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求,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存儲式壓力計地面回放儀設計
您查詢的關鍵詞是:存儲式壓力計 地面回放 儀 設計 。如果打開速度慢,可以嘗試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網路和網頁http://www.ilib.cn/Abstract.aspx?A=syyq200302002的作者無關,不對其內容負責。網路快照謹為網路故障時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網站的即時頁面。)
--------------------------------------------------------------------------------
首頁 | 帳戶中心 | 閱覽室 | 我的書架 | 我要充值
檢索幫助 | 新手上路
首頁 >> 工業技術 >> 石油與天然氣工業 >> 石油儀器 >> 2003年02期 >> SJ-CY存儲式電子壓力計
SJ-CY存儲式電子壓力計
SJ- CY memory manometer
<<石油儀器 >>2003年02期
李偉 , 曹剛 , 李凱峰 , 王永祥 , 王芳
介紹了SJ-CY存儲式電子壓力計的技術指標及儀器的主要特點,闡述了井下儀器的方案設計、井下儀器驅動程序設計、地面回放軟體設計、給出了結論及建議.該儀器適用於油、水井生產測井及試井.
關鍵詞: 地層壓力測量 壓力計 生產測井 試井 密閉監測
添加到閱覽室
閱讀軟體下載
相關文獻:
SJ-CY存儲式電子壓力計 SJ- CY memory manometer <<石油儀器 Petroleum Instruments>> 李偉 , 曹剛 , 李凱峰 , 王永祥 , 王芳
高精度存儲式電子壓力計系統的設計 Design of A High Precision Memory Electronic Pressure Gauge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Computer and Digital Engineering>> 熊才高 , 熊才權 , Xiong Caigao , Xiong Caiquan
基於串列E2PROM存儲式壓力計研究 Research of Storage Pressure Gauge Based on Serial E2PROM <<儀器儀表學報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王捷 , 艾紅
注水井分層測壓技術探討 Discussion about Techniques of Separate Pressure Test for Water-Injection Wells <<油氣井測試 Well Testing>> 郭洪岩 , 嚴龍
高精度壓力測量中的非線性和溫度補償 Nonlinear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n High-precision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 <<中國儀器儀表 China Instrumentation>> 曾永紅 , 鍾鵬 , 易新建
基於C51存儲式壓力計監控系統設計 Design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for the Storage Pressure Gauge Based on C51 <<儀器儀表學報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王捷 , 艾紅 , 李正熙 , Wang Jie , Ai Hong , Li Zhengxi
高溫存儲式油井壓力計 High Temperature Memory Downhole Pressure Gauge <<計量與測試技術 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 李新娥 , 祖靜 , 裴東興
油田電子流量計測試數據防護技術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Testing Data from Oilfield Electronic Flowmeters <<國外油田工程 Foreign Oil Field Engineering>> 孟麗 , 盛國富 , 葉鵬 , 李雲飛 , 李慶 , 賈明宜 , Meng Li , Sheng Guofu , Ye Peng
井下壓力計脫掛器的開發應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ripping-Connecting Device of Pressure Gauges <<油氣井測試 Well Testing>> 谷志強 , 龍慶 , 蔡高賢 , 李文濤 , 劉振輝
關於數字式血壓計《靜態》檢定方法的探討 <<中國計量 China Metrology>> 左鋼
動態眼壓測量計與壓平式眼壓計測量LASIK手術前後眼壓分析 The analysis of IOP measured with 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 and applanation tonometer in LASIK patients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王錚 , 邱平 , 楊斌 , 鍾興武 , 張嘵嘵 , 劉泉 , 黃國富 , 周勝 , WANG Zheng , QIU Ping , YANG Bin , ZHONG Xing-wu , ZHANG Xiao-xiao , LIU Quan , HUANG Guo-fu , ZHOU Sheng
存儲直讀式鑽桿地層遠程遙測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MORY SRO TELEMETERING SYSTEM USED FOR DRILL STEM TESTING <<天然氣工業 Natural Gas Instry>> 丁天懷 , 李成 , Ding Tianhuai , Li Cheng
存儲式電子溫度計的設計 <<試驗技術與試驗機 Test Technology and Testing Mechine>> 姜永恆 , 何越 , 田雲霞
低功耗自記式浮子水位計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 謝崇寶 , 黃斌
CY-101型磁壓力式氧分析儀預處理系統的改造 Modification of pre-treatment system of CY-101 oxygen analyzer <<中氮肥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馬明華
引用文獻:
生產測井現場操作手冊卷Ⅱ儀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喬賀堂 1993 / / P
生產測井現場工程師手冊 《大慶油田有限公司測試技術服務分公司生產測井研究所》 位在林 2000 / / P
φ22存儲式電子壓力計鑒定材料 大慶油田有限公司測試技術服務分公司生產測井研究所 2001 / / P
iLib推薦的刊物
電子器件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
微計算機信息 Control & Automation
CT理論與應用研究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塑料 Plastics
冶金設備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現代電子技術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
中國電子科技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雷達科學與技術 Rad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版權所有 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證010071號 關於我們 | 知識產權聲明 | 客戶服務 | 萬方數據
B. 測井技術在晉城寺河煤層氣地面預抽項目中的應用
周明磊1王懷洪2蘇現為3畢葉嵐3
(1.山東煤炭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 泰安 271000)
(2.山東科技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青島 266510)
(3.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數字測井站 泰安 271000)
作者簡介:周明磊,男,漢族,山東即墨人,研究員,現在山東煤炭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從事測井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研究以及資料的處理解釋。信箱:[email protected]。
摘要 本文探討利用數字測井技術解釋煤層氣的儲層參數,估算煤層氣含量,同時進行其他岩性的分析,並對煤層氣井的固井質量做出評價,為煤層氣勘探提供測井技術支持。
關鍵詞 測井技術 煤層氣 儲層參數 體積模型
APPlications of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in Surface CBM Extraction Project at Sihe Coalmine,Jincheng City
Zhou Minglei,Wang Huaihong,Su Xianwei,Bi Yelan
(1.Shandong Survey Institute of Co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Tai'an 271000;2.College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 266510;3.Shandong Provencial Bureau of Coal Geotogy,Tai'an 271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ced the use of digital logging technology in explaining the reservoir parameters,while analyzed other variable litho-logy,and assessed the cementing quality of CBM wells.It can supply logg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CBM exploration.
