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選修課信息檢索是什麼
選修課信息檢索是用戶進行信息查詢和獲取的主要方式。
分析:選修課信息檢索是用戶進行信息查詢和獲取的主要方式,,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採用一定的方法,藉助檢索工具,從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查找過程,信息檢索起源於圖書館的參考咨詢和文摘索引工作。
信息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加工、整理、組織並存儲起來,再根據信息用戶特定的需要將相關信息准確的查找出來的過程。又稱信息的存儲與檢索。一般情況下,信息檢索指的就是廣義的信息檢索。
相關定義:
由信息檢索原理可知,信息的存儲是實現信息檢索的基礎。這里要存儲的信息不僅包括原始文檔數據,還包括圖片、視頻和音頻等,首先要將這些原始信息進行計算機語言的轉換,並將其存儲在資料庫中,否則無法進行機器識別。
待用戶根據意圖輸入查詢請求後,檢索系統根據用戶的查詢請求在資料庫中搜索與查詢相關的信息,通過一定的匹配機制計算出信息的相似度大小,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將信息轉換輸出。
B. 信息的檢索與利用這門課程是學什麼的
信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用戶進行信息查詢和獲取的主要方式,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狹義的信息檢索僅指信息查詢(Information Search)。即用戶根據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藉助檢索工具,從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查找過程。
廣義的信息檢索是信息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加工、整理、組織並存儲起來,再根據信息用戶特定的需要將相關信息准確的查找出來的過程。又稱信息的存儲與檢索。一般情況下,信息檢索指的就是廣義的信息檢索。
信息檢索起源於圖書館的參考咨詢和文摘索引工作,從19世紀下半葉首先開始發展,至20世紀40年代,索引和檢索已成為圖書館獨立的工具和用戶服務項目。隨著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計算機技術逐步走進信息檢索領域,並與信息檢索理論緊密結合起來。
離線批量情報檢索系統、聯機實時情報檢索系統相繼研製成功並商業化,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在信息處理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和資料庫技術的推動下,信息檢索在教育、軍事和商業等各領域高速發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Dialog國際聯機情報檢索系統是這一時期的信息檢索領域的代表,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系統之一。
C. 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
信息檢索有廣義和狹義的之分。廣義的信息檢索全稱為「信息存儲與檢索」,是指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和存儲起來,並根據用戶的需要找出有關信息的過程。
狹義的信息檢索為「信息存儲與檢索」的後半部分,通常稱為「信息查找」或「信息搜索」,是指從信息集合中找出用戶所需要的有關信息的過程。狹義的信息檢索包括3個方面的含義:了解用戶的信息需求、信息檢索的技術或方法、滿足信息用戶的需求。
(3)信息存儲與檢索相關課程的課件擴展閱讀:
信息檢索四要素:
1 信息檢索的前提----信息意識:所謂信息意識,是人們利用信息系統獲取所需信息的內在動因,具體表現為對信息的敏感性、選擇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從而判斷該信息是否能為自己或某一團體所利用,是否能解決現實生活實踐中某一特定問題等一系列的思維過程。
2.信息檢索的基礎----信息源:信息源定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文獻術語中》,將信息源定義為:個人為滿足其信息需要而獲得信息的來源,稱為信息源。
3、信息檢索的核心----信息獲取能力:通過熟練使用檢索工具來了解各種信息來源的效果。
4.信息檢索的關鍵----信息利用:獲取學術信息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所得信息的整理、分析、歸納和總結,根據自己學習、研究過程中的思考和思路,將各種信息進行重組,船造出新的知識和信息,從而達到信息激活和增值的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息檢索
D. 信息檢索是什麼
《信息檢索》是在200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天秀。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介紹現代信息檢索的方法與技術,在對信息檢索基本知識、信息檢索工具及系統進行了全面闡述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國內外重要電子信息資源、網路信息資源的檢索與利用,也對部分重要的印刷型檢索工具書進行了介紹,為讀者提供了較全面的信息檢索知識。
