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江存儲42級待遇是經理級嗎
長江存儲42級待遇是經理級的,待遇在2萬左右。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總部位於「江城」武漢,是一家專注於3DNAND快閃記憶體設計製造一體化的IDM集成電路企業,同時也提供完整的存儲器解決方案。長江存儲為全球合作夥伴供應3DNAND快閃記憶體晶圓及顆粒,嵌入式存儲晶元以及消費級、企業級固態硬碟等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移動通信、消費數碼、計算機、伺服器及數據中心。
B. 合肥長鑫斥資72億美元建廠靠的是什麼
2017年5月25日,由合肥市政府支持的合肥長鑫公司宣布,預計由合肥長鑫投資72億美元,興建12吋晶圓廠以發展DRAM產品,未來完成後,預計最大月產將高達12.5萬片規模。
C. 消息稱長江存儲將直接挑戰232層NAND並於今年底量產,對此你期待嗎
我對此是超級期待,因為這意味著長江存儲的存儲設備價格可以進一步下降,同時性能還有提升,用人話來說就是:物美價廉!
總的來說,我是很期待長江存儲挑戰成功並且量產。因為這對於我這個電腦發燒友來說,這意味著存儲設備市場產品的大幅度降價潮要再次來臨了!
D. 長江存儲股票代碼
長江存儲股票代碼(600206),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3日宣布其128層研發成功,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 長江存儲是中國核心半導體製造企業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主要業務為3DNAND快閃記憶體設計製造。2016年底落地武漢,總投資240億美元。 作為業內首款128層QLC規格的3DNAND快閃記憶體,長江存儲X2-6070擁有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容量。
1.長江存儲市場與銷售高級副總裁龔翊表示,「作為快閃記憶體行業的新人,長江存儲用短短3年時間實現了從32層到64層再到128層的跨越。」 快閃記憶體和SSD(固態硬碟)領域市場研究公司ForwardInsights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GregoryWong認為:「QLC降低了NAND快閃記憶體單位位元組(Byte)的成本,更適合作為大容量存儲介質。比如可以作為伺服器和數據中心的存儲介質,適合AI計算、機器學習和大數據讀取密集型應用。」長江存儲以「新十年,芯夢想,新格局」為主題召開市場合作夥伴年會,江波龍電子、群聯電子、威剛科技,國科微,憶聯、群聯電子、慧榮科技、聯芸科技、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等長江存儲的市場合作夥伴首次集體亮相。
2.第三代產品將推12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 「2020年是存儲器黃金十年新的開始。隨著5G、AI、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存儲器市場需求將呈現指數級增長。」長江存儲董事長、紫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偉國在會上表示,「中國市場為集成電路發展提供了資本縱深、市場縱深和人才縱深;紫光、長存有實力、有能力,更有對發展中國存儲器、集成電路產業不變的決心。」 2017至2019年間,長江存儲陸續推出了32層、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及存儲器解決方案,得到市場的認可。據了解,隨著5G、AI、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帶來的個人消費電子和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市場對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需求將愈發白熱化,高密度、高性能、高品質、低延遲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越來越成為市場的主流趨勢。
3. 長江存儲首席執行官楊士寧表示,長江存儲已規劃2020年將提供嵌入式存儲、固態硬碟(SSD)等完整解決方案產品,面向更多通訊、系統整機客戶。自長江存儲2019年三季度量產第二代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到現在,市場總體給予了正面積極的評價,這離不開合作夥伴的深度配合及終端市場的歷練。下一步,長江存儲的第三代產品將跳過96層,直接上128層堆疊快閃記憶體。 國科微與長存啟動長期深入合作 A股公司國科微副總裁康毅在會上表示:通過將長江存儲3D NAND快閃記憶體導入國科微固態硬碟,我們一起為用戶提供更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展望2020年,國科微將進一步深化與長江存儲的全方位合作。
E. 長江存儲工藝研發崗待遇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0
F. 如何看待長江存儲2022屆招聘待遇暴漲公司現在環境如何
首先我要說明這是正常的,長江存儲做得不錯,半導體行業這個薪資其實不高,屬於比較合理的。公司現在環境還是可以的。
看評論發現很多老員工抱怨,對於這種現象我簡單說兩句,之所以抱怨是只是因為以前太低了而已,導致大家現在被倒掛心裡不爽,不過仔細想想有什麼好抱怨的?整個行業進去一條激活行業的薪資的鯰魚不是件好事嗎?這行業整體薪資提升難道不應該嗎?
我19年碩士畢業,當年的長存校招211碩士是9K,當年一群勸退專業碩士進去了,可是每天面對的是解不完的hold lot、無止境的996、整天擔心不時發生的異常被HL的恐懼、24小時oncall、倒班對身體的損傷等,這么大的壓力和強度真的就值這點錢嗎?
不要忘了,跟你同樣211學校畢業的計算機碩士,在當年也已經15K起步的批發價,現在人家應該已經25K起步了吧?長存勇於破先例給你師弟師妹個18K順便抬高你的市場身價你覺得被倒掛?難道你覺得今年應屆生10K 8K就是好事嗎?
這可是國家大戰略方向的事業,關繫到產業升級和國家未來的發展,意義不可謂不重大,而且半導體行業的成本的大頭是原材料和設備,並不是人力,人力成本在半導體公司算是財務前幾名最廉價的支出了,但是工程師對於fab又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好的工程師光優化一下工藝流程,每年降本幾十上百萬簡直輕輕鬆鬆,這還不算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提高良率所得到的產出,具有這樣能力的人怎麼找?只能給錢,不然這種人憑啥不出門左轉CS?
就個人而言,應屆生已經18K,行業的薪資說明普遍上調了,那你跳槽出去肯定不會低,只能說坑了一批不願意離開長存且已經定居武漢的人,這種人你也得想清楚,想錢多活少離家還近,這種好事一般不會全發生在一個人身上,請看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