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腦子能裝多少知識
看過一篇報導,說:人的大腦完全可以裝下一個圖書館內所有藏書的知識,但為什麼現實上做不到呢?原因是要真正記住那些知識的速度實在太慢了,要花大量時間來加深印象,如果不是經常「復習」的話會不斷地遺忘。極端的例子:老年痴呆和腦萎縮那樣的毛病,並不是大腦中原來的記憶真的消失了,而是和這些記憶的連接斷開了。
2. 人的腦容量到底有多大,最多能記多少東西
人的大腦腦容量是非常大的,由於我們的大腦的開發度不同,1/10的大腦相當於200萬g的內存,大腦可以記住的東西很多,但是大腦會選擇性的遺忘,對於一些長期不使用的知識,大腦會將他們以往以方便新的知識存儲進來。
對於極少數的人來說,他們幾乎可以記得生活中的所有細節,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這是一種好處,因為擁有這種能力可能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負擔。記住生活的細節,這就意味著無論生活中的瑣事,他們都會記得而且無法忘卻,特別是一些痛苦的記憶,會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艱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遺忘是我們大腦整理記憶的方式,所以最相關的記憶可以被隨時喚起,正常的遺忘可以被確認為大腦不會因為過度飽和的安全機制。遺忘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想要達到完全不忘記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電子設備來達到這樣的目的,因為電子設備不僅方便存儲,而且提取起來也非常方便,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腦是不能夠完全記住的,而通過電子設備的存儲功能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方便。
3. 人的大腦能儲存下地球上的所有知識嗎
關於人類大腦到底能儲存多少知識有以下兩種說法,由於目前對大腦的認知和了解都有有限,因此難以有明確的答復。
第一種說法:
英國《獨立報》14日報道說,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腦的人已經能夠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
報道說,在《大腦與思維》雜志發表了上述計算結果的科學家們說,盡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位元組(10的12次,即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位元組數則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研究人員說,記憶是自然智慧的基礎,而人腦的記憶容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沒人能建立合適的計算模型將其測算出來。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已知的,大約為1000億個,許多分析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電腦不久將超過人腦的觀點。但是研究人員並不局限於這個角度,他們運用一系列運演算法則,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總量,其中包括不同神經網路的龐大數量,這項發現可能會改變電腦設計的思路。今後的電腦可能不是增加位元組,而是模仿人腦,特別是更加註重神經網路。
<第二種說法>
人的大腦是由成百上千億個細胞組成的,具有極大的貯存量,可以在每秒鍾接受十來個信息。一個信息單位叫做比特,大約相當於一個單詞。人腦的容量有一百萬億個比特,這還是較為保守的估計。這一百萬億個比特,究竟有多大呢?它可以裝下全世界所有圖書館的藏書內容。何況人類還有潛意識,有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微妙感覺和印象。實際上,普通一個人能夠表達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峰面。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象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只用了自己大腦的三分之一的功能,而一般人則更少,絕大部分腦細胞仍處於「待業」狀態。而且人腦不同於機器,使用久了會有磨損,而是越用越好用,就象有人學外語,一旦掌握了一兩門外語,再學第三門和第四門就會容易許多。
前蘇聯的報刊發表的有關文章說:「人類學、心理學、邏輯學、社會學和生理學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證明人類的潛在能力是巨大的。當代科學使我們懂得人的大腦結構和工作情況,大腦所儲存的能力使我們目瞪口呆。在正常情況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維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能迫使自己的大腦達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四十多種語言,記下大網路全書的全部內容,還能夠學完數十所大學的課程。」
人的大腦可以看成是電子計算機,因為人腦和計算機一樣,在它活著的時候,能夠吸收、儲存和運控大量的信息,但人腦的功能卻比現在任何最先進的電腦強大得多。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大腦智力研究所的一些專家認為,人的大腦功能實際上是無限的。那麼是什麼因素阻礙著我們充分利用大腦如此巨大的潛能呢?關鍵就是我們還沒有學會給自己編排解決一系列問題的程序,也就是我們迫切需要發展積極的心理態度。如果我們把大腦的構造比作電子計算機,那麼心態和意識就是輸入的程序。
4. 都說人的大腦潛力無限,人的大腦究竟能儲存多少知識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官”,人的所有的思維和活動都是受它控制的。大腦是有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上面分布了大腦皮層,它主導了人體的一切活動以及對外界環境的平衡。人的大腦有非常大的潛力,它存儲知識的量是非常驚人的。
