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的家用的台式機硬碟容量多少較合適
台式電腦的存儲設備就是以硬碟為主,現在的配置一般都是1000G(1T),這樣的硬碟完全不必要擔心會爆棚的,運行速度也沒有大小硬碟存在的影響和差別,所以應該選擇適當大一下的為好,比如最少不能低於500G,
② 台式增加硬碟選固態還是機械的
最好的組合就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一起使用,這樣有速度也有容量,如果二選一的話當然是選擇固態硬碟了,畢竟速度給機械硬碟快N倍的,一般現在台式電腦都是256G固態硬碟+1TB機械硬碟組合,
③ 台式機內存什麼牌子最好
高端一點的就是海盜船,芝奇,或者創見這幾家,基本很多都是面向高端游戲玩家的。價格的話與消費級的內存有較大的差距。但是無論品質或者做工超頻性能等都可算是業界翹楚(當然其他的內存廠商也有游戲內存,不過那個不是他們的主流。)
普通一點的話就像金士頓,金泰克,宇瞻,威剛,三星,海力士(就是常說的現代)等,主要的受眾群體為普通玩家。做工等有保障。售後等也絕對是一流(這個可能是最大的優勢,鋪貨廣帶來的好處)但是超頻等就略顯一般(當然也有很多不錯的游戲內存條,不過由於不是出貨的主流就沒必要說了)
再次一點的話就是雜牌了。很多都是山寨小廠出來的,無論是顆粒或者穩定性等方面都得靠人品,價格是優勢,不過很多都是只保幾個月或半年的。一般不建議玩家選擇
④ 買台式電腦怎麼選配置
台式電腦是我們家庭生活必備的電子產品之一,一般在購買筆記本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仔細對比它們的參數配置和價格。而台式電腦則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計算機硬體的選擇有很大的自由。那麼我們要怎麼選擇才能夠配置一台好的台式電腦呢?
1. 主板
主板是計算機中非常重要的硬體,因此,挑選好的主板是保證計算機能夠高效運轉的保障。目前市場上比較受歡迎和肯定的主板品牌是華碩,技嘉,微星三個品牌。一般選擇它們的主板都不會出問題,其中華碩還是世界第一大主板生產商。
2.CPU
CPU是計算機的核心,被稱為計算機的大腦。目前的CPU就是兩個品牌,即Intel和AMD,Intel的CPU一般選擇是酷睿i5及以上的,因為目前來說,i3已經落後,而AMD則需要選擇羿龍II,此外,CPU的核心數一般最好是四核及以上的。
3. 顯卡
顯卡是控制計算機圖形顯示的核心硬體,一個好的顯卡必然能夠為你提供好的使用體驗。一般來說,目前的顯卡可以選擇AMD,華碩, 藍寶石 ,七彩虹,影馳這幾個品牌。對於現在的計算機來說,最好選擇獨立顯卡,顯存至少要為1GB。
4. 內存
內存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硬體,容量大、性能好的內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計算機的運行速度。一般來說,金士頓,威剛,金邦,海盜船這四個品牌的內存都是非常優秀的。而內存的容量建議至少要為4GB,因為目前的電腦發展太快,2GB的內存可能很快就會落後了。
5. 硬碟
硬碟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存儲設備,質量好,容量大的硬碟才能保證計算機能夠存儲足夠的內容。推薦大家選擇希捷,西部數據,富士通這幾個品牌的硬碟,容量至少需要在500GB及以上,現在的數據量越來越大,硬碟容量小必然會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6. 顯示器
顯示器是用來顯示畫面的硬體設備,它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生產顯示器的廠商有很多,建議大家選擇比較熱 門 的那些品牌,如三星、華碩等品牌,尺寸看個人愛好,如果大家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選擇那些解析度高清或者其他性能更優秀的。總之,顯示器還是看大家自己的愛好偏向,我們這里不做過多闡述。
除去上面的硬體外,我們還需要自己選擇光碟機、滑鼠鍵盤等硬體,這些設備都可以自己根據需求去配置,經過這些具有良好口碑的硬體設備配置,組裝後的台式機必然能夠成為一台優秀的電腦。
