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1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
我是一名單片機工程師,下面的講解你參考一下.
.
51單片機共有40隻引腳.下面這個就是最小系統原理圖,就是靠這四個部分,這個單片機就可以運行起來了.(看下面的數字標記,1234)
.
這個腳是存儲器使用選擇腳,當這個腳接」地」時,那麼就是告訴單片機,選擇使用外部存儲器,當這個腳接」5V」時,說明單片機使用內部存儲器.
如果選擇外部的存儲器,太浪費單片機僅有的資源,所以這一腳永遠接電源5V(如上圖所示),使用單片機的內部存儲器.
5 如果內部存儲器不夠容量,最多選擇更高級的容量,就可以解決容量不夠的問題了,就是這么簡單
.
一天入門51單片機:點我學習
.
我是歲月哥,願你學習愉快!
2. 單片機設計電路原理
寫好字模,定時改變位選和段選就能實現了,就是個數碼管顯示
3. 幫忙:「單片機最小系統」用層次原理圖設計出來
一 、層次原理圖的概念
層次原理圖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主電路圖和子電路圖。其中主電路圖與子電路圖的關系是父電路與子電路的關系,在子電路圖中仍可包含下一級子電路。(如圖1 圖1
) 1.主電路圖主電路圖文件的擴展名是.prj。主電路圖相當於整機電路圖中的方框圖,一個方塊圖相當於一個模塊。圖中的每一個模塊都對應著一個具體的子電路圖。 2.子電路圖 子電路圖文件的擴展名是.sch。 一般地子電路圖都是一些具體的電路原理圖。子電路圖與主電路圖的連接是通過方塊圖中的埠實現的。(如圖2 圖2
)
4. 單片機與存儲晶元的連接原理
微機原理及應用
1.考試內容及要求
①基礎知識
掌握:計算機中常用的數制、碼制與編碼;常用邏輯電路。
②16位微處理器的結構與原理
掌握:8086/8088微處理器的結構:EU、BIU;存儲器分段、匯流排周期、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堆棧等概念;工作模式;典型最小模式原理圖、時序;微處理器的主要操作功能。
理解:引腳信號;典型最大模式原理圖、時序。
③86系列微型計算機的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
掌握:定址方式;各類指令的應用;指令對標志位的影響;溢出判斷;常用DOS功能的調用方法(INT 21H);匯編程序的功能及上機過程(MASM);典型程序設計(計算類、代碼轉換類、查表類、數據處理類)。
④輸入/輸出介面
掌握:介面基本概念;I/O介面的功能與構成;I/O介面地址的編址方式、地址空間范圍;I/O介面的控制方式;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的原理;8255晶元和8251晶元的工作原理、初始化編程、典型系統應用、原理圖連接、電路分析及應用程序設計(查詢、中斷方式)。
了解:8255晶元的方式1、方式2的原理與應用。
⑤中斷控制器、計數/定時控制器及DMA控制器
掌握:中斷基本原理,中斷響應,時序,中斷處理過程,中斷服務程序設計,中斷矢量計算;8259A和8253的工作原理、初始化編程、典型系統應用、典型原理圖連接、電路分析及應用程序設計(8153的方式2、方式3,8259的級聯)。
了解:可編程DMA控制器8237A的工作原理(一般原理:DMA的匯流排申請、響應過程)。
⑥存儲系統設計與應用
掌握:存儲器的種類、地址解碼方式(含74LS138的使用)及存儲器擴展;典型存儲器與微處理器連接的原理圖、電路的分析,包括地址、數據、控制匯流排的連接,地址解碼設計、存儲空間計算等。
⑦A/D及D/A轉換器
理解:D/A轉換器DAC0832的結構和工作原理;A/D轉換器ADC0809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掌握:DAC0832和ADC0809的簡單應用與程序設計(查詢、中斷方式)。
《單片微機原理與應用》以MCS-51單片機為背景機,系統的介紹微型計算機的原理及應用,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匯編語言程序設計,MCS-51單片機的內部介面,MCS-51單片機的擴展方法,半導體存儲器,常用可編程介面晶元,A/D和D/A轉換晶元等;還較詳細的介紹以80C51為基礎結構並與其兼容的8XC552單片機和C8051FXXX單片機。
本書內容精練,實例豐富。其中大量的介面電路和程序是作者多年在科研和教學中反復提煉得出的,因而本書應用性很強。本書內容系統全面,論述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可作為大專院校「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或「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等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供從事電子技術、計算及應用與開發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還適用於初學者使用
