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算機是如何存儲並組織數據的
[cún chǔ]
存儲 編輯
1、存儲[1] ,把錢或物等積存起來。《清會典事例·戶部·庫藏》:「戶部奏部庫空虛,應行存儲款項。」《清會典·戶部倉場衙門·侍郎職掌》:「每年新漕進倉,倉場酌量舊存各色米多寡勻派分儲,將某倉存儲某年米色數目,造冊先期咨部存案。」魯迅《書信集·致李小峰》:「《舊時代之死》之作者之家族,現頗窘,幾個友人為之集款存儲,作孩子讀書之用。」
2、指積存的錢或物等。沙汀《醫生》:「即或偶而想到自己的晚景,想到存儲不多,他也能夠嘆口氣就丟開。」
3、存儲就是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通過採取合理、安全、有效的方式將數據保存到某些介質上並能保證有效的訪問,總的來講可以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它是數據臨時或長期駐留的物理媒介;另一方面,它是保證數據完整安全存放的方式或行為。
Ⅱ 計算機文件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基本的組織方式有:順序組織、 索引組織 、 散列組織和鏈組織。順序文件,是按照從頭到尾的順序進行存取操作的,索引文件 是指在主文件之外再建立一個表示關鍵字與其物理記錄之間對應關系的表,稱為索引表。索引表與主文件共同構成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又稱為哈希(Hash)文件或散列文件,即利用哈希函數及其處理沖突的方法,把文件散列到外存上,通常是磁碟上。對直接存取文件進行查找時,首先根據哈希函數先求出哈希地址,再將數據讀入內存,然後在內存中進行順序查找。直接存取文件不能進行順序查找,但插入數據方便,存取速度快。如果邏輯文件中的各個邏輯記錄任意存放到一些磁碟塊中,再用指針把各個塊按邏輯記錄的順序鏈接起來,在文件目錄中只記錄第一塊的地址和最後一塊的地址,那麼這種文件組織方式就是鏈接結構。
Ⅲ 什麼是數據的組織方式:數據結構
數據的組織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規則對數據進行歸並、存儲、處理的過程,一般多用於GIS,即地理信息系統中。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存儲、組織數據的方式。數據結構是指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系的數據元素的集合。通常情況下,精心選擇的數據結構可以帶來更高的運行或者存儲效率。數據結構往往同高效的檢索演算法和索引技術有關。
(3)計算機存儲組織方式擴展閱讀:
數據結構的研究內容是構造復雜軟體系統的基礎,它的核心技術是分解與抽象。通過分解可以劃分出數據的3個層次;再通過抽象,舍棄數據元素的具體內容,就得到邏輯結構。
一般來說,一種數據結構的邏輯結構根據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種存儲結構,常用的存儲結構有順序存儲、鏈式存儲、索引存儲和哈希存儲等。
數據的順序存儲結構的特點是藉助元素在存儲器中的相對位置來表示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非順序存儲的特點是:藉助指示元素存儲地址的指針表示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
Ⅳ 簡述計算機三級存儲體系結構
在計算機系統中存儲層次可分為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三級。高速緩沖存儲器用來改善主存儲器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匹配問題。輔助存儲器用於擴大存儲空間。
1、高速緩沖存儲器
存在於主存與CPU之間的一級存儲器, 由靜態存儲晶元(SRAM)組成,容量比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於CPU的速度。在計算機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中,是介於中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之間的高速小容量存儲器。它和主存儲器一起構成一級的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之間信息的調度和傳送是由硬體自動進行的。
2、主存儲器(Main memory)
計算機硬體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數據,並能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現代計算機是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顧合理的造價,往往採用多級存儲體系。即由存儲容量小,存取速度高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適中的主存儲器是必不可少的。
