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出生的嬰兒需要補什麼
純母乳喂養一般4個月以內什麼都不需要補,如果你不放心,可以上醫院給母乳做個化驗,看看裡面的鈣含量什麼的是不是足夠.其實我覺得你擔心的太早了,新生兒42天檢查的時候醫生會根據寶寶的情況給寶寶配一些必要的東西
② 新生兒每天吃什麼
初次成為寶媽,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一般會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給寶寶穿衣服,也不知道該給寶寶吃點什麼,一般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是沒有母乳的,那寶寶出生一天吃什麼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講初生寶寶的喂養技巧。
在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天不要急著喂寶寶吃東西,由於寶寶在母體的時候已經儲存了一些能量,所以短時間不吃東西是沒問題的。但是這時候要給寶寶多喝水。因為寶寶出生以後體內的水分流失的會比較快,同時及時補充水分也有助於寶寶身體更快的代謝,加快體內廢物的排泄速度。
寶寶在生下來的時候肚子里還有一些在母體裡面代謝出來的殘留物,這些物質被叫做胎便。寶寶一般出生第一天就會排泄黑色或者褐色的大便,這就是胎便,等寶寶把胎便排出來以後,寶媽就可以適當給寶寶喂點奶粉了,奶粉的量也不需要太多,最多30毫升就可以了。如果不想給寶寶吃奶粉,可以給寶寶吃點葡萄糖補充能量就可以了。
母乳一般需要兩到三天才能下來,但是在下奶之前要讓寶寶練習吸奶頭,這樣能夠加快下奶的速度。
③ 0-12個月嬰兒的能量攝入量平均為
母乳或配方奶是6個月前嬰兒的唯一食物,也是1歲前孩子獲得營養能量的重要來源,要健康發育就需要獲得充足的奶量。好多寶媽都在問,不同月齡寶寶的吃奶量的正常標準是多少?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各月齡寶寶的奶量。
0-12個月寶寶奶量
以下數據參考自中國兒童喂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范、中國營養學會、美國兒科學會AAP,供媽媽們了解參考。混合喂養寶寶需要計算母乳和配方奶粉相加的總奶量。
最初幾日
母乳:按需哺乳。頭兩天,寶寶一次可能只吃幾分鍾,之後逐漸增加到十分鍾、十五分鍾甚至更長。最初幾天不用特意讓寶寶一次吃太長時間,不僅寶寶吃不到奶,媽媽乳頭也受不了,增加餵奶頻率即可,還有利刺激沁乳。
配方奶:最初幾日,寶寶每次只能吃15—20毫升左右,幾天後,平均每次奶量可達到60-90毫升,每隔3-4小時吃一次。10天左右後大部分嬰兒就能每餐吃90—120毫升。
提示:
注意配方奶濃度,按照建議沖調方法兌水。不要過濃,也不要過淡。過濃會給腸胃腎臟增加負擔,過淡不能獲得足夠營養。如果寶寶出現腹瀉等情況要考慮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過敏等。
最初幾天,新生兒的奶量和營消化吸收並不充足,但媽媽無需擔心,胎兒最後幾周已經儲存了出生幾天內足夠的營養和能量需要。等新生兒適應了呼吸和循環系統的轉變,消化、排泄功能逐漸正常,胃容量增加,奶量自然會增加。
第1個月
母乳:按需哺乳。母乳消化快,新生兒胃容量又小,所以新生兒餓得比較快很正常。隨著胃容量逐漸增大,慢慢建立進食規律,喂養次數可比初生時減少,依然保持頻繁吸吮,刺激沁乳,每天約8—12次喂哺。
配方奶:新生兒胃容量小,應採取不定時喂養。到滿月時,吃奶時間逐漸規律,大約每4小時一次。有的寶寶每天奶量能喝600毫升,有的能喝800毫升甚至更多,但也有500毫升就足夠的。不同的孩子個體、消化、新陳代謝和成長速度不同,所以對奶量的需求不同。
提示:
到第10—15天時,寶寶體重基本能恢復到出生時體重,並開始增長;
未滿月的嬰兒一次睡覺超過4個小時沒醒來,需叫醒餵奶;
2周後開始每天補充400IU維生素D,奶粉喂養寶寶換算奶量補足餘量;
第2個月
母乳喂養:寶寶按需哺乳;
配方奶:寶寶每天6次左右,每次大約能喝80-120ml,最多150毫升,奶量隨體重增加。
提示:母乳媽媽產後泌乳量會隨寶寶月齡增長逐漸增加,中國營養學會最新數據指出我國乳母0—6個月內平均沁乳量為750ml,母乳所含脂肪酸、蛋白質、乳糖等各類豐富營養素能滿足寶寶生長營養需求。吸吮時能聽見寶寶吞咽聲,哺乳後能安靜入睡,體重增長正常,每天尿量不少於6次,就能說明寶寶能吃飽。
④ 一歲以內嬰兒生長發育所需能量是總能量的多少
1. 能量的需要 包括5個方面: ①基礎代謝所需,占總能量50%~60%,隨年齡遞減; ②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指用於攝入、消化和吸收食物時消耗的能量,占總能量7%~8%,年長兒約5%; ③生長發育所需:為小兒特有,所需量與生長速度成正比。1歲以內占總能量25%~30%,以後逐年減少,至青春期又增多; ④活動所需:不同小兒用於肌肉活動的能量相差很大,占總能量15%~20%,嬰兒約需15~20kcal/kg; ⑤排泄損失能量:一般不超過總能量的10%。 小兒年齡越小、生長發育越快,所需能量相對越多。常用的簡單計演算法為:l歲以內嬰兒所需總能量為460kJ(110kcal)/(kg•d),以後每增長3歲,減少42kJ(10kcal)/(kg•d),至15歲時為200~250kJ/(kg•d)。 2. 營養素的需要 (1)產能營養素 1)蛋白質:小兒由於不斷生長發育,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相對比成人高,母乳喂養嬰兒約需2g/(kg•d),牛乳喂養嬰兒約需3.5g/(kg•d),混合喂養嬰兒約需4g/(kg•d),1歲以後相對減少。蛋白質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15%。 2)碳水化合物:嬰兒約需10~20g/(kg•d),兒童8 ~12g/(kg•d),碳水化合物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50%。 