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陝西數據備份存儲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陝西數據備份存儲

發布時間: 2022-08-03 04:49:27

『壹』 如何選擇災備解決方案

首先,要明確信息系統進行容災備份的目的。
古語有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目的的去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對數據備份間隔要求較低,可考慮定時備份的軟體,反之則要選擇具有實時備份功能的備份軟體。如果對恢復數據有較高的要求,則建議選擇基於CDP持續數據保護技術的容災備份軟體,例如:UPM備特佳。除了備份之外,如果要保障業務的連續性,則需要考慮災備軟體的業務接管能力。
其次,調研不同容災方案或產品的實際應用。
HA高可用方案前幾年較為普遍,很多單櫃或者雙櫃的HA方案在實際應用中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數據安全的作用。然而在數據恢復方面,HA方案具有明顯的缺陷,不能保證恢復數據的可用性,也不支持遠距離的異地容災。快照在異地容災方案中也有應用,可實現數據冗餘,而在業務連續性方面則無法保證。
近年應用較為廣泛的是基於CDP持續數據保護技術的容災備份方案。據調查,國內首個省級應用級CDP異地容災案例發生在陝西省。陝西省政府信息化中心規劃的容災備份建設項目採用了以「兩地三中心」為基本原則的方案,採用了雲存儲和虛擬機,以北京和力記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備特佳CDP容災備份系統為核心進行部署實施,完美實現了復雜多樣信息系統的雲災備的同時,還圓滿實現了控制建設災備系統投資成本和安全可信杜絕後門的容災備份項目建設目標。
容災備份雖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能夠把握好上述兩個方面「因需制宜」,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達到什麼效果,並調研考察相應的產品和方案,自然能夠在信息系統的容災備份建設項目中有的放矢,為信息系統起到保障數據安全及業務連續的作用。

