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油料存儲區域應放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油料存儲區域應放在

發布時間: 2022-08-10 06:27:36

Ⅰ 儲存柴油方法

1.保持清潔避免弄臟
在存油前應將容器清理干凈,不要存有水、殘油、鐵銹、雜質等。柴油機的高壓油泵和噴油嘴都是十分精密的部件,稍有水或雜質進入,就會受到嚴重磨損。柴油在使用前應充分沉澱、過濾,以排除雜質,一般不應少於48小時。之前到正規加油站加油都會存在油不達標導致發動機噴油器損壞的例子,在這個柴油緊張的時候,私人加油站和長期存儲的油更加容易損壞燃油系統,若因為劣質油造成發動機損壞,那肯定是得不償失。
2.減少與空氣接觸
因為油料與空氣接觸,加上高溫,會使油料中一些成分被氧化,使酸值增大,膠質、殘炭增加。因此,應盡量減少油料與空氣的接觸。為避免柴油與空氣接觸,應做到:一是密閉儲存;二是不同的儲存容器之間減少不必要的來回倒裝,減少蒸發和氧化;三是減少空氣存在的空間,用桶裝油料盡量裝滿一些。
3.防曬降溫
為減緩油料蒸發及氧化的速度,應注意防曬、降溫及溫度的變化。露天存放的油桶應防曬,通常放在樹蔭下或人工撐上遮陽設施並墊好墊木或膠圈,擰緊桶蓋。
4.惡劣天氣不在室外加油
為避免雨、雪、沙塵在加油時進入油箱,遇到惡劣天氣應避免在室外加油,如果家中有多桶油料應堅持用完一桶再用另一桶。

Ⅱ 油漆庫危險品存放規定

程序

1 存儲油料、油漆及化學品的庫房必須設置在乾燥、陰涼、通風的地方。

2 庫房內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使庫房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

3 在儲存油漆、油料及化學品的庫房必須懸掛消防及明火管理制度,並在明顯地方張貼「嚴禁吸煙」、「嚴禁火種」等標志牌。
4 庫房內必須配備充足的並與各種油料、油漆及化學品相適應的消防器材。

5 油料、油漆及化學品應分類分項堆放,化學性質或防護、滅火方法相互抵觸的化學品,不得在同一庫房內存放。 油料、油漆及化學品小包裝儲存時可上貨架,大包裝可碼垛,垛高不得超過2m,垛底應墊高10cm以上,油料、油漆及化學品的商標要一律向外。 油料、油漆及化學品應根據施工或試驗需求,隨用隨購,盡量減少庫存。