Keywords:logging technology;CBM;reservoir parameters;volumetric model
1 概述
山西晉城煤業集團寺河礦井是「九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設計生產能力400萬t/a。井田位於沁水煤田東南部,跨陽城、沁水兩縣,全井田面積為91.2km2,可採煤層3層即3#、9#、15#煤層。其中3#煤平均厚度為6.42m,可采儲量為4.32×108t,也是本次煤層氣地面預抽的目的層。
瓦斯也叫煤層氣,是煤礦安全的頭號殺手,也是一種清潔能源。本礦井屬高瓦斯礦井,為了從根本上杜絕煤礦瓦斯事故的頻繁發生,改善煤礦安全生產條件,同時還可作為一種新的能源;在地面上打井進行煤層氣抽采,高瓦斯礦井就可能成為低瓦斯礦井。隨著數字測井技術的快速發展,煤層氣的測井儀器、有效方法及解釋模型也比較成熟,已經具有能直接解釋煤層氣儲層參數的可能性。
2 煤儲層的地球物理特徵
煤層氣是一種以吸附狀態為主,生成並儲存在煤層中的非常規天然氣,其成分與常規天然氣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於95%),可作為與常規天然氣同等優質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煤層氣的儲層就是煤層,煤層氣也就具有煤層的各種地球物理特徵。煤層氣儲層具有雙重孔隙結構,可以理想簡化,如圖1所示。煤基質的骨架是不同比例有機質和礦物質(一般以粘土礦物為主)組成的混合物。而煤層氣儲層的基質孔隙中,吸附著甲烷(CH4)以及少量的水和其他氣體(CO2、N2、重烴等),幾乎沒有游離的水和氣。煤層圍岩的主要岩性是砂岩、泥岩、石灰岩等,煤層的物性特徵與圍岩存在較明顯的差異。本區的目的層為3#煤層,平均厚度為6.42m,含有1層夾矸,岩性為碳質泥岩,反映明顯,煤層頂底板岩性均為泥岩,具有滲透性差、隔水性良好的特點,致使煤層中的煤層氣難以向外逸散而得以保存富集。因此,3#煤為煤層氣提供了良好的存儲條件。其地球物理特徵如下。
表10 SH1號孔固井質量數據表
6 結論及建議
本次的目的層為3#煤層,測井物性反映明顯,解釋精度符合要求。
目的煤層的工業分析以及其他岩層的岩性分析是依據前面所述的體積模型及測井響應值,通過交會圖技術選取參數,採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所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煤層含氣量的估算參考了本區內其他地質鑽孔的煤層化驗數據,結合鑽孔的測井響應值,應用灰分與含氣量的線性關系求解所得,供有關方面參考。
由於煤層氣測井還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測井儀器還是方法都需要進一步完善,通過本次的煤層氣測井,對以後的工作建議如下:
(1)增加雙井徑、雙測向等參數測量。
(2)盡量實現在每種探管上增加自然伽馬參數,消除由於電纜伸縮帶來的深度誤差。
(3)通過實驗確定聲波探管是否滿足固井質量檢測技術要求,開發新的應用程序從全波列波形圖上提取聲波幅度。
(4)研究磁定位測井技術。
(5)電纜深度測量精度要進一步提高,用人工進行深度刻度其測量誤差必須≤0.5‰。
(6)中子刻度必須有兩個點:水點和19%刻度箱。
參考文獻
[1]煤層氣測井方法研究編寫組.2000.煤層氣測井方法研報告,北京:中國煤田地質總局
[2]賀天才.2005.晉城寺河煤層氣抽采實踐與展望,中國煤層氣,第二卷第3期16頁
[3]測井學編寫組.1998.測井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杜
C. 什麼是測井解釋系統以及其作用
. Forward 版本2.5、2.7、 .NET 平台Windows 簡介:真正的多用戶測井處理系統,多級安全保護措施,拋棄傳統的以方法為核心的設計思路,採用以井為對象為核心的處理方案,使處理流程與人工解釋方法更接近。 2 WellCAD 版本 3.1、4.0 平台 Windows 簡介:WellCAD是一款基於井眼數據管理的強有力的互動式PC機數據管理工具軟體,是目前市場上同類型功能最強的井筒應用工具。 Wellcad軟體是由一批在石油行業和與石油直接相關行業比如地球物理、岩石礦物學、地質工藝及石油地質工業豐富的工作經驗的專家和員工開發的。該軟體具有強有力的圖形功能和處理能力及專業化的鑽井記錄文件分析功能,能夠滿足石油地質學家科研及各個層次石油地質工作者的需要,能夠生成標准化的井眼數據處理成果和職業化圖表報告,適用於井筒原始資料的處理及後期綜合解釋。 3. Geolog 版本6.4 簡介:聚類分折、定量回歸由多種地震屬性計算物性。 4. LogPlot 版本 2005 平台 Windows 簡介: LogPlot 是一個用於石油, 地球物理等領域的十分靈活方便的測井繪圖軟體. 可以安裝在手提式電腦上到現場工作, 用戶可以只有很少的經驗, 但卻可在短時間內做出大量的測井記錄, 並且可以用軟體中的造井工具來顯示一個或多個井位.用戶還可以建立自己的樣板, 或應用軟體中已有的樣板。 5. LESA 5.0 測井評估分析系統 版本 5.0 平台 Windows 簡介:Digital Formation的測井評估分析軟體,可應用於裸眼井及套管井測井分析,支持LAS和LBS格式。可以解釋大部分裸眼井測井,從單個孔隙度測井最小值到現代組合測井。該解釋結合了著名服務公司採用特殊工具的測井結果。 6. GAEA WinLog 版本 4.33 平台 Windows 簡介:能夠非常快速容易的創建鑽井日誌和測井曲線的工具。WinLoG非常直觀,容易上手,界面與Office程序類似。日誌和曲線的顯示就是列印的效果。所有的日誌和曲線在上面點擊後都可以編輯。用Access資料庫來存儲數據信息,所以你可以很容易的將數據用在其他程序中。 GeoFrame、eXpress、DPP、Drill View、Geo-Steering Screen
D. 核磁共振測井方法
(一)測井儀器
1.組合式核磁共振測井儀(CMR)
CMR測井儀採用磁性很強永久磁鐵產生靜磁場,磁體放入井中,在井眼之外的地層中建立一個比地磁場強度大1000倍的均勻磁場區域,天線發射自旋迴波脈沖序列(CPMG)信號並接收地層的回波信號。CMR原始數據由一系列自旋迴波幅度組成,經處理得到T2弛豫時間分布。T2分布為主要的測井輸出,由此T2回波串可導出孔隙度、束縛流體飽和度、自由流體飽和度和滲透率。
CMR為小型滑板型儀器,連接長度4.33 m,重148 kg,額定溫度177℃,額定壓力138 MPa,其結構及橫截面見圖5-54。
CMR必須用弓形彈簧、用偏心器或動力井徑儀進行偏心測量。探測器極板最大寬度5.3 in,帶有滑套弓型彈簧的最大總直徑為6.6 in。
對於一般的井眼條件,推薦的最小井徑為6.25 in。當井眼條件很好,CMR可在5.785 in以下的井眼中進行測井。
(1)CPMG脈沖序列參數的選擇
核磁共振測量為周期性的,而不是連續的。測量周期由等待時間和自旋迴波採集時間段組成。採集時間比等待時間短許多。在等待時間段,氫核重新回到儀器磁場方向。等待時間根據孔隙流體的T1而定。在採集時間段,儀器的發射線圈快速發出自旋迴波。隔一定的時間段(回波間隔)收集回波。