人類的大腦大部分都出於未開發狀態,但是依然可以有驚人的知識儲備量。如果大腦被全部開發完,它對知識的儲備量更是會到達一個無法想像的地步。
5. 大腦中究竟能儲存多少知識
人類大約有幾百億個腦細胞,每個腦細胞大約有幾百條腦神經,每條神經上大約有幾百個突觸,每個突觸有幾百到幾千個蛋白質,一個腦細胞的作用大約相當於一台大型計算機,一個突觸的作用大約相當於計算機的一塊晶元。可以很簡單地推算出來,人的大腦相當於上千億塊或上萬億塊晶元。 人類目前最大型的並行計算機,美國的白色戰略加速計算機(White ASCI)也不過8000塊晶元,和人類的大腦比,相差大約一億倍,也就是差8到9個數量級。 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一般用一秒鍾能做多少次加法運算來統計,目前最快的是日本的「地球模擬器」,40億次。 如果用計算機類比人的大腦,由於人腦是超級巨大的並行運算系統,所有突觸以及每個突觸上的所有蛋白質,都可以瞬間同時運動,蛋白質之間又只有幾納米距離,電流在這個距離上一秒可運行幾千億次,人腦運算速度的數量級就大得沒法形容,大約1後面跟27個零到30個零。要知道,40億次,才不過是4後面跟10個零而已,差了大約20個數量級。 所以,如果用計算機來模擬人類大腦的功能,以目前研究進展的速度而言,大約還要一百年才能實現。因為根據著 摹澳Χ �傘保 撲慊 腦慫闥俁讓?8個月提高一倍,也就是每年大約提高0.57倍,要提高20個數量級就需要100多年。俺這輩子肯定是看不到了。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沒有考慮,計算機就兩種電路狀態,開或關,而腦細胞、腦神經、突觸、蛋白質以及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有很多種,運動起來遠比電路復雜得多了。所以人類搞清人腦功能的時間還要推後。 --------------- 人的大腦是人體中最微妙的智能器官。它重約1.3千克,體積只有1.4立方米,大約由100多億個神經細胞所組成。每個神經細胞的周圍,有1000~10000個突觸伸展出去,和相鄰的神經細胞的突觸相交聯。這些突觸像電路一樣,都具有一個能通過或停止「電子流動」的「閘門」,因此,大腦能夠儲存10萬億位的信息量。這樣的存貯能力可與1萬台計算機的存貯容量相媲美。 人腦的思維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形式化思維,是人腦演繹能力的表現,具有邏輯的循序的特點:一種是模糊性的思維,是人腦歸納能力的表現,可同時進行綜合的整體的思考。盡管在人的一生中,每小時約有1000個神經細胞發生障礙,一年內有近900萬個神經喪失功能,然而,即使如此,大腦仍能正常地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大腦有足夠的「後備力量」。一些神經細胞發生故障,另一些「備用」的神經細胞馬上頂替上來。 科學家從人腦的功能原理上,受到了啟發,研製成功了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是20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它具有非凡的計算能力,現代最快的計算機在1秒鍾內,能完成上億次運算,這樣的計算速度和計算過程的可靠性,是人工計算望塵莫及的。計算機還能模仿人的某些感覺和思維功能,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判斷和推理,代替人的部分腦力勞動。正因為這樣,計算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被稱之為「電腦」,而且在各個領域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現代計算機總是按照人規定的程序進行工作的。在這些程序中,人要為計算機預見到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安排好計算機該如何作出反應。一旦出現了意料之外情況,計算機也會暈頭轉向,束手無策。 計算機的體積很大,雖然它的元件和人腦細胞的數量一樣多,每個元件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耗能為0.1瓦;眾多的元件組裝起來,其體積已經是1萬立方米的龐然大物了,它是大腦體積的600萬倍,所需要的能量高達100萬千瓦,相當於一座現代化大型水電站的發電量。 因此,盡管電子計算機的才能非凡,神通廣大,在某些方面遠勝於人,但人腦仍然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計算機」。
6. 人體大腦一般能夠儲存多少記憶
一生中儲存在大腦中的各種知識將是國會圖書館的50倍,據說圖書館收藏了1000多萬本書,也就是說,人們的記憶容量相當於5億本書的總知識,一些人估計全世界圖書館有7.7億本書,它們總共包含4600萬億比特的信息,大致相當於人腦能記住的信息,此外,人類的記憶可以保持70到80年以上。需要明確原因後再考慮如何進行下一步治療,及早去醫院就診。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具體的方案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定,平時的時候一定要進行按摩,使血液進行循環,同時再配以針灸,這樣治療起來效果可能會更好。
7. 人類的大腦能夠保存多少信息大腦與電腦相比,保存信息的方式有何區別
一個人的大腦存儲信息的容量相當於一個1000萬本書的圖書館。大腦,也被稱為終端大腦,是脊柱動物大腦的先進部分,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人類大腦的最大部分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和實現先進大腦功能的先進神經中心。脊柱動物的終端大腦是胚胎中神經管頭部薄壁的膨脹部分,後來發展成大腦的兩個半球,主要包括大腦皮層和基底核。大腦皮層是覆蓋在終端大腦表面的灰色物質,主要由神經元的細胞組成。皮層的深部由神經纖維形成的髓質或白質組成。髓質中也有灰色的團塊,即基底核,紋身體是主要部分。廣義的大腦是指小腦幕以上的所有大腦結構,即終端大腦、間腦和部分大腦。