6 對能分解、發熱、自燃的化學品要設置專門的儲存庫,並定期檢查。

Ⅲ 為了安全儲存油脂,應採取的措施有那些

一定要採取隔離法,低溫,然後一定要放在木托架上,並准備滴漏池。准備細紗。

Ⅳ 怎麼管理好倉庫,麻煩詳細一點。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倉管方法
首先,制定倉庫管理制度。其實任何企業的管理都離開不了制度的約束,尤其是在倉庫管理這方面,程序多,項目繁雜,小到貨物的擺放,大到全部貨物的采購,都應該有一個可以遵循的制度,這樣才能井井有條的來做,井井有條就是倉庫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以條例管理,以制度執行,倉庫管理才有效果。[2]
其次,建立倉庫管理平台。僅有倉庫管理制度還不行,倉庫的亂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最終結果的造成,都是來源於我們在亂之前沒有暢通的信息流,如果我們清清楚楚的知道,哪些貨物應該多進,什麼貨物有破損應該何時交誰處理,那麼倉庫管理就不在盲目,所以,建立一個以倉庫管理軟體為支撐點的科學的管理平台對一個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這里推薦倉庫管理軟體:象過河倉庫管理軟體。
最後,強化倉庫管理執行力。有了制度,有了倉庫管理軟體,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力了,強化執行力,對於倉庫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畢竟制度事實和平台操作都是靠人來完成的,人不操作或者隨意操作,一切都是白搭,執行者根據倉庫管理軟體上的倉庫信息,嚴格按制度執行,這樣再亂的倉庫,都會管理好的。
倉管流程
倉庫管理流程,包括如下環節:簽訂倉儲合同、驗收貨物、辦理入庫手續、貨物保管、貨物出庫。
倉管原則
倉庫因為其庫存物品的不同有其個性的管理原則,例如食品類倉庫、產品類倉庫、工業設備類倉庫等類型的管理原則是不同的。本文介紹的倉管原則是普通的產品管理原則,僅供參考。
1、面向通道進行保管。
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盡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盡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3、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
出貨和進貨頻率高的物品應放在靠近出入口,易於作業的地方;流動性差的物品放在距離出入口稍遠的地方;季節性物品則依其季節特性來選定放置的場所。
4、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
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6、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
依據物品形狀來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標准他的商品應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來保管。
7、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
保管的重要一條是對於易變質、易破損、易腐敗的物品;對於機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應盡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則,加快周轉。
倉庫管理是指商品儲存空間的管理。
儲存原則
1.存儲規定
a)防火、防水、防壓、防潮;
b)定點、定位、定容、定量;
c)先進先出
2.物料存儲要分門別類,按「先進先出」原則堆放物料,填寫《物料標識卡》等標識,尾數應貼上「尾數標簽」或做好尾數標識,並有相應的台賬、卡賬以供查詢;
3.對因有批次規定、色別規定等特殊原因而不能混放的同一物料應分開擺放;
4.物料儲存要盡量做到「上小下大,上輕下重,不超安全高度」
料不得直接置於地上,必要時加墊板、紙皮或置於容器內,予以保護存放;
5.任何物料不得堆放在倉庫通道上,以免影響物料的收發
注意事項
1、庫存商品要進行定位管理,其含義與商品配置圖表的設計相似,即將不同的商品分類、分區管理的原則來存放,並用貨架放置。倉庫內至少要分為三個區域:第一,大量存儲區,即以整箱或棧板方式儲存;第二,小量存儲區,即將拆零商品放置在陳列架上;第三,退貨區,即將准備退換的商品放置在專門的貨架上。
2、區位確定後應製作一張配置圖,貼在倉庫入口處,以便於存取。小量儲存區應盡量固定位置,整箱儲存區則可彈性運用。若儲存空間太小或屬冷凍(藏)庫,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彈性運用。
3、儲存商品不可直接與地面接觸。一是為了避免潮濕;二是由於生鮮儀器吸規定;三是為了堆放整齊。
4、要注意倉儲區的溫濕度,保持通風良好,乾燥、不潮濕。
5、庫內要設有防水、防火、防盜等設施,以保證商品安全。
6、商品儲存貨架應設置存貨卡,商品進出要注意先進行出的原則。也可採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顏色的標簽,以明顯識別進貨的日期。
7、倉庫管理人員要與訂貨人員及時進行溝通,以便到貨的存放。此外,還要適時提出存貨不足的預警通知,以防缺貨。
8、倉儲存取貨原則上應隨到隨存、隨需隨取,但考慮到效率與安全,有必要制訂作業時間規定。
9、商品進出庫要做好登記工作,以便明確保管責任。但有些商品(如冷凍、冷藏商品)為講究時效,也採取賣場存貨與庫房存貨合一的做法。
10、倉庫要注意門禁管理,不得隨便入內。

倉庫管理主要活動

企業可以選擇自建倉庫、租賃公共倉庫或採用合同制倉儲為庫存的物料、商品准備倉儲空間。
1)自有倉庫倉儲,相對於公共倉儲而言,企業利用自有倉庫進行倉儲活動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倉儲,管理也更具靈活性。
2)租賃公共倉庫倉儲,企業通常租賃提供營業性服務的公共倉儲進行儲存。
3)合同制倉儲,合同倉儲公司能夠提供專業、高效、經濟和准確的分銷服務。
一般程序
1)簽訂倉儲合同。
2)驗收貨物。
3)辦理入庫手續。
4)貨物保管。
5)貨物出庫
倉管內容
1)訂貨、交貨。
2)進貨、交貨時的檢驗。
3)倉庫內的保管、裝卸作業。
4)場所管理。
5)備貨作業。
倉管意義
產品在倉儲中的組合、妥善配載和流通包裝、成組等活動就是為了提高裝卸效率,充分利用運輸工具,從而降低運輸成本的支出。合理和准確的倉儲活動會減少商品的換裝、流動,減少作業次數,採取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倉儲作業,都有利於降低倉儲作業成本。優良的倉儲管理,能對商品實施有效的保管和養護,並進行准確的數量控制,從而大大減少倉儲的風險。