本書是一本工具型書籍,提供的信息檢索學科範圍廣,內容盡量以最新版本為主,是一本適用性強的學習信息檢索方法和技巧的專著。
本書既可作為師范院校、綜合性院校及理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又可作為教學、科研及各界信息用戶的參考工具書。
前言
信息社會,人們把信息、物質與能量一起稱為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三大要素。信息是促進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以及人類生活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越來越取決於對信息的開發與利用,誰能充分開發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誰就能搶占科學技術發展的制高點。
社會的信息化環境使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信息素質成為現代化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當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長,不僅如此,信息載體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傳統紙介質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載體信息、電子版信息及各類網上信息涌現出來,這些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多樣性、離散性與無序性及其復雜的檢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難度,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獲取信息的質量與效率。
1984年,教育部就提出在大學生中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信息檢索"是該課程的延續和發展,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使學生在增強信息意識的基礎上,熟悉檢索工具和系統,掌握信息檢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學能力,激發創新能力。為此,我們在長期信息檢索課教學的基礎上總結經驗,並博採各類相關教材之精華,編寫了《信息檢索》一書。
本教材以師范類專業為主要介紹對象,並兼顧其他各學科專業,因此,所介紹的專業信息檢索,學科門類較齊全。其特點如下:
(1)根據師范院校綜合性和多學科特點,注意介紹了師范專業所涉及的絕大部分學科和專業的信息檢索。
(2)電子版檢索工具具有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的優點,深受用戶喜歡。電子版檢索系統和工具越來越多,各個學科都出版了不少資料庫,為了突出電子版檢索工具,本教材特意把"綜合性電子信息資源的利用"設為一章。
(3)相對而言,社會科學信息檢索部分的電子信息資源出版物不多,該章節電子信息資源的利用部分就置於檢索工具書之後介紹;自然科學部分介紹的幾種常用的檢索工具書都有其對應的電子版,為達到推薦電子資源的作用,故先介紹電子版,然後是相對應的印刷型檢索工具。
(4)中國絕大多數圖書館已經實現了管理自動化和網路化,為幫助讀者有效地利用現代化圖書館資源,我們專門以"現代化圖書館及其利用介紹"為一章,幫助讀者了解現代化圖書館,達到有效利用館藏文獻資源的目的。
E. 信息檢索中主體法和分類法是如何進行信息存儲和檢索(原理和過程)
主題法和分類法在信息檢索中的原理基本相同.即信息儲存和信息檢索兩個過程.信息儲存是對文獻進行收集、標引及著錄,並加以有序化編排,編制信息檢索的工具的過程;信息檢索是從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用戶所需的特定信息的過程.而實施檢索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各種檢索工具.
但是也有細微的差別.
1、在主題概念表達上
分類語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用碼號(如字母或數字)作為文獻的標識,標引或檢索時都必須使用分類號.主題語言則是直接以自然語言中的話詞作為標引和檢索的標識.
2.在主題概念的組織上
主題法與分類法都要將主題概念組織成可迅速查找的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分類語言主要是按學科體系或邏輯體系組織的,由於分類體系不是顯而易見、易於掌握的,因此讀者在使用分類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時,往往難以確定新主題、細小主題以及復雜主題在體系中的准確位置.主題語言按照語調的字順來組織主題概念,因而可以直呼其名,依名檢索.
3.在主題內在關系的顯示上
分類語言中主題內在關系主要通過上下位類、同位類以及交替類目、參見類目和類目注釋來顯示.尤其在體系分類表中,類目之間的等級關系可以通過類目排列的位置、乃至印刷字體的不同而直接明顯地展示由來.因而分類法系統的系統性、等級性強,便於進行瀏覽性檢索,並可以根據檢索的需要進行擴檢和縮檢.主題語言中,主題內在關系主要通過建立詞間參照系統的方式來顯示.此外也通過輔助索引進行分類顯示.所以,在主題詞表中,相關主題之間的關系難以直接地、一目瞭然地展示出來,因而在族性檢索、尤其是較大范圍課題的檢索中,不如分類語言.