等待時間、採集的回波數和回波間隔被稱為脈沖序列參數。這些參數決定了NMR的測量,必須在測井前加以說明。參數的優化選擇與岩性和流體類型有關,並與CMR儀是連續測量還是點測有關。
圖5-54 實驗型脈沖NMR儀器
1)測量周期。為校正電子路線的偏置,自旋迴波序列成對採集,稱為相位交替對。
採集一個相位交替對的總周期時間為
地球物理測井
式中:TW為等待時間,s;NE為回波數;TE為回波間隔,s。
周期時間長可提高CMR測井的精度。但是,對於環境變化大的井,長周期導致低測速和長的點測停留時間。
2)測速。在連續測井中,調節儀器測速確保在井下每個采樣率段(通常為6 in,即15.24 cm)中完成一次新的測量周期。最大測井速度為
地球物理測井
圖5-55為最大測速與等待時間和採集回波數的關系。大多數CMR測井速度在45.7~183 m/h之間。在束縛流體測井模型下測速可達244 m/h以上。
3)脈沖參數選擇的約束條件。①回波間隔。為提高對快速衰減組分(即小孔隙及高黏度油)測量的敏感性,CMR測井通常採用最小回波間隔(0.28 ms)。隨著硬體的改進,期望最小回波間隔隨之減小。為增強擴散弛豫,也增長回波間隔。這適用於不含大量微孔隙的純凈地層。為保持對小孔隙的敏感性,回波間隔很少超過1ms。②回波數。採集的回波靈敏度為:200,300,600,1200,1800,3000,5000 和8000。回波間隔0.28 ms時對應的採集時間分別為:0.056 s、0.084 s、0.17 s、0.34 s、0.50 s、0.84 s、1.40 s和2.24 s。在連續測井時採集的最多回波數常為1800。計算機模擬和現場經驗表明:再增加回波數對CMR孔隙測井造成的變化可忽略。③等待時間。理想情況下等待時間足夠長,以使氫核完全極化。因為不完全極化的氫對自旋迴波幅度的貢獻不完全。實際上,等待時間受制於井場效率的要求,對不完全極化要進行校正。通常,等待時間比孔隙流體的平均T1長三倍。④最小等待時間。由於發射線圈頻寬比的限制,最小等待時間約為採集時間的兩倍。實際上,這不成為一種限制,因為等待時間和採集時間均由孔隙流體的弛豫時間控制(T1和T2),具有長T2的孔隙流體也有長T1,因此需要長的等待時間。
圖5-55 最大測速與等待時間和採集回波數的關系
4)參數選擇。脈沖序列參數選擇基於預工作計劃和現場測量進行。
預工作計劃包括估算孔隙水和侵入帶烴(原有烴或油基泥漿)的平均弛豫時間(平均T1)。對於一般的儀器操作,等待時間近似為這兩種T1中較大值的四倍。
在估算孔隙流體弛豫時間時,通常假設岩石為水濕潤性。在此情況下,烴以體積速率弛豫,油的體積弛豫根據儲層條件下的黏度估算。氣體的體積弛豫與儲層溫度和壓力有關。T1和T2與流體黏度的關系曲線見圖5-49。
脈沖序列檢查常常通過在產層段的一次長等待時間測井後再用短等待時間重復測井實現。產生精確CMR孔隙度和小的極化校正(例如小於2 p.u.)的最小等待時間用於主要測井。
在一個地區或地層幾次CMR測井之後,常可確定出最優序列。該序列便可用於後續CMR測井。
下面介紹已成功用於現場測試的幾種預定義脈沖序列。
A.具有中至高黏度油(大於4 mPa·s)的儲層。中高黏度油的T1值相對短,CMR脈沖序列主要根據孔隙水的T1選擇。
孔隙水的T1由面弛豫而定,它隨著孔隙尺寸和岩性不同而變化。碳酸鹽岩的表面弛豫比砂岩弱,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當岩石具有很大孔隙時(例如孔洞性碳酸鹽岩),弛豫時間接近體積水的值(為已知的溫度函數)。但是,CMR儀探測侵入帶,其中原生水被鑽井泥漿濾液驅替,由於濾液中存在溶解的順磁離子,因此減小了體積泥漿濾液的T1。
實際上,孔隙水的T1值是很難確定的,因此脈沖序列根據適用於大部分井下環境的最小周期時間而定。根據經驗,推薦用於連續測井的脈沖序列見表5-3。表中第二列為油的黏度閾值,超過閾值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如果儲層含有特別大孔隙(例如,高滲透率、未固結砂岩和孔洞碳酸鹽岩),也需要較長等待時間。
表5-3 常規連續測井
B.具有低黏度油(小於4 mPa·s)儲層。當儲層含輕油或當用油基泥漿鑽井時,CMR脈沖序列根據油的T1確定。需要長的等待時間和慢的測速。表5-4為MAXIS測井軟體中預定義的脈沖參數。若已知儲層條件的油黏度,該序列的等待時間須修正。這時,由圖5-49估算平均T1,而等待時間設定為3T1。當井眼條件允許使用較高測速,推薦使用9 in采樣率,測速提高1.5倍。
表5-4 MAXIS測井軟體中預定義的脈沖參數
C.含氣儲層。在潛在含氣層中,CMR測井的主要應用是識別傳統測井曲線(例如中子-密度)未示出的氣層。CMR孔隙度低估了氣層的孔隙度。原因如下:氣體氫指數明顯小於1;在較寬的溫度和壓力范圍內,氣體具有長T1(大於3 s),因此在連續測井中不能完全極化;由於擴散影響,氣體T2較短(約400 μs)。因此高的T1/T2比使極化校正失效。
氣體信號幅度值為
地球物理測井
式中:HI為氣體氫指數;Vg為侵入域的氣體體積,p.u.;T1effect為等待時間中極化氣體的部分影響,即1-exp(-Tw/T1g)(T1g為氣體的T1;Tw為等待時間)。
許多環境中,氣體信號太小而不能被檢測到,這發生於淺地層(氣體氫指數太小)和低至中孔隙地層(含少量殘余氣體積)中。這些地層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相對短的等待時間測井,只要有足夠時間使水極化即可(例如,砂岩或碳酸鹽岩序列)。這使氣信號幅度變為最小,CMR孔隙度的減小可能是由於氣體影響造成的。
在深部高孔隙地層中,氣信號可能大於3 p.u.或4 p.u.。在這些地層中,單獨的CMR測井通過改變等待時間和回波間隔就可識別出氣層。
用這種方法通過改變等待時間而改變T1分布。第一次測井用使水充分極化的一種等待時間(例如砂岩或碳酸鹽岩序列)。第二次測井用一種較長的等待時間,以增高氣信號的幅值。於是通過第二次測井得出的CMR孔隙度的增量可識別出氣體。第二次測井的等待時間應選擇能得到至少4p.u的額外氣信號。額外氣信號計算如下:
地球物理測井
式中:T1w為第一次測井的等待時間;T2w為第二次測井的等待時間;T1g為氣體的T1。
在良好的環境下,通過處理不同回波間隔的兩次測井採集的自旋迴波序可以計算出孔隙流體的擴散系數(Flaum等,1996)。於是通過其與油和水相關的高擴散系數可識別氣體。4 p.u.的最小氣信號是希望值,所需的等待時間由等式(5-42)計算。通常需要4 s或5 s的最小等待時間,兩次測井都用相同的等待時間,表5-5中的脈沖序列已成功用於幾種高孔隙砂岩中計算擴散系數。
表5-5 不同回波間隔測井
D.束縛流體。束縛流體具有低T1,通常在砂岩和碳酸鹽岩中分別小於50 ms和150 ms。因此,束縛流體測井曲線用短等待時間、高測速的測量得出。束縛流體測井的推薦參數見表5-6。
表5-6 束縛流體測井
5)點測參數選擇。進行點測是為提高CMR孔隙度測井精度並獲取詳細的T2分布。測量原理與連續測井相同,但點測沒有周期時間的限制。一般使用較長的等待時間,收集更多的回波數以便與連續測井進行比較。表5-7給出預定義的砂岩,碳酸鹽岩和輕質油/油基泥漿的脈沖序列。
