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平涼存儲伺服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平涼存儲伺服器

發布時間: 2022-08-09 15:33:44

『壹』 平涼歷史上叫什麼

平涼先後用過烏氏、安定、月支、都盧、渭州等名稱,但沿用時間最久的,還是平涼之名。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

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

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1)平涼存儲伺服器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夏朝,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朝,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

西周,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春秋,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三國,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

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

『貳』 誰知道甘肅省平涼的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里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等聞名於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里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里」,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豐訪道修煉,歷時五年。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於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針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淀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叄』 平涼門戶網站

http://www.pl.gansu.gov.cn/PingLiangWebSite/Main/main.jsp

就是這個網站了
「中國·平涼」門戶網站運行管理暫行辦法

(討論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中國·平涼」門戶網站(以下簡稱門戶網站)的管理,確保門戶網站高效安全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國務院《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平涼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門戶網站包括主網站,市委、市人大、市政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部門、駐平各單位子網站(以下簡稱子網站),科技、居民、企業、投資者、旅遊者、公務員六大頻道,是平涼市在互聯網上統一建立的網站群。

第三條 門戶網站是平涼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在互聯網上建立的統一發布各類政務信息、提供網上辦理有關事務的大型門戶網站,是展示平涼整體形象的窗口,也是信息化時代政府聯系群眾、服務公眾的橋梁和紐帶。

第四條 門戶網站與電子政務專網物理隔離,與互聯網邏輯隔離。

第五條 門戶網站由平涼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協主辦,平涼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市信息辦)負責門戶網站的規劃建設、業務指導、協調管理工作。

第六條 市信息辦負責主網站的欄目策劃、內容組織、信息采編、審核發布和日常的運行管理工作,並負責對子網站實施建設指導、運行監督。

第七條 子網站的建設及日常維護與管理,由各部門和單位按照有關規定與要求自行負責。

第二章 網站建設

第八條 門戶網站建設要按照市委辦發〔2006〕70號《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國·平涼」門戶網站建設工作的通知》精神,由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組織實施與管理。

第九條 門戶網站建設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體現特色,規范運作。

第十條 門戶網站的建設原則是:統一規劃,集中建設,分級管理,資源共享。

第十一條 主網站和子網站要實現統一標識、統一資料庫結構、統一計數器管理。

第十二條 主網站的建設改版由市信息辦負責,要有平涼特色,要有明確的技術標准和數據格式,資料庫要留有二次開發介面。

第十三條 子網站建設要依託主網站網路資源,採取模版生成方式建設,以利於資源整合,節省投資;個別應用規模較大的部門,可以按照有關規范要求自行建設。

第十四條 子網站改版重建要徵得市信息辦的同意,在市信息辦的指導下保持原資料庫格式不變進行改版,保持與主站的有機統一。

第三章 信息管理

第十五條 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門戶網站要建立規范的信息採集、審核、發布、更新機制。實行信息審核制度,未經審核的信息不得上網發布。

第十六條 門戶網站應當注重上網信息的時效性、准確性、權威性和完整性。

第十七條 門戶網站不得發布涉密信息或者敏感性信息,發布信息格式要嚴格遵守市信息辦制定的《門戶網站內容格式規范》。

第十八條 主站新聞信息、公告信息、圖片信息、視頻信息、部門報送信息要在半個工作日內發布,便民信息、專題資料和其它信息要在1個工作日內發布。

第十九條 主站發布的信息由市信息辦嚴格審核把關,主站不得發布格式不規范、定位不準確、內容不充實的子網站報送信息。

第二十條 子網站要及時發布、更新下列信息:

(一)部門機構、人員信息;

(二)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流程、表格下載和相關政策解答;

(三)面向公眾的各類辦事指南和服務類信息;

(四)各類政策性、規范性文件;

(五)各類政務動態、公告、通告、公示、便民告示和其他向新聞媒體披露的政務信息;

(六)門戶網站要求提供的專用信息和其他內容。

第二十一條 各部門應及時更新子網站信息並上報主站,政務動態、公告、公示類信息不超過半個工作日,上述信息之外的信息不超過1個工作日。

第二十二條 各部門要建立子網站信息上傳管理制度,確定主管領導和專職人員,建立「信息員—主管領導—子網站—主站」的信息發布機制,杜絕泄密事件發生。

第二十三條 建立門戶網站信息員聯系制度。各部門要確定專人負責信息的采編、報送、更新、發布等工作,並加強與市信息辦的日常聯系。

第四章 郵箱管理

第二十四條 平涼市電子郵件系統是我市自主建設的大型郵件系統,分為公務電子郵箱(公務員電子郵箱、法人電子郵箱)、市民電子郵箱。

第二十五條 公務電子郵箱實行實名制,各部門和單位憑加蓋單位公章的公務人員登記表和平涼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在市信息辦登記辦理。