倉庫管理規定
1. 目的
對自製產品及其系統集成物料的存儲進行控制。
2. 適用范圍
適用於本公司自製產品及其系統集成物料的存儲管理。
3. 術語和縮略語
3.1 庫區:存放商品的區域,通常分為:合格品區、收貨區、輔助區、不合格品區。
3.2 合格品區:存放合格商品的倉儲區。
3.3 收貨區:沒有辦理登記的入庫商品存放的區域。
3.4 輔助區:存放辦公用品,禮品、暫存商品的區域。
3.5不合格品區:不合格商品的存放的區域。
3.6 危險物品區:危險;易燃;易爆物品,油料物品的存放區域。
4. 規定內容
4.1 倉庫管理制度
4.1.1 商品入庫。根據檢驗結果,庫房人員將已有明確標識的合格商品入庫,不合格商品清點後入不合格品區,同時通知采購部門讓其通知廠商辦理退貨事宜。
4.1.2 商品出、入庫房要記賬,實行一物一卡制。記賬要有原始憑證,無原始單據一律不能進帳,原始單據必須有各自的編號。庫房管理員登記「商品增減卡」,堅持每月核對賬目和抽點商品,做到帳物相符。
4.1.3 商品要分類存放。庫房按商品類別及工作流程劃分為各個存儲區,各類商品要分類存放,同類商品集中存放,不得混放。
4.1.4 商品存放應科學、合理、整齊、有序,嚴防商品翻倒。
4.1.5 庫房內要保持衛生、整潔。貨區內不得存放任何無標記或者「商品增減卡」上無記錄的商品。
4.1.6 庫存商品應包裝完好,發現破損及時更換。用防靜電材料包裝的商品,要按原包裝形式存放。標注存放要求的貨箱,應按要求存放,以避免造成商品的損耗與毀壞。
4.1.7 庫房內要求溫度保持在攝氏0~40攝氏度以內,濕度在20~90%以內,每天上午記錄一次實際溫、濕度情況。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報告。「溫、濕度登記表」要妥善保存。庫房的溫度表、濕度儀,每半年要更換一次。
4.1.8 防止商品受潮,雨季尤其要注意,必要時要通風。晴天時要開窗換氣。易受潮商品包裝箱內要放防潮劑,並定期巡查,防潮劑失效應及時更換。
4.1.9 庫房管理安全第一。
4.1.10 出、入庫商品的裝卸搬運應由庫房主管負責控制,嚴禁野蠻操作。
4.1.11 庫房保管相關原始單據一年。

Ⅳ 問16:如何來存儲易燃易爆危險品

(1)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存儲,在原則上要建立危險品倉庫,庫房遠離施工區域25m以上。庫房應符合危險品庫房的安全技術要求,應有避雷、防靜電接地及排風設施,屋面應採用輕型結構,設置氣窗、底窗,門和窗應向外開啟,並配備滿足防火防爆要求的電器具和消防器材,高溫地區建議增加溫度計以對室內溫度進行實時監控,在必要時要採取降溫措施;依據使用現場的實際情況可以建立臨時存放點,臨時存放點要滿足防火防爆的要求,做到防曝曬、通風,並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庫房內乙炔瓶集中存儲時,在原則上不超過10瓶。

(2)油品存放原則上要建立油化庫房,庫房遠離施工區域25m以上。庫房應滿足危險品庫房的安全技術要求,配備滿足防火防爆要求的電器具和消防器材。現場使用後剩餘油料要及時歸庫,臨時擺放點應與動火點保持10m以上的安全距離,並配備滿足要求的消防器材。

Ⅵ 食用油應該怎樣儲存

根據食用油四怕(怕直射光,怕空氣,怕高溫,怕進水)的原理,我們在儲存食用油時就要注意避光、密封、低溫和防水了。
油買回家後,儲存時應遠離熱源,可將其用深色而不是透明的小瓶罐分裝儲油,每次用完後要將瓶蓋擰緊,避免因不斷開關瓶蓋,油接觸空氣而氧化產生哈喇味。用過的油不要倒回瓶中與新油混合,用油時也要減少高溫、長時間煎炸。如果要將食用油長期保存不變質則應該把它盛放在干凈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內,用蠟封嚴,置於通風乾燥處。注意塑料桶不宜儲藏食用油!因為塑料中的增塑劑,能加速食用油的酸敗變質。也不要用金屬盛放油料,金屬與油脂在有氧條件下會加速油變質。另外不同時間加工的食用油或不同類型的食用油不宜混存,否則會影響油的味道和新鮮度。
樂百氏優選食品推薦有茶油,亞麻油,菜籽油,2.5升和5升兩種規格都有,可以按自己喜好選擇

