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怎樣識別存儲ic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怎樣識別存儲ic

發布時間: 2022-08-09 21:01:43

㈠ 電子IC怎麼識別它們的作用或功能求高手

要識別IC的功能、適用產品、包裝等等規格信息,可按以下幾步走:
1、先確認IC的官方型號,也就是P/N,這是IC的根本標識,類似人的身份證;
2、根據P/N,找到對應的規格書,也就是datasheet,上對應IC的官網一般都能找到,如果找不到,可以聯系官方的業務,他們會提供;
3、查看規格書/datasheet,上面有對應IC的所有規格信息,其中包括IC的作用和功能。

如果有IC的具體型號,找不到規格書,請給我留言,有空可以幫你找找。
PS:IC的規格書/datasheet基本上都是英文版本的!

㈡ 如何查看ic晶元類型

ic晶元資料查詢網: http://www.icpdf.com/ 1.定義:IC(Integrated Circuit)卡是1970年由法國人Roland Moreno發明的,他第一次將可編程設置的IC晶元放於卡片中,使卡片具有更多功能。「IC卡」和「磁卡」都是從技術角度起的名字,不能將其和「信用卡 」、「電話卡」等從應用角度命名的卡相混淆。自IC卡出現以後,國際上對它有多種叫法。英文名稱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亞洲特別是香港、台灣地區,多稱為「聰明卡」、「智慧卡」、「智能卡」等;在我國,一般簡稱為「IC卡」。 IC卡的外觀是一塊塑料或PVC材料,通常還印有各種圖案、文字和號碼,稱為「卡基」;在「卡基」的固定位置上嵌裝一種特定的IC晶元就成為我們通常所說的IC卡。根據嵌裝的晶元不同就產生了各種類型的IC卡。 IC卡的概念是7O年代初提出來的,法國布爾(BULL)公司於1976年首先創造出IC卡產品,並將這項技術應用到金融、交通、醫療、身份證明等多個行業,它將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結合在一起,提高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現代化程度。 IC卡晶元具有寫入數據和存儲數據的能力,IC卡存儲器中的內容根據需要可以有條件地供外部讀取,完成供內部信息處理和判定之用。 IC卡一出現,就以其超小的體積、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技術以及特殊的保密措施和無法被譯及仿造的特點受到普遍歡迎。 2.資料: http://icfiles.godele.com/ http://www.21icsearch.com/

㈢ IC的種類及怎樣去識別IC

IC的種類很多,可以粗分為四大類:
一、模擬器件,包括運放、比較器、電源器件等。
二、數字邏輯器件,包括74系列、40系列的門電路、觸發器、鎖存器、解碼器、計數器,存儲器等等。
三、監控器件,包括電源監控(上電掉電復位電路)、程序監控(看門狗)電路等。
四、綜合性器件,兼有數字和模擬功能,如模數轉換器、數模轉換器、帶有A/D、D/A的單片機。
識別IC:
1. 有專業的IC測試設備,價格非常昂貴,一般只有專業的測試機構或IC生產廠家才會購買這類設備。
2.如果是IC的終端用戶(電子廠),就沒有必要買這樣的設備,IC的品質由貨源(供應商)決定的,找個正規的品牌,正規的代理商並且管控好你的供應商,設計使用時參考IC的DATASHEET就好了。
3.如果是為了做失效分析,大部分情況下都用晶體管圖示儀來測試IC各引腳的特性曲線,通過特性曲線判斷IC好壞。

㈣ 怎樣判斷IC的好壞

一、 查板方法: 1.觀察法:有無燒糊、燒斷、起泡、板面斷線、插口銹蝕。 2.表測法:+5V、GND電阻是否是太小(在50歐姆以下)。 3.通電檢查:對明確已壞板,可略調高電壓0.5-1V,開機後用手搓板上的IC,讓有問題的晶元發熱,從而感知出來。 4.邏輯筆檢查:對重點懷疑的IC輸入、輸出、控制極各端檢查信號有無、強弱。 5.辨別各大工作區:大部分板都有區域上的明確分工,如:控制區(CPU)、時鍾區(晶振)(分頻)、背景畫面區、動作區(人物、飛機)、聲音產生合成區等。這對電腦板的深入維修十分重要。

