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Sun 伺服器數據恢復怎麼做啊。陣列里有盤掉線時間長,數據不新鮮,需要踢盤重組
這個一般是rAID陣列的原因吧
rAID磁碟陣列簡單介紹:
什麼是RAID?通俗的說就是通過將多個存儲設備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案組織起來,如同使用一個硬碟一樣但是卻通過這樣的形式獲取了比單個存儲設備更高的速度、更好的穩定性、更大的存儲能力的存儲設備的解決方案
㈡ 存儲伺服器的典型型號
典型的伺服器會被配置來執行多種功能,如它可以作為文件伺服器、列印伺服器、應用資料庫伺服器、Web伺服器,甚至可以是集以上多種功能於一身。這樣,它就必須有快速的處理器晶元、比較多的RAM以及足夠的內部磁碟空間,以便應對終端用戶隨時可能出現的應用調配需求。
但存儲伺服器絕對不是這樣的。它是為特定目標而設計,因此配置方式也不同。它可能是擁有一點額外的存儲,也可能擁有很大的存儲空間。
「一台多用途的伺服器通常擁有五塊以下的內部磁碟,但一台存儲伺服器至少會擁有6塊內部磁碟,大多時候會達到12塊到24塊內部磁碟。」Sun公司x64伺服器高級主管Graham Lovell這么說。
存儲伺服器通常是獨立的單元。有的時候它們會被設計成4U機架式。或者,它們也可以由兩個箱子組成——一個存儲單元以及一個位於附近的伺服器。然後兩個箱子可以並行地安裝在機櫃中。像Sun StorEdge 3120 存儲單元和SunFire X4100伺服器,就可以合並為一個存儲伺服器並放置在一個機櫃中。
那麼,除了額外的磁碟外,存儲伺服器還有什麼不同或獨特的地方呢?在很多情況下,存儲伺服器會攜帶一大堆的特殊服務,包括存儲管理軟體、保證高靈活性的額外硬體、RAID配置類型,以及確保更多桌面使用者與之連接的額外網路連接等。
㈢ win下如何連接NAS存儲 我創建了兩個虛擬機WIN2008R2,創建了一個SUN ZFS 7000的虛擬存儲
你應當在linux上安裝一些軟體,然後通過Linux下的網路連接來連接,輸入對方電腦IP地址(內網的),然後選擇內別為windows共享,輸入windows用戶名和密碼。
具體安裝的軟體是
安裝samba: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udo apt-get install smbfs
㈣ 如何在Solaris下進行SAN存儲配置
Oracle Solaris 10 和 Oracle Solaris 11 自帶了一個光纖通道發起方系統,您可以對它進行配置以便將 Sun ZFS
存儲設備提供的光纖通道 (FC) LUN 集成到 Oracle Solaris 環境中。本文介紹如何配置 Oracle Solaris 光纖通道系統以及如何配置
Sun ZFS 存儲設備來配置供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訪問的 FC LUN。可以使用瀏覽器用戶界面 (BUI) 完成這些配置。
本文做出以下假設:
已知 Sun ZFS 存儲設備的 root 帳戶口令。
已知 Sun ZFS 存儲設備的 IP 地址或主機名。
已配置好 Sun ZFS 存儲設備使用的網路。
Sun ZFS 存儲設備已配置有具有足夠可用空閑空間的存儲資源池。
已知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的 root 帳戶口令。
Sun ZFS 存儲設備已經連接到光纖通道交換機。
已在 FC 交換機上配置了相應的區域,允許 Oracle Solaris 主機訪問 Sun ZFS 存儲設備。
配置 Oracle Solaris FC 系統
為了讓 Sun ZFS 存儲設備和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彼此標識,每個設備的 FC 全球編號 (WWN)
必須在另一個設備中注冊。您必須確定在 FC 交換機上實現的某些形式 FC 區域的 WWN。
主機的 FC WWN 用於向 Sun ZFS 存儲設備標識主機,並且需要它來完成本文中的配置過程。
WWN 來自在 Oracle Solaris 主機和 Sun ZFS 存儲設備中安裝的 FC 主機匯流排適配器 (HBA)。
為了配置 Oracle Solaris FC 系統,您需要知道 Sun ZFS 存儲設備的 WWN。在傳統的雙結構存儲區域網路 (SAN) 中,Sun
ZFS 存儲設備至少有一個 FC 埠連接到每個結構。因此,您必須至少確定兩個 FC WWN。
標識 Sun ZFS 存儲設備 FC WWN
首先,您需要建立一個到 Sun ZFS 存儲設備的管理會話。
在 Web 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一個包含 Sun ZFS 存儲設備的 IP 地址或主機名的地址,如以下 URL 所示:
https://<ip-address or host name>:215
將顯示登錄對話框。
輸入用戶名和口令,然後單擊 LOGIN。
成功登錄到 BUI 之後,您可以通過 Configuration 選項卡標識 WWN。
單擊 Configuration > SAN > Fibre Channel
Ports。
將顯示安裝在 Sun ZFS 存儲設備中的 FC 埠。由於每個 HBA 通道只有一個已發現的埠,因此這必須是 HBA 通道本身。
在前面的示例中,埠 1 具有 WWN 21:00:00:e0:8b:92:a1:cf,埠 2 具有 WWN
21:01:00:e0:8b:b2:a1:cf。
在每個 FC 埠框右側的列表框中,應該將 FC 通道埠設置為 Target。如果情況並非如此,則 FC
埠可能用於其他用途。在調查原因之前,請不要更改設置。(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可能用於了 NDMP 備份。)
標識 Oracle Solaris 主機 HBA WWN
如果 Oracle Solaris 主機已經通過相應的電纜連接到 FC 交換機,則使用以下命令來標識 WWN。
要獲得主機的 WWN,輸入以下命令:
root@solaris:~# cfgadm -al -o show_FCP_dev
root@solaris:~#
在該輸出中,您需要的控制器號為 c8 和 c9。當埠類型為
fc-fabric 時,您還可以看到兩個埠都連接到一台 FC 交換機。接下來,查詢這些控制器來確定發現的 WWN。
如果 HBA 埠未用於訪問任何其他連接 FC 的設備,則可使用以下命令來確定 WWN。
root@solaris:~# prtconf -vp | grep port-wwn
port-wwn: 210000e0.8b89bf8e
port-wwn: 210100e0.8ba9bf8e
root@solaris:~#
如果正在訪問 FC 設備,則以下命令將顯示 FC HBA WWN。
root@solaris:~# luxadm -e mp_map /dev/cfg/c8
root@solaris:~#
顯示為類型 0x1f 的最後一個條目 (Unknown type, Host Bus Adapter)
在埠 WWN 條目下提供了相應的 WWN。重復此命令,使用在第 1 步中標識的其他控制器替換
/dev/cfg/c8。
從輸出中,您可以看到 c8 具有 WWN
21:00:00:00:e0:8b:89:bf:8e,c9 具有 WWN
21:01:00:e0:8b:a9:bf:8e。
然後,可以使用 Sun ZFS 存儲設備 HBA 和 Oracle Solaris 主機 HBA WWN 來配置任何 FC 交換機區域。
完成此操作之後,您可以運行以下命令來驗證正確的區域:
root@solaris:~# cfgadm -al -o show_FCP_dev c8 c9
root@solaris:~#
現在,您可以看到可由 Oracle Solaris 主機訪問的 Sun ZFS 存儲設備提供的 WWN。
使用瀏覽器用戶界面配置 Sun ZFS 存儲設備
作為一個統一的存儲平台,Sun ZFS 存儲設備既支持通過 iSCSI 協議訪問數據塊協議
LUN,又支持通過光纖通道協議進行同樣的訪問。這一節講述如何使用 Sun ZFS 存儲設備 BUI 來配置 Sun ZFS 存儲設備,使其能夠識別 Oracle
Solaris 主機並向該主機提供 FC LUN。
定義 FC 目標組
在 Sun ZFS 存儲設備上創建目標組,以便定義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可通過哪個埠和協議訪問提供給它的 LUN。對於此示例,創建 FC
