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示波器海量存儲錯誤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示波器海量存儲錯誤

發布時間: 2022-07-20 05:26:32

1. 若示波器顯示波形不穩定,可能原因有哪些,應分別如何調節

一般來說示波器波形不穩定,主要有兩種可能性:可能是信號源本身,也可能是示專波器觸發條件沒屬有調好。

如果兩塊偏轉板互相平行,並且它們的電位差等於零,那麼通過偏轉板空間的,具有速度υ的電子束就會沿著原方向運動,並打在熒光屏的坐標原點上。

如果兩塊偏轉板之間存在著恆定的電位差,則偏轉板間就形成一個電場,這個電場與電子的運動方向相垂直,於是電子就朝著電位比較高的偏轉板偏轉。

(1)示波器海量存儲錯誤擴展閱讀:

數字示波器則是數據採集,A/D轉換,軟體編程等一系列的技術製造出來的高性能示波器。數字示波器的工作方式是通過模擬轉換器(ADC)把被測電壓轉換為數字信息。數字示波器捕獲的是波形的一系列樣值,並對樣值進行存儲。

存儲限度是判斷累計的樣值是否能描繪出波形為止,隨後,數字示波器重構波形。數字示波器可以分為數字存儲示波器(DSO),數字熒光示波器(DPO)和采樣示波器。

2. 示波器存儲波形存儲不到U盤

市面上部分廠家示波器,設置長存儲時,儲存不到U盤。可選擇siglent示波器,可通過U盤最大限度地存儲波形,設置,csv文件,點陣圖。
查看原帖>>

3. 低頻PWM波形,用示波器觀測,總感覺波形不對

示波器問題,不是單片機不輸出波形,而是示波器沒有顯示波形。
示波器一般100ms/div時基下自動進入掃描模式,在此時基下示波器能夠將所有採集到的數據點顯示在屏幕上,而在普通時基下屏幕顯示波形只是內存中數據點的一部分。波形消失或者說斷開是故意的,因為上一段波形的末端和下一段波形的前端時間上是不連續的,上一段波形的前端和下一段波形的前端才是連續的。

4. 數字示波器的存儲深度重要嗎

存儲深度與存儲容量相當,又稱記錄長度,用記錄一幀波形數據佔有的存儲容量來表示,大的存儲深度方便分析因果關系或者持續很長時間的事件。存儲容量與水平解析度在數值上互為倒數關系。但存儲容量並非越大越好,由於儀器最高取樣速率的限制,若存儲容量選取不恰當,往往會因時間窗口縮短而失去信號的重要成分,或者因時間窗口增大而使水平解析度降低。
這個文章可以參考一下,講得比較細。
http://www.elecfans.com/article/85/126/2009/2009101095829.html