4、在標引方法上
使用分類語言標引時,主題分析的重點是辨別確定文獻主題的學科性質,以便進一步確定所屬類目.使用主題語言標引時,主題分析的重點是辯明文獻主題各構成因素之間的關系,區別論述對象的中心部分和次要部分,以便選定中心主題概念.分類法表現的是族性,主題法表現的是特性.
信息檢索的整個過程如圖.
F. 談談學習《信息檢索與利用》這門課的體會。要求:1、說明檢索的途徑、方法、步驟;2、還有檢索結果截圖。
第一章
1.信息:事物存在方式、運動狀態及其特徵的反映,是事物發出的信號、消息。
2.信息六大基本特徵:載體依附性,無限共享性,永不枯竭性,開發增值性,應用時效性,存在普遍性。
3.情報:運用一定的媒體(載體),越過空間和時間傳遞給特定用戶,解決科研、生產中的具體問題所需要的特定知識和信息。
4.文獻: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
文獻四要素:信息內容,信息符號,記錄方式,載體材料。
5.信息源:個人為滿足其信息需要而獲得信息的來源。
信息源類型:
○按信息源存在形式:個人信息源,組織機構信息源,實物型,文獻型,電子型;
○按信息源內容加工深度(文獻級別):零次,一次,二次,三次文獻。
文獻型:圖書,期刊,特種文獻(學位論文,科技報告,專利文獻,標准文獻,產品樣本,會議文獻,政府出版物)
5.信息資源: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大量積累起來的以信息為核心的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技術,設備,設施,資金等)的集合。
信息資源的構成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
6.信息,信息源,信息資源關系:
信息源是信息資源的源,是先於信息資源的,信息資源是高質量,高純度的信息源。
7.信息文化:在現代社會活動中依據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徵而形成的一種新文化形態。
8.信息素養:具備信息素養的人,能夠充分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並能有效地進行檢索、評價和利用所需的信息。
9.醫學信息素養的內涵: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信息意識:信息在人腦中的反映即人對各種信息的自覺心理反應,反映人在信息活動過程中對信息的認識,態度,價值趨向和一定需求。
○信息知識: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方法。
○信息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造和交流新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在信息獲取、使用、創造和傳播過程中應該遵守一定的倫理規范。
10.信息檢索:
○廣義概念:包括信息的存儲和信息獲取兩個過程。
○原理:通過對大量的、分散無序的文獻信息進行搜集、加工、組織、存儲,建立各種各樣的檢索系統,並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儲與檢索這兩個過程所採用的特徵標識達到一致,以便有效地獲得和利用信息源。
○類型:文獻檢索,事實檢索,數據檢索。
○作用:是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
是創新人才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
是開發信息資源的有效途徑;
是科學決策的前提。
第二章
1.信息檢索:充分利用信息檢索系統,依照一定的檢索語言和規則對文獻信息進行標引,按照檢索系統提供的檢索途徑,採用先進的信息檢索技術,制定合理有效的檢索策略,快速、准確、全面地檢索出所需的文獻信息。
2.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組成:計算機硬體,計算機軟體,資料庫。
3.資料庫的組成:文檔、記錄、欄位。
資料庫類型:書目,事實,數值,全文,圖像。
4.信息檢索語言:為信息的加工,存儲和檢索的共同需要而編制的專業語言,是表達一系列概括信息內容和檢索課題內容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概念標識系統。
5.分類語言:運用邏輯分類原理,按文獻內容的學科、專業集中文獻,從知識分類的角度揭示各類文獻在內容上的區別和聯系,將性質相同的文獻聚集在一起,性質相近的聯系在一起,性質不同的予以分開。
優點:能獲得較高的查全率;