鑒於過去幾十年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你可能會認為計算機更有優勢,更有效率。事實上,計算機可以很容易地在許多方面和許多復雜的游戲中擊敗人類,但它不是人類設計的。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人類在執行許多任務方面仍然優於計算機,比如在擁擠的城市街道上識別自行車或特定的行人,並順利地說一杯茶,更不用說概念和創造力了。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大腦仍然比計算機更靈活、更普遍和學習。隨著神經學家對大腦的理解,發現更多關於大腦的秘密,計算機工程師可以繼續獲得靈感,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大腦的結構和性能。無論誰是贏家,跨學科的合作和研究都將促進神經解學和計算機的發展。
8. 人類擁有發達的大腦,那人腦的存儲量究竟有多大呢
我們人類能夠在短短的幾百萬年的時間里就迅速地成為地球的「主人」,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原因就是,人類擁有發達的大腦,並因此具備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高等智慧。那麼人類大腦的存儲量有多大呢?對於這個問題,盡管我們不知道准確的答案,但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這個數字肯定會非常可觀。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了,上述兩項研究一個說1000T,一個說只有幾百兆,為什麼差距這么大呢?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簡單地理解,人類的大腦具備大量的功能,而存儲信息只不過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換句話來講就是,在人類的大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大腦組織會用來存儲信息,而剩餘的都去忙活其它的事了。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只是基於實驗數據的一種合理的猜測,並不是科學界所下的結論,因此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必太過當真。
9. 人的大腦一生能存儲多少東西
大腦能存儲的東西可以說是無限的。人在出生時,大約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被稱作神經元,連接神經元的是突觸,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信號,這些突觸之間會形成神經迴路/連接。這些連接的數量,決定了一個人的記憶和學習能力。而這些神經連接會持續變換,即便到了六十歲,它仍在發展。我們要做的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去學習和記憶。
想要提高大腦的記憶能力,要在記憶時充分調動左右腦的功能同時來參與記憶:
1、運用想像。想像力是大量記憶的源泉,想像得越生動,記憶越容易。想像是有方法可尋的,簡單來講就是把要記憶的那些無意義的數字或文字, 通過「諧音、形象轉化、意義轉化」進行編碼,從而更好的完成記憶。在「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將編碼記憶分為具體的「數字編碼、人體編碼、傢具定位(位置記憶/宮殿記憶)」三種。例如數字編碼,軟體中把需要編碼的數字分為「0到9「」和「00到99」共計110個,只要把這110個數字進行了編碼,並熟記下來,無論多長的數字你都能夠把它記住了。等熟練掌握了編碼記憶,在以後的學習中,無論是數字,還是文字,孩子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際需要,來進行靈活切換,從而更好的記憶。
2、注意順序和條理。就是把要記憶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條理分門別類地裝起來,這樣提取記憶的時候很方便,對使用記憶大有裨益。這其實也是思維導圖記憶(結構式記憶)用到的方法,根據內容梳理出一條條線索和一個個的關鍵詞,畫出一幅思維導圖,記憶的時候就根據這些線索進行串聯和聯想。
3、調動感受。感受包括形、聲、聞、味、觸,也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在記東西時,感官感受參與得越多,就記得越清楚。就好比聽課,如果只是用眼睛看或者豎著耳朵聽,聽著聽著可能你就睡著了,更別說聽完之後能記住多少。但如果你邊聽、邊看、邊動腦思考、邊用手摘記一些要點,那聽完課後,你還能夠回憶起來大部分內容。
4、進行關聯。 關聯就是是嘗試將新知識與已經知道的知識建立聯系。如此一來,學習新知的時候就不是學習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而只需要了解與已經具備知識的差異。具體的做法比如:①用「這和_______一樣……」的心態學習;②告訴自己「這只是________概念的延伸」。這可以讓我們更快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讓大腦記住更多信息的同時還減小了記憶的負擔。
5、還需要記住一點:記憶不是一勞永逸的,在記憶技巧的基礎上,還要懂得根據遺忘曲線(規律)進行「間隔重復」和「檢索記憶」。
10. 人類大腦的容量有多少最多能儲存多少信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著網路時代的發展,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都變得便捷簡單,從以前的大頭電腦到現在的輕薄電腦,以前的光碟刻盤,到現在的U盤,以前一盤光碟就只能存幾部電影的容量,而現在一些U盤都有幾百G的容量,一部電影按1G算,從以前的打光碟到現在的小巧的U盤,可見我們網路時代發展是多麼迅速,那麼就會有不少人疑惑我們人體大腦的容量是多少?他最多儲存多少信息?相當於硬碟內存幾百萬G?可以儲存相當於幾百萬G的信息。
而且我們大腦不僅容量大,還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當你嘗試著了解一些東西的時候,就如去駕校練車,一開始不熟悉覺得會很怕,不過我們只要多多練習,任何人都可以有學會駕馭的能力,如果我們能夠合理開發大腦的能力,我們每個都可以用大腦那驚人的儲備量人做出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