『貳』 如何實現數據存儲的管理

:數據存儲備份和存儲管理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終端/主機計算模式,當時由於數據集中在主機上,因此,易管理的海量存儲設備——磁帶庫是當時必備的設備。80年代以後,由於PC的發展,尤其是90年代應用最廣的客戶機/伺服器模式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得存儲容量、存儲模式和存儲要求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些新興的存儲技術迅速崛起,為構建一個更安全的信息時代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編者按如何確保所有數據能夠得到可靠備份,及時進行災難恢復是存儲管理軟體的核心任務。此外存儲管理軟體還存在以下一些基本功能,諸如改進系統和應用I/O性能及存儲管理能力,提高數據和應用系統的高可用性,減少由於各種原因中斷數據存取或者應用系統宕機的時間,實現技術有分級存儲管理(HSM)、ClusterServer(集群伺服器)等。
首先是能提供一些可以識別和分析存儲訪問模式的VolumeManager工具。VolumeManager通過復雜的磁碟配置能均衡I/O負載,在不影響應用的同時能夠優化應用數據的布局。它還可將數據條形散放到多個物理盤上以提高性能,同時還具有在不中斷應用的情況下,識別和消除性能瓶頸的能力,從而增強系統和應用的性能。另外,VolumeManager在減少系統中斷時間、增加數據完整性等方面也有不俗表現。它允許對磁碟進行在線的管理和更改配置,減少對系統產生極大影響的停機時間,同時利用冗餘技術提高數據可用性,防止數據被丟失和破壞。
其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可快速恢復的日誌式文件系統FileSystem,它能在不間斷數據訪問的條件下,對文件作在線備份,並在系統重啟或崩潰前允許訪問數據並恢復文件,從而大大提高用戶和管理員的生產效率。FileSystem在系統崩潰前還能將未完成的數據記錄在一個事件日誌中,利用恢復程序重現,從而保持了數據的完整性。
VolumeManager和FileSystem都工作在操作系統一級,可實現集群與故障恢復、自動管理、備份與HSM以及基於瀏覽器的遠程管理等。兩者有機結合後,利用雙方特有的對磁碟和數據的管理能力,能給企業的系統提供盡可能高的性能、可用性及可管理性。
在此基礎之上便是整個存儲管理的核心任務——備份技術。
數據存儲備份技術一般包含硬體技術及軟體技術等,硬體技術主要是磁帶機技術,軟體技術主要是通用和專用備份軟體技術等。我們主要從軟體技術方面加以討論。備份軟體技術在整個數據存儲備份過程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為它不僅關繫到是否支持磁帶的各種先進功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備份的效率。最好的備份軟體不一定就是操作系統所提供的備份功能,很多廠商都提供了許多專業的備份軟體。專業備份軟體能通過優化數據傳輸率,即可以自動以較高的傳輸率進行數據傳輸。這不僅能縮短備份時間、提高數據存儲備份速度,而且對磁帶機設備本身也有好處。另外,專業備份軟體還支持新磁帶機技術,如HP的TapeAlert技術,差不多所有主流專業備份軟體均提供支持。
對於存儲模式來說比較常見的有DAS、NAS和SAN等。DAS(DirectAttachedStorage-直接連接存儲)是指將存儲設備通過SCSI介面或光纖通道直接連接到一台計算機上。當伺服器在地理上比較分散、很難通過遠程連接進行互連時,直接連接存儲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直接連接存儲也可幫助企業繼續保留已有的傳輸速率並不很高的網路系統。
網路正成為主要的信息處理模式,需要存儲的數據大量增加,數據作為取得競爭優勢的戰略性資產其重要性在增加,是目前發展的趨勢。NAS和SAN的出現正響應了這一點。NAS就是網路連接存儲,即將存儲設備通過標準的網路拓撲結構(例如乙太網),連接到一群計算機上。它的重點在於幫助工作組和部門級機構解決迅速增加存儲容量的需求。這種方法從兩方面改善了數據的可用性。第一,即使相應的應用伺服器不再工作了,仍然可以讀出數據。第二,簡易伺服器本身不會崩潰,因為它避免了引起伺服器崩潰的首要原因,即應用軟體引起的問題。另外,NAS產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產品,其設備的物理位置非常靈活。
SAN(存儲區域網路)通過光纖通道連接到一群計算機上。在該網路中提供了多主機連接,但並非通過標準的網路拓撲,並且通過同一物理通道支持廣泛使用的SCSI和IP協議。它的結構允許任何伺服器連接到任何存儲陣列,這樣不管數據置放在哪裡,伺服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數據。SAN解決方案是從基本功能剝離出存儲功能,所以運行備份操作就無需考慮它們對網路總體性能的影響。這個方案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實現簡化,特別是對於全部存儲設備都集群在一起的時候。
