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組成電路的四種基本元件是什麼
一般來說是有三種:電阻器、電容器和電感器.你看到的電路都是由這三種組成的.我們平常看到的電子器件、晶元、集成電路等其實都是由電阻器、電容器和電感器構成。
我看已經回答的這些人,可能都不是做電子這行的吧,回答的很外行,呵呵(別罵我~~).
如果樓主非要追究第四種:
美國惠普公司實驗室研究人員在5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宣稱,他們已經證實了電路世界中的第四種基本元件———記憶電阻器,簡稱憶阻器(Memristor)的存在,並成功設計出一個能工作的憶阻器實物模型。這項發現將有可能用來製造非易失性存儲設備、即開型PC、更高能效的計算機和類似人類大腦方式處理與聯系信息的模擬式計算機等鋪平了道路,未來甚至可能會通過大大提高晶體管所能達到的功能密度,對電子科學的發展歷程產生重大影響。
華裔科學家37年前理論預測成真
基礎電子學教科書列出了三種基本的被動電路元件:電阻器、電容器和電感器。早在1971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華裔科學家蔡少棠教授就從理論上預言了憶阻器的存在。憶阻器實際上就是一個有記憶功能的非線性電阻器。蔡少棠發表的論文《憶阻器:下落不明的電路元件》提供了憶阻器的原始理論架構,推測電路有天然的記憶能力,即使電力中斷亦然。簡單說,憶阻器是一種有記憶功能的非線性電阻。通過控制電流的變化可改變其阻值,如果把高阻值定義為「1」,低阻值定義為「0」,則這種電阻就可以實現存儲數據的功能。
雖然這一預測提出已近40年,但一直無人能證實這一現象的存在。來自惠普實驗室下屬的信息和量子系統實驗室的4位研究人員,最近證實了憶阻現象在納米尺度的電子系統中確實是天然存在的,他們以《尋獲下落不明的憶阻器》為論文標題來呼應蔡教授的預測。在這樣的系統中,固態電子和離子運輸在一個外加偏置電壓下是耦合在一起的。這一發現可幫助解釋過去50年來在電子裝置中所觀察到的明顯異常的回滯電流—電壓行為的很多例子。蔡教授對這項研究成果感到興奮,稱「從來沒想到」他的理論被擱置37年後還能得到證實。
研究人員表示,憶阻器器件的最有趣特徵是它可以記憶流經它的電荷數量。蔡教授原先的想法是:憶阻器的電阻取決於多少電荷經過了這個器件。也就是說,讓電荷以一個方向流過,電阻會增加;如果讓電荷以反向流動,電阻就會減小。簡單地說,這種器件在任一時刻的電阻是時間的函數———或多少電荷向前或向後經過了它。這一簡單想法的被證實,將對計算及計算機科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有望製成更快更節能的即開型PC
憶阻器最簡單的應用就是構造新型的非易失性隨機存儲器,或當計算機關閉後不會忘記它們曾經所處的能量狀態的存儲晶元。研究人員稱,今天的動態隨機存儲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當你關閉PC電源時,動態隨機存儲器就忘記了那裡曾有過什麼,所以下次打開計算機電源,你就必須坐在那兒等到所有需要運行計算機的東西都從硬碟裝入到動態隨機存儲器。有了非易失性隨機存儲器,那個過程將是瞬間的,並且你的PC會回到你關閉時的相同狀態。
研究人員稱,憶阻器可讓手機在使用數周或更久時間後無需充電,也可使筆記本電腦在電池電量耗盡後很久仍能保存信息。憶阻器也有望挑戰目前數碼設備中普遍使用的快閃記憶體,因為它具有關閉電源後仍可以保存信息的能力。利用這項新發現製成的晶元,將比目前的快閃記憶體更快地保存信息,消耗更少的電力,佔用更少的空間。
為開發模擬式計算機鋪平道路
憶阻器還能讓電腦理解以往搜集數據的方式,這類似於人類大腦搜集、理解一系列事情的模式,可讓計算機在找出自己保存的數據時更加智能。比如,根據以往搜集到的信息,憶阻器電路可以告訴一台微波爐對於不同食物的加熱時間。
