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新興存儲未來前景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新興存儲未來前景

發布時間: 2022-07-10 19:29:25

㈠ 大數據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前景分析

近年來,全球正大步邁向大數據新時代,數據的高效存儲、處理和分析等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在此背景下,行業大數據得以高速發展,應用於各個領域,根據IDC發布的有關數據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508億元的高點。

全球大數據儲量呈爆發式增長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信息系統採集、處理和積累的數據量越來越多,全球大數據儲量呈爆炸式增長。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大數據儲量為4.3ZB(相當於47.24億個1TB容量的移動硬碟),2014年和2015年全球大數據儲量分別為6.6ZB和8.6ZB。近幾年全球大數據儲量的增速每年都保持在40%,2016年甚至達到了87.21%的增長率。2016年和2017年全球大數據儲量分別為16.1ZB和21.6ZB,2018年全球大數據儲量達到33.0ZB,2019年全球大數據儲量達到41ZB。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行業大數據市場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紫晶存儲未來發展前景咋樣

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㈢ 雲計算未來的發展前途及方向

根據《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未來十年,雲計算仍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進入普惠發展期。一是隨著新基建的推進,雲計算將加快應用落地進程,在互聯網、政務、金融、交通、物流、教育等不同領域實現快速發展。二是全球數字經濟背景下,雲計算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企業上雲進程將進一步加速。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加速了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SaaS服務落地,推動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雲計算產業發展的6大趨勢如下:

趨勢1:雲技術從粗放向精細轉型

「雲技術從粗放向精細轉型,技術體系日臻成熟。」

隨著雲原生的容器、微服務、無伺服器等技術,越來越靠近應用層,資源調度的顆粒性、業務耦合性、管理效率和效能利用率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數字中台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雲原生恰恰是數字中台的「底座」,可以說數字中台是利用雲原生技術精細化落地的最佳實踐。同時,隨著雲原生的發展越來越精細化,原生雲安全需求也越來越「細」。

趨勢2:雲需求從IaaS向SaaS上移

「目前,國內SaaS服務較國外相比存在3-5年差距,但是正是因為有差距,同時加上疫情的『驅動』,國內市場蓄勢待發。」從這幾年企業上雲的情況也能夠發現一些「端倪」:盡管目前國內沒有SaaS獨角獸企業,但是企業上雲中,很多行業客戶因為對於基礎IT不是特別熟悉,因而更多會選擇和行業相關的SaaS服務,國內細分行業SaaS市場需求旺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養成了使用線上應用的習慣,比如疫情防控、在線教育,視頻會議等都是SaaS服務,因而在後疫情時代,SaaS將通過增加客戶粘性和專業性提升用使用率。

「同時,SaaS、IaaS和ISV服務商三方將深度合作,形成優勢互補,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共建繁榮、和諧的SaaS服務生態。」

「未來,企業級SaaS服務向行業化、平台化、智能化發展。」

趨勢3:雲架構從中心向邊緣延伸

「隨著邊緣計算的發展,分布式雲已經成為雲計算的新形態,邊緣側布局也成為重點。」

分布式雲根據部署位置不同,規模大小不同,服務能力強弱等要素,可以分為中心雲、區域雲和邊緣雲,三者形成的雲邊協同平台可以更加開放地為各大行業賦能。目前電信運營商都在利用5G基站,布局分布式的架構。未來,增加雲邊協同的能力,以及邊緣側賦能的能力,將為行業發展雲計算帶來更多紅利。

盡管電信服務商和互聯網服務商在雲邊協同上的布局路徑有所不同,但是最終都將為行業帶來算力紅利。從具體的行業上看,大媒體行業首先受益於分布式雲的發展,而在工業、交通、農業三大行業,雲邊協同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比如:雲邊協同將實現傳統工業與信息化的融合,雲邊協同將幫助傳統農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網路化轉型,雲邊協同助力傳統交通向智慧交通轉型等。

「雲邊協同,促使雲計算為各行業各的賦能更加具備普惠性,將算力延伸到邊緣側。」

趨勢4:雲安全從外部向原生轉變

「原生雲安全推動安全與雲深度融合。」

與以往相比,原生雲安全平台將安全能力逐步從生產向開發和測試等環節延伸,融入從設計到運營的整個過程中,向用戶交付更安全的雲服務,而原生雲安全產品,則是由原來的外掛逐漸轉為內嵌,更多地發揮雲平台的數據價值,進行安全態勢感知、雲訪問安全代理等。

趨勢5:雲應用從互聯網向行業生產滲透

「數字化轉型推動雲應用從互聯網向行業生產滲透,傳統信息基礎設施亟待升級為數字基礎設施。」

信通院調研顯示,雲應用日趨廣泛,並且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滲透。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在傳統行業,傳統信息基礎設施真正實現數字化並不多。栗蔚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技術架構存在痛點,比如,跨平台異構環境的數據難打通,高並發、不可預測訪問需求承載力有限,上層應用敏捷化的交付需求難支撐等;二個是IT管理存在痛點,比如,多場景多層次的IT服務需求難實現,IT管理和服務各要素(技術、平台、流程、管理、組織架構、運營體系)能力水平不齊等。

為了應對上述痛點,目前業界加速推進企業技術架構迭代升級,促進傳統數字化轉型。同時,雲化管理平台的作用也日漸凸顯。栗蔚介紹,在這一背景下,信通院即將推出企業數字基礎設施雲化管理和服務運營能力成熟度模型(IOMM),從服務產品化、能力平台化、管理精益化、運營體系化、數據價值化等六個方面,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數字基礎設施能力「把脈」。

