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磁碟上的第一個扇區存儲的是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磁碟上的第一個扇區存儲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17 10:59:34

❶ .位於硬碟的0柱面,0磁頭01扇區的位置被稱之為用來存儲什麼數據以什麼結束

主引導扇區位於整個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包括硬碟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導記錄的作用就是檢查分區表是否正確以及確定哪個分區為引導分區,並在程序結束時把該分區的啟動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統引導扇區)調入內存加以執行。至於分區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為開始標志,以55AAH為結束標志,共64位元組,位於本扇區的最末端。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區程序(例如DOS 的Fdisk.exe)產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統可能這個扇區是不盡相同。如果你有這個意向也可以自己去編寫一個,只要它能完成前述的任務即可,這也是為什麼能實現多系統啟動的原因

❷ 磁碟DISK 分區列表,保留扇區,主要扇區各是什麼

一個硬碟經過FDISK的劃分和高級格式化以後,會在所屬的操作系統中建立分區表,記錄一些有關硬碟給哪一種操作系統使用,硬碟的容量大小以及開始磁柱面和結束磁柱面的分配,哪一個硬碟啟動,引導區(Boot Sector),文件分配表(FAT)、根目錄和數據區等一系列數據。現將分區表內的內容歸納如下:
A、分區表是創建在硬碟的第0磁柱面、第0磁軌,第1個扇區上。
B、記錄操作系統的數據(DOS,OS2或其他OS)。
C、記錄分區硬碟的C(磁柱面)、H(磁頭),S(扇區)的數量。
D、記錄分配的磁柱面(Cylinder)的開始。結束和容量。
E、記錄可啟動的硬碟(Active)。
F、建立引導區(Boot Sector)。
G、建立文件分配表(FAT)。
H、建立根目錄。
I、建立數據存儲區
保留扇區
第一,引導扇區是電腦在啟動時首先要訪問的位置.
第二,此位置記錄著電腦的引導指令,就像總司令一樣,我要從這個硬碟或光碟的具體哪個位置去開始系統或開始操作.
第三,有引導扇區可以是硬碟,也可以是光碟.
第四,引導扇區在硬碟的0磁軌0柱面第一扇區.
在光碟的第1扇區.

一個硬碟最多隻能有四個主分區,這一點是大家要清楚的。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硬碟的使用情況:在機器買回來後我們將硬碟劃分了4個邏輯盤,分別是C、D、E、F,而且整個硬碟空間已劃分光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使用了幾個主分區呢?答案是兩個:一個是主DOS分區,另一個是擴展DOS分區。C盤就是主DOS分區,而擴展DOS分區還包含著3個邏輯盤D、E、F。

❸ 電腦硬碟上的扇區是什麼啊

硬碟的內部是金屬碟片,將圓形的碟片劃分成若干個扇形區域,這就是扇區。若干個扇區就組成整個碟片。為什麼要分扇區?是邏輯化數據的需要,能更好的管理硬碟空間。
以碟片中心為圓心,把碟片分成若干個同心圓,那每一個劃分圓的「線條」,就稱為磁軌。
硬碟內的碟片有兩個面,都可以儲存數據,而硬碟內的碟片往往不止一張,常見的有兩張,那麼,兩張碟片中相同位置的磁軌,就組成一個「柱面」,碟片中有多少個磁軌,就有多少個柱面。碟片兩面都能存數據,要讀取它,必須有磁頭,所以,每一個面,都有一個磁頭,一張碟片就有兩個磁頭。以上就是硬碟的專業術語:扇區、磁軌、柱面、磁頭的通俗解釋。硬碟的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❹ 硬碟存儲的硬碟數據結構