當前,許多研究人員正試圖編寫在標准機器上運行的計算機代碼,以此來模擬大腦功能,他們使用大量有巨大處理能力的機器,但也僅能模擬大腦很小的部分。研究人員稱,他們現在能用一種不同於寫計算機程序的方式來模擬大腦或模擬大腦的某種功能,即依靠構造某種基於憶阻器的模擬類大腦功能的硬體來實現。其基本原理是,不用1和0,而代之以像明暗不同的灰色之中的幾乎所有狀態。這樣的計算機可以做許多種數字式計算機不太擅長的事情———比如做決策,判定一個事物比另一個大,甚至是學習。這樣的硬體可用來改進臉部識別技術,應該比在數字式計算機上運行程序要快幾千到幾百萬倍。
研究人員表示,事實上,現在就可以用任何工廠來做這些東西,但是投資憶阻器電路設計要比建造工廠昂貴得多,而且,目前還沒有憶阻器的模型,關鍵是要設計出必要的工具,並為憶阻器找到合適的應用。憶阻器需要多久才能應用於實際的商業器件,相對於技術問題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個商業決策問題。研究人員預測,這種技術產品5年後才可能投入商業應用。
如今,美國惠普公司實驗室的斯坦·威廉斯和同事在進行極小型電路實驗時,終於製造出憶阻的實物模型。他們像製作三明治一樣,將一層納米級的二氧化鈦半導體薄膜夾在由鉑製成的兩個金屬薄片之間。這些材料都是標准材料,製作憶阻的竅門是使其組成部分只有5納米大小,也就是說,僅相當於人一根頭發絲的1萬分之一那麼細。
科學家指出,只有在納米尺度上,憶阻的工作狀態才可以被察覺到。他們希望這種新元件能夠給計算機的製造和運行方式帶來革命性變革。科學家說,用憶阻電路製造出的計算機將能「記憶」先前處理的事情,並在斷電後「凍結」這種「記憶」。這將使計算機可以反復立即開關,因為所有組件都不必經過「導入」過程就能即刻回復到最近的結束狀態。
左上圖中顯示了排成一排的17個憶阻器,由17條鉑納米線與另一條線及夾在每個交界處的二氧化鈦薄塊相交構成。每條線50納米寬,相當於150原子寬。(科技日報)
㈡ 電路中,常見的獨立動態元件有哪些
電位器,半可變電阻,可變電容,半可變電容。aqui te amo。
㈢ ram原理圖
我們很多的Chip中都有ram作為存儲器,存儲器是能存儲數據,並當給出地址碼時能讀出數據的裝置。根據存儲方式的不同,存儲器可以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ram的原意是不管對於哪一個存儲單元,都可以以任意的順序存取數據,而且存取所花的時間都相等。即使不能完全達到以任意的順序存取,凡是能以相同的動作順序和相同的動作時間進行存入和讀出的半導體存儲器都包括在ram中。
按照存放信息原理的不同,隨機存儲器又可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ram是以雙穩態元件作為基本的存儲單元來保存信息的,因此,其保存的信息在不斷電的情況下,是不會被破壞的;而動態ram是靠電容的充、放電原理來存放信息的,由於保存在電容上的電荷,會隨著時間而泄露,因而會使得這種器件中存放的信息丟失,必須定時進行刷新。
一般一個存儲器系統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基本存儲單元
一個基本存儲單元可以存放一位二進制信息,其內部具有兩個穩定的且相互對立的狀態,並能夠在外部對其狀態進行識別和改變。不同類型的基本存儲單元,決定了由其所組成的存儲器件的類型不同。靜態ram的基本存儲單元是由兩個增強型的nm0s反相器交叉耦合而成的觸發器,每個基本的存儲單元由六個mos管構成,所以,靜態存儲電路又稱為六管靜態存儲電路。
圖為六管靜態存儲單元的原理示意圖。其中t1、t2為控制管,t3、t4為負載管。這個電路具有兩個相對的穩態狀態,若tl管截止則a=「l」(高電平),它使t2管開啟,於是b=「0」(低電平),而b=「0」又進一步保證了t1管的截止。所以,這種狀態在沒有外觸發的條件下是穩定不變的。同樣,t1管導通即a=「0」(低電平),t2管截止即b=「1」(高電平)的狀態也是穩定的。因此,可以用這個電路的兩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來分別表示邏輯「1」和邏輯「0」。