集群通常用於加強應用軟體的可用性與可擴展性。某些集群架構技術會加入單一系統印象的概念,可從單點以單一系統的方式來管理多台計算機。集群伺服器可支持多達上百台互相連接的伺服器,結合為鬆散結合的單位來執行作業,保護彼此的應用軟體免於故障。由於集群伺服器可完全整合應用軟體服務架構,因此可建置高效的應用軟體執行環境,即使整個系統出現故障,終端計算機都還可以使用幾乎所有的應用軟體。集群伺服器軟體包括引擎、編譯器、負載計算器、代理、指令與圖形化系統管理介面等組件。集群化運算環境的最大優勢是卓越的數據處理能力。原則上,任何類型的多重主機架構存儲設備,包括直接連接的磁碟,都可以用來當作集群數據存儲設備。為求得最大的系統可用性,最適合使用擁有多重主機存取路徑的容錯或高可用性存儲子系統。
分層次的管理方式可以解決存儲容量不斷增長導致的如何有效擴充容量的問題。在很多情況下,它更多地用於分布式網路環境中。分級,其實就是意味著用不同的介質來實現存儲,如RAID系統、光存儲設備、磁帶等,每種存儲設備都有其不同的物理特性和不同的價格。例如,要備份的時候,備份文件一般存儲在速度相對比較慢、容量相對比較大、價格相對比較低的存儲設備上如磁帶,這樣做很經濟實用。那麼如何實現分級呢?從原理上來講,分級存儲是從在線系統上遷移數據的一種方法。文件由HSM系統選擇進行遷移,然後被拷貝到HSM介質上。當文件被正確拷貝後,一個和原文件相同名字的標志文件被創建,但它只佔用比原文件小得多的磁碟空間。以後,當用戶訪問這個標志文件時,HSM系統能將原始文件從正確的介質上恢復過來。分級存儲可以有不同的實施方式,HSM根據兩級或三級體系將動態遷移/回遷的數據分類,從而實現分級存儲。
存儲應用的深入必然帶來對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這不僅包括硬體,還包括相應的軟體以及服務。一個軟硬體兼容的融合應用環境是大勢所趨。比如,存儲虛擬化的提出就證明了這一趨勢。因為它有利於提高存儲利用率、簡化管理和降低成本,構建一個融合的存儲應用大環境。總之,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能力的不斷提高,數據量也在不斷膨脹。數據備份與恢復等存儲技術方面的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存儲管理技術的發展必將引起業界的高度重視。
相關鏈接:當前主流的存儲介質
磁碟陣列、磁帶庫
磁碟陣列的最大特點是數據存取速度特別快,其主要功能是可提高網路數據的可用性及存儲容量,並將數據有選擇性地分布在多個磁碟上,從而提高系統的數據吞吐率。另外,磁碟陣列還能夠免除單塊硬碟故障所帶來的災難後果,通過把多個較小容量的硬碟連在智能控制器上,可增加存儲容量。磁碟陣列是一種高效、快速、易用的網路存儲備份設備。
廣義的磁帶庫產品包括自動載入磁帶機和磁帶庫。自動載入磁帶機和磁帶庫實際上是將磁帶和磁帶機有機結合組成的。自動載入磁帶機是一個位於單機中的磁帶驅動器和自動磁帶更換裝置,它可以從裝有多盤磁帶的磁帶匣中拾取磁帶並放入驅動器中,或執行相反的過程。自動載入磁帶機能夠支持例行備份過程,自動為每日的備份工作裝載新的磁帶。一個擁有工作組伺服器的小公司或分理處可以使用自動載入磁帶機來自動完成備份工作。
磁帶庫是像自動載入磁帶機一樣的基於磁帶的備份系統,它能夠提供同樣的基本自動備份和數據恢復功能,但同時具有更先進的技術特點。它的存儲容量可達到數百PB(1PB=100萬GB),可以實現連續備份、自動搜索磁帶,也可以在驅動管理軟體控制下實現智能恢復、實時監控和統計,整個數據存儲備份過程完全擺脫了人工干涉。磁帶庫不僅數據存儲量大得多,而且在備份效率和人工佔用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網路系統中,磁帶庫通過SAN(存儲區域網絡)系統可形成網路存儲系統,為企業存儲提供有力保障,很容易完成遠程數據訪問、數據存儲備份,或通過磁帶鏡像技術實現多磁帶庫備份,無疑是數據倉庫、ERP等大型網路應用的良好存儲設備。
光碟塔、光碟庫和光碟網路鏡像伺服器
光碟不僅存儲容量巨大,而且成本低、製作簡單、體積小,更重要的是其信息可以保存100年至300年。光碟塔由幾台或十幾台CD-ROM驅動器並聯構成,可通過軟體來控制某台光碟機的讀寫操作。光碟塔可以同時支持幾十個到幾百個用戶訪問信息。光碟庫也叫自動換盤機,它利用機械手從機櫃中選出一張光碟送到驅動器進行讀寫。它的庫容量極大,機櫃中可放幾十片甚至上百片光碟。光碟庫的特點是:安裝簡單、使用方便,並支持幾乎所有的常見網路操作系統及各種常用通信協議。
光碟網路鏡像伺服器不僅具有大型光碟庫的超大存儲容量,而且還具有與硬碟相同的訪問速度,其單位存儲成本(分攤到每張光碟上的設備成本)大大低於光碟庫和光碟塔,因此光碟網路鏡像伺服器已開始取代光碟庫和光碟塔,逐漸成為光碟網路共享設備中的主流產品。