目標組。
執行以下步驟在 Sun ZFS 存儲設備上定義 FC 目標組:
單擊 Configuration > SAN 顯示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屏幕
單擊右側的 Targets 選項卡,然後選擇左側面板頂部的 Fibre Channel
Ports
將滑鼠放置在 Fibre Channel Ports 框中,將在最左側出現一個 Move 圖標()
單擊 Move 圖標並將此框拖到 Fibre Channel Target
Groups 框,如圖 4 所示。
拖動橙色框中的條目來創建新的目標組。將創建組,並將其自動命名為 targets-n,其中
n 是一個整數。
將游標移到新目標組條目上。在 Fibre Channel Target Groups 框右側會出現兩個圖標
要重命名新的目標組 targets-0,單擊 Edit 圖標()顯示對話框
在 Name 域中,將默認名稱替換為新 FC 目標組的首選名稱,單擊
OK。本例中用名稱 FC-PortGroup 替換
targets-0。在此窗口中,您還可以通過單擊所選 WWN 左側的框來添加第二個 FC 目標埠。第二個埠標識為 PCIe 1:Port 2。
單擊 OK 保存更改。
單擊 APPLY。 Fibre Channel Target Groups
面板中顯示了如上的更改。
定義 FC 發起方
定義 FC 發起方以便允許從一台或多台伺服器訪問特定卷。應該配置對卷的訪問許可權,以便允許最少數量的 FC
發起方訪問特定卷。如果多個主機可以同時寫入一個指定卷並且使用非共享文件系統,則各主機上的文件系統緩存可能出現不一致,最終可能導致磁碟上的映像損壞。一般對於一個卷,只會賦予一個發起方對該卷的訪問許可權,除非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集群文件系統。
FC 發起方用於從 Sun ZFS 存儲設備的角度出發來定義「主機」。在傳統的雙結構 SAN 中,主機將至少由兩個 FC 發起方來定義。FC
發起方定義包含主機 WWN。為了向 Sun ZFS 存儲設備標識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必須在存儲設備中注冊 Oracle Solaris FC
發起方 WWN,為此要執行以下步驟。
單擊 Configuration > SAN 顯示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屏幕
單擊右側的 Initiators 選項卡,然後選擇左側面板頂部的 Fibre Channel
Initiators
單擊 Fibre Channel Initiators 左側的 圖標顯示 New Fibre Channel Initiator 對話框
如果已在 FC 交換機上配置了區域,則應顯示 Oracle Solaris 主機的 WWN(假設沒有為它們指定別名)。
在對話框底部單擊一個 WWN(如果顯示)預填充全球名稱,或者在 World Wide Name 框中鍵入相應的
WWN。
在 Alias 框中輸入一個更有意義的符號名稱。
單擊 OK。
對於其他涉及 Oracle Solaris 主機的 WWN,重復前面的步驟。
定義 FC 發起方組
將一些相關 FC 發起方組成邏輯組,這樣可以對多個 FC 發起方執行同一個命令,例如,可以使用一個命令對一個組中的所有 FC 發起方分配 LUN
訪問許可權。對於下面的示例,FC 發起方組將包含兩個發起方。注意,在集群中,多個伺服器被視作一個邏輯實體,因此發起方組可以包含更多發起方。
執行以下步驟創建一個 FC 發起方組:
選擇 Configuration > SAN 顯示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屏幕。
選擇右側的 Initiators 選項卡,然後單擊左側面板頂部的 Fibre Channel
Initiators。
將游標放置在上一節中創建的一個 FC 發起方條目上。此時,在該條目左側會出現一個 Move 圖標()
單擊 Move 圖標並將其拖到右側的 Fibre Channel Initiator
Groups 面板中。此時,在 Fibre Channel Initiators Groups 面板底部出現了一個新的條目(黃色亮顯)
將游標移到新的條目框上,然後釋放滑鼠鍵。此時會創建一個新的 FC 發起方組,其組名稱為
initiators-n,其中 n 是一個整數,如圖 13
所示。
將游標移到新發起方組條目上。在目標發起方組框右側會出現幾個圖標
單擊 Edit 圖標()顯示對話框
在 Name 域中,將新發起方組的默認名稱替換為選定名稱,單擊 OK。本例使用
sol-server 作為該發起方組名稱。
在此對話框中,您可以通過單擊 WWN 左側的復選框向組中添加其他 FC 發起方。
在 SAN 配置屏幕中單擊 APPLY 確認所有修改,如圖 15 所示。
定義 Sun ZFS 存儲設備項目
為了對相關卷進行分組,您可以在 Sun ZFS 存儲設備中定義一個項目。通過使用項目,可以繼承項目所提供文件系統和 LUN
的屬性。還可以應用限額和保留。
執行以下步驟創建一個項目:
選擇 Shares > Projects 顯示 Projects 屏幕
單擊左側面板頂部的 Projects 左側的 圖標顯示
Create Project 對話框
要創建一個新項目,輸入項目名稱,單擊 APPLY。在左側面板的 Projects 列表中出現了一個新項目。
選擇這個新項目查看其所含組件
定義 Sun ZFS 存儲設備 LUN
接下來,您將從一個現有存儲資源池中創建一個 LUN,供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訪問。在下面的示例中,將創建一個名為
DocArchive1 的精簡供應 64 GB LUN。
我們將使用定義 FC 目標組一節中創建的 FC 目標組
FC-PortGroup 來確保可以通過 FC 協議訪問該 LUN。將使用定義 FC
發起方組一節中定義的發起方組 sol-server 來確保只有在 sol-server
組中定義的伺服器才可以訪問該 LUN。(在本例中,該發起方組只包含一個伺服器。)
執行以下步驟創建一個 LUN:
選擇 Shares > Projects 顯示 Projects 屏幕。
在左側 Projects 面板中,選擇該項目。然後選擇右側面板頂部的 LUNs
單擊 LUNs 左側的 圖標顯示 Create LUN
對話框,如圖 20 所示。
輸入合適的值以配置該 LUN。對於本例,將 Name 設置為
DocArchive1,Volume size 設置為 64 G,並且選中
Thin provisioned 復選框。將 Target Group 設置為 FC 目標組
FC-PortGroup,將 Initiator Group 設置為
sol-server。將 Volume block size 設置為
32k,因為該卷將保存 Oracle Solaris ZFS 文件系統。
單擊 APPLY 創建該 LUN 使其供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使用。
配置 LUN 以供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使用
現在我們已准備好了 LUN,可以通過 FC 發起方組使用它了。接著必須執行以下步驟,配置 LUN 以供 Oracle Solaris 伺服器使用:
發起一個連接 Sun ZFS 存儲設備的 Oracle Solaris FC 會話,如清單 1 所示。由於在發起該 FC 會話前已創建了 LUN,該
LUN 將會自動啟用。
清單 1. 發起 Oracle Solaris FC 會話
root@solaris:~# cfgadm -al c8 c9
root@solaris:~# cfgadm -c configure c8::210100e08bb2a1cf
root@solaris:~# cfgadm -c configure c9::210000e08b92a1cf
root@solaris:~# cfgadm -al -o show_FCP_dev c8 c9
root@solaris:~#
驗證對 FC LUN 的訪問,如清單 2 所示。
清單 2. 驗證對 FC LUN 的訪問
root@solaris:~# devfsadm -c ssd
root@solaris:~# tail /var/adm/messages
[...]
