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華為企業存儲市場排名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華為企業存儲市場排名

發布時間: 2022-08-07 10:58:21

『壹』 華為在全球存儲市場躋身前三甲,背後都經歷了怎樣的辛酸

從早期的自主研發晶元到目前探索研究新型石墨烯電池、再到目前華為積極參與研究和建設5G網路的設備與 技術工作,也全方面彰顯了華為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決心與魄力。從此前媒體的報道訊息來看,華為去年於成 都開展的大規模的5G空口新技術外場驗證(峰值速率突破3.6Gbps),以及目前正推進的快充技術和剛剛發布 在P9手機上拍照創新,都正一步步地驗證著華為在創新方面的探索步伐正在一步步得到彰顯——正是這些深諳消費者需求痛點和創新趨勢的探索舉動,使得華為在高端市場一直深受市場認可。

『貳』 到2016年華為存儲已經銷售到全球多少個國家與地區 na客戶

華為海外分部:包括亞太、中東北非、獨聯體、南部非洲、拉美、北美、歐洲、東太平洋。各海外地區部又在各個國家設了辦事處,也分客戶線和產品線。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路擁有者提供硬體設備、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華為於1987年在中國深圳正式注冊成立。
2007年合同銷售額160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額115億美元,並且是當年中國國內電子行業營利和納稅第一。截至到2008年底,華為在國際市場上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排名前50名的電信運營商中,已有45家使用華為的產品和服務。
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叄』 國內的雲計算市場現狀如何

目前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2007年以來,中國雲計算的發展先後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市場引入階段,雲計算的概念剛剛在中國出現,客戶對雲計算認知度較低;第二階段為成長階段,用戶對雲計算已經比較了解,並且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踏入這個行業;第三階段是成熟階段,這個時候雲計算廠商競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廠商們開始從更加成熟優秀的解決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應用逐漸成為主流;第四個階段是高速增長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偏小,落後全球雲計算市場3至5年,且從細分領域來看,國內SaaS市場仍缺乏行業領軍企業。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肆』 華為快存儲有哪些優缺點

1、UDS的產品來源於華賽,這也就說明其產品是一脈相承而來,並不是從石頭縫中來的,產品還算有點靠譜。因為也有一些客戶的CASE作參考,看華為廣告即可。2、華為存儲當時興時招了很多EMC、HDS的人過去,基本都是成手,如果這些從不走,那麼從技術服務角度上看,也較X潮等要可信些。3、從技術上講UDS也算是該有的幾大件都有,其中細節因為沒有資料,我就不妄加評論了,如:IPSAN/FCSAN/NAS、THINPROVISION、SCALE-OUT、SSD/FCDISK/SAS支持、智能分層等等。4、便宜!!!

『伍』 有沒有能替代VMware的國產服務商推薦

無論採用哪種技術路線、哪種方案和產品對現有 VMware 環境進行替換,都不能 100% 保證在功能特性和使用體驗方面的完全一致。因此,最終的替換決策必然是在認真評估後做出的主動調整:放棄部分非核心、不必要的功能,或通過應用層、架構層的改造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可用於 VMware 替換的技術路線

1、聚焦替換 vSphere 並兼顧存儲

虛擬化基礎設施的核心是 Hypervisor 和存儲。

首先,從 Hypervisor 技術和產品角度考慮:有可能用於填補 vSphere 空白的國內虛擬化產品都是基於 KVM 進行的開發。我們從 IDC 發布的「2020 年中國軟體定義計算市場份額」中看到,有潛力成為 vSphere 虛擬化產品替代者的,是榜單上的華為、新華三、浪潮。2022 年 Gartner 「Market Guide for Server Virtualization」 中則僅提到了華為和深信服。

再考慮虛擬化環境中使用的存儲:在國內用戶的 vSphere 部署中,大部分採用了集中式 SAN 存儲與之配合。那麼,替換 vSphere 的方案,也必須包含對集中式 SAN 存儲部分的考慮。比如,既有 SAN 存儲產品是否為國外品牌?是否在 vSphere 替換的同時,將 SAN 存儲也替換為國內自主研發的、符合信創要求的產品?

