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dell t420伺服器存儲控制器為perc h310 mini是什麼意思
RAID卡類型。
Ⅱ 伺服器和存儲哪個耗電
伺服器更耗電。伺服器可做存儲,存儲不可當伺服器;互聯需要看介面是否支持,有的是通過交換機相連,有的是存儲和伺服器直接連接。伺服器可以安裝各種操作系統,包括什麼windowslinux的等等,至於存儲嘛不用安裝操作系統,存儲本身帶控制器,控制器裡面有嵌入式系統。
伺服器特點
說起伺服器,我們經常見到的就是HTTP伺服器,HTTP伺服器可以處理用戶的HTTP請求,除此之外,還有TCP伺服器。在此先解釋TCP伺服器,TCP服務的本質就是套接字,TCP是傳輸層的是可靠的網路協議,本質上就是我們所說的Socket,即套接字。客戶端在與服務端交互之前先建立連接,再收發數據。
Ⅲ 惠普伺服器磁碟陣列控制器怎麼設置
啟動伺服器,連接伺服器,添加磁碟。
Ⅳ 存儲和伺服器的具體的區別及聯系
伺服器:有跟個人電腦一樣的功能,只是加強了網路功能和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伺服器有比個人電腦更強的穩定性。
存儲: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存儲數據的介質,如:磁碟、光碟、U盤、磁帶等
Ⅳ 如何優化RAID控制器提升存儲性能
許多參數都與緩存和緩存利用率,以及眾所周知的RAID
關於RAID級別與性能有關的文章已經很多,這里就不再重復了,主要談一下RAID的調優,如果你想通過配置RAID優化存儲性能,不管是安裝在PC伺服器上的RAID控制器,還是高端企業級存儲陣列,閱讀本文之後,你將有清晰的方向。
首先我們來看看RAID控制器的種類,目前我們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企業級「Active/Active」:這種控制器允許你從任何主機向任何LUN寫入數據,不會造成性能下降,它通常具備很大的鏡像緩存(一般會超過32GB),這種控制器支持熱插播硬碟,正常運行時間很長,現在與控制器通信一般是走光纖通道(FC)或乙太網光纖通道(FCoE)。
2、中端「主動/被動」:這種控制器對於每個LUN來說都有兩個側面,一個主動側面,它是主要路徑,一個被動側面,用於故障轉移,你通常需要在主要和故障轉移側之間分割LUN,平均劃分你的系統,緩存可以在控制器上鏡像,但這種控制器的彈性沒有企業級控制器好。
3、RAID主機卡:這種卡插入到PCIe插槽,通過SAS或SATA數據線連接到硬碟,它沒有獨立的處理器,而企業級和中端控制器都有,它們支持的硬碟數量也沒有前兩種控制器多,此外,要想故障轉移到另一個控制器也是不可能的,你系統的彈性完全取決於你的PCIe插槽和控制器卡。
RAID緩存調整和配置
可以從三個方面調整RAID緩存:
調整緩存,讀優先,寫在後。
調整緩存塊大小。
調整緩存鏡像(對於中端控制器來說特別重要)。
讀優先,寫在後:你可能會認為這樣調整後不會產生實質性效果,但事實證明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如果讀優先,它會認為數據是連續的,這樣可以為數據分配連續的地址空間,RAID控制器不知道文件系統或數據的拓撲結構,它只知道連續塊地址。如果你的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小於RAID條帶尺寸,如果同時有多個文件寫入,這些文件將會在這些RAID條帶上變成碎片。
例如,如果文件系統分配尺寸是64KB,RAID 5
8+1條帶大小是512KB,同時有多個文件寫入,RAID控制器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讀取你請求的數據,在這里是64KB,也可能是另一個64KB,如果你連續讀,直到讀完整個條帶,這就是讀優先,另一方面,如果你只讀一個64KB的塊,條帶中剩餘部分的數據來自其它文件,那麼讀優先只有害處,只有RAID條帶大小和文件系統分配單元相匹配時,實施讀優先才會獲得很好的性能。
寫在後:將塊讀入緩存以便寫入內容,當數據命中緩存時向寫入程序發送一個響應,這里的關鍵是數據在RAID條帶上必須是對齊的,如果沒有對齊,RAID必須完成「讀-修改-寫入」(讀入條帶數據,修改成新數據,再寫入條帶),這樣的後果是開銷大,延遲嚴重,RAID緩存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隱藏寫入磁碟的延遲,當數據命中緩存時接收確認。調整寫在後通常需要針對讀優先指定需要分配多少緩存空間,此外還需要指定可讀或寫的最小緩存塊大小。
調整RAID緩存塊大小
緩存塊大小是可以讀入緩存的最小數據量,例如,在一塊磁碟上的一個RAID分配單元可能是32KB,你可能會認為該磁碟的所有I/O單元都是32KB,但如果緩存塊大小是4KB,那對該磁碟的最小讀或寫大小應該是4KB,而不是32KB,它是今天磁碟扇區大小的8倍,如果你的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很大,你的寫入請求也很大,但緩存塊大小很小,就可能會降低RAID的性能。
