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的大腦能儲存下地球上的所有知識嗎
關於人類大腦到底能儲存多少知識有以下兩種說法,由於目前對大腦的認知和了解都有有限,因此難以有明確的答復。
第一種說法:
英國《獨立報》14日報道說,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腦的人已經能夠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
報道說,在《大腦與思維》雜志發表了上述計算結果的科學家們說,盡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位元組(10的12次,即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位元組數則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研究人員說,記憶是自然智慧的基礎,而人腦的記憶容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沒人能建立合適的計算模型將其測算出來。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已知的,大約為1000億個,許多分析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電腦不久將超過人腦的觀點。但是研究人員並不局限於這個角度,他們運用一系列運演算法則,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總量,其中包括不同神經網路的龐大數量,這項發現可能會改變電腦設計的思路。今後的電腦可能不是增加位元組,而是模仿人腦,特別是更加註重神經網路。
<第二種說法>
人的大腦是由成百上千億個細胞組成的,具有極大的貯存量,可以在每秒鍾接受十來個信息。一個信息單位叫做比特,大約相當於一個單詞。人腦的容量有一百萬億個比特,這還是較為保守的估計。這一百萬億個比特,究竟有多大呢?它可以裝下全世界所有圖書館的藏書內容。何況人類還有潛意識,有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微妙感覺和印象。實際上,普通一個人能夠表達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峰面。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象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只用了自己大腦的三分之一的功能,而一般人則更少,絕大部分腦細胞仍處於「待業」狀態。而且人腦不同於機器,使用久了會有磨損,而是越用越好用,就象有人學外語,一旦掌握了一兩門外語,再學第三門和第四門就會容易許多。
前蘇聯的報刊發表的有關文章說:「人類學、心理學、邏輯學、社會學和生理學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證明人類的潛在能力是巨大的。當代科學使我們懂得人的大腦結構和工作情況,大腦所儲存的能力使我們目瞪口呆。在正常情況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維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能迫使自己的大腦達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四十多種語言,記下大網路全書的全部內容,還能夠學完數十所大學的課程。」
人的大腦可以看成是電子計算機,因為人腦和計算機一樣,在它活著的時候,能夠吸收、儲存和運控大量的信息,但人腦的功能卻比現在任何最先進的電腦強大得多。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大腦智力研究所的一些專家認為,人的大腦功能實際上是無限的。那麼是什麼因素阻礙著我們充分利用大腦如此巨大的潛能呢?關鍵就是我們還沒有學會給自己編排解決一系列問題的程序,也就是我們迫切需要發展積極的心理態度。如果我們把大腦的構造比作電子計算機,那麼心態和意識就是輸入的程序。
❷ 都說人的大腦潛力無限,人的大腦究竟能儲存多少知識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官”,人的所有的思維和活動都是受它控制的。大腦是有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上面分布了大腦皮層,它主導了人體的一切活動以及對外界環境的平衡。人的大腦有非常大的潛力,它存儲知識的量是非常驚人的。
人類的大腦大部分都出於未開發狀態,但是依然可以有驚人的知識儲備量。如果大腦被全部開發完,它對知識的儲備量更是會到達一個無法想像的地步。
❸ 人的腦容量到底有多大,最多能記多少東西
人的大腦腦容量是非常大的,由於我們的大腦的開發度不同,1/10的大腦相當於200萬g的內存,大腦可以記住的東西很多,但是大腦會選擇性的遺忘,對於一些長期不使用的知識,大腦會將他們以往以方便新的知識存儲進來。