二、排錯方法: 1.將懷疑的晶元,根據手冊的指示,首先檢查輸入、輸出端是否有信號(波型),如有入無出,再查IC的控制信號(時鍾)等的有無,如有則此IC壞的可能*極大,無控制信號,追查到它的前一極,直到找到損壞的IC為止。 2.找到的暫時不要從極上取下可選用同一型號。或程序內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開機觀察是否好轉,以確認該IC是否損壞。 3.用切線、借跳線法尋找短路線:發現有的信線和地線、+5V或其它多個IC不應相連的腳短路,可切斷該線再測量,判斷是IC問題還是板面走線問題,或從其它IC上借用信號焊接到波型不對的IC上看現象畫面是否變好,判斷該IC的好壞。 4.對照法:找一塊相同內容的好電腦板對照測量相應IC的引腳波型和其數來確認的IC是否損壞。 5.用微機萬用編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軟體測試IC。

三、電腦晶元拆卸方法: 1.剪腳法:不傷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錫法:在IC腳兩邊上焊滿錫,利用高溫烙鐵來回拖動,同時起出IC(易傷板,但可保全測試IC)。 3.燒烤法:在酒精燈、煤氣灶、電爐上燒烤,等板上錫溶化後起出IC(不易掌握)。 4.錫鍋法:在電爐上作專用錫鍋,待錫溶化後,將板上要卸的IC浸入錫鍋內,即可起出IC又不傷板,但設備不易製作。 5.電熱風槍:用專用電熱風槍卸片,吹要卸的IC引腳部分,即可將化錫後的IC起出(注意吹板時要晃動風槍否則也會將電腦板吹起泡,但風槍成本高,一般約2000元左右) 作為專業硬體維修,板卡維修是非常重要的項目之一。拿過來一塊有故障的主板,如何判斷具體哪個元器件出問題呢?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1.人為故障:帶電插撥I/O卡,以及在裝板卡及插頭時用力不當造成對介面、晶元等的損害 2.環境不良:靜電常造成主板上晶元(特別是CMOS晶元)被擊穿。另外,主板遇到電源損壞或電網電壓瞬間產生的尖峰脈沖時,往往會損壞系統板供電插頭附近的晶元。如果主板上布滿了灰塵,也會造成信號短路等。 3.器件質量問題:由於晶元和其它器件質量不良導致的損壞。 清洗 首先要提醒注意的是,灰塵是主板最大的敵人之一。最好注意防塵,可用毛刷輕輕刷去主板上的灰塵,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晶元採用插腳形式,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接觸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重新插接。當然我們可以用三氯乙烷--揮發*能好,是清洗主板的液體之一。還有就是在突然掉電時,要馬上關上計算機,以免又突然來電把主板和電源燒毀。流程。 BIOS 由於BIOS設置不當,如果超頻……可以跳線清處,摘重新設置。如果BIOS損壞,如病毒侵入……,可以重寫BIOS。因為BIOS是無法通過儀器測的,它是以軟體形式存在的,為了排除一切可能導致主板出現問題的原因,最好把主板BIOS刷一下。 拔插交換 主機系統產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匯流排上的各種插卡故障均可導致系統運行不正常。採用拔插維修法是確定故障在主板或I/O設備的簡捷方法。該方法就是關機將插件板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運行狀態,一旦拔出某塊後主板運行正常,那麼故障原因就是該插件板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採用交換法實質上就是將同型號插件板,匯流排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號晶元相互晶元相互交換,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判斷故障所在。此法多用於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內存自檢出錯,可交換相同的內存晶元或內存條來確定故障原因。 觀看 拿到一塊有故障主板先用眼睛掃一下,看看沒有沒燒壞的痕跡,外觀有沒損壞,看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還要查看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藉助萬能表量一下。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如果異常發燙,可換一塊晶元試試。(1).如果連線斷,我們可以用刀把斷線處的漆刮干凈,在露出的導線處塗上蠟,再用針順著走線把蠟劃去,接下來就是在上面滴上硝酸銀溶液。接著就要用萬能表來確認是否把斷點連接好。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把斷點接好就可以了。注意要一個一個的連,切不要心急,象主板上有的地方的走線間的距離很小,弄不好就會短路了。(2).如果是電解電容,可以找匹配的換掉。萬能表、示波器工具 用示萬能表、波器測主板各元器件供電的情況。一個是檢測主板是否對這部分供電,再有就是供電的電壓是否正常。電阻、電壓測量: 電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電源和Power Good信號故障;匯流排故障包括匯流排本身故障和匯流排控制權產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則包括電阻、電容、集成電路晶元及其它元部件的故障。 為防止出現意外,在加電之前應測量一下主板上電源+5V與地(GND)之間的電阻值。最簡捷的方法是測晶元的電源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未插入電源插頭時,該電阻一般應為300Ω,最低也不應低於100Ω。