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光碟工作的原理
光碟,在中國大陸稱為光碟,港澳台稱為光碟,即高密度光碟(Compact
Disc)是近代發展起來不同於磁性載體的光學存儲介質,用聚焦的氫離子激光束處理記錄介質的方法存儲和再生信息,又稱激光光碟.。
光碟的種類有:CD:為記錄音樂信息而開發的一種光碟格式。碟片的面積:厚1.2mm,直徑12mm。CD的一般標準的可記錄4分鍾的聲音。VCD為記錄數碼活動圖像和聲音的一種光碟格式。MD:烽碼錄音光碟:直徑64MM的磁碟,可進行曲74分鍾的數字錄音可無限次錄放。DVD:能儲存在35分鍾的高畫質影像。SVD:即超組級VCD。DVCE:即數碼VCD。DAT:即數碼錄音帶。CD-R:即可記錄CD。CD-ROM:即只讀存儲CD。藍光DVD:是DVD光碟的下一世代光碟格式。光碟刻錄的工作原理:(以CD-R 、CD-RW為例說明)CD-R的刻錄原理:由高功率鐳射光照射CD-R光碟的染料層,使其產生化學變化;而所謂化學變化,即表示再也無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所以CD-R光碟片,只能寫入一次,不能重復寫入,而由刻錄機照射染料層所產生之化學變化所造成CD-R光碟片平面產生之凹洞(Pit),而在一般光碟機讀取這些平面(Land)與凹洞(Pit)所產生的0與1的訊號,
經過解碼器分析後,組織成我們想要看或聽的資料。CD-RW的刻錄原理:所謂CD-RW,是為CD-ReWritable的縮寫,為一種可以重復寫入的技術,而將這種技術應用在光碟刻錄機上的產品即稱為CD-RW。而CD-RW在刻錄所使用的光碟也稱為CD-RW光碟。刻錄機除了能刻錄CD-RW光碟之外,理所當然也有向前整合的功能,也就是說,刻錄機也能刻錄一般的CD-R光碟。而此種刻錄的原理為在光碟內部鍍上一層200~500埃(1埃=10-8cm)的薄膜,而此種薄膜的材質多為銀,銦,硒或碲的結晶層,這個結晶層的特色是能呈現出結晶與非結晶的狀態,故由激光的照射,使這兩種狀態之間相互轉換,而這兩種狀態也在光碟片上呈現出平面(Land)與凹洞(Pit)的效果。同樣的,而在一般光碟機讀取這些平面(Land)與凹洞(Pit)所產生的0與1的訊號,經過解碼器分析後,組織成我們想要看或聽的資料光碟的保養:1.正確取放光碟片。使用時用手拿碟片內、外邊,不要用手觸摸光碟片表面。2.不要在光碟片表面粘貼任何標簽和記號。3.有裂紋或彎曲變形的光碟片,不要放入機內播放,否則易擊壞激光頭。4.光碟片上有指紋、灰塵、污漬時,可用不起毛的柔軟織物由中心向邊擦拭,如污漬嚴重,可用專用清潔(由中性洗滌劑)擦拭,切忌用汽油、磁頭清潔劑等擦拭。5.每次光碟片用畢,應及時從機內取出放入封套,並在存片架內直立存放。6.萬一光碟片有輕度變形,可夾在兩塊玻璃中,並置入4-5公斤重的書籍在上,1-2天當可矯正。
② VCD光碟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光碟刻錄機之前,建議運行 SCANDISK.EXE 和 DEFRAG.EXE(以後定期運行),提高系統寫入和讀出 光碟刻錄機的性能。此外,為了避免一些硬體上的故障,要盡量選用高配置PC,好的碟片及好的外部環境。刻錄失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此。如:刻錄用的CD - R/RW介質不良導致刻錄時中止,出現錯誤畫面及刻錄完畢, 但讀取時有數據損壞現象或讀取性能降低; 使用PC性能差導致刻錄中途停止,顯示緩存區欠載的錯誤信息及刻錄時的效果優良(抖動小),但再讀取時數據損壞等等現象。