Ⅶ 食品原料的存放要求

食品原料的貯存控制是餐飲成本控制的關鍵點。它包括食品原料的驗收控制、食品原料貯存控制和食品原料發放控制三項工作。
一、食品原料的驗收控制
食品原料的驗收控制指食品原料驗收員根據酒店制定的食品原料驗收程序與食品質量標准檢驗供應商發送的或采購員購來的食品原料質量、數量、規格、單價和總額工作,並將檢驗合格的各種原料送到倉庫或廚房,並記錄檢驗結果的過程。
1、選擇優秀的驗收員
食品原料驗收工作應由專職驗收員負責,驗收員既要懂得財務制度,有豐富的食品原料知識,又應是一個誠實、精明、細心、秉公辦事的人。在小型酒店,驗收員可由倉庫保管員兼任。通常,廚師長和經理不適合做兼職的驗收員。
2、嚴格食品原料的驗收程序
在食品原料驗收控制中,為了達到驗收效果,驗收員必須按照酒店制定的驗收程序進行。通常,酒店的食品驗收工作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驗收員應根據酒店的食品原料訂購單核對供應商送來或采購員購來的貨物,防止接收酒店未訂購的貨物。
(2)驗收員應根據酒店的食品原料訂購單接收供應商送來或采購員采購來的貨物,防止接收重量或數量、質量或規格與訂購單不相符的任何貨物。
(3)驗收員應認真地對供應商發貨票上的貨物名稱、數量、產地、規格、單價和總額與酒店的食品原料訂購單和收到的食品原料進行核對,防止支付供應商過高的購貨款。
(4)在貨物包裝上或肉類食品原料的標簽上註明收貨日期、重量和單價等有關數據以方便計算食品成本和執行先入庫先使用的原則。
(5)食品原料驗收合格後,驗收員應在發貨票上蓋上驗收合格章,並將驗收的內容和結果記錄在每日驗收報告單上。
(6)將驗收合格的貨物送至倉庫或廚房。
3、食品原料日報表
驗收員每日應當填寫食品原料日報表,該表的內容應包括發貨票號、供應商名稱、貨物名稱、貨物的數量、貨物的單價、貨物的總金額、貨物分發(接收)的部門、貨物貯存的地點、合計、總計、驗收人等。食品原料驗收單