表5-7 點測脈沖序列
(2)信號處理
在CMR儀器研製的同時,必須設計一種經濟完整的數據採集和信號處理方法,用於分析以CPMG脈沖序列期間採集到的成百上千的自旋迴波幅值。信號處理主要是計算T2分布曲線。
在儀器研製的早期就意識到有關反演方法不適於CMR測井數據的實時處理。特別是實時計算連續T2分布需多台計算機完成大量採集數據的計算。由於成百上千的自旋幅值組成的一個自旋迴波序列僅包含幾個線性相關的參數,而NMR測量的核心參數近似於線性,所以自旋迴波數據有冗餘量,它可被壓縮成幾個數值而不丟失信息。用現場的計算設備可實時地利用採集的壓縮數據計算T2分布。
數據壓縮演算法必須適應性強,且可與實時數據採集和處理環境兼容。井下數據壓縮使用儀器電子盒內的數字信號處理晶元,這需要一個快速的壓縮演算法。井下數據壓縮減少了對遙測能力的需求,及磁碟和磁帶的存儲量。未壓縮數據也能傳輸到井下並存儲在磁碟中,用於後期處理。一種新的反演和相關數據壓縮演算法——窗處理演算法(WP)已開發出來。
通過確定在預選T2值處的信號幅度計算出T2分布。再由幅度擬合出一條曲線以顯示出一連續函數。預選的T2值等間隔位於T2min和T2max之間的對數坐標上。預選T2值的數目為分布中的組份數。
T2的計算和測井曲線輸出首先選擇一組處理參數:多指數弛豫模型中的組份數目;計算的T2分布中的T2最大值T2max和最小值T2min;自由流體截止值;輸入的T1/T2;泥漿濾液的弛豫時間。輸入上述參數用於計算T2分布、自由流體和束縛流體孔隙度的相對數量、平均弛豫時間。
1)組份數。現場數據的模擬和處理指出,若使用至少10個組份模型,組份數對CMR測井輸出的影響可以忽略。若要得到平滑T2分布則必須增加更多的組份。通常,連續測井用30個組份模型,點測使用50個組份模型。
2)T2min。根據測量對短弛豫時間固有的敏感性確定最小T2值,這與測量的回波間隔有關。當使用回波間隔為0.28 μs時,T2min為0.5 μs。
3)T2max。T2max值的選擇在T2分布中的最長弛豫時間與測量可分辨的最長弛豫時間之間取折中,後者根據採集時間(即採集的回波數和回波間隔)確定。模擬顯示在合理的取值范圍內,CMR測井輸出對T2max值不敏感。對採集600~1800個回波的連續測井,T2max取3000 μs。對於點測,一般採集3000~8000個回波,T2max定為5000 μs。
4)T1/T2比。極化校正時需輸入T1/T2。當儲層含黏滯油時,推薦T1/T2定為2。當存在輕質油,T1/T2增至3。
(3)刻度和校正
在車間中用含氯化鎳稀釋液的一種混合物完成精確刻度。溶液的信號幅度代表標準的100 p.u.。
在測量周期的等待時間中完成電子刻度。在此期間,一個小信號被送入位於天線上的一個測試線圈中。信號由天線採集並被處理,然後信號幅值被用於系統增益中由操作頻率、溫度和周期介質電導率產生的變化進行校正。
信號幅度必須作溫度校正、磁場強度校正(磁場強度隨溫度和附在磁體上金屬碎屑量而變化)、流體氫指數校正(當地層水或泥漿濾液礦化度較高時,該校正十分重要)。
圖5-56 MRIL儀器框圖
此外,CMR測井須對氫核不完全極化進行校正。
(4)測井質量控制
測井質量控制包括:儀器定位、采樣率和測速、疊加與精度、儀器調諧、泥漿濾液弛豫時間等。
2.核磁共振(成像)測井(MRIL)
(1)儀器說明
MRIL儀器,由三部分構成:探頭(長8 in,直徑為4.5 in或6.0 in);長13 ft、直徑3.626 in的電子線路短節和長10 ft、直徑為3.626 in的儲能短節(圖5-56)。
儀器的探頭由永久磁鐵、調諧射頻(RF)天線和測量射頻磁場幅度的感測器組成。磁場呈圓柱形軸對稱,磁力線指向地層,磁場幅度與徑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調整RF磁場形狀,使其符合磁場空間分布,且使RF磁場與靜磁場相互垂直,這種結構形成一個圓柱形共振區域。其長度為43 in(或24 in,這取決於RF天線的張角)、額定厚度為0.04 in。有兩種探頭可供選擇,直徑為6 in的標准探頭,用於直徑7.785~12.25 in的井眼;直徑為4.5 in的小井眼探頭,用於直徑6.0~8.5 in的井眼。儀器的工作頻率為650~750 kHz,共振區域半徑19.7~21.6 cm(對於標准探頭)。
儀器為數字化儀器,原始回波按載波被數字化處理,所有的後續濾波和檢測均在數字域實現。
(2)儀器特點
1)多頻工作。MRIL的C型儀器具有靈活的變頻特性,可從一個頻率跳變到另一個頻率。對於17×10-4 T/cm的額定磁場梯度,一個15 kHz的頻率跳躍對應於共振區域半徑0.23 cm的變化,該設計也支持在兩種頻率下同時測量,雙頻測量的幾何圖見圖5-57。
2)測低阻井。低阻井相當於一種對射頻天線的負載,負載常用天線因子Q表示。在直徑8.5 in的井眼中,Rm>10 Ω·m的淡水泥漿井眼中天線Q值為100;而在Rm=0.02 Ω·m的井眼中,Q值變為7,低Q值對MRIL信號質量有不良影響。
3)信噪比(SWR)高。測量頻率為725 kHz時,在淡水泥漿井眼環境下,儀器的單回波信噪比(SWR)為70∶1。計算結果經多次回波提高了信噪比,其自由流體指數(FFI)的信噪比為240∶1。
4)調幅與調相功能。C型儀對每個回波提供完全幅度和相位調制。
5)測速快。測速取決於MRIL輸出的單次實驗信噪比、期望的測井精度縱向張角及地下T1能允許的測量周期時間Tc。在單一共振體內,要使恢復達到95%以上,恢復時間TR必須滿足:
圖5-57 MRIL雙頻測量示意圖
地球物理測井
由於多頻工作的結果,周期時間稍長於標准化所用頻率數的T2。在雙頻工作情況下,TC=TR/2。在T1=500 ms、1000 ms和2000 ms的條件下,地層極化完全恢復對應於周期為750 ms、1500 ms、3000 ms。依測井環境不同,C型儀測速約為B型的4.4~14.4倍。
6)垂向解析度高。通過減小射頻天線的縱向張角可得到更高的解析度,目前探頭設計張角為43 in,C型儀可兼容更小的張角(24 in)。
(3)脈沖參數選擇
MRIL採用CPMG脈沖序列完成對T2的測量。其CPMG脈沖參數選擇方式基本上與CMR的脈沖參數選擇方式相同。
圖5-58 雙頻MRIL探頭及探測區域剖面圖
C型儀的回波間隔時間約為1 ms。每個深度測量點上,記錄的回波串為:在淡水泥漿井眼中約為1200個回波;在鹹水泥漿井眼中,約300~500個回波。
(4)MRIL的垂向解析度和信噪比
NMR儀的垂向解析度受控於永久磁場及射頻磁場的形狀,即決定於磁體物理尺寸及射頻天線。理論上,MRIL儀的探測體積為一圓環(圖5-58),圓環大小受射頻天線的張角影響。
MRIL數據的垂向解析度和信噪比不僅受控於NMR的物理特性和感測器的設計,而且與數據採集及處理過程有關。C型儀的操作模式為雙頻雙相交替方式。脈沖序列依次為:頻率2,原相位;頻率1,原相位;頻率1,反相位;頻率2,反相位。相位交替改變了NMR回波的符號,而干擾信號的相位不變。通過改變所有反向回波的符號並將所有測量求和,相乾乾擾被消除。根據井眼環境,在完成回波數據轉換之前,需要進行附加的求均值以提高信噪比。在井場或後續處理中應用濾波技術進行後續的處理。
