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刷新存儲器和顯存是一個意思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刷新存儲器和顯存是一個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7-09 14:45:38

A. 顯存和內存一樣嗎

不一樣啊!

顯卡主要是由IO 圖形處理晶元、顯存(顯卡的內存)。
圖形處理晶元:相當於電腦的CPU,不過它的主要任務是處理顯示信息,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它會產生大量的臨時數據(未處的、正在處理的、已經處理完成的...),這就需要一個專門的地方來存放這些臨時數據,緩沖區就是來不及處理、處理完還沒被轉交或者為了提高運行速度而建立的專門的一個數據區。
用於存放緩沖數據的地方,就叫緩存,這是一個邏輯概念,它也可能是一個晶元,也可能只是晶元的一部分,這要看硬體的設計和軟體的編制了。
比如玩QUAKE3,需要LOADING。那個過程就是把模型場景載入顯存。如果顯存不夠就入主內存——速度會慢。

集成顯卡:在開機自檢時,自檢出來的內存,和主內存相比一個,比主內存少多少,就是被顯卡佔用的內存,也就是顯存。

獨立顯卡:在開機自檢時,會顯示顯卡的晶元和顯存。(在此也可以看出集成顯卡的顯存)

簡單點講就是:圖形晶元GPU在處理顯示信息的過程中,它會產生大量的臨時數據這就需要一個專門的地方來存放這些臨時數據,那就是顯存了!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於外存而言的。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98系統、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碟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內存中運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通常我們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數據存儲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的或少量的數據和程序放在內存上。

內存一般採用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

B. 顯存和內存有什麼不同

可以將顯存比喻成顯卡的內存,其實顯卡的GPU完全是一個精簡的CPU,顯存就是GPU的專用「內存」如果想提高顯卡的性能,必然需要提高顯卡的「內存」,就是顯存的容量,這個和加大內存提高整個機器的性能一樣,無論是玩游戲,還是處理數據之類的,內存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充當顯存用,比如現在比較主流的核心顯卡,就是佔用的內存作為顯存,根據不同內存的速度,比如DDR3 1333MHz的內存可以基本能達到GDDR3顯存顆粒的效果,1600MHz的內存能達到GDDR5的效果,當然實際的情況和理論肯定有一定的差距的,否則獨立的顯存就沒有意義了。
提高整機的速度很好的辦法就是加大內存,比如現在安裝Windows7 64位旗艦版的系統使用4GB以上的內存最好,基本上系統完整的啟動起來後就會佔用1GB的內存了,如果是2GB的內存總量的話,難免會不夠用的,更不用說玩游戲了。
而玩游戲的情況,游戲的很多數據本身就必須先用內存緩存,如果核心顯卡還要佔用內存,那肯定是不夠用的。或者性能會很低,因此,這個時候獨立的顯存和獨立的GPU就會大大緩解內存和CPU的壓力了。因此可以說顯存會提升游戲的效果,或者可以說是提升圖形運算的效果,需要則建議,不需要則獨立顯存。而內存則是始終必須的。
GDDR5顯存和DDR4內存都是採用了類似的Bank Group技術,而DDR3與GDDR5的類似之處只是預讀取都為8n(其實DDR4的數據預讀也是8n)
最早用在顯卡上的DDR顆粒與用在內存上的DDR顆粒仍然是一樣的。後來由於GPU特殊的需要,顯存顆粒與內存顆粒開始分道揚鑣,這其中包括了幾方面的因素:

1. GPU需要比CPU更高的帶寬。GPU不像CPU那樣有大容量二三級緩存,GPU與顯存之間的數據交換遠比CPU頻繁,而且大多都是突發性的數據流,因此GPU比CPU更加渴望得到更高的顯存帶寬支持。位寬×頻率=帶寬,因此提高帶寬的方法就是增加位寬和提高頻率,但GPU對於位寬和頻率的需求還有其它的因素。
2.顯卡需要高位寬的顯存。顯卡PCB空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間內如何合理的安排顯存顆粒,無論高中低端顯卡都面臨這個問題。從布線、成本、性能等多種角度來看,顯存都需要達到更高的位寬。 最早的顯存是單顆16bit的晶元,後來升級到32bit,將來甚至還會有更高的規格出現。而內存則沒有那麼多要求,多年來內存條都是64bit,所以單顆內存顆粒沒必要設計成高位寬,只要提高容量就行了,所以位寬一直維持在4/8bit。
3.顯卡能讓顯存達到更高的頻率。顯存顆粒與GPU配套使用時,一般都經過專門的設計和優化,而不像內存那樣有太多顧忌。GPU的顯存控制器比CPU或北橋內存控制器性能優異,而且顯卡PCB可以隨意的進行優化,因此顯存一般都能達到更高的頻率。而內存受到內存PCB、主板走線、北橋CPU得諸多因素的限制很難沖擊高頻率。由此算來,顯存與內存「分家」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為了更好地滿足顯卡GPU的特殊要求,一些廠商(如三星等)推出了專門為圖形系統設計的高速DDR顯存,稱為「Graphics Double Data Rate DRAM」,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GDDR。
所以GDDR5的帶寬遠大於DDR3 DDR4等是理所應當的。其實GDDR5在提高了帶寬的同時也帶來了延遲(時序)的大幅度增加,但因GPU的大規模並行結構,對延遲的容忍度較高,所以造成的性能損失非常小。而CPU是對延遲(時序)高度敏感的,在極限超頻中可以看到對時序的稍微變化便會引起非常大的帶寬損失。所以說其實GDDR對應GPU,DDR對應CPU是互相合適的,一個適合在對延遲容忍度高帶寬吞吐量大的環境,一個適合對延遲容忍度第帶寬吞吐量要求不高的環境。

C. 內存、快閃記憶體、顯存、各指的是什麼

內存是內存條的大小,
快閃記憶體是U盤的大小
顯存是顯卡緩存大小吧

D. 計算機原理裡面,有關動態存儲器的刷新問題

刷新一行所用的時間就是一個讀寫周期,連續刷新32行要用16微秒,而一個讀寫周期只需一個存取周期,所以刷新一行只用一個存取周期

E. 電腦的顯存和內存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顯存,全稱顯示內存,即顯示卡專用內存。顯存對於顯卡就好比內存對於整台電腦,地位非常重要,它負責存儲顯示晶元需要處理的各種數據。顯存容量的大小、性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電腦的顯示效果

電腦里的內存指的是CPU在進行運算時的一個數據交換的中轉站,就是那個長條形的帶模塊的條子叫內存條.數據由硬碟調出經過內存條再到CPU.

區別:顯存是顯卡卡緩沖內存。內存是電腦的內部存儲器。是不同的概念。

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F. 內存 和顯存是一樣嗎

如果是體現在價格上的話,共享顯存和實際顯存的顯卡價格相差一倍。性能同樣懸殊很大。

G. 手機顯存,緩存,內存,運存,快閃記憶體都什麼意思啊!

顯存:一般指顯卡內存
顯存,也被叫做幀緩存,它的作用是用來存儲顯卡晶元處理過或者即將提取的渲染數據。如同計算機的內存一樣,顯存是用來存儲要處理的圖形信息的部件。

如同計算機的內存一樣,顯存是用來存儲要處理的圖形信息的部件。我們在顯示屏上看到的畫面是由一個個的像素點構成的,而每個像素點都以4至32甚至64位的數據來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這些數據必須通過顯存來保存,再交由顯示晶元和CPU調配,最後把運算結果轉化為圖形輸出到顯示器上。顯存和主板內存一樣,執行存貯的功能,但它存貯的對像是顯卡輸出到顯示器上的每個像素的信息。顯存是顯卡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顯示晶元處理完數據後會將數據保存到顯存中,然後由RAMDAC(數模轉換器)從顯存中讀取出數據並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最後由屏幕顯示出來。在高級的圖形加速卡中,顯存不僅用來存儲圖形數據,而且還被顯示晶元用來進行3D函數運算。在nVIDIA等高級顯示晶元中,已發展出和CPU平行的「GPU」(圖形處理單元)。「T&L」(變形和照明)等高密度運算由GPU在顯卡上完成,由此更加重了對顯存的依賴。由於顯存在顯卡上所起的作用,顯然顯存的速度和帶寬直接影響到顯卡的整體速度。顯存作為存貯器也和主板內存一樣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甚至可以說顯存的發展比主板內存更為活躍,並有著更多的品種和類型。被廣泛使用的顯存類型是SDRAM和SGRAM,性能更加優異的DDR內存首先被應用到顯卡上,促進了顯卡整體性能的提高。DDR以在顯卡上的成功為先導,全面發展到了主板系統,一個DDR「獨領風騷三兩年」的時代即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硬碟: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內存: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RAM:隨機存儲器
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表示既可以從中讀取數據,也可以寫入數據。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於其中的數據就會丟失。我們通常購買或升級的內存條就是用作電腦的內存,內存條(SIMM)就是將RAM集成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板,它插在計算機中的內存插槽上,以減少RAM集成塊佔用的空間。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內存條有1G/條,2G/條,4G/條等。

