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內存上的存儲塊有用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內存上的存儲塊有用嗎

發布時間: 2022-08-16 01:38:28

① 好奇怪,內存上的小晶元干什麼用的

內存上一般只有兩種晶元,一種是快閃記憶體晶元,一種是SPD晶元。前者較大,後者較小,你說的應該是SPD晶元吧。
快閃記憶體晶元就是內存的存儲裝置,一般在內存條上有多快,單面為8塊,雙面為16塊,在內存上均勻分布。
SPD晶元一條內存只有一塊,個頭很小,主要用途是保存內存的SPD參數,也就是預設好的內存工作參數,主板根據SPD參數來自動設定內存的工作狀態。

② 內存條干什麼用的

內存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於外存而言的。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98系統、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碟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內存中運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通常我們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數據存儲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的或少量的數據和程序放在內存上。

內存分為DRAM和ROM兩種,前者又叫動態隨機存儲器,它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斷電後數據會丟失,我們平時說的內存就是指這一種;後者又叫只讀存儲器,我們平時開機首先啟動的是存於主板上ROM中的BIOS程序,然後再由它去調用硬碟中的Windows98或Windows95系統,ROM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斷電後數據不會丟失。

二、內存發展簡史

起初,電腦所使用的內存是一塊塊的IC,我們必須把它們焊接到主機板上才能正常使用,一旦某一塊內存IC壞了,必須焊下來才能更換,這實在是太費勁了。後來,電腦設計人員發明了模塊化的條裝內存,每一條上集成了多塊內存IC,相應地,在主板上設計了內存插槽,這樣,內存條就可隨意拆卸了,從此,內存的維修和擴充都變得非常方便。

根據內存條上的引腳多少,我們可以把內存條分為30線、72線、168線等幾種。30線與72線的內存條又稱為單列存儲器模塊SIMM,168線的內存條又稱為雙列存儲器模塊DIMM。目前30線內存條已經沒有了;前兩年的流行品種是72線的內存條,其容量一般有4兆、8兆、16兆和32兆等幾種;目前市場的主流品種是168線內存條,168線內存條的容量一般有16兆、32兆、64兆、128兆等幾種,一般的電腦插一條就OK了,不過,只有基於VX、TX、BX晶元組的主板才支持168線的內存條。

三、內存的性能指標

評價內存條的性能指標一共有四個:

(1) 存儲容量:即一根內存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如目前常用的168線內存條的存儲容量一般多為32兆、64兆和128兆。

(2) 存取速度:即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又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至100納秒。

(3) 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4) 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

四、什麼是EDO和SDRAM

前面我們已經按引腳數的多少把內存條分為30、72和168線等幾種,其實,它們在結構和性能上還有著本質的區別。

譬如,72線內存條是一種EDO內存,而現今主流的168線內存條幾乎清一色又都是SDRAM內存;目前,EDO內存的存取速度基本保持在60納秒左右,能夠適應75兆赫茲的外頻,但跑83兆赫茲則有點勉為其難了;而SDRAM內存的存取速度一般能達到10納秒左右,能夠適應100兆赫茲以上的外頻。所以從97年底起EDO內存已逐步被SDRAM所取代,至今,幾乎已無人再用EDO來裝機了,只有升級擴充舊電腦內存時還用得著它。

其實,EDO內存被SDRAM所取代有其必然性,因為,目前市場上主流CPU的主頻已高達450兆赫茲,未來CPU的主頻還會越來越高。但由於傳統內存條的讀寫速度遠遠跟不上CPU的速度,迫使CPU插入等待指令周期,從而大大降低了電腦的整體性能。為了緩解這個內存瓶頸的問題,我們就必須採用新的內存結構,即SDRAM。因為,從理論上說,SDRAM與CPU頻率同步,共享一個時鍾周期。SDRAM內含兩個交錯的存儲陣列,當CPU從一個存儲陣列訪問數據的同時,另一個已准備好讀寫數據,通過兩個存儲陣列的緊密切換,讀取效率得到成倍提高。目前,最新的SDRAM的存儲速度已高達5納秒,所以,SDRAM已成為近期內存發展的主流。

當然,EDO內存也並沒有完全舉手投降,相反,憑借其出色的視頻特性和低廉的價格,在顯示內存等領域仍是連連得手,眾多低檔顯卡更是無一例外地採用EDO內存。另外,許多硬碟、光碟機和列印機也是採用EDO緩存,可見,EDO內存還真是寶刀不老啊!

