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存儲器中的指令和數據有區別么
通過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在取指令階段(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為指令,在執行指令階段(或相應微程序)取出的即為數據。
通過地址來源區分,由PC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碼部分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數。
Ⅱ 計算機存儲器中的數據和指令怎樣區分
一般計算機先讀取存儲器最開始的內容(這一部分是指令),然後載入操作系統(先是LOADER)後由操作系統對硬碟文件系統結構(即是數據)以判斷其他數據和指令的位置
Ⅲ 指令和數據都存於存儲器中,計算機如何區分它們
計算機區分指令和數據有以下2種方法:
通過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在取指令階段(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為指令,在執行指令階段(或相應微程序)取出的即為數據。
通過地址來源區分,由PC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碼部分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數。
Ⅳ cpu主要用來儲存程序和數據
如果學過計算機的都知道,CPU主要的功能是計算並處理數據,一般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計算機所有的文件和指令文件全部存放在電腦硬碟中,當計算機需要處理文件或運行軟體的時候,CPU會發出指令通過系統匯流排傳輸給硬碟,硬碟通過磁頭掃描磁軌將對應的文件和指令讀取出來,傳輸給內存,放入內存中,然後內存將指令傳輸給CPU外圍一個叫做高速緩存的地方,然後在進入CPU,由CPU計算後給出輸出指令集,這樣計算機的處理結果就出來了。
計算機存儲文件並不在CPU內,斷電或關機後,CPU正在處理的東西將會丟失。計算機存儲的文件全部放在內存中。另外,CPU是一個硬體,只要主板可以兼容某個CPU,那麼CPU是可以移植到其他電腦上繼續使用的。
內存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功能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內存條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內存顆粒、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硬碟是用來儲存平時安裝的軟體、電影、游戲、音樂等的一個數據容器.在一台電腦中,硬碟的作用僅次於CPU和內存。主要功能是存儲操作系統、程序以及數據。
CPU用來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中的數據
CPI 用於衡量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在科學計算中,顯卡被稱為顯示加速卡。主要功能用於數模信號轉換、圖像處理、提高CPU運行速度。
Ⅳ 在cpu 中,用來暫時存放數據、指令等各種信息的部件是什麼
是數據寄存器。內存資料寄存器(Memory Data Register,MDR),又稱數據寄存器、緩沖寄存器,是計算機控制單元中的寄存器,寄存了將要寫入到計算機主存儲器(例如:RAM)的數據,或由計算機主存儲器讀取後的數據。它就像緩沖器,持有從內存復制的數據,以准備給處理器使用。
(5)存儲數據和指令擴展閱讀:
分類:
AX(accumulator)累加器。作為累加器使用。是算術運算的主要寄存器。在乘、除等指令中指定用來存放操作數。以及所有的I/O指令都使用這一寄存器與外部設備傳送信息。
BX(base)基址。可以作為通用寄存器使用。此外在計算機存儲地址時,它經常用作基址寄存器。
CX(count)計數。可以作為通用寄存器使用。常用來保存計數值,如在循環、位移和串處理指令中作隱含計數器。
DX(data)數據。可以作為通用寄存器使用。一般在作雙字長運算時把DX和AX組合在一起存放一個雙字長數,DX用來存放高位數。對於某些I/O操作,DX可用來存放I/O的埠地址。
Ⅵ 指令和數據都存於存儲器中,計算機如何區分它們
計算機區分指令和數據有以下2種方法:
1、通過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在取指令階段(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為指令,在執行指令階段(或相應微程序)取出的即為數據。
2、通過地址來源區分,由PC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碼部分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數。
存儲器中的每段存儲空間都會有一個地址,每個指令都包括一段操作數和一段空間地址,cpu會根據操作數去處理地址所指的數據。
一般計算機先讀取存儲器最開始的內容(這一部分是指令),然後載入操作系統(先是LOADER)後由操作系統對硬碟文件系統結構(即是數據)以判斷其他數據和指令的位置
