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應用程序會不會盜取用戶手機存儲上的內容泄露
一般來說不會。有些應用程序會發簡訊。像91手機裡面就有幾個軟體會這樣。絕對的親身經歷。現在手機還在刷。。
B. 軟體讀取存儲,會不會讀取個人隱私和信息,比如存儲的圖片和視頻
會的,網路個人信息或多或少都會泄露,如果不是流氓軟體,信息基本不會被非法利用。
因為現在軟體一、是需要在應用內方便通過聯系人信息建立更為完善的通訊機制;二、可以建立健全的用戶畫像;三、可以收集數據,來進行各個方面的分析;四、可以用做營銷推廣的對象;五、甚至可以用於其他不正當地使用。這些都是應用讀取聯系人信息可能目的,包括但肯定不限於這些方面,因此,軟體讀取聯系人信息,肯定或多或少地會把個人隱私泄露到你所不知道的地方去。
C. 手機app泄露數據
當然可以看到。手機裡面有許可權管理。可以在許可權裡面禁止app訪問。不過這樣做到雖然安全也不見得他看不到你裡面的文件,
D. 列出常用信息泄露方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網路匿名性的特徵已經逐漸被強大的數據統計及分析定位系統所弱化。而作為掌握了大量各類信息的互聯網平台,其信息管理的安全系數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將通過對實踐中信息泄露常見形式的總結,以期閱讀者更好地在互聯網時代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
一、應用程序的個人信息泄露
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通過手機上網已成為目前常見的生活方式,在應用商店內下載各類應用程序也並不少見。從常見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到外賣應用,再到社交類的微信、QQ,通過互聯網使用手機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實踐中,共享充電寶頗受詬病,用戶通過使用共享充電寶染上手機病毒甚至是手機被植入木馬程序的例子同樣存在。更有甚者,手機往往儲存了大量個人信息,從支付密碼到照片應有盡有,而共享充電寶的連接線在不法分子的操縱下,會使得這些信息在用戶無法察覺的情形下被泄露,造成財產損失及人身安全的威脅。此外,某交友軟體在用戶注冊後,會要求同步該用戶手機通訊錄中的全部聯系人名單,並通過群發的方式向全部聯系人發送邀請簡訊,然而發送簡訊的舉動並未經過該用戶的同意。這也意味著該用戶的通訊錄信息在其注冊時已經被運營商收集,此類未經同意的信息搜集對於用戶來說同樣屬於通過互聯網造成的信息泄露。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攜程事件,該應用因涉及預定酒店、機票等問題掌握大量的用戶信息,然而卻由於其系統漏洞問題導致大量用戶的個人隱私信息遭到泄露,這樣造成的安全隱患不容小覷。
二、黑客惡意攻擊下的信息泄露
對於互聯網信息安全而言,如果說個人信息泄露所帶來的危害尚有餘地的話, 那麼黑客對系統的惡意攻擊就顯得更具威脅性。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衍生了一批網路大神的高科技犯罪,足不出戶就可以將銀行賬戶的錢全部化為己有。因此,對於銀行等掌握大量關鍵信息的機構,其網路系統的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實踐中,黑客通過發送病毒或者破解程序、尋找系統漏洞等形式,攻入某科研機構或者銀行內部系統,達到獲取信息或者財產的目的,這類情形同樣存在。互聯網一面帶來的是數據統計及檢索的快捷,另一面同樣存在著由於網路的連通性帶來的潛在風險。因此,對於互聯網信息安全,部分關鍵性單位會採取將重點資料保存在不聯網的電腦之中,或者時時監控並定期升級系統的做法,以最大程度保證信息安全不受侵犯。
三、惡意出售信息導致的信息泄露
惡意出售信息而導致的互聯網信息泄露同樣存在,此類情形多見於商業推銷之中。房地產商或者其他商家,為宣傳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通過向不法分子購買大量個人信息的方式,以獲取其潛在的客戶群體,並向其進行廣告投送。相較於漫無目的的廣告播放,在此種情形的廣告投放中,商家大多已經明晰其所投放對象的基本情形。而這類個人信息若被不懷好意者惡意利用,公民個人的人身安全保障就難免受到威脅。公民的個人信息在網路時代下,全部在聯網狀態下被登記於網路之中,而不法分子的惡意出售會導致的隱私曝光、安全受到威脅等多種情形也是互聯網信息安全維護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性,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受到重視。無論是公民個人、有關監管機關或者掌握大量信息的企業、機構,對待互聯網領域的信息安全保障問題均需要提高警惕,以最大限度保障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不會成為公民日常生活的威脅。
嚴正聲明:本文章內容為佑碧艾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EB)原創作品,LEB對該作品享有全部著作權。歡迎轉發,如需以任何形式轉載請註明作品出處及標注作者(LEB)署名,違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特此聲明。
E. 在應用程序開發過程中,遇到敏感信息泄漏帶來的被拖庫、撞庫等風險怎麼解決用極狐GitLab可以嗎
當然可以,遇到這類問題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將敏感信息的檢測集成到CI/CD中,做到持續監測,而且能在開發人員提交代碼的時候就進行,真正做到安全左移。極狐GitLab的敏感信息檢測功能是開箱即用的,在11.9版本中引入。既可以對提交代碼中的敏感信息進行檢測,也可以對遠程倉庫進行重復性的掃描來進行敏感信息檢測;既可以使用默認的規則進行敏感信息檢測,也可以通過自定義規則來完成敏感信息檢測。此外,極狐GitLab敏感信息檢測是與語言無關的,也就以為是「全譜」可用的。
F. 同意APP獲取數據後真的會泄露自己的隱私嗎
2018年8月,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應用調查報告,約86.5%的受訪者曾被銷售電話或簡訊騷擾,約75%的受訪者曾接到欺詐電話,約63.4%的受訪者曾收到垃圾郵件,這表明應用個人信息的泄露不是很嚴重。
2018年12月發表在《社會科學計算機評論》(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上的一份德國研究報告描述了這一尷尬局面:人們通常不閱讀數據收集和使用的相關解釋條款,願意與大量關於自己的數據進行跟蹤和共享,基本上不需要區分不同類型的數據。此外,一旦同意應用程序獲取自己的數據,它將不會被撤回。此次退出有點特殊,特別是2018年5月在歐盟所有成員國正式實施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規定。本文認為,數據主體有權隨時撤回同意,撤回回復與同意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