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uefi需要rom晶元存儲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uefi需要rom晶元存儲嗎

發布時間: 2022-07-07 02:30:10

『壹』 BIOS設置UEFI的用處

默認是開啟的,開啟之後,用UEFI設備更速度,性能更高。關閉之後,可以以傳統的MBR格式PE安裝系統等。

『貳』 uefi固件設置是幹嘛的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安裝win10的詳細教程。沒想到還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如今電腦也算是人人都離不開的生產力工具。自己有個重裝系統的手藝,不但可以「防身」。還可以坐等女神找你修電腦,豈不樂哉?

系統安裝的步驟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詳細介紹了。但有一點沒有在文中說清楚:就是BIOS、UEFI、MBR、GPT這四者的關系。對於小白來說不明白這些概念,你有可能對老一點電腦就束手無策了。

本文就是來補足之前缺憾的。

一、什麼是BIOS?

BIOS是一組固化在主板ROM晶元中的程序。它可以從CMOS中讀寫系統設置的關鍵信息。比如:主板的設置、鍵盤、滑鼠、外部介面、頻率、電源、磁碟驅動器等方面進行參數控制和調整。

我們常用的調整硬碟或U盤的啟動順序,電源管理的設置或者一些超頻設置。都是在BIOS中完成的。

二、UEFI是什麼?

UEFI全稱「統一的可擴展固件介面」,相比傳統BIOS來說,它更易實現,容錯和糾錯特性也更強,從而縮短了系統研發的時間。簡單點說,它是一種更高級的BIOS。

UEFI的優點

1、UEFI基於32或64位模式,突破了傳統BIOS16位代碼定址能力。達到了處理器的最大定址,克服了BIOS代碼運行緩慢的毛病。

說人話就是:設置UEFI啟動,系統啟動時間會縮短。

2、UEFI採用的是圖形化界面,可以使用滑鼠進行設置。用戶進入BIOS使用起來更直觀,操作上更為簡便。而且還能支持中文

3、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UEFI下使用2.2T以上的硬碟做啟動盤。如果你買了一個3T的硬碟,在傳統BIOS下是無法用這個硬碟里的系統啟動的。

BIOS和UEFI的開機過程大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三、MBR與GPT是什麼?

MBR與GPT是兩種不同的分區表類型。

MBR是傳統的分區表類型,當一台電腦啟動時,它會先啟動主板上的BIOS系統,BIOS在去讀取MBR主引導記錄,硬碟上的MBR運行後,就會啟動windows操作系統。但由於16位代碼定址限制,但這種模式不能支持容量大於2.2T的硬碟。

GPT是另一種更先進的磁碟系統分區方式,它彌補了MBR不支持大硬碟的缺點。最大支持到18EB的硬碟(1EB=1024PB,1PB=1024TB),GPT是基於UEFI使用的磁碟分區架構。

目前所有的windows系統均支持MBR,而GPT只有64位系統才能支持(win7、win8、win10)

BIOS只支持MBR引導系統,而GPT僅可用UEFI引導系統。如今的大多數主板選擇UEFI集成BIOS,以達到同時兼任MBR和GPT兩種分區格式的目的。

四、BIOS、UEFI、MBR、GPT如何搭配

一般來說你只要明白,BIOS+MBR 和UEFI+GPT的組合就可以了。

BIOS+MBR是最傳統的啟動方式,所有的系統都會支持,缺點是啟動慢、且不支持容量大於2T的硬碟。

UEFI+GPT:十年以內購買的主板一般都支持UEFI。如果你要把大於2T的硬碟作為系統盤來安裝系統。就必須用UEFI+GPT的方式。

『叄』 華碩主板uefi設置

步驟:

1、將電腦開機,開機的一瞬間(通常會顯示主板LOGO畫面),反復按下鍵盤上「DEL鍵」或者「Delete鍵」,即可進入主板BIOS界面,在這個界面按「F7鍵」進入BIOS高級模式。


2、切換到Boot選項卡中,找到CSM兼容模塊,選擇關閉(Disabled)。

4、按下F10鍵,然後點擊OK,保存設置。

『肆』 開機設置,efi和uefi分別是什麼意思

你這個是BIOS升級或查看的部分吧,這不是開機選擇項。

EFI是可擴展固件介面(ExtensibleFirmwareInterface)

UEFI是統一的可擴展固件介面」(UnifiedExtensibleFirmwareInterface)

簡單的區別就是製表等用簡化的EFI標示比如UEFI引導文件用EFI.