主存儲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與地址無關。32位(比特)的地址最大能表達4GB的存儲器地址。這對多數應用已經足夠,但對於某些特大運算量的應用和特大型資料庫已顯得不夠,從而對64位結構提出需求。
3、外儲存器
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4)計算機存儲組織方式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不能同時滿足存取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和成本低的要求,在計算機中必須有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大到小的多級層次存儲器,以最優的控制調度演算法和合理的成本,構成具有性能可接受的存儲系統。存儲系統的性能在計算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主要原因是:
1、馮諾伊曼體系結構是建築在存儲程序概念的基礎上,訪存操作約佔中央處理器(CPU)時間的70%左右。
2、存儲管理與組織的好壞影響到整機效率。
3、現代的信息處理,如圖像處理、資料庫、知識庫、語音識別、多媒體等對存儲系統的要求很高。
Ⅳ 計算機中程序與數據採用不一樣的存儲方式對嗎
計算機中程序與數據採用不一樣的存儲方式是對的。在計算機中,數據以文件的方式組織存儲,程序則不同。
計算機用「文件」方式管理程序和數據。計算機文件是存儲在某種長期儲存設備上的一段數據流,經常在磁碟不同的位置存儲為多個數據碎片;操作系統會將它們組織成文件系統,每個文件放在特定的文件夾或目錄中。
計算機文件(或稱文件、電腦檔案、檔案),是存儲在某種長期儲存設備上的一段數據流。所謂「長期儲存設備」一般指磁碟、光碟、磁帶等。其特點是所存信息可以長期、多次使用,不會因為斷電而消失。
(5)計算機存儲組織方式擴展閱讀:
計算機文件是以計算機硬碟為載體存儲在計算機上的信息集合。文件可以是文本文檔、圖片、程序等等。文件通常具有點+三個字母的文件擴展名,用於指示文件類型(例如,圖片文件常常以 JPEG 格式保存並且文件擴展名為 .jpg)。
雖然一個文件表現為一個單一的流,但它經常在磁碟不同的位置存儲為多個數據碎片(甚至是多個磁碟)。操作系統會將它們組織成文件系統,每個文件放在特定的文件夾或目錄中。
文件是由軟體創建的,而且符合特定的文件格式。
Ⅵ 計算機中的信息都是以什麼形式存放的
計算機中所有信息都是以二進制的形式存儲在電腦內部的。
二進位計數制僅用兩個數碼。0和1,所以,任何具有二個不同穩定狀態的元件都可用來表示數的某一位。而在實際上具有兩種明顯穩定狀態的元件很多。
例如,氖燈的"亮"和"熄";開關的」開「和」關「; 電壓的」高「和」低「、」正「和」負「;紙帶上的」有孔「和「無孔」,電路中的」有信號「和」無信號「,磁性材料的南極和北極等等。
利用這些截然不同的狀態來代表數字,是很容易實現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不單有量上的差別,而且是有質上的不同。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機器的抗干擾能力,提高可靠性。
(6)計算機存儲組織方式擴展閱讀:
二進位計數制的四則運算規則十分簡單。而且四則運算最後都可歸結為加法運算和移位,這樣,電子計算機中的運算器線路也變得十分簡單了。不僅如此,線路簡化了,速度也就可以提高。這也是十進位計數制所不能相比的。
由於二進位制有包括三進位制在內的其他進位制所沒有的優點,所以大多數電子計算機還是採用二進制。
此外,由於二進制中只用二個符號 「 0」 和「1」,因而可用布爾代數來分析和綜合機器中的邏輯線路。這為設計電子計算機線路提供了一個很有用的工具。
Ⅶ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是怎樣組織的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的組織是通過硬碟或者光碟來完成。
Ⅷ 計算機有哪些存儲結構
在計算機中存儲和組織數據的方式被稱之為數據結構,鏈表和數組是較為常見的兩種結構。
1、數組
數組就像一個個緊挨著的小格子,每一個格子都有它們自己的序號,這個序號被稱之為「索引」。與生活中不太相同的是,平時計數習慣以「1」開始,而在計算機中,「0」是開頭的第一個數字。
數組中的數據,在計算機的存儲器中,也是按順序存儲在連續的位置中。當我們尋找需要的數據時,通過格子中的索引,便可以找到數據。
2、鏈表
鏈表的存儲方式有些像地址和住宅的關系,地址可以寫在一張紙上,但是這並不代表住宅也緊密相鄰。鏈表中的數據在計算機中也是分散地存儲在各個地方,但是鏈表裡面除了存儲數據,還存儲了下一個數據的地址,以便於找到下一個數據。
與數組不同的是,鏈表儲存數據不像數組一樣,需要提前設定大小,就像火車的車廂長度是隨著乘客的數量而增加的。