使用時序分析法通過比較某一特定層段中兩次或多次測井數據可以定量評估垂向解析度和信噪比。在0.9 m·min-1、3.0 m·min-1和9.1 m·min-1測速下分別進行重復測井得到三對測井曲線,用時序分析計算出相關系數和信噪比與空間頻率的關系,平均低頻信噪比特徵見表5-8。
表5-8
(5)儀器的刻度和環境影響
C型MRIL用100%的標准水進行刻度,水裝於一個高1 m、長2 m、寬1 m的屏蔽容器內(在調幅頻帶內操作)。改變井眼負荷的方法是加入井眼流體或在射頻天線上加電阻。在存在井眼負載時,將回波幅度與已知的標准水的簡單指數衰減比較進行刻度。儀器還需進行二次刻度。此外,在井場,測井前和測井後還要用標准探頭對電子線路進行校對,儀器所有參數都要記錄並與標准值比較。
對於使用新的24 in張角的MRIL儀器,實施採集數據進行時序分析現場曲線時可以看出,24 in張角儀器的數據顯示出明顯的層界,並可分辨出薄層。其時序分析結果見表5-9。與表5-8中43 in張角的結果比較可見,24 in張角的垂向解析度提高。低頻信噪比二者無差別。根據簡單的幾何推理,我們預計24 in張角的信噪比應降2.5 dB;且信噪比的這種降低與測速無關。測試井的時序分析指出,信噪比降低至小於5 dB。
表5-9
NMR回波幅度隨地層溫度升高而降低,地層溫度與刻度溫度之比用於回波輸出的校正。MRIL輸出對烴密度敏感,故需進行溫度、壓力對液態烴密度影響的校正;天然氣可減小MRIL孔隙度,但不可校正。
(二)信號處理和輸出
MRIL測得的原始數據是所接收到的回波串,如圖5-59。它是求各種參數和各種應用的基礎。
目前C型儀用的信號處理方法是從原始回波串中提取T2分布譜(如圖5-60)。
對於一個孔隙系統,可能會存在著多個弛豫組分T2i,每個回波都是多種弛豫組分的總體效應。通常,回波串的衰減速率表現出雙指數或多指數特徵;所以可以將回波幅度看成是多指數分量之和。
地球物理測井
式中:ai為第i個橫向弛豫時間所對應的回波幅度;T2i為第i個橫向弛豫時間;n為所劃分的T2i個數,通常n取8。
圖5-59 MRIL測得的回波串
由一組固定T2弛豫(4 ms,8 ms,16ms,32 ms,64 ms,128 ms,256 ms和512 ms)作出基本函數擬合回波串。這樣一組NMR測量信號(回波)Aj(t)(設有m個,m>n)可以得到一組超定方程組,該方程組的最小二乘解求得一組與固定劃分的T2i對應的ai,經內插和平滑後得到T2分布譜。每個圈定的T2對應一部分孔隙,各T2分量ai求和經過刻度得到φNMR;FFI為T2大於或等於32 ms對應的孔隙之和,由T2大於截止值的各項ai之和,經過刻度(歸一化)得到φFFI;BVI為4ms、8ms和16ms的T2值對應的部分孔隙之和,由T2小於截止值的各項ai之和,經過刻度(歸一化)得到φbvi。
圖5-60 自旋—回波串的多指數擬合及T2分布譜
通過合理地設置MRIL的測量參數TR、TE,測量兩組或多組回波串,得到不同的T2分布譜。對它們進行譜差分或譜位移處理,可以定性地識別儲層中流體的類型。
(三)核磁共振測井的測量模式(MRIL-C型儀器)
1.標准T2測井
提供一般的儲層參數,如有效孔隙度、自由流體體積、束縛流體體積、滲透率等。
一般選取等待時間TW=3~4 s,標准回波時間間隔Te=1.2 ms,回波個數Ne≥200。
2.雙TW測井
根據油、氣、水的弛豫響應特徵不同,採用不同等待時間TW進行測量,可定性識別流體性質:
短等待時間TWS:水信號可完全恢復,烴信號不能完全恢復;
長等待時間TWL:水信號可完全恢復,烴信號也能完全恢復。
將用兩種等待時間(TWS和TWL)測量的T2分布相減,可基本消除水的信號,剩下部分烴的信號,從而達到識別油氣層的目的。
3.雙TE測井
地球物理測井
式中:T2CPMG為採用CPMG脈沖法測量的弛豫時間;D為地層流體的擴散系數;G為磁場梯度;TE為回波間隔;γ為氫核的旋磁比。
從上式可看出,增加回波間隔TE將導致T2減小;且T2分布將向減小的方向移動(移譜)。由於油氣水的擴散系數不同,在MRIL-C型測井儀的梯度磁場中對T2分布的影響程度不一樣,採用長短TE測井,油氣水的T2分布變化的程度也不同,據此可定性識別流體性質。
(四)核磁共振測井的測量模式(MRIL-P型儀器)
測量模式就是測井期間控制儀器的一系列參數。MRIL-P型測井儀測井時有4種基本測量方式,根據不同的參數組合成77測井模式。
1.DTP方式
為等待時間TW和粘土束縛水模式。它分5個頻帶2組測量方式(A,PR),4頻帶上為PR組信號(TE=0.6 ms,NE=10,TW=0.02 s),共採集8組回波串,用於計算粘土束縛水體積。在0~3頻帶上為A組信號(TE、TW自定),共採集16個TW信號。每個周期共有24組回波串。該方式主要用於計算總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確定可動流體體積、毛管束縛流體體積和粘土束縛流體體積、滲透率等參數。
2.DTW方式
又稱雙TW模式。該模式採用5個頻帶3組測量模式(A,B,PR)。4頻帶上為PR組信號(TE=0.6 ms,NE=10,TW=0.02 s),共採集8組回波串,用於計算粘土束縛水體積。在0~3頻帶上分別採集16個A組和B組信號,A、B組回波間隔TE相同,等待的時間TW不同,A、B之間為長等待時間TWL,B、A之間為短等待時間TWS。每個周期共有40個回波串,根據長、短不同等待時間的T2譜識別油氣。
3.DTE方式
又稱雙TE模式。該模式採用了5個頻帶3組測量模式(A,B,PR)。4頻帶上為PR組信號(TE=0.6 ms,NE=10,TW=0.02 s),共採集8組回波串,用於計算粘土束縛水體積。0~3頻帶各採集16個A、B組信號,A、B組共有相同的等待時間TW,不同的回波間隔TE。A組為短回波音隔TES,B組為長回波間隔TEL,共40個回波串。其主要目的是應用兩個不同回波間隔的數據作擴散加權,進行氣檢測等。
4.DTWE方式
又稱雙TW+雙TE模式。該模式採用5個頻帶5組測量模式(A,B,D,E,PR)。4頻帶上為PR組信號(TE=0.6 ms,NE=10,TW=0.02 s),共採集8組回波串,用於計算粘土束縛水體積。0~1頻帶上各採集8個A、B組信號,2~3頻帶上各採集8個D、E組信號,其中A、B為短TE雙TW模式,D、E為長TE雙TW模式。共40個回波串。包含了雙TE和雙TW測井,一次下井可獲得所有信息,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際測井過程中,基本測量方式確定後,根據不同的測量參數從77種測量模式中選取合適的模式進行測井。表5-10列出了常見的10種測量模式參數。
表5-10 常用的10種測量模式參數
E. 地球物理測井預測系統
(一)軟體功能及數據格式
地球物理測井單井涌水量預測系統採用模塊化程序編寫方式,相對獨立的實現某一功能,然後集成在一個大的系統中達到從數據輸入,數據處理,成果輸出等一整套的功能。
1.軟體功能
本地球物理測井單井涌水量預測系統分為模型數據查看模塊、模型計算模塊、涌水量預測模塊、井數據查看模塊和預測結果顯示及輸出模塊5個模塊(見圖6-11)。
圖6-11 地球物理測井單井涌水量預測系統主界面
(1)模型數據查看模塊
本軟體所包含的模型數據查看模塊能夠實現數據輸入,數據顯示,數據輸出,數據編輯功能(見圖6-12)。
(2)模型計算模塊
模型計算模塊可以將已經擁有的地球物理測井數據通過數據擬合得到若干擬合公式,以便於下一步進行井的單位涌水量預測。