第二十六條 居民電子郵箱實行實名制,平涼市居民可憑身份證或戶口簿、軍官證等有效證件,到市信息辦登記辦理,也可通過網路、電話等經門戶網站認定的方式申請辦理。

第二十七條 各部門和單位必須統一使用公務電子郵箱互相發送信息,確保信息安全,一律不得自行建立郵件系統。

第二十八條 各部門和單位由專人負責本單位工作人員的公務電子郵箱申請、注銷、更改、公布等工作,新增人員要及時申請,離職人員要及時注銷。

第二十九條 各部門和單位在印製各類業務表格和設計計算機業務系統時,均應設置「公務郵箱」地址欄,作為辦理公務的基本信息。

第三十條 市信息辦應當維護用戶的隱私權。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外,系統管理人員和郵箱管理員不得私開用戶郵箱,也不允許對外透露用戶的任何個人資料。

第三十一條 不得用其傳遞重要信息、敏感信息和帶密級材料。

第五章 互動欄目管理

第三十二條 門戶網站互動欄目目前主要有領導信箱、市長熱線、部門信箱、網站留言、聽政調查、議案提案等。各部門、各單位要通過互動欄目增強與市民群眾的聯系溝通。

第三十三條 各部門和單位要建立網上互動應用的「接收—處理—反饋」工作機制,確定專人,及時處理、答復網上投訴、咨詢和意見、建議,咨詢政策的要及時答復,反映問題的要及時調查並反饋。涉及本單位工作的要認真對待,主動研究,汲取有益的成分,並以適當方式及時給予回應。

第三十四條 領導信箱由市信息辦管理,通過「門戶網站接收—內網轉辦—網站答復」的方式進行處理;市長熱線和網站留言由市政府辦公室進行維護、處理和答復。部門信箱由各部門、各單位自行維護和辦理。一般性的來信,在1個工作日內答復,需要查證或辦理的來信,在3個工作日內答復。

第三十五條 各部門、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領導信箱、市長熱線轉辦的來信和部門信箱的來信,要認真辦理,並及時反饋辦理情況。

第三十六條 各有關單位要及時整理並採納網站留言、聽政調查、議案提案中各類意見建議,重要意見建議的採納情況要及時反饋。

第三十七條 市信息辦要按季度對互動欄目的辦理、回復情況進行通報。

第六章 運行維護

第三十八條 根據《中國互聯網路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中國·平涼」門戶網站的域名管理遵循以下規范:

(一)主網站的域名為pingliang.gov.cn,代表平涼市國家行政機關;

(二)各部門子網站的域名由市信息辦分配為pingliang.gov.cn/□□□,其中□□□為各單位漢語拼音名稱的組合。

(三)各部門子網站也可以向互聯網信息中心申請格式為pl□□□.gov.cn的域名,其中□□□為各單位漢語拼音名稱或英文名稱字頭的組合。

第三十九條 各部門子網站採用子網站模板方式進行建設,也可根據部門實際在與主站統一資料庫結構下自行建設。網站管理由市信息辦統一負責,各部門負責本單位信息的整理、編輯及上傳和發布工作。各部門應當經常檢測網站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市信息辦聯系。

第四十條 市信息辦要經常監測各部門子網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通知各單位。

第七章 網站安全

第四十一條 各部門和單位應增強網站安全意識,根據《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網路信息安全組織領導機構和各項管理制度。

第四十二條 各部門和單位應落實專人負責本單位信息的上傳工作,保管好本單位的上傳密碼等信息。如有遺失,應及時通知市信息辦,以確保網站的安全運行。

第四十三條 各部門和單位在網站建設中應當加強安全技術和手段的應用,對信息系統的安全進行實時監控,對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和應用系統進行安全加固。

第四十四條 各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國家《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等有關保密法規、規章和規定,明確不得上網的信息內容。

第四十五條 各部門和單位應當依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加強網上互動內容的監管,確保信息安全。

第八章 監管考核

第四十六條 由市信息辦按照《「中國·平涼」門戶網站運行管理暫行辦法》,檢查各部門報送信息、子網站更新維護和公務電子郵箱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按季度通報檢查結果。

第四十七條 門戶網站不定期地組織開展網上評議,由公眾評議各子網站建設和維護情況。

第四十八條 公眾評議結果將作為子網站考核的依據之一。

第九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本辦法由市信息辦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平涼市政務專網管理辦法

(討論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平涼市政務專網(以下簡稱「市政務專網」)的運行、維護及管理工作,確保市政務專網正常運行、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資源合理使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市政務專網的運行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市政務專網,是省政務專網在我市的延伸,是與國際互聯網物理隔離、採用單一路由的非涉密專用網路,是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各縣(區)、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單位等政務部門提供高速互聯、資源共享、公文交換、業務協同功能的公用傳輸信道和辦公平台。