5. 存儲深度對示波器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得益於電子技術的發展,在國外三巨頭壟斷的示波器領域,國產示波器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優秀國產示波器的代表:鼎陽(Siglent)科技和北京普源精電,如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信號傳輸的鏈路瓶頸以及IC封鎖,夾縫中生長的國產示波器註定暫時只能走低端路線,這導致了國產示波器同質化比較嚴重、各廠家生產的示波器性能跟質量參差不齊。放眼望去,外觀乃至界面各廠商都一致地採用所謂的「主流」操作方式,而作為衡量示波器的技術指標,工程師更多地考慮那些出現在產品手冊和雜志廣告的標題中列出的技術指標,在這些主要的技術指標中,眾所周知的是帶寬、采樣率和存儲深度。誠然帶寬指標理所當然非常重要。帶寬決定示波器對信號的基本測量能力。隨著信號頻率的增加,示波器對信號的准確顯示能力將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帶寬,示波器將無法分辨高頻變化。幅度將出現失真,邊緣將會消失,細節數據將被丟失。如果沒有足夠的帶寬,得到的關於信號的所有特性,響鈴和振鳴等都毫無意義。本規格指出示波器所能准確測量的頻率范圍。每位工程師都足夠重視帶寬對測量的影響,所以大家都遵循測量的五倍法則:示波器所需帶寬=被測信號的最高信號頻率*5,使用五倍准則選定的示波器的測量誤差將不會超過+/-2%,對大多的操作來說已經足夠。關於采樣率,指數字示波器對信號采樣的頻率,類似於電影攝影機中的幀的概念。示波器的采樣速率越快,所顯示的波形的解析度和清晰度就越高,重要信息和事件丟失的概率就越小,信號重建時也就越真實。采樣率又分為實時采樣率跟等效采樣率,我們平常所說的采樣率是指實時采樣率,這是因為實時采樣率可以用來實時地捕獲非周期異常信號,而等效采樣率則只能用於採集周期性的穩定信號。 存儲深度雖然也作為重要指標之一,但在衡量示波器時候卻往往忽略它的重要性,一直以來都把它作為一個「次要」指標看待,並不是很清楚大的存儲深度對於測量有什麼影響,再加上有些示波器廠家對「存儲深度」的誤導,同時存儲深度跟采樣率的隱藏關聯關系,導致存儲深度處於一個形同虛設的指標,為了糾正這些誤解,下面跟大家一起探討什麼是存儲深度?大的存儲深度對測量有什麼影響? 何謂存儲深度存儲深度是示波器所能存儲的采樣點多少的量度。如果您需要不間斷的捕捉一個脈沖串,則要求示波器有足夠的存儲器以便捕捉整個事件。將所要捕捉的時間長度除以精確重現信號所須的取樣速度,可以計算出所要求的存儲深度,也稱記錄長度。並不是有些國內二流廠商對外宣稱的「存儲深度是指波形錄制時所能錄制的波形最長記錄「,這樣的偷換概念,完全向相反方向引導人們的理解,難怪乎其技術指標高達」1042K「的記錄長度。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說存儲深度是在高速采樣下,一次實時採集波形所能存儲的波形點數。把經過A/D數字化後的八位二進制波形信息存儲到示波器的高速CMOS內存中,就是示波器的存儲,這個過程是「寫過程」。內存的容量(存儲深度)是很重要的。對於DSO,其最大存儲深度是一定的,但是在實際測試中所使用的存儲長度卻是可變的。在存儲深度一定的情況下,存儲速度越快,存儲時間就越短,他們之間是一個反比關系。同時采樣率跟時基(timebase)是一個聯動的關系,也就是調節時基檔位越小采樣率越高。存儲速度等效於采樣率,存儲時間等效於采樣時間,采樣時間由示波器的顯示窗口所代表的時間決定,所以:存儲深度=采樣率× 采樣時間(距離 = 速度×時間)由於DSO的水平刻度分為12格,每格的所代表的時間長度即為時基(timebase),單位是s/div,所以采樣時間= timebase × 12. 由存儲關系式知道:提高示波器的存儲深度可以間接提高示波器的采樣率,當要測量較長時間的波形時,由於存儲深度是固定的,所以只能降低采樣率來達到,但這樣勢必造成波形質量的下降;如果增大存儲深度,則可以以更高的采樣率來測量,以獲取不失真的波形。下圖曲線揭示了采樣率、存儲深度、采樣時間三者的關系及存儲深度對示波器實際采樣率的影響。比如,當時基選擇10us/div檔位時,整個示波器窗口的采樣時間是10us/div * 12格=120us,在1Mpts的存儲深度下,當前的實際采樣率為:1M÷120us︽8.3GS/s,如果存儲深度只有250K,那當前的實際采樣率就只要2.0GS/s了! 存儲深度決定了實際采樣率的大小一句話,存儲深度決定了DSO同時分析高頻和低頻現象的能力,包括低速信號的高頻雜訊和高速信號的低頻調制。明白了存儲深度與取樣速度密切關系後,我們來淺談下長存儲對於我們平常的測量帶來什麼的影響呢?平常分析一個十分穩定的正弦信號,只需要500點的記錄長度;但如果要解析一個復雜的數字數據流,則需要有上萬個點或更多點的存儲深度,這是普通存儲是做不到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選擇長存儲模式。可喜的是現在國產示波已經具有這樣的選擇,比如鼎陽(Siglent)公司推出的ADS1000CA系列示波器高達2M的存儲深度,是目前國產示波器最大的存儲深度示波器,打破了只有高端示波器才可能具有大的存儲深度的功能。通過選擇長存儲模式,以便對一些操作中的細節進行優化,同時配備1G實時采樣率以及高刷新率,完美再現捕獲波形。長存儲對平常的測量中,影響最明顯的是在表頭含有快速變化的數據鏈和功率測量中。這是由於功率電子的頻率相對較低(大部分小於1MHz),這對於我們選擇示波器帶寬來說300MHz的示波器帶寬相對於幾百KHz的電源開關頻率來說已經足夠,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對采樣率和存儲深度的選擇.比如說在常見的開關電源的測試中,電壓開關的頻率一般在200KHz或者更快,由於開關信號中經常存在著工頻調制,工程師需要捕獲工頻信號的四分之一周期或者半周期,甚至是多個周期。開關信號的上升時間約為100ns,我們建議為保證精確的重建波形需要在信號的上升沿上有5個以上的采樣點,即采樣率至少為5/100ns=50MS/s,也就是兩個采樣點之間的時間間隔要小於100/5=20ns,對於至少捕獲一個工頻周期的要求,意味著我們需要捕獲一段20ms長的波形,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出來示波器每通道所需的存儲深度=20ms/20ns=1Mpts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大的存儲深度的原因了!如果此時存儲深度達不到1 Mpts,只有普通示波器的幾K呢?那麼要麼我們無法觀測如此長周期信號,要麼就是觀測如此長周期信號時只能以低采樣率進行采樣,結果波形重建的時候根本無法詳細顯示開關頻率的波形情況。長存儲模式下,既保證了采樣在高速率下對信號進行采樣,又能保證記錄長時間的信號。如果此時只進行單次捕捉或停止採集,那麼在不同時基下擴展波形時由於數據點充分,可以很好觀測疊加在信號上面的小毛刺等異常信號,這對於工程師發現問題、調測設備帶來極大的便利。而如果是普通存儲,為了保持高的采樣率,則在長的記錄時間內,由於示波器的連續采樣,則內存中已經記錄了幾幀數據,內存中的數據並不是一次採集獲得的數據,此時如果停止採集,並對波形旋轉時基進行放大顯示,則只能達到有限的幾個檔位,無法實現全掃描范圍的觀察。在DSO中,通過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可以得到信號的頻譜,進而在頻域對一個信號進行分析。如電源諧波的測量需要用FFT來觀察頻譜,在高速串列數據的測量中也經常用FFT來分析導致系統失效的雜訊和干擾。對於FFT運算來說,示波器可用的採集內存的總量將決定可以觀察信號成分的最大范圍(奈奎斯特頻率),同時存儲深度也決定了頻率解析度△f。如果奈奎斯特頻率為500 MHz,解析度為10 kHz,考慮一下確定觀察窗的長度和採集緩沖區的大小。若要獲得10kHz 的解析度,則採集時間至少為: T = 1/△f = 1/10 kHz = 100 ms,對於具有100kB 存儲器的數字示波器,可以分析的最高頻率為:△ f × N/2 = 10 kHz × 100kB/2 = 500MHz。對於DSO來說,長存儲能產生更好的FFT結果,既增加了頻率解析度又提高了信號對雜訊的比率。 一句話,長存儲起到一個總覽全局又細節呈現的的效果,存儲深度決定了DSO同時分析高頻和低頻現象的能力,包括低速信號的高頻雜訊和高速信號的低頻調制。

