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東芝研發中心怎麼樣
首先,說明一下,東芝不是專業做醫療設備的。
而且東芝自己做的產品很少(主要為生化分析儀),主要是給其他廠家(如雅培)代工的。
至於招聘條件就不太清楚了。
如果你想去從事醫學軟體這行,在北京的話,我建議你去SYSMEX北京辦事處看看。
首先,SYSMEX是全球最大的血細胞分析儀生產商。而且在全球和國內的市場佔有率排第一位。
其次,SYSMEX有專門給醫院設計的醫學軟體系統。專業提供與原廠儀器相配套的中文數據管理系統,以及專業的信息管理軟體。
SYSMEX北京辦事處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外大街乙12號雙子座大廈西塔605室
網站是http://www.sysmex.com.cn/
招聘條件你可以打電話詢問下。不過個人覺得如果是招聘,最好是親自去下。這樣會讓別人覺得你比較有誠意。
個人觀點,如果有興趣,你可以去看看。
2. 東芝泰格信息系統(深圳)有限公司 怎麼樣啊,與東芝是啥子關系請各位大蝦幫下忙。
東芝泰格信息系統(深圳)有限公司是日本東芝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復印機及POS機的生產廠家。中國事業總部在上海市,另有北京分公司,廣州分公司,深圳分公司,成都辦事處,武漢辦事處,西安辦事處,沈陽辦事處,蘇州辦事處,天津辦事處。福利待遇也就當地城市白領水準,收入再高個檔次的應該是銷售擔當或技術培訓之類的職位以及管理層。
3. 北京有沒有東芝專賣店國美、蘇寧有沒有專櫃貨全嗎
冬至官方北京專賣店:
http://pc.toshiba.com.cn/proct/regie_detail.jsp?selCity=北京
國美和蘇寧的都有專櫃,但是專櫃的價格很亂
我的東芝本本我到專櫃和專賣店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專櫃不是官方的,都是私人
的。有的專櫃還不很壞,不參加東芝官方的活動的,東芝官方送的東西他都吞
了。我看過的最離譜的專櫃要貴1000。一般的也要貴上幾百,所以建議去專櫃購
買。
4. 想知道: 北京市 東芝移動硬碟售後服務中心 在哪
糾正一下!
東芝品牌,沒有移動硬碟
東芝的移動硬碟,不是東芝的,說白點,只是東芝的硬碟殼,但是裡面的東西跟東芝沒有半毛錢關系!如果有壞,哪裡買哪裡修,不行隨便找家電腦城,能修硬碟,掏錢就是了
5. 東芝生產地在哪裡
種類 株式會社
市場情報 東證1部 6502 1949年5月16日上場
大證1部 6502 1949年5月14日上場
名證1部 6502
LSE TOS
本社所在地 日本
〒105-8001
東京都港區芝浦一丁目1番1號
北緯35度39分5.8秒 東経139度45分27.9秒 / 北緯35.651611度 東経139.75775度 / 35.651611; 139.75775
設立 1904年(明治37年)6月25日
(株式會社芝浦製作所)
業種 電気機器
事業內容 デジタルプロダクツ
電子デバイス
社會インフラ
家庭電器
(主な製品も參照のこと)
代表者 佐々木則夫 (東芝)(取締役・代表執行役社長)
資本金 2802億8100萬円
売上高 連結:6兆6545億1800萬円
単獨:3兆2137億6800萬円
(2008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
営業利益 連結:▲2501億5900萬円
単獨:▲3276億8900萬円
(2008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
純利益 連結:▲3435億1800萬円
単獨:▲1231億8600萬円
(2008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
純資產 連結:4473億4600萬円
単獨:6369億5600萬円
