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磁碟存儲器柱面計算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磁碟存儲器柱面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7-20 09:14:43

① 磁碟存儲器中磁軌,柱面,扇區有什麼作用

①磁軌:每個碟片的每一面都要劃分成若干條形如同心圓的磁軌,這些磁軌就是磁頭讀寫數據的路徑。磁碟的最外層是第0道,最內層是第n道。
②柱面:一個硬碟由幾個碟片組成,每個碟片又有兩個盤面,每個盤面都有相同數目的磁軌。所有盤面上相同半徑的磁軌組合在一起,叫做一個柱面。
③扇區:為了存取數據的方便,每個磁軌又分為許多稱之為扇區的小區段。每個磁軌(不管是里圈還是外圈)上的扇區數是一樣的,每個磁軌記錄的數據也是一樣多。所以內圈磁軌上的記錄密度要大於外圈磁軌上的記錄密度。

② 磁碟有效存儲區域怎麼算

答:1)共有柱面數:
有效存儲區域=(33-22)/2=5.5cm
柱面數:=40道/cm*5.5cm=220道
2)總存儲容量:
內層道周長=22*∏=69.08cm
道容量=400位/cm*69.08cm=3454B
面容量=3454B*220道=759,880B
盤組總容量=759,880B*12=9118560B

③ 一個硬碟的磁頭數為16,柱面數為1000,每個磁軌有50個扇區,問該硬碟的存儲容量約為要具體步驟

計算公式:存儲容量C=柱面(磁軌)數T x 磁碟面(磁頭)數H x 扇區數S 1024進位。
具體就自己算吧。
如果幫到你,請採納哦。

④ 硬碟的存儲容量計算公式是:磁頭數×柱面數×扇區數× ________。

存儲容量=磁頭數×柱面數×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硬碟存儲信息的格式是按柱面、磁頭號和扇區來存儲的,硬磁碟每個存儲表面被劃分成若干個磁軌,每道劃分成若干個扇區。每個存儲表面的同一道形成一個圓柱面,稱為柱面。硬碟的存儲容量的計算公式是:存儲容量=磁頭數×柱面數×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常見硬碟的存儲容量有40GB、60GB、80GB和120GB等。

⑤ 假定一個硬碟的磁頭數為16,柱面數為1000,每個磁軌有扇區50,該硬碟的存儲容量約為多少怎麼算

容量=磁頭*磁軌(柱面)*每磁軌扇區*512(B)
容量=16*1000*50=800000*512=409600000(B)
硬碟廠家容量計算是1000B=1KB;1000KB=1MB;1000MB=1GB
所以409600000/1000/1000/1000=409.6MB=0.4096GB

