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分布式存儲趨勢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分布式存儲趨勢

發布時間: 2022-08-15 01:08:28

⑴ 超融合和經常提到的分布式存儲有什麼關聯

首先你必須了解什麼是超融合?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也被稱為超融合架構,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x86伺服器)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路、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備份軟體、快照技術等元素,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路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其次你必須了解什麼是分布式存儲

關於分布式存儲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甚至名稱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大多數情況下稱作 Distributed Data Store 或者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其中維基網路中給 Distributed data store 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是一種計算機網路,它通常以數據復制的方式將信息存儲在多個節點中。

在網路中給出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系統,是將數據分散存儲在多台獨立的設備上。分布式網路存儲系統採用可擴展的系統結構,利用多台存儲伺服器分擔存儲負荷,利用位置伺服器定位存儲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還易於擴展。

盡管各方對分布式存儲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統一的,就是分布式存儲將數據分散放置在多個節點中,節點通過網路互連提供存儲服務。這一點與傳統集中式存儲將數據集中放置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區分。

區別與聯系

超融合基礎架構從定義中明確提出包含軟體定義存儲(SDS),具備硬體解耦的能力,可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之上。超融合基礎架構與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類似,計算與存儲融合,通過全分布式的架構,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並具備易於擴展的特性。

由於很多讀者對超融合構成還比較混淆,以下以 SmartX 的超融合軟體 SMTX OS 為例說明分布式存儲和其他模塊的關系。

⑵ 在分布式/分布式存儲領域,C++是否有上升的趨勢

應該還是用的最多的

⑶ 什麼是vCluster分布式存儲分布式雲存儲有什麼優勢

vCluster分布式存儲是國內性能最佳、功能最全的分布式存儲產品,比當前流行的某開源分布式軟體功能多出100餘項,功能優化30餘項。vCluster分布式存儲系列採用先進的分布式架構,將一個任務分給多個存儲節點並行處理,大大提高了存儲效率。其堆棧性和模塊化設計提高了存儲的健碩型和擴展性,完全符合企業存儲從現在到未來的IT架構發展趨勢。

⑷ 什麼是區塊鏈分布式存儲,IPFS挖礦分布式存儲商機與Filecoin未來發展趨勢

中心化存儲和分布式存儲
當前的存儲大多為中心化存儲,存儲在傳統的中心化伺服器。如果伺服器出現宕機或者故障,或者伺服器停止運營,則很多數據就會丟失。
區塊鏈,作為一個分布式的資料庫,則能很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這是由區塊鏈的技術特徵決定了的。區塊鏈上的數字記錄,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智能合約讓大家更高效地協同起來,從而建立可信的數字經濟秩序,能夠提高數據流轉效率,打破數據孤島,打造全新的存儲模式。

⑸ 大數據的分布式資料庫的發展趨勢如何

現在大數據是一個十分火熱的技術,這也使得很多人都開始關注大數據的任何動態,因為大數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影響我們的生活。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數據的分布式資料庫的發展趨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理解大數據的分布式資料庫的發展趨勢。
其實不論是Hadoop還是分布式資料庫,技術體繫上兩者都已經向著計算存儲層分離的方式演進。對於Hadoop來說這一趨勢非常明顯,HDFS存儲與YARN調度計算的分離,使得計算與存儲均可以按需橫向擴展。而分布式資料庫近年來也在遵循類似的趨勢,很多資料庫已經將底層存儲與上層的SQL引擎進行剝離。傳統的XML資料庫、OO資料庫、與pre-RDBMS正在消亡;新興領域文檔類資料庫、圖資料庫、Table-Style資料庫與Multi-Model資料庫正在擴大自身影響;傳統關系型資料庫、列存儲資料庫、內存分析型資料庫正在考慮轉型。可以看到,從技術完整性與成熟度來看,Hadoop確實還處於相對早期的形態。直到今天,很多技術在很多企業應用中需要大量的手工調優才能夠勉強運行。同時,Hadoop的主要應用場景一直以來面向批處理分析型業務,傳統資料庫在線聯機處理部分不是其主要的發展方向。同時Hadoop技術由於開源生態體系過於龐大,同時參與改造的廠商太多,使得用戶很難完全熟悉整個體系,這一方面大大增加了開發的復雜度,提升了用戶使用的難度,另一方面則是各個廠商之間維護不同版本,使得產品的發展方向可能與開源版本差別逐漸加大。
而分布式資料庫領域經歷了幾十年的磨練,傳統RDBMS的MPP技術早已經爐火純青,在分類眾多的分布式資料庫中,其主要發展方向基本可以分為「分布式聯機資料庫」與「分布式分析型資料庫」兩種。對比Hadoop與分布式資料庫可以看出,Hadoop的產品發展方向定位,與分布式資料庫中列存儲資料庫相當重疊而在高並發聯機交易場景,在Hadoop中除了HBase能夠勉強沾邊以外,分布式資料庫則占據絕對的優勢。目前,從Hadoop行業的發展來看,很多廠商而是將其定位改變為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服務商。因此,從商業模式上看以Hadoop分銷的商業模式基本已經宣告結束,用戶已經體驗到維護整個Hadoop平台的困難而不願被強迫購買整個平台。大量用戶更願意把原來Hadoop的部件拆開靈活使用,為使用場景和結果買單,而非平台本身買單。另外一個細分市場——非結構化小文件存儲,一直以來都是對象存儲、塊存儲,與分布式文件系統的主戰場。如今,一些新一代資料庫也開始進入該領域,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中,小型非結構化文件存儲也可能成為具備多模數據處理能力的分布式資料庫的戰場之一。
我們在這篇文章中給大家介紹了很多有關大數據分布資料庫的發展前景,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不難發現資料庫的發展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只有搭建分布式資料庫,大數據才能夠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⑹ 分布式存儲是什麼