五、內存條插槽識別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內存條是插在主板上的內存插槽中的,顯然,72線和168線的內存插槽肯定是不同的,72線的插槽主要用於586檔次的微機,168線插槽主要用在基於VX、TX、BX晶元組的微機,由於168線的SDRAM是目前的主流型號,所以,168線插槽也占據了主導地位。考慮到兼容性問題,通常主機板上都會同時提供兩種插槽,如72線和168線的插槽,但一般情況下,主機板上不能同時插有不同引線的內存條,除非主機板上有特殊的說明。

六、選擇內存的容量

如果您玩電腦的時間較長,您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剛買電腦時,各種軟體都跑的很好;一段時間後,隨著新操作系統和其它新軟體的出現,您的電腦就有點吃不消了;沒辦法,升級CPU,擴充內存,可是,過不了多久,您的電腦又不夠勁了。對此,您除了感慨電腦發展太快之外,也實在沒什麼辦法。就說這個內存吧,一年前,256兆內存還是高配置,但現在256兆卻剛剛夠,512兆才算標准配置,一年翻兩翻!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內存越多,軟體的運行效果也越好。但我們也沒必要無限止地追求大的內存容量,如果您買電腦是為專業設計或科學計算等用途,可以多配一些內存;但如果的您的電腦只作一般家用,如孩子的學習等,那有個128兆或256兆內存也完全夠用了。除此之外,您還必須留意你的主板所能使用的內存類型和可安裝的最大容量,詳細情況可參考隨主板附送的說明書。

七、內存選購

選購內存條時除了要考慮前面介紹的引腳數、容量和存取速度之外,還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奇偶性

為了保證內存存取數據的的准確性,有些內存條上有奇偶校驗位,如3片或9片裝的內存條。如果您對電腦運行的准確性要求很高,最好選擇有奇偶校驗功能的內存條。

(2) 價格

雖然現在的內存條和以前相比,價格已經大幅下降,但不同的品牌和性能,價格還是有一些差別,您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預算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價位。 另外,購買內存時您還須注意品牌和質量,目前,生產內存的廠家較多,質量較為可靠的品牌有:金士頓、現代、宇瞻、KingMax、金邦。

八、什麼是CACHE

在電腦存儲器家族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員----Cache,即高速緩沖存儲器,它是位於CPU和普通內存之間規模較小但速度很高的一種起緩沖作用的存儲器。由於採用與CPU相同的製作工藝,因此速度比普通內存快得多,當然價格也很高。 我們知道,普通內存的讀寫速度遠低於CPU的速度,這使得CPU在訪問主存時不得不插入等待周期,從而影響了整機的效率。有了Cache之後,就可以把CPU要用的部分數據預先從主存調入Cache之中。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字時,它首先在Cache中找,如果找到了,就把這個數據讀入CPU中;當CPU在Cache中找不到所需的數據字時,則用一個讀周期的時間從主存中讀出這個字並送到CPU,並且把包含這個數據字的整個數據塊都從主存調入Cache中。這樣,以後的若干次訪問都可以通過Cache來完成。如果調度演算法做得好,Cache的命中率可以很高。

Cache具有下面的特點:

(1) 不能被用戶直接訪問;

(2) 容量不大,目前一般只有256KB或512KB。

九、內存技術發展動態

內存技術發展主要側重於提高速度和擴充容量,圍繞這個主題,目前已經誕生了多種新技術,比較有代表性的有:DDR SDRAM、SLDRAM以及RDRAM家族的Concurrent RDRAM和Direct RDRAM。