當把觸發器作為存儲電路時,就要使其能夠接收外界來的觸發控制信號,用以讀出或改變該存儲單元的狀態,這樣就形成了如下右圖所示的六管基本存儲電路。其中t5、t6為門控管。
(a) 六管靜態存儲單元的原理示意圖 (b) 六管基本存儲電路
圖 六管靜態存儲單元(我們常看到的還有把t3&t1的gate連到一起,把t2&t4的gate連到一起)
當x解碼輸出線為高電平時,t5、t6管導通,a、b端就分別與位線d0及 相連;若相應的y解碼輸出也是高電平,則t7、t8管(它們是一列公用的,不屬於某一個存儲單元)也是導通的,於是d0及 (這是存儲單元內部的位線)就與輸入/輸出電路的i/o線及 線相通。
寫入操作:寫入信號自i/o線及 線輸入,如要寫入「1」,則i/o線為高電平而 線為低電平,它們通過t7、t8管和t5、t6管分別與a端和b端相連,使a=「1」,b=「0」,即強迫t2管導通,tl管截止,相當於把輸入電荷存儲於tl和t2管的柵級。當輸入信號及地址選擇信號消失之後,t5、t6、t7、t8都截止。由於存儲單元有電源及負載管,可以不斷地向柵極補充電荷,依靠兩個反相器的交叉控制,只要不掉電,就能保持寫入的信息「1」,而不用再生(刷新)。若要寫入「0」,則 線為低電乎而i/o線為高電平,使tl管導通,t 2管截止即a=「0」,b=「1」。
讀操作:只要某一單元被選中,相應的t5、t6、t7、t8均導通,a點與b點分別通過t5、t6管與d0及 相通,d0及 又進一步通過t7、t8管與i/o及 線相通,即將單元的狀態傳送到i/o及 線上。
由此可見,這種存儲電路的讀出過程是非破壞性的,即信息在讀出之後,原存儲電路的狀態不變。
㈣ 靜態RAM基本存儲電路
那個T3,T4是有源負載,相當於電阻,T3是T1的負載電阻,T4是T2的負載電阻,都是導通的,為T1,T2提供漏極電壓的。而真正導通和截止形成反相的,有兩個穩定狀態的是T1,T2。因為在集成電路內部不方便做電阻,所以,就用這種電路做電阻了。
㈤ 電路中什麼叫獨立迴路,什麼叫基本迴路
獨立迴路
選一系列迴路,每一次選擇的迴路中都有一條原先選擇的迴路所沒有的新支路.那麼這一系列迴路叫獨立迴路。
基本迴路
包含且只包含一條連支的迴路,稱為電路的圖的基本迴路,具有n個結點,b條支路的電路的圖中,任一個樹的樹支數為n-1,連支數為b-(n-1)。
(5)獨立元件存儲基本電路擴展閱讀
最簡單的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負載),導線,開關等元器件組成。電路導通時叫做通路,斷開時叫開路。只有通路,電路中才有電流通過。電路某一處斷開叫做斷路或者開路。如果電路中電源正負極間沒有負載而是直接接通叫做短路,這種情況是決不允許的。
另有一種短路是指某個元件的兩端直接接通,此時電流從直接接通處流經而不會經過該元件,這種情況叫做該元件短路。開路(或斷路)是允許的,而第一種短路決不允許,因為電源的短路會導致電源燒壞,用電器短路會導致用電器、電表等無法正常工作現象的發生。
㈥ 存儲電路是如何工作的
存儲器分為RAM(數據存儲器)和ROM(程序存儲器),他們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即實現對電平0和1的存儲。
存儲電路的工作原理見下圖,你可以把它看懂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這樣你的報告就可以寫出來了,然後大規模的存儲電路集成起來可以構成存儲器。
如果是應付寫報告,我給你概括下吧,存儲電路的工作原理是:存儲電路是把送來的地址信號通過地址解碼電路,在存儲矩陣中選中相應的存儲單元,將該單元存儲的數據送到輸出埠,為了實現存儲器的擴展往往在存儲器上加使能信號EN.大規模的存儲電路集成封裝起來就組成存儲器。
㈦ QBZ一80N開關有哪些元件構成及作用
什麼是電子元器件?