在進行刻錄操作時遇到的最多的錯誤提示就是緩存區欠載。光碟刻錄中要刻錄的數據從主機到刻錄過程結束,必須連續傳輸,當數據的傳輸不暢,刻錄機的緩存區變空時發生刻錄錯誤就叫緩存區欠載(BufferUnder run)。導致緩存區欠載的原因很多:如CD復制時源盤有錯誤或者讀源盤的驅動器短時間內停止運轉;源盤的文件讀取速度低(CD-ROM)驅動器或網路驅動器;主機性能降低CPU速度,RAM容量,硬碟容量或硬碟速度);應用程序正在後台運行時(如屏幕保護程序);因PC的電源管理使PC機變成了節電方式;使用了硬碟壓縮;刻錄過多的小文件等。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公司採取的措施是:在使用說明書上詳細說明系統最低要求和使用時注意事項。如果使用試刻失敗時,推薦降低刻錄的速度;或者把刻錄速度改為2倍速,在CD復制模式中手動選擇映象文件的刻錄方法。
此外,合理的PC配置、正確的BIOS及操作系統設定、確保硬碟有足夠空間和經常消除碎片都能保障刻錄過程的順利進行。
③ 音頻,視頻如何在計算機硬碟中存儲原理是啥
聲音是通過聲音的編碼儲存的。主要介紹波形編碼中的脈沖編碼調制。PCM通過采樣、量化、編碼三個步驟將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編碼。
采樣:一次振動中,必須有2個點的采樣,關於為什麼有2個點采樣,我在視頻課程中已經介紹了,這里不再贅述。人耳能夠感覺到的最高頻率為20kHz,因此要滿足人耳的聽覺要求,則需要至少每秒進行40k次采樣,用40kHz表達,這個40kHz就是采樣率。
量化:每個聲音樣本若用8位存儲,樣本只能存儲0-255個信息,每個聲音樣本若用16位存儲,則可以存儲0-65535個信息,說明量化精度越高,聲音質量越好。
編碼:量化後的抽樣信號十進制數字信號,應將十進制數字代碼變換成二進制編碼。
常用的采樣率:
8kHz為電話采樣。
11.025kHz能達到AM調幅廣播的聲音品質。
22.05kHzFM調頻廣播所用采樣率。
44.1kHz音頻CD,也常用於MPEG-1音頻(VCD,SVCD,MP3)所用采樣率。
48kHzminiDV、數字電視、DVD、DAT、電影和專業音頻所用的數字聲音所用采樣率。
(3)vcd存儲原理擴展閱讀
聲音數字化過程:
比如用麥克風錄下10秒的聲音。聲音的波形,是一條平滑的曲線,而電腦正試圖在電腦上盡可能地模擬這條平滑的曲線。第一步是對曲線進行采樣,假設計算機每秒對曲線進行一次采樣,然後計算機在計算機上模擬10秒的聲音。
但這一次我們發現模擬波形和離開原來的實際波形差異很大,可以提高計算機的采樣頻率,從1每秒每秒采樣2次,采樣頻率越高,計算機模擬曲線更接近於原始聲音,將恢復原來的聲音。
然後第二步是量化模擬聲音,和定量手段如考試成績是51歲,60歲,65年,23歲,95年,78個這樣的點,但在公布成績,學校發現太多,成績發布太麻煩的話,那麼學校的規定,低於60點,作為一個合格的60-70分之間,71-100。
把這些不同的分數分為三個不同的年級,然後當學校公布成績的時候,就會說,我校今年不合格的人數3人,合格的人數100人,優秀的人數500人,這是量化的。
一旦量化完成,最後一步就是編碼。假設量化級別1(如不合格級別)等於0001,級別2(如合格級別)等於0011,以此類推,然後將這些級別記錄為相應的0和1序列。在這里,計算機完成了將聲音數字化的過程。
④ CD VCD DVD等的工作原理
在光碟表面燒出小坑來記錄數據,計算機數據採用 0 1 方式記錄,有坑的就是1,沒有的地方代表0。
光頭發出的激光打到這些小坑的時候反射會不一樣,以此來讀取數據。硬碟的磁軌是同心圓,而光碟的光道是螺旋型的。
CD和VCD的物理結構是一樣。
