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居民存款總額
從各方面公開的信息來看,老百姓的錢確實不少。 根據央行發布的金融數據報告,2020年底,我國居民存款總額為93.4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加了11萬多億元人民幣。
拓展資料
一、銀行存款的一種,專門吸收居民的節余貨幣收入。在西方國家,儲蓄同儲蓄存款的含義不同,儲蓄是指宏觀經濟總量國民收入中未被消費的部分,如以Y代表國民收入,C代表消費,S代表儲蓄,則S=Y-C。在中國,儲蓄和居民儲蓄存款都是指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存款。沿革儲蓄存款在中國已有很長的歷史。1906年無錫人周廷弼創辦信成銀行,把儲蓄存款作為業務之一,成為中國第一家兼辦儲蓄存款的銀行。1939年陝甘寧邊區銀行創辦人民儲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人民儲蓄得到迅速發展,到1989年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5 147億元,占銀行、信用社資金來源的33.6%,儲蓄存款已成為中國的銀行主要資金來源之一。
二、中國居民儲蓄存款可分為:①活期儲蓄存款。以1元為起點,多存不限,可以隨時存取。開戶時由銀行發給存摺,存取均通過存摺進行,每年結算利息一次。其特點是變動頻繁。②定期儲蓄存款。存款人同銀行約定取款時間,到期支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存款。是中國儲畜存款的主要組成部分,其餘額占整個儲蓄存款余額的80%以上。定期儲蓄存款又分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多次存入,一次提取)、存本取息和整存零取等種類。③華僑(人民幣)定期儲蓄存款。專門為華僑和港澳同胞舉辦的一種儲蓄。④其他儲蓄存款。包括有獎有息儲蓄、住房儲蓄、耐用消費品儲蓄、旅遊儲蓄、定活兩便儲蓄、代發工資儲蓄等等。
積極開展儲蓄存款業務除能為國家積聚大量建設資金外,還能回籠貨幣,調節市場貨幣流通,培養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為群眾的貨幣節余保值、增殖和進行貨幣收付服務。
Ⅱ 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度數據
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城鄉居民人民幣平均存款增加了8.07萬億元,同比多增了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儲蓄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1.86萬億元,但是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例如基金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存款減少了3713億元,這是人民幣存款余額首次突破200萬億元大關。
截至3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200.99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個和0.6個百分點;。3月當月人民幣存款就新增加4.16萬億元,同比多增2.44萬億元。按照全國14億人口計算,人均儲蓄存款大約6.3萬元。從數據看,我國居民的整體儲蓄還是比較多的,儲蓄率也比較高,老百姓的家底還算比較「厚實」。高儲蓄存款余額也為經濟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子彈儲備。
但是,如果我們將存款利率與CPI簡單對比(2020年一季度CPI漲幅為4.9%),1年期儲蓄存款基準利率為1.50%,3年期為2.75%,即使按照存款利率上浮50%測算,1年期存款利率也就為2.25%,即使3年期儲蓄存款收益率為4.2%左右,也還是略低於CPI漲幅4.9%,更不說1年期2.25%的收益率了。
拓展資料:當前居民的儲蓄收益率已經實際為「負利率」時代,那為啥老百姓還是「熱衷」於將手裡的錢「存銀行」呢?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投資意願不高,或者當前沒有太多好的投資渠道。譬如「寶寶們」類貨幣型基金近期收益率也已經跌破了2%,還不如定期存款靠譜收益高。債市、以及其他類型的投資,在目前的市場大環境下,或者政策引導下,「波動幅度」加大,吸引力減弱,
二、消費意願下降。因疫情影響,居民對後期就業和收入的預期也有了一定變化,開始「緊衣縮食」,加上消費環境「不允許」,都或多或少的主動或被動地減少消費行為,增加儲蓄,可能也導致了近期居民儲蓄余額的快速增加。
三、線上存款理財變得更受歡迎了。因疫情影響,原來銀行線下網點拉存款方式受到了比較大的抑制,都開始大力發展「線上」存款業務,用戶通過手機線上就可以很便捷地進行存款。特別是一些中小銀行與互聯網公司合作,便捷流程與用戶體驗,加上有競爭力的利息,線上的這種存款理財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很多用戶將以前的低風險性投資轉成了銀行存款,也為存款余額的增加貢獻了一份力量。
Ⅲ 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最新統計是多少
據統計,2014年末我國住戶存款余額高達50.3萬億元。而央行公布的今年2015年一季度金融統計報告顯示,一季度我國人民幣存款增加4.15萬億元。