圖6-12 模型數據查看模塊界面
本模塊分為井數據導入、控制參數選擇、擬合公式選擇3個部分(見圖6-13),分別實現模型井數據的導入,選擇相對誤差或者絕對誤差,選擇最大迭代次數,選擇擬合精度,選擇阻尼系數,多個擬合公式選擇及顯示的功能。根據工區數據的不同對應選擇不同的參數和選項。
(3)涌水量預測模塊
涌水量預測模塊的作用是在前一步模型計算的前提下,利用之前擬合得到的不同涌水量計算公式,計算得到單口井或者多口井的預測單位涌水量。
本模塊分為選擇預測井數據,選擇擬合公式,計算結果輸出(見圖6-14)。
圖6-13 模型計算模塊界面
圖6-14 單井涌水量預測模塊界面
(4)井數據查看模塊
數據查看模塊可以很形象的顯示所選擇的井的所有參數,分為井參數查看,層參數查看,井示意圖顯示(見圖6-15)。
(5)預測結果顯示及輸出模塊
本模塊可以將預測得出的結果以文本的格式保存,同時也可以列印輸出。井數據響應界面如圖6-16所示。
圖6-15 井數據查看模塊界面
圖6-16 井數據響應界面
2.數據格式說明
(1)模型井數據格式
模型井數據如圖6-17所示,前兩行為數據文件頭,第一行為井號。第二行第1個數為這口井的深度,第2個數為這口井的井徑,第3個數為這口井的層數。第二行之後為模型井數據,每一行存儲一個層位的井數據,每一個井有6個井參數,這里要注意數據的行數與井層數一定要對應,否則會報錯,數據的第1列為單位涌水量,第2列為井徑,第3列為層厚度,第4列為層埋深,第5列為含水層電阻率,第6列為黏土隔水層電阻率,第7列為泥質含量。
圖6-17 模型井數據格式示意圖
(2)預測井數據格式
預測井數據如圖6-18所示,前兩行為數據文件頭,第一行為井號。第二行第1個數為這口井的深度,第2個數為這口井的井徑,第3個數為這口井的層數。第二行之後為預測井數據,每一行存儲一個層位的井數據,每一個井有6個井參數,這里要注意數據的行數與井層數一定要對應,否則會報錯,數據的第1列為井徑,第2列為層厚度,第3列為層埋深,第4列為含水層電阻率,第5列為黏土隔水層電阻率,第6列為泥質含量。
圖6-18 預測井數據格式示意圖
(二)系統操作流程
1)數據准備。預測模型的計算需要在已有一定量數據的基礎上,所以需要將數據收集起來以本軟體所需要的格式保存到相應的文件中。文件格式詳見數據格式說明部分。需要准備的數據有:
a.模型井數據(數量越多所擬合的結果精度越准確)。
b.預測井數據。
2)打開地球物理測井單井涌水量預測軟體,點擊數據輸入選項,將模型井和預測井數據文件輸入,以對應的格式保存起來。
3)點擊 ,打開模型計算窗口,填寫模型井的數量,這樣在井參數選項卡內的會將對應數量的井列出,並顯示沒有載入數據。如圖6-19所示。
圖6-19 井參數載入模塊
4)依次雙擊井列表內的每一口井,將之前保存好的模型井數據文件載入,載入成功後列表內會顯示「——→OK」字樣,提示井數據載入成功,然後依次將所有的模型井數據導入。
5)在控制參數欄目內進行參數的設定,首先選擇誤差判斷方法,可選的方法有相對誤差和絕對誤差,然後依次填寫最大迭代次數,擬合精度,阻尼系數三個參數,作為模型擬合時的控制參數(圖6-20)。
圖6-20 控制參數模塊
6)根據需要在擬合公式選擇欄目里選擇所需要的擬合公式,公式可以選擇的盡量多一點,這樣下一步公式的篩選空間將會大一點。
7)單擊模型計算最下方的 ,開始公式擬合。當擬合結束之後,會提示公式保存位置,選擇對應的位置保存後以備下一個模塊的使用。
8)關閉模型擬合對話框,回到程序主窗口,單擊 打開涌水量計算窗口。填寫模型井的數量,這樣在井參數選項卡內的會將對應數量的井列出,並顯示沒有載入數據。
9)依次雙擊井列表內的每一口井,將之前保存好的模型井數據文件載入,載入成功後列表內會顯示「--→OK」字樣,提示井數據載入成功,然後依次將所有的預測井數據導入。
10)根據需要在擬合公式選擇欄目里選擇所需要的擬合公式,根據需要,公式可以選擇不同的數量。公式選擇不同,得出的結果數量也不同。
11)單擊 開始按照所選擇的公式進行單井涌水量結果的計算。得到計算結果,並彈出數據保存對話框,將結果保存到合適的位置。
F. 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的創新方式與保障條件
趙傳玉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摘要 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的常規方式包括網路目錄檢索、網路全文瀏覽與下載兩種; 創新方式則包括數字地圖導航服務、在線繪圖與對比服務、移動化利用服務、數據挖掘與知識服務以及大數據服務5種。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的創新方式,需要具備豐富的數字化資源、完善的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大容量的網路帶寬以及具有大數據思維的檔案工作者4個方面的保障條件。
關鍵詞 油氣地質資料 數字資源 利用服務 數字地圖 數據挖掘 知識服務 大數據
0 引言
油氣地質資料是對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地質資料的簡稱,是指在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生產和科研過程中形成的文字、圖表、數據、聲像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資料,以及成果地質資料和岩心、岩屑、光薄片等實物地質資料。《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發布十餘年來,油氣地質資料的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工作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不斷壯大的過程。
目前已經比較成熟、正在被各油氣田勘探開發單位廣泛應用的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方式,主要包括網路目錄檢索、網路全文瀏覽與下載兩種方式。網路目錄檢索是指通過網路提供油氣地質資料的案卷級與文件級目錄信息的檢索服務,授權用戶可通過這種方式查找到館藏中的任何一個案卷或一份文件。網路全文瀏覽與下載是指通過網路提供油氣地質資料的全文瀏覽與下載服務,該項服務在目錄資料庫建設的基礎上開展,授權用戶可在線瀏覽地質資料的主要內容,也可下載至本機進一步利用。
1 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的創新方式
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資源建設程度的不斷推進,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方式也要不斷創新。結合工作實際及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筆者總結了如下5種創新服務方式。
