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轉發時延計算公式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轉發時延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 2022-07-10 16:53:19

㈠ cps1848存儲轉發時延

一、乙太網規定幀間最小間隔為9.6微秒,相當於96比特時間,其目的是為了使剛剛收到數據幀的站的接受緩存來得及清理,做好接受下一幀的准備。
當一個幀發送之後,10Mbps乙太網中的所有設備都必須等待至少96個比特時間(9.6微秒),然後才可以發送下一個幀。二、背靠背方式表示突發數據處理能力。這是乙太網的測試常見的四個性能指標之一。三、乙太網的其它三個個性能測試指標:乙太網的測試最常見有以下四個性能指標:吞吐量、時延、丟包率、背靠背。1、吞吐量(Throughput):網路不丟幀的情況下最大的幀轉發速率。2、時延(Latency):包括存儲轉發時延和比特轉發時延。存儲轉發時延就是數據幀最後一個bit進入設備開始計時到數據幀第一個bit出現在輸出埠結束間的時間差。比特轉發時延就是從第一個bit位進入開始到第一bit位出現在輸出埠結束之間的時間差。3、丟包率:穩定狀態下幀丟失情況。

㈡ 1Mbit中的M是多少1Mbytes中的M又是多少

存儲容量換算詳解B——比特bit

KB——千比特

MB——兆比特(一般計算機的內存條都是用此來計算單位的)

GB——吉比特(一般計算機的CPU都是用此來計算單位的)

1 B = 8b

1 kB = 1024 B (kB - kilobajt) 千

1 MB = 1024 kB (MB - megabajt) 兆

1 GB = 1024 MB (GB - gigabajt) 吉

所以1兆=1024×1024B=1048576×8=8388608位元組

1 kB = 1024 B (kB - kilobajt) 千

1 MB = 1024 kB (MB - megabajt) 兆

1 GB = 1024 MB (GB - gigabajt) 吉

1 TB = 1024 GB (TB - terabajt) 太

1 PB = 1024 TB (PB - petabajt) 拍

1 EB = 1024 PB (EB - eksabajt) 艾

1 ZB = 1024 EB (ZB - zettabajt) 皆

1 YB = 1024 ZB (YB - jottabajt) 佑

1 BB = 1024 JB (BB - brontobajt)

yotta, 堯[它], Y. 10^21,

zetta, 澤[它], Z. 10^18,

exa, 艾[可薩], E. 10^15,

peta, 拍[它], P. 10^12,

tera, 太[拉], T. 10^9,

giga, 吉[咖], G. 10^6,

mega, 兆,M. 10^3

B,MB,KB,GB分別是什麼意思?