DDR SDRAM俗稱SDRAM II,又叫雙倍速SDRAM,DDR就是Double Data Rate的簡稱,它與SDRAM的核心基本相同,但它的存取速度是SDRAM的兩倍;另外,SDRAM II還使用了高性能的同步電路以及 DLL電路來提供數據傳送的觸發信號,進一步提高了數據傳送的准確性。

SLDRAM 、Concurrent RDRAM和Direct RDRAM則是通過使用新的匯流排介面來達到提高數據存取帶寬的目的。可以預見,它們和DDR SDRAM必將成為未來幾年內存市場的主流技術

③ 內存條有什麼作用

它是用來儲存臨時數據的,

我舉一個例子吧:我叫你去打水,如果你的體力好,你一次就可以提10kg的水,這樣10個來回,你就把100kg的水提完了.如果你體力不好,一次只能提5kg,這樣你必須20來回才能把他們提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就是用來加強速度的.

如果你再插一塊內存條,這樣就相當與有兩個人幫你一起提水,如果它的體力也是10kg的話,那麼你們只要5來回就可以提完了.

在復制方面 內存相對於這樣:一塊512mb的內存一次就能"提"512mb的"水"(數據)如果要復制1gb(1024mb)的數據,內存就要"來回跑"兩次.但是如果你是1gb的內存,那麼一次就完了.
這是復制方面,
----------------------------以下部分才是重要的---
通常內存都是用來執行程序的,這么說吧,一個1gb的程序,但是你的內存只有512mb,本來你的電腦是不能執行這個程序的,但是windows增加了虛擬內存,另外的512mb就由你的硬碟分擔了,可是硬碟的速度和內存的速度差別太大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樣你執行這個程序的速度也就慢了下來,但是如果你換一個1gb的內存,或者再插上一個512mb的內存,你就可以輕松得執行這個程序了,但是注意,如果你再換一個1.5gb的內存,或者再插上一個內存,你的速度也不會因此而提升,對於一個n gb的程序 ,大於n的內存都是沒用的,也就是,說對於一個1gb的程序,無論你內存多大(前提大於1gb)速度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小於,就會變慢,而且越小越慢....
根據以上 通常一個512mb的內存就夠了,(通常程序都不大於512mb)手工打這么多字,選我吧,qq:532035558。

④ 電腦16g運存有必要嗎

有必要。從成本角度考量,目前整體內存行業低迷,內存價格一路走低,單條8GB DDR4內存在200元左右,升級成本很低。

從性能角度來看,日常使用升級至16GB內存的意義並不大,不過對於游戲和設計而言,16GB內存非常有必要。 在單通道和雙通道下,圖靈顯卡在游戲中的表現有比較明顯的差異,雙通道下游戲幀數要明顯更高一些。

大運存還是很有必要的

8GB內存也只能算是夠用。用Chrome瀏覽器的朋友對此可能有比較深刻的印象,網頁一旦打開太多,Chrome可能會佔用GB級別內存。Windows 10開機後8GB內存可用大約在2GB左右,正常使用一會兒後,內存佔用可達到4GB左右,剩餘可用僅僅不過4GB,再去掉瀏覽器等軟體佔用,餘量並不多了。

⑤ 電腦內存條的作用是什麼

1,內存條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百件之一,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軟體的運行都是在內存條中進行的。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需要從硬碟讀出來,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工作任務。

4,電腦系統是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Linux等系統軟體,包括聊天軟體、游戲軟體等在內的應用軟體,是裝有程序代碼在內的大量數據都放在磁帶、磁碟、光碟、移動盤等外存設備上,可是外存中任何數據只有調入內存中才能真正使用。電腦上的輸入設備(鍵盤、滑鼠、麥克風、掃描儀等等)和輸出設備(顯示、列印、音像等等)無一不是通過內存條工作的哦!