注意:操作系統的計算容量是:1024KB=1MB,1024MB=1GB,所以實際容量永遠小於標示容量
1T硬碟實際上只有九百多GB。

⑥ 硬磁碟的容量計算分為哪幾種類型

每8個位(bit)組成一個位元組(byte)。位元組是什麼概念呢?一個英文字母就佔用一個位元組,也就是8位,一個漢字佔用兩個位元組。一般位簡寫為小寫字母「b」,位元組簡寫為大寫字母「B」。
單位換算:
每一千個位元組稱為1KB,注意,這里的「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嚴格計算的話,也可以忽略地認為1K就是1000。 4)每1024個KB就是1MB(同樣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這是准確的計算。如果不精確要求的話,也可認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產品生產商會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計算方式統計產品的容量,這就是為何買回的存儲設備容量達不到標稱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碟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至於等於多少位元組,自己算吧。現在搞清楚了,常聽人說什麼一張軟盤是1.44MB、一張CD光碟是650MB、一塊硬碟是120GB是什麼意思了。打個比方,一篇10萬漢字的小說,如果把存到磁碟上,需要佔用多少空間呢?100,000漢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單位換算介紹:
隨著存貯信息量的增大,現在有更大的單位表示存貯容量單位,比吉位元組(GB, gigabyte)更高的還有:太位元組(TB ,terabyte)、PB(Petabyte)、EB(Exabyte)、ZB(Zettabyte)和YB(yottabyte)等,其中,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1YB=1024ZB。那麼,這些單位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呢?請看一下表示: Kilobyte(KB)=1024B相當於一則短篇故事的內容。
Megabyte(MB)=l024KB相當於一則短篇小說的文字內容。
Gigabyte(GB)=1024MB相當於貝多芬第五樂章交響曲的樂譜內容。
Terabyte(TB)=1024GB相當於一家大型醫院中所有的X光圖片資訊量。
Petabyte(PB)=l024TB相當於50%的全美學術研究圖書館藏書資訊內容。
Exabyte (EB)=1024PB;5EB相當於至今全世界人類所講過的話語。
Zettabyte(ZB)=1024EB如同全世界海灘上的沙子數量總和。
Yottabyte(YB)=1024ZB相當於7000位人類體內的微細胞總和。
常用單位:
存儲容量是指該便攜存儲產品最大所能存儲的數據量,是便攜存儲產品最為關鍵的參數。一般便攜存儲的容量有16MB、32 MB、64 MB、128 MB、256 MB、512 MB、1GB、2GB,還有部分更高容量的產品,但價格已超出了用戶可以接受的地步。其中16MB~256MB的便攜存儲,目前已基本被市場淘汰;而512MB~2GB的產品是市場中的主流,價格在普通用戶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也是廠家推出產品類型最多的容量類型;4GB~8GB的產品,因為價格昂貴,用戶群體較少,產品種類也較少。
磁碟存儲容量
如上面所說,一塊磁碟通常採用三級編址,因此,磁碟存儲器的存儲容量可以用如下公式來計算:
存儲容量C=柱面(磁軌)數T x 磁碟面(磁頭)數H x 扇區數S
應當指出,這里所說的存儲容量是指磁碟存儲器能夠保存的有效數據量,在磁碟上記錄的許多其他信息不計算在存儲容量之內。
有些人可能已經注意到,新購買的硬碟,格式化之後顯示的存儲容量與磁碟上實際標稱的存儲容量並不符合。其主要原因是:磁碟上的標稱容量是用十進制給出的,而計算機內部實際上是用二進制來表示存儲容量的。例如,1KB=1024B,1MB=1 048 576B等,如果用MB來表示磁碟存儲器的容量,則磁碟的標稱容量與實際顯示的容量之間有近5%的誤差,如果用GB來表示,則有7.4%的誤差,如果用TB表示,則誤差高達10%。

⑦ 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和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各是什麼

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位 bit (比特)(Binary Digits),存放一位二進制數,即 0 或 1,最小的存儲單位。

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是:bit、B、KB、MB、GB、TB、PB、EB、ZB、YB、BB、NB、DB。

存儲單位是一種計量單位。指在某一領域以一個特定量,或標准做為一個記錄(計數)點。再以此點的某個倍數再去定義另一個點,而這個點的代名詞就是計數單位或存儲單位。如卡車的載重量是噸,也就是這輛卡車能存儲貨物的數量,噸就是它的單位量詞。

二進制序列用以表示計算機、電子信息數據容量的量綱,基本單位為位元組B,位元組向上分別為KB、MB、GB、TB,每級為前一級的1024倍,比如1KB=1024B,1M=1024KB。

(7)磁碟存儲器柱面計算擴展閱讀:

常用存儲單位之間的換算:

1 Byte(B) = 8 bit

1 Kilo Byte(KB) = 1024B

1 Mega Byte(MB) = 1024 KB

1 Giga Byte (GB)= 1024 MB

1 Tera Byte(TB)= 1024 GB

1 Peta Byte(PB) = 1024 TB

1 Exa Byte(EB) = 1024 PB

1 Zetta Byte(ZB) = 1024 EB

1Yotta Byte(YB)= 1024 ZB

1 Bronto Byte(BB) = 1024 YB

1Nona Byte(NB)=1024 BB

1 Dogga Byte(DB)=1024 NB

1 Corydon Byte(CB)=1024DB

1 Xero Byte (XB)=1024CB

⑧ 磁碟存儲容量計算

磁碟空間按照一定的磁碟陣列排布方法,有序且很規則得劃分為若干個扇區,然後再把其中的所有存儲介質的電離子清除,使之上面不管有無數據,都清零。

在格式化中,要插入一些停頓位,寫入一些輔助位,使得格式化後的容量小於格式化前的容量。磁碟格式化後能存儲有用信息的總量稱為存儲容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存儲容量 = n×t×s×b