ROM:只讀存儲器
ROM表示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在製造ROM的時候,信息(數據或程序)就被存入並永久保存。這些信息只能讀出,一般不能寫入,即使機器停電,這些數據也不會丟失。
ROM一般用於存放計算機的基本程序和數據,如BIOS ROM。其物理外形一般是雙列直插式(DIP)的集成塊。

H. 什麼是刷新存儲器其存儲器容量與什麼因素有關

將存儲器原有內容擦除,寫入新的內容,就叫刷新存儲器。存儲器容量與晶元集成技術發展程度有關。

I. 顯卡.顯存.內存分別做什麼作用的

內存是存儲CPU指令數據和交換硬碟數據的。

顯存是顯卡GPU的數據進行處理交換的,然後再送至CPU

各為各的老闆做事,顯存和內存是獨立的2個硬體,只是為一事工作,所以顯存裡面有處理數據的帶寬,和頻率,cpu上也有工作時的流量帶寬,所以小cpu帶不了大的顯卡,大cpu也會受到下顯卡的限制,所以cpu和顯卡如果不是同時代的產物也不會有好的表現,顯卡內存再大,顯存的工作效率底也是沒用的擺飾

不能傳2張圖上來,你看GPU-Z的圖你就可以看到,顯卡把每秒多少像素,帶寬,著色點多少個都標出來了像素填充率每秒多少G

早期顯卡只顯示dos,沒有什麼著多的顏色工作要做,現在又是什麼3d,

早期cpu都怎麼做完,後來是顯卡幫助cpu工作,減少cpu的負擔,

內存頻率越高,cpu工作越快,容量越大cpu效率越高,

顯卡一樣,只是現在顯卡的現存大到1G,對性能提升沒有太大,

摘抄一段:

顯存容量是顯卡上顯存的容量數,這是選擇顯卡的關鍵參數之一。顯存容量決定著顯存臨時存儲數據的多少,顯卡顯存容量有128MB、256MB、512MB、1024MB幾種,64MB和128MB顯存的顯卡現在已較為少見,主流的是256MB和512MB的產品。還有部分產品採用了1024MB的顯存容量,在得到性能的提升的同時,也會投入大量金錢,略顯浪費。

顯卡顯存容量的大小決定著顯存臨時存儲數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顯卡的性能。顯存容量也是隨著顯卡的發展而逐步增大的,並且有越來越增大的趨勢。顯存容量從早期的512KB、1MB、2MB等極小容量,發展到8MB、12MB、16MB、32MB、64MB、128MB,一直到目前主流的256MB、512MB和高檔顯卡的1024MB,某些專業顯卡甚至已經具有2GB的顯存了。

解析度(簡單說就是你可以把圖象放在很大的顯示器上不失真特別高清電影+大屏幕)

在顯卡最大解析度方面,最大解析度在一定程度上跟顯存有著直接關系,因為這些像素點的數據最初都要存儲於顯存內,因此顯存容量會影響到最大解析度。在早期顯卡的顯存容量只具有512KB、1MB、2MB等極小容量時,顯存容量確實是最大解析度的一個瓶頸;但目前主流顯卡的顯存容量,就連64MB也已經被淘汰,主流的娛樂級顯卡已經是128MB、256MB或512MB,某些專業顯卡甚至已經具有2GB的顯存,在這樣的情況下,顯存容量早已經不再是影響最大解析度的因素。

性能打3D游戲

在顯卡性能方面,隨著顯示晶元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特別是現在的大型3D游戲和專業渲染需要臨時存儲的數據也越來越多,所需要的顯存容量也是越來越大,顯存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顯卡的性能。例如在顯示核心足夠強勁而顯存容量比較小的情況下,卻有大量的大紋理貼圖數據需要存放,如果顯存的容量不足以存放這些數據,那麼顯示核心在某些時間就只有閑置以等待這些數據處理完畢,這就影響了顯示核心性能的發揮從而也就影響到了顯卡的性能。