⑥ 電腦裡面的內存條作用是什麼

1,內存條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百件之一,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軟體的運行都是在內存條中進行的。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需要從硬碟讀出來,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工作任務。

4,電腦系統是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Linux等系統軟體,包括聊天軟體、游戲軟體等在內的應用軟體,是裝有程序代碼在內的大量數據都放在磁帶、磁碟、光碟、移動盤等外存設備上,可是外存中任何數據只有調入內存中才能真正使用。電腦上的輸入設備(鍵盤、滑鼠、麥克風、掃描儀等等)和輸出設備(顯示、列印、音像等等)無一不是通過內存條工作的哦!

⑦ 電腦內存佔用高加內存條有用嗎

有用。

  1. 增加內存條相當於給電腦內存擴容,內存存儲大了電腦的運行也相對快了。電腦中任何程序的運行都要先把程序放到內存中才能運行,每條內存的容量都不一定是相同的,最多多大的內存,要看主板上有幾個內存插槽,主板支持多大內存,操作系統支持多大內存,CUP支持多大內存的定址

  2. 建議常清理電腦空間,上網時常常會產生一些緩存文件或垃圾文件,它們佔用空間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

  3. 把一些開機啟動項盡可能的減少,以減少內存使用空間。

⑧ 電腦內存條的作用

內存條是電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CPU可通過數據匯流排對內存定址。歷史上的電腦主板上有主內存,內存條是主內存的擴展。以後的電腦主板上沒有主內存,CPU完全依賴內存條。所有外存上的內容必須通過內存才能發揮作用。

內存是電腦(PC機、單片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與可有可無的外存不同,內存是以匯流排方式進行讀寫操作的部件;內存決非僅僅是起數據倉庫的作用。

除少量操作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程序長駐內存外,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Linux等系統軟體,包括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在內的應用軟體,雖然把包括程序代碼在內的大量數據都放在磁帶、磁碟、光碟、移動盤等外存設備上,但外存中任何數據只有調入內存中才能真正使用。

電腦上任何一種輸入(來自外存、鍵盤、滑鼠、麥克風、掃描儀,等等)和任何一種輸出(顯示、列印、音像、寫入外存,等等)無一不是通過內存才可以進行。

(8)內存上的存儲塊有用嗎擴展閱讀:

內存分為DRAM和ROM兩種,前者又叫動態隨機存儲器,它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斷電後數據會丟失,我們平時說的內存就是指這一種;後者又叫只讀存儲器,我們平時開機首先啟動的是存於主板上ROM中的BIOS程序,然後再由它去調用硬碟中的Windows,ROM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斷電後數據不會丟失。

根據內存條上的引腳多少,我們可以把內存條分為30線、72線、168線等幾種。30線與72線的內存條又稱為單列存儲器模塊SIMM,(SIMM就是一種兩側金手指都提供相同信號的內存結構,)168線的內存條又稱為雙列存儲器模塊DIMM。30線內存條已經沒有了;

前兩年的流行品種是72線的內存條,其容量一般有4兆、8兆、16兆和32兆等幾種;市場的主流品種是168線內存條,168線內存條的容量一般有16兆、32兆、64兆、128兆等幾種,一般的電腦插一條就OK了,不過,只有基於VX、TX、BX晶元組的主板才支持168線的內存條。

參考資料:網路—內存條

⑨ 電腦內存有什麼用

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就需要從硬碟讀出,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

通俗的說內存條在電腦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座橋梁,用以負責諸如硬碟、主板、顯卡等硬體上的數據與處理器之間數據交換處理。所有電腦數據傳輸到處理器都是通過內存條與處理器進行傳輸處理的。

內存指的是內存儲器,和硬碟相比,他的輸入輸出速度要快的多。

因為他是直接晶元集成電路存儲,和電流的速度差不多,而硬碟是磁碟存儲,每分鍾只有5400/7200/10000轉。

(9)內存上的存儲塊有用嗎擴展閱讀:

裝機用戶的最多的是4GB DD3 1333Mhz內存,這里的4GB是指內存的容量,DDR3是指內存的版本、1333Mhz是指內存的主頻。

對於選購內存來說,看性能主要看內存容量與主頻,以及內存的版本,DDR3是最新一代的內存,性能上要明顯好於上一代DDR2,如今DDR4內存已經在研發中,估計2014年可量產。

