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弱弱的問一下:NAS與雲存儲是一回事嗎,雲存儲與普通的網盤或郵箱有什麼區別和優勢呢
其實雲存儲和普通的網盤或者郵箱是不同的概念
把網盤就說成雲存儲的,顯得雲存儲的概念狹隘了
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當雲計算系統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大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時,雲計算系統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那麼雲計算系統就轉變成為一個雲存儲系統,所以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系統。 (摘自網路)
網盤和郵箱也是有區別的
網盤可以分為企業網盤和個人網盤,
企業網盤適用於企業內部的員工,整合起來能夠達到一個協同辦公,統一管理的一個工作平台
個人網盤適用的就是個人了,像是一個移動的U盤,數據保存到「雲端」,可以通過郵箱或者是外鏈分享文件,存儲自己的文件
郵箱就是另一個概念了哈
還有就是你的第一個問題,
NAS 是一種採用直接與網路介質相連的特殊設備實現數據存儲的機制。由於這些設備都分配有 IP 地址,所以客戶機通過充當數據網關的伺服器可以對其進行存取訪問,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任何中間介質客戶機也可以直接訪問這些設備。
第一,NAS適用於那些需要通過網路將文件數據傳送到多台客戶機上的用戶。NAS設備在數據必須長距離傳送的環境中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
第二,NAS設備非常易於部署。可以使NAS主機、客戶機和其他設備廣泛分布在整個企業的網路環境中。NAS可以提供可靠的文件級數據整合,因為文件鎖定是由設備自身來處理的。
第三,NAS應用於高效的文件共享任務中,例如UNIX中的NFS和Windows NT中的CIFS,其中基於網路的文件級鎖定提供了高級並發訪問保護的功能。 (摘自網路)
雲存儲的話,沒有那麼多限制,是一項新興的技術,初期投入相比於傳統的存儲價格貴點,但是它的優勢在於後期的擴容優勢,能夠利用軟體進行統一的管理。
② 請教一下,在雲存儲這么流行的年代,NAS還有意義嗎
NAS在現階段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的,但是長遠來看,遲早會被雲存儲給替代掉。
NAS被定義為一種特殊的專用數據存儲伺服器,包括存儲器件(例如磁碟陣列、CD/DVD驅動器、磁帶驅動器或可移動的存儲介質)和內嵌系統軟體,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
傳統的TCP/IP協議不可避免的給NAS帶來一些「先天」的缺點。存儲性能的局限。NAS雖然比傳統的DAS設備在存儲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能只適合應用在較小的網路或者區域網內。
可靠性還有待提高。當企業內部網路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NAS設備的數據服務和數據管理形成了網路的雙重負擔,也就是說NAS除了要處理正常的終端數據I/O請求外,還需要做備份和恢復等操作。並且NAS後期的擴容成本高;一般的NAS沒有高可用配置,容易形成單點故障。
而雲存儲就很能夠很好地避免這樣的問題,保障數據存儲的安全和高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類似燕麥 雲這樣的saas產品,更新換代很快,根據企業需求,常常開發一些新的功能,與時俱進,讓產品更加實用,更加人性化。
③ NAS存儲與私有雲有什麼區別
NAS雖然也是軟硬一體的產品,但是大部分NAS存儲還是偏向傳統硬體思維的產物,軟體功能和體驗通常都會跟不上,就像洛基亞之前的一代機皇N96與今天的iphone比起來,我們也只能感嘆時光一去不復返了,體驗過蘋果的好處後,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體驗過一粒雲私有雲的用戶根本不用我解釋就知道NAS存儲與私有雲的區別了。
④ 硬碟櫃要如何組NAS
首先你要搞清楚硬碟櫃和NAS的區別
硬碟櫃,指的是把物理硬碟通過轉介面轉換成USB可讀寫設備,其實就是把硬碟組成了U盤而已,硬碟櫃是不帶CPU,不帶內存,不帶操作系統的~所以你想直接用它做成NAS那是不可能的,必須要通過其他設備才行
NAS,是網路存儲設備,你可以理解成「雲」,就是你自己架設一個雲存儲。你可以理解為一個24小時開機的有操作系統的電腦,以便你隨時隨地都能訪問其。
看了你的描述,你等於有個U盤(NS800U3)想24小時共享在網路上,那麼你缺少的就是一個能24小時開機的電腦設備
24小時能開機的電腦設備,應該叫做伺服器,伺服器分為windows的和linux的
windows伺服器的我就不多說了,因為你是個人家庭用,所以隨便什麼舊電腦都可以做,你只要把你的NS800U3當做U盤插在USB借口上,然後開啟共享就可以了。具體操作方案有太多太多太多種了,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如果感興趣,自己網路windows架設雲服務。
linux伺服器的話,你可能接觸的比較少,但是因為linux伺服器成本低,耗電少,死機概率低,所以被廣泛使用,比如:所有的NAS設備,谷歌,網路,所有網站伺服器其實大部分都是linux系統,另外一些職能路由器其實也是。
按照你所說的,想要實現你的這些功能,理論上有太多種方案了,但是大部分方案都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如果是技術小白,那麼推薦你直接買一個群輝的NAS,然後把你的NS800U3用USB插上去
最後,給你一種我自己在用的解決方案,我自己是群輝NAS(隨便什麼型號都可以,沒必要買太貴的型號),然後群輝架設VPN,平時在外的時候,先VPN連接到家,然後就像區域網一樣瀏覽自己的文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電信服務商屏蔽了80埠,而且如果把雲開放式的放在外網安全性不高,所以才架設了VPN。
⑤ 阿里雲文件存儲NAS是什麼,適合什麼應用場景
主要是實現同一區域多台主機共享存儲的。
=========例如
訪客
負載均衡
伺服器A---伺服器B----伺服器C
==========
這種模式就需要把相同文件給三台伺服器都放一份才能實現其中2台壞掉訪客依然可以正常訪問。如果是幾百G的文件,那麼三台伺服器都要幾百G的硬碟才行,而且每次上傳還要三台同步,超級麻煩。
如果使用了NAS,三台伺服器只存放程序文件就行,非程序的大文件都放NAS里。
⑥ 你們知道家庭NAS網路存儲器有什麼功能嗎好用嗎
資源的共享及協同工作
雖然現在共享資源的方式有很多,像移動硬碟、網盤、u盤等等,但是我覺得都沒有NAS便捷。
比如我來舉個例子,假如你們家只有一台電腦,所有的家庭資料基本都存在這台pc上,你兒子想要看他存在電腦里的畢業旅行的照片,你老婆想要看存在電腦里的美劇,你卻急著要處理你存在電腦中的公文,你媽媽想看孫女小時候的照片,而恰巧這些需求又同時發生了,是不是就很頭大了呢?