B是一個電腦存儲的基本單位(位元組),1個英文字元是1個位元組,也就是1B,1個漢字為2個字元,也就是2B。

然後再說 K ,數學學過吧, K 是千的意思, KB也就是1000位元組,但計算機的運算和數學有所不同,是1024位元組為 1KB,所以說 1024B=1KB

再說 M ,M 是兆的意思,運算也是類似 , 以1024進一位, 也就是說1024KB=1MB

接著 G ,依此類推 , 1024 MB = 1 GB

綜上所述 1024 B = 1 KB ; 1024 KB = 1 MB ; 1024 MB = 1 GB

㈢ 計算機網路的RTT問題

1.時延時延(delay 或 latency)是指數據從網路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通常,時延由發送時延、傳播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四個部分組成。(1)發送時延發送時延是結點將數據分組發送到傳輸媒介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分組的第一個比特開始發送算起,到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要的時間。顯然,發送時延與網路介面/信道的傳輸速率成反比,與數據分組的長度成正比。(2)傳播時延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距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和信道的傳輸速率無關, 而是取決於傳輸媒介的長度,以及某種物理形式的信號在傳輸媒介中的傳播速度。如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度是光速,即3×105km/s。電磁波在網路傳輸媒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自由空間中的傳播速度要略低一些,在銅線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3×105km/s ,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0×105km/s 。傳播時延的計算公式是:(3)排隊時延排隊時延是分組在所經過的網路結點的緩存隊列中排隊所經歷的時延,排隊時延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網路中當時的通信量,當網路的通信流量大時,排隊時間就長,極端情況下,當網路發生擁塞導致分組丟失時,該結點的排隊時延視為無窮大。此外,在有優先順序演算法的網路中,排隊時延還取決於數據的優先順序和結點的隊列調度演算法。(4)處理時延處理時延是分組在中間結點的存儲轉發過程中而進行的一些必要的處理所花費的時間,這些處理包括提取分組的首部,進行差錯校驗,為分組定址和選路等。綜上所述,網路端到端的時延是幾種時延的總合,其計算公式是:總時延=傳播時延+發送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根據網路的不同情況,有時有些時延可以忽略不計,如在區域網中,傳播時延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當網路沒有擁塞時,分組在各個結點的排隊時延可以忽略不計。 2.往返時延往返時延(Round-Trip Time,RTT)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它表示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來自接收方的確認,總共經歷的時延。對於復雜的網路,往返時延要包括各中間結點的處理時延和轉發數據時的發送時延。 3.時延變化/時延抖動時延抖動(jitter)指不同分組穿越網路的延遲的變化。當傳輸多媒體信息時,如音視頻應用,更需要關心時延的變化。因為應用層信息的解碼和無失真展示要求數據的時延變化在某個范圍內,這時會引入時延抖動參數來描述網路性能。

㈣ 發送時延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發送速率(b/s)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m/s)

時延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個端所需要的時間。它包括了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一般,發送時延與傳播時延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對於報文長度較大的情況,發送時延是主要矛盾;報文長度較小的情況,傳播時延是主要矛盾。(計算機網路方面的時延概念)
時延是指從說話人開始說話到受話人聽到所說的內容的時間。一般人們能忍受小於250ms的時延,若時延太長,會使通信雙方都不舒服。此外,時延還會造成回波,時延越長所需的用於消除回波的計算機指令的時間就越多。傳送時延由Internet的路由情況決定,如果在低速信道或信道太擁擠時,可能會導致長時間時延或丟失數據包的情況。

㈤ 計算機網路的題目 求解線路交換時延和分組交換時延為什麼這樣計算

(x/p)*(p/b)指的是從第一個bit到最後一個bit發送到線路所用時間。
(k-1)p/b是存儲轉發時延,前面的分組在轉發的同時,其後面的分組也在轉發,因此計算分組的重新轉發時延時只需計算最後的一個分組的存儲轉發時延。

㈥ 計算機網路的一個問題.(分組交換的問題)

10、對電路交換,當t=s時,鏈路建立;
當t=s+x/b,發送完最後一bit;
當t=s+x/b+kd,所有的信息到達目的地。
對分組交換,當t=x/b, 發送完最後一bit;
為到達目的地,最後一個分組需經過k-1個分組交換機的轉發,
每次轉發的時間為p/b,
所以總的延遲= x/b+(k-1)p/b+kd
所以當分組交換的時延小於電路交換
x/b+(k-1)p/b+kd<s+x/b+kd時,
(k-1)p/b<s
-----------
11、分組個x/p,
傳輸的總比特數:(p+h)x/p
源發送時延:(p+h)x/pb
最後一個分組經過k-1個分組交換機的轉發,中間發送時延:(k-1)(p+h)/b
總發送時延D=源發送時延+中間發送時延
D=(p+h)x/pb+(k-1)(p+h)/b
令其對p的導數等於0,求極值
p=√hx/(k-1)
----------------
哈哈,課後習題哦

㈦ 什麼是RTT如何計算RTT估計值

RTT(Round-Trip Time):往返時延。是指數據從網路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通常,時延由發送時延、傳播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四個部分組成。

(1)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結點將數據分組發送到傳輸媒介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分組的第一個比特開始發送算起,到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要的時間。顯然,發送時延與網路介面/信道的傳輸速率成反比,與數據分組的長度成正比。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距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和信道的傳輸速率無關,
而是取決於傳輸媒介的長度,以及某種物理形式的信號在傳輸媒介中的傳播速度。

如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度是光速,即3×105km/s。電磁波在網路傳輸媒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自由空間中的傳播速度要略低一些,在銅線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3×105km/s
,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0×105km/s 。