總體上他兩屬於新型計算機固件的輸入輸出控制系統的用語。

『伍』 UEFI是什麼與BIOS的區別在哪裡

一.UEFI的含義
UEFI是一種詳細描述類型介面的標准。這種介面用於操作系統自動從預啟動的操作環境,載入到一種操作系統上。
二、UEFI與BIOS的區別
UEFI是一種所謂的「固件」,負責在開機時做硬體啟動和檢測等工作,並且擔任操作系統控制硬體時的中介角色;
與BIOS相比,UEFI編碼99%都是由C語言完成;
UEFI 一改之前的中斷、硬體埠操作的方法,而採用了Driver/protocol的新方式;
UEFI將不支持X86實模式,而直接採用Flat mode(也就是不能用DOS了,現在有些 EFI 或 UEFI 能用是因為做了兼容,但實際上這部分不屬於UEFI的定義了);
UEFI輸出也不再是單純的二進制code,改為Removable Binary Drivers;
OS啟動不再是調用Int19,而是直接利用protocol/device Path;
對於第三方的開發,BIOS基本上做不到,除非參與BIOS的設計,但是還要受到ROM的大小限制,而UEFI就便利多了。
UEFI彌補BIOS對新硬體的支持不足的問題。
三、與BIOS顯著不同的是,UEFI是用模塊化、C語言風格的參數堆棧傳遞方式、動態鏈接的形式構建系統,它比BIOS更易於實現,容錯和糾錯特性也更強,從而縮短了系統研發的時間。更加重要的是,它運行於32位或64位模式,突破了傳統16位代碼的定址能力,達到處理器的最大定址,此舉克服了BIOS代碼運行緩慢的弊端。
本回答由電腦網路分類達人 劉傑推薦
評論
1 0

深圳拓朋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對講機 無線電設備 專網及公網集群通信終端、中繼台、系統、軟體
給TA留言
其他回答

UEFI啟動對比裝機版的優勢:

1、安全性更強:
UEFI啟動需要一個獨立的分區,將系統啟動文件和操作系統本身隔離,可以更好的保護系統的啟動。即使系統啟動出錯需要重新配置,只要簡單對啟動分區重新進行配置即可。而且,對於win8系統,利用UEFI安全啟動以及固件中存儲的證書與平台固件之間創建一個信任源,可以確保在載入操作系統之前,近能夠執行已簽名並獲得認證的「已知安全」代碼和啟動載入程序,可以防止用戶在根路徑中執行惡意代碼。

2、啟動配置更靈活:
EFI啟動和GRUB啟動類似,在啟動的時候可以調用EFIShell,在此可以載入指定硬體驅動,選擇啟動文件。比如默認啟動失敗,在EFIShell載入U盤上的啟動文件繼續啟動系統。

3、支持容量更大:
傳統的BIOS啟動由於MBR的限制,默認是無法引導超過2.1TB以上的硬碟的。隨著硬碟價格的不斷走低,2.1TB以上的硬碟會逐漸普及,因此UEFI啟動也是今後主流的啟動方式。

『陸』 uefi也存儲在rom中嗎

UEFI是種系統引導啟動方式,是存儲在主板BIOS程序中,而BIOS程序又是安裝在CMOS中。

『柒』 如何設置UEFI Bios來裝4T硬碟(系統盤)

1、必須用下載的64位的 Win 8.1 原版光碟鏡像(即 iso 文件)自行刻錄光碟安裝。如果沒有光碟機,可以用原版光碟鏡像自製一個 「U盤安裝盤」 來安裝。所有 Ghost 方法無效!

2、用光碟(或USB 安裝盤)引導,在進入 Windows 安裝程序後,選擇 「全新安裝 - 自定義 - 高級」,若看到硬碟上已經有分區,必須全部刪除,使其成為一個空盤。

然後點擊 「新建」 來創建第一個分區,至少得有60GB(此時會自動創建幾個必須的隱藏分區),硬碟會自動轉為 GPT 磁碟。不能對任何分區格式化!立即點擊 「下一步」 開始安裝。

3、硬碟上的剩餘容量,待安裝完成進入 Windows 後,再到 Windows 的 「磁碟管理」 裡面按自己的需求繼續創建分區。

『捌』 efi和uefi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首先,UEFI具有完整的圖形驅動功能,之前的EFI雖然原則上加入了圖形驅動,但為了保證EFI和BIOS的良好過渡,EFI多數還是一種類DOS界面(仍然是640*480VGA解析度),只支持PS/2鍵盤操作(極少數支持滑鼠操作),不支持USB鍵盤和滑鼠。

到了UEFI,則是擁有了完整的圖形驅動,無論是PS/2還是USB鍵盤和滑鼠,UEFI一律是支持的,而且UEFI在顯卡也支持GOP VBIOS的時候,顯示的設置界面是顯卡高解析度按640*480或1024*768顯示。

因此畫面雖小但很清楚,但是這樣會導致屏幕周圍大片留黑,不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除非UEFI默認窗口大小也是最高解析度。

其次,UEFI具有一個獨特的功能,安全啟動,而EFI是沒有安全啟動的,安全啟動(Secure Boot),實際上通俗的解釋是叫做固件驗證。

開啟UEFI的安全啟動後,主板會根據TPM晶元(或者CPU內置的TPM)記錄的硬體簽名對各硬體判斷,只有符合認證的硬體驅動才會被載入。

而Win8以後的Windows則是在操作系統載入的過程中對硬體驅動繼續查簽名,符合Windows記錄的硬體才能被Windows載入,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啟動型程序在操作系統啟動前被預載入造成的風險,但是這也會造成系統安裝變得壟斷。