⑤ 台式電腦怎麼選擇固態硬碟啟動教程
現在都流行加裝SSD,其實我們自己就可以簡單的安裝固態硬碟,這樣可以節省很多安裝費,下面就圖文並茂的介紹怎麼安裝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安裝教程分為普通台式電腦的固態硬碟安裝和筆記本電腦的固態硬碟安裝,下面分別介紹普通2.5寸ssd和mSATA介面的ssd安裝:
台式電腦固態硬碟安裝教程:
第一步:
台式機固態硬碟的安裝方法和機械硬碟一樣,也是分為供電口和數據口,如果是筆記本拓展可以放在光碟機位上如果是機械硬碟替換可以直接介面對應替換,台式機相比較就更簡單了,直接把原有的介面替換就好了,這里記住一般固態硬碟都支持SATA3以上介面,這樣才能提高硬碟的實際性能。
1、在機箱內找出安裝SSD的線材,首先是SSD的電源輸入介面,這個是由電腦的電源引出的線材。P4字樣並沒有特別的含義,只是標注這是電源提供的第四個此類介面。
形狀是扁嘴形,如圖1所示:
2、接著是SSD硬碟的數據輸入輸出介面,SATA線,寬度比硬碟電源線要短很多,比較小同樣是扁口,
如圖2所示:
3、安裝一塊金士頓SSD,型號SSDNow V100 128G,標稱讀寫性能為250/220 MB/S,如圖3所示:
4、線材對准SSD尾部相應的介面,基本上很難搞錯,因為介面都是專用的,弄錯了是插不進去的,如圖4所示:
5、將電源和數據線接駁在對應的SSD介面位置上後,安裝就基本算完成了。如圖5所示:
第二步:
1、放進機箱,把側板蓋上,就算完成了,最後我們要安裝操作系統。
安裝之前先開機根據屏幕提示按鍵盤上相應的鍵進入到BIOS界面,如圖7所示:
2、選擇圖上這項,設備啟動設定,如圖8所示:
3、再點第一項,進入下面的界面,如圖9所示:
開啟硬碟AHCI模式
大家要記住,安裝完固態硬碟後記得在bios里開啟AHCI,具體操作方法就是進系統的時候點擊del鍵,進入bios中找到高級模式,在硬碟模式里找到AHCI模式選中,按F10保存重啟。
如何4K對齊
其實大家不用了解什麼叫4K對齊,小編這里告訴大家就是跟傳統的機械硬碟多一個步 驟,如果對齊了,使用速度會有明顯的提高,那麼如何對其呢,如果重新安裝系統的話直接用系統盤在固態硬碟上重新格式化一下就好了,如果使用pe等工具安 裝,可以用硬碟工具在4 096的節點上格式化,然後用4K軟體查看是否對其。(這邊文章主要理論,小編會在其他文章中實際演示步驟)
第三步:
1、系統安裝完成後,重啟兩次電腦,利用軟體檢測下SSD的基本信息:如圖10所示:
2、使用CrystalDiskMark軟體測試性能,一切正常,與金士頓產品標注的性能水準一致,如圖11所示:
3、測試SSD的性能,對文件進行復制和壓縮,解壓出一個office2007的文件所用時間,不到20秒,文件大小為900MB,如圖12所示:
到這里就完成了SSD的安裝,SSD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所以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安裝適應大小的SSD硬碟,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台式機電腦板載迷你mSATA固態硬碟安裝方法:
由於mSATA介面規范在制定之時,之前主要廣泛應用於筆記本電腦主板,安裝如無線網卡,固態硬碟等設備。不過今年台式機主板也開始支持MSATA 固態硬碟介面了,只是用戶鮮少接觸,不少人並不知道這種介面規范的存在,更別提如何安裝使用,隨著固態硬碟技術成熟,未來固態硬碟在我們電腦中也將逐漸普 及起來,因此電腦愛好者還是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如何安裝迷你固態硬碟吧。
台式電腦如何安裝SSD mSATA
其實m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使用其實並不難,mSATA介面規范的SSD固態硬碟安裝甚至只需三步就能完成,詳情如下:
步驟一、首先找到主板中的對應介面(主要今年的一些新主板才有,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留意與咨詢清楚),然後將mini固態硬碟呈45°角插入mSATA介面,如下圖:
將固態硬碟呈45°角插入mSATA介面
步驟二、將mini SSD固態硬碟輕輕往下下壓,使硬碟金手指與介面觸角緊密接觸,如下圖:
插入主板對應介面後,往下壓迷你固態硬
步驟三、使用螺絲,將mini SSD固態硬碟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固定固態硬碟
迷你版整合更高的mSATA介面規范插槽,採用52pin板載主板設計,能將mini SSD固態硬碟直接安裝並固定在主板上,且安裝步驟簡單,僅需將mini SSD固態硬碟呈45°角插入mSATA介面,並將硬碟下壓固定在主板上即可完成安裝步驟,比之普通的2.5寸硬碟,在固定和連接線路上,省卻了諸多麻 煩。
採用mSATA介面規范的mini SSD固態硬碟,體積更輕巧,使用更方便,同時在設計結構和運行原理依舊與普通的SSD固態硬碟一樣,採用電子存儲介質進行數據存儲和讀取,因此在性能上 與普通的SSD固態硬碟一樣,同樣具備快速讀寫,性能比原始的機械硬碟高出2倍以上。
⑥ 台式機固態硬碟哪種好請內行來介紹下~
1,讀寫速度:
每個固態硬碟都有讀取數據和寫入數據的速度,讀寫速度越快固態硬碟的性能越好。
2,固態硬碟顆粒
:固態硬碟顆粒分為三種類型,類型名為SLC、MLC、TLC。SLC存取速率快,可擦寫次數多、使用壽命長,但生產成本價格昂貴;MLC存取速率較快,可擦寫次數相對SLC少,價格一般。TLC存取速率較慢,可擦寫次數最少,價格相對便宜。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固態硬碟一般為MLC。
3,緩存
:緩存用來臨時存儲數據,緩存越大,固態硬碟性能越好。
4,主控
:主控用來控制固態硬碟的數據存儲,主控的好壞也會影響固態硬碟的性能,一般要選擇口碑好的品牌。
5介面:
固態硬碟的介面也很重要,目前主流固態硬碟大多採用SATA3.0(6Gb/s)介面,此介面能充分滿足固態硬碟的傳輸需求,如果購買SATA2.0的介面,會影響硬碟的傳輸性能,所以盡量購買SATA3.0的介面。
M.2
這是新一代的介面標准,非常小,傳輸速度更快,筆記本最常用。現在主流的介面就是SATA和M.2介面,SATA因為使用很久,所以所有主板都會提供這個介面,兼容性很好,M.2在某些主板上可能並未提供。SATA介面在機械硬碟時代是完全夠用的,但是現在固態硬碟越來越普及,SATA介面的速度已經無法滿足了。所以退出了M.2。
PCI-E/U.2
PCI-E固態硬碟比較少,都是旗艦級的,因為使用PCI-E介面可以達到非常快的傳輸速度,性能很強,所以成本也很高。
⑦ 台式存儲器用什麼樣的好
是內存存儲器還是硬碟存儲器,內存選擇可多了。硬碟現在有三種,HGST、希捷、西數。還有東芝呀什麼的牌子
⑧ 台式電腦用機械硬碟好還是固態硬碟好
對於台式電腦硬碟選擇:
(1)對空間要求不大的話,就用固態硬碟,固態在運行速度上有很大的提升,讀取速度是機械硬碟的一倍以上;
(2)對空間要求大的話,就用機械硬碟;
(3)可以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都裝,機械硬碟存放大容量文件,固態硬碟安裝系統級應用,提升運行速度。
⑨ 台式電腦,選8g內存加1t硬碟,還是4g內存加128g固態硬碟,哪個更適合上網和炒股
選4G內存加128G固態加1T機械硬碟,多加個機械硬碟,價格也就多300不到,很劃算了。
既然都說了不玩游戲,用來上網和炒股,也就不需要太大的內存,4G基本上就可以應付日常上網可能遇到的很對場景,比如一邊看網頁一樣聽歌,一邊炒股一邊玩個小游戲比如鬥地主之類,或者一邊看視頻一邊追蹤股市,就不管你是哪種應用場景,就我個人看法,選個一般性能的CPU配上4G內存,可以說完全應付的來。
硬碟的話,現在主流家用主機都是固態搭配機械硬碟。分配的話,固態硬碟拿50G作系統盤,剩餘放什麼軟體,安裝目錄以及不是那麼重要的資料就OK了。
機械硬碟是必備的,對於重要數據的存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建議把重要數據放固態硬碟,因為壞了很難恢復,而機械盤技術成熟,恢復數據概率要大的多,因此,存數據的組合,最佳搭配是小容量固態硬碟裝系統,重要資料放機械硬碟,價格也容易接受,花不了多少錢。
8G內存問題,如果考慮到以後升級配置,那麼一開始買8G的就可以考慮下,方便以後只考慮別的硬體,不用升內存,當然前提是升級配置不能太新,不然得換電腦才行,舊配置用不了。
⑩ 台式電腦如何挑選