1.1 數字地圖導航服務
數字地圖導航服務,是指利用基於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導航,以地質資料內容對應的工作區的地理坐標為檢索點,向用戶提供某一特定地理區域所包含的全部油氣地質資料的一種服務方式,它是網路目錄檢索、全文瀏覽與下載的一種有益補充,要在地質資料檢索系統上集成GIS服務方可實現,目前比較成熟的平台有ArcGIS平台、Google公司提供的Google Earth服務等。
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必須充分佔有目標區域的全部資料,才能有的放矢深入研究。用戶使用常規的檢索方法,以題名、作者、關鍵詞等作為檢索詞,往往難以覆蓋目標區域的全部資料。地質資料館藏機構通過對資料內容涉及的空間數據進行著錄並在檢索系統中集成GIS導航服務等方式,不僅讓用戶可以直觀的掌握目標區域的地理與地形情況,還可以通過GIS導航平台提供的點選和圈選功能,查詢該區域內的全部油氣地質資料。
筆者所在單位通過建立空間資料庫,著錄油氣地質資料內容對應的工作區的地理坐標信息,並在檢索系統中集成GIS平台,實現了對油氣地質資料的GIS導航查詢服務。用戶登錄後,只需框選某一特定區域,即可查詢這一區域內中石化各油氣田勘探開發單位形成的油氣地質資料情況,極大地提高了查全率與查准率,效果反饋良好。
1.2 在線繪圖與對比服務
這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方式,主要是以館藏的各類數據體為基礎,通過管理信息系統與檢索系統,提供對這些數據體的自定義可視化以及對比服務。
以測井數據體為例,測井是指利用岩層的電化學、導電、聲學、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測量地球物理參數的過程。測井的方法眾多,也形成了多種類型、多種格式的測井數據體,而這些測井數據體一般都不便直接閱讀,必須形成測井曲線圖才能方便利用。在線繪圖與對比服務,就是將館藏每一口井的全部測井數據體,上傳至存儲伺服器,並與相應的案卷級目錄信息、文件級目錄信息鏈接,用戶在瀏覽時,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一口井的某一類或某幾類測井數據體,或者多口井的某一類測井數據體,利用管理信息系統提供的在線繪圖功能,實時繪制測井曲線圖並進行對比。該服務方式可以讓用戶自行確定測井曲線種類、選擇圖件參數、圖件顯示方式等,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
目前中石化油氣勘探開發源頭數據採集系統中的測井數據採集系統,採集了測井數據體後,就是通過在線繪圖、在線對比、在線統計等方式來展示採集結果的,效果非常好。這一系統的成功實踐,為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的在線服務提供了一種借鑒思路。
1.3 移動化利用服務
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各種業務在移動設備上的應用越來越成熟。筆者認為,隨著手持移動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等)硬體配置越來越高,對復雜任務的處理能力與處理速度大幅提高;3G、4G等高速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為油氣地質資料利用服務的移動化提供了機遇。英國地質調查局在2010年9月發布了其第一個基於iOS系統的APP——iGeology,用戶可藉助該APP在英國任意地方通過移動設備檢索1:50000地質圖及相關數據,利用效果顯著。全國地質資料館在2013年也分別發布了基於iOS和Android系統的手機客戶端,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查詢地質資料並發起資料訂購。
對於油氣田勘探開發單位而言,我們可效仿上述成功經驗,開發專門的第三方應用程序(APP),通過局部推送、切片技術、鷹眼技術等手段,解決大容量電子文件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推送和在手持移動設備上的顯示等問題,經授權和認證後,可根據勘探開發科研生產一線工作者的需要,將其急需的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推送到他們的手持移動設備上,提高服務與支撐效率。
1.4 數據挖掘與知識服務
數據挖掘一般是指從大量數據中自動搜索隱藏於其中的有著特殊關系性信息的過程。油氣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中,既保管有豐富的電子資源,又擁有龐大用戶群的利用記錄,這兩者對計算機而言都是大量的數據,為提供數據挖掘與知識服務奠定了基礎。
數據挖掘與知識服務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對館藏油氣地質資料中的有用數據進行挖掘。對地質現象的認識,是隨著相關資料檔案的豐富、技術的更新、方法的優化而不斷精確的。館藏油氣地質資料是在多年的勘探開發工作中不斷形成的,其包含了廣大勘探開發工作者對地質現象認識的不斷總結和提煉。可以通過統計、在線分析處理、情報檢索、機器學習、專家系統和模式識別等諸多方法,對地質資料中有關某一特定區域、某一特定地質現象的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分析,將其中的隱形知識挖掘出來轉換成顯性知識並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是指對用戶利用數據的挖掘。用戶在管理信息系統中,檢索檔案目錄、瀏覽下載檔案電子文件時,都會形成大量的有關利用的數據,包括利用時間、利用熱點、利用興趣方向等,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可針對不同用戶的興趣點,提供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服務。對用戶利用數據的挖掘,分為3個層次,一是對全體用戶利用數據的挖掘,分析全體用戶最感興趣的利用服務內容、方式、方法等,以促進利用服務工作的改進和優化。二是對特定群體用戶(如某一單位、某一研究室)特定時間段利用數據的挖掘,分析他們的階段性利用興趣,可為有針對性提供主動上門服務提供方向。三是對個體用戶利用數據的挖掘,可分析該用戶的研究方向、傾向的服務方式等,從而為該用戶提供更好地數據資源利用服務。
筆者所在的單位已對用戶利用數據進行了第一、三兩個層次的挖掘,我們通過管理信息系統統計用戶的搜索關鍵詞、瀏覽與下載興趣等,分析階段時間內全體用戶以及個體用戶利用興趣的Top 10,在用戶檢索界面進行動態顯示與實時更新,總體效果不錯。目前我們正在嘗試對用戶利用數據進行第二層次的挖掘,以便更好地提供利用服務。