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顯存容量越大並不一定意味著顯卡的性能就越高,因為決定顯卡性能的三要素首先是其所採用的顯示晶元,其次是顯存帶寬(這取決於顯存位寬和顯存頻率),最後才是顯存容量。一款顯卡究竟應該配備多大的顯存容量才合適是由其所採用的顯示晶元所決定的,也就是說顯存容量應該與顯示核心的性能相匹配才合理,顯示晶元性能越高由於其處理能力越高所配備的顯存容量相應也應該越大,而低性能的顯示晶元配備大容量顯存對其性能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例如市售的某些配備了512MB大容量顯存的Radeon9550顯卡在顯卡性能方面與128MB顯存的Radeon9550顯卡在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等參數都相同時是完全一樣的,因為Radeon9550顯示核心相對低下的處理能力決定了其配備大容量顯存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大容量的顯存反而還帶來了購買成本提高的問題。

選顯卡也要看你玩什麼游戲,有的游戲專著與圖片和效果的如(高清單人多人槍戰類),那是最燒顯卡和cpu的

,很多都還沒有達到那個級別的游戲。

-------------------

.顯卡的顯存決定顯卡的速度嗎?

同晶元顯卡顯存大的比顯存小的速度快,DDR3顯存的比DDRII顯存的速度快.

不同顯卡晶元顯存沒有可比性.

例如:GF4128M和6600GT128M

都是128顯存,後者的性能比前者強太多太多了,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

同樣是256M內存,9550比7900差老鼻子了

所以不一定256M顯存的卡比128M的好

2.顯存位寬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單位周期內處理數據的長度,我們說的多少位就是二進制的多少位,用0和1表示的數字串,32位就是1011100010101....這樣32個數字序列

64位,128,256都是這樣的,就是2的多少次方,所以不會出現140位.300位這樣的非2的指數次方位.

同樣的GPU(顯卡心臟,圖形處理單元),256位顯卡每個振盪周期可以吞吐處理256位長度的數據.顯然位越高越快

例如腿長256米的人和腿長32米的人賽跑,頻率一樣,誰跑的快?

3.現存帶寬是越大越好嗎?

顯存帶寬=工作頻率×顯存位寬/8

他是顯卡核心GPU晶元與顯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越大越好

舉例說明:

同樣是256位的7900GT,一個超頻了,工作頻率提升了,另一個不變

顯然超頻了以後的那塊7900GT性能會比前者好.

4.核心頻率越大就越快嗎?

這個可不一定,關鍵看核心的晶元型號.

這個和CPU類似,P42.0G的CPU核心頻率2G,AMD643000+核心頻率1.8G

顯然1.8GAMD的要比2.0GP4的性能強大

總之看晶元8800>7900>7800>7600>7300這是不變的硬道理

有些超頻了的顯卡說7300GT比得上7600

那是靠提升核心頻率,提高電容用料,提升風扇風量等一系列手段提升的

但是如果你買一款公版的7600GT,輕松一超就比7300強了

晶元是諸多要素中對性能影響最關鍵的,而不是頻率

5.製作工藝μm數值越小越好嗎?

是的,很肯定的說是的.

比如你是郵遞員,要送100封信

你說分布在一個城市裡送快還是分布在一個樓里快??

顯然是後者.

套用某明星一句話:濃縮的都是精華!

6.具體哪幾個方面影響顯卡的速度?

非常多,可以按照下面的順序依次考慮

首先是晶元,就是顯卡的型號

其次看同型號的顯存類型,DDR3的比DDR2的快

再次看顯存大小,大的比小的好

然後看顯存的品牌,三星等大廠的肯定比HY的好一些

然後看顯卡的供電部分,比如用貼片固態電容的肯定豪華.(這個很重要,不影響速度,但是影響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7.AGP和PCI-E可以互相轉換嗎?可以升級嗎?