5. 設計並畫出一個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體原理圖,要求如下:
89C51的結構與性能特點
89C51是MCS-51系列單片機的典型產品之一。其內部具有的硬體資源如圖3所示。
①4 kB可編程的E2PROM。
②面向控制的8 b CPU。
③128 B內部RAM數據存貯器。
④32 b雙向輸入/輸出線。
⑤1個全雙工的串列口。
⑥2個16 b定時器/計數器。
⑦5個中斷源,2個中斷優先順序。⑧時鍾發生器。
⑨可以定址64 kB的程序存貯器和64 kB的外部數據存貯器。
該鍵盤利用了89C51的片內E2PROM 作為程序存貯器,避免外擴存貯器佔用單片機的輸入/輸出口資源;利用P3口的第二功能完成非同步串列通訊功能;用一片ICL232CPE作為介面電平轉換芯 片,便實現了鍵盤的全部硬體邏輯。硬體少,可靠性高。整個鍵盤採用+5 V直流電源;電路與鍵位陣列分離設計。本鍵盤還克服了以往鍵盤設計中鍵位少、不
6. 在80C51單片機系統中,用一片6264(8KB)擴展8K位元組RAM,要求擴展的RAM地址均從2000H開始,設計電路原理圖
以前畫過一個電路,共擴展了4塊存儲器晶元:
http://hi..com/%D7%F6%B6%F8%C2%DB%B5%C0/album/item/03216a2449de854f36a80f65.html#IMG=03216a2449de854f36a80f65
你保留1塊符合你地址要求的晶元即可。
2864和6462的引腳是兼容的,把NC改為CS2,接到高電平,就是6264了。
7. 單片機電路圖怎麼畫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含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單片機誕生於1971年,經歷了SCM、MCU、SoC三大階段,早期的SCM單片機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後在8051上發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統。單片機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4位、8位單片機,隨著工業控制領域要求的提高,開始出現了16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運行速度可以媲美電腦CPU的高速單片機。
單片機作為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領域,根據發展情況,從不同角度,單片機大致可以分為通用型/專用型、匯流排型/非匯流排型及工控型/家電型。通用型:80C51式通用型單片機,它不是為某種專門用途設計的;專用型單片機是針對一類產品甚至某一個產品設計生產的,例如為了滿足電子體溫計的要求,在片內集成ADC介面等功能的溫度測量控制電路。匯流排型:匯流排型單片機普遍設置有並行地址匯流排、 數據匯流排、控制匯流排,這些引腳用以擴展並行外圍器件都可通過串列口與單片機連接,另外,許多單片機已把所需要的外圍器件及外設介面集成一片內,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不要並行擴展匯流排,大大減省封裝成本和晶元體積,這類單片機稱為非匯流排型單片機。控制型:一般工控型定址范圍大,運算能力強;用於家電的單片機多為專用型,通常是小封裝、低價格,外圍器件和外設介面集成度高。 顯然,上述分類並不是惟一的和嚴格的。例如,80C51類單片機既是通用型又是匯流排型,還可以作工控用。
8. 求51單片機內部電路構造圖
呵呵。。。這個問題,可有得復雜了,要真按你所想的來闡述的話,估計得出一本書才行了。
就我所知,當初我們學單片機的時候,書上有給出一個I/O口的內部結構簡圖,那就是一堆電路,而這還僅僅是一個I/O口,擴展了來說,還有另外31個I/O口,還有CPU,還有ROM、RAM、定時器/計數器、串列口、晶振等等一堆的東西。真的會是一個很大的系統。
你若是想學單片機應用的話,我建議還是放棄走內部原理這條路吧,只要知道在什麼情況下給什麼信號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就行了,不一定非得知道它內部具體是怎麼實現、怎麼動作的。
9. 單片機最小系統為例子,用層次原理圖設計出來
層次原理圖的概念 層次原理圖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主電路圖和子電路圖。其中主電路圖與子電路圖的關系是父電路與子電路的關系,在子電路圖中仍可包含下一級子電路。(
1.主電路圖主電路圖文件的擴展名是.prj。主電路圖相當於整機電路圖中的方框圖,一個方塊圖相當於一個模塊。圖中的每一個模塊都對應著一個具體的子電路圖。
2.子電路圖 子電路圖文件的擴展名是.sch。 一般地子電路圖都是一些具體的電路原理圖。子電路圖與主電路圖的連接是通過方塊圖中的埠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