2014年我國外匯儲備增長遠低於外貿順差,部分原因就在於美國經濟復甦和量化寬松退出推動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企業和居民結售匯意願降低。在這樣的預期下,我國通過一定程度的外匯市場干預,保持了人民幣的堅挺。2014年這一年中,人民幣平均匯率反而較上年升值0.8%。
Ⅳ 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在哪裡可以看統計年鑒里我也沒找到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的網頁上,首頁中間部分有一個數據查詢,選擇年度報告,左面有一大堆指標,選擇人民生活,有一個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就是你要找的了,望採納~~~
Ⅳ 有誰知道截至目前,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多少
人民銀行: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11.2萬億
中國人民銀行14日發布的金融統計資料表明:一季度貨幣供應量仍然保持著較快增長態勢,貨幣資金環境較為寬松。
統計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為23.2萬億元,同比增長19.1%,增幅比上年末低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為8.6萬億元,同比增長20.1%,增幅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市場貨幣流通量余額為1.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一季度現金累計凈回籠449億元,同比多回籠227億元。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的增幅遠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消費物價增長幅度之和。總體看,當前貨幣資金環境較為寬松。
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3.3萬億元,同比增長19.6%。一季度累計增加1.2萬億元,同比多增1087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2.1萬億元,同比增長21%,增幅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其中,企業存款余額7.5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增幅比上年末提高2.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2萬億元,同比增長18.3%,增幅比上年末低0.9個百分點。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0.7%。一季度貸款累計增加9131億元,同比多增596億元。
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4398億美元,同比增長39.2%。一季度國家外匯儲備累計增加365億美元,同比多增69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穩定。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加強預調和微調,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控制基礎貨幣增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一季度金融運行繼續保持平穩,促進了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健康發展
Ⅵ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包括哪些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包括城鎮居民儲蓄存款和農民個人儲蓄存款兩部分,不包括居民的手存現金和工礦企業、部隊、機關團體等集團存款。儲蓄存款余額,是指城鄉居民存入銀行及農村信用社儲蓄的時點數,如月末、季末或年末數額。
拓展資料:
1、 儲蓄存款余額
儲蓄存款余額是指城鄉居民在某一時點上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本幣(人民幣)、外幣儲蓄存款總額。它既包括城鄉居民的人民幣活期及定期儲蓄存款,又包括他們的各種外幣儲蓄存款,是一個大范圍的概念。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是指城鎮居民在某一時點上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本幣(人民幣)、外幣儲蓄存款總額。商業銀行儲蓄存款余額是指在某一時點上城鄉居民在商業銀行的本(人民幣)、外幣儲蓄存款總額。儲蓄存款余額不含居民個人在金融機構對公業務櫃組開立的人民幣存款帳戶余額。
2、 儲蓄存款
儲蓄存款,是指居民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儲蓄存款是社會公眾將當期暫時不用的收入存入銀行而形成的存款。儲蓄存款的存戶一般限於個人。
3、 儲蓄存款和活期存款有什麼區別
①開戶資格區別:儲蓄存款賬戶只有非營利性法人和個人可以開立,活期存款賬戶都可以開立;
②概念區別:儲蓄存款是指客戶可以隨時存取、不確定存款期限、存取金額不限制的一種儲蓄形式。活期存款是客戶可以隨時存取和轉賬的儲蓄形式;
③利率區別:儲蓄存款的存款利率一般要比活期存款的利率要高一些。
4、 銀行儲蓄存款方式有哪些
①活期存款:活期存款1元起存,存期不限。 客戶可以隨時使用銀行卡或存摺及預留密碼存取現金。