『叄』 數據備份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數據備份
數據備份顧名思義,就是將數據以某種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系統遭受破壞或其他特定情況下,重新加以利用的一個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為自己家的房門多配幾把鑰匙,為自己的愛車
准備一個備胎,這些都是備份思想的體現。

數據備份的根本目的,是重新利用,這也就是說,備份工作的核心是恢復,一個無法恢復的備份,對任何系統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在實際情況中,廠商或集成商更多的是向用戶吹噓,自己的產品在備份過程中如何的巧妙。然而,作為最終用戶,一定需要清醒的認識到,能夠安全、方便而又高效的恢復數據,才是備份系統的真正生命所在。也許很多人會以為,既然備份系統已經把需要的數據備份下來了,恢復應該不成什麼問題。這就大錯而特錯了,事實上,無論是在金融電信行業的數據中心,還是在普通的桌面級系統中,備份數據無法恢復,從而導致數據丟失的例子實在太多太多了。就在日前,我國西北地區的一個省級電信運營商還糟此劫難,系統數據遺失殆盡,該運營商的聲譽和眾多用戶的利益都受到了重大損害。這次事故的主要責任者之一,就是一個全球知名的備份軟體廠商,因為其提供的備份產品沒能正常恢復系統數據。

當然,在系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數據備份工作畢竟算是系統的一個「額外負擔」,或多或少的會給正常業務系統帶來一定性能和功能上的影響。所以,架設數據備份系統時,如何盡量減少這種「額外負擔」,從而更充分的保證系統正常業務的高效運行,也是數據備份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對一個相當規模的系統來說,完全自動化的進行備份工作是對備份系統的一個基本要求。除此以外,CPU佔用、磁碟空間佔用、網路帶寬佔用、單位數據量的備份時間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重點考察的方面。千萬不可小覷備份系統給應用系統帶來的影響和對系統的資源佔用,在實際環境中,一個備份作業運行起來,可能會佔用掉一個中檔小型機伺服器CPU資源的60%!而一個未經妥善處理的備份日誌文件,可能會佔用源數據量30%的磁碟空間!這些數字都是來源於完全真是的實際環境,而且屬於普遍現象,由此可見,備份系統的選擇和優化工作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務。選擇的原則也並不復雜,一個好的備份系統,應該能夠以很低的系統資源佔用率和很少的網路帶寬,來進行自動而高速度的數據備份。

數據備份作為存儲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存儲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容忽視的。對一個完整的IT系統而言,備份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意義不僅在於防範意外事件的破壞,而且還是歷史數據保存歸檔的最佳方式。換言之,即便系統正常工作,沒有任何數據丟失或破壞發生,備份工作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意義?D?D為我們進行歷史數據查詢、統計和分析,以及重要信息歸檔保存提供了可能。

簡單的說,一份數據備份的作用,不僅僅像房門的備用鑰匙一樣,當原來的鑰匙丟失或損壞了,才能派上用場。有時候,數據備份的作用,更像是我們為了留住美好時光而拍攝的照片,把暫時的狀態永久的保存了下來,供我們分析和研究。當然我們不可能憑借一張兒時的照片就回到從前,在這一點上,數據備份就更顯神奇,一個存儲系統乃至整個網路系統,完全可以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狀態,或者重新「克隆」一個指定時間狀態的系統,只要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有一個完整的系統數據備份。

還有一個需要澄清的問題,數據備份更多的是指數據從在線狀態,剝離到離線狀態的過程,這與伺服器高可用集群技術以及遠程容災技術,在本質上有所區別。雖然從目的上講,這些技術都是為了消除或減弱意外事件給系統帶來的影響,但是,由於其側重的方向不同,實現的手段和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集群和容災技術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的可用性,也就是說,當意外發生時,系統所提供的服務和功能不會因此而間斷。對數據而言,集群和容災技術是保護系統的在線狀態,保證數據可以隨時被訪問。而相對來說,備份技術的目的,是將整個系統的數據或狀態保存下來,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挽回硬體設備壞損帶來的損失,也可以挽回邏輯錯誤和人為惡意破壞的損失。