中央存儲技術現已發展非常成熟。但是同時,新的問題也出現了,中心化的網路很容易擁擠,數據很容易被濫用。傳統的數據傳輸方式是由客戶端向雲伺服器傳輸,由伺服器向客戶端下載。而分布式存儲系統QKFile是從客戶端傳送到 N個節點,然後從這些節點就近下載到客戶端內部,因此傳輸速度非常快。對比中心協議的特點是上傳、下載速度快,能夠有效地聚集空閑存儲資源,並能大大降低存儲成本。

在節點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QKFile市場趨勢開始突出,未來用戶數量將呈指數增長。分布式存儲在未來會有很多應用場景,如數據存儲,文件傳輸,網路視頻,社會媒體和去中心化交易等。網際網路的控制權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型技術公司的手中,它的網路被去中心化,就像分布式存儲一樣,總是以社區為中心,面向用戶,而分布式存儲就是實現信息技術和未來網際網路功能的遠景。有了分布式存儲,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加自由、創新和民主的網路體驗。是時候把網際網路推向新階段了。

作為今年非常受歡迎的明星項目,關於QKFile的未來發展會推動互聯網的進步,給整個市場帶來巨大好處。分布式存儲是基於網際網路的基礎結構產生的,區塊鏈分布式存儲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有疊加作用。對今天的中心存儲是一個巨大的補充,分布式時代的到來並不是要取代現在的中心互聯網,而是要使未來的數據存儲發展得更好,給整個市場生態帶來不可想像的活力。先看共識,後看應用,QKFile創建了一個基礎設施平台,就像阿里雲,阿里雲上面是做游戲的做電商的視頻網站,這就叫應用層,現階段,在性能上,坦白說,與傳統的雲存儲相比,沒有什麼競爭力。不過另一方面來說,一個新型的去中心化存儲的信任環境式非常重要的,在此環境下,自然可以衍生出許多相關應用,市場潛力非常大。

雖然QKFile離真正的商用還有很大的距離,首先QKFile的經濟模型還沒有定論,其次QKFile需要集中精力發展分布式存儲、商業邏輯和 web3.0,只有打通分布式存儲賽道,才有實力引領整個行業發展,人們認識到了中心化存儲的弊端,還有許多企業開始接受分布式存儲模式,即分布式存儲 DAPP應用觸達用戶。所以QKFile將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商業應用。創建超本地高效存儲方式的能力。當用戶希望將數據存儲在QKFile網路上時,他們就可以擺脫巨大的集中存儲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用戶可以看到在線存儲的礦工及其市場價格,礦工之間相互競爭以贏得存儲合約。使用者挑選有競爭力的礦工,交易完成,用戶發送數據,然後礦工存儲數據,礦工必須證明數據的正確存儲才能得到QKFile獎勵。在網路中,通過密碼證明來驗證數據的存儲安全性。采礦者通過新區塊鏈向網路提交其儲存證明。通過網路發布的新區塊鏈驗證,只有正確的區塊鏈才能被接受,經過一段時間,礦工們就可以獲得交易存儲費用,並有機會得到區塊鏈獎勵。數據就在更需要它的地方傳播了,旋轉數據就在地球范圍內流動了,數據的獲取就不斷優化了,從小的礦機到大的數據中心,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共同努力,為人類信息社會的建設奠定新的基礎,並從中獲益。

