人卻會看到到底什麼是能夠保留下來的」。組織者每隔10年察看一次埋藏品的狀況,並再放入當時代新出現的物品進「時空膠囊」,在1980年的時候一張音樂CD被放入其中。20年後,當挖掘者拿出CD進行檢查的時候發現,CD已經不行了。
曾經參與70年代早期光碟存儲技術設計的弗爾斯不久前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當初設計光碟的時候計劃其能有150年的極限壽命,誰想到目前看也就30年」。托馬斯·弗萊爾對此並不吃驚,他解釋說:「我所從事的質量檢測職業告訴我,不可能有東西是一勞永逸的,第一張音樂CD在1982年上市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他的壽命」。80年代CD唱片和90年代的DVD電影被視為長期保留的收藏品,與紙質的書籍肩並肩的擺上了書架,本以為可以作為終身的收藏留在家中。實際上威脅光碟壽命的問題主要來自於CD表面覆蓋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樹脂。《日經科學》曾經以封面文章的形勢提醒世人注意光碟存儲時代的保存期問題,文章中明確指出,本以為耐腐蝕的聚碳酸酯樹脂辜負了人們的期望,盡管用肉眼看不出其上的變化,但是其表面細小的腐蝕都會引發數據信息的丟失。
而德國《新音樂的耳朵》年刊則將矛頭指向唱片公司,在他們看來當初唱片公司盲目追求新存儲介質而使用CD技術,就是為了追求新技術所帶來的商業轟動性,而並沒有考慮壽命問題。澳大利亞CD收藏者奧格斯丁悲觀的說:「如果再過50年,當原來的磁帶存儲資料都不能使用了,而CD也都過期的時候,我們這個世界所有存儲的信息都難逃丟失的厄運。」按照奧格斯丁的思路想下去,國內大量收藏都來自盜版CD和DVD,質量上肯定不如正版耐久,可想而知,我們都用不了等50年,30年就可能丟失一半數據了。
比CD音樂和DVD電影收藏更為危險的是近幾年流行的光碟備份行業,中科院的張遜輝告訴記者:「電子圖書館就是光碟備份技術最危險的使用者,那些雜志報紙等文字媒體也必將深受其苦,因為使用存儲數據的CD-R比CD和DVD更易腐蝕」。但是與CD-R碟片製造商的了解中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數據,綠盤CD-R可保存50年、金盤可保存100年,藍盤也可以達到70年。不久前荷蘭Pc-Active雜志的一項測試似乎印證CD-R碟片製造商在撒謊。Pc-Active的測試橫跨了2年時間,測試了30種不同品牌的CD-R碟片,測試結果令人震驚,有很多CD-R光碟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就無法讀取了,在測試文章的結尾Pc-Active寫道:「一般認為CD-R至少在10年內有效,甚至有廠商號稱可以維持一個世紀。可我們測試的結果說明他們都在誇大宣傳。」
就在CD音樂和DVD電影的收藏者們抱怨自己的藏品來日無多時,FlexPlay和迪斯尼卻「倒行逆施」,研製了名為EZ-D的一次性自毀DVD。這種DVD在開封接觸空氣之後只能存在48小時,迪斯尼打算將這種技術用在電影租賃市場上,利用化學方法來達到原來DVD編碼程序加密的效果。但是環保主義者們無比憤慨的對一次性自毀DVD做出激烈反應,喬尼娜·艾爾恩舉著『無恥的迪斯尼,不要再製造商業垃圾』的標語說道:「愚蠢的商人們又開發了一個沒有用的一次性產品,難道百億張CD和DVD今後的失效,還不夠垃圾站回收的嗎」。
DVD碟片發展至今,已經在各個領域大行其道了,隨著DVD刻錄機的不斷降價、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DVD碟片的應用將會更加普及。但是,你對DVD碟片的保養又知道多少呢?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常談不等於沒價值,特別是DVD+/-R/RW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如何去保養好自己珍貴的DVD碟片更是值得重視。
DVD碟片,根據其機理,我們把它們分成可寫入和不可寫入兩種。其中,不可寫入的指的是平時我們在商店裡買的DVD影片光碟或者一些軟體光碟,這類光碟不能夠寫入,也不能夠對其內容進行改寫,光碟裡面的染料層相比於可寫入DVD更穩定,保存時間相對更長;另一類是可寫入DVD光碟,包括DVD+R、DVD-R、DVD+RW和DVD-RW(至於「+」和「-」之間的差別,指的是不同的DVD刻錄標准,詳細情況在此就不螯術了),由於是為寫入數據而准備的,其裡面的染料層相比於不可寫入DVD的染料層相對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對數據造成損壞。