第三條 市政務專網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工作,應當按照「標准統一、設置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總體要求,遵循「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統一標准、信息共享、注重安全」的原則。

第四條 市信息辦負責市政務專網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工作,本著充分運用、服務全局的宗旨,推動基於市政務專網的各項應用。主要職責是:

(一)協調電信部門開展市政務專網建設的具體實施;

(二)負責市政務專網的管理;

(三) 負責市政務專網信息資源的共享,交換和整合;

(四) 負責市政務專網的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測評工作;

(五) 負責組織市政務專網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

第五條 本辦法是市政務專網建設、運行和管理的基本規章制度和工作依據,接入市政務專網的各單位應遵守本辦法各項內容。

第二章 設備和機房管理

第六條 市政務專網設備包括核心節點設備、匯聚節點設備、接入節點設備和線路設備等。設備統一由平涼電信公司進行管理和維護。

第七條 市政務專網的設備產權歸平涼電信公司所有,市政務專網各接入單位租賃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挪用、改造、損壞市政務專網的設備。設備位置如需變動應書面上報市信息辦,按照雙方確認的方案由平涼電信公司進行調整,並存檔。

第八條 市政務專網核心節點機房、匯聚節點機房、接入節點機房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技術標准。各接入單位應為專網設備安全運行提供必要環境。

第九條 各接入單位應當指定專人負責機房的日常運行、設備保管和故障報告,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第十條 各接入單位應當採取有效的防災防盜措施,發現問題應當做好現場保護工作,並立即報告市信息辦及平涼電信公司。

第十一條 各接入單位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市政務專網線路和設備,發現網路線路有故障應立即報告市信息辦,以便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恢復線路的暢通,保障網路正常運行。

第三章 網路運行與維護

第十二條 市政務專網實行全網統一網管,網管中心設在平涼電信公司。網管中心負責全網設備與線路狀況的監控、網路設備的配置、虛擬專網(MPLS VPN)的實施與調整。各接入單位在維護網路設備時,應主動接受市政務專網網管的指導,不得擅自更改專網設備的配置。

第十三條 市信息辦和平涼電信公司負責組織專網巡檢,並根據各接入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安全檢查評估。

第十四條 各接入單位應當建立值班制度,由專人負責專網設備的運行情況,確保專網設備24小時不間斷正常運行。

第十五條 各接入單位對專網設備要建立設備檔案和運行工作日誌的定期填寫制度,運行工作日誌應定期向市信息辦報告。

第十六條 各接入單位和維護人員必須參照市政務專網有關工作手冊,嚴格遵循故障處理程序和流程,及時處理各類告警和故障。

第四章 業務網路接入規定

第十七條 各業務網路主管單位負責本業務應用系統內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如需額外鋪設路由,需與市政務專網骨幹路由一致。

第十八條 市信息辦負責業務網路的規劃、審批和接入工作的實施,並在接入前進行檢查評估。

第十九條 各業務網路主管單位對入網計算機的IP地址、MAC地址、負責人等內容要作詳細登記。

第五章 安全保密管理

第二十條 市政務專網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範的方針,管理與技術並重;通過建立市政務專網統一安全保障體系,分級、分層、分域保障信息安全;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的要求,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市政務專網安全保障工作。

第二十一條 平涼電信公司負責建立市政務專網統一安全保障體系。各接入單位有責任和義務配合做好市政務專網的安全工作,相關的安全建設和管理工作必須嚴格遵守市政務專網總體安全策略,不得以任何形式影響市政務專網互聯互通。

第二十二條 所有接入市政務專網的計算機及網路設備要專機專用,不得與國際互聯網連接,不得傳輸、處理和存儲涉密信息。改為其他用途時要清除計算機上的相關參數配置和信息。上互聯網的計算機接入專網必須加裝網路隔離卡。

第二十三條 未經市信息辦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演示、復制、傳遞市政務專網的拓撲結構、網路配置及數據信息。因工作需要,復制拷貝的內容,必須在市信息辦備案。

第二十四條 各接入單位要嚴格執行相關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市政務專網從事危害國家利益、泄露國家秘密等違法犯罪活動。

第二十五條 各接入單位要積極配合市信息辦認真做好病毒查殺工作,建立本單位的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確保入網計算機無病毒。