3)脂肪:嬰兒約需4~6g/(kg•d),兒童3g/(kg•d),脂肪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35%。 3. 非產能營養素 1)維生素:是人體調節體內各種代謝和胃腸正常生理活動和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大多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需從食物中供給。維生素按其溶解性不同,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A、D、E和K)與水溶性(維生素B和C等)兩類。脂溶性維生素可儲存於體內,過量會引起中毒。水溶性維生素不儲存於體內,過量一般不引起中毒,必須每日供給。 2) 元素:人體內的礦物質按其含量多少而分為常(宏)量元素,如鉀、鈉、氯、鈣、磷等和微量元素,如鐵、銅、鋅等。它不能自身合成,因此,除在膳食中攝取外,在某些年齡階段還須採取膳食外補充的辦法,以保證小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3) 食物纖維素:食物纖維素無營養功能。但能增加糞便體積,促進排泄。人體每日必須攝入定量的纖維素。 4)水:小兒代謝旺盛,需水量相對較多,且年齡愈小,相對需水量愈多。嬰兒需水量約150ml/(kg•d),以後每增長3歲,減少25ml/(kg•d)。
⑤ 一歲以內嬰兒每天需要總能量為多少
一歲以內嬰兒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總能量大約是110kcal/kg/D,以後每漲三歲減少10kcal/Kg/D
⑥ 1歲小兒基礎代謝率所需要的能量
1. 能量的需要 包括5個方面: ①基礎代謝所需,占總能量50%~60%,隨年齡遞減; ②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指用於攝入、消化和吸收食物時消耗的能量,占總能量7%~8%,年長兒約5%; ③生長發育所需:為小兒特有,所需量與生長速度成正比。1歲以內占總能量25%~30%,以後逐年減少,至青春期又增多; ④活動所需:不同小兒用於肌肉活動的能量相差很大,占總能量15%~20%,嬰兒約需15~20kcal/kg; ⑤排泄損失能量:一般不超過總能量的10%。 小兒年齡越小、生長發育越快,所需能量相對越多。常用的簡單計演算法為:l歲以內嬰兒所需總能量為460kJ(110kcal)/(kg•d),以後每增長3歲,減少42kJ(10kcal)/(kg•d),至15歲時為200~250kJ/(kg•d)。 2. 營養素的需要 (1)產能營養素 1)蛋白質:小兒由於不斷生長發育,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相對比成人高,母乳喂養嬰兒約需2g/(kg•d),牛乳喂養嬰兒約需3.5g/(kg•d),混合喂養嬰兒約需4g/(kg•d),1歲以後相對減少。蛋白質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15%。 2)碳水化合物:嬰兒約需10~20g/(kg•d),兒童8 ~12g/(kg•d),碳水化合物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50%。 3)脂肪:嬰兒約需4~6g/(kg•d),兒童3g/(kg•d),脂肪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35%。 3. 非產能營養素 1)維生素:是人體調節體內各種代謝和胃腸正常生理活動和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大多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需從食物中供給。維生素按其溶解性不同,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A、D、E和K)與水溶性(維生素B和C等)兩類。脂溶性維生素可儲存於體內,過量會引起中毒。水溶性維生素不儲存於體內,過量一般不引起中毒,必須每日供給。 2) 元素:人體內的礦物質按其含量多少而分為常(宏)量元素,如鉀、鈉、氯、鈣、磷等和微量元素,如鐵、銅、鋅等。它不能自身合成,因此,除在膳食中攝取外,在某些年齡階段還須採取膳食外補充的辦法,以保證小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3) 食物纖維素:食物纖維素無營養功能。但能增加糞便體積,促進排泄。人體每日必須攝入定量的纖維素。 4)水:小兒代謝旺盛,需水量相對較多,且年齡愈小,相對需水量愈多。嬰兒需水量約150ml/(kg•d),以後每增長3歲,減少25ml/(kg•d)。
⑦ 嬰兒式伸展一個小時多少卡路里
一般來說,成人每天至少需要1500~2000大卡的能量來維持身體機能,這是因為即使你躺著不動,你的身體仍需能量來保持體溫,心肺功能和大腦運作。基礎代謝消耗會因個體間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人類生存需要能量,並從食物中獲取該能量。食物中的卡路里含量是該食品產生多少潛在能量的量度標准。4000卡路里因為碳水化合物產生熱能 = 4大卡/克,蛋白質產生熱量 = 4 大卡/克,脂肪產生熱量 = 9 大卡/克,食物一般由這三種物質組成。因此只要知道食物中這三種物質的含量,就可以知道食物含多少卡路里或多少能量。
我們的機體通過代謝作用「燃燒」食物中的卡路里,代謝作用通過酶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和其他糖類,將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然後,這些分子通過血流被轉運到細胞中,它們在這里可被立即吸收利用,也可進入最終代謝階段,與氧進行反應,釋放其存儲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