[...]
在本例中,多路徑狀態最初顯示為 degraded,因為此時只識別了一個路徑。進一步,多路徑狀態更改為
optimal,因為存在多個到達卷的路徑。
磁碟設備現在同樣可供內部伺服器磁碟使用。
格式化 LUN,如清單 3 所示。
清單 3. 格式化 LUN 格式
root@solaris:~# format
Searching for disks...done
: configured with capacity of 63.93GB
AVAILABLE DISK SELECTIONS:
[...]
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 4
selecting
[disk formatted]
Disk not labeled. Label it now? y
FORMAT MENU:
disk - select a disk
type - select (define) a disk type
partition - select (define) a partition table
current - describe the current disk
format - format and analyze the disk
repair - repair a defective sector
label - write label to the disk
analyze - surface analysis
defect - defect list management
backup - search for backup labels
verify - read and display labels
save - save new disk/partition definitions
inquiry - show vendor, proct and revision
volname - set 8-character volume name
!<cmd> - execute <cmd>, then return
quit
format> q
在准備好的 LUN 上構建 Oracle Solaris ZFS 文件系統,為此創建一個新的 ZFS 池、將此設備添加到 ZFS 池中,並創建 ZFS
文件系統,如清單 4 的示例所示。
清單 4. 構建 Oracle Solaris ZFS 文件系統
root@solaris:~# zfs createzpool create docarchive1 \
root@solaris:~# zfs list
[...]
root@solaris:~# zfs create docarchive1/index
root@solaris:~# zfs create docarchive1/data
root@solaris:~# zfs create docarchive1/logs
root@solaris:~# zfs list
[...]
df(1) 命令的最後兩行輸出表明,現在大約有 64 GB 新空間可供使用。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祝你愉快,滿意請採納哦
FC、IP網路的安全性
不論是光纖通道還是IP網路,主要的潛在威脅來自非授權訪問,特別是管理介面。例如,一旦獲得和存儲區域網路(SAN)相連接伺服器管理員的許可權,欺詐進入就可以得逞。這樣入侵者可以訪問任何一個和SAN連接的系統。因此,無論使用的是哪一種存儲網路,應該認識到應用充分的許可權控制、授權訪問、簽名認證的策略對防止出現安全漏洞是至關重要的。
測錯攻擊在IP網路中也比在光纖通道的SAN中易於實現。針對這類攻擊,一般是採用更為復雜的加密演算法。
盡管DoS似乎很少發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可能。然而如果要在光纖通道SAN上實現DoS攻擊,則不是一般的黑客軟體所能實現的,因為它往往需要更為專業的安全知識。
實現SAN數據安全方法
保證SAN數據安全的兩個基本安全機制是分區制zoning和邏輯單元值(Logical Unit Number)掩碼。
分區制是一種分區方法。通過該方法,一定的存儲資源只對於那些通過授權的用戶和部門是可見的。一個分區可以由多個伺服器、存儲設備、子系統、交換機、HBA和其它計算機組成。只有處於同一個分區的成員才可以互相通訊。
分區制往往在交換級來實現。根據實現方式,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為硬分區,一為軟分區。硬分區是指根據交換埠來制定分區策略。所有試圖通過未授權埠進行的通訊均是被禁止的。由於硬分區是在系統電路里來實現,並在系統路由表中執行,因此,較之軟分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在光纖通道網路中,軟分區是基於廣域命名機制的(WWN)的。WWN是分配給網路中光纖設備的唯一識別碼。由於軟分區是通過軟體來保證在不同的分區中不會出現相同的WWNs,因此,軟分區技術比硬分區具有更好的靈活性,特別是在網路配置經常變化的應用中具有很好的可管理性。
有些交換機具有埠綁定功能,從而可以限制網路設備只能和通過預定義的交換埠進行通訊。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實現對存儲池的訪問限制,從而保護SAN免受非授權用戶的訪問。
另一種被廣泛採用的技術是LUN掩碼。一個LUN就是對目標設備(如磁帶和磁碟陣列)內邏輯單元的SCSI識別標志。在光纖通道領域,LUN是基於系統的WWN實現的。
LUN掩碼技術是將LUN分配給主機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只能看到分配給它們的LUN。如果有許多伺服器試圖訪問特定的設備,那麼網路管理者可以設定特定的LUN或LUN組可以訪問,從而可以拒絕其它伺服器的訪問,起到保護數據安全的目的。不僅在主機上,而且在HBA、存儲控制器、磁碟陣列、交換機上也可以實現各種形式的LUN屏蔽技術。
如果能夠將分區制和LUN技術與其它的安全機制共同運用到網路及其設備上的話,對網路安全數據安全將是非常有效的。
業界對存儲安全的做法
盡管目前對於在哪一級設備應用存儲安全控制是最優的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例如,IPSec能夠在ASIC、VPN設備、家電和軟體上實現,但目前已有很多商家在他們的數據存儲產品中實現了加密和安全認證功能。
IPSec對於其它基於IP協議的安全問題,比如互聯網小型計算機介面(iSCSI)、IP上的光纖通道 (FCIP)和互聯網上的光線通道 (IFCP)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的作用。
通常使用的安全認證、授權訪問和加密機制包括輕量級的路徑訪問協議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LDAP)、遠程認證撥入用戶服務(RADIUS), 增強的終端訪問控制器訪問控制系統(TACACS+)、Kerberos、 Triple DES、高級加密標准(AES)、安全套接層 (SSL)和安全Shell(SSH)。