再測一下反向電阻值,略有差異,但不能相差過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導通,就說明有短路發生,應檢查短的原因。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系統板上有被擊穿的晶元。一般說此類故障較難排除。例如TTL晶元(LS系列)的+5V連在一起,可吸去+5V引腳上的焊錫,使其懸浮,逐個測量,從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採用割線的方法,勢必會影響主板的壽命。 (2)板子上有損壞的電阻電容。 (3)板子上存有導電雜物。 當排除短路故障後,插上所有的I/O卡,測量+5V,+12V與地是否短路。特別是+12V與周圍信號是否相碰。當手頭上有一塊好的同樣型號的主板時,也可以用測量電阻值的方法測板上的疑點,通過對比,可以較快地發現晶元故障所在。 當上述步驟均未見效時,可以將電源插上加電測量。一般測電源的+5V和+12V。當發現某一電壓值偏離標准太遠時,可以通過分隔法或割斷某些引線或拔下某些晶元再測電壓。當割斷某條引線或拔下某塊晶元時,若電壓變為正常,則這條引線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來的晶元就是故障所在。 程序、診斷卡診斷 通過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及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介面地址),自編專用診斷程序來輔助硬體維修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測試法的原理就是用軟體發送數據、命令,通過讀線路狀態及某個晶元(如寄存器)狀態來識別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於檢查各種介面電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參數的各種電路。但此法應用的前提是CPU及基匯流排運行正常,能夠運行有關診斷軟體,能夠運行安裝於I/O匯流排插槽上的診斷卡等。編寫的診斷程序要嚴格、全面有針對*,能夠讓某些關鍵部位出現有規律的信號,能夠對偶發故障進行反復測試及能顯示記錄出錯情況。 IC集成電路的好壞判別方法 一、不在路檢測 這種方法是在ic未焊入電路時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可用萬用表測量各引腳對應於接地引腳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並和完好的ic進行較。 二、在路檢測 這是一種通過萬用表檢測ic各引腳在路(ic在電路中)直流電阻、對地交直流電壓以及總工作電流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克服了代換試驗法需要有可代換ic的局限*和拆卸ic的麻煩,是檢測ic最常用和實用的方法。2.直流工作電壓測量 這是一種在通電情況下,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擋對直流供電電壓、外圍元件的工作電壓進行測量;檢測ic各引腳對地直流電壓值,並與正常值相較,進而壓縮故障范圍, 出損壞的元件。測量時要注意以下八 : (1)萬用表要有足夠大的內阻, 少要大於被測電路電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 (2)通常把各電位器旋到中間位置,如果是電視機,信號源要採用標准彩條信號發生器。 3)表筆或探頭要採取防滑措施。因任何瞬間短路都容易損壞ic。可採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筆滑動:取一段自行車用氣門芯套在表筆尖上,並長出表筆尖約0.5mm左右,這既能使表筆尖良好地與被測試點接觸,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鄰近點也不會短路。 (4)當測得某一引腳電壓與正常值不符時,應根據該引腳電壓對ic正常工作有無重要影響以及其他引腳電壓的相應變化進行分析,能判斷ic的好壞。 (5)ic引腳電壓會受外圍元器件影響。當外圍元器件發生漏電、短路、開路或變值時,或外圍電路連接的是一個阻值可變的電位器,則電位器滑動臂所處的位置不同,都會使引腳電壓發生變化。 (6)若ic各引腳電壓正常,則一般認為ic正常;若ic部分引腳電壓異常,則應從偏離正常值最大處入手,檢查外圍元件有無故障,若無故障,則ic很可能損壞。 (7)對於動態接收裝置,如電視機,在有無信號時,ic各引腳電壓是不同的。如發現引腳電壓不該變化的反而變化大,該隨信號大小和可調元件不同位置而變化的反而不變化,就可確定ic損壞。 (8)對於多種工作方式的裝置,如錄像機,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腳電壓也是不同的。 還要補充二 的是:3.交流工作電壓測量法 為了掌握ic交流信號的變化情況,可以用帶有db插孔的萬用表對ic的交流工作電壓進行近似測量。檢測時萬用表置於交流電壓擋,正表筆插入db插孔;對於無db插孔的萬用表,需要在正表筆串接一隻0.1~0.5μf隔直電容。該法適用於工作頻率 較低的ic,如電視機的視頻放大級、場掃描電路等。由於這些電路的固有頻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測的數據是近似值,只能供參考。4.總電流測量法 該法是通過檢測ic電源進線的總電流,來判 ic好壞的一種方法。由於ic內部絕大多數為直接耦合,ic損壞時(如某一個pn結擊穿或開路)會引起後級飽和與截止,使總電流發生變化。所以通過測量總電流的方法可以判 ic的好壞。也可用測量電源通路中電阻的電壓降,用歐姆定律計算出總電流值。