(3)排隊時延

排隊時延是分組在所經過的網路結點的緩存隊列中排隊所經歷的時延,排隊時延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網路中當時的通信量,當網路的通信流量大時,排隊時間就長,極端情況下,當網路發生擁塞導致分組丟失時,該結點的排隊時延視為無窮大。

此外,在有優先順序演算法的網路中,排隊時延還取決於數據的優先順序和結點的隊列調度演算法。

(4)處理時延

處理時延是分組在中間結點的存儲轉發過程中而進行的一些必要的處理所花費的時間,這些處理包括提取分組的首部,進行差錯校驗,為分組定址和選路等。

(7)存儲轉發時延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網路端到端的時延是幾種時延的總合,其計算公式是:

總時延=傳播時延+發送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

根據網路的不同情況,有時有些時延可以忽略不計,如在區域網中,傳播時延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當網路沒有擁塞時,分組在各個結點的排隊時延可以忽略不計。

往返時延(Round-Trip Time,RTT)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它表示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來自接收方的確認,總共經歷的時延。對於復雜的網路,往返時延要包括各中間結點的處理時延和轉發數據時的發送時延。

㈧ 乙太網中幀發送的間隔時間怎麼計算 什麼是背靠背方式

一、乙太網規定幀間最小間隔為9.6
微秒
,相當於96比特時間,其目的是為了使剛剛收到數據幀的站的接受緩存來得及清理,做好接受下一幀的准備。
當一個幀發送之後,10
Mbps
乙太網中的所有設備都必須等待至少
96
個比特時間(9.6
微秒),然後才可以發送下一個幀。
二、背靠背方式表示突發數據處理能力。這是乙太網的測試常見的四個性能指標之一。
三、乙太網的其它三個個性能測試指標:
乙太網的測試最常見有以下四個性能指標:吞吐量、時延、丟包率、背靠背。
1、吞吐量(Throughput):網路不丟幀的情況下最大的幀轉發速率。
2、時延(Latency):包括存儲轉發時延和比特轉發時延。
存儲轉發時延就是數據幀最後一個bit進入設備開始計時到數據幀第一個bit出現在
輸出埠結束間的時間差。
比特轉發時延就是從第一個bit位進入開始到第一bit位出現在輸出埠結束之間的時間差。
3、丟包率:
穩定狀態下幀丟失情況。

㈨ 什麼是RTT計算機網路里的東西

RTT(Round-Trip Time):往返時延。是指數據從網路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通常,時延由發送時延、傳播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四個部分組成。

(1)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結點將數據分組發送到傳輸媒介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分組的第一個比特開始發送算起,到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要的時間。顯然,發送時延與網路介面/信道的傳輸速率成反比,與數據分組的長度成正比。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距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和信道的傳輸速率無關,
而是取決於傳輸媒介的長度,以及某種物理形式的信號在傳輸媒介中的傳播速度。

如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度是光速,即3×105km/s。電磁波在網路傳輸媒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自由空間中的傳播速度要略低一些,在銅線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3×105km/s
,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0×105km/s 。

(3)排隊時延

排隊時延是分組在所經過的網路結點的緩存隊列中排隊所經歷的時延,排隊時延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網路中當時的通信量,當網路的通信流量大時,排隊時間就長,極端情況下,當網路發生擁塞導致分組丟失時,該結點的排隊時延視為無窮大。

此外,在有優先順序演算法的網路中,排隊時延還取決於數據的優先順序和結點的隊列調度演算法。

(4)處理時延

處理時延是分組在中間結點的存儲轉發過程中而進行的一些必要的處理所花費的時間,這些處理包括提取分組的首部,進行差錯校驗,為分組定址和選路等。

(9)存儲轉發時延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網路端到端的時延是幾種時延的總合,其計算公式是:

總時延=傳播時延+發送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

根據網路的不同情況,有時有些時延可以忽略不計,如在區域網中,傳播時延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當網路沒有擁塞時,分組在各個結點的排隊時延可以忽略不計。

往返時延(Round-Trip Time,RTT)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它表示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來自接收方的確認,總共經歷的時延。對於復雜的網路,往返時延要包括各中間結點的處理時延和轉發數據時的發送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