盡管SAN和NAS的安全機制有諸多相似之處,其實它們之間也是有區別的。很多NAS系統不僅支持SSH、SSL、Kerberos、RADIUS和LDAP安全機制,同時也支持訪問控制列表(ACL)以及多級許可。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文件鎖定,有很多產品商家和系統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實現這一技術。例如,微軟採用的為硬鎖定,而基於 Unix的系統採用的是相對較為鬆弛的建議級鎖定。由此可以看到,如果在Windows-Unix混合環境下,將會帶來一定的問題。
呼喚存儲安全標准化
SAN安全的實現基礎在交換機這一層。因此,存儲交換機的標准對網路產品製造商的技術提供方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存儲安全標准化進程目前還處於萌芽階段。ANSI成立了T11光纖通信安全協議(FC-SP)工作組來設計存儲網路基礎設施安全標準的框架。目前已經提交了多個協議草案,包括FCSec協議,它實現了IPSec和光纖通訊的一體化;同時提交的還有針對光纖通訊的挑戰握手認證協議(CHAP)的一個版本;交換聯結認證協議(SLAP)使用了數字認證使得多個交換機能夠互相認證;光纖通信認證協議(FCAP)是SLAP的一個擴展協議。IEEE的存儲安全工作組正在准備制定一個有關將加密演算法和方法標准化的議案。
存儲網路工業協會(SNIA)於2002年建立了存儲安全工業論壇(SSIF),但是由於不同的產品商支持不同的協議,因此實現協議間的互操作性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關注存儲交換安全
大家都已經注意到了為了保證存儲安全,應該在存儲交換機和企業網路中的其它交換機上應用相同的安全預警機制,因此,對於存儲交換機也應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存儲交換安全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保護光纖管理介面,如果管理控制台沒有很好的安全措施,則一個非授權用戶有可能有意或無意地入侵系統或改變系統配置。有一種分布鎖管理器可以防止這類事情發生。用戶需要輸入ID和加密密碼才能夠訪問交換機光纖的管理界面。為了將SAN設備的管理埠通過安全認證機制保護起來,最好是將SAN配置管理工作集中化,並且對管理控制台和交換機之間的通訊進行加密。另外一個方面,在將交換機接入到光纖網路之前,也應該通過ACL和 PKI機制實現授權訪問和安全認證。因此,交換機間鏈接應當建立在嚴密的安全防範措施下。
㈤ sun有哪些產品
SUN的產品核心是SYSTEMS,STORAGE,SOFTWARE,SERVICES。也就是系統(伺服器,PC伺服器,工作站,現在其酷線程多核CPU也作為產品銷售了);存儲(磁碟陣列,磁帶庫);軟體(SOLARIS免費開源,還有業界的任何軟體,其中值得一說的D-TRACE,華爾街發明大獎第一,第三是口服糖胰島素...) ;服務(系統集成,硬體保修,電話支持,現場支持).
㈥ D-Link DNS-327LNAS/SAN存儲產品怎麼樣好不好
NAS 是一個存儲設備。
一般採用嵌入式操作系統,如vxworks/Linux,還有一部分採用windows CE.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附屬存儲)按字面簡單說就是連接在網路上,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因此也稱為「網路存儲器」。它是一種專用數據存儲伺服器。它以數據為中心,將存儲設備與伺服器徹底分離,集中管理數據,從而釋放帶寬、提高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投資。其成本遠遠低於使用伺服器存儲,而效率卻遠遠高於後者。
NAS被定義為一種特殊的專用數據存儲伺服器,包括存儲器件(例如磁碟陣列、CD/DVD驅動器、磁帶驅動器或可移動的存儲介質)和內嵌系統軟體,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NAS通常在一個LAN上佔有自己的節點,無需應用伺服器的干預,允許用戶在網路上存取數據,在這種配置中,NAS集中管理和處理網路上的所有數據,將負載從應用或企業伺服器上卸載下來,有效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用戶投資。
飛客數據恢復中心提供
NAS本身能夠支持多種協議(如NFS、CIFS、FTP、HTTP等),而且能夠支持各種操作系統。通過任何一台工作站,採用IE或Netscape瀏覽器就可以對NAS設備進行直觀方便的管理。
SAN 和NAS的區別:
SAN是一種網路,NAS產品是一個專有文件伺服器或一個只讀文件訪問設備。
SAN是在伺服器和存儲器之間用作I/O路徑的專用網路。
SAN包括面向塊(iSCSI)和面向文件(NAS)的存儲產品。
NAS產品能通過SAN連接到存儲設備
NAS的外觀
NAS是功能單一的精簡型電腦,因此在架構上不像個人電腦那麼復雜,像鍵盤、滑鼠、熒幕、音效卡、喇叭、擴充漕、各式連介面等都不需要;在外觀上就像家電產品,只需電源與簡單的控制鈕。NAS在架構上與個人電腦相似,但因功能單純,可移除許多不必要的連接器、控制晶片、電子迴路,如鍵盤、滑鼠、USB、VGA等。
存儲優缺點
優點:
NAS產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產品。NAS設備一般支持多計算機平台,用戶通過網路支持協議可進入相同的文檔,因而NAS設備無需改造即可用於混合Unix/Windows NT區域網內。
NAS設備的物理位置同樣是靈活的。它們可放置在工作組內,靠近數據中心的應用伺服器,或者也可放在其他地點,通過物理鏈路與網路連接起來。無需應用伺服器的干預,NAS設備允許用戶在網路上存取數據,這樣既可減小CPU的開銷,也能顯著改善網路的性能。
局限:
NAS沒有解決與文件伺服器相關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即備份過程中的帶寬消耗。與將備份數據流從LAN中轉移出去的存儲區域網(SAN)不同,NAS仍使用網路進行備份和恢復。NAS 的一個缺點是它將存儲事務由並行SCSI連接轉移到了網路上。這就是說LAN除了必須處理正常的最終用戶傳輸流外,還必須處理包括備份操作的存儲磁碟請求。
由於存儲數據通過普通數據網路傳輸,因此易受網路上其它流量的影響。當網路上有其它大數據流量時會嚴重影響系統性能;由於存儲數據通過普通數據網路傳輸,因此容易產生數據泄漏等安全問題;
存儲只能以文件方式訪問,而不能像普通文件系統一樣直接訪問物理數據塊,因此會在某些情況下嚴重影響系統效率,比如大型資料庫就不能使用NAS。
工作分類
1.電器型伺服器
電器型伺服器是NAS系列設備中最低端的產品。電器型伺服器不是專門附加的存儲設備。它們為網路提供了一個存儲的位置,但是由於沒有冗餘的以及和高性能的組件,它們相對比較便宜。在工作組環境中,電器型伺服器要起很多作用。典型服務包括網路地址翻譯(NAT)、代理、DHCP、電子郵件、Web伺服器、DNS、防火牆和VPN。
2.工作組NAS