首先挑選CPU,CPU是一台電腦的核心,也是中央控制器,CPU首先是品牌之分,主要有兩種,AMD和INTEL,AMD裡面有速龍,推土機等型號,INTEL就是I3,I5,I7,PEN4之類的型號,單就兩個品牌來說,AMD耗電較高,就是發熱量大,頻率和性能不成比倒,也就是說,AMD的頻率就算比INTEL高一些,性能也不如intel,如果高很多,那就不一樣。選intel或AMD就看你的需要,買AMD,你可以花少一點的錢,買個性能好的,但是有發熱量大,相對穩定性差一點(其實影響不大),經濟充足一點,建議買intel的。
拋開品牌不說,CPU還分主頻,核心數,主頻的意思是,單任務的情況下,越高,電腦越快,核心數呢,就是指可以同時運行多任務,比如,電腦同時要開電影,還有別的程序很多,就選多核心,否則核心就沒那麼重要,不過現在的電腦市場,多核和單核價格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建議至少選雙核,主頻至少2以上。
其次就是選主板,主板最主要是和CPU搭配,核心數配不上的主板不兼容,這個要做產品的參數了,須要注意的是:
(1)主板是否支持串口硬碟,現在大硬碟幾乎都是串口了,所以選主板,一定要選有串口的
(2)主板是否支持DDRIII內存條,前幾年還是DDRII的內存條橫行年代,不過現在都是DDRIII了,因為DDRIII不僅省電,速度也快,價格也便宜,所以盡量選支持DDRIII
(3)品牌方面,為防有打廣告的嫌疑,我就不推薦了,也就是穩定運行,長期運行,也沒別的了
接下來就是內存,內存最有名的牌子就是金士頓,當然,不局限於此,主要還是看價可,內存壞掉的機率很小,所以並不一定要挑最穩定或最有名的,根據主板挑兼容的內存型號,最好是DDRIII,內存也有主頻,這個也是越高越好,但是也不是找極端,內存最主要也是容量,就現在的價位,4G的比較合理,一百多塊
接下來是硬碟,硬碟伺服器硬碟和台式機硬碟筆記本硬碟,這里談的當然是台式機,台式機的按存儲介質來分,可分為普通磁碟和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就是速度快,但是容量小,磁碟剛好相反,速度慢,容量大,而現在如無特別需要,一盤都挑選普通磁碟。普通磁碟以前大多是並口,現在容量上去了,都挑串口盤,可以選個1000G的,四百左右,比較合理。磁碟有名一點的就是希捷。其實我剛才提了伺服器硬碟,是因為SATA是混合磁碟,可以用在伺服器上,所以經濟允許的,可以買SATA磁碟,伺服器磁碟都特別耐用,尤其是數據比較珍貴的,盡量不要省這個錢。
接下來就是顯卡,如果板載有顯卡,且對圖形顯示要求不高,可以跳過這一步。顯卡選擇一定要謹慎。現在賣顯卡的良心都讓狗吃了。顯卡品牌有兩個高端的,第一就是藍寶石,第二就是七彩虹。藍寶石一般是做設計之類的買,七彩虹呢,搞游戲的買就好。顯卡也是有主頻和顯存的,顯存尤其要注意,現在大多非雜牌顯卡的顯存都是假的,都號稱一G兩G,但一般都只是128M的,通過共享顯存來欺騙用戶。選購的時候,要用硬體大師,魯大師類的軟體進行測試,或者直接買品牌產品,就不會上當。
電源,電源就是主機的供電系統,一般來說,如果電源不穩定,會造成主機的莫名重啟或關機。電源當然是功率越大越好,並且越多核心的電腦對電源的要求越高,找個性格與性能的平衡點就好。
機箱。相箱就是主機的外殼了,這個有大機箱,中型機箱,小機箱三種,如果為了方便,可以選小機箱,如果以後要擴展的硬體多,還是選大機箱好一點。大機箱還有個好處,就是散熱也好。
風扇。風扇一般指CPU風扇。這個看散熱效果,滾珠風扇比較流行,就是那種散熱片是發散型的,購買的時候就清楚了。
鍵盤,好的是雙飛燕,非常耐用,不過較貴,差一點的十多塊就行。
滑鼠,現在都是光電的了,沒有什麼特別有名的牌子,有名一點的是羅技,大都是十多塊的樣子,無線滑鼠的響應速度較慢,並且要經常換電池,不建議買
顯示器。顯示器十五寸的基本上是淘汰了,不過如果長期使用電腦的人,不建議使用大屏顯示器,非常傷眼,十七寸比較合理。如果對電影畫質要求高的,二十二寸也夠用了。
顯示器最好用硬體大師測光,質差的顯示器色彩顯示效果很差,用硬體大師一測就知道了。顯示器還有壞點這一說,就是屏幕上有些點已經壞了,這個也可以用硬體大師檢測,A屏指三個以內壞點的屏幕,A+屏是指完全無壞點的屏幕。
顯示器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可視角度。可視角度過小的顯示器,只能在正中看得清屏幕,旁邊看屏幕是一片黑,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買可視角度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