2021 年上半年的 IDC 報告列出的中國企業級外置存儲市場排名前三的華為、新華三和浪潮,採用的都是全自研的存儲產品。在 vSphere 的國內部署中,已經有很大部分用戶採用了這些國產存儲產品,以國產存儲替代國外同類產品,並不存在障礙。對於這一部分用戶,首先考慮選擇成熟的 KVM 虛擬化軟體作為 vSphere 的替代者。虛擬化與存儲之間通過 iSCSI、NFS 等標准介面連接,這就為保留現有國產集中存儲、並逐步將非國產存儲產品進行替換創造了條件。

針對這個方案需要注意的兩點是:

  • 雖然目前國內 IT 廠商具備了自主研發中端存儲的實力,但之前大多基於 x86 平台,並非符合信創要求的產品。而基於海光、鯤鵬、飛騰等國產 CPU 的硬體,則需要全新的設計。從「國產存儲」到「信創存儲」,整個產品的成熟和迭代周期會比較長。

  • 由於 SAN 存儲系統的復雜性,應對企業數字化業務快速增長的彈性需求已經捉襟見肘,目前 SAN 存儲的分布式和軟體定義轉型也已經是大勢所趨。這時也可以選擇支持 vSphere 虛擬化的國內超融合廠商,先完成存儲部分的轉型和替換,再逐步實現對 vSphere 的替換。

2、置換為超融合 HCI

在虛擬化和存儲的改造過程中,有些用戶也有可能將「虛擬機與外置存儲分離部署」的方式替換為更加簡單、彈性敏捷的超融合(HCI)方式。在這個領域,IDC 2021 年排名靠前的國產自主研發的超融合產品分別來自華為、新華三、深信服、浪潮和 SmartX,其中 SmartX 作為唯一獨立的超融合廠商,在金融行業超融合軟體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以良好的口碑被 IDC 評價為「在金融行業得到青睞」。

從 SmartX 等廠商的金融行業案例可以看到,對於現有基礎架構為 vSphere + SAN 存儲的用戶,將其替換為國產超融合方案已經得到生產環境的驗證。同時,選擇國產自主研發的超融合產品不僅意味著實現 VMware 替換,更能實現從傳統架構到分布式架構和軟體定義方式的轉型——簡化了虛擬化計算和存儲的層次結構,落地容易,彈性很好,按需擴展(通常 3 個節點起步),風險更低。

超融合架構除了具備軟體定義和分布式架構帶來的優勢,因為包含了虛擬化、存儲這兩個核心組件,可以同時實現虛擬化層和存儲層的信創替代。從信創角度看,國產超融合方案普遍基於標準的信創伺服器,實現了軟硬體的解耦,可以快速地適配。隨著信創產品的不斷升級,標准化的伺服器和軟體也都可以快速迭代。同時,分布式的架構通過軟體方式解決系統冗餘問題,還能提升整個資源池的性能,減少了信創 CPU 在性能上目前的不足。

3、轉向整體私有雲方案

國內的整體私有雲解決方案大部分以 OpenStack 為基本技術棧進行開發。OpenStack 基於大量開源項目組成,並經過各個廠商的商業開發,形成了多種商用雲方案。OpenStack 全面的雲方案可以同時管理 IaaS 層的資源池(伺服器、存儲和網路),將不再需要分別從計算、存儲或網路的角度考慮對 VMware 的替換路線圖,而是從整體「私有雲」維度進行重建。

根據 IDC 2021 年發布的軟體定義計算軟體市場半年跟蹤報告,華為、新華三、浪潮、EasyStack 和九州雲,在主要體現 OpenStack 技術路線的「雲系統軟體」分類中排名前五。

基於開源 OpenStack 方案的一個優勢是,可以快速從社區獲得最新的功能。在 OpenStack 社區貢獻度排行榜上,國內雲企業近年來也名列前茅。

不過目前基於 Openstack、Ceph 構建的私有雲方案,由於模塊眾多、商用化程度有限、穩定性欠佳,因而大部分部署在開發測試環境,不能實現對用戶架構的真正統一,沒有真正達到用戶雲化轉型的預期效果,在熱度過後,理性用戶已經開始更加謹慎地選擇類似的架構。