食品原料驗收日報表

二、食品原料貯存控制
1、食品原料貯存控制概述
倉庫是食品原料的貯存區域,也是餐飲成本控制的重要部門。食品原料的貯存指倉庫管理人員保持適當數量的食品原料以滿足生產需要。它的主要工作是通過科學的倉庫管理手段和措施,保證各種食品原料的數量和質量,盡量減少自然損耗,防止食品流失,及時接收、貯存和發放各種食品原料並將有關數據資料送至財務部門以保證餐飲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要做好食品原料貯存工作,倉庫管理人員首先應當制定有效的防火、防盜、防潮、防蟲害等的管理措施,掌握各種食品原料日常使用的消耗數量和動態、合理地控制食品原料的庫存量以減少資金佔用和加速資金周轉,建立完備的貨物驗收、領用、發放、清倉、盤點制度、清潔衛生制度,科學地存放各種原料,使其整齊清潔,井井有條,便於收發和盤點。
2、食品原料貯存管理
根據業務需要,食品倉庫包括干貨庫、冷藏庫和冷凍庫,干貨庫存放各種罐頭食品、乾果、糧食、香料及一些乾性食品原料。冷藏庫存放蔬菜、水果、雞蛋、黃油及那些需要保鮮及當天使用的畜肉、家禽和海鮮等原料。冷凍庫將近期使用的畜肉、禽肉、水產品和其他需要冷凍貯存的食品原料通過冷凍方式貯存起來。通常,各種食品倉庫都應設有照明和通風裝置,都應規定各自的溫度和濕度及其他管理規范等。
3、干貨食品倉庫的管理
(1)貯存的各種貨物不應接觸地面。
(2)貯存的各種貨物不應接觸庫內的各牆面。
(3)非食物不得貯存在食品庫內。
(4)除了糧食等原料,所有食品都應存放在有蓋子和有標記的容器內。
(5)貨架和地面應當整齊、干凈。
(6)標明各種貨物的入庫日期,按入庫日期順序進行發放,執行「先入庫先發放」的原則。
(7)將廚房常用的原料存放在離倉庫出口處較近的地方。
(8)將帶有包裝的、重量大的貨物放在貨架的下部。
(9)干貨庫的溫度保持在10—30℃,濕度保持在50%—70%以保持食品的營養、味道和質地。
(10)非工作時間要鎖門。
4、冷藏食品倉庫的管理
(1)將熟食品放在干凈、有標記、帶蓋的容器內。
(2)食品不要接觸水和冰。
(3)經常檢查冷藏庫溫度。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在7℃,奶製品、畜肉應保持在4℃,魚類及各種海鮮應保持在-1℃。
(4)保持冷藏庫通風,將濕度控制在80%—90%范圍內。
(5)不要將食品原料接觸地面。
(6)經常打掃冷藏箱和冷藏設備。
(7)標明各種貨物的進貨日期,按進貨日期的順序發料,遵循「先入庫先使用」的原則。
(8)每日記錄水果和蔬菜的損失情況。
(9)將氣味濃的食品原料單獨存放。
(10)經常保養和檢修冷藏設備。
(11)非工作時間應鎖門。
5、冷凍食品倉庫的管理
(1)食品原料貯存應低於-18℃。
(2)經常檢查冷凍庫的溫度。
(3)在各種食品容器上加蓋子。
(4)用保鮮紙將食物包裹好。
(5)密封冷凍庫,減少冷氣損失。
(6)根據需要設置備用的冷凍設備。
(7)標明各種貨物的進貨日期,按進貨日期的順序發料,遵循「先入庫的食品先使用」的原則。
(8)保持貨與地面衛生。
(9)經常保養和檢修冷凍庫。
(10)非工作時間應鎖門。
6、食品原料的貯存記錄制度
在食品貯存管理中除了保持食品質量、數量之外,還應執行食品原料的貯存記錄制度。通常,當某一貨物入庫時,應當記錄它的名稱、規格、單價、供應商名稱、進貨日期、訂購單編號。當某一原料被領用後,要記錄領用部門、原料名稱、領用數量、結存數量等。執行食品原料的貯存記錄可隨時了解存貨的數量、金額,了解貨架上的食品原料與記錄之間的差異情況,這樣,有助於先入庫的原料先使用的原則,也利於控制采購貨物的數量和質量。