初買來一塊硬碟,我們是沒有辦法使用的,你需要將它分區、格式化,然後再安裝上操作系統才可以使用。就拿我們一直沿用到現在(2015年)的Win9x/Me系列來說,我們一般要將硬碟分成主引導扇區、操作系統引導扇區、FAT、DIR和Data等五部分(其中只有主引導扇區是唯一的,其它的隨你的分區數的增加而增加)。 主引導扇區位於整個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包括硬碟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導記錄的作用就是檢查分區表是否正確以及確定哪個分區為引導分區,並在程序結束時把該分區的啟動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統引導扇區)調入內存加以執行。至於分區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為開始標志,以55AAH為結束標志,共64位元組,位於本扇區的最末端。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區程序(例如DOS 的Fdisk.exe)產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統可能這個扇區是不盡相同。如果你有這個意向也可以自己去編寫一個,只要它能完成前述的任務即可,這也是為什麼能實現多系統啟動的原因(說句題外話:正因為這個主引導記錄容易編寫,所以才出現了很多的引導區病毒)。
操作系統引導扇區
OBR(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統引導扇區,通常位於硬碟的0柱面1磁頭1扇區(這是對於DOS來說的,對於那些以多重引導方式啟動的系統則位於相應的主分區/擴展分區的第一個扇區),是操作系統可直接訪問的第一個扇區,它也包括一個引導程序和一個被稱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區參數記錄表。其實每個邏輯分區都有一個OBR,其參數視分區的大小、操作系統的類別而有所不同。引導程序的主要任務是判斷本分區根目錄前兩個文件是否為操作系統的引導文件(例如MSDOS或者起源於MSDOS的Win9x/Me的IO.SYS和MSDOS.SYS)。如是,就把第一個文件讀入內存,並把控制權交予該文件。BPB參數塊記錄著本分區的起始扇區、結束扇區、文件存儲格式、硬碟介質描述符、根目錄大小、FAT個數、分配單元(Allocation Unit,以前也稱之為簇)的大小等重要參數。OBR由高級格式化程序產生(例如DOS 的Format . com)。 擴展分區的概念則比較復雜,也是造成分區和邏輯磁碟混淆的主要原因。由於硬碟僅僅為分區表保留了64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而每個分區的參數占據16個位元組,故主引導扇區中總計可以存儲4個分區的數據。操作系統只允許存儲4個分區的數據,如果說邏輯磁碟就是分區,則系統最多隻允許4個邏輯磁碟。對於具體的應用,4個邏輯磁碟往往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為了建立更多的邏輯磁碟供操作系統使用,系統引入了擴展分區的概念。
所謂擴展分區,嚴格地講它不是一個實際意義的分區,它僅僅是一個指向下一個分區的指針,這種指針結構將形成一個單向鏈表。這樣在主引導扇區中除了主分區外,僅需要存儲一個被稱為擴展分區的分區數據,通過這個擴展分區的數據可以找到下一個分區(實際上也就是下一個邏輯磁碟)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類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區。無論系統中建立多少個邏輯磁碟,在主引導扇區中通過一個擴展分區的參數就可以逐個找到每一個邏輯磁碟。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主分區之後的各個分區是通過一種單向鏈表的結構來實現鏈接的,因此,若單向鏈表發生問題,將導致邏輯磁碟的丟失。