對於極少數的人來說,他們幾乎可以記得生活中的所有細節,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這是一種好處,因為擁有這種能力可能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負擔。記住生活的細節,這就意味著無論生活中的瑣事,他們都會記得而且無法忘卻,特別是一些痛苦的記憶,會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艱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遺忘是我們大腦整理記憶的方式,所以最相關的記憶可以被隨時喚起,正常的遺忘可以被確認為大腦不會因為過度飽和的安全機制。遺忘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想要達到完全不忘記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電子設備來達到這樣的目的,因為電子設備不僅方便存儲,而且提取起來也非常方便,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腦是不能夠完全記住的,而通過電子設備的存儲功能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方便。
❹ 大腦中究竟能儲存多少知識
人類大約有幾百億個腦細胞,每個腦細胞大約有幾百條腦神經,每條神經上大約有幾百個突觸,每個突觸有幾百到幾千個蛋白質,一個腦細胞的作用大約相當於一台大型計算機,一個突觸的作用大約相當於計算機的一塊晶元。可以很簡單地推算出來,人的大腦相當於上千億塊或上萬億塊晶元。 人類目前最大型的並行計算機,美國的白色戰略加速計算機(White ASCI)也不過8000塊晶元,和人類的大腦比,相差大約一億倍,也就是差8到9個數量級。 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一般用一秒鍾能做多少次加法運算來統計,目前最快的是日本的「地球模擬器」,40億次。 如果用計算機類比人的大腦,由於人腦是超級巨大的並行運算系統,所有突觸以及每個突觸上的所有蛋白質,都可以瞬間同時運動,蛋白質之間又只有幾納米距離,電流在這個距離上一秒可運行幾千億次,人腦運算速度的數量級就大得沒法形容,大約1後面跟27個零到30個零。要知道,40億次,才不過是4後面跟10個零而已,差了大約20個數量級。 所以,如果用計算機來模擬人類大腦的功能,以目前研究進展的速度而言,大約還要一百年才能實現。因為根據著 摹澳Χ �傘保 撲慊 腦慫闥俁讓?8個月提高一倍,也就是每年大約提高0.57倍,要提高20個數量級就需要100多年。俺這輩子肯定是看不到了。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沒有考慮,計算機就兩種電路狀態,開或關,而腦細胞、腦神經、突觸、蛋白質以及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有很多種,運動起來遠比電路復雜得多了。所以人類搞清人腦功能的時間還要推後。 --------------- 人的大腦是人體中最微妙的智能器官。它重約1.3千克,體積只有1.4立方米,大約由100多億個神經細胞所組成。每個神經細胞的周圍,有1000~10000個突觸伸展出去,和相鄰的神經細胞的突觸相交聯。這些突觸像電路一樣,都具有一個能通過或停止「電子流動」的「閘門」,因此,大腦能夠儲存10萬億位的信息量。這樣的存貯能力可與1萬台計算機的存貯容量相媲美。 人腦的思維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形式化思維,是人腦演繹能力的表現,具有邏輯的循序的特點:一種是模糊性的思維,是人腦歸納能力的表現,可同時進行綜合的整體的思考。盡管在人的一生中,每小時約有1000個神經細胞發生障礙,一年內有近900萬個神經喪失功能,然而,即使如此,大腦仍能正常地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大腦有足夠的「後備力量」。一些神經細胞發生故障,另一些「備用」的神經細胞馬上頂替上來。 科學家從人腦的功能原理上,受到了啟發,研製成功了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是20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它具有非凡的計算能力,現代最快的計算機在1秒鍾內,能完成上億次運算,這樣的計算速度和計算過程的可靠性,是人工計算望塵莫及的。計算機還能模仿人的某些感覺和思維功能,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判斷和推理,代替人的部分腦力勞動。正因為這樣,計算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被稱之為「電腦」,而且在各個領域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現代計算機總是按照人規定的程序進行工作的。在這些程序中,人要為計算機預見到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安排好計算機該如何作出反應。一旦出現了意料之外情況,計算機也會暈頭轉向,束手無策。 計算機的體積很大,雖然它的元件和人腦細胞的數量一樣多,每個元件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耗能為0.1瓦;眾多的元件組裝起來,其體積已經是1萬立方米的龐然大物了,它是大腦體積的600萬倍,所需要的能量高達100萬千瓦,相當於一座現代化大型水電站的發電量。 因此,盡管電子計算機的才能非凡,神通廣大,在某些方面遠勝於人,但人腦仍然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計算機」。