⑤ vcd 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當微處理器收到入盒的指令後,便發出裝盒的指令,送到托盤電機驅動電路,驅動托盤電機反時針轉動,通過皮帶輪使中間輪順時針轉動,中間輪上部的小齒輪與主凸輪咬合,主凸輪變反時針轉動,其上部的月牙齒因與托盤上的齒條咬合,托盤變隨月牙齒的反時針轉動而作水平移動,同時,托盤齒條在同步齒輪的帶動下,將托盤由機外想機內移動。當托盤移動到機內的播放位置後,托盤電機繼續反時針轉動,其內層上的三個齒輪變與升降凸輪上的三個齒咬合,使升降凸輪順時針轉動升降銷變傾斜條向上滑動至最高平台,機心座隨之上升,主軸電機旋轉盤邊將托盤中的光碟抬起,升至夾持器,將光碟緊緊的壓在旋轉盤上,同時,主凸輪上的朔料檢柱碰壓光碟到位檢測開關,使起閉合,此信息送到微處理器,使其發出制動指令,托盤電機剎車停轉。
微處理器收到出盒的指令後,發出卸盤指令,送到驅動電路,驅動托盤電機順時針轉動,中間輪反時針轉動,主凸輪順時針轉動,內層上的三個齒與升降凸輪的三個齒咬合升降凸輪反時針轉動,升降銷變從最高平台沿著傾斜面向下移動,當移至底下時,機心座也變下降到位,托盤旋轉盤上的光碟隨之下降到托盤上,當機心座上的旋轉盤與激光頭下降到遠離托盤面時,托盤電機繼續順時針的轉動,同時主凸輪上的月牙齒正好與托盤上的齒輪咬合,將托盤由機內送到機外,當托盤向外移動到規定的位置時,托盤右邊尾部的托盤開關檢測桿碰壓出盒開關,使其閉合,微處理器變發出制動指令,使電機剎車停轉。
⑥ VCD播放器用的光碟是否應用磁性材料
沒有
VCD用的是光存儲原理
硬碟一般是磁介質
⑦ VCD光碟、光碟到底有沒有磁性
VCD光碟(光碟)是無磁性的。
其基板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記錄層(染料層)是三大類有機染料花菁(Cyanine)、酞菁 (Phthalocyanine) 及偶氮 (AZO) 。 反射層為為純度為99.99%的純銀金屬。 保護層材料為光固化丙烯酸類物質。印刷層是種無磁性印刷層。所有這些都是無磁性材料。
⑧ CD.VCD.DVD片的原理
原理很復雜,我只知道DVD是雙層的。薄膜上面凹凸不平,有坑有凸起,坑和凸起分別表示的0和1,從而記錄了數據。VCD是單層的。一張薄片原理上可以有四層,現在還沒有研製出來,VCD是一層,DVD是兩層,以後肯定有更大容量的碟,我猜他可以叫SDVD(super DVD)。
⑨ 公交IC卡,DVD光碟,VCD光碟,磁卡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原理是什麼
當然是IC卡是繼磁卡之後的新型記錄信息工具,它不是用磁性物質做成,是用集成電路,將一個微電子晶元嵌入符合ISO 7816標準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頻讀寫器向IC卡發一組固定頻率的電磁波,卡片內有一個IC串聯協振電路,其頻率與讀寫器發射的頻率相同,這樣在電磁波激勵下,LC協振電路產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內有了電荷;在這個電荷的另一端,接有一個單向導通的電子泵,將電容內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存儲,當所積累的電荷達到2V時,此電容可作為電源為其它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數據發射出去或接受讀寫器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