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計算機存儲系統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自特點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一、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三、存儲器的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並有下列的運算換算關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個漢字在計算機內需要2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英文字元(即ASCII碼)在計算機中需要1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位元組相當於8個二進制位。
⑵ 硬碟的基本存儲單位是什麼
磁碟數據存儲在硬碟的時候都以簇為單位的
硬碟 中的 位(bit):二進制數中的一個數位,可以是0或者1,是計算機中數據的最小單位。
⑶ "1MB"的含義是什麼"1KB"的含義是什麼
1MB=1024KB,是計算機中表儲存容量大小的單位,用中文表示就是「千位元組」 。
MB(全稱MByte):計算機中的一種儲存單位 讀作「兆」。
⑷ 計算機中用來表示存儲器容量大小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位。
二進制數系統中,位簡記為b,也稱為比特,每個二進制數字0或1就是一個位(bit)。位是數據存儲的最小單位,其中8 bit 就稱為一個位元組(Byte)。
計算機中的CPU位數指的是CPU一次能處理的最大位數。例如32位計算機的CPU一個機器周期內可以處理32位二進制數據的計算。
(4)基本存儲單位的特點擴展閱讀
數據存儲是以「位元組」(Byte)為單位,數據傳輸大多是以「位」(bit,又名「比特」)為單位,一個位就代表一個0或1(即二進制),每8個位(bit,簡寫為b)組成一個位元組(Byte,簡寫為B),是最小一級的信息單位。
B與iB:
1、1KiB(Kibibyte)=1024byte
2、1KB(Kilobyte)=1000byte
3、1MiB(Mebibyte)=1048576byte
4、1MB(Megabyte)=1000000byte
⑸ 計算機存儲器的基本存儲單位是
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是bit,又稱比特。
位(bit)是二進制數的最基本單位,也是存儲器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8位二進制數稱為一個位元組。 用來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是位元組,用來表示信息的最小單位是位。8個二進制位稱為1個位元組,此外還有KB、MB、GB、TB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⑹ 計算機存儲器的基本存儲單位是什麼
應該是「位」才對。
位
二進制數系統中,每個0或1就是一個位(bit),位是內存的最小單位。
位元組
位元組(Byte):通常將可表示常用英文字元8位二進制稱為一位元組。
一個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寫)佔一個位元組的空間,一個中文漢字占兩個位元組的空間.
符號:英文標點2佔一個位元組,中文標點占兩個位元組.
一個二進制數字序列,在計算機中作為一個數字單元,一般為8位二進制數,如一個ASCII碼就是一個位元組,此類單位的換算為:
1千吉位元組(KGB,KiloGigaByte)=1024吉位元組
1吉位元組(GB,GigaByte) =1024兆位元組
1兆位元組(MB,MegaByte) =1024千位元組
1千位元組(KB,KiloByte) =1024位元組
1位元組(Byte) = 8位(bit)
⑺ 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
計算機儲存和處理數據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位元組是計算機數據處理的基本單位。1個位元組由8個二進制位組成,常用B表示。在計算機和其他的數字設備中,一般用位元組作為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除了B(位元組)外,還有KB(千位元組)、MB(兆位元組)、GB(吉位元組)、TB(太位元組)等
⑻ 計算機內存的基本存儲單位是什麼
二進制序列用以表示計算機、電子信息數據容量的量綱,基本單位為位元組B,位元組向上分別為KB、MB、GB、TB,每級為前一級的1024倍,比如1KB=1024B,1M=1024KB。
在信息行業中常用用於內存容量的MB、 GB,幾乎都是指2^20,2^30,… 數位組。KB也經常表示2^10數位組,以區別於kB。
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8)基本存儲單位的特點擴展閱讀:
內存晶元的狀態一直沿用到286初期,鑒於它存在著無法拆卸更換的弊病,這對於計算機的發展造成了現實的阻礙。有鑒於此,內存條便應運而生了。將內存晶元焊接到事先設計好的印刷線路板上,而電腦主板上也改用內存插槽。這樣就把內存難以安裝和更換的問題徹底解決了。
存儲地址空間是指對存儲器編碼(編碼地址)的范圍。所謂編碼就是對每一個物理存儲單元(一個位元組)分配一個號碼,通常叫作「編址」。分配一個號碼給一個存儲單元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找到它,完成數據的讀寫,這就是所謂的「定址」(所以,有人也把地址空間稱為定址空間)。
地址空間的大小和物理存儲器的大小並不一定相等。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某層樓共有17個房間,其編號為801~817。這17個房間是物理的,而其地址空間採用了三位編碼,其范圍是800~899共100個地址,可見地址空間是大於實際房間數量的。
⑼ 計算機最基本的存儲單位是
在計算機內部,信息都是釆用二進制的形式進行存儲、運算、處理和傳輸的。信息存儲單位有位、位元組和字等幾種。各種存儲設備存儲容量單位有KB、MB、GB和TB等幾種。
1、基本儲存單元
位(bit):二進制數中的一個數位,可以是0或者1,是計算機中數據的最小單位。
宇節(Byte,B):計算機中數據的基本單位,每8位組成一個位元組。各種信息在計算機中存儲、處理至少需要一個位元組。例如,一個ASCII碼用一個位元組表示,一個漢字用兩個位元組表示。
字(Word):兩個位元組稱為一個字。漢字的存儲單位都是一個字。
2、擴展的存儲單位
在計算機各種存儲介質(例如內存、硬碟、光碟等)的存儲容量表示中,用戶所接觸到的存儲單位不是位、位元組和字,而是KB、MB、GB等,但這不是新的存儲單位,而是基於位元組換算的。
KB:1KB=1024B。早期用的軟盤有360KB和720KB的,不過軟盤已經很少使用。
MB:1MB=1024KB。早期微型機的內存有128MB、256MB、512MB,目前內存都是1GB、2GB甚至更大。
GB:1GB=1024MB。早期微型機的硬碟有60GB、80GB,目前都是500GB、1TB甚至更大。
TB:1TB=1024GB。目前個人用的微型機存儲容量也都能達到這個級別了,而作為伺服器或者專門的計算機,不可缺少這么大的存儲容量。
(9)基本存儲單位的特點擴展閱讀
存儲單元的地址和內容
計算機存儲信息的基本單位稱存儲元件,每個存儲元件是一個二進制位,一位可存放一個二進制數0或1。每8位組成一個位元組。由於8086CPU是16位數據匯流排,則其字長是16位,由2個位元組組成。
在存儲器內是以位元組為單位來存儲信息的,因而對存儲器的編址是按位元組編址,從而使CPU根據地址編號找到存儲器中的操作數或者說CPU根據地址編號訪問該存儲單元的內容地址從0開始編號,
順序地每個地址加1,在計算機內地址也是用二進制數表示,地址是一個無符號整數,為了書寫方便和編程,在源程序中常用十六進制數或符號來表示一個存儲單元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