⑺ 分布式融合存儲正在革誰的命

事實上,一直以來,存儲這個行業似乎都始終保持著它獨有的活力與青春,活力在於技術的革新,青春在於分分合合的更替。
大家都知道高端存儲之所以牛掰,在於其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等特點,但價格也高啊。如何將這種高大上的高端存儲以一種創新的方式來替代,一直是許多用戶面臨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渴望。
用戶永遠都是現實主義者,便宜又好的存儲沒人不喜歡。用戶需求所在,就是用戶痛點所在。於是,業界有人提出了超融合的概念,也有人很早提出了分布式存儲的概念,然而這兩種方式還是不能滿足用戶對存儲的擴展性、可用性、可靠性與價格之間的平衡。
就在這個當頭,有人設想將Hyper-Converged超融合與Scale-out存儲架構相結合,沒有想到這樣的設想很快變成了現實。一種創新的模式已經誕生,阿明暫且稱呼它為分布式融合存儲。但這種創新存儲引發了業界的許多爭議,有人說這種方式沒有傳統集中存儲那樣更利於企業級用戶管理,有人說這樣的方式更利於提高存儲效能……實屬不易的是,就在大家眾說紛紜之下,分布式融合存儲打破廠商限制的僵局,已經找到了政府、電信運營商、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用戶的成功應用。
那麼,為什麼分布式融合存儲能夠如此快地獲得許多成功應用?它正在革誰的命呢?
快閃記憶體真的在加速「去中心化」嗎?
不管你承認與否,存儲領域一切似乎照常,一切又都在變化。因為存儲創新不斷,技術更新不斷,變化不斷,但唯一照常不變的就是最大化地提高存儲效率與價值。
近些年來,用戶追求存儲速度與性能是前所未有的,隨著快閃記憶體這種新介質的誕生,確實帶給了許多企業級用戶的福音。我們可以從快閃記憶體卡、SSD盤、全快閃記憶體陣列與混合陣列的逐漸鋪開得到驗證,快閃記憶體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革新速度正在改變著存儲行業的格局。
快閃記憶體存儲介質變化引發了一場存儲更新,成為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在快閃記憶體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快閃記憶體卡和SSD盤,快閃記憶體也加速了分布式應用的推進,為什麼這么說呢?大家都清楚最早應用在互聯網領域的分布式架構,以其靈活擴展、價格可選、性能優越、可控可用的特點備受企業級用戶的關注,但是要將分布式架構特別是分布式存儲應用到企業級用戶領域,雖然不難,但也不容易。
隨著x86成為企業級用戶行業的新主流,由x86架構帶來的分布式部署成為一種大趨勢,但是在分布式部署過程中,用戶依然面臨存儲性能提升的問題。用戶不可能再回去採用高大上的高端存儲,那麼如何在分布式存儲方案中實現性能的提升呢?
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應用快閃記憶體,包括快閃記憶體卡和SSD盤,特別是快閃記憶體卡與伺服器的結合,一方面滿足了用戶對於存儲性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用戶對於x86靈活的分布式擴展。在快閃記憶體這種快速提升伺服器性能的應用帶動下,必然也加快了用戶「去中心化」的發展。由此,快閃記憶體與伺服器有效結合下,不僅很快提升了存儲性能,也擴大了用戶對於分布式存儲的應用前景。

⑻ 雲計算未來發展趨勢

一、虛擬化技術向軟硬協同方向發展
按照IDC的研究,2005年之前是虛擬化技術發展的第一階段,稱之為虛擬化1.0,從2005年到2010年時虛擬化發展的第二階段,稱之為虛擬化2.0,目前已經進入虛擬化2.5階段,虛擬化3.0階段在不久也將會到來。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2016年中國70%的X86企業伺服器將實現虛擬化。

ArsTechnica網站上刊出的一篇文章評論到,當前的虛擬化市場當中,VMware是老大,微軟Hyper-V老二,思傑Xen第三,紅帽和甲骨文在爭奪第四把交椅。隨著伺服器等硬體技術和相關軟體技術的進步、軟體應用環境的逐步發展成熟以及應用要求不斷提高,虛擬化由於具有提高資源利用率、節能環保、可進行大規模數據整合等特點成為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新技術。