然而,一般來說,數據備份技術並不保證系統的實時可用性。也就是說,一旦意外發生,備份技術只保證數據可以恢復,但是恢復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期間,系統是不可用的。在具有一定規模的系統中,備份技術、集群技術和容災技術互相不可替代,並且穩定和諧的配合工作,共同保證著系統的正常運轉。
著存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在SAN和NAS這些新的存儲系統結構中,傳統的備份技術在結構上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LAN Free備份到無伺服器備份,這些備份領域里的新興技術正在日漸成熟和完善。另外,一些系統基本工作機制也在逐步更新。例如,被各大備份產品供應商熱炒的「塊級增量」技術,就是一個典型的底層技術變革。這些新技術在今天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應用限制,但是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些技術都將會廣泛應用於各種系統之中。
Windows98/me的穩定性大家都知道,系統崩潰隨時的威脅著我們。而重新安裝Windows尤其Windows2000那漫長的過程簡直叫人無法忍受,再加上驅動程序、應用軟體、如此漫長的過程實在令人痛不欲生。而Winme的系統還原實在是太浪費硬碟空間而且降低系統運行速度。因此,一套操作簡單 功能又強大系統備份軟體實在必不可少,這里我向你推薦強力推薦Noton Ghost其現在的主要版本為5.0 6.0各地均有下載。他能快速的備份操作系統 並准確恢復操作系統,實為備份佳品。
這里先向你介紹一下Ghost的基本功能:(Ghost 不能在Windows me Windows 2000中運行.Windows me/2000的用戶先做好啟動盤附帶DOS下的滑鼠驅動程序,有軟碟機啟動、運行滑鼠驅動進入Ghost所在文件夾運行Ghost.exe 最好不要放在C盤下)

啟動Ghost,立即進入DOS模式,首先是Ghost版本介紹,單擊OK進入主界面可分為以下幾項:

Local 本地硬碟間的備份
LPT 網路硬碟間的備份
Option 設置(一般不做調整,使用默認值)
Quit 退出
作為單機用戶,我們只選擇Loacl,其包括以下幾選項:

Disk 硬碟操作選項

To Disk 硬碟對硬碟完全拷貝
To Image 硬碟內容備份成鏡像文件
From Image 從鏡像文件恢復到原來硬碟

Partition 硬碟分區操作選項

To Partition 分區對分區完全拷貝
To Image 分區內容備份成鏡像文件
From Image 從鏡像文件復原到分區

check 檢查功能選項

操作步驟:

1.選擇Loacl→Partition→To Image 將硬碟分區備份為一個後綴為".gho"的鏡像文件。
2.選擇要備份的分區所在的驅動器,單擊ok
3.選擇要備份的分區,就是System分區,單擊ok
4.在Filename一欄鍵入鏡像文件名稱,如" o"及存放位置(註:不能選正在備份的分區),然後按"enter"鍵。
5.選擇是否壓縮,No 不壓縮, Fast 低壓縮, High 高壓縮。 一般選High 高壓縮,速度慢點,但可以壓縮50%
6.現在就看著進度條慢慢的走了。備份速度得快慢與內存又很大關系。我得內存64M時傳輸率為40M每分鍾。而升級128M後,每分鍾為70M,節省了不少時間。
7.備份完畢以後,就可以退出Ghost

恢復鏡像文件:(原硬碟分區大小一定不能更改)

1.選擇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從鏡像文件恢復系統。
2.選擇鏡像文件要恢復的源分區,單擊ok
3.提示是否確定還原,當然YES

恢復完畢,提示你重新啟動計算機,回車,和你備份前一摸一樣。

用Ghost備份恢復系統,比重新安裝95%的時間,而且,桌面、菜單等等個人設置也不用重新調整,是不是很方便。如果你再有Ghost Explorer(克隆幽靈管理)還可以用他打開GHO映像文件,就像使用winzip一樣,單獨提取,還原GHO映像中的某一文件。 GHOST有許多有用的命令行參數,你知道嗎?好奇的話快來試試:

1、-rb
本次GHOST操作結束退出時自動REBOOT。一個很有用的參數,特別是在復制系統時你可以放心離開了。

2、-fx
本次GHOST操作結束退出時自動回到DOS提示符(前提是你是以DOS命令的方式啟動的GHOST)。

3、-sure
對所有要求確認的提示或警告一律回答「YES」。此參數有一定的危險性,只建議高級用戶使用,小心為妙!