無論EFI還是UEFI,都必須要有預載入環境、驅動執行環境、驅動程序等必要部分組成,為了支持部分舊設備(如在UEFI下掛載傳統MBR硬碟,不支持UEFI啟動的顯卡在UEFI下仍然支持運行等)。

還需要一個CSM兼容性支持模塊、EFI或UEFI都是僅支持GPT磁碟引導系統的。

EFI在概念上非常類似於一個低階的操作系統,並且具有操控所有硬體資源的能力。不少人感覺它的不斷發展將有可能代替現代的操作系統。事實上,EFI的締造者們在第一版規范出台時就將EFI的能力限制於不足以威脅操作系統的統治地位。

首先,它只是硬體和預啟動軟體間的介面規范;其次,EFI環境下不提供中斷的訪問機制,也就是說每個EFI驅動程序必須用輪詢的方式來檢查硬體狀態,並且需要以解釋的方式運行,較操作系統下的驅動效率更低。

再則,EFI系統不提供復雜的存儲器保護功能,它只具備簡單的存儲器管理機制,具體來說就是指運行在x86處理器的段保護模式下,以最大定址能力為限把存儲器分為一個平坦的段,所有的程序都有許可權存取任何一段位置,並不提供真實的保護服務。

當EFI所有組件載入完畢時,系統可以開啟一個類似於操作系統Shell的命令解釋環境,在這里,用戶可以調入執行任何EFI應用程序,這些程序可以是硬體檢測及除錯軟體,引導管理,設置軟體,操作系統引導軟體等等。

理論上來說,對於EFI應用程序的功能並沒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編寫這類軟體,並且效果較以前MS-DOS下的軟體更華麗,功能更強大。

一旦引導軟體將控制權交給操作系統,所有用於引導的服務代碼將全部停止工作,部分運行時代服務程序還可以繼續工作,以便於操作系統一時無法找到特定設備的驅動程序時,該設備還可以繼續被使用。

『玖』 UEFI和BIOS的區別,GPT分區和MBR分區的區別

BIOS+MBR和UEFI+GPT兩種模式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在安裝官方原版系統時,你使用BIOS傳統啟動方式,你在安裝界面重新分區就是MBR分區表;如果你使用的是UEFI啟動方式,你在安裝界面重新分區就是GPT分區表。 BIOS+MBR這種啟動模式兼容性較好。可以進行安裝 32位和64位系統。硬碟分區模式為MBR,這種模式硬碟分區最大支持支持2TB。 UEFI+GPT這種啟動模式,多數情況下只能安裝64位系統。硬碟分區模式為GPT,這種模式硬碟分區最大支持18EB,基本上算是無限大。 BIOS和UEFI: 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簡稱。它是位於計算機主板上的晶元中的低級軟體。計算機啟動時,BIOS載入,BIOS負責喚醒計算機的硬體組件,確保它們正常運行,然後運行引導載入程序來引導Windows或任何其他已安裝的操作系統。 UEFI就是BIOS的升級版,它最顯而易見的區別在於它把把BIOS單調的藍底白字或黑底白字替換為圖文並茂的樣式,可以通過滑鼠點擊進行設置,反正看起來就是很高大上的樣子了。 UEFI可以以32位或64位模式運行,並具有比BIOS更多的可定址地址空間,這意味著您的引導過程更快。 另外,UEFI包含其他功能,它支持安全啟動,這意味著可以檢查操作系統的有效性,以確保沒有惡意軟體篡改引導進程。 總之,BIOS和UEFI兩種模式啟動計算機過程可以概括為: BIOS先要對CPU初始化,然後跳轉到BIOS啟動處進行POST自檢,此過程如有嚴重錯誤,則電腦會用不同的報警聲音提醒,接下來採用讀中斷的方式載入各種硬體,完成硬體初始化後進入操作系統啟動過程; 而UEFI則是運行預載入環境先直接初始化CPU和內存,CPU和內存若有問題則直接黑屏,其後啟動PXE採用枚舉方式搜索各種硬體並載入驅動,完成硬體初始化,之後同樣進入操作系統啟動過程。 MBR和GPT: MBR是傳統的分區表類型,最大缺點是不支持容量大於2T的硬碟。GPT則彌補了MBR這個缺點,最大支持18EB的硬碟,是基於UEFI使用的磁碟分區架構。此外,BIOS只支持MBR引導系統,而GPT僅支持UEFI引導系統。由於GPT引導系統的方式與MBR不同,所以我們在安裝系統時,才面臨需要手動開啟UEFI,或是將其設置成Legacy模式等方式加以解決。 目前的電腦一般為UEFI啟動,內存大於4G,安裝32位系統意義不大;對於老主板還是建議使用BIOS+MBR,這種模式較為穩定。