7、食品原料的定期盤存制度
所謂食品原料的定期盤存制度是酒店按照一定的時間周期,如一個月或半個月,通過對各種原料的清點、稱重或其他計量方法確定存貨數量。採用這種方法可定期了解餐廳的實際食品成本,掌握實際食品成本率,再與酒店的標准成本率比較,找出成本差異及其原因,採取措施,從而有效地控制食品成本。食品倉庫的定期盤存工作一般由酒店的會計師負責,由會計師與食品倉庫管理人員一起完成這項工作。盤存工作的關鍵是真實和精確。
8、庫存食品原料的計價方法
由於食品原料的采購渠道、時間及一些其他因素,某種相同原料的購入單價不一定完全相同。這樣,酒店在計算倉庫存貨總額時,需要採用幾種計價方式處理這些煩瑣的數字。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們常選用和固定一種適合自己企業的計價方法來計算庫存原料的總額,以保證食品成本核算的精確性、一致性和可比性。常採用的計價方法有:
(1)先入先出法
先入先出法指先購買的食品原料先使用,由此將每一次購進的食品單價作為食品倉庫計價的依據。這種計價方法需要識別是哪一批購進的食品原料,工作比較煩瑣。
(2)平均單價法
平均單價法是在盤存周期,如一個月為一個周期,將食品原料的各種不同的單價平均,然後,將得到的平均單價作為計價基礎,再乘以它的總數量,計算出各類食品原料的貯存總額的方法。它的計算方法是:
某種食品原料的平均單價=(本期結存余額+本期收入額)÷(本期庫存數量+本期收入數量)
(3)後入先出法
當食品價格呈現增長趨勢時,酒店把最後入庫的食品原料單價作為先發出至廚房使用的單價,而將前一批購進的價格比較低的食品原料在倉庫貯存總額的計價方法。當然,發送廚房的實際原料並不是最後一批的,仍然是最先購買的。使用這一計價方法可及時地反映食品原料的價格變化,減少倉庫食品貯存總額,並及時地避免酒店的經濟損失。
三、食品原料的發放控制
食品原料的發放是食品原料貯存控制中的最後一項管理工作。它是指倉庫管理員按照廚師長和廚師領班簽發的領料單上各種原料的品種、數量和規格發放給廚房的過程。食品原料的發放控制關鍵在於工作認真。所發放的原料一定要遵照領料單中的品名和數量等各種要求執行。通常,倉庫管理員使用兩種發放方法。
1、食品原料的直接發放控制
食品原料的直接發放控制是倉庫驗收員或管理員把剛驗收過的新鮮蔬菜、水果和活的水產品原料直接發放給廚房,由廚師長和廚師領班驗收並簽字。由於這些原料是每天必須使用的,因此,餐廳每天將采購的鮮活的食品原料以直接發放的形式向廚房提供。
2、食品原料貯藏後的發放控制
干貨和可冷凍貯存食品原料不需要每天采購,可以根據酒店的經營策略一次購買數天的使用量,將它們貯存在倉庫中,待廚房需要時,根據領料單的品種和數量發放至廚房,廚房中的許多食品原料來自食品倉庫。
3、食品原料領料單
廚房向倉庫領用任何食品原料都必須填寫領料單。領料單既是廚房與倉庫的溝通媒介,又是餐飲成本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通常,食品原料領料單一式三聯。廚師長根據廚房的生產需要填寫後,一聯交於倉庫作為發放原料的憑證,一聯由廚房保存,用以核對領到的食品原料,第三聯交給酒店的成本控制員保存。領料單的內容應包括領用部門,領料品種和數量、單價和總額、領料日期、領料人等內容。廚房領用各種食品的原料必須經廚師長在領料單上簽字才能生效,尤其是較為貴重的食品原料。有時,領用一般日常使用的食品原料,只要領班簽字。領料單不僅作為領料憑證,它還是食品成本控制的基礎資料。

