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硬碟希捷牌的進貨價是多少錢能牟利多少錢
商家價就是360-365左右,這個東西價格太透明,沒有多大利潤空間,一般就賺個跑路錢,10塊-15塊的樣子。
裝兼容機最容易賺的是機箱電源、鍵盤滑鼠 這類配件,因為很少有人關注價格,而且在裝機的時候很可能臨時改主意。
Ⅱ 伺服器硬碟去哪裡進貨價格便宜
想要知道這樣的服務硬碟在哪裡比較便宜你就可以通過他們的銷售渠道了解比較低的價格。
Ⅲ 現在的泰國是不是長水了,搞的移動硬碟真么貴了。 是不是啊!!!
不是的 來看看真實的情況吧
泡泡網硬碟頻道10月31日 最近一段時間硬碟價格猛漲,中國人民在經歷了「蒜你狠」「逗你玩」「鹽王爺」,之後,如今漲價之風又席捲到了本是低迷的DIY行業,那麼此次硬碟漲價的背後究竟隱藏著那些玄機,是否真如大家所看到了那樣,泰國洪水逼迫硬碟漲價么?帶著以上的疑問,下面本文將對這以上這些問題作個簡要的分析。
泰國是全球第二大硬碟生產國,世界四大硬碟廠商西部數據、希捷、東芝以及日立均在泰國設有工廠,在洪水的破壞下,西部數據兩家工廠被迫關閉,需要花費4到6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生產;盡管希捷和日立的工廠幸運地躲過這場洪災,但是,由於電力供應和道路交通的恢復需要時間,兩家公司的硬碟生產同樣受到影響,據悉,希捷已經將四季度的全球硬碟出貨量預期從之前的5500萬塊下調到4000萬至5000萬塊。此外,大部分硬碟驅動器零部件製造商也沒能在這次洪災中倖免,在接下來的六周之內供應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洪水發生前,硬碟市場需求低迷,各大品牌硬碟實際上均有大量的庫存積累,即使在完全斷貨的情況下,也可維持約4周之久。在泰國洪災僅1周的時間內,我國國內硬碟就因「缺貨」導致價格成倍上漲,不符合常理。況且在本次泰國洪災,只有西部數據受到的影響最大,希捷90%產能在中國,受到的影響很小,其它的如三星、富士通品牌壓根就沒在泰國設廠,漲價顯然不合情理。
硬碟廠商齊漲價從中獲利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此次受泰國洪水最嚴重的是西數。但是其他硬碟公司像是希捷、三星、富士通等品牌受到洪水的影響甚小,但是目前我們的硬碟市場上卻是漲聲一片。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漲價的硬碟品牌不僅僅只有西數一家。為什麼會有這一局面呢?
其實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利益的驅使,試想一夜之間能夠瘋狂收益60%的利潤,有哪個硬碟廠商會輕易的放掉這塊肥肉呢?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惡意抬高價格,當價格漲到一定程度之後,然後在大幅度的拋售。
OEM廠商借洪災之由瘋狂掃貨
那麼究竟本次硬碟漲價的緣由是什麼呢?泰國洪災之後,PC電腦製造商、移動硬碟製造商中是最早預見硬碟漲價的一批人,他們最擔心硬碟斷供因此瘋狂地從消費市場低價掃貨,甚至派專員到供貨量較大的市場海量購入硬碟。
硬碟生產巨頭意識到消費級市場出了問題,不約而同的示意最聽話的上游總代理全面收縮市場投放量,提高價格,防止電腦代工製造商、移動硬碟製造商從消費級市場購入硬碟,利用高價將這些廠商逼回談判桌上,同時以較低的合約價格促使他們加大或者重新簽訂供貨合同。
然而這一局面的產生就促使,在DIY市場中硬碟的價格漲勢兇猛,而整機價格上漲趨勢並不明顯。目前硬碟巨頭的策略是,優先保住或者爭取滿足OEM電腦製造商、移動硬碟製造商的需求。而對於零售市場的態度則表現的略微冷淡,因為零售市場的佔有率同OEM廠商相比甚小。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DIY行業內的高價硬碟。
部分有勢力的代理商囤積