第二十六條 各接入單位對與市政務專網相關的建設、運行、管理工作要及時備案,配合市信息辦及上級部門做好安全事件調查。

第六章 信息資源服務

第二十七條 政務專網辦公自動化系統建設中,各接入單位負責各自內部信息的提供和更新,保證信息的完整、准確、及時。

第二十八條 市政務專網中信息共享的管理依照國家和市政府信息資源共享的有關規定執行。在市政務專網中流轉的數據和信息,交換和共享是原則,不共享是例外。

第二十九條 在市政務專網上運行的市內各項應用系統,必須由部門負責開發建設,經過市信息辦組織有關人員評審通過後,統一安裝部署,相關單位承擔相應費用。

第三十條 平涼市辦公自動化系統是基於政務專網的市內各級黨政機關進行網上公文傳輸、資源共享、協同辦公的專用系統。各單位要確定分管領導和承辦科室,確定管理員和文檔員。管理員負責本單位專網建設及辦公系統管理維護,內部機構、人員等信息的採集上傳。文檔員負責單位文檔的收發,每個工作日上下班和整點時間都要上網查收電子公文,手機24小時處於開機狀態。

第三十一條 在市政務專網中,不得出現以下內容:

(一)反動言論、封建迷信及淫穢、賭博、暴力、恐怖等一切與法律相抵觸的信息;

(二)娛樂新聞等一切與政務工作無關的信息,以及各種不符合事實的信息。

第七章 經費管理

第三十二條 市政務專網經費是指按照市人民政府的安排,主要用於市政務專網的建設、運行維護、資源開發和應用推動等的專項資金。

第三十三條 市政務專網經費嚴格遵守市財政局、市信息化辦公室有關專項經費的管理規定。

第三十四條 市政務專網線路租用費應遵循「統籌安排,統一撥付」的原則統一撥付到市信息辦,由市信息辦撥付給平涼電信公司。

第三十五條 各接入單位每年要確定固定數額的政務專網經費,用於本單位內部政務專網的相關設備的配備和完善。縣(區)人民政府對本縣(區)政務專網網路租用費要列入財政預算,集中撥付到縣(區)信息辦,由縣(區)信息辦撥付相應縣(區)電信公司。

第八章 人員培訓

第三十六條 為保證市政務專網正常運行和安全使用,市信息辦要經常組織進行業務培訓,培訓對象為市政務專網管理人員,培訓每年一至兩次。

第九章 獎 懲

第三十七條 獎勵:及時適當處理各類故障,保證人員和設備安全,避免事故發生,事跡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積極為市政務專網提供信息資源,為市政務專網資源整合、信息公開做出較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推動市政務專網業務應用,工作成績明顯或應用模式有推廣價值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十八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信息辦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由該單位和個人的上級管理部門和同級監察機關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維護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市政務專網網路通信事故的;

(二)違規操作,出現網路嚴重差錯或屢次出現網路差錯並造成不良後果的;

(三)不按統一要求提供共享數據,更新不及時、數據不準確的;

(四)違反國家或平涼市有關保密相關規定,造成失密泄密的;

(五)將接入市政務專網的計算機及網路設備連入國際互聯網或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的。

(六)其他違反本規定的行為。

對前款行為,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不屬市政務專網覆蓋范圍內的單位,如確有工作需要,須以書面形式向市信息辦提出申請,經上級批准後可實現接入。接入後的網路管理辦法同上。

第四十條 本辦法由市信息化辦公室負責解釋,市信息辦承擔具體實施工作。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肆』 平涼是哪個省的城市

平涼是甘肅省地級市。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1縣級市:崆峒區、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庄浪縣、靜寧縣、華亭市。



(4)平涼存儲伺服器擴展閱讀

觀光景點

1、平涼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5A級景區 ,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2、庄浪雲崖寺石窟

這里有著一千六百多年文化藝術遺存的雲崖寺石窟群,以雲崖寺為中心向外輻射,依次有竹林寺、大寺、西寺、喬陽寺、金瓦寺、佛溝寺、三教洞、羅漢洞、紅崖寺等10多個洞窟群遍布於廣闊的林海。

3、涇川大雲寺王母宮景區

國家4A級景區,以西王母文化發祥地、西王母祖廟所在地和佛祖真身骨舍利供養聖地聞名於世,位於古絲綢古道重鎮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城以西一華里處。

4、靜寧成紀文化城

主要建築物有伏羲紀念館、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文化局、旅遊局、八卦壇和石刻碑廊,伏羲大殿內塑有伏羲青銅聖像,頂繪《河圖》等彩畫,壁刻伏羲聖跡圖,陳列九鼎八簋等禮器,是海內外華人懷古祭祖的聖地。

『伍』 甘肅平涼安防監控公司有哪些

甘肅大唐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皋蘭路29號扶貧培訓大廈1202
甘肅晶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皋蘭路29號(省扶貧培訓中心1211室、1217室)
甘肅蘭燕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東崗東路982號
甘肅浪潮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甘肅蘭州市民主東路201號移動通訊大廈8層801室
甘肅省京安電子安全防範有限公司 甘肅蘭州市城關區農民巷125號
甘肅省武威防盜器材廠 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勝利街30號
甘肅西域數碼寬頻科技有限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和政路156號金輪大廈西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