為了讓大家更有針對性地了解DVD光碟的保養,我們會先列出DVD損毀壞的原因,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地分析和介紹保護措施:
1、碟片變形
碟片的變形不只會發生在DVD碟片上面,在其他碟片上面也會出現。DVD碟片的變形會導致DVD播放機或者光碟機在轉動該碟片的時候出現異常,通常的情況是由於碟片的轉動不規則,導致數據讀取的出錯,甚至無法讀取數據。對於DVD播放機來說,一般都會有容錯晶元,可以忽略輕微的讀取錯誤。但是對於用來讀取數據的光碟機來說,為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正確性,系統必須對讀取的數據進行奇偶校驗,所以,如果碟片轉動不規則,數據無法正常讀出,光碟機就很可能對不能夠正常讀取的部分進行反復讀取(俗稱死讀),而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加劇了碟片的損耗,數據又不能夠正常讀出。
此外,存放環境的溫度如果過高的話,也很容易引起碟片的變形,而且有可能直接損壞染料層,造成碟片的永久損壞。
對策:
避免碟片的變形,主要是從碟片的存放著手。首先,我們要為DVD碟片選擇一個合適的「家」。這個「家」可以是單個的CD盒,可以是光碟保護套,也可以是光碟冊或者光碟盒。選擇這些產品的原則是外表一定要堅韌,能夠抵禦外界的一定沖擊,能夠有效防止硬物的擠壓。不過,光是簡單地把DVD光碟放到上述的保護物裡面還不能夠很好地保護DVD光碟。更正確的方法是,盡可能把DVD光碟垂直於水平面放置,盡量不要長期平放。因為長時間的平放也會引起光碟的變形。此外,對於長年不使用的碟片,最好能夠做到每隔幾個月就轉動一下,並且最好能夠播放一下或者讀取一下,檢查碟片是否讀取正常,對於出現異常的碟片要及時進行備份以確保數據的安全——千萬不要忽視時間的威力。
此外,保存檔片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放在一些溫度較高的地方,避免高溫導致的碟片變形。還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需要進行標識的碟片,最好不要直接用油性比在上面書寫,也不要在上面貼上一張小紙條。雖然這么做不會直接導致碟片的變形,但是會導致碟片在讀取的過程中出現轉動不規則、平衡不好等現象,長期這樣使用也會造成碟片出現後期的變形。
除了上述種種,在提取DVD碟片的時候也要採用正確的方法,不能夠隨隨便便用手直接接觸碟片表面,也不能夠對碟片進行擠壓、彎曲,最好能夠按照下面的圖片所指示的方法來提取碟片。
2、碟片染料層的損壞
所謂的碟片染料層,實際上是由很多種化學物質混合金屬元素製作而成的,具有其不穩定性,外界的化學物質很容易會造成染料層的損壞而導致數據的損壞。另外,強光的照射和高溫的儲存環境有可能會導致燃料曾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算壞。過於潮濕的環境容易使光碟印刷層受潮變質,嚴重時起層,起霉點,破壞了保護層之後反射層與染料層就非常容易氧化而使光碟報廢。
此外,硬物的劃傷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碟片損壞。
對策:
除了把DVD碟片放在保護盒裡進行保存之外,還需要選擇乾爽、避光的地方來保存檔片,這樣是避免光照和潮濕對碟片影響的最根本的辦法。另外,不要使碟片與化學溶液接觸,以免產生化學反應直接損壞光碟。
還有一點是要特別注意的,很多用戶可能不知道,其實用油性筆在光碟碟片上面直接寫上標識是很不明智的。雖然這么做能夠使碟片看起來更有條理,更容易管理,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很多不良的後果。除了前面所說的會引起碟片轉動不規則之外,油性比裡面的油墨還會隨著時間的變遷,慢慢滲透到碟片的燃料曾裡面,導致光碟的永久性損壞,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損害,可以說是「殺人於無形」。正確的方法是,放棄用筆或者紙條在碟片上直接做記號的做法,改為在光碟盒上對光碟進行標識。
對於硬物的劃傷,當然,最好的方法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把不需要立即使用的光碟放回到儲存盒裡面,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不要不必要地接觸到其他物體。當光碟出現了污垢,需要清理的時候,要選擇柔軟的布(最好是鏡頭紙或者專用的布)由里向外呈放射性地擦拭。
看過上述的「保養條例」後,希望能夠對用家們有一定的幫助,把珍貴的電影和數據都保存得完好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