工作組級的NAS特別適合於存儲需求相對較低的小型和中型公司,它們的存儲需要一般從幾百GB到1TB。運行電子商務軟體或者大型資料庫的公司會需要幾TB的存儲空間,使用的屬於中型NAS。一般來說,當從工作組升級到中型NAS時,你會發現熱插拔驅動器和一些可以放置額外的驅動器或更多的故障恢復產品的設備盒、增強的管理功能以及系統復雜性的少許提高。
3.中型NAS
我們所說的中型NAS解決方案提供了更好的擴展性和可靠性,而且有著與低端NAS類似的優點,例如方便、專用的存儲空間和簡單的安裝和管理過程。與電器型伺服器和工作組級NAS相比,這些NAS設備的成本明顯要高很多。
4.大型NAS
這類存儲設備,系統的易擴展性以及高可用性和冗餘性都是十分關鍵的。這些設備還必須提供高端伺服器的性能、靈活的管理以及與異類網路平台交互的能力。
主要應用
1.辦公自動化NAS解決方案
辦公自動化系統(OA)是政府機構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現代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和運作是離不開計算機和區域網的,企業在利用網路進行日常辦公管理和運作時,將產生日常辦公文件、圖紙文件、ERP等企業業務數據資料以及個人的許多文檔資料。傳統的內部區域網內一般都沒有文件伺服器,上述數據一般都存放在員工的電腦和伺服器上,沒有一個合適的設備作為其備份和存儲的應用。由於個人電腦的安全級別很低,員工的安全意識參差不齊,重要資料很容易被竊取、惡意破壞或者由於硬碟故障而丟失。
從對企事業單位數據存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使整個企、事業單位內部的數據得到統一管理和安全應用,就必須有一個安全、性價比好、應用方便、管理簡單的物理介質來存儲和備份企業內部的數據資料。NAS網路存儲伺服器是一款特殊設計的文件存儲和備份的伺服器,它能夠將網路中的數據資料合理有效、安全地管理起來,並且可以作為備份設備將資料庫和其它的應用數據時時自動備份到NAS上。
2.稅務NAS解決方案
稅務行業需要的是集業務、信息、決策支持為一體的綜合系統。行業業務系統主要是稅收征管信息系統,還有稅務業務信息、通用業務信息等。整個系統將行政辦公 信息、輔助決策信息與業務系統結合起來,組成一個通用的綜合系統平台,從而形成一個完整、集成、一體化的稅務業務管理系統。
稅務行業的業務數據資料、日常辦公文件資料及數據郵件系統非常重要,一旦數據資料丟失將會給日常工作和整個地區的稅收工作帶來麻煩。保證整個數據資料的安全運行及應用成為了稅務行業中一個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將這些數據資料存儲或備份到一個安全、快速、方便的應用環境中,以此來保證稅務行業數據的安全運行。
為合理解決數據業務資料備份和存儲的問題,可以使用一台NAS 網路存儲伺服器來存儲和備份業務數據資料以及日常辦公數據。在業務主機內,資料庫里的信息資料直接通過數據增量備份功能備份到NAS中。連同區域網內部的業務資料以及工作人員的日常辦公文件資料或是基於光碟的數據資料,都可以存儲到NAS伺服器上,以便工作人員隨時使用和瀏覽這些數據資料。使用NAS後,管理員能夠有效、合理地安排和管理其內部數據資料,使數據文件從其它網路機器上分離出來,實現數據資料的分散存儲,統一管理數據資料環境系統。
3.廣告NAS解決方案
廣告設計行業是集市場調研、行銷策略、創意生產、設計執行、後期製作和媒介發布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行業。
很多廣告公司的數據存儲模式比較落後,成本較高且效率低下,主要問題在於數據安全性差;整體數據量大以及原有大量陳舊的數據難以存儲管理;存在多操作系統平台,設備繁雜導致存放的數據難以共享和管理,造成效率低下;廣告設計人員的離職造成設計資料無辜丟失。採用NAS存儲和備份廣告設計行業網路中的業務數據資料,實現數據的集中存儲、備份、分析與共享,依據設計研究單位對不同數據的不同要求,充分利用現有數據,合理構建廣告設計行業的數據存儲平台,從而提高了信息資料的傳送速度,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4.教育NAS解決方案
自提出」校校通」工程後,各個學校都在積極建設自己的校園網,以便將來能及時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隨著」校校通」工程逐步到位,」資源通」成為下一步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具體體現在學校需要大量的資源信息以滿足學生與教師的需求。隨著校園內數據資源不斷增加,需要存儲數據的物理介質具有大容量的存儲空間和安全性,並要有非常快的傳輸速率,確保整個數據資料的安全、快速存取。
校園網建設過程中偏重於網路系統的建設,在網路上配備了大量先進設備,但網路上的教學應用資源卻相對匱乏。原有的存儲模式在增加教學資源時會顯現很多弊病:由於學校傳統的網路應用中所有教育資源都存放在一台伺服器上,具有高性能與高擴展能力的伺服器成本較高;教學資源的訪問服務會與應用服務爭奪系統資源,造成系統服務效率的大幅下降;應用伺服器的系統故障將直接影響資源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給學校的教學工作帶來不便。
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引入NAS設備來實現集中存儲與備份。
(1).NAS提供了一個高效、低成本的資源應用系統。由於NAS本身就是一套獨立的網路伺服器,可以靈活地布置在校園網路的任意網段上,提高了資源信息服務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時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且成本低廉。
(2).提供靈活的個人磁碟空間服務。NAS可以為每個學生用戶創建個人的磁碟使用空間,方便師生查找和修改自己創建的數據資料。
(3).提供數據在線備份的環境。NAS支持外接的磁帶機,它能有效地將數據從伺服器中傳送到外掛的磁帶機上,保證數據安全、快捷備份。
(4).有效保護資源數據。NAS具有自動日誌功能,可自動記錄所有用戶的訪問信息。嵌入式的操作管理系統能夠保證系統永不崩潰,以保證連續的資源服務,並有效保護資源數據的安全。
5.醫療數據存儲NAS方案
醫院作為社會的醫療服務機構,病人的病例檔案資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基於CT和X光的膠片要通過膠片數字化儀轉化為數字的信息存儲起來,以方便日後查找。這些片子的數據量非常大而且十分重要,對這些片子的安全存儲、管理數據與信息的快速訪問以及有效利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更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問題。據調查,一所醫院一個月的數據量將近500GB,這么大的數據量僅靠計算機存儲是勝任不了的,有的醫院會使用刻錄機將過去的數據圖片刻錄到光碟上進行存儲,但這種存儲解決方式比較費時,且工作效率不高。醫院需要一種容量大、安全性高、管理方便、數據查詢快捷的物理介質來安全、有效地存儲和管 理這些數據。使用NAS解決方案可以將醫院放射科內的這些數字化圖片安全、方便、有效地存儲和管理起來,從而縮短了數據存儲、查找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6.製造業NAS解決方案