首先,隨著各大廠商紛紛進軍虛擬化領域,開源虛擬化將不斷成熟。

其次,隨著虛擬化技術的發展,軟硬協同的虛擬化將加快發展。在這方面,內存的虛擬化已初顯端倪。

第三,網路虛擬化發展迅速。網路虛擬化可以高效地利用網路資源,具有節能成本、簡化網路運維和管理、提升網路可靠性等優點。

二、數據中心向整合化和綠色節能方向發展

目前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正面臨異構網路、靜態資源、管理復雜、能耗高等方面問題,雲計算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有所不同,它既要解決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高效完成企業級數據中心的擴容部署問題,同時要兼顧綠色節能和高可靠性要求。高利用率、一體化、低功耗、自動化管理成為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的關注點,整合、綠色節能成為雲計算數據中心構建技術的發展特點。

數據中心的整合首先是物理環境的整合,包括供配電和精密製冷等,主要是解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問題。進一步的整合是構建針對基礎設施的管理系統,引入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軟體,提升管理運營效率。還有一種整合是存儲設備、伺服器等的優化、升級,以及推出更先進的伺服器和存儲設備。艾默生公司就提出,整合創新決勝雲計算數據中心。

兼顧高效和綠色節能的集裝箱數據中心出現。集裝箱數據中心是一種既吸收了雲計算的思想,又可以讓企業快速構建自有數據中心的產品。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集裝箱數據中心具有高密度、低PUE、模塊化、可移動、靈活快速部署、建設運維一體化等優點,成為發展熱點。國外企業如谷歌、微軟、英特爾等已經開始開發和部署大規模的綠色集裝箱數據中心。

通過伺服器虛擬化、網路設備智能化等技術可以實現數據中心的局部節能,但尚不能真正實現綠色數據中心的要求,因此,以數據中心為整體目標來實現節能降耗正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圍繞數據中心節能降耗的技術將不斷創新並取得突破。數據中心高溫化是一個發展方向,低功耗伺服器和晶元產品也是一個方向。

三、大規模分布式存儲技術進入創新高峰期

在雲計算環境下,存儲技術將主要朝著從安全性、便攜性及數據訪問等方向發展。分布存儲的目標是利用多台伺服器的存儲資源來滿足單台伺服器不能滿足的存儲需求,它要求存儲資源能夠被抽象表示和統一管理,並且能夠保證數據讀寫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性能等各方面要求。為保證高可靠性和經濟性,雲計算採用分布式存儲的方式來存儲數據,採用冗餘存儲的方式來保證存儲數據的可靠性,以高可靠軟體來彌補硬體的不可靠,從而提供廉價可靠的海量分布式存儲和計算系統。在大規模分布式存儲技術中,基於塊設備的分布式文件系統適用於大型的、海量數據的雲計算平台,它將客戶數據冗餘部署在大量廉價的普通存儲上,通過並行和分布式計算技術,可以提供優秀的數據冗餘功能。且由於採用了分布式並發數據處理技術,眾多存儲節點可以同時向用戶提供高性能的數據存取服務,也保證數據傳輸的高效性。目前國外很多大學、研究機構和公司已經或正在著手開發分布式文件系統,已經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如PVFS、GPFS、zFS、Google FS、Hadoop FS等,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發也還在進行中。

除了大規模分布式存儲技術,P2P存儲、數據網格、智能海量存儲系統等方也是海量存儲發展的趨勢體現。其中,P2P存儲可以看做是分布式存儲的一種,是一個用於對等網路的數據存儲系統,旨在提供高效率、魯棒和負載均衡的文件存取。數據網格是有機的智能單元的組合,類似於計算網格。智能海量存儲系統包括主動的數據採集、數據分析、主動調整等。雲計算中存儲的海量數據應用將為雲計算提供新的價值高點,也必將成為雲計算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四、安全與隱私將獲得更多關注

雲計算作為一種新的應用模式,在形態上與傳統互聯網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勢必帶來新的安全問題,例如數據高度集中使數據泄漏風險激增、多客戶端訪問增加了數據被截獲的風險等等。雲安全技術是保障雲計算服務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它要解決包括雲基礎設施安全、數據安全、認證和訪問管理安全以及審計合規性等諸多問題。雲計算本身的安全仍然要依賴於傳統信息安全領域的主要技術。不過另一方面,雲計算具有虛擬化、資源共享等特點,傳統信息安全技術需要適應其特點採取不同的模式,或者有新的技術創新。另外,由於在雲計算中用戶無法准確知道數據的位置,因此雲計算提供商和用戶的信任問題是雲計算安全要考慮的一個重點。總體來說,雲計算提供商要充分結合雲計算特點和用戶要求,提供整體的雲計算安全措施,這將驅動雲計算安全技術發展。適應雲計算的特點和安全需求,雲計算安全技術在加密技術、信任技術、安全解決方案、安全服務模式方面加快發展。