㈤ 怎樣識別手機主板中的ic

一般最大塊子就是
cpu.然後挨到起的長方行的bga的一般就是字型檔,然後是電源,bga的一般比cpu小一點,然後是中頻,你注意看中頻一般挨到13m
晶震的
這樣就很容易分辨了撒.不懂的在問
答案補充
手機分為邏輯和射頻兩個部分,邏輯就是cpu,電源.字型檔.作用主要是開機維持,射頻就是信號處理有天線開關,功放.濾波器,晶震vco
,
要分辨ic首先把他門分開,
一般手機主版邏輯部分在下面,

㈥ 如何區分IC、id、M1、cpu卡之間的區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5

㈦ 怎麼識別各種IC型號

集成電路(IC)型號命名方法/規則/標准

原部標規定的命名方法X XXXXX 電路類型電路系列和電路規格符號電路封裝 T:TTL;品種序號碼(拼音字母)A:陶瓷扁平; H:HTTL;(三位數字) B :塑料扁平; E:ECL; C:陶瓷雙列直插; I:I-L; D:塑料雙列直插; P:PMOS; Y:金屬圓殼; N:NMOS; F:金屬菱形; F:線性放大器; W:集成穩壓器; J:介面電路。 原國標規定的命名方法CXXXXX中國製造器件類型器件系列和工作溫度范圍器件封裝符號 T:TTL;品種代號C:(0-70)℃;W:陶瓷扁平; H:HTTL;(器件序號)E :(-40~85)℃;B:塑料扁平; E:ECL; R:(-55~85)℃;F:全密封扁平; C:CMOS; M:(-55~125)℃;D:陶瓷雙列直插; F:線性放大器; P:塑料雙列直插; D:音響、電視電路; J:黑瓷雙理直插; W:穩壓器; K:金屬菱形; J:介面電路; T:金屬圓殼; B:非線性電路; M:存儲器; U:微機電路; 其中,TTL中標准系列為CT1000系列;H 系列為CT2000系列;S系列為CT3000系列;LS系列為CT4000系列;原部標規定的命名方法CX XXXX中國國標產品器件類型用阿拉伯數字和工作溫度范圍封裝 T:TTL電路;字母表示器件系C:(0~70)℃F:多層陶瓷扁平; H:HTTL電路;列品種G:(-25~70)℃B:塑料扁平; E:ECL電路;其中TTL分為:L:(-25~85)℃H:黑瓷扁平; C:CMOS電路;54/74XXX;E:(-40~85)℃D:多層陶瓷雙列直插; M:存儲器;54/74HXXX;R:(-55~85)℃J:黑瓷雙列直插; U:微型機電路;54/74LXXX;M:(-55~125)℃P:塑料雙列直插; F:線性放大器;54/74SXXX; S:塑料單列直插; W:穩壓器;54/74LSXXX; T:金屬圓殼; D:音響、電視電路;54/74ASXXX; K:金屬菱形; B:非線性電路;54/74ALSXXX; C:陶瓷晶元載體; J:介面電路;54/FXXX。 E:塑料晶元載體; AD:A/D轉換器;CMOS分為: G:網格針柵陣列; DA:D/A轉換器;4000系列; 本手冊中採用了: SC:通信專用電路;54/74HCXXX; SOIC:小引線封裝(泛指); SS:敏感電路;54/74HCTXXX; PCC:塑料晶元載體封裝; SW:鍾表電路; LCC:陶瓷晶元載體封裝; SJ:機電儀電路; W:陶瓷扁平。 SF:復印機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