趨勢6:雲定位既是基礎資源也是基建操作系統

「新基建促使雲的定位從基礎資源向基建操作系統擴展。」

以往,業界更多認為雲計算就是虛擬化資源,然而在新基建框架中,雲計算越來越多扮演基建管理調度的角色,是承上啟下的重要平台,全面提升網路和算力的能力。

發改委對於新基建概念的定義包括三個方面:融合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又包括算力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網路基礎設施,雲計算是新技術基礎設施中的一個環節。

「如果將信息基礎設施看作是一台計算機,那麼雲計算就是這台計算機的操作系統。」雲計算作為信息基礎設施一部分,不僅提供虛擬化資源,並且以雲原生為技術體系,構建面向全域數據高速互聯與算力的全覆蓋的整體架構,全面提升網路和算力能力水平。

㈣ 雲計算未來幾年的發展怎麼樣

2020年全球雲計算(IAAS+PAAS+SAAS)市場規模達到2245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9.22%,2021年有望達到2654億美元。全球雲計算市場空間巨大,且長期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雲桌面就是雲計算中的一個服務項。全球雲計算市場發展情況——2020年市場滲透率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全球SaaS應用的全球滲透率為36%,較2019年上升了12%。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和延續,縮短了市場SaaS的應用周期,提高了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領域SaaS應用的滲透率,加速了SaaS發展。中國雲計算市場發展情況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776.4億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33.41%,預計2021年維持現有增速,達到2330.6億人民幣;公有雲規模在2019年超過了私有雲,成為了第一的主要市場。中國雲計算市場未來發展可觀,保持較高的增長,主要的推力是:受新基建等政策影響,IaaS市場會持續上升;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拉動下,企業對資料庫等PaaS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受疫情的出現和持續的影響,會加速SaaS服務的落地。全球企業雲戰略分布——混合雲為主流數據顯示,混合雲領域是企業戰略布局的主流。2020年,全球企業更大程度地集中布局混合雲領域,布局企業高達87%;企業不再布局私有雲領域,布局企業僅1%。傳統型企業、互聯網企業的業務邊界被打破的同時,傳統型企業和私有雲、互聯網企業與公有雲之間的緊密關系也隨之被打破,混合雲成為了大勢所趨。傳統型企業,在探索「互聯網+」等創新業務的過程中,需要公有雲來承載其業務的開發。因此,傳統企業在使用私有雲的同時,也需要使用公有雲開拓新的業務。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使用公有雲資源來應對負載高峰的業務,還會使用私有雲來維持持續存在的工作負載。

㈤ 大數據未來的前景怎麼樣

發展歷程:十年來大數據產業高速增長,我國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我國大數據產業布局相對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礎。自2014年起,「大數據」首次被寫進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此後,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逐漸建立起來,相關政策與標准體系不斷被完善,到2020年,我國大數據解決方案已經發展成熟,信息社會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㈥ 大數據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目前,我國大數據企業分布在產業鏈各個環節,包括大數據基礎的硬體、軟體支撐與大數據服務。行業龍頭企業均專注其重點布局領域,在各個方向擁有明顯的特有優勢。在區域分布方面,中國大數據企業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與東部沿海地區。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易華錄(300212)、美亞柏科(300188)、海量數據(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視(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創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藍色游標(300058)等

本文核心數據:大數據、競爭層次、產業結構、應用領域分布、區域集中度、業務競爭力、五力模型分析等

1、中國大數據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競爭情況

目前,我國的大數據產業尚處於初級建設階段,從其細分領域來看,大數據產業可劃分為大數據基礎支撐設施、應用軟體以及大數據服務三大子行業。中國大數據代表性企業分布在各個子行業,基礎支撐層主要代表廠商有同有科技與歐比特等;專門研發大數據相關軟體的代表性企業有常山北明、思特奇與四維圖新等;科創信息與神州泰岳等企業則專注於大數據服務。另外,行業的龍頭企業如美亞柏科與易華錄等,業務布局覆蓋整條大數據產業鏈。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㈦ 大數據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呢

從我國數據產量和存量來看,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數據資源較為豐富,東部地區數據產量和存量均高於西部地區。從省際數據流量來看,東部地區月均互聯網省際出口總流量佔全國比重超過一半。

在以北上廣為代表的東部地區數據資源豐富的背景下,其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快於其他地區省份。其中,北上廣大數據企業數量佔全國比重近70%,廣東和北京大數據發展水平較高。

東部地區數據產量整體高於西部,省際數據流量遠高於其他地區

2019年,我國數據產量總規模為3.9ZB。從數據產量的地區分布看,2019年全國數據產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為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四川、河南、河北和湖南。

從人均數據產量來看,2019年人均數據產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廣東、內蒙古、西藏、海南、江蘇和遼寧。整體來看,東部地區數據產量和人均數據產量均高於西部地區。

——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目前「新基建」七大領域的發展現狀與前景是什麼樣子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概念提出

2018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的概念由此產生,並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兩會期間提出除了傳統基建外,新型基建將承擔更為重要的角色;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原本處於經濟結構轉型和貿易戰壓力下的中國經濟又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沖擊,新基建作為重要的逆周期調節手段,在多次會議匯中被頻繁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