(8)計算機存儲組織方式擴展閱讀
數據的鏈式存儲結構可用鏈接表來表示。
其中data表示值域,用來存儲節點的數值部分。Pl,p2,…,Pill(1n≥1)均為指針域,每個指針域為其對應的後繼元素或前驅元素所在結點(以後簡稱為後繼結點或前驅結點)的存儲位置。
通過結點的指針域(又稱為鏈域)可以訪問到對應的後繼結點或前驅結點,若一個結點中的某個指針域不需要指向其他結點,則令它的值為空(NULL)。
在數據的順序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都可以通過簡單計算得到,所以訪問元素的時間都相同;而在數據的鏈接存儲中。
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驅或後繼結點中,所以只有當訪問到其前驅結點或後繼結點後才能夠按指針訪問到,訪問任一元素的時間與該元素結點在鏈式存儲結構中的位置有關。
Ⅸ 計算機中所有信息採用的儲存方式是
計算機僅僅能識別 「0」 和 「1」,這是由於電路的邏輯決定的。電路只有 「開」 和 「關」 兩種狀態。一切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數據都是邏輯,或者說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數據)就是是一串」0」和」1」的組合。
1.如何存儲數字
我們平時所說的數值一般都是十進制的,但計算機內部是採用二進制形式存儲,所以需要將十進制的數轉為二進制讓計算機進行儲存。
整數:直接轉為二進制。
負數:由於計算機無法存儲負號(-),所以對於小數(3.14)的存儲就需要使用浮點數。
小數:由於計算機無法存儲小數點(.),所以對於負數(-100)的存儲就需要使用補碼。
2.如何存儲字元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標准代碼)
根據ASCII表將每個字元對應的ASCII值轉成二進制存儲到計算機中。
3.如何存儲中文
GBK字元集 (GBK即「國標」、「擴展」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英文名稱: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
中文的存儲根據GBK中對應的code值轉為二進制進行存儲。
Ⅹ 數據結構的存儲方式有哪幾種
數據結構的存儲方式有順序存儲方法、鏈接存儲方法、索引存儲方法和散列存儲方法這四種。
1、順序存儲方式:順序存儲方式就是在一塊連續的存儲區域一個接著一個的存放數據,把邏輯上相連的結點存儲在物理位置上相鄰的存儲單元里,結點間的邏輯關系由存儲單元的鄰接掛安息來體現。順序存儲方式也稱為順序存儲結構,一般採用數組或者結構數組來描述。
2、鏈接存儲方法:它比較靈活,其不要求邏輯上相鄰的結點在物理位置上相鄰,結點間的邏輯關系由附加的引用欄位表示。一個結點的引用欄位往往指導下一個結點的存放位置。鏈接存儲方式也稱為鏈接式存儲結構,一般在原數據項中增加應用類型來表示結點之間的位置關系。
3、索引存儲方法:除建立存儲結點信息外,還建立附加的索引表來標識結點的地址。它細分為兩類:稠密索引:每個結點在索引表中都有一個索引項,索引項的地址指示結點所在的的存儲位置;稀疏索引:一組結點在索引表中只對應一個索引項,索引項的地址指示一組結點的起始存儲位置。
4、散列存儲方法:就是根據結點的關鍵字直接計算出該結點的存儲地址。
(10)計算機存儲組織方式擴展閱讀
順序存儲和鏈接存儲的基本原理
在順序存儲中,每個存儲空間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通過數組下標位置簡單計算出來的線性表的順序存儲,若一個元素存儲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則它的前驅元素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1,它的後繼元素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1。
在鏈式存儲結構中,存儲結點不僅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還含有元素之間邏輯關系的信息。數據的鏈式存儲結構可用鏈接表來表示。其中data表示值域,用來存儲節點的數值部分。Pl,p2,…,Pill(1n≥1)均為指針域,每個指針域為其對應的後繼元素或前驅元素所在結點的存儲位置。
在數據的順序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都可以通過簡單計算得到,所以訪問元素的時間都相同;而在數據的鏈接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驅或後繼結點中,所以只有當訪問到其前驅結點或後繼結點後才能夠按指針訪問到,訪問任一元素的時間與該元素結點在鏈式存儲結構中的位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