對於製造業來說,各種市場數據、客戶數據、交易歷史數據、社會綜合數據都是公司至關重要的資產,是企業運行的命脈。在企業數據電子化的基礎上,保護企業的關鍵數據並加以合理利用已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對製造行業的各種數據進行集中存儲、管理與備份,依據企業對不同數據的不同要求,從而合理構建企業數據存儲平台。採用NAS的存儲方式是比較適合的,可以實現數據的集中存儲、備份、分析與共享,並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數據,以適應市場需要,提高自身競爭力。
綜上所述,在數據管理方面,NAS具有很大優勢,在某些數據膨脹較快、對數據安全要求較高、異構平台應用的網路環境中更能充分體現其價值。另外,NAS的性能價格比極高,廣泛適合從中小企業到大中型企業的各種應用環境。
底層協議
有人認為,NAS與SAN的本質區別在於乙太網與FC,兩者的命運系於TCP/IP協議。SAN採用的是FC上的SCSI傳輸。iSCSI作為溝通了IP與SCSI(已經成熟用於FC上)的新協議,被看作影響SAN命運的一件大事。這些本質區別是從網路架構來說的,對於許多關注NAS與SAN性能差別的用戶來說,兩者的本質差別還存在於文件讀寫實現上。
NAS採用了NFS(Sun)溝通Unix陣營和CIFS溝通NT與Unix,這也反映了NAS是基於操作系統的「文件級」讀寫操作,訪問請求是根據「文件句柄+偏移量」得出。句柄是比進程還要小的單元,通常用作進程之間通信、資源定位等。SAN中計算機和存儲間的介面是底層的塊協議,它按照協議頭的「塊地址+偏移地址」來定位。從這點說,SAN天生具有存儲異構整合的存儲虛擬化功能。下面我們介紹一下NAS文件共享的靈魂——NFS和CIFS。
NFS(網路文件系統)是Unix系統間實現磁碟文件共享的一種方法,支持應用程序在客戶端通過網路存取位於伺服器磁碟中數據的一種文件系統協議。其實它包括許多種協議,最簡單的網路文件系統是網路邏輯磁碟,即客戶端的文件系統通過網路操作位於遠端的邏輯磁碟,如IBM SVD(共享虛擬盤)。現一般在Unix主機之間採用Sun開發的NFS(Sun),它能夠在所有Unix系統之間實現文件數據的互訪,逐漸成為主機間共享資源的一個標准。相比之下,SAN採用的網路文件系統,作為高層協議,需要特別的文件伺服器來管理磁碟數據,客戶端以邏輯文件塊的方式存取數據,文件伺服器使用塊映射存取真正的磁碟塊,並完成磁碟格式和元數據管理。
CIFS是由微軟開發的,用於連接Windows客戶機和伺服器。經過Unix伺服器廠商的重新開發後,它可以用於連接Windows客戶機和Unix伺服器,執行文件共享和列印等任務。它最早的由來是NetBIOS,這是微軟開發的在區域網內實現基於Windows名稱資源共享的API。之後,產生了基於NetBIOS的NetBEUI協議和NBT(NetBIOS OVER TCP/IP)協議。NBT協議進一步發展為SMB(Server Message Block Potocol)和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通用互聯網文件系統)協議。其中,CIFS用於Windows系統,而SMB廣泛用於Unix和Linux,兩者可以互通。SMB協議還被稱作LanManager協議。CIFS可籍由與支持SMB的伺服器通信而實現共享。微軟操作系統家族和幾乎所有Unix伺服器都支持SMB協議/SMBBA軟體包。
但最近的消息有點不妙—微軟已經在Exchange等關健應用中撤消了對CIFS協議的支持。微軟在其網站上稱,CIFS協議要求數據通過客戶的網路設備,容易造成性能瓶頸。此舉遭到業內人士抨擊。
SAMBA開放源代碼軟體的開發者之一傑里米稱,對Linux的恐懼感和試圖利用其在桌面操作系統方面的優勢保護Windows伺服器操作系統的銷售是微軟拒絕CIFS協議的真正原因。Network Appliance公司(NAS設備主要生產商之一)也曾表示,微軟的這一措施是「不理智和貪婪的」。
網路采購
對於准備組建網路的用戶來說,由於NAS已經是一部性能優越的文件伺服器了,在網路中使用NAS設備意味著不必再購買傳統意義上的文件伺服器,這可以大幅降低用戶的總擁有成本。同時, NAS設備還可以與應用伺服器進行很好的配合,達到提升網路整體性能的效果。
對於已經建立網路的用戶來說,NAS設備可以與原有的文件伺服器配合使用,極大地保護用戶前期投資。NAS也可以與多功能伺服器配合使用,這樣可以減輕伺服器的工作壓力,節省更多的時間進行其他應用,從而提高網路的性能。
一旦用戶確定了存儲系統基本架構之後,我們需要進行產品的選型。容量與價格當然是要考慮的要點之一,不過這兩個因素非常容易得出結論,所以不會是用戶采購的難點,只是要注意既不讓投資設備閑置,又留有一定升級空間。產品采購真正難點再於全面考察其內在性能與功能,包括數據安全性、性能、連接性、管理性和附加功能等多方面。
安全性 數據安全是指在存儲設備的設計方面,對各種偶然性錯誤和意外情況的預期,以及採取的預防或補救措施。用戶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系統是一個從軟到硬的復雜系統,所以,對數據保護能力的評價應當考慮到整個系統。
性能 對NAS產品來說,主要性能指數是OPS和ORT,分別代表每秒可響應的並發請求數和每個請求的平均反應時間。一般認為,NAS在 Web、E-mail、資料庫等小文件頻繁讀寫的環境下性能優秀。
管理性 管理性是任何IT產品都必須具備的重要特性之一。首先,用戶應考慮產品所提供的管理功能或方式是否實用可靠,比如遠程Web管理、自動報警等。
協同工作能力 這一點對於NAS來說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NAS設備只是附件設備。但用戶還是應該仔細考慮這一問題,尤其是系統安全性較高而又充滿了各種安全認證機制時。
存儲對比
傳統資料庫伺服器通常均配置大容量內存,群集高端CPU和本地附帶存儲形成大而全的復雜體系結構。造成如此配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資料庫伺服器必須同時執行各種服務如:列印服務、文件名服務、文件服務、資料庫、路由、磁帶備份、磁碟陣列RAID和公用服務等。所有的服務都要消耗伺服器的內存,CPU資源,在多層次的數據處理過程中,處理器和磁碟控制器可能會因為存取主存地址而進行競爭,從而使其核心的資料庫服務效率大大下降,因此如何在硬體配置中優化資料庫服務便成了當務之急。
㈦ 系統集成工程師的就業怎麼樣
snowtree_ok - 實習生 一級 說的是實話 先學習網路工程師夠本 才能成為系統集成工程師的 做大公司的網管(200多個點的 用的是主流的網路設備 華為cisco的)在慢慢學習 這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大學4年你能1/5的知識就不錯咯 而且大部分都是大量實踐才有的 這個職業是搬磚頭開始的 很苦的!!!跟一些培訓學校的講的可能不一樣 別不愛聽。陪陪訓 做個大公司網路管理員吧!!!!!!!!!