総資產 連結:5兆4532億2500萬円
単獨:3兆5460億3500萬円
従業員數 連結:19萬7718人 単獨:33,520人(2009年3月末現在)
決算期 3月31日
主要株主 日本マスタートラスト信託銀行(株)(信託口) 7.95%
日本トラスティ・サービス信託銀行(株)(信託口) 5.16%
第一生命保険相互會社 3.56%
主要子會社 東芝プラントシステム(株) 60.0%
東芝テック(株) 52.4%
ウェスティングハウス・エレクトリック
関系する人物 田中久重(創業者)
藤岡市助(創業者)
石坂泰三
土光敏夫
岩下文雄
玉置敬三
青井舒一
川西剛
西室泰三
町井徹郎
岡村正
外部リンク http://www.toshiba.co.jp/
6. 移動硬碟什麼牌子好
移動硬碟推薦:東芝、希捷、西部數據、創見、三星。
1、東芝
東芝是存儲界的老牌廠商之一,技術實力強勁,其移動硬碟以機械硬碟為主,各系列基本只有外觀上的差別,性能差距很小,可以隨便買。
V9系列在東芝移動硬碟中算相對高端的一個系列,有多種顏色外殼可選,外殼為無螺絲設計,只有卡扣,附帶數據加密軟體,基準測試中基本在110-150MB/s左右,高於一般移動硬碟中常見的80~120MB/s區間。
7. 請問早期的東芝筆記本事件是怎麼回事……
2000年5月:因為筆記本電腦軟體功能有瑕疵,日本東芝公司為此賠償美國用戶10.5億美元。但使用同一產品的中國用戶,卻沒有享受到同等待遇。日方的解釋是,因為中國法律與美國法律對消費者的保護程度不一樣。
1999年春天,兩名美國東芝筆記本電腦用戶向美國地區法院提出集體訴訟,認為東芝公司在處理其攜帶型筆記本電腦軟盤控制器存在的問題時,許多方面行事不當,可能導致數據遺失或損壞。東芝公司一方面否認這一指控,說它沒有意識到軟盤控制器的操作限制會造成數據丟失或損壞,同時又與原告進行庭外和解,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根據這一方案,擁有或租用1985年1月1日或以後生產、由東芝美國信息系統公司銷售或分銷、帶有一個軟碟機和軟盤驅動控制器的任何型號的東芝攜帶型或筆記本電腦的所有美國用戶(包括自然人、商人、政府或其他實體),都可獲得東芝公司提供的賠償。
東芝公司解釋,如此行事是因為根據美國的司法判例,存在通過司法裁定,判決一筆賠償的風險。鑒於這一風險,公司決定在不承認任何責任或其個人電腦有技術問題或瑕疵的基礎上了結此案。
東芝公司宣布,該訴訟只涉及美國。根據這一訴訟,50萬美國東芝用戶將獲得10.5億美元的賠償,每個用戶最高可獲得443美元的賠償。
令人費解的是,就在東芝美國用戶抓緊向東芝公司索賠時,中國用戶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對待。5月8日,北京一家專業新聞網站在美國一個消費者處得知消息後,立即作了報道,引起中國消費者的極大關注。
據5月1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昨日,東芝中國公司北京代表處電腦電器部的林曉兵先生就此接受了該報記者的電話采訪。在去年事情發生時,林得到公司授權,負責解釋此事。林的說法是,東芝公司並不是有意欺騙中國消費者。首先,該賠償只在美國發生,不是全球性的行為。對美國用戶的賠償,不是採取現金賠償,而是以代物券的形式,即用戶在購買東芝產品時可持券打折。其次,東芝公司沒有承認該產品質量有問題,只是因為美國法律的特殊性,考慮到訴訟可能導致該品牌在美國市場造成不好影響,才忍痛達成協議。但林又表示,並不否認在理論上存在對用戶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之所以會出現兩種不同結果,林的意見是由於中國和美國的法律不一樣。按照美國法律,如果存在對消費者造成某種後果的可能性,製造廠商就可能要承擔責任,而中國的法律,對這種情況沒有明確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