如果你有一台NAS,你的資料都存儲在NAS里,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你兒子可以用平板電腦連接NAS,查看畢業旅行照片,你老婆可以用電視的DLNA功能直接播放存儲在NAS里的美劇,你繼續用電腦處理你的公文,你媽直接用手機連接NAS就能看孫女小時候的照片!問題是,這一切都可以同時進行!不需要任何的數據拷貝!只要所有的設備都處在你加的區域網里就可以了,一切就是這么方便。
我再舉個例子,如果您和您的妻子都是自由設計師,HOME OFFICE,平時做設計需要使用的大量的設計素材。如果這些素材分別存儲在你們夫妻二人各自的電腦中,就佔用了大量的空間,浪費了資源。如果存在一塊移動硬碟上,那兩個人同時使用的時候就會不方便。腫么辦呢?有了NAS,這個問題又迎刃而解了。把素材文件存儲在NAS的里,兩台工作電腦都可以通過網路讀取NAS裡面的設計素材啦!不用浪費多一份的存儲空間,也不用在忙的時候爭搶硬碟影響夫妻感情啦!
免費的離線下載
你沒有理解錯,就是私有離線下載服務,可以直接下載。沒錯,一個word文件我也沒讓你勞煩NAS!我說的是動輒幾十個G或者幾個T的大的打包視頻文件!你說,我有X雷離線,X風離線!沒錯,但那是會員才有的功能,是需要你按月付費的。而且你依舊需要將資源從雲端下載到你的本地。你說,我可以一直開著電腦下載啊!當然可以,但是連續開個幾天幾十天的電腦,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吧?試想如果您的家庭PC又恰巧在您卧室的話,晚上下載您是否還要忍受風扇和硬碟的噪音呢?而您如果有一台NAS的話,無需付費,只需將資源添加到你的下載列表中,然後妥妥的去上班或者睡覺吧,等你回來或者睡醒的時候,下好的資源已經妥妥的躺在你的NAS里了,用你的千兆網盡情的看吧,連拷貝到本地的步驟都省了!什麼,你說也需要電費?你覺得一個待機時功率個位數,存取時功率不會超過30W的小玩意能耗你幾個電?
更安全的資料保存、多重備份
當電腦硬碟容量滿了,多數使用者第一個想法就是買一塊幾TB的硬碟來擴充,買一個外接式硬碟來備份資料,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那是當你還不知道有「NAS」這個好用的東西,才會這么想。倘若你知道NAS這個私人網路儲存伺服器之後,或許你會改變你的想法與思維,讓檔案的共用、共享可以更便利,同時也可以在行動裝置上、跨平台上做存取,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嗎?
對於NAS,多數使用者還是搞不太懂到底是什麼玩意?甚至有些人可能因為不懂、不清楚而產生抗拒了解新事物的,想說用最簡單的方式做資料備份、擴充硬碟就好,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假設硬碟突然壞掉了,糟糕,資料沒有額外的備份了,該怎麼辦?資料可不可以救回來?只有一顆硬碟的資料保護,你覺得充足嗎?如果裡面是記錄你滿滿的回憶或是重要的文件資料,我想這絕對得不償失。
以前,我也是習慣購買外接式硬碟來作為資料備份,不過用久了,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問題,為什麼接上去沒有反應?為什麼接上去要我格式化?為什麼插口好像壞了?為什麼一下連上、一下斷線?這應該是大多數使用外接式硬碟的使用者會遇到的狀況,有時候是USB傳輸線的問題,有時候是你硬碟快壞掉了,一旦遇到硬碟壞掉,我想很多數人應該只能發個朋友圈打卡說自己硬碟壞了,因為恢復資料很貴、修硬碟也麻煩,甚至成功機率非常的低。
那對於資料的保護,是否有其他更為推薦的方式?其實是有的,隨著公有雲的發展,私有雲也逐漸盛行,甚至有些人會透過一些淘汰的電腦翻新,安裝一些軟體讓他變成一台超低成本的NAS。雖然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技術門檻有點高,你要先刷BIOS、重灌、安裝,對於新手來說,這並不是最便利的解決方式,因為身為使用者的我們,就是要簡單、快速、便利,太繁雜的手續反而會讓我們回歸最原始的備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