我所見過的大多數RAID控制器都是這樣,緩存塊越小速度越慢,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處理器能力管理所有的塊,也許等下一代控制器上市會改變這一現狀(因為處理性能將會提升)。只有在RAID分配單元中數據處於非對齊狀態時,緩存塊小一點更好。
想像一下以小的請求寫,大的請求讀,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和條帶大小匹配時會是什麼狀況,發生多個連續寫操作時,文件系統不會產生嚴重的碎片,並且讀優先將會起作用,如果讀比寫更大,讀優先也有幫助,所有RAID控制器會認為讀是連續的,因此在調整讀操作時,你需要知道讀和寫請求大小,並確定同一時間有多少文件寫入,如果同一時間只有一個文件寫入,數據將很可能是連續分配的,直到文件系統產生碎片,讀優先將會帶來很大的好處。
另一方面,如果有多個文件寫入,並且寫入大小和文件系統分配單元比條帶尺寸小,這時讀優先的作用就很小,甚至毫無作用。歸結起來就是:讀優先適用於寫和分配單元相等,或者當有多個文件寫入時,大於RAID的條帶尺寸。
調整緩存鏡像
在許多中端RAID產品中,寫緩存鏡像是一個常見的功能,所有寫入內容全部鏡像到RAID控制器中,控制器處理I/O請求,將其寫入控制器的另一半緩存中,如果數據在條帶上是完全對齊的,有些廠商在控制器上使用一些技術繞過緩存寫入請求,但在普通環境中是具有寫緩存鏡像的,每一次寫操作都要寫入到緩存,在向I/O請求發出確認前再寫入到另一個緩存,寫緩存鏡像因此通常會降低性能,因為寫入其它緩存存在延遲,並會佔用一定的帶寬,每個緩存必須鏡像到其它緩存,因此緩存空間利用率會下降一半。
如果廠商提供了讀或寫緩存調整參數,可以根據負載和可靠性考慮進行微調。我經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用戶到底應不應該使用寫緩存鏡像,這要根據你對數據可靠性的需要而定。假設你正在寫一個文件,將數據寫入一個沒有寫緩存鏡像系統的緩存,如果這個時候整個控制器出現故障(從緩存到磁碟),你的應用程序會被告知寫入成功,但數據卻沒有來得及寫入磁碟。雖然這種事故發生的幾率非常小,但仍然是可能發生的,我就有幸見過一次。
如果你對同一個文件再執行一個寫入操作,你可能會遭遇I/O錯誤,大多數RAID這個時候會意識到它們不能從緩存寫入到磁碟,因此會暴露錯誤,有的RAID控制器會故障轉移到可以工作的一側,你的操作得以成功完成,但實際上已經有一個文件已經丟失了,但你的應用程序卻不知道,如果文件少寫入了內容,這可能會引發後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也是為什麼寫緩存鏡像默認啟用的原因。調整寫緩存鏡像需要指定為寫入操作保留多少緩存空間,寫緩存鏡像開關應該開啟,如果控制器損壞,想要找出損壞的數據或缺少的數據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實只要掌握一點RAID控制器的常識,調整它就不難了。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如果同時有多個文件寫入,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很小時,讀優先是沒有用的,最糟糕的一個例子就是Windows上的NTFS。
Ⅵ 伺服器中的配置有:標配內存,存儲控制器,內部存儲,有什麼區別我好模糊啊!望大師賜教!
標配內存是指伺服器本身給你配置的內存.
存儲控制器;一般指硬碟存儲控制器
內部存儲我也不知道
Ⅶ 儲存控制器是什麼
存儲控制器也就是硬碟控制器(HardDriveController)是電腦里的控制部件,管理硬碟數據和信息的流動,通常使用兩種類型的控制器:IDE和SCSI,IDE是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集成驅動器電子)的縮寫,SCSI是SmallComputerSystems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的縮寫。
以上是早期的配置,目前常見的控制器是SATA(對應個人電腦) 和SAS(對應伺服器)
Ⅷ t168/t468 G5 萬全伺服器用導航盤裝系統時無法找到存儲控制器
得看你的硬碟有沒有做RAID,如果出廠時沒有做RAID,安裝操作系統時直接安裝就可以,不需要使用導航光碟。如果出廠時自帶板載RAID,建議您開機自檢時按CTRL+M進RAID界面查看RAID狀態,然後進BIOS看ADVANCED-IDE Configuration-Configure SATA#1 as 看是否是RAID。如果有外插的RAID卡的話,建議按照開機自檢時提示的命令進入相應的RAID控制界面查看RAID狀態。如果機器上有重要數據的話,記住一定要在對RAID做操作之前對數據進行備份。
Ⅸ 筆記本設備管理的存儲控制器是什麼東西
存儲控制器也就是硬碟控制器(HardDriveController)是電腦里的控制部件,管理硬碟數據和信息的流動.
Ⅹ oceanstor存儲設備有幾個控制器,作用是什麼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決問題。oceanstor存儲設備有幾個控制器兩個控制器。作用:兩個控制器分別通過乙太網網線和乙太網交換機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