另外由於洪水發生前,由於硬碟市場需求低迷,部分硬碟廠家與供應商曾將庫存容量水平由20天至25天降至10天至15天,如今洪水導致行情反轉,開始引發庫存爭奪。「硬碟囤貨!這是一個新的商機。」面對這一輪的硬碟大幅漲價,許多商家也及時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早在16日晚,國內部分代理商就從各種渠道得知「受泰國洪水影響,近期硬碟價格將大幅漲價」的消息,一些有實力的代理商立馬著手囤積硬碟。在泰國洪水的前一天,500G硬碟的價格是260元,沒想到洪水發生後短短的一天時間硬碟價格就漲到了320元,到了隔天中午就漲到了380元,一周之後竟然漲到了500多元。通過囤積硬碟部分代理商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就能夠賺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另外眾多的小型代理商、裝機店的老闆也不甘示弱,紛紛大批囤貨。某裝機店老闆告訴筆者,最近一段時間,他已囤了近50塊500G硬碟,進貨價格從260元到450元不等。
各大B2C商城統一定價
除此之外促使此次硬碟的漲價的風波的原因,不僅局限於OEM市場以及個別經銷商的囤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B2C商城的惡意炒價嫌疑,就筆者了解到,硬碟漲價的第一天各大B2C商城就集體缺貨。
經過了短暫的無貨期之後,各大B2C網站又恢復了正常的供貨,然而價格卻是整齊的「統一定價」。一時之間各大B2C網店硬碟價格齊漲,漲勢之猛讓人有些措手不急。而此時淘寶商戶硬碟價格還並未調整,在看到各大各大B2C網店漲價之後,淘寶散戶也加入到了漲價的大潮之中,至此之後硬碟的漲聲響徹神州大地。
硬碟漲價根本原因 行業壟斷問題的凸顯
以往豬肉價格的上漲、食鹽價格的上漲,我們的ZF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出台有利的整治措施。而在本次的硬碟價格上漲大潮中,筆者竟然驚奇的發現:「宏觀調控失靈了」,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產生呢?
首選在硬體行業內缺乏自律以及嚴格的監管機制。其次縱觀硬碟的整條產業鏈,從技術的研發到工廠的批量生產,甚至就連硬碟的電機馬達、碟片這些東西,都統統的掌握在為數不多的幾家外資手裡。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很少或者是根本就沒有,雖然在深圳有著希捷的代工工廠,但是我們所做的只是簡單組裝與加工,在終極消費市場中我們根本就沒有定價的話語權。此次硬碟的漲價,筆者看來泰國的洪水只是個簡單誘因,而真正深層次的東西是行業壟斷問題在硬碟市場中凸顯!
Ⅳ 想開家電腦配件的店面主要做硬碟內存等等存儲類的
1\先到百腦匯租個場地,有些商場已經包好的證,所以不用需要個人去辦什麼個體工商戶.
2\各大廠商和商家將會定期和不定期派發一些渠道本子及名片給你的,你收集好,渠道本子,就直接可以叫貨過來,一件多一件都一個價錢.其實也就是電腦城的批發商,所有的店面都是從他們那裡拿貨的.
3\商家的名片,也是可以當渠道拿貨,相同於同行價,意思就是沒比直接從廠家定點拿的貴上5元~10元.
4\以上可以日結周結,當然,你有實力有信用的話,也可以月結.
5\啟動資金視不同地方不同,起碼你要保留有幾個月的租金和流動資金.有些商場需要保證金,或者半年的租金之類的.這你要問清楚.
Ⅳ 伺服器機械硬碟批發價多少錢有好的代理經銷商嗎
一個伺服器的存儲器選擇機械硬碟更為妥當。現在有部分企業也開始使用多硬碟的方式,就是同時用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方式,以此來保證速度,存儲,安全性等。
在伺服器硬碟選擇方便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希捷和西數的企業級硬碟,其他的都是這兩家硬碟廠商給貼牌生產的。道通存儲就是希捷企業級硬碟的代理商,希捷在設計、製造和銷售硬碟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提供用於企業、台式電腦、移動設備和消費電子的產品。
批發價格看需要的具體容量和介面,容量從1TB到16TB價格從百元到三千多的都有,另外sas介面會比sata貴一些。
Ⅵ 為什麼山西地區(大同,長治等地)的移動存儲設備(U盤,硬碟等)在今年下半年瘋狂漲價
可以去淘寶買啊,很多網店都能買到價格實惠的東西,鄙視JS的價格地域封鎖!!