電子元器件是具有其獨立電路功能、構成電路的基本單元。它是電容、電阻,晶體管,等電子器件的總稱。是電子元件和小型的機器、儀器的組成部分;常用電子元器件有電阻、電容器、電位器,開關等;生活中的任何電子電路都是由元器件組成的。
電器元件的分類
電子元器件可以大致分為:電子元件和電子器件;
一、元件:工廠在加工時沒改變原材料分子成分的產品可稱為元件。
二、器件:工廠在生產加工時改變了原材料分子結構的產品稱為器件。
1. 電子元件又可以分為:電路類元件和連接類元件
a、電路類元件:二極體,電阻器等。
b、連接類元件:連接器,插座,連接電纜,印刷電路板(PCB)等。
2. 電子器件又可以分為:主動器件和分立器件
一、主動器件的特點是:需要通過外界電源才能實現自身基本特性,是一個自身消耗電能的電子器件;
二、分立器件主要分為半導體二極體和半導體三極體;
3. 按用途可以分為:基本電路元件、開關類元件、連接器、指示或顯示器件、感測器等。
常見的電子元器件有哪些?
主動元件(有源元件)有:晶元(IC)、存儲晶元(memory) 、分立元件;
被動元件有:電容器、電阻器、繼電器、振盪器、感測器、整流橋、光耦、連接器、晶片、保險絲、電感器、開關、二極體、三極體等;
晶元:英文縮寫為IC,又稱集成電路。是一種採用特殊工藝,將晶體管、電阻、電容等元件集成在硅基片上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
電容器: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一般在電路中用"C"加數字表示(如C21表示編號為21的電容)。
電阻器 : 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為:分流、限流、分壓、偏置等,一般在電路中用"R"加數字表示(如R2表示編號為2的電阻)。
電感器:是一種儲能元件,它能把電能轉變為磁場能,並在磁場中儲存能量。經常和電容器一起工作,構成LC濾波器、LC振盪器等。常用符號L表示,它的基本單位是亨利(H),常用毫亨(mH)為單位。
繼電器:繼電器是一種電控制器件,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振盪器:是用來產生重復電子訊號(通常是正弦波或方波)的電子元件。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能將直流電轉換為具有一定頻率交流電信號輸出的電子電路或裝置。其構成的電路叫振盪電路;
㈧ 計算機名詞解釋:存儲元件,存儲基元,存儲元,指令字長
1、計算機中主存儲器包括存儲體M,各種邏輯部件及控制電路等,存儲體由許多存儲單元組成,每個存儲單元又包含若干個存儲元件,每個存儲元件能寄存一位二進制代碼「0」或「1」,存儲元件又稱為存儲基元、存儲元。
2、存儲基元即存儲元件,是存儲單元的分支,能寄存一位二進制代碼「1」或「0」,又稱存儲元件,存儲元。
3、存儲元是存儲器中最小存儲單元,它的作用是用來存放一位二進制代碼0或1。任何具有兩個穩定狀態(雙穩態)的物理器件都可以來做存儲元。
4、指令字長是指機器指令中二進制代碼的總位數。指令字長取決於從操作碼的長度、操作數地址的長度和操作數地址的個數。不同的指令的字長是不同的。
5、機器指令(Machine Instructions)是CPU能直接識別並執行的指令,它的表現形式是二進制編碼。機器指令通常由操作碼和操作數兩部分組成,操作碼指出該指令所要完成的操作,即指令的功能,操作數指出參與運算的對象,以及運算結果所存放的位置等。
㈨ 內存裡面是由什麼元件組成的
內存的的種類有二種:一種是雙極型存儲器,別一種是MOS型存儲器.雙極型存儲器主要用於高速的小容量存儲體系.MOS型半導體存儲器,根據存儲信息機構的原理不同,雙分為靜態MOS型半導體存儲器(簡稱為SRAM)和動態MOS型半導體存儲器(簡稱為DRAM).SRAM採用雙穩態觸發器來保存信息,只要不斷電,信息就不會丟失;DRAM利用記憶電容來保存信息,使用時只有不斷地給電容充電才能合信息保持.SRAM的集成度較低,功耗也較大;DRAM的集成度較高,功耗低.在現代計算機中,內存較大,常由DRAM構成.
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儲由多個基本存儲電咯組成,每個基本存儲電路對應一個二進制數位.
㈩ 存儲器晶元由哪些電路組成其作用是什麼
用2k*4的RAM晶元組成32KB的外擴存儲器,共需晶元32片。晶元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存儲器(Memory)是現代信息技術中用於保存信息的記憶設備。其概念很廣,有很多層次,在數字系統中,只要能保存二進制數據的都可以是存儲器;在集成電路中,一個沒有實物形式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路也叫存儲器,如RAM、FIFO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存儲設備也叫存儲器,如內存條、TF卡等。計算機中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