(6)存儲數據和指令擴展閱讀:
構成存儲器的存儲介質,存儲元,它可存儲一個二進制代碼。由若干個存儲元組成一個存儲單元,然後再由許多存儲單元組成一個存儲器。一個存儲器包含許多存儲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可存放一個位元組(按位元組編址)。
每個存儲單元的位置都有一個編號,即地址,一般用十六進製表示。一個存儲器中所有存儲單元可存放數據的總和稱為它的存儲容量。
假設一個存儲器的地址碼由20位二進制數(即5位十六進制數)組成,則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個存儲單元地址。每個存儲單元存放一個位元組,則該存儲器的存儲容量為1MB。
動態存儲器每片只有一條輸入數據線,而地址引腳只有8條。為了形成64K地址,必須在系統地址匯流排和晶元地址引線之間專門設計一個地址形成電路。
使系統地址匯流排信號能分時地加到8個地址的引腳上,藉助晶元內部的行鎖存器、列鎖存器和解碼電路選定晶元內的存儲單元,鎖存信號也靠著外部地址電路產生。
當要從DRAM晶元中讀出數據時,CPU首先將行地址加在A0-A7上,而後送出RAS鎖存信號,該信號的下降沿將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接著將列地址加到晶元的A0-A7上,再送CAS鎖存信號,也是在信號的下降沿將列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保持WE=1,則在CAS有效期間數據輸出並保持。
當需要把數據寫入晶元時,行列地址先後將RAS和CAS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WE有效,加上要寫入的數據,則將該數據寫入選中的存貯單元。
由於電容不可能長期保持電荷不變,必須定時對動態存儲電路的各存儲單元執行重讀操作,以保持電荷穩定,這個過程稱為動態存儲器刷新。
PC/XT機中DRAM的刷新是利用DMA實現的。首先應用可編程定時器8253的計數器1,每隔1⒌12μs產生一次DMA請求,該請求加在DMA控制器的0通道上。當DMA控制器0通道的請求得到響應時,DMA控制器送出到刷新地址信號,對動態存儲器執行讀操作,每讀一次刷新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儲器
Ⅶ 計算機數據和指令採用什麼和什麼的概念
採用二進制和存儲程序控制的概念。
在存儲程序的計算機中,數據和指令都是以二進制形式存儲在存儲器中的。從存儲器存儲的內容來看兩者並無區別。都是由0和1組成的代碼序列,只是各自約定的含義不同而已。
Ⅷ 指令和數據都存於存儲器中,計算機如何區分它們
通過不同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在取指令階段取出的是指令,在執行指令階段取出的是數據。
通過地址來源區分:由PC提供存儲單元地址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碼部分提供存儲單元地址取出的是操作數。
存儲器注意事項
編程器要想正確使用,必須安裝列印機驅動程序才行(以便列印埠輸出指令信號),可以隨便安裝一個驅動,大容量存儲器可代替小容量,小容量不可以代替大容量存儲器。
對於AT,ST,BR公司的24系列存儲器,在工作時,其7腳需接低電平。而KOA,KOR,KS公司的24系列存儲器,其7腳需接高電平。否則不能存台。如遇到存儲塊出現只能讀不能寫的情況下,可改變7腳的電平試試(通過10K電阻接電源正極或直接接地)。
Ⅸ 計算機如何區分指令和數據
其實這個很簡單的,通過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在取指令階段(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為指令,在執行指令階段(或相應微程序)取出的即為數據。如果通過地址來源區分,由PC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碼部分提供存儲單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數。
拓展資料:
指令和數據都是應用上的概念。匯編語言,通過編譯器編譯,最後送給CPU的都是二進制數,那麼CPU在一堆紛繁復雜的二進制,0110000110001中如何區分指令和數據呢?
我們還需要明白以下幾點:
每台機器的指令,其格式和代碼所代表的含義都是硬性規定的,故稱之為面向機器的語言,也稱為機器語言。二進制,作為一種機器碼,計算機可以直接識別,不需要進行任何翻譯。
計算機硬體主要通過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取指周期(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既為指令,執行周期計算機載入的第一條肯定是指令,然後根據這條指令去取二進制數,如果這條指令要取操作數,那麼取出來的就是操作數;如果這條指令要取下一條指令,那麼取出來得就是指令。
把指令和數據分開放是為了安全和邏輯結構清晰。
雖然指令和數據存放的格式一樣,但是訪問他們的時機不同。在取指令時期,cpu通過指令流取指令,存放在指令寄存器, 然後解釋並執行指令;在執行指令時期,cpu通過數據流取數據, 存放在數據寄存器。 所以指令流取的是指令,數據流取的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