❺ 一個人的大腦到底能裝下多少知識呢
英國《獨立報》14日報道說,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腦的人已經能夠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
報道說,在《大腦與思維》雜志發表了上述計算結果的科學家們說,盡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位元組(10的12次,即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位元組數則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研究人員說,記憶是自然智慧的基礎,而人腦的記憶容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沒人能建立合適的計算模型將其測算出來。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已知的,大約為1000億個,許多分析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電腦不久將超過人腦的觀點。但是研究人員並不局限於這個角度,他們運用一系列運演算法則,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總量,其中包括不同神經網路的龐大數量,這項發現可能會改變電腦設計的思路。今後的電腦可能不是增加位元組,而是模仿人腦,特別是更加註重神經網路。
❻ 腦子能裝多少知識
看過一篇報導,說:人的大腦完全可以裝下一個圖書館內所有藏書的知識,但為什麼現實上做不到呢?原因是要真正記住那些知識的速度實在太慢了,要花大量時間來加深印象,如果不是經常「復習」的話會不斷地遺忘。極端的例子:老年痴呆和腦萎縮那樣的毛病,並不是大腦中原來的記憶真的消失了,而是和這些記憶的連接斷開了。
❼ 人的大腦一生能存儲多少東西呢
第一,大腦大約有一萬億個腦細胞。 第二,一萬億腦細胞中間有一千億的腦細胞具有記憶和存儲功能。 這一千億細胞中的每一個細胞的信息存儲量相當於一個40G硬碟容量的奔騰Ⅳ計算機,如果你了解計算機你就明白,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個40G硬碟的奔騰Ⅳ計算機,如果你想把他的空間全部存滿,每分鍾敲200字,連續不停的敲,需要敲200年!而你的大腦中有一千億個這樣的計算機! 這個數字,據很多科學家講,這個東西是沒辦法計算的,量太大了! 大腦的記憶是透過全析的方式進行記憶的,每個細胞只記憶某一信息,大腦會進行分類。我看過大約20本關於腦科學方面的著述。腦科學是現在生理學上最前沿的部分。它告訴我們,大腦是人身上唯一一個可以終生發育成長的器官。大約你在18歲時基本完成,大腦的細胞不會再增多了,在人25歲時各個器官停止發育,基本按照成熟的人來行為了。身上唯一的器官,大腦細胞透過學習、思考,他進行網路連接,一個細胞大約可以和15萬個細胞發生聯系,如果你學過大學的高等數學,你可以知道1千億個的細胞,1萬個億的細胞中的每一個再有15萬種可能性來進行網路聯系,這個數字幾乎是無法說明它有多龐大的。實際上,我們只要思考,學慣用腦,大腦細胞就會產生新的網路聯系。大腦是英特網的一個縮影,或者說地球現在目前使用的英特網是一個人使用大腦的一個外化。一個人的大腦比作地球的話,它表面的新皮質的聯系就是構成目前地球上的英特網,英特網每天都在增長,實際上大腦的每個細胞相當於一台計算機,然後再和其它細胞相連。大腦細胞不再成長,但是網路是可以終生成長的! 如果了解腦科學前沿,你會感嘆人腦太不可思議了!那些大科學家發出驚嘆:宇宙間再也沒有比人腦更大的秘密!現在,假如按人的啟蒙程度的話,我們人類對大腦的了解還停留在小學生那樣的粗淺程度。我們所有影響大腦的方法都是間接的方法,還沒有找到直接影響大腦的通路。大腦太奇妙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腦的存儲量是無限的。所以,原來英國科學家的估計都是保守的了,一個普通人的大腦1/3的空間相當於將200間足球場那麼大的房間全部裝滿書籍的空間!這是九十年代英國科學家的測算,現在的研究認為,人腦的存儲量要比這多得多。 第三,大腦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創造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需要訓練的。現在,很多朋友會開車,我們想一下不會開車的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能力把開車學會?只要經過訓練,任何人都有開車的能力!如果我來訓練大家,一周的時間百分之百可以上路,沒有問題!人腦的創造力和駕駛技能一樣是一種能力。如果我們今天能夠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這個創造力是大腦的一種特殊運算程序。經過訓練,任何人都可以有創造力,任何人都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東西!實際上,對於大腦如果不懂它的運算程序,就像一個計算機沒有操作系統,根本不知道如何啟動。這是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所以,我們說人腦的創造性是無限的。 