1.5 大數據服務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藉助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和硬體技術,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在不斷形成大數據,這已是社會共識。在目前的油氣田勘探開發各項活動中,形成的數據量非常大,也屬於大數據的范疇;各級地質資料館(室)館藏的油氣地質資料及其數字資源,其數據量更加龐大。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字資源,單純提供個體數字資源的服務將逐漸不符合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的實際,我們要具備大數據的思維,將館藏全部數據資源視為一個整體,提供整體服務,通過尋找各項地質工作與油氣田勘探發現、油氣田開發產能建設之間的相關關系來提供服務。
據筆者目前掌握資料來看,大數據服務尚未在油氣地質資料部門開展,但Google、Visa等掌握了大量數據的公司進行大數據服務的案例屢見報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公司都掌握了大量的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提供大數據服務來促進油氣勘探發現與油氣田開發產能建設,勢必不會太遙遠。
2 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的保障條件
油氣地質資料相較其他參考資料,具有原始性與系統性兩大優勢。原始性是因為其是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的原始記錄,系統性則是因為其系統記錄了各項油氣田勘探開發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基於這些優勢,必須重點開展油氣地質資料的數字資源服務,創新服務方式。結合工作實際,筆者認為創新服務方式,要具備如下幾方面的保障條件。
2.1 基礎條件——豐富的數字化資源
豐富的數字化資源是開展數字資源服務的基礎條件。豐富的數字化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字化的紙質地質資料,主要是指利用掃描技術、OCR技術、存儲技術等技術手段,形成館藏紙質地質資料的數字化版本;二是各種數據體,主要是指在物化探、鑽井、測井、錄井等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中,利用各種儀器採集和(或)形成的大量的數據體,及其解譯數據。這些數據體是對地質現象的原始記錄,是數字資源服務的主體,對其利用需求遠大於對數字化的紙質地質資料的利用需求。而這些數據體往往是各項工作的中間性成果,對其歸檔的控制力度稍弱,需要各級檔案部門採取切實可行的歸檔監管措施,確保這些數據體及其解譯成果能及時、全面地歸檔,以築牢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服務的基礎。
2.2 技術條件——完善的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
開展數字資源服務,完善的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是技術保障。無論是數字化的紙質地質資料,還是各種數據體,都是以代碼形式存儲在光碟、磁碟等光磁載體上,必須藉助完善的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方能有效地開展利用服務。完善的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應該具備兩方面的基本功能,一是能作為油氣地質資料日常管理的工具,可提供從歸檔、整理到編目、著錄檢索、統計等各個基本環節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水平;二是能作為用戶利用服務的終端,用戶無論是進行目錄、全文檢索,還是全文瀏覽與下載,都可藉助於該管理信息系統實時並動態顯示。
2.3 環境條件——大容量的網路帶寬
從筆者所在單位的情況來看,通過網路提供地質資料利用服務近年來發展迅猛,在部分單位的地質資料部門已成為提供利用服務工作的主要方式。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中形成的地質資料,大部分是技術報告以及各種技術圖件,其電子文件體積一般都比較大,動輒在幾百兆位元組(MB)甚至吉位元組(GB),要將這些大體積的電子文件通過網路提供利用,大容量的網路帶寬必不可少。
2.4 智力條件——具有大數據思維的地質資料工作者
任何一項工作的正常開展,都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依託。筆者認為,要充分開展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的利用服務工作,具有大數據思維的地質資料工作者是必不可少的智力條件。一方面,他們可從資料檔案專業的角度,按資料檔案工作的規律與特點開展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的利用服務工作;另一方面,他們還可從數據的角度,開展對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中豐富數據的挖掘、提煉與整合,結合油氣田勘探開發業務工作,提供有針對性的內容服務;第三方面,他們還可從大數據的角度,將油氣地質資料數字資源作為一種大數據來整體考慮,通過IT部門的配合,來發掘各類數字資源與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的相關關系,從而提供其他利用服務方式所無法提供的數據與知識服務。
參考文獻
[1]葛紅.數字時代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J].科技與企業,2010(6):84~85.
[2]塗子沛.大數據[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Q/SH 0167-2008 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油氣地質資料立卷歸檔規則[S].2008-02-25.
[4]British Geologecal Survey.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Annual Report 2010-11[EB/OL].2011[2013-02-25].http://www.bgs.ac.uk/downloads/start.cfm?id=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