其中n為保存數據的總盤面數;t為每面磁軌數;s為每道的扇區數;b為每個扇區存儲的位元組數。

(8)磁碟存儲器柱面計算擴展閱讀

磁碟的存儲時間包括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尋道時間(查找時間,seek time)為磁頭移動到目標磁軌所需要的時間(movable-head disk),對於固定磁頭磁碟而言,無需移動磁頭,只需選擇目標磁軌對應的磁頭即可。等待時間為等待讀寫的扇區旋轉到磁頭下方所用的時間。

一般選用磁軌旋轉一周所用時間的一半作為平均等待時間。尋道時間由磁碟機的性能決定,目前主流硬碟典型的AST(average seek time)一般在10ms左右,而轉速則有2400r/min,5400r/min,7200r/min,等等.軟盤轉速較慢,一般只有360r/min(因為磁頭與盤面接觸性讀寫)。

磁碟的數據傳輸速率是指磁頭找到地址後,單位時間寫入或讀出的位元組數:

R = TB÷T

其中TB為一個磁軌上記錄的位元組數,T為磁碟每轉一圈所需的時間,R為數據傳輸速率。

⑨ 計算硬碟的存儲容量

2*2*1000*512*10000/1000/1000/1000=20.48GB

因為硬碟是外存,外存是以塊為存儲單位,即1GB=1000MB。通常說的1GB=1024MB是指內存,內存以位元組為存儲單位。

計算機硬碟容量大小=磁頭數×柱面數×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2*2*10000*1000*512)/(1024*1024*1024) =20GB。

但是硬碟實際容量總小於規格量,計算機內部使用二進制運算,且2的10次方等於1024,很接近1000,為方便起見,在和計算機有關的數值上,往往使用1024來代替上面的1000,即:1k=10241M=1024k1G=1024M

(9)磁碟存儲器柱面計算擴展閱讀:

計算機中顯示出來的容量往往比硬碟容量的標稱值要小,這是由於不同的單位轉換關系造成的。我們知道,在計算機中1GB=1024MB,而硬碟廠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進行換算的。

磁片在一個真空的狀態下高速轉動,每分鍾4500或7200轉,磁頭在需要讀取數據的時候接近磁片在磁軌上讀取數據。磁頭尋找到磁軌的時間稱之為尋道時間。在讀取和寫入數據時, 一般需要知道要在哪個磁片上進行,在這個磁片的哪個磁軌上進行,在這個磁軌的哪個位置進行,知道了這三個量就可以精確地找到數據所在的位置了。

⑩ 硬碟優先讀取哪裡的數據 磁頭數 柱面數 和扇區 這些

硬碟啟動後,會首先由第一磁頭讀取0
磁軌
0
扇區
的數據,也就是硬碟第一張碟片的最外圈的
第一數據
簇。以讀取MBR(硬碟
引導區
)獲得引導信息。
接下來硬碟會讀取哪裡,這些都是由引導信息來引導的,根據引導信息,硬碟會依次讀取各個啟動文件以啟動系統。
在系統空閑狀態下,硬碟空載時,硬碟會以一種優化的路線(具體請參詢相關資料)經過不同的扇區(不是讀取),以便在需要讀取文件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指定位置(讀取延遲一般以毫秒計算)。
所以不存在硬碟會優先讀取哪個位置,電腦啟動後,電腦就會讀取0磁軌尋找引導信息,而後會讀取哪裡,都是文件在哪裡就讀取哪裡,空閑狀態下不讀取。
希望能幫到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