6. 示波器的常見故障類型和檢修方法有哪些

示波器維修常見故障及檢修方法:
①合上電源開關指示燈不亮。
方法:檢查供電電源、保險絲、電源線、電源變壓器。
②合上電源開關指示燈亮,但無掃描光跡。
方法:將垂直水平位移居中,Y方式置「Y1」,t/cm置「1ms」,掃描方式置「自動」,X方式置「A」,增加輝度若仍無光跡出現,進入下一步;
第二步;先後拔掉機板上的Y輸出插座和內部觸發信號輸出,並將其短接,若此時出現光跡說明Z軸放大器正常,檢查Y輸出放大器或X輸出放大器,反之,檢查Z軸放大器;
第三步,檢查X輸出放大器和產生鋸齒波的掃描發生器。
③Y位移不正常。方法:短路延遲線,看光跡線或光點能否回到屏中心?若能回到屏中心則檢查Y前置放大器和延遲線電路,若不能回到屏中心則檢查Z輸出放大器。
④水平位移不正常,檢查X輸出放大器。
⑤所測試波形不同步,將Y方式和內觸發置「Y」,觸發耦合置「AC」,觸發源置「內」,調節電平,若還不穩定顯示則檢查觸發發生器和觸發信號放大器。
⑥Y位移正常,但Y方式置「交替」或「繼續」異常,檢查垂直位移開關電路。
⑦聚焦不良或亮度太暗,檢查示波管控制電路。此外,與X輸出放大器有關的故障現象還有信號周期測試誤差大,與Y輸出放大器有關的故障現象有信號幅度測試誤差大,還有一些使用不當而造成的假故障,如:觸發選擇按鈕沒選擇「自動」或「觸發」時無掃描基線,示波器的探頭接觸不良時無測試信號或測試信號不良,同步觸發選擇錯誤造成的不能同步等。

7. 示波器的問題,大家來幫忙

此試驗風險大,不宜多次重復,應爭取一次成功,並拿到可靠的試驗數據。
因此准備工作尤其重要。
示波器:有一種多路記錄儀,可在記錄紙上同時記錄多路信號的波形,但價格貴應用不太廣泛,如能找到,還是很方便的。再就是帶有存儲功能的示波器。
信號取樣:不知你的5000A是AC,DC,是AC可在互感器二次加適當的電阻負載,把電流波形轉變為電壓波形;是DC可從分流器上取電壓信號。
不論AC/DC,和信號的采樣方法,都要明確的算5000A對應的電壓信號值。
模擬:在正式試驗之前,要先用5000A對應的電壓信號值,模仿電機突然短路,
觀察記錄效果,如不滿意,可改變示波器的設置,直到滿意,再進行正式的電機突然短路試驗。