4、依託公有雲技術棧的專屬雲

專屬雲(Dedicated Cloud)是以公有雲為基礎,面向特定行業、特殊需求的雲客戶,提供全棧資源池的專屬解決方案。專屬雲客戶可以選擇在公有雲上獨占機架、伺服器和網路,通過基礎設施隔離獲得資源的專屬使用權和安全性,但專屬雲的建設和運維仍交由公有雲提供商承擔。專屬雲打消了國內用戶對公有雲資源共享模式帶來的安全合規、數據私密性等一系列顧慮,也在規模化部署、快速交付和集中運維方面享有了公有雲深厚技術底蘊帶來的福利。國內的主要公有雲服務商都可以提供專屬雲服務,通常面向規模較大的國企、央企、集團公司、金融等行業。

由於專屬雲所依賴的公有雲技術在管理平面的開銷較大,起步即要求幾十個節點(管理節點的要求)。這導致專屬雲的首次投入佔比大,而且普通用戶往往不具備運維這種規模的雲平台的能力。除了大型客戶以外,其他客戶很難承受其巨大的投入和運維壓力。

完整版可參考知乎專欄文章:生產級 VMware 虛擬化方案替換路線與評估

『陸』 華為逆勢殺入世界前三,對公司有何影響

關於在我們現在的中國國內,現在的國家的科技公司強勢崛起,這些公司崛起後,也讓我們中國人非常驕傲與自豪,因為我們本身就在發展狀況來說對比國際上面的其他公司來說不具備先天優勢,在技術還有資金以及人才上面都是欠缺的。所以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們國家一直在對科技公司的發展提供助力,其中有華為公司,還有中國銀行,以及中國科技其他行業。那麼關於最近這幾天新聞上播報關於華為逆襲殺入世界前三的市場份額,那麼對於公司有個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三、華為公司的影響力大漲。

最後市場的前三,看的出很多人在購買華為手機,最近華為推出自己新款mate40系列,這是華為用來沖擊高端,穩固市場的手機爆款,所以華為的影響會隨著手機的發展一直進行下去。

『柒』 華為營銷戰略是什麼

一、華為公司的具體情況介紹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生產銷售電信設備的員工持股的民營科技公司,於1987年由任正非創建於中國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電信網路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華為的主要經營范圍是交換,傳輸,無線和數據通信類電信產品,在電信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網路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在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2011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榜單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時華為也是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機廠商。

二、華為企業國際市場情況

華為各類產品已經進入7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荷蘭、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巴西、韓國、泰國、沙特、埃及、新加坡等。

根據Gartner最新的Q2和Q3的統計數據,華為存儲全球發貨套數及容量超越Fujitsu和Oracle,排名第7。全球銷售收入超越Oracle,排名第8。這兩個名次比之前Q1的名次均提升了一位。根據TBR數據,華為在國際市場的收入增長率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全球第一。在國際市場的高增長得益於依賴產品性能不斷取得客戶的信任。2013年第四季度,華為突破日本市場,並在義大利、德國等高端市場屢獲訂單。華為存儲憑借創新的融合方案、領先的架構設計及優異的產品性能,獨家中標全球頂級運營商Vodafone,產品功能、性能和管理頁面等都受到了Vodafone的認可。

三、市場競爭對手分析

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是Cisco。由於進入國內市場早,產品和品牌影響力大,Cisco已經把國內絕大多數的網路渠道商納入自己的體系。從CPW電腦商500強的排名來看,Cisco的四家分銷總代理中,神州數碼、佳傑科技、英邁中國分列分銷商100強的前三名;曉通網路名列第九,但也是國內最大的專業網路產品分銷商。經過幾年的努力,華為也吸引了一些有實力的分銷商進入其渠道隊伍。四家高級分銷商中,威達與和光分列CPW分銷商100強的第四和第五,而另外兩家則排在40名開外的位置。華為在建設自己渠道隊伍的初期,採用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做法,著重從區域突破,建立區域分銷商和集成商的隊伍。這種做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幫助華為很快在網路市場立足,並向包括Cisco在內的競爭對手發起了沖擊。然而,隨著市場定位的提升,華為面臨著渠道資源(尤其是強勢系統集成商資源)不足的瓶頸,而這個瓶頸必須得突破。