此外,未來的安全趨勢,勢必會涉及終端及移動終端各個層面,包括各類PC、手機在內的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都有可能會面臨攻擊者的挑戰,這樣的攻擊對多種設備會變得日益難以防護。解決終端安全,雲安全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即從雲端首先判斷安全的趨勢,而不是孤立的從一台終端來判斷。通過雲端安全的大數據分析,可以清晰發現其中存在的多種威脅趨勢,從而及時攔截新木馬以及防止網路入侵和攻擊。隱私權保護問題雖是雲計算普及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但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及相關標準的成熟。相信隱私權會得到更好地保護,雲計算也將像互聯網上的其他應用環境一樣,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

五、分布式計算技術不斷完善和提升

資源調度管理被認為是雲計算的核心,因為雲計算不僅是將資源集中,更重要的是資源的合理調度、運營、分配、管理。雲計算數據中心的突出特點,是具備大量的基礎軟硬體資源,實現了基礎資源的規模化。但如何合理有效調度管理這些資源,提高這些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單位資源的成本,是雲計算平台提供商面臨的難點和重點。業務/資源調度中心、副本管理技術、任務調度演算法、任務容錯機制等資源調度和管理技術的發展和優化,將為雲計算資源調度和管理提供技術支撐。不過,正成為業界關注重點的雲計算操作系統有可能使雲計算資源調度管理技術走向新的道路。雲計算操作系統是雲計算數據中心運營系統,是指架構於伺服器、存儲、網路等基礎硬體資源和單機操作系統、中間件、資料庫等基礎軟體管理海量的基礎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的雲平台綜合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極為簡化和更加高效的計算模型,以低成本實現指定服務級別、響應時間、安全策略、可用性等規范。

現在雲計算的商業環境對整個體系的可靠性提供了更高的需求,為了支持商業化的雲計算服務,分布式的系統協作和資源調度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未來成熟的分布式計算技術將能夠支持在線服務(SaaS),自從2007年蘋果iPhone進入市場開始,事情發生很大的變化,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使得Web開始走進移動終端,SaaS的風暴席捲整個互聯網,在線應用成為一種時尚。分布式計算技術不斷完善和提升,將支持在跨越數據中心的大型集群上執行分布式應用的框架。

六、SLA細化服務質量監控實時化

要想讓用戶敢於將關鍵業務應用放在雲計算平台上,粗放的服務協議顯然無法讓人放心,用戶需要知道雲計算廠商能否快速地將數據傳遍全國、網路連接狀況又能好到何種程度。對於激增的商業需求而言,性能的拓展是不夠的,而雲計算提供商能夠多快地拓展性能也事關重要。用戶需要能夠讓他們高枕無憂的服務品質協議,細化服務品質是必然趨勢。雲計算對計算、存儲和網路的資源池化,使得對底層資源的管理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重要,基於雲計算的高效工作負載監控要在性能發生問題之前就提前發現苗頭,從而防患於未然,實時的了解雲計算運行詳細信息將有助於交付一個更強大的雲計算使用體驗,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關於更多可以關注微信公號漫步雲計算)謝謝。

⑼ 國產分布式資料庫到底怎麼樣

分布式是趨勢。
推薦一款有幸用過,使用效果很好的國產分布式資料庫——思極有容資料庫。
趨勢價值分析
1)分布式是趨勢,但是技術門檻高,對研發,運維的水平要求高。;
2)思極有容資料庫作為分布式解決方案對應用透明,研發人員精力集中在業務實現,而不是被分庫分表耗費過多精力,從而提高效率,這是一個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如果和傳統國產資料庫廠家,例如達夢、人大、神通等相比,思極有容資料庫採用原生分布式架構,在集群擴展性和大規模部署後集群性能方面有較大優勢;同時思極有容資料庫 完全兼容和繼承MySQL生態,非常的易用易適配,可以無縫銜接大量第三方數據處理組件,有巨大的生態優勢。
和開源資料庫MySQL/PostgreSQL相比,思極有容資料庫 具備強大的擴展能力和准線性的性能提升優勢,在數據存儲容量、事務吞吐性能、資料庫原生高可用方面具備碾壓優勢。
和新興分布式資料庫廠家,例如阿里DRDS、騰訊TDSQL等相比,思極有容資料庫具備更加完備的SQL語法支持,具備更加強大的事務吞吐性能,對應用適配更加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