Ⅶ 固態存儲硬碟和一般硬碟的差別和 價格差
固態硬碟用來在攜帶型計算機中代替常規硬碟。雖然在固態硬碟中已經沒有可以旋轉的盤狀結構,但是依照人們的命名習慣,這類存儲器仍然被稱為「硬碟」。和常規硬碟相比,固態硬碟具有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的特點。這些特點不僅使得數據能更加安全地得到保存,而且也延長了靠電池供電的設備的連續運轉時間。其耗電量只有常規硬碟的5%,寫入速度是常規硬碟的1.5倍,讀取速度是常規硬碟的3倍,並且沒有任何噪音。
固態硬碟,60G的價錢都要700多,120G的1500左右,而傳統硬碟500G的才300塊錢……
Ⅷ 存儲伺服器 用於監控的存儲滿足以下產品的報價
太坑爹了。。存儲監控伺服器只有2個146G硬碟,存放的了什麼?這個是典型的DELL機,R710.
你看看真正的存儲監控伺服器是什麼樣子的吧。
你可以看看國產品牌正睿的這款雙路四核伺服器。標配一顆至強E5620四核八線程處理器(2.4GHz/5.86GT/12M緩存),英特爾5500伺服器晶元組主板,4G DDR3 REG ECC 1333MHz內存,SATA 2TB企業級硬碟,16個熱插拔盤位,允許用戶在不關閉伺服器的情況下增加或減少硬碟,便於維護,四千兆網卡,性能可以說是非常不錯。如果以後隨著業務量的增長,覺得性能不夠用了,還可以擴展到兩顆處理器,達成8顆處理核心,16條處理線程(在任務管理器處能看到16個處理核心的格子- -~很NB),最大支持48GB DDR3 REG ECC高速容錯校驗內存。
產品型號:I23S1-45816RHK
產品類型:雙路四核機架式伺服器
處 理 器:Xeon E5620
內 存:4G DDR3 REG ECC
硬 盤:SATA3 2TB
機 構:3U機架式
價 格:¥23990
銀牌服務
全國三年免費上門售後服務,關鍵部件三年以上免費質保。
按照你的要求,升級到2個2.4GHz的5620cpu,總價也就在25000左右搞定。
給你推薦的是國產品牌正睿的伺服器產品,他們的產品性價比很高,做工很專業,兼容性,質量之類的都有保障,售後也很完善,3年免費質保,3年免費上門售後服務,在業界口碑很不錯。
Ⅸ 為什麼同等價格的筆記本配置比台式機還要高,有沒有磚家幫忙介紹一下!!!!
你好
筆記本是使用筆記本專用硬體
就算是規格 和台式硬體一樣(其實也不一樣 筆記本硬體都會有M)參數一樣
性能也是完全不同的 基本上只有60%左右 筆記本硬體講究的低功耗 低散熱 要實現這一點
性能上自然會打上折扣
如台式顯卡GT630 和筆記本顯卡GT630M 兩者性能上就有很大區別
有朋友也是說過 他用GT630 玩使命9開全效 和 GT630M開全效幀數一樣 怎麼會性能不同呢
其實這是筆記本沾了顯示器解析度低的光 如果將台式解析度降低到跟筆記本水平 就會發現明顯不同 CPU 等 可以同樣理解
硬碟上 筆記本為降低功耗 一般是採用5400轉的 考慮到散熱問題是沒有敢用7200的 容量是沒影響 但讀取數據是跟7200的完全不一樣的 7200可以達到70M/秒 5400的 50M/秒左右(理論值)
因此筆記本和台式在硬體配置上不是很好做比較的 因為成本不一樣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同價格的筆記本性能一定低於台式
筆記本成本高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硬體成本高 筆記本硬體進貨價成本要高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廠家私自用馬甲顯卡的原因 比如「經典」的GT430 就長期被改造成各種筆記本顯卡 來降低成本
2模具成本 筆記本結構緊湊 需要設計磨具 而台式基本上不需要
3合格率 因為筆記本結構更精密 因此整機下線合格率大大低於台式 因此造成成本提高
4 還有其他很多因素 太多了 只說主要的
以上談的性能比較 至於價格比較
聯想的台式系列 價格都比較「混亂」 畢竟品牌台式針對的是小白群體 作為產品策劃是不會考慮配置問題的 只用考慮品牌影響力 650獨立顯卡的整機賣到8000元一套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對於一個本來就混亂的事情用邏輯的思維去考慮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