四、華為手機進入印度市場的分析與策劃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孟加拉國、中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作為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的市場大,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政治相對穩定;經濟增長前景良好;地理位置優越;印度的軟體開發具有良好的基礎,印度的信息技術中心班加羅爾有「印度矽谷」的美譽。

華為在印度設立研發中心,一方面可以運用當地優秀的軟體開發實力節約開發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研發符合印度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開拓印度市場。

2011年,印度是華為的五大市場之一,其收益佔到華為2011年總營收的10%。2011年,華為以24%的份額引領印度機頂盒市場,領先於pace和思科。前者為印度第二大機頂盒供應商。2012年至2013年度,印度市場消費設備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與去年的4億美元相比增長25%。

『捌』 如何評價華為存儲的顏值

用顏值來評價華為存儲,是一個很新鮮的提法。

不可否認,這是個拼顏值的時代!

企業也不例外,顏值就是生產力,比如蘋果產品就憑顏值爆「」深受熱捧。

小編問了下度娘:顏值,源自日語「臉」的漢字,顏值表示人物顏容英俊或靚麗的數值,用來評價人物容貌。

如何用科學方法來測算華為存儲這種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顏值,小編私以為可以先看看華為存儲的成績單。

因為有記者這么評價華為存儲2014的成績,漂~亮~!這就是企業的顏值!

漂亮到什麼程度?有三件大事可以證明:

第一件:華為存儲2014年成功躋身Gartner魔力象限挑戰者象限(提Gartner,小夥伴們都懂得)

第二件:根據IDC 2014Q3數據,2014年華為存儲收入增速、發貨套數增速和發貨容量增速都位居中國第一。通俗點說:華為存儲從增長速度來看,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華為存儲位列第一無可爭議。

第三件:2014年,華為存儲奪走競爭對手31.7%市場份額。(好膩害!)

談到這里,小編忍不住要來段人人都愛的大~爆~料~!

CeBIT2015馬上要開展了(3月16-20日在德國漢諾威),很多小夥伴從微信後台發來信息問,華為IT即將在CeBIT上投放什麼秘密武器!答案就是:

愛看電視愛追劇的都懂的~現在巴不得所有的視頻都是4K的,最好逼真到看《深夜食堂》就跟自己在那兒坐著吃美食似的,看《超能陸戰隊》就跟自己擁有了暖男胖大白,看《奔跑吧兄弟》就跟自己在那裡參戰。

所以,4K技術絕對是讓顏值爆表的利器!

但想要獲得4K超高清體驗,卻很難,因為片源少?沒片方願意拍4K的?

NO~NO~NO~,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存儲系統跟不上!

4K技術對於帶寬和容量的極高要求,不是什麼存儲系統都能撐得住!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存儲系統能夠滿足4K要求?

必然是媒資界明星:

華為OceanStor 9000

對媒資行業而言,顏值尤為重要,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節目「好看」

所以,4K超高清視頻製作的需求尤為迫切,誰能幫助他們?

就是TA,具備業界第一的288節點,60PB容量擴展能力。更是具有400GB的帶寬能力,可隨業務增長在線擴展,構建彈性媒體在線資源池,支持向4K業務的平滑演進,同時藉助高密節能的系統設計,使空間節省200%,功耗降低32%,進一步降低媒體庫運營成本。以首創的全融合架構,OceanStor 9000實現一套存儲系統支持媒體全流程業務,可在單一數據資源池實現采、編、播、管、存全流程共享,使數據智能流動,消除傳統媒體架構的存儲孤島,提升全流程業務效率。

『玖』 華為存儲要賣嗎

可以賣。
雖然整體存儲市場開始回暖但市場競爭依然非常激烈,廠商既需要穩固傳統存儲市場的份額同時還要在全快閃記憶體存儲等新興市場加速創新,可以說存儲這個買賣依然挺苦。
在全快閃記憶體存儲市場華為也已經開啟了加速度,在中國市場華為存儲拿下2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中國市場的金融、政府、交通、醫療、公安、電力、教育、企業8大重點行業全面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