8. 示波器的使用誤差分析至少五條

1、沒有光點或波形

電源未接通;輝度旋鈕未調節好;X,Y軸移位旋鈕位置調偏;Y軸平衡電位器調整不當,造成直流放大電路嚴重失衡。

2、水平方向展不開

觸發源選擇開關置於外檔,且無外觸發信號輸入,則無鋸齒波產生;電平旋鈕調節不當;穩定度電位器沒有調整在使掃描電路處於待觸發的臨界狀態;X軸選擇誤置於X外接位置,且外接插座上又無信號輸入。

兩蹤示波器如果只使用A通道(B通道無輸入信號),而內觸發開關置於拉YB位置,則無鋸齒波產生。

3、垂直方向無展示

輸入耦合方式DC-接地-AC開關誤置於接地位置;輸入端的高、低電位端與被測電路的高、低電位端接反;輸入信號較小,而V/div誤置於低靈敏度檔。

4、波形不穩定

穩定度電位器順時針旋轉過度,致使掃描電路處於自激掃描狀態(未處於待觸發的臨界狀態);觸發耦合方式AC、AC(H)、DC開關未能按照不同觸發信號頻率正確選擇相應檔級。

選擇高頻觸發狀態時,觸發源選擇開關誤置於外檔;部分示波器掃描處於自動檔(連續掃描)時,波形不穩定。

5、垂直線條密集或呈現一矩形

t/div開關選擇不當,致使f掃描<<f信號。

6、水平線條密集或呈一條傾斜水平線

t/div關選擇不當,致使f掃描>>f信號。

(8)示波器海量存儲錯誤擴展閱讀:

示波器的作用:

用來測量交流電或脈沖電流波的形狀的儀器,由電子管放大器、掃描振盪器、陰極射線管等組成。除觀測電流的波形外,還可以測定頻率、電壓強度等。凡可以變為電效應的周期性物理過程都可以用示波器進行觀測

數字存儲示波器:

數字存儲示波器有別於一般的模擬示波器,它是將採集到的模擬電壓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由內部微機進行分析、處理、存儲、顯示或列印等操作。這類示波器通常具有程式控制和遙控能力,通過GPIB介面還可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等外部設備進行分析處理。

其工作過程一般分為存儲和顯示兩個階段。在存儲階段,首先對被測模擬信號進行采樣和量化,經A/D轉換器轉換成數字信號後,依次存入RAM中,當采樣頻率足夠高時,就可以實現信號的不失真存儲。

當需要觀察這些信息時,只要以合適的頻率把這些信息從存儲器RAM中按原順序取出,經D/A轉換和LPE濾波後送至示波器就可以觀察的還原後的波形。

9. 示波器 如何自動存儲數據

示波器的分段存儲功能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分段存儲其實就是讓示波器只記錄我們想要的片段,從而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示波器的存儲深度且保證波形細節。在足夠的采樣率下捕獲多個波形事件,以便進行有效的分析。分段存儲還可以幫助測試者捕獲偶發信號和更優化地保存和顯示所需的數據。

我們來看看如何設置分段存儲以記錄上圖中I2C匯流排信號的有用片段,以及如何用分段存儲來捕獲偶發信號和更優化地保存所需的數據。

首先,我們調整示波器的時基,設置好觸發方式,使得有用信息部分佔滿整個示波器屏幕,如下圖所示,可見此時的采樣率為1GSa/s

10. 數字存儲示波器輔助測量重力加速度 誤差分析 造成誤差因素有哪些

示波器測量的主要誤差:

1,儀器本身誤差,數字示波器因為功能和原理決定,他不是一個精確測量的儀器,本身存在較大誤差,一般為2%,由硬體決定
2,使用方法造成的誤差:示波器的幅度檔位和時間檔位等設置不合理,會造成一定誤差,因此測試的時候注意要讓波形盡量佔到示波器3/4屏幕
3,測量探頭和連接線等引起的誤差,探頭和示波器是否阻抗、容抗匹配,接地線引入的雜訊等都會引入新的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稱為誤差。由於儀器、實驗條件、環境等因素的限制,測量不可能無限精確,物理量的測量值與客觀存在的真實值之間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測量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減小。希望分析誤差就從誤差的定義來分析這幾個維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