缺點:專指性較差,不適合專深主題和多位概念的檢索。
6.主題語言:以高度概括的詞語揭示文獻的主題,並以此為標識組織檢索系統的語言。
優點:專指性強,直觀、直接,適用於特性檢索,查准率高;
缺點:不能集中同一學科、同一專業或族性事物的文獻。
7.敘詞:能表達文獻主題並經過嚴格規范化處理的詞語,也就是俗稱的「主題詞」。
8.關鍵詞:直接從文獻的標題、文摘或全文中抽取具有實質意義、能表達文獻主題概念,未經規范化處理的自然語言詞彙。
優點:表達主題直觀,檢索入口多,能及時反映新事物新概念;
缺點:詞彙未經規范,質量難以保證,影響文獻檢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9.信息檢索途徑:分類途徑,主題,關鍵詞,著者,題名,號碼,其他途徑。
10.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檢索,截詞檢索,位置檢索,限定欄位檢索。
11.信息檢索策略步驟:
1.分析檢索課題,明確目的和要求;
2.檢索系統和資料庫選擇;
3.選擇檢索途徑、確定檢索標識;
4.編制檢索表達式、調整檢索策略;
5.獲取原始文獻。
12.查全率:表示檢出的相關文獻與全部文獻庫中實際存儲的相關文獻的比例。
提高查全率的措施:
1.盡量採取主題詞與關鍵詞相結合進行檢索;
2.主題詞檢索時要進行擴展檢索和使用全部副主題詞檢索;
3.分類檢索時要進行擴展檢索和全部復分檢索;
4.刪除某個不重要的概念組面,減少AND運算;
5.多用同義詞進行邏輯或檢索;6.採用截詞檢索。
13.查准率:表示檢出的文獻中所需要的相關文獻所佔的比例。
提高查准率的措施:
1.採用規范化的主題詞與副主題片語配進行檢索,少用或不用自由詞;
2.採用限定主要概念主題詞欄位的加權方式檢索;
3.增加概念組面,用AND運算符進行連接;
4.用NOT運算符排除無關概念;
5.限制檢索欄位,如文獻類型、語種、作者、刊名等;
6.運用放寬位置運算符。
第三章
1.搜索引擎:Internet上具有查詢功能的網頁的統稱。
○結構:搜索器、索引器、索引資料庫、檢索器、用戶介面。
○基本原理:1.信息的採集與存儲;2.索引資料庫的建立;3.檢索界面的建立;4.檢索結果的相關性處理。
○評價:1.網頁覆蓋率;2.返回結果的准確性; 3.重要信息返回的過濾;4.網頁更新速度;5.搜索服務的響應時間;6.搜索服務的系統穩定性。
第四章
1.全文檢索:以文獻所含的全部信息作為檢索內容的檢索方式。
第五章
1.Pubmed檢索系統: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所屬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研製開發的網上資料庫。
G. 請問大學里學的那個信息檢索課到底都學些什麼啊
學標引、分類、索引等的編制以及主題詞表、分類表等等。我們還有一門《計算機檢索》,是教怎樣充分利用網路搜索引擎、期刊網等工具,准確查找所需信息,提高查找效率的。
信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用戶進行信息查詢和獲取的主要方式,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狹義的信息檢索僅指信息查詢(Information Search)。即用戶根據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藉助檢索工具,從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查找過程。
廣義的信息檢索是信息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加工、整理、組織並存儲起來,再根據信息用戶特定的需要將相關信息准確的查找出來的過程。又稱信息的存儲與檢索。一般情況下,信息檢索指的就是廣義的信息檢索。
相繼研製成功並商業化,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在信息處理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和資料庫技術的推動下,信息檢索在教育、軍事和商業等各領域高速發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Dialog國際聯機情報檢索系統是這一時期的信息檢索領域的代表,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系統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信息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