大腦的理解力。什麼叫理解呢?把一個事物跟你已知的事物聯系起來,找出這個事物之所以是這樣的原因叫理解。那麼,這句話暗含著只要你的背景知識足夠大,你就可以理解任何的事情。說對一個事物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是說你的背景知識還不夠。在這個意義上,知識是可以隨時學的,只要你的知識量足夠了,你就可以理解所有的事情了。這里要說到人智力的三個基本方面:記憶力、創造力、理解力。在這三個方面,我們任何一個人,幾乎是無限的。所以說,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主要是指大腦的潛能是無限的。那麼,我們想告訴大家,一個人終生使用大腦,開發程度都不會超過10%。曾有人認為愛因思坦的大腦開發程度沒有超過25%,現代腦科學研究認為,他絕對沒有達到那麼多。 如果我們了解了大腦,並且學習使用,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出很大的成就。
❽ 人體大腦一般能夠儲存多少記憶
一生中儲存在大腦中的各種知識將是國會圖書館的50倍,據說圖書館收藏了1000多萬本書,也就是說,人們的記憶容量相當於5億本書的總知識,一些人估計全世界圖書館有7.7億本書,它們總共包含4600萬億比特的信息,大致相當於人腦能記住的信息,此外,人類的記憶可以保持70到80年以上。需要明確原因後再考慮如何進行下一步治療,及早去醫院就診。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具體的方案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定,平時的時候一定要進行按摩,使血液進行循環,同時再配以針灸,這樣治療起來效果可能會更好。
❾ 人的大腦能存儲多少知識
您好,中國醫療人才總部網溫馨提示您:
腦中有ROM,和電腦一樣,ROM中記錄的僅僅是一些最最簡單和基本的代碼。比如簡單的神經反射,和一些對身體各部分操作的基本調用。這部分的程序相對來說很穩定。可以猜想,這套基本程序應該是由遺傳基因當中的特定片斷記錄的。
[RAM&HD、記憶]
由於腦死亡是動物死亡的充分條件,因此很難判斷大腦的主要組成物質應當屬於RAM還是HD。但毋庸置疑,記憶是大腦的主要功能。大腦的記憶容量是驚人的,大致的容量估算不出來,用於記憶的存儲結構也不太清楚。與計算機不同,隨著記憶的深度加深,記憶的區域會由RAM轉變為ROM,一些經過長時間運用的技能,能夠被轉化為永久的記憶。
[主程序]
大腦的主要功能是推理運算,有點類似於數據挖掘。當然這需要海量的內存和快速的運算單元。大腦在推理的同時,推理演算法本身也由遺傳演算法進行優化,以適應更高復雜度的推理。所以越是善於觀察的人,其記憶的內容就越多,推理的路徑也越復雜,從而也能夠演化出更先進的推理演算法。我們稱之為「聰明」。為什麼動物沒有人聰明?因為大腦的容量還不足以容納這么多運算的中間結果,自然無法得到更深的推理結果。曾經看到過報道說人的大腦還有94%左右沒有開發,要是開發出來人將會變得很聰明。可是,這能開發么?這94%左右的容量是干什麼用的?是保存推理計算的中間結果用的吧。這部分容量應該是無法開發的,不然如此海量的推理運算如何繼續?
[夢境&幻覺]
大腦和機器一樣需要休息。睡眠是大腦休息的一種表現。與其說休息,倒不如說是主程序暫停運行。人在睡覺的時候大腦並沒有真正完全休息。而是在對腦中的數據進行整理,這個過程類似於「磁碟整理」或「內存優化」。大腦把推理過程中出現的暫存數據進行清理,有價值的會重新記憶,沒有價值的則會刪除。然而,這個過程往往會干擾主程序的休眠。有時,很多記憶碎片由於在整理時被錯誤地搬動或連接,導致我們人在睡眠過程中產生夢境。夢境有時是類似真實世界的,而有時又是完全荒誕離奇的,這取決於正被清理的數據本身和清理的過程。
[驅動程序]
大腦掌控著人的所有硬體。但是有些硬體能夠實現復雜的功能,比如人類的語言。通過對聲音的控制,人能夠快速溝通。這取決於大腦中的驅動程序。其實人類可能有諸多的潛能,與其說還沒有開發,不如說沒安裝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從哪裡來?有可能需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在不斷的推理過程中對這些硬體進行編程;也有可能需要通過基因的重組和變異才能夠得到。也許人類以後通過皮膚都能夠感知空氣的震動從而「聽到聲音」。大腦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總面積約為2200平方厘米,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約10萬個(越不用腦,腦細胞死亡越多)。 一個人的腦儲存信息的容量相當於1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以前的觀點是最善於用腦的人,一生中也僅使用掉腦能力的10%,但現代科學證明這中觀點是錯誤的,人類對自己的大腦使用率是100%,大腦中並沒有閑置的細胞。人腦中的主要成分是水,佔80%。它雖只佔人體體重的2%,但耗氧量達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臟輸出血量的15%,一天內流經大腦的血液為2000升。大腦消耗的能量若用電功率表示大約相當於25瓦。
如果您還有不懂得問題,請直接登錄:「中國醫療人才總部網」可以幫您解決問題!
祝您全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