4、-fro
如果源分區發現壞簇,則略過提示強制拷貝。此參數可用來試著挽救硬碟壞道中的數據。

5、-fnw
禁止對FAT分區進行寫操作,以防誤操作(此參數對NTFS分區無效)。

6、-f32
將源FAT16分區拷貝後轉換成FAT32(前提是目標分區不小於2G)。由於支持FAT32的操作系統很少,所以除非你是復制98分區,否則此參數慎用!

7、-f64
將源FAT16分區拷貝後轉換成64K/簇(原本是512K/簇,前提是目標分區不小於2G)。此參數僅僅適用於WINDOWS NT系統,因為其他操作系統均不支持64K/簇的FAT16。

8、-fatlimit
將NT的FAT16分區限制在2G。此參數在復制WINDOWS NT分區,且不想使用64K/簇的FAT16時非常有用。

9、-span
分卷參數。當空間不足時提示復制到另一個分區的另一個IMAGE FILE。

10、-auto
分卷拷貝時不提示就自動賦予一個文件名繼續執行。

11、-crcignore
忽略IMAGE FILE中的CRC ERROR。除非你拷貝的東西無關緊要,否則不要使用此參數,以防數據錯誤。讀了《挽救被Ghost毀掉的分區》一文,驚出一身冷汗,因為筆者正准備用一張宣稱是Windows 98第二版正宗鏡像的光碟進行克隆。由此筆者總結了使用Ghost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1.為什麼要用Ghost

用Ghost進行備份、恢復耗時較長,不能像Pro Magic那樣實時恢復系統,也不能像還原精靈那樣開機即能還原系統,如果在不能進入系統的情況下使用,還需要一些DOS方面的知識。但是Ghost有它的突出優點:還原徹底、可靠性高。因此,Ghost適合在不經常還原,對數據不敏感,尤其是需要重裝系統的情況下使用。

2.備份哪些文件

備份的文件越多越大,鏡像文件也越大,備份、恢復時失敗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要盡可能地減少要備份的文件數目和大小。通常情況下,只備份系統盤即可。如果還有一些重要文件要備份,建議將它們存放到一個分區(非系統分區)中,然後進行整體備份。

3.什麼時候備份

建議在剛安裝好系統和常用軟體的時候備份系統盤,因為這時系統內垃圾最少,性能較佳。當然,適當的優化能進一步減小鏡像文件的體積。

4.在什麼環境下備份

雖然新版本的Ghost能在Windows環境下運行,但筆者建議在DOS下進行備份或還原。事先進行磁碟檢查和碎片整理也很有幫助。

5.把文件備份到哪裡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在兩個不同的硬碟之間相互備份。如果是在一個硬碟下備份,必須備份到不同分區里,而Ghost程序文件本身不宜放在系統分區內,最好放在軟盤內。