AGP和PCIE不單純是介面那麼簡單,相關的還有匯流排通道速度等因素

所以不能轉換

PCIE有很多種,全速的是PCI-E16X,帶寬大

AGP也有2X4X8X等等,速度也不一樣

不能轉換

如果新買機器,盡量買PCIE的

一,顯示解析度:指組成一幅圖像(在顯示屏上顯示出圖像)的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乘積。顯示解析度越高,屏幕上顯示的圖像像素越多,則圖像顯示也就越清晰。顯示解析度和顯示器、顯卡有密切的關系。

顯示解析度通常以「橫向點數×縱向點數」表示,如1024×768。最大解析度指顯卡或顯示器能顯示的最高解析度,在最高解析度下,顯示器的一個發光點對應一個像素。如果設置的顯示解析度低於顯示器的最高解析度,則一個像素可能由多個發光點組成。

二,刷新頻率:指圖象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即屏幕上每秒鍾顯示全畫面的次數,其單位是Hz。75Hz以上的刷新頻率帶來的閃爍感一般人眼不容易察覺,因此,為了保護眼睛,最好將顯示刷新頻率調到75Hz以上。但並非所以的顯卡都能夠在最大分辨綠下達到75Hz以上的刷新頻率(這個性能取決於顯卡上RAM-DAC的速度),而且顯示器也可能因為帶寬不夠而不能達到要求。一些低端顯示卡在高解析度下只能設置刷新頻率為60Hz

三,色彩位數:圖形中每一個像素的顏色是用一組二進制樹來描述的,這組描述顏色信息的二進制數長度(位數)就稱為色彩位數。色彩位數越高,顯示圖形的色彩越豐富。通常所說的標准VGA顯示模式是8位顯示模式,即在該模式下能顯示256種顏色;增強色(16位)能顯示65,536種顏色,也稱64K色;24位真彩色能顯示1677萬種顏色,也稱16M色。該模式下能看到真彩色圖像的色彩已和高清晰度照片沒什麼差別了。另外,還有32為、36位和42為色彩位數。

四,顯存容量和現存位寬:顯卡支持的解析度越高,需要安裝的顯存越多;顯卡的顯存位寬直接影響到顯卡的性能,現在市場上主流的顯卡基本上是128位顯存位寬和128M/256M顯存容量的配置,高端的有256位顯存位寬的顯卡,甚至有512位顯存位寬的專業顯卡,其價格也是成倍的增加。還有核心帶寬,主流基本上是256位的核心帶寬,主業顯卡可達到512位帶寬。

五,顯卡的頻率:包括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我們平常所說的顯卡超頻,就是只的這兩種頻率在標準的基礎上,自己動手,再次提升,讓顯卡獲得更好的性能和更快的運行速度;顯存的頻率提升還關繫到顯存的另外一個指標:就是顯存的反映速度,我們常說的幾納秒,這個數字是越小越好,數字越小,顯存的頻率提升空間越大。

六,顯存類型:顯卡的顯存類型常見的包括SDR、GDDR、GDDR2、GDDR3,以及即將面世的第四代DDR顯存,現在3代是最好的顯存,當然了,在SDR之前還有

更老的,現在我們沒有必要去研究那些東西了。

七,顯卡的渲染管道:這個決定了顯卡玩3D游戲時的渲染速度,還有在進行3D作圖和3D渲染的時候,這個渲染通道越多,那麼顯卡在工作是用的時間越少,進而就是速度越快,與其相關的還有另外的一個指標:叫做頂點著色引擎:這兩個項目的數量當然是越多越好

------------揭示顯存對顯卡性能的真實影響

顯卡顯存容量大小的差距,對顯卡性能的影響真如廠商宣傳的那樣真實,還是顯卡廠商們為產品製造的一個噱頭?這一點我想很多網友都存在疑問,同一款顯卡經常會有512MB顯存容量和1GB顯存容量的區別,並且這兩者間往往存在一百甚至幾百元的差距。目前很多廠商都在大肆宣傳大顯存容量對顯卡性能的提升是如何如何得高,作為普通網友往往很難真實的了解到顯存對顯卡性能的影響,今天我們就用評測事實告訴大家這只不過是廠商宣傳產品的一個噱頭而已。

PConline作為專業的IT網站,我們有責任為網友的疑問作出理性和真實的解答。因此,今天我們PConline評測室就針對顯存容量大小的問題,為大家帶來了這期評測文章,我們將以客觀的測試成績來揭示顯存對顯卡性能的真實影響。

遠離大容量顯卡挑選的誤區

不在這里列舉:

大家可以自己填寫「揭示顯存對顯卡性能的真實影響」在網路里搜索後,你就可以看到測試評論了。

網上還有相關大容量顯存沒有用的```報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