需要做系統集成的都是大公司,小公司不需要。所以首先看你有沒有進大公司的實力,比如英語、教育背景、可以幫你做內部推薦的人等等。
這些大學根本學習 最多一些理論知識
合格的系統集成工程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1:通曉計算機以及網路基礎理論,熟悉網路技術系統基礎。
2:精通網路設備調試技術,伺服器調試技術,基礎應用平台調試技術或其中之一。掌握一種售後調試技術,是系統集成工程師必備的技能。
3:精通網路平台設計,伺服器平台設計,基礎應用平台設計或其中之一。能夠設計相應的網路系統和應用系統,是售前技能掌握情況的重要指標。
4: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在系統集成實施的各個階段,諸如用戶交流,方案與標書撰寫,述標與答疑,用戶培訓和竣工文檔編寫等工作中,寫作能力和口才是重要的基本素質。
5:較高的計算機專業英語水平。越是高端的產品,英語使用的幾率越高,有時還需要英語聽說能力,而在某些國際招標項目中,英文寫作能力將受到考驗。
6: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和與他人協同工作能力。系統集成工程師應是一個善於與人溝通,善於與人建立良好關系的人。
7:在壓力環境下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用戶現場安裝調試或售後故障維修時遇到技術難題的情況下,現場可用資源很少,打電話尋求支援又不方便,一旁更有用戶審視的目光,這種環境是對工程師的智商,情商,技術水平和調試經驗的綜合考驗。
8:廣博的知識面。系統集成涵蓋的范圍很廣,工程師應該一專多能,一精多通。
詳細的說應該具備和網路工程師差不多;
1:網路
基礎知識:深刻理解網路基本概念,例如>ISO/OSI、TCP/IP、VLAN、各種LAN、WAN協議、各種路由協議、NAT等等
Cisco:熟悉Cisco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熟悉Cisco一些主要的技術例如VOIP、Qos、ACL等;
Nortel:熟悉Nortel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
Huawei-3com:熟悉Huawei-3com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
Foundry:熟悉Foudry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
2:主機
基礎知識:熟悉伺服器的基本知識,例如各種RAID、各種外設、SCSI卡等等
Sun Solaris:熟悉Sun小型機產品線,掌握各個版本的Solaris使用
IBM AIX:熟悉IBM小型機產品線,掌握各個版本的AIX使用
HP HP-UX:掌握HP-UX的基礎知識
Linux:熟悉主流版本的Linux的安裝、使用、配置
MS Windows:熟練掌握Windows NT、2000、2003的安裝、使用、配置、排錯
3:資料庫與中間件
基礎知識:深刻理解資料庫的基本概念,會使用簡單的SQL語句,了解資料庫復制、數據倉庫等高級概念
Sybase ASE:熟悉Sybase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體系結構、安裝、配置、維護、排錯、復制
Oracle DB:熟悉Oracle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體系結構、安裝、配置、維護、排錯、復制
MS SQL Server:熟悉MS SQL Server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體系結構、安裝、配置、維護
IBM DB2:了解IBM DB2
MySQL:了解MySQL資料庫在Windwos和linux下的安裝和維護
Sybase EAserver:熟悉Sybase EAServer在各個平台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Oracle AS:了解Oracle應用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IBM WebSphere:熟悉IBM Websphere各個版本在各個平台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Tomcat:了解Tomcat在Windwos和linux下的安裝和維護
4:安全
基礎知識:深刻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各種安全設備的作用
防火牆:深刻理解防火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主流的國內和國際品牌,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使用和諸如聯想、天融信等國產防火牆
入侵檢測系統:深刻理解IDS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主流的國內和國際品牌,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和使用諸如金諾網安、綠盟等國產IDS
漏洞掃描系統:深刻漏洞掃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主流的國內和國際品牌,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和使用諸如榕基等國產掃描系統
VPN:了解VPN的基本概念
加密和認證:了解加密和認證的基本概念
安全隔離產品:了解安全隔離產品
網路反病毒:了解國內國際主流的反病毒廠商,能夠熟練安裝、配置、部署諾頓、卡巴斯基、瑞星等主流軟體
郵件反病毒反垃圾:理解郵件反病毒反垃圾的重要性,了解反病毒反垃圾用到的主要技術,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正確安裝和配置國產郵件反病毒反垃圾軟體
5:存儲和備份
基礎知識:了解存儲的基本概念和主流廠商,了解磁帶、DAS、NAS、SAN的基本概念
Sun存儲:了解Sun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Sun的存儲產品
IBM存儲:了解IBM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IBM的存儲產品
EMC存儲:了解EMC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EMC的存儲產品
光纖Hub、光纖交換機:了解光纖Hub、光纖交換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
備份:深刻理解備份的重要作用,了解主流備份軟體諸如ARC Server、NetBackup等軟體的安裝、配置和使用、熟悉主流資料庫的備份方法和策略
6:音視頻
視頻會議:了解視頻會議的基本概念、組成部分和協議,了解主流的視頻終端和MCU,能夠獨立操作泰德的視頻終端和Radvision的MCU
視頻點播:了解視頻點播和流媒體的基本概念、組成部分和協議,能夠安裝和配置視頻點播所需要的軟體(RealServer等)和硬體(視頻採集卡等)
VOIP:了解VOIP的的基本概念和應用,了解語音網關和語音關守,能夠配置VoIP
組播:了解組播的基本概念和應用以及組播路由協議,能夠配置簡單的組播
各種音視頻設備:了解各種音頻、視頻設備以及各種線纜,了解諸如智能法庭的整體結構
7:應用
HTTP:能夠正確安裝、配置和使用各種WWW伺服器,例如IIS、Apache、IBM HTTP Server
FTP:能夠在各種平台(windows、linux、Unix)下配置FTP伺服器
Mail:能夠在各種平台(windows、linux、Unix)下配置Mail伺服器,能夠安裝和配置中軟和Eyou的mail Server
DNS:能夠在各種平台(windows、linux、Unix)下配置DNS伺服器
公司自主軟體:熟悉公司的自主軟體,在文檔幫助下,能夠獨立安裝公司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軟體等所有軟體
其他:能夠熟練使用客戶端和伺服器端各種軟體,能夠獨立在互聯網上找到自己所需的軟體
8:弱電
了解綜合布線、門禁、監控、智能建築等基本概念,熟練製作各種網路線纜
9:其他專項技術
高可用性:理解高可用性的概念,能夠安裝配置IBM HACMP、Rose、Sun Cluster的安裝、配置和維護
呼叫中心:理解呼叫中心的基本概念和組成部分
UPS:熟悉UPS的基礎知識、自己能夠獨立安裝小型UPS、熟悉各種電纜
電信:熟悉各種電信線路,了解電信的各種信令
WLAN:了解無線區域網的基本概念和組成部分
網路管理:了解網路管理的作用和網路管理協議(SNMP、RMON等),能夠使用Cisco Ciscoworks、Nortel Optivity、HP OpenView等產品,能夠用Sniffer等軟體對網路進行監控和排錯
10:項目管理
深刻理解項目管理中的基本概念,能用運用項目管理中的知識指導自己的項目
㈧ SUN公司簡介
跟MOOM差不多。
Sun公司簡介:
1982年,Sun Microsystems公司誕生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校園。Sun公司1986年上市,在NASDAQ的標識為SUNW。
創立伊始,Sun的創立者就以與眾不同的洞察力率先提出"網路就是計算機"的獨特理念。如今,這一理念已驅使Sun成為向為全球用戶提供最具實力的硬體、軟體與服務的領先供應商。
Sun是開放式網路計算的領導者。22年來,她一直對客戶恪守著體現"開放思想"的重要承諾:促進多種選擇,提供創新技術,提升客戶價值。