6.是否所有文件都需要還原

有時,我們並不需要將所有的文件還原,可以用Ghost Explorer瀏覽鏡像文件,只還原需要的文件,這樣能節約不少時間。

最後要注意的是:使用Ghost進行備份或者還原時,一定要保證不能斷電,否則很容易造成系統崩潰。

『肆』 一個完整的數據備份及恢復方案應包括那些

尊敬的用戶您好:
常見的數據備份與恢復方法有以下幾種:
1.數據備份:數據備份(Backup)是指將計算機硬碟上的原始數據(程序)復制到可移動媒體(Removable Media)上,如磁碟、磁帶、光碟等,在出現數據丟失或系統災難時將復制在可移動媒體上的數據恢復到硬碟上,從而保護計算機的系統數據和應用數據。
2.數據恢復:數據恢復(Recover)是數據備份的逆過程,即將備份的數據恢復到硬碟上的操
作。
3.數據歸檔:數據歸檔(Archive)將硬碟數據復制到可移動媒體上,與數據備份不同的是,數據歸檔在完成復制工作後將原始數據從硬碟上刪除,釋放硬碟空間。數據歸檔一般是對與年度或某一項目相關的數據進行操作,在一年結束或某一項目完成時將其相關數據存到可移動媒體上,以備日後查詢和統計,同時釋放寶貴的硬碟空間。
3.歸檔恢復:歸檔恢復(Retrieve)是數據歸檔的逆操作,將歸檔數據寫回到硬碟上。
4.在線備份:在線備份(On-line backup)是指對正在運行的資料庫或應用進行備份,通常對打開的資料庫和應用是禁止備份操作的,然而現在的有些計算機應用系統要求24小時運轉(如銀行的ATM業務),因此要求數據存儲管理軟體能夠對在線的資料庫和應用進行備份。
5.離線備份:離線備份(Off-line backup)指在資料庫SHUTDOWN或應用關閉後對其數據進行備份,離線
備份通常採用全備份。
6.全備份:全備份(Full backup)是備份策略的一種。執行數據全部備份操作。
7.增量備份:增量備份(Incremental backup)相對全備份而言,是備份策略的一種,只備份上一次備份後數據的改變數。
8.並行技術:並行技術(Parallelism)是指將不同的數據源同時備份/恢復到同一個備份設備/硬碟上。並行技術是考察數據存儲管理軟體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有些廠商的軟體只能支持並行備份,而有的廠商則可以實現並行地備份及恢復;並且,真正有效的並行技術將可以充分利用備份設備的備份速度(帶寬),實現大數據量有限時間備份。
9.數據克隆:數據克隆(Clone)是實現災難恢復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將原始數據同時備份到兩份可移動媒體上,將其中一份備份數據(Clone)轉移到地理位置不同的辦公室存放,在計算機系統發生重大災難如火災,系統連接的
備份設備和備份數據都被損壞的情況下,將重要數據在另一套系統上恢復,保障業務的正常運行。所有數據存儲管理軟體都提供克隆功能。

中國電信提供最優質的網路通訊服務,老友換新機,網齡抵現金,百兆寬頻免費體驗,超清電視iTV,電信活動可以直接通過營業廳查詢。

『伍』 Filecoin是什麼呢陝西誰家在做Filecoin呢

Filecoin是一個將雲存儲轉變為一個演算法市場的去中心化存儲網路。礦工通過提供數據存儲和檢索來獲得原生代幣。顧名思義,客戶通過付費使得礦工提供存儲,分發和檢索數據。

『陸』 如何備份電腦的所有數據

備份電腦的所有數據方法:

  1. 使用系統自帶的Windows 備份功能創建數據文件的備份。

    Windows 提供了以下備份工具:文件備份、系統映像備份、早期版本和系統還原。

  2. 如果系統的硬體或存儲媒體發生故障,「備份」工具可以幫助用戶保護數據免受意外的損失。例如,可以使用「備份」創建硬碟中數據的副本,然後將數據存儲到其他存儲設備。備份存儲媒體既可以是邏輯驅動器(如硬碟)、獨立的存儲設備(如可移動磁碟),也可以是由自動轉換器組織和控制的整個磁碟庫或磁帶庫。如果硬碟上的原始數據被意外刪除或覆蓋,或因為硬碟故障而不能訪問該數據,那麼用戶可以十分方便的從存檔副本中還原該數據。

    備份可以分為系統備份和數據備份。

    1、系統備份:指的是用戶操作系統因磁碟損傷或損壞,計算機病毒或人為誤刪除等原因造成的系統文件丟失,從而造成計算機操作系統不能正常引導,因此使用系統備份,將操作系統事先貯存起來,用於故障後的後備支援。

    2、數據備份:指的是用戶將數據包括文件,資料庫,應用程序等貯存起來,用於數據恢復時使用。

  3. 數據備份是容災的基礎,是指為防止系統出現操作失誤或系統故障導致數據丟失,而將全部或部分數據集合從應用主機的硬碟或陣列復制到其它的存儲介質的過程。不少的企業開始採用網路備份。網路備份一般通過專業的數據存儲管理軟體結合相應的硬體和存儲設備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