❺ 誰知道硬碟第一柱面第一磁軌0至70扇區存的是什麼

我們可以用柱面/磁頭/扇區來唯一定位磁碟上每一個區域,或是說柱面/磁頭/扇區與磁碟上每一個扇區有一一對應關系,通常DOS將「柱面/磁頭/扇區」這樣表示法稱為「絕對扇區」表示法。但DOS不能直接使用絕對扇區進行磁碟上的信息管理,而是用所謂「相對扇區」或「DOS扇區」。「相對扇區」只是一個數字,如柱面140,磁頭3,扇區4對應的相對扇區號為2757。該數字與絕對扇區「柱面/磁頭/扇區」具有一一對應關系。當使用相對扇區編號時,DOS是從柱面0,磁頭1,扇區1開始(註:柱面0,磁頭0,扇區1沒有DOS扇區編號,DOS下不能訪問,只能調用BIOS訪問),第一個DOS扇區編號為0,該磁軌上剩餘的扇區編號為1到16(設每磁軌17個扇區),然後是磁頭號為2,柱面為0的17個扇區,形成的DOS扇區號從17到33。直到該柱面的所有磁頭。然後再移到柱面1,磁頭1,扇區1繼續進行DOS扇區的編號,即按扇區號,磁頭號,柱面號(磁軌號)增長的順序連續地分配DOS扇區號。
格式化好的硬碟,整個磁碟按所記錄數據的作用不同可分為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Dos引導記錄(DBR:Dos Boot Record),文件分配表(FAT:File Assign Table),根目錄(BD:Boot Directory)和數據區。前5個重要信息在磁碟的外磁軌上,原因是外圈周長總大於內圈周長,也即外圈存儲密度要小些,可靠性高些。
要點:(1)整個硬碟可分為MBR,DBR,FAT,BD和數據區。
(2)MBR,DBR,FAT,和BD位於磁碟外道。
MBR位於硬碟第一個物理扇區(絕對扇區)柱面0,磁頭0,扇區1處。由於DOS是由柱面0,磁頭1,扇區1開始,故MBR不屬於DOS扇區,DOS不能直接訪問。MBR中包含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和硬碟分區表。分區表有4個分區記錄區。要點:(1)MBR位於硬碟第一個物理扇區柱面0,磁頭0,扇區1處。不屬於DOS扇區,
(2)主引導記錄分為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和硬碟分區表。

DBR位於柱面0,磁頭1,扇區1,即邏輯扇區0。DBR分為兩部分:DOS引導程序和BPB(BIOS參數塊)。其中DOS引導程序完成DOS系統文件(IO.SYS,MSDOS.SYS)的定位與裝載,而BPB用來描述本DOS分區的磁碟信息,BPB位於DBR偏移0BH處,共13位元組。
什麼叫引導區?
硬碟的主引導區位於硬碟的第一個扇區,不能被任何操作系統獨占,在主引導區內主要有兩項內容:主引導記錄和硬碟分區表。主引導記錄是一段程序代碼,其作用主要是對硬碟上安裝的操作系統進行引導;硬碟分區表則存儲了硬碟的分區信息。計算機啟動時將讀取該扇區的數據,並對其合法性進行判斷。顯然硬碟主引導區對保證硬碟正常使用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初買來一塊硬碟,我們是沒有辦法使用的,你需要將它分區、格式化,然後再安裝上操作系統才可以使用。一個完整硬碟的數據應該包括五部分:MBR,DBR,FAT,DIR區和DATA區。其中只有主引導扇區是唯一的,其它的隨你的分區數的增加而增加。
主引導扇區
主引導扇區位於整個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包括硬碟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導記錄的作用就是檢查分區表是否正確以及確定哪個分區為引導分區,並在程序結束時把該分區的啟動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統引導扇區)調入內存加以執行。至於分區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為開始標志,以55AAH為結束標志,共64位元組,位於本扇區的最末端。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區程序(例如DOS 的Fdisk.exe)產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統可能這個扇區是不盡相同。如果你有這個意向也可以自己去編寫一個,只要它能完成前述的任務即可,這也是為什麼能實現多系統啟動的原因(說句題外話:正因為這個主引導記錄容易編寫,所以才出現了很多的引導區病毒)

❻ 扇區是磁碟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每個扇區的位元組數是多少,怎麼算啊

512位元組
對補充問題的回答:
這是早年設計軟硬碟驅動器和操作系統的時候就定了的,好比一斤就是十倆,不存在任何計算問題。

z_x_j123的回答:
說扇區不分大小隻是位置,有背常識,有基本編程經驗的人都知道,通過指定磁頭、磁軌、扇區號就能讀取指定各個扇區的內容,這是PC
BIOS基本功能調用之一,磁碟上的任意內容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讀取。z_x_j123如果不明白,可以查閱PC
BIOS
INT
13H資料。
當然現在的扇區概念不一定就是硬碟物理最小讀取單位,現在硬碟因為高速轉動,一次讀取的數據比512位元組大得多,每個硬碟不同,但扇區的軟體概念不會因此有絲毫變化,同樣,在U盤的硬體設計上也不存在512位元組的單位,但同樣可以用扇區號來訪問,512位元組的概念是不容改變的,改變的結果就是包括WINDOWS在的操作系統和大量應用軟體無法運行。樓主「扇區是磁碟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的說法沒錯。
簇則是操作系統級比扇區大的一個單位,脫離本主題,我就不解釋了。