這兩者都是越大越好。但也不是說一直越大性能就越好,比如目前4GB內存運行絕大多數應用以及綽綽有餘,對於非大型應用,其實4GB內存與更大的8G內存或者更大的內存其實基本沒差別。

另外一個內存主頻的提升,對內存性能會有一定的提升, DDR3 1600MHz內存在絕大部分應用中,成績都要明顯好於1333的產品,並且它們兩者的價格現在也相差不多,而當從DDR31600MHz升級到更高的1800MHz或是2000MHz以上時,它所帶來的提升,遠沒有從1333MHz到1600MHz要來的大。

所以1600MHz是一款性價比比較高的內存。筆者就在用三星的2G的1600MHz內存,速度挺快,發熱低,穩定性也不錯。

⑩ 電腦內存卡有什麼用

一、內存的作用與分類

內存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於外存而言的。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98系統、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碟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內存中運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通常我們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數據存儲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的或少量的數據和程序放在內存上。

內存分為DRAM和ROM兩種,前者又叫動態隨機存儲器,它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斷電後數據會丟失,我們平時說的內存就是指這一種;後者又叫只讀存儲器,我們平時開機首先啟動的是存於主板上ROM中的BIOS程序,然後再由它去調用硬碟中的Windows98或Windows95系統,ROM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斷電後數據不會丟失。

二、內存發展簡史

起初,電腦所使用的內存是一塊塊的IC,我們必須把它們焊接到主機板上才能正常使用,一旦某一塊內存IC壞了,必須焊下來才能更換,這實在是太費勁了。後來,電腦設計人員發明了模塊化的條裝內存,每一條上集成了多塊內存IC,相應地,在主板上設計了內存插槽,這樣,內存條就可隨意拆卸了,從此,內存的維修和擴充都變得非常方便。

根據內存條上的引腳多少,我們可以把內存條分為30線、72線、168線等幾種。30線與72線的內存條又稱為單列存儲器模塊SIMM,168線的內存條又稱為雙列存儲器模塊DIMM。目前30線內存條已經沒有了;前兩年的流行品種是72線的內存條,其容量一般有4兆、8兆、16兆和32兆等幾種;目前市場的主流品種是168線內存條,168線內存條的容量一般有16兆、32兆、64兆、128兆等幾種,一般的電腦插一條就OK了,不過,只有基於VX、TX、BX晶元組的主板才支持168線的內存條。

三、內存的性能指標

評價內存條的性能指標一共有四個:

(1) 存儲容量:即一根內存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如目前常用的168線內存條的存儲容量一般多為32兆、64兆和128兆。

(2) 存取速度:即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又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至100納秒。

(3) 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4) 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

四、什麼是EDO和SDRAM

前面我們已經按引腳數的多少把內存條分為30、72和168線等幾種,其實,它們在結構和性能上還有著本質的區別。

譬如,72線內存條是一種EDO內存,而現今主流的168線內存條幾乎清一色又都是SDRAM內存;目前,EDO內存的存取速度基本保持在60納秒左右,能夠適應75兆赫茲的外頻,但跑83兆赫茲則有點勉為其難了;而SDRAM內存的存取速度一般能達到10納秒左右,能夠適應100兆赫茲以上的外頻。所以從97年底起EDO內存已逐步被SDRAM所取代,至今,幾乎已無人再用EDO來裝機了,只有升級擴充舊電腦內存時還用得著它。

其實,EDO內存被SDRAM所取代有其必然性,因為,目前市場上主流CPU的主頻已高達450兆赫茲,未來CPU的主頻還會越來越高。但由於傳統內存條的讀寫速度遠遠跟不上CPU的速度,迫使CPU插入等待指令周期,從而大大降低了電腦的整體性能。為了緩解這個內存瓶頸的問題,我們就必須採用新的內存結構,即S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