Ⅷ 如何管理倉庫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倉庫管理原則

1、面向通道進行保管。
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盡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盡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3、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
出貨和進貨頻率高的物品應放在靠近出入口,易於作業的地方;流動性差的物品放在距離出入口稍遠的地方;季節性物品則依其季節特性來選定放置的場所。
4、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
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6、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
依據物品形狀來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標准化的商品應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來保管。
7、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
保管的重要一條是對於易變質、易破損、易腐敗的物品;對於機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應盡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則,加快周轉。

倉庫儲存原則
1.存儲規定
a)防火、防水、防壓、防潮;
b)定點、定位、定容、定量;
c)先進先出
2.物料存儲要分門別類,按「先進先出」原則堆放物料,填寫《物料標識卡》等標識,尾數應貼上「尾數標簽」或做好尾數標識,並有相應的台賬、卡賬以供查詢;
3.對因有批次規定、色別規定等特殊原因而不能混放的同一物料應分開擺放;
4.物料儲存要盡量做到「上小下大,上輕下重,不超安全高度」
料不得直接置於地上,必要時加墊板、紙皮或置於容器內,予以保護存放;
5.任何物料不得堆放在倉庫通道上,以免影響物料的收發

倉庫管理規定(制度)
1. 目的
對自製產品及其系統集成物料的存儲進行控制。
2. 適用范圍
適用於本公司自製產品及其系統集成物料的存儲管理。
3. 術語和縮略語
3.1 庫區:存放商品的區域,通常分為:合格品區、收貨區、輔助區、不合格品區。
3.2 合格品區:存放合格商品的倉儲區。
3.3 收貨區:沒有辦理登記的入庫商品存放的區域。
3.4 輔助區:存放辦公用品,禮品、暫存商品的區域。
3.5不合格品區:不合格商品的存放的區域。
3.6 危險物品區:危險;易燃;易爆物品,油料物品的存放區域。
4. 規定內容
4.1 倉庫管理制度
4.1.1 商品入庫。根據檢驗結果,庫房人員將已有明確標識的合格商品入庫,不合格商品清點後入不合格品區,同時通知采購部門讓其通知廠商辦理退貨事宜。
4.1.2 商品出、入庫房要記賬,實行一物一卡制。記賬要有原始憑證,無原始單據一律不能進帳,原始單據必須有各自的編號。庫房管理員登記「商品增減卡」,堅持每月核對賬目和抽點商品,做到帳物相符。
4.1.3 商品要分類存放。庫房按商品類別及工作流程劃分為各個存儲區,各類商品要分類存放,同類商品集中存放,不得混放。
4.1.4 商品存放應科學、合理、整齊、有序,嚴防商品翻倒。
4.1.5 庫房內要保持衛生、整潔。貨區內不得存放任何無標記或者「商品增減卡」上無記錄的商品。
4.1.6 庫存商品應包裝完好,發現破損及時更換。用防靜電材料包裝的商品,要按原包裝形式存放。標注存放要求的貨箱,應按要求存放,以避免造成商品的損耗與毀壞。
4.1.7 庫房內要求溫度保持在攝氏0~40攝氏度以內,濕度在20~90%以內,每天上午記錄一次實際溫、濕度情況。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報告。「溫、濕度登記表」要妥善保存。庫房的溫度表、濕度儀,每半年要更換一次。
4.1.8 防止商品受潮,雨季尤其要注意,必要時要通風。晴天時要開窗換氣。易受潮商品包裝箱內要放防潮劑,並定期巡查,防潮劑失效應及時更換。
4.1.9 庫房管理安全第一。
4.1.10 出、入庫商品的裝卸搬運應由庫房主管負責控制,嚴禁野蠻操作。
4.1.11 庫房保管相關原始單據一年。

Ⅸ 如何對油品進行儲存

油庫是用來儲存、接收、發放和輸轉油品的倉庫。根據油庫的總容量,通常將油庫劃分為四個等級,見表8-1。選擇庫址及工藝設計時,油庫容量是採取不同技術標准和安全措施的依據。

為了便於管理,油庫區一般可劃分為儲油區、裝卸油作業區、輔助生產區、行政管理區

序號名稱圖 例序號名稱圖 例1閘閥13電動離心泵2截止閥14管道泵3止回閥15電動往復泵4球閥16蒸汽往復泵5蝶閥17齒輪泵6旋塞閥18螺桿泵7電動閥19真空泵8安全閥20立式油罐9電磁閥21卧式油罐10過濾器22鶴管11流量計23膠管12消氣器24卸油臂(快速接頭)

Ⅹ 庫存油一直放在車間里誰都可以取,不利於倉庫管理。但又沒有合適的倉庫存放,怎麼管理請朋友留下寶貴意

任何人都可以取肯定是不行的,管理方式和油料的種類和單位承裝體積是有關系的。我大概寫一下方式,如果有需要再聯系我。
1、油料必須有相應的存放地點,就算是在車間里,也需要有獨立的隔離區域。如果是危險品油料就更麻煩了,必須有專門的危險品倉庫,如果沒有可能難以通過安全檢查,也的確有危險;
2、如果油料的收貨是由你的倉庫完成的,那出貨也必須由你的倉庫完成。當然前提是油料封閉存儲,或者倉庫掌控所有可以搬運或提取油料的工具。這樣可以促使用油的人不得不到倉庫來領料。
3、如果是209L或更大體積的油捅,可以通過隨捅領料記錄的形式來對油料處庫。即設計一個油料表格,在車間存放1到2個單位的油桶,車間人員自行使用,每次使用後填寫使用數量和相關信息。整桶用完後帶單和空桶來領取新油料。倉庫管理人員計算單據上的用油數量是否與整桶數量相符,如果相符,則發新的油料,單據保留,因為上面有使用者的簽字,所以可以作為處庫單。如果不符,需要找生產主管人員,讓他們去確定原因,或有生產部門直接承擔因不符造成的損失。
以上的方式都需要與生產部門事先商量好,需要生產部門的配合。如果難以得到支持和配合,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把油料推給生產部門管理。或者要求采購部門將相應油料的安全庫存量降到最低,提高采購頻率或縮短油料的采購前置期。當然也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
不知道我說的夠不夠明白,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