❼ 什麼是磁碟的扇區

整個硬碟上一般有很多的碟片組成,每個碟片如同切西瓜一樣被「切」成一塊一塊的扇面,同時沿著半徑的方向被劃分成了很多同心圓,就是傳說中的磁軌,每條磁軌被扇面切成很多的扇形區域叫做扇區(扇區是從磁碟讀出和寫入信息的最小單位,通常大小為512位元組),不同碟片上的同半徑磁軌組成了柱面,這些都是磁碟物理上的概念,知道便可。有了這些概念,便可以計算磁碟的容量:

磁頭數 × 磁軌(柱面)數 × 每道扇區數 × 每扇區位元組數

l 磁頭(head)數:每個碟片一般有上下兩面,分別對應1個磁頭,共2個磁頭;
l 磁軌(track)數:磁軌是從碟片外圈往內圈編號0磁軌,1磁軌…,靠近主軸的同心圓用於停靠磁頭,不存儲數據;
l 柱面(cylinder)數:同磁軌數量;
l 扇區(sector)數:每個磁軌都別切分成很多扇形區域,每道的扇區數量相同;
l 圓盤(platter)數:就是碟片的數量。
如圖:

硬碟上的數據定位

每個扇區可存儲128×2的N次方(N=0.1.2.3)位元組的數據(一般為512B),扇區為數據存儲的最小單元,從上圖可知,外圈的扇區面積比內圈大,為何存儲的數據量相同,這是因為內外圈使用的磁物質密度不同,但現在的硬碟已經採用內外圈同密度物質來存儲數據了,以減少類似「大面積小數據」的浪費情況。(此時的內外磁軌的扇區數量將不同,具體細節省略)

有了扇區(sector),有了柱面(cylinder),有了磁頭(head),顯然可以定位數據了,這就是數據定位(定址)方式之一,CHS(也稱3D),對早期的磁碟(上圖所示)非常有效,知道用哪個磁頭,讀取哪個柱面上的第幾扇區就OK了。CHS模式支持的硬碟容量有限,用8bit來存儲磁頭地址,用10bit來存儲柱面地址,用6bit來存儲扇區地址,而一個扇區共有512Byte,這樣使用CHS定址一塊硬碟最大容量為256 * 1024 * 63 * 512B = 8064 MB(1MB = 1048576B)(若按1MB=1000000B來算就是8.4GB)

但現在很多硬碟採用同密度碟片,意味著內外磁軌上的扇區數量不同,扇區數量增加,容量增加,3D很難定位定址,新的定址模式: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在LBA地址中,地址不再表示實際硬碟的實際物理地址(柱面、磁頭和扇區)。LBA編址方式將CHS這種三維定址方式轉變為一維的線性定址,它把硬碟所有的物理扇區的C/H/S編號通過一定的規則轉變為一線性的編號,系統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避免了煩瑣的磁頭/柱面/扇區的定址方式。在訪問硬碟時,由硬碟控制器再將這種邏輯地址轉換為實際硬碟的物理地址。

LBA下的編號,扇區編號是從0開始。

邏輯扇區號LBA的公式:

LBA(邏輯扇區號)=磁頭數 × 每磁軌扇區數 × 當前所在柱面號 + 每磁軌扇區數 × 當前所在磁頭號 + 當前所在扇區號 – 1

例如:CHS=0/0/1,則根據公式LBA=255 × 63 × 0 + 63 × 0 + 1 – 1= 0
也就是說物理0柱面0磁頭1扇區,是邏輯0扇區。

❽ 一個扇區是什麼意思

扇區是硬碟數據存儲管理的基本單位,或者說是數據存儲的基本計量單元。通俗解釋如下:

1、扇區自然是存在於硬碟的磁性碟片上(機械硬碟),是以磁信號記錄數據的很一小塊面積。SSD固態硬碟是電子盤,即以電平信號記錄數據的,原理、結構都與機械硬碟不同,但它的管理模式也是模擬機械硬碟傳統管理方式;

2、1個扇區容量,由512個位元組(byte)構成,而1Byte 由8個0或1二進制bit(位)組成,故可儲存4096個二進制數;

3、硬碟的使用管理方式中,若干個扇區又因分區容量劃分不同,被分配為一個「簇」來管理,若干個簇組合成一個分區,被記錄在硬碟的分區表中;

4、各類數據,都是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硬碟上的,由硬碟的管理系統分配它們具體的存儲位置,賦與統一編號;

5、數據存儲操作時,如復制文件,是以簇為單位開始的,即該簇的第一扇區開始寫入,由於文件大小不同,小體積文件寫不滿簇中扇區,其它文件也不會被分配補寫扇區的。而大體積文件寫滿簇後,繼續下一簇中續寫數據;

6、各文件存儲的簇鏈邏輯關系地址,記錄在硬碟的文件分配表FAT、目錄分配表FDT中保存,用來管理調度數據的定址與讀寫操作。

❾ 什麼是碟片,磁軌,柱面,扇區

硬碟的DOS管理結構

1.磁軌,扇區,柱面和磁頭數
硬碟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由堅硬金屬材料製成的塗以磁性介質的碟片,不同容量硬碟的碟片數不等。每個碟片有兩面,都可記錄信息。碟片被分成許多扇形的區 域,每個區域叫一個扇區,每個扇區可存儲128×2的N次方(N=0.1.2.3)位元組信息。在DOS中每扇區是128×2的2次方=512位元組,碟片表 面上以碟片中心為圓心,不同半徑的同心圓稱為磁軌。硬碟中,不同碟片相同半徑的磁軌所組成的圓柱稱為柱面。磁軌與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徑的圓,在許多場合, 磁軌和柱面可以互換使用,我們知道,每個磁碟有兩個面,每個面都有一個磁頭,習慣用磁頭號來區分。扇區,磁軌(或柱面)和磁頭數構成了硬碟結構的基本參 數,幫這些參數可以得到硬碟的容量,基計算公式為:
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要點:(1)硬碟有數個碟片,每碟片兩個面,每個面一個磁頭
(2)碟片被劃分為多個扇形區域即扇區
(3)同一碟片不同半徑的同心圓為磁軌
(4)不同碟片相同半徑構成的圓柱面即柱面
(5)公式: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6)信息記錄可表示為:××磁軌(柱面),××磁頭,××扇區
磁軌: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

扇區: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柱面: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由於每個盤面都有自己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2.簇
「簇」是DOS進行分配的最小單位。當創建一個很小的文件時,如是一個位元組,則它在磁碟上並不是只佔一個位元組的空間,而是佔有整個一簇。DOS視不同的 存儲介質(如軟盤,硬碟),不同容量的硬碟,簇的大小也不一樣。簇的大小可在稱為磁碟參數塊(BPB)中獲取。簇的概念僅適用於數據區。
本點:(1)「簇」是DOS進行分配的最小單位。
(2)不同的存儲介質,不同容量的硬碟,不同的DOS版本,簇的大小也不一樣。
(3)簇的概念僅適用於數據區。

❿ 磁碟的第一個扇區3D參數,保存哪些內容

中文意思是「磁柱磁頭磁區定址」
CHS(Cylinder/Head/Sector) C-Cylinder柱面數表示硬碟每面碟片上有幾條磁軌,最大為1024(用10個二進制位存儲);H-Head磁頭數表示硬碟總共有幾個磁頭,也就是幾面碟片,最大為256(用8個二進制位存儲);S-Sector扇區數表示每條磁軌上有幾個扇區,最大為63(用6個二進制位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