Sun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UNIX系統供應商。主要產品有UltraSPARC系列工作站、伺服器和存儲器等計算機硬體系統,Sun ONE品牌軟體、Solaris操作環境和Java系列開發工具和應用軟體,以及各類服務等,並以其高度靈活性、縮放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等特性贏得全球各個行業客戶的青睞。
Sun還一直處於她信息技術領先提供商的最佳位置之上。這緣於她擁有:以網路計算為核心的產品線,由解決方案所引領的銷售模式,作為核心技術的基礎設施系統,具有革新性的組織機構,研發上的巨大投入,以及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戰略。
自2003年年初開始,Sun公司將"低成本計算"作為其核心戰略之一,從產品、技術、服務、與合作夥伴的聯盟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地為客戶降低成本和復雜性,滿足企業客戶降低總擁有成本、提升企業效能的迫切需求。
Sun的足跡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歐洲、中東和非洲,日本和亞太等地區,Sun產品的市場份額都在攀升。Sun面對眾多客戶的喜愛和歡迎,預示她在新的世紀中取得更加輝煌業績的美好前程。
㈨ 網路集成工程師的5:存儲和備份
基礎知識:了解存儲的基本概念和主流廠商,了解磁帶、DAS、NAS、SAN的基本概念
Sun存儲:了解Sun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Sun的存儲產品
IBM存儲:了解IBM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IBM的存儲產品
EMC存儲:了解EMC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EMC的存儲產品
光纖Hub、光纖交換機:了解光纖Hub、光纖交換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
備份:深刻理解備份的重要作用,了解主流備份軟體諸如ARC Server、NetBackup等軟體的安裝、配置和使用、熟悉主流資料庫(諸如ORACLE database、SQL Server等)的備份方法和策略、熟悉主流應用軟體(SAP、SharePoint等)的備份方法和策略
㈩ 系統集成工程師
它是一個職稱,大學里開網路工程有聽說過,開系統集成工程師好像還沒有這種說法,優秀系統集成工程師應具備以下專業知識
1:網路
基礎知識:深刻理解網路基本概念,例如>ISO/OSI、TCP/IP、VLAN、各種LAN、WAN協議、各種路由協議、NAT等等
Cisco:熟悉Cisco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熟悉Cisco一些主要的技術例如VOIP、Qos、ACL等;
Nortel:熟悉Nortel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
Huawei-3com:熟悉Huawei-3com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
Foundry:熟悉Foudry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構獨立查資料配置;
2:主機
基礎知識:熟悉伺服器的基本知識,例如各種RAID、各種外設、SCSI卡等等
Sun Solaris:熟悉Sun小型機產品線,掌握各個版本的Solaris使用
IBM AIX:熟悉IBM小型機產品線,掌握各個版本的AIX使用
HP HP-UX:掌握HP-UX的基礎知識
Linux:熟悉主流版本的Linux的安裝、使用、配置
MS Windows:熟練掌握Windows NT、2000、2003的安裝、使用、配置、排錯
3:資料庫與中間件
基礎知識:深刻理解資料庫的基本概念,會使用簡單的SQL語句,了解資料庫復制、數據倉庫等高級概念
Sybase ASE:熟悉Sybase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體系結構、安裝、配置、維護、排錯、復制
Oracle DB:熟悉Oracle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體系結構、安裝、配置、維護、排錯、復制
MS SQL Server:熟悉MS SQL Server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體系結構、安裝、配置、維護
IBM DB2:了解IBM DB2
MySQL:了解MySQL資料庫在Windwos和linux下的安裝和維護
Sybase EAserver:熟悉Sybase EAServer在各個平台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Oracle AS:了解Oracle應用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IBM WebSphere:熟悉IBM Websphere各個版本在各個平台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Tomcat:了解Tomcat在Windwos和linux下的安裝和維護
4:安全
基礎知識:深刻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各種安全設備的作用
防火牆:深刻理解防火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主流的國內和國際品牌,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使用和諸如聯想、天融信等國產防火牆
入侵檢測系統:深刻理解IDS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主流的國內和國際品牌,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和使用諸如金諾網安、綠盟等國產IDS
漏洞掃描系統:深刻漏洞掃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主流的國內和國際品牌,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和使用諸如榕基等國產掃描系統
VPN:了解VPN的基本概念
加密和認證:了解加密和認證的基本概念
安全隔離產品:了解安全隔離產品
網路反病毒:了解國內國際主流的反病毒廠商,能夠熟練安裝、配置、部署諾頓、卡巴斯基、瑞星等主流軟體
郵件反病毒反垃圾:理解郵件反病毒反垃圾的重要性,了解反病毒反垃圾用到的主要技術,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正確安裝和配置國產郵件反病毒反垃圾軟體
5:存儲和備份
基礎知識:了解存儲的基本概念和主流廠商,了解磁帶、DAS、NAS、SAN的基本概念
Sun存儲:了解Sun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Sun的存儲產品
IBM存儲:了解IBM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IBM的存儲產品
EMC存儲:了解EMC的存儲產品,在文檔的幫助下能夠獨立配置EMC的存儲產品
光纖Hub、光纖交換機:了解光纖Hub、光纖交換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
備份:深刻理解備份的重要作用,了解主流備份軟體諸如ARC Server、NetBackup等軟體的安裝、配置和使用、熟悉主流資料庫的備份方法和策略
6:音視頻
視頻會議:了解視頻會議的基本概念、組成部分和協議,了解主流的視頻終端和MCU,能夠獨立操作泰德的視頻終端和Radvision的MCU
視頻點播:了解視頻點播和流媒體的基本概念、組成部分和協議,能夠安裝和配置視頻點播所需要的軟體(RealServer等)和硬體(視頻採集卡等)
VOIP:了解VOIP的的基本概念和應用,了解語音網關和語音關守,能夠配置VoIP
組播:了解組播的基本概念和應用以及組播路由協議,能夠配置簡單的組播
各種音視頻設備:了解各種音頻、視頻設備以及各種線纜,了解諸如智能法庭的整體結構
7:應用
HTTP:能夠正確安裝、配置和使用各種WWW伺服器,例如IIS、Apache、IBM HTTP Server
FTP:能夠在各種平台(windows、linux、Unix)下配置FTP伺服器
Mail:能夠在各種平台(windows、linux、Unix)下配置Mail伺服器,能夠安裝和配置中軟和Eyou的mail Server
DNS:能夠在各種平台(windows、linux、Unix)下配置DNS伺服器
公司自主軟體:熟悉公司的自主軟體,在文檔幫助下,能夠獨立安裝公司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軟體等所有軟體
其他:能夠熟練使用客戶端和伺服器端各種軟體,能夠獨立在互聯網上找到自己所需的軟體
8:弱電
了解綜合布線、門禁、監控、智能建築等基本概念,熟練製作各種網路線纜
9:其他專項技術
高可用性:理解高可用性的概念,能夠安裝配置IBM HACMP、Rose、Sun Cluster的安裝、配置和維護
呼叫中心:理解呼叫中心的基本概念和組成部分
UPS:熟悉UPS的基礎知識、自己能夠獨立安裝小型UPS、熟悉各種電纜
電信:熟悉各種電信線路,了解電信的各種信令
WLAN:了解無線區域網的基本概念和組成部分
網路管理:了解網路管理的作用和網路管理協議(SNMP、RMON等),能夠使用Cisco Ciscoworks、Nortel Optivity、HP OpenView等產品,能夠用Sniffer等軟體對網路進行監控和排錯
10:項目管理
深刻理解項目管理中的基本概念,能用運用項目管理中的知識指導自己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