②定期存款:定期進行存款是銀行和存款人約定存款保險期限和利率,到期後提取本金和支付利息的一種通過存款。但是可以提前支取,但是如果提前支取,支取的資金的利息只能按照現行利率計算。
③協議存款:協議存款的對象是對公客戶,功能相當於活期存款,但收益遠高於活期存款。
④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就是存款期限不定,但存款人在取款時必須提前通知銀行。
Ⅶ 我國2020年居民個人儲蓄率是多少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了8.07萬億元,同比多增了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儲蓄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1.86萬億元,但是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例如基金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存款減少了3713億元,這是人民幣存款余額首次突破200萬億元大關。
截至3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200.99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個和0.6個百分點;住戶存款余額87.8萬億元,同比增長13%。3月當月人民幣存款就新增加4.16萬億元,同比多增2.44萬億元。按照全國14億人口計算,人均儲蓄存款大約6.3萬元。從數據看,我國居民的整體儲蓄還是比較多的,儲蓄率也比較高,老百姓的家底還算比較「厚實」。高儲蓄存款余額也為經濟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子彈儲備。
但是,如果我們將存款利率與CPI簡單對比(2020年一季度CPI漲幅為4.9%),1年期儲蓄存款基準利率為1.50%,3年期為2.75%,即使按照存款利率上浮50%測算,1年期存款利率也就為2.25%,即使3年期儲蓄存款收益率為4.2%左右,也還是略低於CPI漲幅4.9%,更不說1年期2.25%的收益率了。所以,其實我們當前居民的儲蓄收益率已經實際為「負利率」時代,那為啥老百姓還是「熱衷」於將手裡的錢「存銀行」呢?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投資意願不高,或者當前沒有太多好的投資渠道。譬如「寶寶們」類貨幣型基金近期收益率也已經跌破了2%,還不如定期存款靠譜收益高。股市、房市、債市、以及其他類型的投資,在目前的市場大環境下,或者政策引導下,「波動幅度」加大,吸引力減弱,
二、消費意願下降。一方面,目前居民杠桿率已經比較高,每年居民的消費貸款與房貸支出負擔也不小。以2020年3月末,住戶貸款總量為56萬億、住房貸款約為31萬億計算,按一年期LPR(短期貸款)和五年期LPR測算(長期貸款,例如房貸)分別計算,全年居民利息支出就需要近3萬億元,壓力頗大。另一方面,因疫情影響,居民對後期就業和收入的預期也有了一定變化,開始「緊衣縮食」,加上消費環境「不允許」,都或多或少的主動或被動地減少消費行為,增加儲蓄,可能也導致了近期居民儲蓄余額的快速增加。
三、線上存款理財變得更受歡迎了。因疫情影響,原來銀行線下網點拉存款方式受到了比較大的抑制,都開始大力發展「線上」存款業務,用戶通過手機線上就可以很便捷地進行存款。特別是一些中小銀行與互聯網公司合作,便捷流程與用戶體驗,加上有競爭力的利息,線上的這種存款理財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很多用戶將以前的低風險性投資轉成了銀行存款,也為存款余額的增加貢獻了一份力量。
Ⅷ 央行發布2020年金融數據,人均存款6.67萬,這數據說明了什麼
僅看這一平均值,就是說,基於薪資、基於個體戶經營、基於多樣化的收入來源,一個人的現金資產規模達到了6.67萬元。
注意,我們這里提到的是“現金資產”。在另一個問題當中,我們敘述到過“銀行破產、存款會不翼而飛”的問題;就是說許多人並不會將自己的資產、財產,全都放到存款這一項當中來。許多人,在銀行存款之外,還會買房、買車、買基金買股票買保險買金銀買債券買外匯……不一而足。
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能從這一數據,去推算一個人到底有多少財產。
我們知道,2020年全國完成的GDP總額突破了100萬億元。而以14億人口總量、以6.67萬元的均值,來計算所有個人的存款總額的話,大概是9.34萬億元。
居民存款規模,與GDP規模之間,當然並沒有直接關系。但廣義貨幣供給與GDP之間,就有一定規律能夠遵循。但如果說廣義貨幣供給僅佔全年GDP9.34%的話,就顯得實在有些說不過去、逾越常識。是的,如果這一比例的確顯得偏低一些的話,原因可能就在於因為居民對現金的跨網路配置、存款之外對基金股票保險等其他金融資產的配置,當然還包括企業經營盈餘所產生的存款,所導致。
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通過這一比例偏低的幅度,來大致估算,居民對其他金融性資產大概配置在怎樣一個比例。
Ⅸ 窮不
四川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3元,增長13.8%,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121.2元,增收574.5元,增長16.2%。
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646.8億元,增長29.5%。其中,活期儲蓄存款余額3076.7億元,增長26.9%;定期儲蓄存款余額6570.1億元,增長30.7%。
在中國處於中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